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临考题号押题1解析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43475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临考题号押题1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考地理临考题号押题1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考地理临考题号押题1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考地理临考题号押题1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考地理临考题号押题1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临考题号押题1解析版.docx

《高考地理临考题号押题1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临考题号押题1解析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临考题号押题1解析版.docx

高考地理临考题号押题1解析版

备战2021年高考地理临考题号押题(浙江卷)

题组三第5-6题:

海底地形和植被的功能

〖真题回顾〗

(2021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海草为海洋中的高等被子植物,有“海洋之肺”之称。

近年来所罗门群岛种植海草,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系统。

下图为世界部分区域略图。

完成下面小题。

5.甲处海底宏观地形是()

A.海沟B.海岭C.海盆D.裂谷

6.种植海草对当地海洋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有()

①净化水质②提供农副产品③改变洋流性质④为鱼类提供栖息地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答案】5.A6.C

【分析】

5.独特可知,图中板块边界为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以下,海底形成很深的海沟。

故选A。

6.海草被称为“海洋之肺”,可以吸收海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起到净化水质的功能,①正确;提供农副产品不属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②错误;洋流是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种植水草无法改变洋流性质,且改变洋流性质未必是有利影响,③错误;海草可以减缓海水流动,附着、沉淀水中营养物质,从而为鱼类提供栖息地,④正确。

故选C。

〖押题预测〗

1.甲、乙两图分别表示“某海域海底地形剖面图”和“部分岛屿轮廓图”()

A.石油资源一般最有可能广泛分布于洋盆

B.E处海底地形类型为海岭

C.图乙中只有两个岛屿所在海域的海底可能出现图甲中B海底地形

D.②岛东部气候成因和③岛气候成因相同

【答案】C

【解析】石油资源一般最有可能广泛分布于洋底,E处海底地形类型为大陆架,图乙中只有两个岛屿所在海域的海底可能出现图甲中B海底地形,②岛东部气候成因和③岛气候成因不同,所以C正确。

读“海底地形图”。

完成下面小题。

2.序号②所在地区海底地形名称分别为()

A.大陆坡B.海岭C.海沟D.洋盆

3.以下关于海底地形说法正确的是()

A.①处群峰对峙B.②处海底地形的最大特点深度变化大,坡度缓

C.④处海洋生物繁盛D.③处附近海域最容易发生火山、地震处地壳活动

【答案】2.A3.D

【分析】

2.根据距海远近和海底地形特征可知①为大陆架②为大陆坡③为海沟,④为洋盆。

故选A。

3.①为大陆架,平坦,坡度较缓,A错;②为大陆坡,深度变化大,坡度陡,B错;④为洋盆,海洋生物繁盛为大陆架,C错;③为海沟,为板块碰撞处,容易发生火山、地震,D对。

故选D。

【点睛】整个海底可分为三大基本地形单元:

大陆边缘、大洋盆地和大洋中脊。

大洋盆地有两种含义:

广义的泛指大陆架和大陆坡以外的整个大洋;狭义的指大洋中脊和大陆边缘之间的深洋底。

4.读海底地形示意图,回答问题。

戊处的海底地形是()

A.大陆架B.大陆坡C.海岭D.海沟

【答案】C

【解析】海底地形有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大洋中脊等。

陆地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坡度较缓,为大陆架,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为大陆坡,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为海沟,大洋中新海底诞生的地方,为大洋中脊,据图可知:

戊处的海底地形是海岭,C正确。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下图阴影部分为某海底地形分布区。

完成下面小题。

5.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海底地形是

A.海岭B.海沟C.大陆架D.洋盆

6.根据该海底地形的分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位于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B.②位于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生长边界

C.③位于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生长边界D.④位于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答案】5.B6.D

【解析】

5.根据经纬度位置判断,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海底地形位于太平洋西部边缘和印度洋东北部边缘,海岭一般位于大洋中间,A不符合题意。

海沟呈条带状分布在大洋边缘,因此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海底地形可能是海沟,B符合题意。

大陆架从形态上不是狭窄的条带状,大多呈面状分布,因此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海底地形不会是大陆架,C不符合题意。

洋盆比较宽广,呈面状分布,与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海底地形形态特征不符,D不符合题意。

6.根据上题判断可知,该海底地形为海沟,应为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碰撞挤压形成,位于消亡边界,由此判断,B、C错误。

根据经纬度位置和形态判断,①处海沟应位于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外围,应位于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的消亡边界,A错误。

④处海沟位于澳大利亚大陆东边海域上,澳大利亚大陆及东边海域属于印度洋板块,再向东为太平洋板块,因此④位于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D正确。

【点睛】在地质学上,海沟的产生被认为是海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相互作用的结果。

密度较大的海洋板块以30度上下的角度插到大陆板块的下面,两个板块相互摩擦,形成长长的"V"字型凹陷地带。

科学家还认识到所有的海沟都与地震有关。

环太平洋的地震带都发生在海沟附近。

这是因为海沟区的重力值比正常值要低,它意味着海沟下面的岩石圈被迫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向下沉降。

7.有关海底地形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大陆边缘到大洋中心,海底地形分为大陆坡、大陆架、洋盆和洋中脊

B.岛弧和海沟分布于海盆中

C.岛弧和海沟是地球上构造运动最活跃的地带

D.岛弧与海沟是独立的

【答案】C

【解析】从大陆边缘到大洋中心,海底地形分为大陆架、大陆坡、洋盆和洋中脊;岛弧和海沟分布于大陆边缘与海盆的过渡地带;岛弧的边缘往往与海沟相连。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8.P点附近的海底地形是()

A.海岭B.海沟C.海盆D.大陆架

9.P点附近海底地形的成因是()

A.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张裂B.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挤压

C.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张裂D.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挤压

【答案】8.B9.D

【分析】

8.读图可知,P点位于岛屿东侧,P点附近海底地形的海水深度达1万米以上,且比东西两侧都深,呈条带状沿岛屿东侧分布,这与海底的海沟特征相同,B符合题意;海岭是中间高两侧低的海底地形,与P点附近海底地形特征不同,排除A;海盆一般位于大洋中间,离陆地较远,且海底坡度较小,等深线稀疏,面积广阔,与P点附近海底地形特征不同,排除B;大陆架海水深度一般不超过200米,与P点附近海底地形特征不同,排除D。

故选B。

9.根据上一题判断可知,P点附近海底地形是海沟,一般认为,海沟的产生是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相互作用的结果,密度较大的大洋板块以30度上下的角度插到大陆板块的下面,两个板块相互摩擦,形成长长的"V"字型凹陷地带,因此D符合题意,排除ABC。

故选D。

【点睛】海沟是位于海洋中的两壁较陡、狭长的、水深大于5000m的沟槽,是海底最深的地方。

在地质学上,海沟的产生被认为是海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相互作用的结果。

密度较大的海洋板块以30度上下的角度插到大陆板块的下面,两个板块相互摩擦,形成长长的"V"字型凹陷地带。

读大西洋海底地形图,回答问题。

10.图中呈“S”型的是

A.海沟B.海岭

C.岛弧D.褶皱山脉

11.该海底地形反映了板块的哪种运动?

A.碰撞B.张裂C.俯冲D.挤压

12.该图西北部所示海区大陆沿岸的洋流是

A.寒流B.密度流C.涌升流D.季风性洋流

【答案】10.B11.B12.A

【解析】

10.图中呈“S”型的是大西洋中脊,为海岭,B对。

11.该海底地形为海岭,海岭是板块之间相互排斥张裂,岩浆沿裂缝喷出冷却形成的,B对。

12.该图西北部所示海区濒临的大陆为北美大陆,沿岸的洋流是拉布拉多寒流,A对。

13.下图示意两种不同类型板块的移动方向,读图完成下题。

M处可能形成的地形是()

A.海沟、岛弧B.山脉、海岭C.海沟、海岭D.岛弧、裂谷

【答案】A

【详解】图示为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下方,俯冲边界处多形成海沟,大陆板块边缘多形成海岸山脉或岛弧;海岭又称大洋中脊,是因板块张裂、岩浆上涌冷却而成;裂谷是板块张裂的结果。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板块运动造就了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基本形态。

14.洋脊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A.地震使海底抬升B.地震导致海底中间凹陷

C.海底扩张处岩浆涌出D.海底扩张处沉积物大量堆积

15.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可能形成

A.岛弧和海沟B.海岭和海沟C.海岭和裂谷D.岛弧和裂谷

【答案】14.C15.A

【分析】

14.海底扩张处是大洋地壳新的诞生处,地幔物质岩浆从海岭顶部的巨大开裂处涌出,到达顶部冷却凝固,形成新的大洋的地壳。

以后继续上升的岩浆,又把早先形成的大洋地壳,以每年几厘米的速度推向两边,使海底不断更新和扩张,C正确。

故选C。

15.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大洋板块切入大陆板块的下方,大陆板块隆起抬升,可能在大陆板块一侧形成岛弧,在大洋板块一侧形成海沟,A正确。

故选A。

读“板块构造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6.关于图中A和B的叙述,正确的是()

A.B为海沟,为板块的生长边界B.B为海岭,为板块的消亡边界

C.A为海岭,为板块的生长边界D.A为海沟,为板块的消亡边界

17.与图中虚线圈内所示的板块边界和地貌情形极为相似的是()

A.安第斯山脉B.日本列岛C.冰岛D.非洲东部

【答案】16.C17.B

【分析】

16.本题考查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一些断裂构造带,如海岭(板块张裂的生长边界处)、海沟(板块碰撞挤压的消亡边界处)等分割成许多单元,叫做板块。

据此判断:

B为海沟,为板块的消亡边界;A为海岭,大洋中脊,为板块的生长边界,C正确。

17.图中虚线圈内所示的为陆洋板块碰撞挤压的消亡边界处,大洋板块因位置较低,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往往形成海沟;大陆板块受挤压上拱,隆起成岛弧和海岸山脉。

安第斯山脉的形成为美洲板块和南极洲陆陆板块碰撞挤压所形成A错误,冰岛位于美洲板块和亚欧板块张裂处所形成C错误。

非洲东部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D错;日本列岛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的消亡边界处,形成的岛弧链,故B正确。

“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造林近百万亩(1亩约为667平方米),创造了一个生态文明建设的奇迹。

造林过程中发现荒山南坡难以绿化,需要攻克许多难关。

下图示意塞罕坝林场的位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适合塞罕坝林场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属于()

A.落叶阔叶B.常绿硬叶林C.针叶林D.常绿阔叶林

19.与北坡相比,塞罕坝荒山南坡造林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A.蒸发较强,土壤湿度较小B.降水较少,土层较薄,砾石较多

C.光照强烈,昼夜温差大D.风力较大,受低温冻害影响大

20.塞罕坝林场对京津地区产生的主要环境效益是()

A.增加生物多样性B.减轻风沙危害C.涵养水源,美化环境D.减缓变暖趋势

【答案】18.C19.A20.B

【解析】

18.华北平原地区的自然植被类型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塞罕坝海拔1000~2000米,气温较低,因此适合塞罕坝林场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属于针叶林。

故选C。

19.与北坡相比,塞罕坝荒山南坡是阳坡,造林的主要不利条件是蒸发较强,土壤湿度较小。

A正确。

南坡为夏季风迎风坡,降水较多,B错误。

光照强烈,昼夜温差大,属于有利条件,C错误。

位于冬季风背风坡,风力较小,受低温冻害影响小,D错误。

故选A。

20.塞罕坝林场有防风固沙作用,对京津地区产生的主要环境效益是减轻风沙危害,B正确。

增加生物多样性不是对京津地区产生的主要环境效益,A错误。

美化环境是城市森林的主要环境效益,不是对京津地区产生的主要环境效益,C错误。

减缓变暖趋势不明显,而且不是对京津地区的主要环境效益,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森林的生态环境效益等知识,要求考生准确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回答问题,难度一般。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湾及河口泥滩上特有的常绿灌木和小乔木群落,一般分布于滨海潮间带,受周期性潮水浸淹,具有发达的根系和强耐盐性,与珊瑚礁、盐沼、海草床等并列为重要的海洋生态系统,在淡化与净化海水、防风消浪、固碳储碳、维护生物多祥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被誉为“海岸卫士”、“海洋绿肺”。

涨潮时,大片红树林会被海水淹没,成为鱼、虾蟹、贝类等生长繁殖的庇护所;等到海水退去,红树林又会成为各种鸟类觅食的天堂。

下图为红树林景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世界红树林主要分布在()

A.加拿大、挪威、芬兰B.新西兰、澳大利亚、英国

C.俄罗斯、中美洲、赞比亚D.美国、中国、东南亚各国

22.保护红树林可减轻气候变暖带来的危害,主要是因为红树林具有()

A.防风固沙,防御风灾的功能B.光合作用,固碳储碳的功能

C.繁衍生命,提供生物的功能D.依靠根系,保护海岸的功能

【答案】21.D22.B

【分析】

21.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由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乔木或灌木组成的湿地木本植物群落。

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的沿海地区,如美国、中国、东南亚各国都有分布,D正确;加拿大、挪威、芬兰、俄罗斯、英国等国家,纬度较高,不适合红树林的生长,A、B、C错误。

故选D。

22.全球变暖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人类过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造成的,因此缓解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因为红树林具有光合作用,能够固碳储碳,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B正确;A、C、D都是红树林具有的功能,但是这些功能不能缓解全球气候变暖。

故选B。

【点睛】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岸带海陆交错区生产能力最高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在净化海水、防风消浪、维持生物多样性、固碳储碳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位于东南亚赤道地区的苏门答腊岛分布有大面积泥炭沼泽森林,由于土壤长期浸水,落叶和朽木无法完全分解,逐渐形成厚厚的泥炭层。

近年来,当地居民抽干泥炭沼泽,焚烧林地,以便扩大油棕的种植面积。

但在增加棕榈油(用于食品、饲料加工)产量的同时,也增加了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下图分别为泥炭沼泽森林和油棕林景观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苏门答腊岛沿海地区泥炭沼泽森林被开发成油棕林的有利自然条件主要是()

A.气候温和湿润B.土壤水分充足C.地形平坦开阔D.泥炭土层深厚

24.泥炭沼泽森林转变为油棕林将增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主要原因是()

A.焚烧林地需要大量化石能源B.棕榈油大量转化为温室气体

C.森林蒸腾耗水量显著增加D.土壤有机质分解速度加快

【答案】23.C24.D

【分析】

23.苏门答腊岛沿海地区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降低改造成本,故C正确。

苏门答腊岛属于热带雨林气,终年高温多雨,故A错误。

资料显示泥炭沼泽森林改造成油棕林需要排干水分,因此土壤水分充足不属于有利自然条件,故B错误。

泥炭易于燃烧,焚烧林地时泥炭层会随之一起燃烧,因此泥炭士层深厚不属于改造成油棕林的有利条件,故D错误。

故选C。

24.材料显示土壤长期浸水,落叶和朽木无法完全分解;而泥炭沼泽森林转变为油棕林后,土壤暴露于空气中,有机质分解速度加快,将增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故D正确。

林场建设所需要用到的化石能源有限;棕榈油主要用于食品、饲料加工而不是燃烧,不会造成温室气体大量增加。

森林蒸腾耗水量的变化对温室气体排放没有影响,ABC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组以泥炭沼泽森林改造成油棕林的相关材料为切入点,考查农业开发条件与森林主要作用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2020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显示,2020年我国国土绿化事业取得了新成绩,全国共完成造林677万hm2,森林抚育837万hm2。

下图为2010~2020年我国新造林面积分布图(港澳台资料暂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据图可知()

A.云南和内蒙古森林覆盖率较高B.西部地区森林面积大于东部地区

C.山西与广西新造林为同一树种D.中西部生态环境呈现出良性发展

26.上海市新造林面积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①原始森林多②区域面积小③育林水平低④城市化水平高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7.我国造林面积变化可能会使()

A.我国木材可用量减少B.生物多样性有所增加C.沿海地区湿地面积减少D.长江径流量持续增加

【答案】25.D26.D27.B

【分析】

25.图示显示的是新造林面积分布,内蒙古大部分为草原,所以森林覆盖率低,A错误。

图示显示的是新造林面积,未体现森林面积,实际上是东部地区水热条件较西部地区好,森林面积大于西部地区,B错误。

山西为温带季风气候,主要种植温带落叶阔叶林,广西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种植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故新造林为不同树种,C错误。

图示显示,中西部地区新造林面积大,生态环境呈现出良性发展,D正确。

故选D。

26.上海市为直辖市,区域面积小,且城市化水平高,建筑用地面积大,林业用地较小,所以新造林面积较小,②④正确。

上海市没有原始森林,①错误。

上海市科研院所多,人才丰富,科技水平高,所以育林水平也高,③错误。

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7.由图可知,近年我国造林面积增加。

造林面积增加会使我国木材可用量增加,A错误。

造林面积增加,生态环境改善,生物多样性会增加,B正确。

沿海地区湿地面积变化,与造林关系不大,C错误。

长江径流量大小主要与降水量有关,与造林关系不大,D错误。

故选B。

【点睛】关于沿海地区湿地:

滨海湿地是指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的交错过渡地带。

按国际湿地公约的定义,滨海湿地的下限为海平面以下6米处(习惯上常把下限定在大型海藻的生长区外缘),上限为大潮线之上与内河流域相连的淡水或半咸水湖沼以及海水上溯未能抵达的入海河的河段。

与此相当的用语有海滨湿地、海岸带湿地或沿海湿地等。

地形上包括河口、浅海、海滩、盐滩、潮滩、潮沟、泥炭沼泽、沙坝、沙洲、泻湖、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海湾、海堤、海岛等。

生态小康家园是目前广大农村地区贯彻党中央和国务院决策部署,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目的,全封闭状态下在农户土地上将新能源利用、农户养殖和日光温室种植等组合在一起的一种生态农业庭院经济模式。

读我国某地生态小康家园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8.该生态小康家园地源热泵消耗量最小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9.楼顶花园的主要生态作用有()

①缓解热岛效应②吸烟除尘,减轻污染③冬季保温保暖④绿化美化环境⑤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30.冬季每到夜间,农户在人鱼花菜共生温室的塑性玻璃穹顶覆盖草垫子.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起保温作用,减少能量消耗B.阻隔并减少病虫害的侵袭

C.防止雨水进入,减轻污染D.防止温室内土壤肥力流失

【答案】28.B29.D30.A

【分析】

28.当外界温度高于地温时,生态小康家园地源热泵停止使用,消耗量最小的季节是气温较高的夏季。

春季容易出现“倒春寒”,冬季气温低,秋季气温低于夏季,故对地泵热源的消耗都比较大。

故选B。

29.生态小康家园楼顶花园以种植花卉、蔬菜和养鱼为主,充分利用水资源,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楼顶花园增加是城市中绿地的面积,可以有效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可以有效缓解热岛效应;根据“楼顶花园,楼上家园,地下工厂”可以起到减少阳光直射,夏天隔热;而冬季减少室内能量损耗,起到保温保暖作用;吸烟除尘,减轻污染,绿化美化环境。

①②③④⑤都正确,故选D。

30.夜间,在温室的塑性玻璃穹顶覆盖草垫子,可以对楼顶花园起到保温作用,减少能量消耗。

A选项正确;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B选项错误;冬季降水少,土壤不易流失。

C、D选项错误。

故选A。

【点睛】森林的生态效益——①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②涵蓄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③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繁衍物种和维持生物多样性;④减少旱灾、洪灾、虫灾等自然灾害;⑤改良土壤。

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也是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但同时也是一个非常脆弱的生态系统。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1.热带雨林生态功能强大的表现是()

①维护地球上的碳氧平衡②是人类适宜居住的地方③提供大量的优质硬木④维持全球的水循环和水平衡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2.热带雨林的脆弱性表现在()

A.生物残体分解快B.植物生长速度快

C.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D.群落以高大的乔木为主

【答案】31.D32.C

【分析】

31.注意“生态功能”,提供大量的优质硬木属于经济效益;热带雨林闷热潮湿,不是人类适宜居住的地方,②③错误。

热带雨林可维护地球上的碳氧平衡,维持全球的水循环和水平衡。

①④正确,D正确。

故选D。

32.热带雨林区养分几乎都储存在地上植体内,所以植被一旦破坏,生态系统很难恢复。

所以热带雨林生态系统较为脆弱。

C正确。

生物残体分解快、植物生长速度快、群落以高大的乔木为主不是其脆弱的表现,ABD错误。

故选C。

【点睛】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植被连续不间断的生长,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都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而土壤自身很少养分积累和补充,再加上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使得土壤中营养成分很少,而成为贫瘠的土壤。

下图为我国华北某沿海地区景观剖面示意图,图中海岸为沙质海岸。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3.丙地植被的主要生态功能为()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B.美化环境,消烟除尘C.防风固沙,保护堤岸D.降低风速,阻挡风沙

34.若甲地植被遭到破坏,会造成()

A.甲地生物多样性增多B.乙地发生洪涝灾害频率增加

C.丙地土壤厚度减少D.丁地海岸线后退

【答案】33.D34.B

【分析】

33.考查植被的作用,据图分析,甲地植被在陡坡处,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丁地在海边,有防风固沙、保护堤岸的作用;丙地以高大树木为主,目的是降低风速,阻挡风沙;美化环境,消烟除尘是城市森林的主要生态功能。

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34.考查植被破坏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若甲地植被遭到破坏,则甲地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河流含沙量增多,河床抬高,丙地土壤厚度增加;乙地发生洪涝灾害的频率增加;丁地海岸线将向海洋延伸,据此分析ACD错误,B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植被的作用以及植被破坏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要求学生掌握森林的作用以及植被的效益,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目前全球的热带雨林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减少。

根据世界环境保护机构的统计,每年有大约11万平方千米的雨林因砍伐、焚烧而毁灭。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35.大多数环保专家认为保护热带雨林是目前减少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最廉价的手段。

这充分说明了热带雨林具有的全球环境效应是()

A.维护全球的水循环和水平衡B.维护全球的碳氧平衡

C.维护生物多样性D.是全球宝贵的“生物基因库”

36.如果亚马孙雨林被毁,将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①大气中CO2含量增多,全球气候变暖②全球水循环和水量平衡将受到重大影响

③当地生态环境将可能恶化④雨林地区物种灭绝速率将大大加快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37.下列雨林开发方式中,属于保护性开发的有()

①生态旅游②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③开辟大型农牧场④保护本国资源与采伐亚马孙雨林相结合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35.B36.A37.A

【分析】

35.注意材料“大多数环保专家认为保护热带雨林是目前减少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最廉价的手段”,这句话可以看出,热带雨林可以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