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竹育种引种.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939507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竹育种引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山竹育种引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山竹育种引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山竹育种引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山竹育种引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竹育种引种.docx

《山竹育种引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竹育种引种.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竹育种引种.docx

山竹育种引种

育种学实验作业

(第三次)

作业题目:

泰国山竹引入海南计划

班级:

组长:

组员:

一、收集资料

在泰国,山竹子是一种外来的热带水果,适宜种植在气候干热的南部和东部。

山竹子的主要产区是泰国东部的庄他五黑省,该省种植总面积占泰国山竹子种植总面积27%,占总产量33%。

泰国生产的山竹子分在本国消费和出口。

出口的山竹子有鲜果和冷藏果两种。

其中鲜果占64%,冷藏果占36%。

在通常情况下,泰国山竹子是出口到台湾、香港、日本和美国。

相关文献:

1、低温对6种绿化树种幼苗生理过程的影响_任向荣

2、多花山竹子的播种育苗_郑小春

3、多花山竹子种子油的研究_单永年

4、果中皇后_山竹_姚叶

5、海南保亭山竹子丰产栽培管理技术_陈兵

6、海南发展山竹子产业的可行性分析_郑艳艳

7、海南山竹子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_陈兵

8、海南山竹子种苗繁育技术_陈兵

9、热带名果引种试种传喜讯

10、山竹的食用药用价值及综合利用研究进展_蒋侬辉

11、山竹子的无性繁殖_HasanBinMAD

12、山竹子的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_项辉

13、山竹子建园与定植后的栽培管理_易杰祥

14、山竹子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_乌仁其木格

15、泰国的山竹子市场_杨连珍

16、乡土树种多花山竹子育苗技术_翟学昌

17、印尼山竹子的研究与栽培_陈爱华

二、分析资料

山竹子分析

类别

适宜范围

海南实际情况

温度

适宜温度4.44~37.78℃

年平均温度在

23℃以上才能开花结果

这里长夏无冬年平均气温22~27℃,大于或等于10℃的积温为8200℃,最冷的一月份温度仍达17~24℃,年光照为1750~2650小时,光照率为50%~60%,光温充足,光合潜力高

土壤酸碱度

最适的种植地为土层深厚、pH值5.0~6.5、

红土PH5.0到5.5

土壤肥料

有机质含量高的冲积土或壤土

矿质养分少,保肥能力差

红土可改良。

气候

山竹子是典型的热带果树,属于“超热带气候植物”,在北纬20°以北的地方栽种山竹果树均无法成功

海南岛地处热带北缘,属热带季风气候,素来有“天然大温室“的美称

植被组成

荫蔽对山竹子也非常重要,一般需要在行间间种荫蔽树,常选择速生、遮荫度适中的树种作为荫蔽树。

带有咸味的海风对山竹子的生长不利。

海南省四面环海,所以引种选址应避免海风吹到

水分

年降雨量至少需l270mm,适宜量为2000~2500mm,且要求全年分布均匀,不能长期干旱,降雨量少的地区需具备排灌条件

海南省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2600毫米之间,年平均降水量为1639毫米

海拔

海拔1000米以下

山地的坡度应小于20°

海南岛四周低平,中间高耸,以五指山、鹦哥岭为隆起核心,向外围逐级下降。

山地、丘陵、台地、平原构成环形层状地貌,梯级结构明显。

湿度

湿度方面,空气湿度要达到80%

平均相对湿度85%

红土改良措施:

包括植树造林、平整土地、客土掺砂、加强水利建设、增加红土有机质含量、科学施肥、施用石灰、采用合理的种植制度等。

选种适当的作物、林木,种植绿肥是改良红土的关键措施;旱地改水田,减少水土流失并有利于有机质积累,提高红土生产力;保护植被,防治侵蚀。

三、提出引种目标及论证必要性、可行性

(一)山竹的营养价值

山竹所以称为“果后”,本身味道甜美之外,而且研究表示,山竹的果皮或外皮都蕴含丰富的Xanthone,不但具备抗氧化能力,也有助增进免疫系统健康,令人身心舒畅。

山竹含有丰富的钙质、磷质,维他命B和C,对机体有很好的补养作用,对体弱、病后、营养不良都有很好的调养作用。

其果肉含丰富的膳食纤维、糖类、维生素及镁、钙、磷、钾等矿物元素。

外果皮粉末内服可治腹泻、赤痢,外敷可治皮肤病,干燥的山竹叶可用来泡茶。

外果皮中的红色素可用来制黄色染料。

(二)产品质量分析

海南山竹果与从东南亚进口的山竹果相比,大大缩短了运输距离、运输时间以及运输成本。

同时海南适宜的气候环境和优质的土壤使得海南山竹果普遍具有无籽、少籽,多肉,甘甜的特点,其中山竹子少籽、无籽的特性是东南亚山竹子(一般具有2~3枚种子)不具备的特点。

所以海南产的山竹果果质更为鲜美,价格更加实惠,受到了当地居民和游客的欢迎。

(三)市场前景分析

山竹果是品质高档的水果,目前国内外市场上销售的山竹果,都是从马来西亚、泰国进口的,中国每年都需进口大量的山竹果来满足市场的需求,山竹果制成的果汁饮料、糕点、果冻也很受消费者的喜爱。

目前在海南新鲜山竹子的市场价基本稳定在20元/kg,超市中优质的价格更是高达40元/kg。

基于上述诸多因素,若积极发展山竹子种植,适度扩大种植面积,山竹果市场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

(四)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分析

因为山竹子病虫害较少,不需要特别的修枝整形,不需要药物控梢控花,不需要特殊的保花保果措施,因此对于成年的结果期树其生产成本较低,约12万元/hm2。

嫁接苗一般种植4~5年即可开花结果,随着树龄增大,树势增强,山竹子的产量逐年提高。

种植10~12年后进入丰产期,可摘果约40kg/株,每公顷450株,每公顷产量为1.8万kg,按照售价20元/kg计,销售收入约为36万元/hm2,产值达24万元/hm2。

因此经济效益是十分可观的。

(五)气候条件分析

海南属热带季风气候区,绝大部分地区属于北纬20°以南,但能够满足山竹子生长的气候条件的只有海南南部的保亭、五指山、三亚、陵水等市县。

这些地区年平均气温25℃左右,极端高温低于36℃。

一般出现在四五月或六七月。

极端低温为5℃,大部分地区为6~8℃南部沿海稍高于10℃,主要出现在1月份,温度条件可以满足山竹子的生长。

保亭、五指山、三亚、陵水市县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1800~2000mm,这些地区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丰富,干旱季节可通过灌溉来满足山竹子生长的需要。

保亭、五指山、三亚、陵水市县光照充足,全年日照时数为2000~2400h。

(六)海南发展山竹子的优势

1、极具热带特色

海南省拥有我国稀有的热带气候资源,具有发展热带特色水果产业的天然优势。

山竹子适合种植在冬季气候温暖的牛岭山脉以南的地区,有限区域出产的山竹子是我国最具热带特色的水果之一。

2、国内市场同业竞争少

由于山竹子属于原产东南亚的珍稀热带水果,海南本土种植者较少,能种植的地方有限,因此国内种植者的竞争压力较小。

同时,国内山竹子的成熟期比泰国晚15~30天,能错过进口山竹子集中上市的冲击。

3、消费市场

目前,国内消费的山竹子主要来自泰国。

泰国南部的山竹子果皮颜色刚出现淡红色时,就从果园采摘下来,由果行包装、预冷后,经老挝、我国云南、广西等数千里的路程运入我国华南地区,路途遥远。

如在海南发展山竹子,运输路途和时间大大缩短,物流成本降低,且果实成熟度和新鲜度都要高于泰国。

(七)海南发展山竹子存在的主要问题

制约山竹子在海南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其幼苗生长特别缓慢,播种后需7~12年才能结果。

产业化程度和科技管理水平较低。

海南山竹子产业刚刚起步,相对其他热作水果而言,产业经营的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规范化程度较低,缺乏统一、规范、科技培训指导与管理,缺乏科技与产业化经营管理、技术和信息人才,科技推广途径、方式单一,产业管理方式较为粗放。

海南发展山竹子产业化生产,需要政府制定发展规划和优惠政策。

一是要积极争取国家及有关部门的支持,争取建设海南山竹子研发中心、山竹子现代标准化示范基地。

二是海南省发改委应组织农业、能源、国土部门以及科研、高校的专家学者,深入调研,科学论证,尽快制定出山竹子生产的发展原则、发展模式和发展目标及步骤。

三是要有配套的优惠政策支持,引导农民通过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管理、产业化经营的模式来发展山竹子生产,为市场提供优质鲜美的山竹子产品。

四、收集引种资料

山竹子,(GarciniamangostanaL.)别名莽吉柿、凤果、倒稔子,拉丁文名:

为多年生半灌木植物,有150多个种,是热带多年生的常绿果树,有热带"果后"之美称。

原产马来西亚、东南亚热带地区、云南、广西、广东、海南和福建。

(一)形态特征

半灌木或小半灌木,高40-80厘米。

根系发达,主根深长,茎直立,多分枝,幼枝被灰白色柔毛;老枝常无毛,外皮灰白色。

叶长8-14;托叶卵状披针形,长4-5毫米,棕褐色干膜质,基部合生,外面被贴伏短柔毛,早落;叶轴被短柔毛,小叶11-19,被短柔毛,小叶柄长1毫米左右;小叶片通常椭圆形或长圆形,长14-22毫米,宽3-6毫米,先端钝圆或急尖,基部楔形,上面被疏短柔毛,背面密被短柔毛。

种子肾形,黄褐色,长约5毫米,宽约3毫米,花期7-8月,果期8-9月。

(二)山竹子树

可长到7-25米高,树冠为圆形或圆锥形,树皮为黑褐色,树皮汁液为黄色,至少需要5-6年才可结果,而大多数则需要8-10年。

树叶对生,长8-15厘米,为常绿厚叶,光泽皮革质感。

花直径2.5-5厘米,雄花或两性花,两性花生于嫩短枝的前端,1或2个。

萼片及花瓣4枚,为肉质黄色杂有红色和淡粉色。

一朵花中雄蕊数量多,雌蕊一个,柱头4-8裂。

(三)果实

山竹子果实成熟后,果实为直径4-8厘米的球形,表面光滑,肉质萼片及外果皮内层的柱头残存,果皮很厚且极为坚硬,需用刀才能切开。

其果皮为黑紫色或粉红色,很厚,味苦,一般不食用;果肉为白色,瓣状,外观颇似蒜瓣,可食用,味道浓郁,清凉甜美,口感柔和,有质感。

(四)地理分布

原产马来西亚,东南亚热带地区有数百年的栽培历史。

我国南部省区,越南也有分布,生于海拔100~1200米的山坡疏林或密林中,沟谷边缘或次生林或灌丛中。

我国台湾种植较早,海南的文昌、琼海、万宁和保亭有种植。

山竹子营养丰富,果宜鲜食,也可制果冻、果汁;树皮含黄色树脂,可作商业藤黄原料。

我国食用的山竹子有9个种,分布在云南、广西、广东、海南和福建等地。

我国与山竹子同属的品种有:

香港倒稔子、多花山竹子、岭南山竹子和李氏藤黄等。

(五)生长习性

山竹子生长慢,结果迟,影响其发育。

马来西亚用杂交手段育出的“美中8号”在良好的肥水条件下,4年可开花结果。

山竹子在我国的热带地区可开发,以增加水果的花色品种。

山竹子需要生长在4°C以上的环境中,否则植株无法成活。

五、引种试验、驯化与选择

(一)栽培技术

山竹子适宜在覆沙地、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及排水良好的沙质地上种种植,

1、育苗方法:

可直播或育苗移栽。

播前应采用脱去果皮、擦破果皮、浸泡催芽等方法提高发芽率,以雨季到来之前播种为宜,春季风小、墒情好的地方也可晚霜后播种。

2、直播:

可穴播、条播、撒播或飞播,播深2~3厘米。

穴播株行距50~100厘米×150~200厘米,每亩0.6~1公斤,条播行距150~200厘米,每亩播量1~1.5公斤;撒播或飞播,每亩0.5~1公斤,飞播种子用吸湿剂、根瘤菌或稀土微肥拌种丸衣有利于飞播定植、发芽和保苗。

育苗地要选择排水良发的沙土或沙壤土,先做畦再条播行距30~35厘米,每100平米苗床播种500~600克,以5月初至6月中旬播种为宜,

3、移栽:

以1~2年生苗好。

山竹子生长数年后结合刈草进行平茬,以减缓植株衰老,恢复生机,促进生长。

(二)选择条件

1、地形条件:

山竹子园地应选择在海南南部地区(陵水、三亚、保亭、乐东和五指山南部)天然屏障较好,坡度小于20°的半山坡、缓坡地及平地种植,并且园地应集中连片,以方便管理。

园地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土壤结构良好,pH值5~6之间,地下水位0.5m以下。

园地应排灌方便,最好具有满足灌溉的稳定水源。

2、土壤条件:

山竹子适宜在多种类型的土壤上生长,但不能适应石灰质土壤、沙质冲积土及腐殖质低的沙土。

热带地区,透气、深厚、排水好、微酸、富含有机质的黏壤土和壤土最适合山竹子的生长。

3、气候条件:

山竹子是典型的热带雨林型果树,在25~35℃、相对湿度80%的环境下可以生长旺盛,20~25℃的温度范围也能满足山竹生长的基本要求。

山竹子快速生长时对水分的需求较大,热带地区年降雨量在1300~2500mm就能满足其旺盛生长;山竹子早期生长需要弱光环境,荫蔽度40%~75%最适宜山竹子的生长。

直接光照下,山竹子的叶片,特别是新抽生的叶片,容易受强光照射而灼伤。

(六)驯化苗木

1、小苗定植

选择实生苗,或者嫁接苗定植都可以。

栽苗前去掉病虫枝叶及残叶,再剪去一些过多的叶片,避免蒸发量大,失水过多。

种植时,先将混匀的肥土填入穴中至40cm,然后去掉种苗营养袋,放入穴中,带棍一起栽苗,发挥防风的作用。

接着回填肥土,用脚踩实后淋足定根水。

山竹子定植的株行距规格一般为4m×6m,种植密度为每亩28株左右。

2、遮荫

山竹子苗生长需要弱光照条件,否则易晒伤枝叶,因此要对苗进行有效的遮荫。

可用遮阳网或是与其它植物套作达到遮荫效果

3、根区覆盖

山竹子苗定植后对其根区覆盖,可以提高成活率。

可以利用园区内生长的铁芒箕覆盖根区,既能有效保持根区土壤湿润,还能增加根区土壤有机质,以及抑制杂草生长。

6、引种材料的评价

(1)引种是否成功?

通过对泰国的地理环境、气温和降雨等山竹子的生长环境和海南的进行分析和比较,发现了两地的环境的相似性,确定了海南也适合引种山竹子,并且在海南的保亭、陵水等地已经有山竹子的种植。

山竹子引种到保亭后,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产出了无籽、少籽,多肉,甘甜的品种,保持了泰国山竹子的优良性状,同时还产生了另外优良的品种。

这有利于引种后山竹子的应用和市场竞争。

制约山竹子在海南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其幼苗生长特别缓慢。

解决办法是通过嫁接,嫁接后的山竹子6年即可结果。

其二是海南土壤矿质养分少,保肥能力差。

其解决办法是改良土壤,在收集资料中的附一有具体方法。

(2)引种以后可能出现的问题

1、海南会出现极端天气。

如夏天40℃以上的高温会对山竹子造成致命的伤害;海南也会出现极冷的时候,当低于4℃时也会对山竹子造成致命的伤害。

这时考虑设施栽培,就可以控制山竹子的生长温度,再也不担心高温和低温的伤害。

2、引种海南后发生变异。

尽管海南的气候和泰国相似,但不是完全相同。

也有可能导致山竹子的变异。

当出现好的变异的时候,及时进行保存。

出现不宜的变异时,应及时将变异苗木清除。

七、引种材料的应用与推广

(一)争取政府政策支持

山竹子水果美味可口,营养价值高;山竹树在食品、印染、雕刻、制药、油漆领域广泛应用,可谓全身都是宝。

一般实生引种7-8年即可开花结果,亩产可达三千斤,按20-30元/千克计算,山竹子年产值可达3.0-4.5万元/亩,经济效益十分显着。

这样一种热带特色水果国内能种植地域有限,政府在海南发展山竹子种植,同行竞争压力小,市场大,又由于海南产的山竹子一般无籽、少籽,产品自身就具有市场优势。

广泛的合理的推广山竹子种植,可提高当地GDP,殷实百姓财富。

(二)对企业和种植园的宣传和推广

山竹子病虫害较少,药剂施用量少,可以改善当地生态,打造绿色企业/种植园的名声。

山竹子本身市场好,供不应求,适合集体大量种植。

山竹子属于荫蔽植物,田间套作其他作物如槟榔、香蕉、芒果,不仅给山竹子提供了自然荫蔽,同时给果园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三)对个体户和技术人员的培训和指导

山竹子自身抗性强,田间管理轻松,成本少,产量高,销路好,适合个体户种植。

一般一人可管理成年密植园7-10亩。

在工作量不多的基础上,能够获得较高的收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