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流程梳理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94753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04.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艺流程梳理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工艺流程梳理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工艺流程梳理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工艺流程梳理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工艺流程梳理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艺流程梳理报告.docx

《工艺流程梳理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艺流程梳理报告.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艺流程梳理报告.docx

工艺流程梳理报告

工艺流程梳理报告

 

工艺条线流程梳理报告

 

 

一、工艺条线的运行现状

1、工艺线的运行流程图

备注:

〈1〉审单:

由坯布工艺员,坯布主管,前处理、染色、后整理工段长,工艺组长对订单进行审核,并填写《审单提示表》,

由技术主管进行终审。

〈2〉工艺的下发:

工艺员将通过审核的《联发印染生产工艺流转卡》放置于摊布缝头处的文件筐内,由缝头工将流转卡置于对应的布车上。

2、工艺审核流程图

备注:

〈1〉工艺员开工艺单分为2类:

漂白布(前处理—后整理)和染色布(前处理—染色—后整理),每人均要开完整个流程。

〈2〉开工艺需具备的材料:

档案袋(含有《指令表》《变更通知单》、《审单提示单》、《南通联发印染有限公司坯布生产指令表》)、坯布、《印染坯布外观质量抽检报告》、《印染坯布内在质量抽检报告》。

〈3〉坯布的外在质量、内在质量合格(不合格的必须要有指定放行人的签字:

外在质量质检主管,外在质量技术主管)。

〈4〉非常规品种为:

特种整理、特殊组织。

〈5〉试样必须在48小时内完成,不能完成的及时反馈给技术主管。

3、大样、船样的颜色放行流程图

备注:

通常情况下,不赞同大样进行返工,因大样经过返工的话,做大货时的色光不好控制。

除非色光偏差较大,由大样、船样工艺员鉴定通知染色工段进行返工,大样、船样工艺员无法鉴定的由技术主管进行鉴定。

4、大样、船样与成品交接流程图

5、返工流程图

二、问题来源

1、下发、回收的调查问卷;

2、对相关岗位手册、文件的批注;

3、对员工的访谈。

 

三、问题汇总表

序号

问题

提出人

1

工艺员开工艺前的准备工作花费时间较长,主要是找坯布内在质量报告和外观质量报告单,要一个一个花号的找,约花10min时间。

前处理副工段长兼工艺员

2

助剂消耗应由哪个岗位统计较合适(机台组长/领班)?

前处理领班

3

设备线人员未能对设备进行定期保养,例如:

机台缝纫机,需要每天定时加油,而事实上没有;又如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倒卷情况,会导致机台停车,导致停车档、变色、沾污、染色不良影响。

退煮漂机台挡车工

4

找返工布需花费较多时间。

退煮漂机台挡车工

5

车间内布车、木马不足。

机台挡车工

6

操作工的操作技能有待提高。

前处理领班

7

现有的大样、船样的颜色放行流程较花费时间。

大样、船样工艺员

8

大样、船样不能按时交货。

大样、船样工艺员

9

找颜色流转卡要花费较多时间,据估计,染色领班每天花在找流转卡上的时间为1-2个小时。

染色领班

10

染色布中剥色复染的与正常的白布染色的(其强力不同)未进行标识,对后道生产有影响。

整理副工段长兼工艺员

11

潮交联、免烫品种强力测试不合格经常发生。

后整理领班

12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存在手工签字、写条放行等违反样品检测规定中要求(主要指规定中有2000m以下的不可复测的要求)的情况。

物测管理员

四、分析对策表

序号

问题

问题类别

原因分析

解决对策

深层次原因分析

1

工艺员开工艺前的准备工作花费时间较长,主要是找坯布内在质量报告和外观质量报告单,要一个一个花号的找,约花10min时间。

管理

坯布内在质量报告和外观质量报告单均为手写版,未录入计算机系统。

建立坯布检测结果集成共享系统、物测结果集成共享系统,以缩短工艺员开工艺前的准备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系统不完善

2

机台上每天的助剂使用量应由哪个岗位统计较合适(机台组长/领班)?

管理

1、数据缺乏准确性,因为此数据是由操作工统计而来的,可能出现疏漏。

2、领班的事情较多,统计数据不及时;

3、机台组长一直在机台上,能及时、准确的进行统计。

由机台组长进行每天的助剂使用量的统计。

/

3

机台人员反应设备线人员未能对设备进行定期保养,例如:

机台缝纫机,需要每天定时加油,而事实上有时没有;又如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倒卷情况,会导致机台停车,导致停车档、变色、沾污、染色不良影响。

但是设备线人员对此又予以否认。

有制度,执行不到位

对设备线人员的工作情况缺少合理的检查、监督措施。

1、根据设备线人员技能层次进行组合,并且定机台定期定人检修;

2、设计点检表(包括检修日期、部位、检修结果、检修人员)粘贴于各个机台,并要求检修人员每次检修后进行填写,由机台人员进行监督,每周由挡车工进行检查,对未按要求执行的设备线人员进行考核。

对设备线人员的管理不到位

4

找返工布需花费较多时间。

无制度

1、《工序间信息反馈单》上无“放置地点及布车号”此项内容。

2、后道反馈人员经提醒要在《工序间信息反馈单》注明返工布放置的地点及布车号(或A字架号),但会忘记填写。

在《工序间信息反馈单》上添加一项内容“放置地点及布车号”(见附件二),并规定反馈人员填写。

前后道之间未形成良好的团结协助意识,在进行自己工作的同时,也要换位思考:

相关工序的人员执行起来是否方便?

5

车间内布车、木马不足。

无制度

1、从整理运入的色织布,有时需要印染厂出布车装运,进行生产。

2、由仓库中运回的织造下机的布轴,摊布进行生产时要使用印染的布车、木马。

待整理结束、成品验收后,空出的印染的布车、木马未能及时运回而被整理分厂占用。

1、成品验收完布后,由验收员将布车、木马分印染、整理定置摆放。

2、严禁整理分厂的员工擅自使用印染的布车、木马,一经发现要对其进行考核。

两个公司间的壁垒,控管两个公司的高层领导没有制定相应管理规定。

6

前处理工段操作工的操作技能有待提高。

有制度,执行不到位

新工较多,例如退煮漂机台总共有5人,其中有3人是新工,占比为60%,且未能接受长期的定岗培训,对本岗位所需的必要技能不能很好的掌握。

车间进行培训合格后再交班组,班组再对其进行测评,同时观察1-2个星期,看其是否适合此岗位,若不适合,则进行调岗,对完全不能适合岗位的进行淘汰。

对新工的培训方式需改进,并且机台组长不应对此一味抱怨,而要尽自己的职责对新工持续培训

7

现有的大样、船样的颜色放行流程较花费时间。

(见“大样、船样的颜色放行流程图”)。

有制度,执行不到位

1、对大样的颜色要求尺度过严。

2、大样、船样颜色无法确认的,要由技术主管进行确认,而技术主管较忙,经常不在办公室,工艺员要花时间去找,此过程较浪费时间。

1、适当放宽对大样的颜色尺度要求,可将其直接交成品检验由客户去确认颜色。

2、可以将大样、船样的颜色放行权交给当班调色师,以缩短颜色放行所需的时间,同时,他们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修改后的流程见附件二)

生产部门与业务部门间的矛盾:

生产部门主要从质量方面考虑,业务部门主要从交期方面考虑问题,需将二者关系平衡。

8

大样、船样不能按时交货(10.31-11.6共有28单未按成品交期完成,其中坯布未送整的22单,投产的6单)。

有制度,执行不到位

1、坯布送整不及时,导致整理时间短促;

2、车间机台人员不配合,他们的工资是以产量来衡量的,而大样的数量很小,他们经常跳过计划中的大样做大货;

3、每晚00:

00-7:

00之间无人跟踪,大样、船样停止运转(次要);

4、成品验收不及时,成品验收计划安排不合理,没有将当天要与送样员交接的品种排在验收计划内。

1、对生产大样时的产量进行加成计算,例如100m的大样,其产量可计作300m,以提高车间人员的生产积极性;

2、增加一名大样、船样跟踪员,以保证大样、船样的正常运转;

3、成品每天将当日要交接大样、船样排计划进行验收,确保准时与复验员交接。

员工对大样的重要性认识程度不够:

没有及时合格的大样就没有客户的生产订单。

9

找颜色流转卡要花费较多时间,据估计,染色领班每天花在找流转卡上的时间为1-2个小时。

 

无制度

需用到流转卡的人员将其拿走后,放置在某一位置(如机台、化验室),待其他人需用时,就不易找到。

1、放置一个书架于对色房内,将所有的颜色流转卡按顺序排放其上(可用标签注明细化),方便查找;

2、准备一个流转卡取用记录本(表),记录内容包括:

取用人、取用时间、流转地点、归还时间。

(此记录本(表)用于将流转卡带离对色房的人员填写)

问题存在多时,且领班早有相应的解决方法,但该问题没能得到及时解决,说明上下级的沟通存在问题,或是领导没能将员工的建议认真思考,并付诸实际。

10

染色布中剥色复染的(指在染色工段中进行的)与正常的白布染色的未进行标识,对后道生产有影响(其强力不同)。

无制度

制作颜色标签,粘贴在剥色复染的布的生产流转卡上,加以区分:

标签颜色:

橙色

形状:

等边三角形(边长为2.2cm)

粘贴位置:

《联发印染生产工艺流转卡》首页右上角

粘贴人:

染色工段当班调色师

/

11

潮交联、免烫品种强力测试不合格经常发生。

工艺技术

1、为原纱、坯布的质量问题

2、工艺的不成熟

工艺技术的不成熟

12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存在手工签字、写条放行等违反样品检测规定中要求的情况。

(主要指规定中有“2000m以下的不可复测”的要求)

有制度,未执行

这种情况的存在主要是由于工艺的不成熟,待工艺成熟后,才能不出现此类情况。

工艺技术的不成熟

 

附件一:

更改后的大样、船样的颜色放行流程图:

 

附件二:

工序间信息反馈表

三联交工段主管(红)四联自己保存(绿)

一联交工艺组长(黑)二联交工艺检查组长(蓝)

日期:

_________

花号

花型

质量问题

有问题数量

需协调解决问题

放置地点及布车号

反馈人_________反馈时间_________接受人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