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冲刺 图表题专项汇编doc.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41909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613.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冲刺 图表题专项汇编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考冲刺 图表题专项汇编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考冲刺 图表题专项汇编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考冲刺 图表题专项汇编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考冲刺 图表题专项汇编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冲刺 图表题专项汇编doc.docx

《高考冲刺 图表题专项汇编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冲刺 图表题专项汇编doc.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冲刺 图表题专项汇编doc.docx

高考冲刺图表题专项汇编doc

2010年高考冲刺:

图表题专项汇编

(北京卷)38.(32分)某班以“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为主题,展开探究性学习。

老师给出了一张柱状图,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

甲组同学对图的内容产生了兴趣。

甲同学问:

“这张图是什么意思?

”乙同学说:

“我也不清楚,不过我查过资料,图中社会建设支出的内容包括教育、就业服务、公共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方面”。

.

(1)请你告诉他们图中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并结合社会建设支出的具体内容。

说明这些支出是如何对经济建设起到促进作用的。

(11分).

【答案】

(1)①社会建设支出与经济建设支出的规模逐年增加;社会建设支出的增加快于经济建设支出的增加。

②发展教育可以提高劳动者素质,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提供就业服务能够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促进就业。

增加公共医疗支出,推进卫生事业发展,保障人民健康,有利于经济建设。

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可以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为经济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可以更好地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提高劳动者积极性,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解析】本题无论从形式上还是从内容上都给以后的命题指明了方向,因为今年是旧课程的最后一年,新课程大力提倡的探究意识被提前放到高考题中来考查,其实是有着很强烈的引导作用的。

(1)要回答两个方面,一个是图表反映了什么内容,另外最重要的是回答社会建设支出是如何促进经济发展的。

换个角度思考,也可以回答社会建设支出有那些意义。

需要我们具有发散性思维,从多个角度回答。

(2)相比较而言,本小题非常简单,只要熟悉课本知识,清楚国家机构组织活动原则的话,都应该能得高分。

因为这个知识点我们一定练了太多。

(3)对立统一的关系原理我们要具体展开说明,思路是先说对立的表现,再说统一的表现,然后要把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其实有心的考生会发现本题的原理和06年北京高考38题的第

(2)问基本一致,再加上课本的叙述也是这个思路,所以本题的得分率一定不会低。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社会支出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国家机构组织活动原则,和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原理。

.

(福建卷)39(42分)

某校高二

(1)班的同学在以“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变革”为课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结合当前社会现实,展开讨论。

请你参与其中,并回答有关问题。

乙同学:

今非昔比,我们不能—咏地“萧规曹随”,应根据形式变化适时作出反应。

当前我国已拥有强有力的物质基础、良好的体制和稳健的市场潜力,具备了应对各种变化的实力。

就应对金融危机而言,目前我国采取了有别于应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的措施,请看我收集整理的措施对照表(见下表)。

我国应对来那个次金融危机的措施对照表

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措施

应对当前世界金融危机的措施

①增加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②加快发展消费信贷,支持居民购买住房和大件耐用消费品;

③适度扩大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

……

①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②加大对保障性住房、教育、卫生和文化等民生工程的投资;

③为汽车、钢铁、实话及电子信息等十大产业的调整和振兴提供专项资金;

……

(3)比较两次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就我国当前采取的不同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一项财政措施,说明其经济意义。

(12分)

(3)

措施

意义

答案1

加大对保障性住房、教育、卫生和文化等民生工程的投资。

①有利于促进资源合理配置②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③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④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保障人民生活。

⑤有利于扩大消费需求。

⑥有利于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

答案2

为汽车、钢铁、石化及电子信息等十大产业的调整和振兴提供专项资金。

④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企业水平和效益。

⑤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⑥有利于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江苏卷)34.材料一:

材料二:

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江苏经济下行的压力加大。

江苏省政府积极贯彻中央精神,及时实施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系列调控措施。

(1)结合材料二,分别指出图1、图2反映的经济现象。

(2)从《经济生活》的角度说明江苏省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34.

(1)图1反映了2008年江苏省上半年出口额比上年同期增幅较大;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增幅明显回落。

图2反映了2008年江苏省上半年GDP增长势头良好;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第三季度出现下降趋势;省政府及时实施宏观调控措施,第四季度又呈现增长态势。

(2)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弥补市场调节不足的必要措施;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

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的必然要求;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化解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的必要手段。

(全国卷II)38.(3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着力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全面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局,尊重农民首创精神,率先在农村发起改革。

废除人民公社,确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全面放开农产品市场,取消农业税,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初步形成了适合我国国情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粮食生产不断跃上新台阶,农产品供应日益丰富,农民收入大幅增加,扶贫开发成效显著,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了十三亿人口吃饭问题;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小城镇蓬勃发展,农村市场兴旺繁荣,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就业,亿万农民工成为产业工人重要组成部分。

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极大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极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极大改善了广大农民物质文化生活。

据统计,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在1978年约有2.5亿,到2007年末减少为1479万;农民人均收入由134元增加到4140元,实际增长6.3倍。

根据表2描述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指出这一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6分)

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途径是大力发展农业,根据所学经济学知识,提出发展农业的有效经济措施。

(6分)

38.(32分)

(1)从长期趋势看,食品支出比重下降,交通通讯支出、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比重上升。

这说明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生存资料消费的比重下降,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的比重提高,说明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结构改善,消费质量提高。

(2)稳定与完善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经济政策;发展农业科学技术;增加农业投入;发展

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农业;国家保持农产品价格基本稳定等。

(全国卷II)39.(60分)

材料三

三国时期的荆州地区包括现在的湖北、湖南部分地区。

这一区域位于我国经济梯次发展战略的中部。

为统筹区域经济发展,近年来国家推进“中部崛起“战略,确定其为重点开发区域,拟加大对该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等财政投入,从而使该地区面临吸纳资源、资金和人才的绝好时机。

同时,东部发达地区进入产业升级换代的新阶段,也使该地区具有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

改革开放30年来,尤其是在“中部崛起”战略的指导下,位于该地区的甲地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在经济总量不断增加的同时,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表3三次产业产值比重表(%)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78年

全国

28.2

47.9

23.9

甲地

51

30

19

2007年

全国

11.3

48.6

40.1

甲地

29.7

33.5

36.8

(全国卷II)(6)根据表3,指出甲地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经济发展的特点。

(10分)

(6)第一产业比重大幅度下降(-21.3%),第三产业快速上升(+17.8%),第二产业的比

重小幅上升(+3.5%)。

第一产业的比重在1978年超过50%,这说明过去该地是典型的农业地区。

2007年

第一产业的比重仍然超过全国平均水平(高18.4%),这说明该地农业仍然占有重要

地位。

(农业是该地的传统比较优势产业。

第二产业发展缓慢,比重上升有限,略超过全国平均上升幅度(高2.8%),但第二

产业比重仍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低15.1%),这说明该地的工业化水平较低,有很

大的发展空间。

第三产业的发展答题与全国发展水平保持同步(占比上升17.8%),但第三产业的比

重仍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低3.3%),这说明该地第三产业仍然具有较大发展空间。

(上海卷)37读图并运用经济常识回答:

(1)图1、图2分别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

两图所示现象之间有何联系?

(6分)

(2)图l、图2所示的经济现象分别说明了什么?

(4分)

(3)2008年9-12月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的调整,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和居民的经济生活分别会产生哪些影响?

(5分)

37.

(1)图1反映了我国2004—2008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增长,在保持四年两位数增幅后,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增幅明显下降。

图2反映了从2008年9月至12月,央行多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两者下调幅度基本相同;11月27日的下调幅度较大。

两图所示现象之间的联系是:

央行多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与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增幅在时间上有密切相关性。

(2)图1说明中国经济发展总体上向好的大趋势没有发生变化,同时说明国际金融危机已对融入经济全球化的中国经济产生了冲击和影响。

图2说明国家通过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以提振需求,防止国内生产总值增幅继续下滑。

(3)贷款利率下调,意味着企业贷款成本降低,这会刺激企业增加贷款,扩大投资需求。

存款利率下调会使居民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银行储蓄而增加对股票、基金等理财产品的投资,或增加当期消费;贷款利率下调会促使居民增加商品房、汽车等的信贷消费。

(上海卷)27.下图是反映改革开放30年来上海市产业结构变化的统计图。

根据上图提供的信息,结合上海“两个中心”建设,预测今后上海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并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

图中资料体现了现代产业发展的一般趋势:

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大幅上升;上海两个中心建设必然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导致第三产业更快增长,加速产业结构现代化。

(上海卷)28.经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上海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将南汇区并入浦东新区,以便通盘考虑、整体建设。

原南汇区行政区划归浦东新区,是上海“两个中心”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用所学经济知识分析“两区合并”的意义。

合理配置资源,可以提高社会资源(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两区合并”解决了原浦东新区土地资源紧张的制约,而且可以使上海两个中心的建设之间形成互补与联动,加快上海经济发展。

(四川卷)38.(3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W市为我国东部一个经济较发达的以原材料加工业为住的城市。

该市经济一直高速增长,工业化水平较高。

经过多年发展,该市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比较发达,教育、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有较好的基础,对外开放程度较高。

但是,该市的经济发展也存在以下现象:

三大产业比重为1.4:

57.6:

41,同期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的比重为45%,发达国家为70%;采掘、化工和机械制造三大重工行业占工业比重55%;万元GDP耗电量高于深圳、广州、上海、北京及世界平均水平;万元GDP耗水量相当于德国的9倍;工业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排放量平均增幅高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大大超过发达国家标准,主要水城水质量属于劣5类。

材料二

由于污染物排放严重,几年前,该市发生了湖泊藻类疯长导致居民供水危机事件。

事件发生后,市委积极组织各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和贯彻科学发展观,深入调研,在全市开展科学发展的思想解放大讨论,逐步认识到,按照现有环境和资源状况,如果继续原有发展方式,本市的经济发展将是不可持续的,最终受损的是该市人民的长远利益。

结合当地实际,该市市委围绕“构筑科学发展新优势”的新思路,确定了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保障“五个一体化”战略和人才、科技、生态、民生、文化“五个互动”的转型路径,改变了干部实绩考评方法,以减排、节能、节地、科技创新、富民“五类指标”取代了原先GDP指标在发展中的核心导向地位。

目前,该市环境状况已有明显好转,“可持续发展度”居全省前列。

(1)根据材料一,运用所学经济常识,分析该市经济增长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该市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针对性建议。

(10分)

38.(共32分)答案要点:

(1)(10分)①该市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发展滞后,重工业比重偏大,高能耗、高污染,是一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4分)。

②充分利用本地的优势资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5分);适当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第三产业发展(1分)。

(四川卷)39.(60分)交通为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古今中外,人们都十分重视交通建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六

国民经济各部门存在密切联系。

据测算,建设1公里高速公路要消耗钢材500~1500吨、水泥4000~12000吨,平均消耗沥青1900吨。

新增100亿元投资科带动400亿元的投资规模。

在建设周期内每亿元高速公路建设可创造就业岗位3900个。

2009年,我国铁路建设投资6000亿元,消耗钢材3000万吨、水泥1.2亿吨,可创造600万个就业岗位,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可达1.5个百分点

材料七

交通运输时制约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四川省针对其在西南地区的区位特点和省情,在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过程中,着力打造贯通南北,链接东西,通江达海的西部综合交通枢纽。

2008年四川省境内新开工铁路建设项目投资规模1087亿元,开工建设高速公路项目总投资767亿元。

2009年四川省交通建设预计完成投资580亿元。

(7)运用所学经济常识,说明四川省打造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的经济意义。

(10分)

39.

(7)(10分)打造西部综合交通枢纽,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培育市场(4分);有利于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促进工业中支柱产业的发展,推进西部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3分);有利于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3分)。

(天津卷)12、(2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说明图2、图3各反映的经济现象。

(4分)针对图3所反映的现象,回答我国应如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增长。

(8分)

材料二 胡锦涛在伦敦金融峰会上指出:

“虽然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不利影响继续显现,但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和长期向好趋势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支撑中国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根基没有动摇。

(2)运用经济学常识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经济发展基本态势没有发生根本变化的主要原因。

(9分)

答案:

(1)①图2表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美、欧经济增速均下滑,但中国经济增速仍高于美、欧;图3表明我国的投资比重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居民消费比重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②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实行积极地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

(2)①公有制为主体,增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力。

②不断完善的市场体系,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运行基础。

③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体系,增强了政府调控经济的有效性。

(海南卷)24.(23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据统计,截至2008年6月,中国网民人数达2.53亿,网站数共有191.9万个。

25岁以下网民占到51%,30岁以下的网民占到70%左右。

年轻人成为网民的主体,他们乐于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互相网舆情成为社情民意中最活跃的部分。

2008年6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做客人民网与网民在线交流,并表示,“网友们在网上发给我的一些帖子,我会认真地去阅读、去研究”。

材料二

近年来中国网络购物市场迅速发展。

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网络购物交易规模破千亿元,增速超过130%,网购用户规模达8000万,近三成的网民成为网络购物用户;网络购物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也首次突破1%。

对2007年大城市网络购物人群调查显示,上海的网络购物人群占上网总人数的50.4%。

上海的网络购物金额达到118亿元,而全部连锁商业的零售总额是1362亿。

对消费者和企业而言,与传统购物方式相比,网络购物有何优势和局限性?

(12分)

24.【解析】本题以互联网在我国的发展为背景,考查学生解读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理解和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1)问的回答要注意从“公民”的角度入手,回答利用网络参与政治生活的道理;第

(2)问要注意分别从“消费者”和“企业”的角度入手,既要回答出网络购物的优越性,也要回答出局限性。

要注意角度的全面。

【答案】

(2)优势:

对消费者:

获得价格优惠;方便购物,节约购物时间;商品信息获取便捷、充分。

(4分)(考生答出任意一项可得2分,有其他答案且言之成理者亦可得分,但总分不超过4分)对企业:

降低销售费用(中间环节成本);拓宽销售渠道,扩大销售量;扩大(潜在)消费者的数量;获得消费者更多地相关信息。

(4分)(考生答出任意一项可得2分,有其他答案且言之成理者亦可得分,但总分不超过4分)

局限性:

消费者无法获得对商品的直观感受;企业不便全面展示新产品的功能;企业无法与消费者进行面对面的营销;(4分)(考生答出任意一项可得2分,有其他答案且言之成理者亦可得分,但总分不超过4分)

(山东卷)28.(25分)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审时度势,从容应对,对宏观调控政策进行了及时、灵活的调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2008年下半年以来,全球经济减速对我国的影响加深,我国财税政策进行了适时调整,释放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强烈信号,并逐步形成“结构性减税”的基调(结构性减税是针对特定税种、基于特定目的而实行的减税,是“有增有减,结构性调整”的一种税制改革方案)。

(1)描述图9表明的变化,(2分)并依据图10和材料三阐释变化的原因。

(4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别阐明表4中三种税收政策的调整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8分)

(1)变化:

2005-2008年我国税收入总量不断增加,2005-2007年我国税收收入增速不断提高,2008增速下降。

原因:

①经济发展水平是税收收入的基础。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趋势决定着税收收入的变化趋势:

②税收政策是影响税收收入的重要因素。

2008年下半年我国税收政策的调整,影响了税收收入的增长。

(2)①提高出口退税率,有利于出口保持稳定增长,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②下调个人住房交易税,有利于降低交易成卒,鼓励住房交易,扩大消费需求;

③增值税全面转型,有利于鼓励企业进行设备更新,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扩大投资需求;

④税收政策的调整,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若回答“关注民生、共建和谐杜会、体现科学发展观”或从其他方面作等,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广东卷)41(18分)根据下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1:

某村有30亩河滩地,因常发洪水被各承包农户摞荒。

村委会协调将其转包给一养蟹人,农户获得每亩100元补偿款。

养蟹人每年净收益8万元。

合同到期后,农户见有利可图要求收回土地,单农户无养蟹技术,好处无从实现。

经村委会协调,养蟹人每年每亩再补偿100元。

养蟹人之所以让步续约,是因为若不承包,收益为零,现每年只是减少收益3000元。

一年后,农户获得更多的土地补偿并参与蟹场生产,收入增加。

养蟹人与农户关系改善,经营成本下降,且蟹的消费量上升,养蟹人净收益反而增加了1000元。

材料2:

2003年、2007年我国收入分配状况

指标

2003年

2007年

年均增长速度

GDP

13.58万亿元

25.73万亿元

10.8%

财政收入

2.17万亿元

5.13万亿元

22.6%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8472元

13786元

9.8%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2622元

4140元

6.8%

材料3:

我国政府2008年采取了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民生的分量越来越重。

例如,在4万亿元政府投资计划中,2800亿元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400亿元用于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3700亿元用于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等。

结合材料1说明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7分)

材料2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4分)

根据以上材料,从效率与公平关系的角度为扩大内需提出你的建议。

(7分)

41.立意:

考查考生对效率与公平关系、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等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以及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答案要点:

(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

①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养蟹人收益的增加,才有可能对农户每年每亩再补偿100元。

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农户获得了100元的再补偿,这不仅促进了财富的公平分配,而且随着农户收入增加蟹的消费扩大,也增加了养蟹人的收入,进一步提高了效率。

②效率和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

这表现在养蟹人与农户在利益上需要相互协调。

(2)①材料2中的各项经济指标都有增长,但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都低于财政收入增速、GDP增速。

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存在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3)扩大内需的措施包括

①逐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②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③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④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⑤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⑥协调区域发展。

图表题专项汇编练习检测

7、(08天津39)材料四

图11图12

材料五 2004—2007年我国粮食连续4年增产,国内粮食供求基本平衡。

然而,要保持粮食供求长期基本平衡仍不容乐观。

一方面,人口的增加、动物类食品消费过快增长和用粮食生产生物燃料,将扩大粮食需求;另一方面,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提高单产水平和保证种粮收益的难度加大,从而制约着粮食产量的提高。

(1)指出图11和图12反映的经济现象及其联系。

(2)从供求与价格关系的角度,分析在材料四背景下我国粮食连续增产的经济影响。

8、(07全国Ⅱ40)中国的东北、华北等很多地区都适合种植玉米,如今中国的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仅次于美国。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中国的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很快,成为玉米需求新的增长点。

表2 中国玉米产需表            单位:

10000t

年度

产量

年度总需求

需 求 结 合

饲料消费

食用消费

工业加工

其他

2001

10600

11813

8380

771

1180

1482

2002

11136

12410

8327

737

1380

1966

2003

12130

13789

9020

828

1450

2500

2004

11400

13077

9156

792

1540

1589

2005

12160

13181

9360

820

1730

1271

2006

13000

13400

10000

600

根据表2中玉米产量与需求变化情况,分析玉米价格变化的趋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