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一高学年高二下期暑假化学自学自测考点专练塑料 纤维和橡胶解析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45129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62.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信阳一高学年高二下期暑假化学自学自测考点专练塑料 纤维和橡胶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河南省信阳一高学年高二下期暑假化学自学自测考点专练塑料 纤维和橡胶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河南省信阳一高学年高二下期暑假化学自学自测考点专练塑料 纤维和橡胶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河南省信阳一高学年高二下期暑假化学自学自测考点专练塑料 纤维和橡胶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河南省信阳一高学年高二下期暑假化学自学自测考点专练塑料 纤维和橡胶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信阳一高学年高二下期暑假化学自学自测考点专练塑料 纤维和橡胶解析版.docx

《河南省信阳一高学年高二下期暑假化学自学自测考点专练塑料 纤维和橡胶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信阳一高学年高二下期暑假化学自学自测考点专练塑料 纤维和橡胶解析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信阳一高学年高二下期暑假化学自学自测考点专练塑料 纤维和橡胶解析版.docx

河南省信阳一高学年高二下期暑假化学自学自测考点专练塑料纤维和橡胶解析版

河南省信阳一高2015-2016学年高二下期暑假化学自学自测考点专练:

塑料纤维和橡胶(解析版)

1、下列产品所用的塑料,具有热固性的是(  )

A.防水塑料手套B.雨衣C.炒菜锅的手柄D.浴帽

【答案】C

【解析】

2、化学与生产、生活、材料、科技等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地沟油”危害健康,其主要成分是油脂

B.明矾和硫酸铁均具有净水作用,且二者原理相同

C.制作航天服的聚酯纤维和用于光缆通讯的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D.漂白粉和过氧化钠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变质失效

【答案】C

【解析】

3、一般情况下,铜粉不溶于稀硫酸,但添加某物质后,则可反应生成硫酸铜(必要时可以加热)。

加入下列物质时,肯定不能促使铜粉溶解的是()

A.H2O2B.FeCl3C.O2D.FeCl2

【答案】D

【解析】在酸性溶液中H2O2可氧化铜,在酸性溶液中并在加热条件下氧气可氧化铜,FeCl3可与铜反应,因此选D。

思路点拨:

本题根据铜的性质及H2O2、FeCl3、O2的氧化性作答。

4、下图为根据电解原理制成“银电量计”。

其原理是:

通过测定电解过程中附着在惰性电极上金属质量,计算通过电解池的电量。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量计工作时银棒应与电源的负极相连

B.电量计工作时溶液里的阴离子向阳极移动

C.网袋是收集银溶解过程中产生的金属颗粒,若没有该网袋,测量结果会偏高

D.若得金属银的沉积量为1.08g,则电解过程中转移的电子为0.01mol

【答案】C

【解析】电解时,银棒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银作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A项正确;电解时,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向阳极移动,B项正确;银溶解时有些可能未来得及失电子而直接落到铂坩埚上,若没有该网袋,则该部分析出的银被忽略了,使计算出的电量偏小,C项错误;n(Ag)=1.08g÷108g/mol=0.01mol,故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01mol×(1-0)=0.01mol,D项正确。

5、CO2的的资源化利用是解决温室效应的重要途径。

以下是在一定条件下用NH3捕获CO2生成重要化工产品三聚氰胺的反应:

NH3+CO2→

+H2O

下列有关三聚氰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3H6N3O3B.分子中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

C.属于共价化合物D.生成该物质的上述反应为中和反应

【答案】C

【解析】

6、向1LAlCl3和FeCl3混合溶液中加入含amolNaOH的溶液时,产生的沉淀量可达最大值;继续加入NaOH溶液,沉淀开始溶解,当前后加入的NaOH总量达到bmol时,沉淀不再减少,则原溶液中Fe3+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为(  )

A2a-bB(b-a)/3C(3b-5a)/3D(4a-3b)/3

【答案】D

【解析】

7、滑雪板和冲浪板经常用聚四氟乙烯做贴面,因为()

A.聚四氟乙烯耐高温又耐低温B.聚四氟乙烯绝缘性好

C.聚四氟乙烯能够耐酸碱腐蚀D.聚四氟乙烯的摩擦系数很小,极其光滑

【答案】D

【解析】

8、人们印象中,塑料是常见的绝缘材料,但2000年三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的研究成果表明,塑料经改造后能像金属一样导电,要使塑料聚合物导电其内部碳原子之间必须交替地以单键与双键结合(再经掺杂处理),目前导电聚合物已成为物理学家和化学家研究的重要领域,由上述分析,下列聚合物经掺杂处理后可以制成“导电塑料”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具有单双键交替长链,可以理解成其结构中含

的高分子材料有可能成为“导电塑料”。

9、CCTV《科技博览》报道,2004年3月中科院首创用CO2合成可降解塑料聚二氧化碳。

下列相关说法不合理的是()

A.二氧化碳塑料是通过加聚反应制得的

B.用工业废弃物二氧化碳生产塑料,有助于缓解温室效应

C.二氧化碳塑料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D.聚二氧化碳塑料的使用会产生白色污染

【答案】D

【解析】CO2的结构中还有C=O双键,所以二氧化碳塑料是通过加聚反应制的的。

用工业废弃物二氧化碳生成塑料,降低了空气总CO2的含量,有助于缓解温室效应。

聚二氧化碳塑料为可降解塑料,使用后会自动降解,所以不会产生白色污染。

10、一种可降解塑料为PBS,它的名称叫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结构简式为

它的性能优越,而且废弃后一旦回收入土,几个月就可完全分解。

下列关于PBS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PBS的熔点为114℃,耐热性能优异,沸水以下、冰点以上都可以使用

B.纯PBS制品价格较贵,在生产中适当填充一些无机填料或天然大分子的复合物如淀粉等,既能降低价格,又不影响其性能及降解

C.PBS在使用时仍然具有与其他塑料相同的性能,如耐腐蚀、强度大、密度小、绝缘性好等

D.PBS属于加聚反应的产物,能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水解

【答案】D

【解析】PBS分子中含有酯基,明显是通过酯化反应失去小分子水,进行缩聚反应后的产物,D项错误。

11、以下4种有机物:

 

其中可用于合成高分子材料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答案】D

【解析】高分子链节的特点是,主链上有6个碳原子,碳碳键中有1个是双键;支链上有1个—CH3和1个—CN并且不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还有2个

这些特点跟4种有机物小分子进行综合分析可知,答案应该是D。

此题的解决还可根据高聚物先找出单体,再与给出的4种有机物对照,找出答案。

12、下列有关复合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复合材料就是两种材料未经处理掺杂在一起来使用的材料

B.玻璃钢是目前合成的唯一一种复合材料

C.合成复合材料时不仅可以选择不同的组分材料,而且可以通过改变各种组分材料的含量来满足不同的需要

D.复合材料的研究已过一定程度,从应用来看没有广阔的前景

【答案】C

【解析】

13、下列关于“尿不湿”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尿不湿”中使用了一种高吸水性树脂

B、“尿不湿”中的高吸水性树脂分子中含有羧基、羟基等强亲水基团

C、“尿不湿”吸收尿液以后,体积膨胀,挤压时尿液会流出

D、“尿不湿”既能吸水又能保水

【答案】C

【解析】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合成纤维与人造纤维可以统称为化学纤维

B.酚醛树脂与聚氯乙烯都是热固性塑料

C.棉纶丝接近火焰时先卷曲,燃烧时有烧焦毛发的臭味,灰烬为光泽的硬块,能压成粉末

D.复合材料一般具有强度高、质量轻、耐高温、耐腐蚀等优异性能,其综合性质超过了单一材料

【答案】A

【解析】合成纤维与人造纤维可以统称为化学纤维是正确的;酚醛树脂是热固性塑料而聚氯乙烯都是热塑性塑料;棉纶丝是合成纤维,燃烧时并没有有烧焦毛发的臭味。

15、下列叙述内容不正确的是()

A.石油主要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组成的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点

B.聚乙烯是由分子组成的化合物,有固定的熔点

C.同质量的乙烯和聚乙烯燃烧后生成的CO2的质量相等

D.油脂不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答案】B

【解析】石油是混合物,所以无固定熔点,A正确;聚乙烯也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点,B错;乙烯和聚乙烯含碳量相同,所以等质量的乙烯和聚乙烯燃烧生成的CO2的质量相等,C正确;油脂是天然的但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D正确。

16、下图是甲同学设计的证明CO具有还原性的实验装置。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应先点燃________(填“A”或“B”)处的酒精灯。

(2)洗气瓶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酒精灯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同学提出甲设计太复杂,可将酒精灯合二为一,去掉B而将尾气导管口旋转到A的火焰上即可,乙同学设计是否合理?

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丙同学认为甲设计的装置中尾气处理还可以有其他方法,请你为丙同学设计一种合理的尾气处理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

(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将未反应的CO转化为CO2,防止污染空气

(4)不合理 A、B并非同时点燃

(5)在导管末端连接一气囊(或贮气瓶)

【解析】本题的关键是搞清实验原理,掌握实验基本操作,由于CO是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加热可能发生爆炸,因此与CuO反应应先通入CO排除装置中的空气,CO又有毒,故应先点燃B处酒精灯进行处理。

17、现有某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

K+、NH4+、Cl-、Mg2+、Ba2+、CO32-和SO42-,为确定溶液中所含离子及其物质的量浓度,一同学设计实验如下:

取三份100mL上述的水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1)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

(2)第二份加入足量NaOH溶液,加热,收集到气体896mL(标准状况);

(3)第三份加入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g。

根据上述实验,请回答:

(1)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哪些离子的浓度能确定,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能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如何确定?

______________。

【答案】

(1)NH4+、K+、CO32-、SO42-

c(NH4+)=0.4mol/L,c(CO32-)=0.2mol/L,c(SO42-)=0.1mol/L

(2)Mg2+、Ba2+ 因为溶液中存在CO32-、SO42-,Mg2+、Ba2+不能与CO32-、SO42-共存

(3)Cl- 再取一定量原溶液加入足量的Ba(NO3)2溶液。

将得到的沉淀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稀HNO3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若有沉淀生成说明原溶液中有Cl-,否则没有Cl-

【解析】根据题中所给出的信息分析,本题重点考查的是溶液中离子的验证。

18、某C、H、O化合物,其分子量不超过180,所含碳、氧质量比为3:

1。

该有机物4.5g与新配制的Cu(OH)2反应可得Cu2O9.0g,求它的分子式。

【答案】设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xHyOz,

因为C、O质量比为3:

1,所以C、O原子个数比=3/12:

1/16=4:

1

生成的Cu2O为9/144=0.0625(mol)

若分子中含有一个醛基,则有:

CxHyOz--------Cu2O

该化合物的分子量=4.5/0.0625=72

所以该分子中含有4个C、1个O,其余为H,分子式为C4H8O。

若该分子中含有二个醛基,则有:

CxHyOz--------2Cu2O

该化合物的分子量=4.5/0.0625×2=144,

假定分子中含8个C、2个O,其分子量之和为128,

还可含16个H,分子式似为C8H16O2,

由于饱和烃衍生物的二元醛,其通式为CnH2n-2O2

即当n=8时,2n-2=14,这说明该分子中氢原子数最多不超过14,故所得分子式不合理,舍去

【解析】根据题意只知道该化合物为醛,但不能确定就是一元醛,也不知它是否饱和,因此该分子式只能设为CxHyOz(三个未知数),而题设条件仅二项,一是碳氧质量比,二是该化合物与Cu2O的关系,所以从数学角度还差一个条件,这就要结合化学概念进行讨论。

19、口服抗菌药利君沙的制备原料G、某种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家用品等领域的高分子化合物I的合成路线如下:

 

高温

已知:

①R—CH2—CH=CH2R—CHCl—CH=CH2

一定条件

+CO、H2

②R—CH2—CH=CH2R—CH2CH2CH2CHO

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D中的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写出B→C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

H的分子式为C8H6O4,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放出气体,其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写出H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E+H→I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J是比C多一个碳原子的C的同系物,J可能的稳定结构有______种(两个官能团同时连在同一个碳上的结构不稳定),任意写出其中一种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

关于G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1molG最多可与2molNaHCO3反应

b.G可发生消去反应

c.1molG最多可与2molH2发生加成反应

d.G在光照条件下可与Cl2发生取代反应

【答案】

(1)CH3—CH=CH2醛基(1分)羟基(1分)

(2)取代反应

(3)

(4)n

OH

OH

+(2n-1)H2O

(5)5CH2=CHCH2CH2OHCH2CH=CHCH2OH(顺反异构各一)

CH2=CHCHCH3CH2=CHCH2OH中的一种

OH

CH3

(6)d

【解析】

20、甲、乙、丙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的气体单质,A、B、C为常见的化合物,已知:

①A和B都极易溶于水,用两根玻璃棒分别蘸取A和B的浓溶液后,相互靠近会看到白烟。

②各物质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C溶液显________性(填“酸”、“碱”或“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乙和甲反应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和氢氧化钠溶液生成A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气体通入1L氢氧化钠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此时电子转移为2mol,则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4)常温下,向含白色沉淀M的浊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M的溶解度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Ksp(M)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少”或“不变”)。

【答案】

(1)酸 NH4++H2O

NH3·H2O+H+

(2)N2+3H2

2NH3 NH4++OH-

NH3↑+H2O

(3)4mol/L (4)减小 不变

【解析】由题给条件可知,A为NH3,B为HCl,则C为NH4Cl,甲为H2,乙为N2,丙为Cl2,M为AgCl。

(1)NH4Cl水溶液显酸性是因NH4+发生水解:

NH4++H2O

NH3·H2O+H+。

(2)N2与H2生成NH3的化学方程式为N2+3H2

2NH3,NH4Cl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OH-

NH3↑+H2O

(3)Cl2通入NaOH溶液中,Cl2+2NaOH===NaCl+NaClO+H2O,当转移2mol电子时,消耗4molNaOH,c(NaOH)=4mol/L。

(4)AgCl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减小,但因温度不变其Ksp不变。

21、1﹣对甲苯基﹣3﹣苯基﹣2﹣丙烯﹣1﹣酮(以下用M表示)是一种常见的工业原料,其结构简式为:

,工业上合成M线路如下(反应中生成的小分子已略去):

已知:

在稀碱作用下,两分子的醛或酮可以互相作用,其中一个醛(或酮)分子中的α﹣氢加到另一个醛(或酮)分子的羰基氧原子上,其余部分加到羰基碳原子上,生成一分子β﹣羟基醛或一分子β﹣羟基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有机物B的名称为.

(2)物质A、C的关系为.

a.同系物b.同分异构体c.同素异形体d.分子式相差1个CH2

(3)①~④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有.

(4)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5)

的同分异构体有许多.能与NaHCO3反应,且含有联苯基(

上1个氢原子被取代)的同分异构体共有种.

【答案】

(1)苯甲醛;

(2)ad;

(3)①③;

(4)

(5)15.

【解析】解:

对比反应③中反应物、产物结构,结合信息可知该反应为加成反应,则B为

,反应④为消去反应,由CO与苯甲醛可知反应①为加成反应,A为

,反应②为取代反应,C为

,反应还生成CH3COOH.

(1)有机物B为

,名称为苯甲醛,故答案为:

苯甲醛;

(2)A为

、C为

,均含有1个苯环、分子式相差1个CH2,二者核外同系物,故答案为:

ad;

(3)①~④反应中,反应①③属于加成反应,反应②属于取代反应,反应④属于消去反应,故答案为:

①③;

(4)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5)

的同分异构体有许多.能与NaHCO3反应,含有﹣COOH,且含有联苯基(

上1个氢原子被取代),侧链为﹣CH2CH2CH2COOH、或﹣CH(CH3)CH2COOH、或﹣CH2CH(CH3)COOH或﹣CH(CH2CH3)COOH、或﹣C(CH3)2COOH,与另外苯环各有邻、间、对三种,有15种结构,

故答案为:

15.

22、材料的不断发展可以促进社会的进步.

①“天宫二号”内大量使用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在碳纤维复合材料中,碳纤维属于(填“增强材料”或“基体材料”);资源舱大量采用铝锂合金,选用铝锂合金而不选用铁合金的主要原因是.

②化合物的毒性。

ⅤA族:

PH3>NH3;ⅥA族:

H2S______H2O,CS2______CO2;ⅦA族:

CCl4>CF4。

(填“>”或“<”)

(2)尽管有些制冷剂因会破坏大气中的臭氧层造成环境污染而逐渐被其他制冷剂所取代,但求助于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__________(填序号)变化趋势来开发制冷剂的科学思维方法还是值得借鉴的。

①毒性 ②沸点 ③易燃性 ④水溶性 ⑤颜色

【答案】

(1)①CH4;NH3;SiH4;PH3;H2S;HCl

②>;>

(2)①②③

【解析】

(1)①同周期元素气态氢化物的可燃性从左向右逐渐减弱。

②由“毒性:

PH3>NH3,CCl4>CF4”可知,同主族元素的化合物的毒性从上到下逐渐增强。

(2)制冷剂必须是易液化、低毒或无毒、可燃性差或不燃烧的物质。

由题目可以看出,科学家在寻找制冷剂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物质可燃性、毒性和沸点的递变规律。

24、现有下列A、B、C三种常用化学仪器: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三种化学仪器中标有“0”刻度的为________(填名称)。

(2)三种化学仪器在使用时首先需要检验是否漏液的为________(填字母代号)。

(3)用三种化学仪器中的一种对液体体积进行计量,正确的读数为nmL,仰视读数为xmL,俯视读数为ymL,若y>n>x,则所用量器是________(填名称)。

(4)当用B仪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不小心使液面高于刻度线,对此你将如何处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酸式滴定管

(2)BC(答A不给分)

(3)量筒

(4)重新配制

【解析】本题考查常用仪器的使用。

三种仪器分别是量筒、容量瓶和酸式滴定管。

只有酸式滴定管有0刻度,容量瓶和酸式滴定管使用前都需检验是否漏液。

由于酸式滴定管0刻度在上,大刻度在下,故俯视读数小于仰视读数。

配制溶液时水加多了,导致浓度偏小,需重新配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