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宿州市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48193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28.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宿州市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安徽省宿州市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安徽省宿州市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安徽省宿州市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安徽省宿州市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宿州市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及答案.docx

《安徽省宿州市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宿州市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及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宿州市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及答案.docx

安徽省宿州市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及答案

宿州市2011—2012第二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高二地理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沿35°N纬线向西作水平运动的物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应偏向()A.低纬度方向 B.高纬度方向

C.北纬35°纬线南侧 D.北纬35°纬线左侧

下图中曲线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四条等温线,中间直线为赤道,据此回答2—3题。

  

2.图中表示7月份等温线的是()

 A.①③ B.①④ C.①② D.②④

3.当气温分布状况如图中曲线④所示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北京坐北朝南的房屋,正午阳光照射面积小

B.恒河下游地区洪水泛滥成灾

C.我国南极中山站有极昼现象

D.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区忙于小麦播种

读世界某些岛屿或大陆轮廓示意图,回答第4题。

4.关于四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④岛位于①岛的西北方向

B.四地沿岸均可能有暖流经过

 C.④地乳肉畜牧业发达

D.①③位于印度洋板块,②④位于美洲板块上

5.下面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等高距相同,水平比例尺不同,请判断坡度最缓的是()

 

A.A B.B C.C D.D

6.从甲地(80ºE,70ºN)到乙地(150ºE,70ºN),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

A.一直向正东方向走B.先向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走

  C.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D.先向东南,再向东北走

7.下列每组海峡中,都位于两大洲之间的是()

①马六甲海峡,霍尔木兹海峡    ②白令海峡,麦哲伦海峡

③丹麦海峡,直布罗陀海峡     ④土耳其海峡,德雷克海峡

  A.①② B.①③C.①④ D.③④

读图,一般货轮6月初从广州出发驶往伦敦,历时近2个月。

完成下题。

 

 

8.货轮依次经过的海峡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

下图为某区域海陆轮廓和板块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9.按照六大板块的划分,M半岛位于()

A.亚洲板块B.非洲板块

C.印度洋板块D.太平洋板块

10.图中所示的边界属于()

A.陆地区域边界B.板块生长边界

C.板块消亡边界D.海洋区域边界

11.某山山脚下的温度为22℃,山顶温度为10℃,这座山的相对高度是()

 A.600米 B.3666米C.200米 D.2000米

读下图(图中各点的标号表示月份)据此回12-13题

12.图中4种气候类型在中国有分布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3.图中4种气候类型的代表性城市依次是()

 A.伦敦、罗马、北京、武汉

B.开普敦、伦敦、莫斯科、上海

C.罗马、纽约、北京、上海

D.北京、伦敦、罗马、上海

下图为我国南方地区一段河道的等深线图,读图回答14-15题

 

14.若只考虑地转偏向力,该河道的流向最有可能的是()

A.自北向南B.自南向北C.自东向西D.自西向东

15.该地枯水期的水位为-4m,则该河道河滩上只可种植一季的农作物和位置()

A.棉花东岸B.水稻东岸C.油菜西岸D.甜菜西岸

下图为世界四条著名河流入海口附近的示意图,读图回答16-17题

16.关于四条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四条河流均为外流河,虽然流向不同,但注入相同的海洋

B.乙图中河流与其它三条河流的主要区别是汛期较短、含沙量小、有结冰期

C.丙图中河流航运价值大,丁图中的河流是流经国家和地区最多的河流之一

D.丙、丁图中,河流入海口附近地区共同的气候特征是高温期和多雨期一致

17.甲、乙两图中,河流入海口附近地区未出现大城市的原因是()

①甲入海口附近泥沙淤积洪水威胁大

②乙图入海口附近河道弯曲航运价值低

③甲图所示河流入海口附近地区的气候过于湿热

④乙图所示河流的入海口不断变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D.③④ 

下图为某大陆局部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18-19题

 

18.根据图中信息判断()

A.湖泊为外流湖,自来水厂应设①处

B.湖泊为内流湖,自来水厂应设②处

C.湖泊为咸水湖,自来水厂应设①处

D.湖泊为淡水湖,自来水厂应设②处

19.有关图示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洋流成因类型为风海流

B.图中湖泊的水域面积在冬季较广

C.图中陆地所在的大洲为北美洲

D.图中沿海地带处于板块交界带

2011年1月14日,李娜在悉尼网球公开赛为中国网球夺得首个WTA顶级赛冠军。

据此回答20-21题

20.悉尼网球公开赛期间,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应

位于()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①④之间 D.③④之间

21.悉尼网球公开赛期间,以下城市昼最长的是()

A.哈尔滨B.长沙

C.海口D.天津

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淡水湖,通过洞里萨河与湄公河相连,是湄公河的天然蓄水池。

洞里萨湖湖面最大可达1万平方千米以上,茫茫湖面宽100千米左右,平均水深常达10米以上,最深处为11.5m;湖面最小时面积为2700-3000平方千米,宽30千米,平均水深仅1米左右。

据此,回答22-24题

22.关于洞里萨湖和洞里萨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洞里萨湖水位的变化主要是降水因素

B.洞里萨河一年内流向定期发生变化

C.洞里萨湖终年补给洞里萨河

D.洞里萨河终年流向大致是西北-东南

23.洞里萨湖地区交通便捷,吃水4米的船只

经各支流可达周围的各省省会。

通航的最佳时

间是()

A.全年B.1-6月

C.5-10月D.11月至次年4月

24.湄公河下游地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

特点有()

A.产品商品率高B.机械化水平高

C.科技水平高D.劳动生产率低

分布密度是指某种地理事物在某区域内的分布面积占该区域总面积的比例。

下图是某区域农作物分布密度等值线,读图回答25-26题

25.造成图中该农作物分布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光照B.水源C.热量D.土壤

26.图示区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B.植被破坏

C.荒漠化D.环境污染

 

下图是一组世界区域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7-28题

 

 

27.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A.光热、降水B.地形、河流

C.土壤、水源D.风向、地势

28.乙地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引起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沙漠化B.土壤盐渍化C.水土流失D.洪涝灾害

读甲、乙两图,完成29-30题

 

29.有关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的比例尺小于乙图

B.A、B两城市所在的自然带类型相同

C.铁路线均位于西部

D.B、C两城市间的距离超过100千米

30.已知D区域的年平均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其形成原因()

①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多对流雨

②盛行东北季风,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③地处东南信风迎风坡,容易形成地形雨

④沿岸有暖流经过,起到增温增湿作用

A.①② B.①②③C.①④ D.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总分40分。

31.(12分)下图示意某日昼夜分布状况,地球扁率忽略不计。

图中虚线表示北极圈,此时D点地方时为6时。

读图回答问题

(1)用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此时表示的是_____

月_______日前后。

(2分)

(2)N、C之间的距离约为____________千米。

若此时世界时是0时,则C点的地理坐标

是_____________,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是_____________。

(6分)

(3)请描述图示季节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

天气,并说明这种天气的成因。

(4分)

 

32.(16分)读“日本山河分布示意图”,

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描述日本的地形特征。

(2分)

 

(2)从河流的长度、流域面积、水流速度、

流量的季节变化等方面,归纳日本河流的主

要特征。

(4分)

 

(3)位于太平洋沿岸地区的降水量远大于日本海沿岸的降水量,请分析其原因。

(6分)而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区的水资源却显得较为紧张,原因又是什么?

(2分)

 

(4)日本海沿岸冬季多雪的原因是什么?

(2分)

33.(12分)下图示意某国部分地区的地形(a)和人口密度(b),读图完成

(1)影响L地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____。

(1分)

(2)图示地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描述气候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该气候下的自然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3)图示地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1分)分析此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原因。

(4分)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

高二年级文科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60分,每题2分)

1—5BACDA6—10CDDCB11—15DDDAC16—20CDCBA21—25CBCDB26—30CABBD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12分)

(1)画图略(右边),6月22日(2分)

(2)1万,(0°、180°),(23°26′N、180°)(6分)

(3)正处于梅雨季节,阴雨绵绵原因:

每年6月,冷暖气团势均力敌,形成准静止锋,锋面在江淮地区徘徊一个月左右,形成阴雨绵绵的天气(4分)

32、(16分)

(1)多山,平原狭小;多火山、地震(2分)

(2)日本河流短小,流域面积小,水流急,流量季节变化较明显(4分)

(3)因为夏季风会带来丰富的海洋水汽,太平洋沿岸地区处于夏季风迎风坡,形成大量地形雨;而日本海一侧处于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太平洋沿岸受日本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6分)

因为日本太平洋沿岸有世界著名工业区,城市密集,人口众多,工业生产和生活用水量大(2分)

(4)冬季,日本海沿岸处于冬季风迎风坡,冬季风经过日本海增温增湿,形成地形雨(2分)

33、(12分)

(1)地形(1分)

(2)温带海洋性气候(1分)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和北大西洋暖流影响(2分)夏季凉爽,冬季温暖,全年降水较多,且季节分配均匀(2分)温带落叶阔叶林带(1分)

(3)乳蓄业(1分)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终年多阴雨天气,日照少,所以光热条件不足,不利于粮食作物的生长,而适于多汁牧草的生长;此地区是世界人口稠密区之一,城市密度大,经济发达,市场广阔(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