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生物第七章人类与环境第17课时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学案浙科版必修3.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938559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94.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生物第七章人类与环境第17课时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学案浙科版必修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学年高中生物第七章人类与环境第17课时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学案浙科版必修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学年高中生物第七章人类与环境第17课时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学案浙科版必修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学年高中生物第七章人类与环境第17课时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学案浙科版必修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学年高中生物第七章人类与环境第17课时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学案浙科版必修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生物第七章人类与环境第17课时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学案浙科版必修3.docx

《学年高中生物第七章人类与环境第17课时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学案浙科版必修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生物第七章人类与环境第17课时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学案浙科版必修3.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中生物第七章人类与环境第17课时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学案浙科版必修3.docx

学年高中生物第七章人类与环境第17课时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学案浙科版必修3

第17课时 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

考试要求

知识内容

学考要求

选考要求

1.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影响

b

b

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和意义

a

a

3.活动:

调查社区、村镇或学校附近一个淡水区域的水质

b

核心素养要求

1.关注温室效应、臭氧减少、酸雨、水体污染、物种灭绝等全球性生态问题,认同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必然选择,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2.概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措施,形成环境保护从我做起的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自然观。

一、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及影响

1.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

(1)根本原因

由于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大量燃烧,温室气体(主要是CO2)排放增多。

(2)温室效应的产生机理

二氧化碳分子能俘获地面辐射的热量,影响地球的热平衡,导致地球变暖。

(3)气候变暖的危害

①全球性的影响

a.使南极的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一些人类的栖息地将会被淹没,更多人受到海潮和水灾的威胁。

b.引起大气环流气团向两极推移,改变全球降雨格局,影响农业生产。

②对我国的影响

a.使农业生产能力下降。

b.北方干燥地区干旱加剧。

c.沿海盐场和养殖场将基本被淹没或破坏。

d.有些树种的分布区将发生变化,产量也会下降。

e.永冻土将会融化,造成基础设施的破坏。

(4)防治措施

①减少煤、石油和天然气的使用,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②植树种草。

2.臭氧减少危及地球上所有生物

(1)臭氧层的作用

吸收对人体和生物有致癌和杀伤作用的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保护人类和其他生物免受短波辐射的伤害。

(2)臭氧减少的原因

人类使用的氟利昂在紫外线的作用下能和臭氧发生化学反应,导致臭氧量减少。

(3)臭氧层空洞的危害

①使人类皮肤癌患病率上升,免疫功能将明显减退。

②植物光合作用受到抑制,农作物的产量明显减少。

(4)防治措施

召开国际会议,制定相应的协议书,限制氟利昂的生产和消费。

3.全球各地普降酸雨

(1)酸雨

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所产生的硫和氮的氧化物,与大气中的水结合而形成的酸性产物,随着雨雪回降到地表就形成酸雨。

所含的酸性产物主要是硫酸和硝酸,pH<5.6。

(2)危害

①水体酸化,杀死水生生物,破坏水体生态平衡。

②伤害陆地植物、农作物和各种树木,使树木生长缓慢、易染病害。

③破坏土壤肥力。

④腐蚀金属、建筑物和历史古迹。

⑤酸雨中含有的少量重金属对人体健康不利。

(3)防治措施

限制二氧化硫和一氧化氮的排放量,或者从燃料中把这些物质去掉。

4.水体污染

(1)种类:

家庭污水、微生物病原体、化学肥料、杀虫剂(还有除草剂和洗涤剂)、其他矿物质和化学品、水土流失的冲积物、放射性物质、来自电厂的废热等。

(2)危害

①使江、河、湖、海的水质恶化,饮用水的质量下降。

②化学肥料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影响水生生物生存。

③海洋污染日益严重,给海洋生物带来灾难。

(3)水污染的治理

严格控制污染源、发展生产工艺无害化、工业用水封闭化、采用无水造纸法、无水印染法和建立污水处理厂等。

归纳总结

 关于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两点提醒

(1)环境污染若超出了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就会导致生态平衡被破坏。

反之,若不超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则不会导致生态平衡被破坏。

(2)赤潮≠水华:

当水体发生富营养化时,藻类植物、浮游生物大量生长而导致水质恶化,进而造成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大量死亡。

如果这种现象发生在海水中,则称为赤潮;如果发生在淡水中,则称为水华。

例1

 (2018·淳安中学检测)下列有关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含氮、磷化合物的生活污水大量排放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B.各国工业大量排放二氧化硫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

C.劣质装修材料中的甲醛、苯、氡气等对人体有害

D.废旧电池中的汞、镉、铅等重金属盐对土壤和水源会造成污染

答案 B

解析 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地的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

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

例2

 (2018·绍兴模拟)下列关于温室效应对我国环境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永冻土融化B.植物的分布区发生变化

C.农业生产力下降D.北方干燥地区变湿润

答案 D

解析 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北方干燥地区进一步变干,D错误。

方法技巧

 

(1)温室效应、酸雨问题的共性

①成因:

植被减少(吸收CO2、SO2减少),化石燃料大量燃烧(排放CO2、SO2增多),超出了环境的自我净化能力。

②防治措施:

大量植树造林(增加吸收力),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减少排放)。

(2)水体污染和生物灭绝是由于人类活动、掠夺式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及污染环境造成的。

二、物种灭绝与生物多样性下降

1.物种灭绝与生物多样性

(1)物种灭绝的重要原因:

人类活动。

(2)生物多样性:

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1)直接价值

①野生生物作为食物、衣料、药品、工业原料、遗传资源等,这是生物多样性在实用方面的价值。

②野生生物可作为实验材料,这是生物多样性在科学方面的价值。

③大自然的美景和多姿多彩的野生生物给人类增添了极大的美感和乐趣,并已成为一种娱乐和旅游资源,这是生物多样性在美学方面的价值。

(2)生态价值

对保持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

(3)潜在价值

每一种野生生物都是独一无二的基因库,其特性决不会同其他任何生物重复,现在认为是毫无用处的物种,将来很可能成为极有利用价值的生物。

3.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水平和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对待野生生物的态度。

归纳总结

1.生物多样性的层次分析

2.生物多样性原因分析

(1)从分子水平看

―→

(2)从进化角度看:

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样性主要是生物的不定向变异与环境的定向选择在进化过程中共同作用的结果。

3.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1)就地保护: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2)易地保护:

将物种迁出原地,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

例3

 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有降低的趋势,对此所作的结论错误的是(  )

A.栖息地总量减少和栖息地多样性降低是重要原因

B.栖息地破碎化造成小种群有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

C.这种变化是由于新物种产生量少于现有物种灭绝量

D.过度的人为干扰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

答案 B

解析 栖息地破碎化,造成栖息地总量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故A正确、B错误;新物种产生量少于现有物种灭绝量,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过多的人为干扰将导致生物活动受到影响,从而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故C、D正确。

例4

 由中国科学院和云南省共同建成的“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曾被评为中国科技十大新闻之一(种质资源又称遗传资源)。

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  )

A.是从生态系统的层次上保护了生物多样性

B.对今后的生物科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C.其建立可以完全阻止野生生物的灭绝

D.由于是人工建立的,因此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没有价值

答案 B

解析 种质资源又被称为遗传资源,建立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是在基因层次上保护生物多样性。

建立的种质资源库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其建立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较好的效果,但不能完全阻止生物的灭绝,人工建立的种质资源库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具有一定的作用。

三、调查社区、村镇或学校附近一个淡水区域的水质(选考)

1.目的要求

(1)采集一个淡水区域的水样,进行实验测定,作出水质是否受到污染的调查结论。

(2)关注水体污染的状况,提出改良水质的建议。

2.材料用具

水样(采自池塘、湖泊、小溪或河流等处),温度计,pH试纸,量筒,试管和试管塞,烧杯,大广口瓶,载玻片和盖玻片,滴管,滤纸,放大镜,装有琼脂培养基的培养皿,浮游生物采集网,显微镜(有条件的学校提供水质测定仪)。

3.方法步骤

步骤

内容

注意事项

采集水样

以班级为单位,在村镇、社区或学校附近,选定要调查的淡水区域

①尽可能多地选择一些不同类型的水样

②注意观察水样采集地附近的动植物及周边环境

制定计划

测量的项目可以包括温度、pH、硝酸盐、磷酸盐、溶解氧、悬浮颗粒、不溶性颗粒、细菌含量及水中微生物的种类、数量等

①要注意填写实验计划表

②分小组进行,注意小组间的分工和协作

作出预测

根据采集与观察水样,预测水体是否受到污染,说明理由

要结合有关理论知识说明

完成实验

按照实验计划进行实验操作

要注意认真填写实验记录表

得出结论

分析观察结果和实验数据是否与预测一致,得出水体是否受到污染的调查结论

要综合分析实验中的各项数据

提出建议

对已污染的水体,小组讨论后提出改良水体的方案,并在班级里进行讨论

提出的改良水体的方案要有科学性和可行性

例5

 判断正误:

(1)采集水样时尽可能多地选择一些不同类型的水样采集(  )

(2)选择暴雨后进行水样的采集,更能说明问题(  )

(3)若某水样水体发黑、散发恶臭,很可能被严重污染了(  )

(4)实验中采集的水样要贴好标签,并确保不被污染(  )

答案 

(1)√ 

(2)× (3)√ (4)√

例6

 养鱼户在养鱼过程中经常撒入一定量的化肥,这样有利于鱼类快速生长。

但另一些养鱼户在加入化肥几天后,发现池水变绿,随后出现鱼类大量死亡的现象。

探究课题:

鱼塘中加入化肥后,池水变绿,随后出现鱼类大量死亡的原因。

探究准备:

裸藻培养液、滴管、酵母菌培养物、试管、0.05mol/L的陈化肥水、陈自来水、0.1mol/L的陈化肥水、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

(1)探究步骤:

①取3支试管,标号A、B、C,分别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各试管均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振荡摇动试管多次进行观察;

④各试管置于相同的适宜光照下,每隔一定时间重复③过程。

(2)探究结论:

①__________,则说明陈化肥水不能促使藻类快速生长繁殖,化肥不是引起池水变绿的原因。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等量陈自来水、0.05mol/L的陈化肥水、0.1mol/L的陈化肥水 ②等量的裸藻培养液(1~2滴)

(2)①三支试管中水质相同 ②如果从A→B→C,三支试管中的绿色逐渐加深 化肥是引起池水变绿的原因

例7

 湿地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保护湿地的生物多样性显得尤为重要。

回答下列问题:

(1)生物多样性是不同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__________之间共同进化的结果,保护生物多样性要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层次上制定保护战略,我国已建立多个湿地自然保护区,这种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属于________保护。

(2)在辽河三角洲湿地中生长着一种能呈现红色的植物碱蓬,形成了“红海滩”景观,吸引大量游客前去旅游观赏,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价值。

湖泊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从生物多样性价值的角度分析“退田还湖”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保护生物多样性只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利用,而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利用。

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水库中所能维持的某种鱼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______________,又称K值,把水库中该种鱼的数量控制在________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

湿地中不应盲目引入外来物种,以避免降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结合生物多样性知识解释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无机环境 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 就地 

(2)直接 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

(3)环境容纳量 K/2(或环境容纳量的一半) 盲目引入外来物种导致的外来物种入侵会破坏生物多样性

解析 

(1)生物多样性是不同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共同进化的结果。

保护生物多样性包含三个方面,即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所以要在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制定保护战略。

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措施。

(2)游客旅游观赏景观,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湖泊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的生态功能,属于间接价值。

从生物多样性价值的角度分析“退田还湖”的原因是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

(3)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水库中所能维持的某种鱼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把水库中该种鱼的数量控制在K/2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

湿地中不应盲目引入外来物种,以避免降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原因是盲目引入外来物种导致的外来物种入侵会破坏生物多样性。

核心素养解读

 通过分析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培养运用逻辑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分析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及外来物种入侵的危害,关注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形成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意识。

1.判断正误:

(1)禁止对任何野生资源进行开采和利用(  )

(2)对环境受到破坏的地区可大量引进外来生物物种(  )

(3)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

(4)造成地面紫外线照射增强的直接原因是南极冰川融化(  )

(5)酸雨中含有的少量重金属对人体健康也会带来不利影响(  )

(6)被有机物轻度污染的流动水体中,距排污口越近的水体中溶解氧越多(  )

答案 

(1)× 

(2)× (3)√ (4)× (5)√ (6)×

2.(2018·余姚模拟)下列关于大气中臭氧层减少对地球上生物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免疫功能减退

B.物种灭绝速度减缓

C.人类皮肤癌患者数量增加

D.农作物减产

答案 B

解析 臭氧层破坏和臭氧层空洞对人类与其他生物的主要危害包括:

人类皮肤癌和白内障等疾病的发病率提高、人体免疫系统受到抑制等,A、C项正确;臭氧层能有效地滤去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臭氧层减少,物种灭绝速度加快,B项错误;臭氧层破坏,保护地球生物能力降低,农作物将减产,D项正确。

3.(2016·浙江4月学考)下列人类活动不会加剧温室效应的是(  )

A.多开汽车B.火力发电

C.植树造林D.燃煤取暖

答案 C

解析 多开汽车、火力发电、燃煤取暖会增加空气中CO2浓度,加剧温室效应;植树造林可降低CO2浓度,不会加剧温室效应。

4.(2018·台州平桥中学诊断)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经过了漫长的共同进化过程

B.引进外来生物,一定可以增加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C.从裸岩到森林演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不改变

D.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生物多种多样的基因

答案 A

解析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经过了漫长的共同进化过程,A正确;随意引进外来物种,可能会造成生物入侵,使当地物种在竞争中处于劣势,降低当地的生物多样性,B错误;从裸岩到森林演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增加,C错误;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在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措施,D错误。

5.(2018·浙江金丽衢十二校高三第一次联考)G20峰会在杭州召开,目标是营造更加美好的城市环境,发挥西溪湿地净化生活污水的作用。

下面是湿地群落的简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湿地中黑藻、绿藻和芦苇等植物的分层配置,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结构。

(2)由于生活污水中富含N、P等物质,若条件适宜,处理不当,短时间内会引发某些浮游植物大量繁殖,甚至接近于________增长。

之后随着大量藻类死亡,引发鱼类死亡,加重污染趋势,此过程中生态系统调节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

(3)在人类合理规划下,湿地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加,这属于群落的________演替。

在此过程中,湿地生态系统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将______________(填“增加”“减少”“基本不变”或“无法判定”),同时地表的热逸散将________(填“增加”“减少”“基本不变”或“无法判定”)。

答案 

(1)垂直 

(2)指数 正反馈调节 (3)次生 基本不变 减少

解析 

(1)人工湿地中的芦苇属于挺水植物,绿藻属于浮游植物,黑藻属于沉水植物,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2)短时间内某些浮游植物大量繁殖,接近于数学模型中的指数增长。

随着大量藻类死亡,引发鱼类死亡,加剧污染趋势,此过程中生态系统调节类型为正反馈调节。

(3)在原有基础上,湿地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加,这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

生态系统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通常不会改变,同时利用的太阳能增加,因此地表的热逸散将减少。

题组一 全球性生态问题及其影响

1.(2017·浙江4月学考)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酸雨会破坏水体的生态平衡

B.大气中CO2浓度的增加会使全球气候变暖

C.人口的过度增长会增加对地球资源的消耗

D.平流层中臭氧含量变化与紫外线对地球表面的辐射量无关

答案 D

解析 酸雨落入水域,会污染水体,A项正确;大气中CO2浓度增加,会产生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暖,B项正确;人口的过度增长会增加对地球资源的消耗,造成资源短缺,C项正确;臭氧层的作用是吸收日光中的紫外线,对地球生物具有保护作用,臭氧层破坏后,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线将增加,D项错误。

2.(2018·稽阳高三10月检测)下列现象不会造成酸雨的是(  )

A.增加核电站数量B.汽车逐渐普及

C.推广使用天然气D.早期大量使用蒸汽机

答案 A

解析 酸雨是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所产生的硫和氮的氧化物,与大气中的水结合而形成的酸性产物,而核电站的核辐射属物理辐射,不会造成酸雨,故选A。

3.工农业及生活污水中含磷,对于处理污水时是否要除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磷是生物的营养元素,不必除去

B.含磷污水是很好的肥料,不必除去

C.含磷污水的排放会引起水体中藻类增殖,使水变质,必须除去

D.磷对人无毒,除去与否无关紧要

答案 C

解析 工农业及生活污水含有的磷、氮等元素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因素,所以处理污水时必须将其中的磷、氮等元素除去。

4.下列选项中,由温室效应产生的影响是(  )

A.一些岛屿会被淹没,热带疾病的传播范围将扩大

B.水体富营养化,对近海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C.酸雨加剧,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

D.臭氧层被破坏,使全球皮肤癌患者数量增加

答案 A

解析 水体富营养化主要是由于含N、P等的污水过量排放造成的;酸雨主要是硫的氧化物溶于雨水形成的;臭氧层被破坏则是由于制冷剂氟利昂的大量排放造成的。

5.(2018·浙江“新高考”联盟)下列有关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全球气候变暖将会导致我国农业生产能力下降

B.防治酸雨最有效的办法是限制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的排放

C.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大量开垦湿地

D.来自电厂的废热不属于水体污染物

答案 A

 

6.下图表示对流向湖泊的某一河流,随生活污水的流入与溶氧量(DO)、生物耗氧量(BOD)、无机物(富含N、P)的浓度变化进行调查的结果。

下列有关该图的说明中,错误的是(  )

A.Ⅰ地和Ⅱ地的有机物浓度不同

B.生活污水对无机物(N、P)的浓度变化没有影响

C.湖水中将有很多藻类等浮游植物

D.在Ⅰ地和Ⅲ地间,若除去水生植物,则水质可能变得更差

答案 B

解析 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含N、P的有机物,流入河流后会被水体中的微生物分解,因而Ⅱ处的有机物浓度明显低于Ⅰ处,A正确;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经分解后可大大提高水体中N、P等无机物的浓度,B错误;藻类等浮游植物随水流流入湖泊,所以湖水中将有很多藻类等浮游植物,C正确;Ⅰ、Ⅲ间若除去水生植物,DO将大大减少,对水生需氧生物的生存极为不利,可造成大量水生需氧生物死亡,使水质变得更差,D正确。

7.(2017·浙江11月学考)下列不属于水体污染防治措施的是(  )

A.对河道开展清淤保洁工作

B.建立污水处理厂

C.禁止工业废水超标排放

D.给汽车安装排气净化装置

答案 D

解析 对河道开展清淤保洁工作,可以防止垃圾污染水质;建立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禁止工业废水超标排放,可以防治水体污染;给汽车安装排气净化装置,可以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属于防治大气污染措施。

题组二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和意义

8.生物多样性有利于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

B.森林对水土的保持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使用价值

C.建立动物园、植物园等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措施

D.生物圈内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

答案 D

解析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正确措施是合理有计划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森林对水土的保持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就地保护,建立动物园、植物园等属于易地保护。

9.(2018·海宁高级中学期末)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最基本内容

B.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多样性逐渐降低

C.物种多样性比较高的生态系统相对稳定

D.遗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强

答案 C

解析 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没有种群多样性的概念;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大;物种多样性比较高的生态系统相对稳定;遗传多样性较高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强。

10.(2018·杭州高二检测)我国的“三北”防护林是一项规模空前的生态建设工程,被誉为“绿色万里长城建设工程”。

下列不属于植树造林在保护环境方面重要目的的是(  )

A.调节气候

B.防风固沙,防止荒漠化

C.提供木材

D.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答案 C

解析 “三北”防护林能通过众多的植物调节气候、防风固沙,以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最终保护并改善我国北方的生态环境。

提供木材并非重要目的。

11.下列关于酸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酸雨不仅影响植物的生长,还腐蚀建筑物

B.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酸性物质造成的

C.酸雨可以使河流和湖泊酸化,威胁人们的健康

D.酸雨是工厂排放的烟雾造成的,与机动车辆排放尾气无关

答案 D

解析 酸雨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使农作物大幅度减产,严重地使成片的植物死亡,酸雨还腐蚀建筑物,A正确;酸雨是由于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硫氧化物或氮氧化物,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合反应后,形成酸性产物,或被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酸雨,B正确;酸雨使许多河流、湖泊水质酸化,导致许多对酸敏感的水生生物种群灭绝,湖泊失去生态机能,最后变成死湖,威胁人们的健康,C正确;机动车辆排放的尾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其它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