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和平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48489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29.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和平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天津市和平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天津市和平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天津市和平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天津市和平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天津市和平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

《天津市和平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和平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天津市和平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

天津市和平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天津市和平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这句话指的是()

A.井田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2.在分封制下,诸侯在其领地所具有的权利是

①镇守疆土

②设置官员

③建立武装

④征派赋役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

A.嫡长子继承制B.庶子继承制C.次子继承制D.嫡长孙继承制

4.秦《峄山刻石》中说:

“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

功战日作,流血于野……”。

为避免此类问题,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

A.修筑长城B.焚书坑儒C.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D.推行郡县制

5.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郡守和县令产生的方式是

A.世代相袭B.考试选拔C.地方推荐D.皇帝任命

6.秦朝中央官制中,具有“掌丞天子,助理万机”职能的是

A.丞相

B.廷尉

C.太尉

D.御史大夫

7.唐宋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其共同策略之一是

A.确立和完善三省六部制

B.分割宰相权力

C.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D.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

8.以下朝代的措施有利于中央集权的有

①汉武帝颁布“推恩令”②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

③宋朝抽调地方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④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9.元朝时,不属于行中书省管辖的是

A.陕西

B.湖北

C.河北

D.河南

10.以下措施有利于加强君权、削弱相权的是

①汉武帝让身边侍从担任尚书令、侍中②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

③宋朝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④元朝设置中书省替代前代的三省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1.元代的行省制度

①有效地加强了对辽阔疆域的管理

②进一步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③促进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

④有利于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主义加强,对中国社会影响最深远的是

A.助长了官场的因循守旧之风B.造成了官僚机构的膨胀

C.导致中国社会逐渐落后于西方国家D.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13.古代希腊城邦的基本特点是

A.小国寡民、独立自主B.贵族制的流行

C.君主制的盛行D.开展海外殖民

14.梭伦改革动摇了旧氏族特权,为雅典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的主要措施是

A.以地域部落代替血缘部落B.设立公民大会

C.按财产多寡划分等级D.建立陪审法庭

15.雅典民主政治顶峰时期,城邦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A.五百人会议

B.十将军委员会

C.公民大会

D.陪审法庭

16.雅典实行民主制度的根本目的是()

A.保障公民的自由

B.增强城邦的凝聚力,维护统治

C.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强调公民的民主权利

17.希腊城邦制度逐渐衰微。

在公元前338年,将其征服的是

A.波斯帝国B.罗马帝国C.马其顿王国D.奥斯曼帝国

18.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是

A.罗马法B.《十二铜表法》C.万民法D.《民法大全》

19.对《十二铜表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内容广泛,条文清晰B.量刑审判,有法可依

C.限制了贵族特权D.保护了所有人的利益

20.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的是

A.罗马法B.《十二铜表法》C.万民法D.《民法大全》

21.世界史上把“光荣革命”作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的标志,其主要依据是

A.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从此结束

B.确立了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

C.它实现了资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目的

D.形成了辉格党和托利党轮流执政的局面

22.下列哪一政治文献的颁布实施,表明了议会至上原则在英国得以确立

A.《大宪章》B.《大抗议书》C.《权利请愿书》D.《权利法案》

23.在英国,“拥有下院多数事事可行,没有下院多数一事无成”。

这反映了

A.国王权力增强

B.选举权扩大

C.两党制的完善

D.内阁对议会负责

24.下列关于英国责任制内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内阁首脑是首相B.议会与内阁相互制约

C.首相由国王任命D.首相无权解散议会

25.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

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对进出口货物征收任何进口税或关税”;“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在和平时期保持军队或战舰。

不得与他州或外国缔结协定或盟约。

”这些规定体现的原则是

A.共和制B.联邦制C.邦联制D.总统制

26.美国总统制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相比

①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的关系不同

②国家元首的地位不同

③国体相同,政体的实质不同

④体现三权分立,权力制衡的原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7.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鸦片贸易

B.割占中国领土

C.打开中国商品市场

D.争取外交礼仪平等

28.从推动中国现代化的角度讲,第二次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

A.中国又增开了十一处通商口岸B.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

C.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了变化D.清政府的一批有识之士发起了洋务运动

29.以下图片是1924年在天津海河两岸拍摄的老照片,海河两岸出现这样风格迥异的建筑开始于

A.鸦片战争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战争后D.八国联军侵略中国后

30.《辛丑条约》签订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这主要是指

A.清政府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

B.帝国主义控制了中国内政外交

C.中国社会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D.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二、材料分析题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然而降于夷王(周第九代君主),害礼伤尊,下堂而迎魏者……迄于幽厉,王室东徒,而自列为诸侯矣。

厥后,问鼎之轻重者有之,射王中肩者有之……天下乖唳,无君君之心……周之败端,其在乎此矣。

(1)材料一中“周之败端,其在乎此矣”指什么?

材料二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

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2)材料二中作者对秦亡的分析是否正确?

为什么?

材料三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郡国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

——柳宗元《封建论》

(3)材料三中汉“矫秦之枉,徇周之制”指什么?

导致了什么后果?

后来,又如何解决的?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希腊地区没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也找不到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广阔的平原,……在希腊和小亚细亚沿海地区,只有连绵不断的山脉,这不仅限制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而且把陆地隔成小块。

(1)根据材料一说明希腊的地理特征。

这种地理特征对其政治体制造成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公元前8世纪初,由于人口密度的增大,渴望土地的农民不得不到海上去当海贸商人、殖民者。

……这种贸易使希腊本地的经济急速发展,农业生产迅速商品化。

与此同时,希腊商船队在运返运送货物方面也获取得很大成功。

(2)据材料二,分析古希腊的海外殖民活动对希腊经济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材料三农业商品化不仅意味着获利,也不可避免地导致激烈的阶级斗争,使群众吵吵闹闹的要求废除债务、重新分配土地。

同样城市里新的富裕家庭也要求获得与他们经济力量相符的政治地位。

于是所有这些对现实不满的人一道奋起反对由拥有土地的贵族掌权的传统政治制度。

(3)结合材料三分析古希腊政治领域发生哪些变化?

其结果如何?

33.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我们,美利坚合众国的人民,为了组织一个更完善的联邦,树立正义,保障国内的安宁,建立共同的国防,增进全民福利和确保我们自己及我们后代能安享自由带来的幸福,乃为美利坚合众国制定和确立这一部宪法。

——美国《1787年宪法》序言

材料二

请回答:

(1)依据材料指出美国制定1787年宪法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一指出美国宪法体现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3)你认为这部宪法对美国历史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

参考答案

1.B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将土地分封给亲戚功臣,让他们在各自的土地上建立国家,让这些国家作为藩篱拱卫周王室;根据所学可知是周朝实行的分封制,故B项正确;井田制是土地制度,故A项排除;西周并未推行郡县制,故C项排除;行省制度是元朝的地方行政制度,故D项排除。

2.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分封制之下诸侯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权利,但镇守疆土是其义务,故①错误,②③④正确,选择B项,排除ACD三项。

3.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宗法制特点的准确理解,联系宗法制是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它是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内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定,由此可得出古代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故选A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的特点

4.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避免分封制对地方管理上会造成社会的分裂动荡,秦始皇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D项正确;修筑长城是为了抵御匈奴,焚书坑儒是为了控制思想,统一度量衡和文字、货币是为了巩固全国大一统的局面,ABC三项都不是针对分封制的弊端采取的最直接有效的措施。

5.D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度,郡守和县令的产生方式是由皇帝直接任免调动,不得世袭,故D正确;世代相袭是先秦时期的用官制度,排除A;考试选拔是隋唐以后的科举制,排除B;地方推荐是两汉的察举制,排除C。

故选D。

6.A

【详解】

秦朝中央官制中,具有“掌丞天子,助理万机”职能的是丞相,故选A;太尉属于三公之一,掌管军事,排除C;B项是九卿之一,掌刑狱,排除B;D是三公之一,是丞相的助手,负责监察系统,排除D。

7.B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分割宰相权力,加强君主权力;北宋通过二府三司制来分割相权,加强君主权力,因此B选项符合题意;宋朝是在三省六部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割相权,A选项排除;六部分理全国政务是在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后,C选项排除;D选项是在元朝,排除。

8.C

【详解】

据所学,汉武帝颁布“推恩令”,使王国越分越小,削弱了诸侯的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①符合题意;唐朝三省六部制将相权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②不符合题意;宋朝将地方的精兵强将抽调到中央充实禁军,强化了中央,削弱了地方,③符合题意;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加强了对广大疆域的控制,④符合题意。

综上分析可知,①③④符合题意,②不符合题意。

故选C,排除ABD。

【点睛】

解答组合型选择题的关键是要有准确巩固的基础知识,同时由于该题型的逻辑性较强,要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史学理论水平。

解答此类题的方法主要是筛选法,而筛选法又分为肯定筛选法和否定筛选法。

肯定筛选法是先根据试题要求分析各个选项,确定一个正确的选项,这样就可以排除不包含此选项的组合,然后一一筛选,最后得出正确答案。

否定筛选法又称排除法,即确定一个或两个不符合题意的选项,排除包含这些选项的组合,得出正确答案。

9.C

【解析】

元朝实行行省制度,所谓的行省指的就是行中书省。

在所给的选项中,陕西、湖北和河南都属于行中书省,而河北当时处于中书省的管辖范围,并不是行中书省,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10.A

【详解】

据所学,汉武帝任用身边侍从担任尚书令、侍中,逐渐形成中朝,而以丞相为首的外朝被削弱,加强了君权,①符合题意;唐朝三省六部制将相权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②符合题意;宋朝增设的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都相当于副宰相,宰相人员增多,分割了相权,加强了君权,③符合题意;元朝设置中书省替代前代的三省,宰相的权力得到相对的集中而增大,不利于加强君权,④不符合题意。

综上分析可知,①②③符合题意,④不符合题意。

故选A,排除BCD。

11.B

【解析】

【详解】

行省制是13世纪以来中国的主要行政模式,起源于元朝,明清两朝得到发展,最终影响了现代中国的行政体制。

行省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又是地方最高行政管理区划。

元朝行省制度有效地加强了对辽阔疆域的控制、进一步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促进了中央集权的制度的完善、有利于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故排除ACD,选B。

12.C

【详解】

据所学,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对中国社会最大的消极影响是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阻碍了中国社会转型,造成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故C正确;助长了官场的因循守旧之风、君主专制达到顶峰都是对当时的影响,排除AD;官僚机构的膨胀主要是宋代加强专制的影响,排除B。

故选C。

13.A

【详解】

据所学,古希腊城邦往往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围的一些村落,面积狭小,人口不多,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构成城邦的基本特征,故A正确;贵族制、君主制都是政体形式,与“城邦的基本特点”不符,排除BC;开展海外殖民是当时希腊的经济活动方式,不是“城邦的基本特点”,排除D。

故选A。

14.C

【详解】

据所学,梭伦时期确立了财产等级制度,打破了贵族对政治的垄断,故C正确;以地域部落代替血缘部落是克里斯提尼,排除A;公民大会在梭伦改革前就存在,排除B;陪审法庭抽签选出陪审员,与“动摇了旧氏族特权”无关,排除D。

故选C。

15.C

【详解】

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被称为“黄金时代”。

公民大会是城邦的最高权力机构,故C符合题意;五百人会议的职责是落实公民大会的决策,是一个总司一切事务的行政组织,故A不符合题意;十将军委员会是古希腊雅典的最高军事机构,陪审法庭是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故BD不符合题意。

16.B

【分析】

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雅典民主的目的,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

雅典是奴隶制民主,通过实行民主制度可以维护贵族的统治,符合题意的是B项,ACD项不是根本目的。

【详解】

 

17.C

【详解】

据所学,公元前338年,希腊被北部崛起的马其顿王国所灭,故C正确;波斯帝国在西亚伊朗高原,不在巴尔干半岛,排除A;罗马帝国是公元前27年建立的,排除B;奥斯曼帝国是13世纪末建立的,排除D。

故选C。

18.B

【详解】

据所学,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制定了《十二铜表法》并将其刻在铜板上,使罗马审判、量刑有法可依,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故B正确;罗马法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概念,万民法是罗马帝国时期在其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明显不符合题意,排除AC;《民法大全》是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标志,排除D。

故选B。

19.D

【详解】

据所学,《十二铜表法》内容相当广泛,条文比较明晰,它的颁布标志在罗马成文法的诞生,使罗马审判、量刑有法可依,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受到限制,平民利益得到一定程度上的保护,但它还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不能保护所有人的利益,ABC符合史实,D不符合史实。

根据题干要求应选择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故符合题意的选项应为D。

【点睛】

解答否定式(或逆向型)选择题务必要注意的两点:

a.题目要求选择错误的选项,而平时同学们习惯了选择正确的选项,所以在思维习惯上不符,往往造成错误。

b.此类题目较多地涉及的是历史事实,解答的关键是对历史事实的本质、原因、结果、意义、影响等有一个完整准确的认识。

20.D

【详解】

据所学,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将罗马的法律汇编成《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故D正确;罗马法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概念,万民法是罗马帝国时期在其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明显不符合题意,排除AC;《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排除B。

故选D。

21.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光荣革命”胜利后资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基本上完成了资产阶级的革命任务,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故C正确;斯图亚特王朝1649年被推翻,1660年曾经一度复辟,而“光荣革命”是1688年,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早已结束,“从此”不符合史实,排除A;英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的标志是1689年《权利法案》的通过,排除B;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后,辉格党、托利党长期轮流执政局面才出现,排除D。

故选C。

22.D

【详解】

据所学,1689年《权利法案》通过,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权力,形成“王在法下”的局面,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故D正确;1215年约翰王签署《大宪章》是英王权力受限传统的起端,当时议会尚未形成,排除A;《大抗议书》《权利请愿书》都是关于税收权归属问题的,不涉及议会权力至上,排除BC。

故选D。

23.D

【详解】

本题考查英国的民主政治发展的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

材料反映了行政权与下院的关系,从英国的责任内阁可知,掌握行政大权的内阁是由下院多数派组阁而成,所以内阁对议会负责,D项正确;国王是处于“统而不治”地位,没有实权,排除A;材料未反映选举权的扩大,排除B;两党制的完善,材料未反映,排除C。

故选D。

24.D

【详解】

据所学,英国责任内阁简称内阁,内阁的首脑是首相,一个政党成为多数党时就获得执政地位,党的领袖就会被国王任命为首相,内阁成员是各部大臣。

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要与首相共进退。

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但首相也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综上分析可知,ABC表述正确,D表述错误,但符合题意,故选D。

25.B

【详解】

从宪法的条文内容可以看出,各州的权力受到了明显的制约,体现的是中央集权的原则即联邦制的原则,故B正确;共和制是相较于君主制而言的,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为共和制,世袭则为君主制,排除A;邦联制是1777-1787年间美国实行的政权组织形式,排除C;美国国家元首为总统,题干不涉及国家元首,排除D。

故选B。

26.B

【解析】

两国政体的实质都属于资产阶级代议制,③项错误。

故选B。

27.C

【解析】

18世纪中后期英国开展工业革命,到19世纪40年代接近完成。

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原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了中国。

故答案为C项。

其他三项不是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的主要目的,排除ABD项。

28.D

【详解】

材料反映的是针对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侵略的加深,清政府兴起了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的洋务运动,是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开端,D正确;AB内容体现的是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与材料无关,故排除;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了变化与“推动中国现代化的角度”无直接的关系,C错误。

29.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材料可以看出,1924年,天津海河西岸已经出现了西式建筑,这与西方侵略势力的侵入有关。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签订了《北京条约》,天津被开放为商埠。

故A、C、D三项结论均不符合题意。

因此选B。

考点: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鸦片战争·影响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鸦片战争的影响,属于备考重点知识之一。

其影响有:

1、社会性质变化: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政治上:

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等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

经济上:

中国逐渐成为西方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了开始解体,客观上促进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外商企业开始在通商口岸建立。

2、社会矛盾变化:

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30.A

【详解】

《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国家强加给中国的一个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从此,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秩序的完全确立,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了,故A正确;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中国内政外交,但当时中国内政外交并未被帝国主义控制,排除B;“完全解体”的表述明显不符合史实,直到新中国成立前,中国自然经济在经济生活中仍占据主导地位,排除C;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后,排除D。

故选A。

31.

(1)指分封制和宗法制遭到破坏。

(2)正确。

因为实施郡县制有利于维护统治,秦之败在于暴政导致民心散尽。

(3)指实施郡国并行制后果,导致王国叛乱威胁专制统治(七国之乱)。

解决:

削弱侯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推恩令)。

【详解】

(1)材料中列举了分封制瓦解的种种表现,如“害礼伤尊,下堂而迎魏者”“王室东徙,而后自列为诸侯”、楚王“问鼎”“射王中肩”都反映了礼崩乐坏,即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

(2)材料中“裂都会而为之郡邑”是指秦朝实行郡县制,并论述了其“得”即郡县制的积极作用,还指出秦朝的灭亡“非郡邑之制失”而“咎在人怨”即秦朝的灭亡主要在于其暴政,以上分析得出答案即可。

(3)第一小问,根据材料“立宗子,封功臣”并结合所学可知,汉初实行郡国二制并行。

第二小问“后果”,根据材料“时则有叛国”得出:

封国制威胁了中央集权。

第三小问“解决”,根据所学可知,汉武帝采取推恩令等措施才解决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

32.

(1)地理特征:

靠近海洋,山地众多,陆地小,自然资源缺乏,土地贫瘠。

影响:

难以形成统一的政治中心,不易建立领土广大的中央集权国家(或城邦林立,始终保持着“小国寡民”的状态);有助于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和平等互利观念的形成。

(2)海外贸易发达,农业生产迅速商品化,希腊本国的经济迅速发展。

(3)变化:

使阶级斗争尖锐。

结果:

打击了传统的政治制度,加速了民主政治的到来。

【详解】

(1)第一小问“地理特征”,根据材料“也找不到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广阔的平原”“在希腊和小亚细亚沿海地区,只有连绵不断的山脉,这不仅限制了农业生产力的提高,而且把陆地隔成小块”可知,雅典的地理特点是靠近海洋,山地众多,陆地小,自然资源缺乏,土地贫瘠;第二小问“影响”,根据雅典的地理特征可知,雅典形成了小国寡民的城邦,因为平原面积少,农业不发达,但是商品经济发达,因此有助于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和平等互利观念的形成。

(3)紧扣设问“经济产生的影响”,根据材料“当海贸商人、殖民者”“这种贸易使希腊本地的经济急速发展,农业生产迅速商品化”进行直接概括归纳即可。

(3)第一小问“变化”,根据材料“不可避免地导致激烈的阶级斗争”得出:

使阶级斗争尖锐。

第二小问“结果”,根据材料“反对由拥有土地的贵族掌权的传统政治制度”并结合所学可知,雅典走上了民主政治的道路。

33.

(1)目的:

组织一个完善的联邦;树立正义;保障国家安宁;巩固国防安全;给人民带来自由与幸福。

(2)三权分立或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3)影响:

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避免了绝对权力(或专制)的出现,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详解】

(1)根据材料“为了组织一个更完善的联邦,树立正义,保障国内的安宁,建立共同的国防,增进全民福利和确保我们自己及我们后代能安享自由带来的幸福”用学科语言进行概括归纳即可。

(2)三幅图分别是“美国总统府”“美国最高法院”“美国国会”并结合所学得出三权分立、权力制衡原则。

(3)据所学,从性质、对美国政治和经济发展的影响角度分析作答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