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管排水工程施组.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42009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182.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顶管排水工程施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顶管排水工程施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顶管排水工程施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顶管排水工程施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顶管排水工程施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顶管排水工程施组.docx

《顶管排水工程施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顶管排水工程施组.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顶管排水工程施组.docx

顶管排水工程施组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

单位工程:

赣州市贡江左岸排水工程二标段编号:

A3.1—

致:

江西省赣州昌顺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监理单位)/

兹报验:

□1施工组织设计

□2分部(子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3特殊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4施工用大型机械设备

□5

本次申报内容系第次申报。

附件:

施工组织设计

 

承包单位项目经理部(章):

项目经理:

日期:

项目监理机构签收人姓名及时间

承包单位签收人姓名及时间

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

 

专业监理工程师:

日期:

总监理工程师审核意见:

 

项目监理机构(章):

总监理工程师:

日期:

注:

承包单位项目经理部应提前7日提出本报审表。

江西省建设厅建设监理处监制

赣州市贡江左岸排水工程二标段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新余市天工水陆建设有限公司

2015年4月9日

 

第一部分:

工程概况……………….…………………………..2

一、编制依据……………………………………………………………2

二、工程概况……………………………………………………………2

三、施工条件……………………………………………………………3

第二部分:

施工平面布置……………………………………….6

第三部分:

施工总体布署……………………………………….8

一、工程特点………………………………………………………………8

二、部署原则………………………………………………………………8

三、队伍布置及任务划分…………………………………………………9

四、资源配置计划………………………………………………………9

第四部分:

工期保证措施…………………………………………..…11

一、工程目标………………………………………………………………11

二、计划进度及保障措施…………………………………………………12

第五部分:

施工方案……………………………………………………13

一、工作井、接收井施工方案…………………………………..………14

二、顶管施工技术方案……………………………………………………22

第六部分:

安全措施……………………………………………..……32

第七部分: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和环境保护措施…………………40

 

第一部分:

工程概况

一、编制依据:

1、赣州市贡江左岸排水工程二标段工程项目图纸。

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4年版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50268—2008)

《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50268—2008)

《给水排水工程顶管技术规程》(CECS246:

2008)

《顶进施工法用钢筋混凝土排水管》(JC/T640-2010)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4、勘察报告及现场踏勘情况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主要工作量为,顶Ⅲ级钢筋砼“F”管1711m,管径D1500mm。

圆形工作井9座;圆形接收井9座,采用钢筋砼制作挖土下沉工艺施工。

2、地质情况:

根据勘察报告结合现场实际勘察情况,探明顶管位置主要集中于粉砂层;部分集中于粉质粘土层及粗砂层,具体如下:

K0+000~K0+600/K0+860~K1+220/K1+560~K1+711位于粉砂层,K0+600~K0+860位于粉质粘土层,K1+220~K1+560位于粗砂层。

由顶管位置可知,当顶管顶进粉砂层及砂层时会遇及丰富的地下水,且着重保护管道周围土质不会坍塌。

故此该顶管施工采取泥水平衡施工法为主。

如遇地下障碍物及风化岩,我单位则采取土压平衡顶管施工工艺。

详细做法见《施工专项方案》。

三、施工条件

1、场地条件

本标段工程施工位置位于贡江左岸东河大桥至涌金门段,顶管施工区域紧邻贡江古城墙建筑和中山路机动车道。

2、地质条件

根据地质勘察院提供的本工程地段工程勘察资料,本工程管道所处位置为砂性土、地下水位丰富。

3、交通条件

施工地段紧邻中山路,可借用中山路作为施工进出场道路,但考虑施工作业给道路文明畅通带来的影响,施工过程中还需派遣专人维护道路交通和道路的清洁等工作。

4、地下障碍物及管线处理保护

1)结合往期相关资料及设计院、业主单位提供的信息,贡江左岸古城墙附近遗留大量废弃桩基础,且桩基础确切位置已无法查明。

对此我单位对现场进行了初步的探查,为减小相遇障碍物的频率及降低所遇可能性,我单位对顶管管线及作业井位置重新做了调整,调整后位置详见附件(平面图)。

我单位后续施工中还将继续加大对障碍物及地下管线的排查力度,不留余力的查明顶管位置附近的每处障碍物,确保施工安全及进度。

如遇到地下管道及古建筑物时注意加以保护。

2)K0+700~K0+750段顶管管线临近排涝泵站,该处地下管线较多。

我单位针对该处进行现场勘察后,结合设计图纸及相关数据得出结论,该排涝泵站地下管线内底标高最低为94.046m。

根据设计图纸计算出该处顶管外顶标高为93.82,两管线之间存在约0.22m安全间距,因此该处顶管不会对排涝泵站地下管线造成贯穿性破坏。

但顶管会碰到排涝泵站基础,为确保顶管施工过程中顶管不会破坏排涝泵站基础,我单位将采用人工破除基础,对排涝泵站地下管线内底0.22公分以下部分基础进行破除以保证顶管顺利顶过排涝泵站。

待该段顶管施工结束后,再对该处管线基础采用高一标号砼进行灌浆加固。

原设计9#井位置地下有两道10KV高压线及通讯光缆,原设计位置无法做井。

因此得出结论:

把9#井调整到靠城墙人行道处较合理。

3)据地勘、相关单位资料及结合现场调查,作业井3#~9#段,该段作业井临近位置存有一条军用光缆。

因军用光缆的重要性,我单位对光缆的保护工作极其重视。

施工过程中严禁任何形式任何机具对其有施工碰触,对此我单位制定了如下措施:

(1)配合业主积极与光缆所有单位进行沟通,利用探测器采集光缆相关数据(位置坐标、埋深等)。

(2)井位施工范围内采用人工开挖探槽确定光缆具体位置,确保井位不会碰到光缆,,在光缆位置上方设立“下有光缆”的醒目标志牌。

(3)开工前,对所有作业人员进行必要的交底,交底内容必须涵盖光缆重要性及位置信息。

(4)施工过程中如遇到需要将光缆移位等问题,应及时上报相关单位,待相关单位批准申请后安全的将光缆移至指定位置。

4)作业井3#~9#,因该段绿化带宽度较窄,届时作业井施工需占用赣江路至少一半行车道,因此该段作业井施工时,作业井容易干扰赣江路地下排水管线。

我单位针对此问题查阅相关图纸后确定,作业井与管线位置相邻,需对作业井周围管线设立必要的保护措施后,方可施工。

工作井周围管线保护措施:

1、首先人工配合机械开挖作业井周围管线,将管线周围暴露,开挖过程中应注意管线的保护,机械开挖至管顶30cm后,采用人工开挖。

2、开挖工作完成后,用C25砼包裹管线,具体包裹尺寸按实际情况。

3、待包裹砼达到90%设计强度后,进行工作井施工,施工过程中测量员应不间断的对管线及工作井进行监控,如发现位移量偏大应立即停止作业井施工。

(详见附件3)

5、临边建筑物

1)本工程临边建筑物保护,即指3#~9#段,该段顶管施工区域距离左侧建筑物大约9米左右,距离右侧古城墙4米左右。

本段顶管地质均为粉砂层,在顶管施工届时对该粉砂层地质造成扰动后,恐波及建筑物下方地基的稳定,造成建筑物移动坍塌的严重事故。

为确保该段施工安全,规避上述风险,我单位强烈建议在3#~9#井顶管段位置两侧打设旋喷桩,借旋喷桩的抗压及抗折性能加固地基及止水作用。

采取4排D500@350*350的旋喷桩,水泥强度等级42.5,水泥摄入量200kg/m,桩与桩之间互相咬合150。

2)我单位技术人员通过现场实测,发现2#工作井距离东河大桥最近距离为约7.8m,顶管距离桥基础约7米。

东河大桥始建1958年,采用钢混结构连拱式,是连接G323国道的重要交通枢纽道。

2#井基坑作业深度h>10m,因此距东河大桥7.8m处开挖深度10m的基坑后。

如基坑周围不加设相应的加固措施,大桥桥墩附近的受力结构将会因基坑的存在而改变。

基坑一侧土体土应力失去平衡,最终造成桥墩结构的位移。

因此我单位认为应该加大2#井位置加固力度,建议2#井周围再增设两排旋喷桩进行加固,确保2#井施工过程中的万无一失。

顶管距离桥基础约7米,顶管顶进时对周围土体有挤压力,很有可能会挤动桥基础,影响桥的结构稳定,建议顶管靠桥一侧增设两排旋喷支护桩,加固桥基础周围土体。

旋喷桩施工工艺及参数参照设计图纸。

(详见附件4)

6、施工用电

由于本工程顶管施工用电量较大,由于管线较长,经业主确认后,所有施工用电及用水均从K0+720处排涝泵站接入。

7、施工用水、土外运及泥浆排放

生产用水拟抽取沿线河道水的办法解决生产用水,施工余弃土土方车往外运至指定的弃土地点。

为响应市文明施工号召及经业主单位要求,弃方外运时间宜选夜间或白天车流低峰时进行。

第二部分:

施工平面布置

1、本工程位于贡江左岸东河大桥至涌金门段,管道位置位于古城墙至中山路行车道范围内。

2、在沿线路段上搭建材料仓库及施工棚,确保各个工段的材料供应;项目经理部就近设置于中山路附件居民小区内。

本着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工期、安全和文明施工,结合本工程在进行施工中的难度的特点,以及顶管施工的高技术性要求,科学、合理、方便的原则对现场平面进行了精心布置和合理安排。

8、施工平面布置图

为了避开相关地下障碍物,我单位经过现场实测,结合施工成本,重新布置了新的平面图,新图与设计图纸存在部分差异,如下:

(1)2#井由原设计的接收井变更为工作井,变更原因:

该处位于人行道及空地上,场地相对空旷,对交通影响较小,便于顶管顶进施工。

(2)3#、5#、7#由原来设计的工作井变更为现在的接收井,4#、6#、8#由原设计的接收井变更为工作井。

变更原因:

据工作井、接收井依次交替设置原则,因原2#井的变动,后面所有作业井依次变动。

(3)9#井原设计工作井,现为工作井。

未变更原因:

该处所处排涝泵站区域,地下管线较多,于该处设置工作井便于对地下管线安全的控制,且排涝泵站对面需新建两座截污井,9#井按设计必须接通9#-1截污井,因此9#井至9#-1截污井管道需要在9#井内进行顶管施工。

(4)10#、12#、14#、16#、18#井按原设计为接收井,11#、13#、15#、17#、19#按原设计为工作井,但位置移到靠人行道位置。

位移原因:

原设计井位在绿化带中间位置,井位施工范围内需要迁移大量苗木和拆除大量游步道,造成比较大的损毁,因此把井移到靠人行道位置,这样移栽的苗木数量就不多,但要增加拆除人行道石板材工程量。

《施工平面布置图》见附件

(1)

第三部分施工总体部署

一、工程工期和工程特点难点:

工程工期:

本工程计划工期为240日历天,计划开工日期:

2015年04月08日,计划竣工日期:

2015年12月08日。

目前因前期准备工作计划开工日期延后,具体开工日期视业主开工令日期而定,竣工日期相应后延。

工程难点:

1、在较短的工期内要完成:

顶Ⅲ级钢筋砼“F”管1711m,管径D1500mm,圆形工作井9座;圆形接收井9座;支管、截流井、检查井;

2、施工区域内含有大量遗留废弃桩基础,需现场人工探明位置后施工;

3、东河大桥至大公路段,顶管施工区域小(即绿化带范围小),施工过程中需要占用中山路行车道位置,由此将造成中山路交通堵塞,为保证交通畅通运输,该段顶管施工时必须合理安排作业时间,专门负责维护疏导交通。

二、部署原则

1、充分考虑本项目工程的特点和难点,确保实现投标文件中所要求的,我单位所坚持的进度、质量、安全和现场管理等目标。

2、确保完成合同内全部工程施工任务,达到验收标准。

在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时,通过人、材、机的优化配置和施工全过程的严格管理,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

3、依据我单位现有的技术实力、施工管理水平和机械配套能力,充分发挥多年来我们在类似工程实践中积累的成功经验,确保安全生产,实现全面创优。

4、坚持文明施工原则,力求把工程对环境和居民生活的影响降至最低。

三、队伍布置及任务划分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和工期安排,拟组织6个专业施工队进场,分别是:

2个做井施工队,3个顶管施工队,1个沿线修复施工队。

详细情况如下:

1、做井施工队2个,每个施工队10人,负责本项目工程范围内的工作井、接收井制作。

2、顶管施工队2个,每个施工队8人,负责本工程内所有顶管任务。

3、沿线修复施工队1个,一个队共8人,负责本工程范围内的排管、砌井、修复施工任务。

四、资源配置计划

1、主要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配备计划

根据本项目工程的特点,拟配置各类专业技术与管理人员共17名,其中:

项目经理1名,技术负责人1名,施工员2名,测量员2名,质检员1名,材料员2名,安全员2名,施工队长6名。

2、劳动力组织计划

根据本项目工程特点,按照分工明确、突出专业化施工、确保工程质量的原则。

投入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专业施工队参加本工程施工,配备具有多年管道施工和管理经验的人员进行施工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一方面,加强施工配套机械设备投入,提高机械化作业程度,推动劳动生产率的进步;另一方面,采取用工弹性制度,根据工程的进展进行合理安排劳动力。

3、主要材料进场时间

(1)、由于现场场地限制,材料以边用边进为原则,使用时短驳。

(2)、成本控制,对各种原材料进场必须先检质量后对数量,特别是原材料如商品砼、碎石、片石、以及成品钢筋砼管等需要严格把关,从而控制原材料质量和进货成本。

(3)、严格材料领用制度,谁领用谁负责,所用材料于何道工序,多少数量都必须填写申请表,以杜绝工地浪费造成成本上升。

(4)、本工程严格控制材料采购质量,工程材料必须从指定供货商处采购,供货商名录。

序号

材料名称

规格

供货商家

采购数量

1

III级混凝土F管

直径1500mm

榕盛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1711m

2

II级混凝土管

直径400mm

榕盛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10m

3

II级混凝土管

直径600mm

榕盛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18m

4

水泥

Po42.5

南方水泥

/

5

钢筋

所有型号

赣州金东钢材有限公司

/

4、劳动力进场计划

劳动力进场计划需要及时增减,一些技术工种须结合项目特点经技术培训方可上岗,施工时要严格按施工规范施工,杜绝因人为因素造成质量事故。

同时要防止因质量问题返工。

5、机械设备配置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

出厂单位

数量

1

双机泵站

30—25*2

淮南康兴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1台

2

油缸

200t

淮南康兴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4个

3

后靠背

3m*4m

淮南康兴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1个

4

全圆顶铁

D1500

淮南康兴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1个

5

半圆顶铁

D1500

淮南康兴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1个

6

顶管跑道

D1500

淮南康兴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1个

7

行吊

10t

淮南康兴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1个

第四部分:

工期保证措施

一、工程目标

施工质量、工期、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都会对整个工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公司决心在以往管道施工经验的基础上,巩固成绩,克服缺点,坚持公司的质量方针,运用科学管理,制定严格的质量、进度和安全生产的控制措施,大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以科技推动生产,降低成本。

在施工过程中,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和质检单位密切合作。

实行项目法施工,责任到人,实行目标管理,精心组织施工,确保优质、高效、高速、安全、文明生产。

为此我公司制定以下各项目标:

1、工期:

确保合同工期内完成招标规定的全部工程项目。

2、质量:

确保工程质量评定达到合格标准。

3、安全:

杜绝伤亡、设备、火灾事故,确保行人、车辆的安全和周边建筑物的安全。

4、文明施工:

达到企业文明样板工地标准;尘土、噪音、污水控制达标,施工现场整洁、美观。

二、计划进度及保障措施

1、工程计划进度表

详见附件

(2)

2、保证措施:

⑴、我单位保证人员和机械设备全部及时到位,在接到业主的通知书后,立即进行本工程项目部所需管理人员、施工队伍、设备、材料的进场准备工作,确保在七天内完成人员、机械的进场,临设的搭建,完成施工准备工作。

(2)、组建强有力的指挥机构。

选派指挥能力强、决策水平高、富有开拓精神和类似项目管理经验的干部进入各级管理层。

配备专业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富有强烈事业心的技术干部。

调集足够的具有市政污水施工经验,有良好社会信誉和施工业绩的施工队投入本工程施工建设。

合理配置相应的机械设备,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

(3)、强化物资供应系统,确保物资供应渠道畅通,做到预先定货,及时采购,准确供应,确保工程进度正常进行。

(4)、编制科学、合理、严密的实施性施工方案,并严格付诸实施。

按网络计划组织施工,施工段的划分科学、合理,采用分项流水,周密安排,环环相扣,并留有余地的组织施工。

切实考虑本地区多雨对施工带来的不利影响。

充分利用施工的黄金季节,不影响施工质量,不扰民的前提下,实行倒班作业。

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确保主要项目、关键工程的工期。

以日产保月产,从而确保总工期。

(5)、合理运筹资金,加强调控能力,确保工程正常运转。

(6)、选派敬业精神强、业务精、技术熟练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参加施工,针对工程特点及技术要求,对参与施工人员先培训后上岗,避免出现返工现象,以保证施工的顺序进行。

(7)、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使用新设备、优等材料、半成品,加快施工进度,缩短工期。

(8)、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不因质量和安全而影响工期。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技术规程组织施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针对技术和质量问题,开展小组攻关活动。

全面实行“自检、互检、专检”的质量“三检”制度,杜绝质量事故,避免工程返工,保证各项工程、各个工序按工期要求,有条不紊地进行。

(9)、实行目标管理,奖罚分明。

使工程做到长计划,短安排,切实指定各个阶段的生产计划和保证措施,使职工明确目标。

为提高职工的积极性,定期考核评比,奖罚及时兑现。

加强经济管理和承包核算工作,以劳动、材料、机械定额为依据,采用承包责任制,使企业效益和个人利益有机结合,健全管理制度,使职工收入与工程进度、质量、安全挂钩,调动职工生产积极性,以确保工期。

(10)、成立项目经理为首,由各部门负责人和工程人员组成的项目进度计划管理班子,随时掌握了解工程进度情况,及时调整施工力量,以确保本工程按期完成。

(11)、积极与业主、设计、监理单位联系,及时了解和掌握业主与监理对工期和质量的要求,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保证施工有序进行,从而保证工期目标的实现。

第五部分:

施工方案

一、工作井、接收井施工方案

1、工艺流程

测量放样→平整场地→基坑开挖→砂垫层回填、密实→工作井制作→工作井下沉→工作井封底→钢筋砼底板→顶背安装等、管结束后、顶板施工→浇筑钢筋砼检查井

2、钢筋砼井制作

A、平整场地、测量放样

基坑开挖前先平整场地,随后根据设计井位坐标将井位放出,并利用周围环境做好井位控制点并加以保护,同时根据设计提供的水准点进行复测,根据施工需要,设2—3个水准控制点,并加以保护。

施工中所设的座标控制点、高程控制桩需经业主及监理复核无误后方可进行下道施工。

暂定基坑深度为2m。

基坑开挖边坡按1:

1。

基坑下口坡脚为刃脚外壁向外延伸1.5m。

基坑坡脚至井壁的空间主要是满足搭设脚手架、支模及扎筋处理空间。

基坑开挖以液压挖掘机配合人工开挖并修整边坡。

特别是当开挖还剩20-30cm左右采用人工修挖坑底,以保证坑底不被扰动及保证坑底的平整度。

在坡脚处设20×20cm盲沟并设4只集水井以抽明水,集水井比盲沟底低50cm以上,以保证基坑干燥、稳定。

基坑周围不允许土方堆载。

B、中粗砂垫层制作

垫层采用中粗砂回填,施工中需分层回填、分层振捣密实,垫层表面应保持平整,平整度误差控制在±10mm以内,砂垫层厚度为1m。

C、砼垫层

中粗砂垫层做好后,浇筑素砼垫层,厚度10CM。

在其上间隔铺垫枕木。

D、沉井制作质量标准:

断面尺寸:

长、宽±0.5%,且不大于100mm

井壁厚度:

±15mm

井壁垂直度:

1%

预埋件、预留孔位移:

±20mm

E、钢筋工程

a、钢筋加工

钢筋进场需有原材料质保单,并按规范及批量进行原材料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严格按照图纸钢筋翻样,认真复核。

钢筋的弯配和绑扎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规定进行。

钢筋直径≤Φ16者,采用绑扎接头;接头在受压区内按50%交叉错开,在受拉区内接头按25%交叉错开,错开距离不应小于30d或500mm。

钢筋直径大于Φ16者采用人工电弧焊焊接。

单边焊接长度不小于10d,电焊接头在受拉区还按50%交叉错开,即在同一断面内接头不应超过50%。

现场绑扎井外墙板钢筋应先立好内模板后再进行。

刃脚踏面部位衬垫3cm砼垫块。

钢筋保护层按设计要求进行布置。

b、钢筋绑扎主要质量控制

受力钢筋间距→±10mm

受力钢筋排距→±5mm

箍筋、横向钢筋间距→±20mm

焊接预埋件中心线位置→3mm

水平高差→±3mm

受力钢筋保护层(梁、柱)→±5mm

板、墙→±3mm

F、脚手架施工

沉井制作首先需要搭设脚手架,脚手架选用Φ48钢管扣件式结构。

外脚手架竖管均座落在井基坑内,竖管下端应设置靴脚或铺垫枕木,扩大在基础上的接触面积。

脚手架分多层搭设,层高约1.5~1.8m,顶层底面走道板低于砼浇捣面约0.5m。

为了让施工人员上下脚手架方便起见,内脚手架可按井内搭设简易倾斜走道或扶梯;外脚手架设置倾斜角度为300~400的走道;走道踏脚面设有防滑条,所有走道和扶梯均有护栏。

为了确保外脚手架整体稳定,应设置斜撑。

在沉井第一次制作时搭设两层外脚手架后,随着第二次沉井制作逐层加高,斜撑仍然需要设置。

外脚手架与砼井壁之间保留0.4m距离,便于模板、扣件式钢管等安装之用。

外脚手架与模板脱离分开。

内脚手架在对砼井壁模板起到固定作用的部分,应增设剪刀撑组成几何不变形体系防止模板走动等不良情况。

脚手架拆除之前应完成模板拆除、砼外露面处理、喷涂测量标志、搭设沉井内外扶梯等准备工作。

拆卸扣件钢管脚手架顺序是自上而下逐层拆卸。

钢管、五金扣件等分类堆放,防止日晒雨淋后造成锈蚀浪费。

G、模板

a、立模

沉井制作采用小型定型木模板、方木与扣件式脚手管配套使用,小五金配件有“山”字头,“—0”字铐,“7”字钩等。

砼墙身采用定型木模竖向叠高,井刃脚斜面宜采用定型木模竖向排列,在圆周接口处镶嵌木模过渡,模板板块之间用“7”字钩锁定。

第一次沉井制作的木模板均由刃脚踏面二侧的砼垫层支承模板的自重,砼振捣产生的冲击力由斜撑及拉条螺栓承担。

第二次沉井制作时,保留下节若干排模板,不松螺栓,利用磨擦力和螺栓抗剪力支承木模重量。

木模板所承受的施工荷载主要来源于振捣砼时产生荷载;新浇筑砼对模板侧面的压力。

新浇筑砼对模板的侧向压力,依靠设置在木模板外侧的扣件式钢管组合成两根为一道梁肋,纵横交叉,在交叉点处布设Ф12拉条螺栓镶嵌“山”字头水平对拉,拉条螺栓间距为600/600mm,抵御该侧向压力。

侧压力值按经验估值取5~1Ot/m2,拉条螺栓布设接近均布,密度为2.8根/m2,拉条螺栓锚入砼中点处焊50×50×4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