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预习讲义03.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48911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19.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预习讲义0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预习讲义0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预习讲义0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预习讲义0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预习讲义0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预习讲义03.docx

《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预习讲义0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预习讲义03.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预习讲义03.docx

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预习讲义03

2011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预习讲义(3

  第三章 生产和成本理论

  一、生产者的组织形式和企业理论(新增)

  

(一)生产者及其组织形式

  考试内容:

掌握生产者的组织形式,掌握生产者的基本假设。

  生产者即企业或厂商。

企业的主要形式包括个人企业、合伙制企业和公司制企业。

  1.个人企业

  个人企业也称为业主制企业,在个人企业中,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了解其优缺点。

  2.合伙制企业

  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了解其优缺点。

  3.公司制企业

  公司制企业具有法人资格,公司享有法人财产权——即公司资本和财产不属于出资人所有,而属于公司法人。

按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制企业的特点是:

(1)公司为股东所有;

(2)公司股东承担有限责任;(3)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分别由股东、董事会和经理层拥有,即公司为股东所有,公司的控制权在董事会监督下的经理层;(4)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的形式筹集资金。

  在生产者行为的分析中,一般假设生产者或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例题1·多选题】下列各种企业中,()属于法人企业。

  A.个人企业

  B.合伙制企业

  C.有限责任公司

  D.股份有限公司

  E.合作制企业

  [答案]CD

  【例题2·多选题】公司制企业的特点有()。

  A.公司为股东所有

  B.公司股东承担有限责任

  C.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

  D.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的形式筹集资金

  E.公司股东承担无限责任

  [答案]ABCD

  

(二)企业形成的理论

  考试内容:

掌握科斯的企业理论的主要内容。

  美国经济学家科斯认为企业是为了节约市场交易费用或交易成本而产生的,企业的本质或者显著特征是作为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的替代物。

  交易费用是指围绕交易契约所产生的成本或费用。

  企业产生以后,社会上就形成了两种交易,即企业外部的市场交易和企业内部的交易。

两种交易方式都要支付交易费用或成本。

当企业交易方式的交易费用小于市场交易方式的交易费用时,企业就产生了。

  交易成本的节约是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即企业是市场交易费用节约的产物。

  导致市场机制和企业的交易费用不同的主要因素在于信息的不完全性。

  【例题·单选题】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是()。

  A.交易成本的节约

  B.外部性

  C.市场失灵

  D.企业内部可以构造权力制衡机制

  [答案]A

  二、生产函数和生产曲线(新增)

  

(一)生产及相关概念

  生产是将投入转变成产出的过程。

  产出是生产者向社会提供有形的物质产出和无形的服务产出。

  投入主要包括企业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

生产要素一般被划分为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四种类型。

  从较长时期来看,企业的各项投入都是可以改变的;但在短期内,企业的投入分为不变投入和可变投入。

  

(二)生产函数

  考试内容:

掌握生产函数的含义及主要形式。

  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生产函数是最大产量与投入要素之间的函数关系。

  (三)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及其曲线

  考试内容:

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的各种曲线的基本形状和特征。

  1.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

  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假设只有一种投入可以改变,而其他投入不可以改变,这是对企业短期行为的分析。

例如假设劳动投入可变,而其他投入不可变。

  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也称短期生产函数,其基本形式:

  

  【例题·单选题】某企业的工人人数为10人时,其总产量为2100个;当工人人数为11人,其总产量为2200个,则工人人数为11人时,该企业的边际产量是()个,平均产量是()个。

  A.100200

  B.200100

  C.210105

  D.100210

  [答案]A

  3.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曲线及其位置关系

  教材25页图1-16。

  

  

  

(1)边际产量曲线的图形及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劳动的边际产量先递增,劳动投入达到一定程度L1后,MP最大,然后递减,继续增加劳动投入到L3,MP=0。

如果再增加劳动投入,边际产量为负。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也称为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其基本含义是:

在技术水平和其他投入保持不变的条件下,连续追加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总是存在着一个临界点,在这一点之前,边际产量递增,超过这一点之后,边际产量将出现递减的趋势,直到出现负值。

  【例题·单选题】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的基本含义是()。

  A.在技术水平和其他投入保持不变的条件下,连续追加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总是存在着一个临界点,在这一点之前,边际产量递增,超过这一点之后,边际产量将出现递减的趋势,直到出现负值

  B.在技术水平和其他投入变动的条件下,连续追加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总是存在着一个临界点,在这一点之前,边际产量递增,超过这一点之后,边际产量将出现递减的趋势,直到出现负值

  C.在技术水平和其他投入保持不变的条件下,连续追加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边际产量总是递增的

  D.在技术水平和其他投入保持不变的条件下,连续追加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边际产量总是递减的

  [答案]A

  

(2)总产量曲线的图形

  根据MP曲线的图形可以给出TP曲线。

总产量曲线先以递增的速度上升(此时MP递增),后以递减的速度上升(此时MP下降,但MP>0),总产量达到最大值后下降。

  MP>0时,TP上升;MP=0,TP最大;MP<0时,TP下降。

  (3)平均产量曲线的图形

  MP曲线与AP曲线交于AP曲线的最高点。

相交之前,MP>AP,AP上升;相交之后,MP

  【例题·多选题】下面关于总产量、边际产量、平均产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MP上升时,TP增加

  B.MP下降时,TP下降

  C.MP=0时,TP最大

  D.MP曲线与AP曲线交于AP曲线的最高点

  E.MP曲线与AP曲线交于MP曲线的最高点

  [答案]ACD

  

  (四)规模报酬

  规模报酬也称规模收益,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照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的变化。

规模收益研究的是企业的长期生产决策问题。

  根据生产规模和产量的变化比例的比较,可以将规模报酬分为三类:

  

(1)规模报酬不变,就是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

  

(2)规模报酬递增,即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

  (3)规模报酬递减,即产量增加的比例小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

  当企业规模较小时扩大生产规模报酬递增,此时企业会扩大规模以得到产量递增所能带来的好处。

如果企业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就会出现规模报酬递减。

因此,多数行业会有一个适度最佳规模或适度规模,此时企业的单位生产成本最小。

  三、成本函数和成本曲线

  

(一)成本的含义(掌握)

  1.机会成本:

当一种生产要素被用于生产单位某产品时所放弃的使用相同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得到的最高收入。

  2.显成本与隐成本

  显成本是指企业购买或租用生产要素所实际支付的货币支出。

隐成本是指企业本身所拥有的、并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

实际上是自有要素的机会成本。

  3.经济利润

  在经济学中,企业所有的显成本和隐成本之和构成了企业的总成本。

企业的经济利润是指企业的总收益和总成本之间的差额。

企业所追求的最大利润,指的是最大的经济利润。

  经济利润也称为超额利润,企业的隐成本一般称为正常利润。

  【例题1·单选题】(2007、2008年)机会成本是指当一种生产要素被用于生产某产品时所放弃的使用该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得到的()。

  A.最高收入

  B.最低收入

  C.平均收入

  D.超额收入

  [答案]A

  【例题2·单选题】经济利润也称为()。

  A.超额利润

  B.正常利润

  C.会计利润

  D.隐成本

  [答案]A

  【例题3·多选题】关于成本和利润的正确表述是()。

  A.企业所有的显成本和隐成本共同构成企业的总成本

  B.在成本下降时利润一定是增加的

  C.企业所追求的最大利润,指的是最大的经济利润

  D.企业所追求的最大利润,指的是最大的正常利润

  E.经济利润中包括正常利润

  [答案]AC

  

(二)成本函数

  考试内容:

掌握各种成本函数。

  1.成本函数的含义和类型

  成本函数就是表示企业总成本与产量之间关系的公式。

  由于考察期的不同,分为短期成本函数和长期成本函数。

  短期成本函数有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之分。

C=b+f(q)

  长期成本函数无固定成本。

C=f(q)

  短期成本函数和长期成本函数的区别在于是否含有固定成本。

  2.短期成本函数分析

  

(1)短期总成本

  短期总成本=总固定成本+总可变成本

  TC=TFC+TVC

  固定成本是指在短期内不随产量增减而变动的那部分成本,如厂房和设备的折旧、管理人员的工资费用等。

  

(2)平均成本

  平均成本(平均总成本,单位产品成本)分为平均固定成本与平均可变成本。

  ATC=TC/Q=AFC+AVC=TFC/Q+TVC/Q

  (3)边际成本

  边际成本是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时总成本的增加额。

  

  【例题1·单选题】短期成本函数和长期成本函数的区别在于是否含有()。

  A.固定成本

  B.可变成本

  C.边际成本

  D.隐成本

  [答案]A

  【例题2·多选题】(2008年)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固定成本的有()。

  A.厂房和设备折旧

  B.管理人员工资

  C.原材料费用

  D.燃料和动力费用

  E.生产工人工资

  [答案]AB

  【例题3·单选题】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时总成本的增加额称为()。

  A.总成本

  B.可变成本

  C.边际成本

  D.显成本

  [答案]C

  【例题4·单选题】(2008年)当某企业的产量为2个单位时,其总成本、总固定成本、总可变成本、平均成本分别是2000元、1200元、800元和1000元;当产量为3个单位时,其总成本、总固定成本、总可变成本、平均成本分别是2100元、1200元、900元和700元,则该企业的边际成本是()元。

  A.0

  B.150

  C.100

  D.300

  [答案]C

  [解析]当某企业的产量为2个单位时,其总成本为2000元;当产量为3个单位时,其总成本为2100元,所以边际成本=(2100-2000)/(3-2)=100元。

  (三)短期成本曲线

  考试内容:

熟悉不同的成本曲线。

  1.总成本、总固定成本和总可变成本曲线

  在成本曲线中,横轴时表示产量,纵轴表示成本。

  总固定成本不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因此

(1)总固定成本曲线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

  

(2)总成本曲线是从纵轴一个截点,即产量为零时总成本等于固定成本的那个点开始,随产量增加而逐步上升的曲线。

刚开始以递减的速度上升,之后以递增的速度上升。

  (3)总可变成本曲线从原点出发,之后随产量增加而上升。

  总可变成本曲线和总成本曲线的变动规律是一致的。

  

  2.平均总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可变成本、边际成本曲线

  

(1)平均固定成本曲线随产量的增加而下降,逐渐接近横轴。

  

(2)平均总成本、平均可变成本、边际成本曲线都是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曲线。

  (3)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总成本曲线交于平均总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相交之前,MCATC,ATC上升。

  (4)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交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相交之前,MCAVC,AVC上升。

  (5)无论上升或下降,边际成本曲线的变动快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

  (6)注意29页图1-18中三个最低点的关系:

  边际成本曲线最低点最先出现,其次是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最低点,最后是平均总成本曲线最低点。

  

  【例题1·单选题】成本曲线是用图形反映的成本与()之间的数量关系。

  A.价格

  B.产量

  C.收益

  D.利润

  [答案]B

  【例题2·单选题】总可变成本曲线是()。

  A.从原点开始,随产量的增加而逐步上升的

  B.从纵轴一个截点即产量为零时总成本等于固定成本的那个点开始,随产量的增加而逐步上升

  C.与横轴平行的一条直线

  D.先下降后上升的曲线

  [答案]A

  【例题3·单选题】当边际成本与平均可变成本正好相等时,()处于最低点。

  A.边际成本

  B.平均可变成本

  C.平均总成本

  D.平均固定成本

  [答案]B

  【例题4·多选题】下列关于成本曲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平均总成本是先下降后上升的曲线

  B.平均可变成本是先下降后上升的曲线

  C.边际成本曲线是先下降后上升的曲线

  D.平均固定成本是先下降后上升的曲线

  E.无论上升或下降,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变动快于边际成本曲线

  [答案]ABC

  【例题5·多选题】关于成本曲线的正确表述有()。

  A.总固定成本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B.平均固定成本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C.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D.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是一条U型曲线

  E.平均总成本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答案]B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