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93740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7.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德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德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德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德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德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docx

《德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德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docx

德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德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2015年部门决算编制说明

按照决算管理有关规定,部门决算编报内容包括预算单位的全部收支情况。

一、基本职能及主要工作

(一)主要职能

1、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关于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研究拟订全市有关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政策、措施和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负责本系统、本部门依法行政工作,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

2、依法组织管理全市各类企业(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从事经营活动的单位、个人及外国(地区)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的注册,核定注册单位的名称,审定、批准、颁发有关证照并实行监督管理,查处违反企业注册登记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

3、承担依法规范和维护各类市场经营秩序的责任,负责监督管理市场交易行为和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的行为;组织指导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管理工作。

4、依法组织监督市场竞争行为,依法查处不正当竞争、传销等经济违法行为。

5、依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组织查处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案件;依法组织监督市场交易行为,组织查处假冒伪劣等违法行为;指挥、调度全市12315投诉举报网络的运行,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依法对全市流通领域商品质量(食品药品除外)进行监管。

6、负责依法监督管理经纪人、经纪机构及经纪活动。

7、依法实施合同行政监管,组织查处合同违法案件,打击合同欺诈等违法行为,调解合同纠纷;依法组织管理动产抵押物登记;监督管理拍卖行为。

8、指导广告业发展;依法对广告和广告经营活动实施监督管理;依法对户外广告进行登记管理;组织查处违法广告。

9、负责商标管理工作;组织查处商标侵权案件、假冒商标案件、商标非法代理案件及其他商标违法案件,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组织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的推荐工作;监督管理商标印制;管理辖区内特殊标志;监督和指导商标代理、商标评估以及商标民间社团组织的工作。

10、组织指导企业、个体工商户信用分类管理;承担内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登记注册信息的分析、公开工作;依法负责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经营行为的服务和监督管理。

11、承担市政府公布的有关行政审批事项。

12、承办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2)2015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简介

过去的一年,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以改革统领全局,把法治建设贯穿始终,围绕营造“四个环境”,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商事制度改革、信用体系建设、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等工作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表扬性肯定性批示14次。

2015年2月,继2005年、2009年和2011年后,再次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被省工商局表彰为2014年度绩效管理先进单位,荣获2014年度市级部门绩效考评一等奖。

1、单位工作目标完成情况

(1)狠抓商事制度改革。

一是推进工商登记便利化。

推动出台《德阳市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德阳市放宽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规定》等,实行“一照多址”、“一址多照”、有条件“住改商”等政策。

二是加快推进“三证合一”。

在中江县开展“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试点。

去年9月25日,与省工商局同步颁发全市首张“三证合一、一照一码”营业执照,创新推出“一照一码+X”登记制度。

截至11月底,全市共办理“一照一码”营业执照2528份。

三是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

去年7月,率先制定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十条措施,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全社会蓬勃开展。

蒲波书记专门作出批示肯定。

四是推进“先照后证”后续市场监管。

做到“双告知、双提示”,通过“德阳信用网”推送“先照后证”市场主体1.06万户,推动实现“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

五是打造工商窗口品牌。

完善工商登记“快易通”软件,创建窗口办件展示平台,推出工商注册登记微信预约服务、全程电子化企业登记名称自助查重申报系统,方便企业登记注册。

联合邮政部门开通“邮政直通车”,推出“换照快速通道”、“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绿色通道”、“政务直通车”等便民服务举措,提升登记服务效能。

对名称预先核准、分支机构登记、企业换照等简易事项试行简易程序,由一审一核改为一人办结,提高工作效率。

去年1—11月,全市新登记公司3904户,同比增长20.42%,新登记个体户1.09万户、农专社389户、家庭农场215户,同比分别增长10.47%、19.32%、307%。

将256户个体户纳入培育库,“个转企”45户。

截至11月底,全市内资企业达3.02万户,其中有限公司2.58万户、企业集团27户、外商投资企业223户、个体户11.57万户、农专社2424户、家庭农场308户。

(2)支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

一是推进合同信用建设。

开发民营企业综合服务软件,培育壮大“守重”企业,全市市级、省级、国家级“守重”企业分别为161户、102户、23户。

开展农资企业信用分类监管,提升信用建设水平。

全市共有农资经营主体2550户,A级信用1690户、B级信用460户、C级信用400户。

二是开展动产抵押登记和拍卖监管。

自主研发拍卖备案软件,实施“互联网+拍卖监管”,审查拍卖委托书247份,成交协议书242份,成交金额120.26亿元。

办理动产抵押登记501件,抵押登记64.89 亿元,股权出质登记  463 户,被担保债权90.11亿元。

三是加快社会征信体系建设步伐。

德阳市企业信用信息管理系统二期工程基本建成,收集企业信息235万条,通过“德阳信用网”向社会公众提供查询服务。

人行德阳分行提取39万条信息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便利,人社局提取32万条信息用于完善社保基础数据。

四是开展“诚信守法企业”示范创建。

以新《消法》、新《商标法》、新《广告法》、《劳动合同法》等为重点,开展法律宣传,指导非公党建,引导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升诚信守法意识。

讲解国家扶持小微企业发展政策,提高政策措施的覆盖面和知晓率。

对照民营企业“法律体检”项目,对125户市县两级“双保”企业、争创“三名”商标企业、三级“守重”企业等进行“法律体检”,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对照《四川省民营企业“诚信守法企业”法律风险控制标准》,开展风险调查分析,提升示范创建企业的风险防控能力。

去年前三季度,全市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 669.21亿元,同比增长8.8%。

民营经济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9%,拉动全市经济增长5.1个百分点。

(3)推进商标广告战略。

一是开展示范创建。

开发“德阳市商标品牌管理系统”,深入推进“个十百千”和“商标战略进园区”工程,规范园区商标工作指导站(点)建设。

开展商标代理市场专项整治,构建以信用管理为核心的商标代理长效监管机制。

我市被确定为四川省商标战略示范城市,经开区、广汉市、中江县被确定为四川省商标战略示范基地、示范县,剑南春集团公司等4家企业被确定为四川省商标战略示范企业。

新认定驰名商标1件,培育认定著名商标10件,认定知名商标14件。

全市有效注册商标达11980件,其中驰名商标27件、著名商标84件、知名商标193件,二是宣传贯彻新《广告法》。

多种形式宣传新《广告法》,开展“两品一械”违法广告专项整治,约谈车身和户外广告制作发布单位,切实维护广告市场秩序。

开展媒体广告监测5.17万条次,立案查处 1063条次。

三是建设德阳广告创意产业园。

指导德阳广告园区加快建设,引导20余户广告企业入驻产业园,培育健全德阳广告创意产业体系,做大做强大众传媒,促进广告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4)突出重点领域执法。

一是扎实开展“红盾春雷行动”。

集中力量对供水、供电、供气、通信等公用企业,以及具有独占地位经营者利用自身优势地位,限制竞争、滥收费用、强制交易、强制服务等行为进行排查,突出整治不正当竞争违法行为。

全省首例气象有偿服务行业限制竞争、滥收费用案被评为全省工商系统“十佳案件”,总局作为典型案例全国巡讲。

查办国土部门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案取得新突破。

针对13家医院涉嫌违规套用收费项目、滥收费用行为集中立案,促使全市医疗服务机构全面自查自纠,主动整改违法违规行为。

二是深入开展“双保”工作。

继续完善“双保”对点挂牌维权保护机制,加大“冰川时代”、“唯怡”等商标侵权案件查办力度,严厉打击“傍名牌”,切实保护知名企业知名品牌知识产权。

三是强化网络市场监管。

依托四川省网络交易监管平台,深入开展“红盾网剑”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网络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

加强网商信用体系建设,促进电子商务健康发展。

发放营业执照电子链接标识1053个,发放率92%。

四是强化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抽检。

坚持问题导向,着眼消费热点和难点,加大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抽检和违法行为查办力度,维护公平公正市场秩序,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去年,组织抽检家用电器、建筑材料、儿童玩具、汽车配件、成品油、农资等8类商品610个批次,合格430个批次,合格率70.49%,查处销售不合格商品违法案件91件。

五是专项整治格式合同条款。

审查房地产、银行、旅游、电信等221家企业格式合同条款694条,责成修改81条。

利用德阳市民营企业法律服务网等平台,推广旅游行业合同示范文本,全市旅游行业90%的经营者均使用了统一的合同示范文本。

(5)打造12315维权品牌。

一是深化消费维权“两个机制”。

通过消费维权“直通车”机制,快速调处消费纠纷,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健全完善“诉转案”长效机制,确保工作规范、运行有序、有据可查。

二是充分发挥市12315指挥中心作用。

搭建消费维权平台,构建企业自律、消费者参与、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的消费维权社会共治新机制,提高消费纠纷的调处能力,增强工商部门消费维权的核心竞争力和12315品牌的影响力。

三是继续实施12315“五进”。

强化行政指导,解决消费纠纷,化解社会矛盾,努力建立和推动城乡消费维权服务均质化。

2015年,全市工商和消委系统共受理消费咨询、投诉、举报12462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51.42万元。

随机电话回访10%的消费投诉案件,满意率达97%。

(6)强化事中事后监管。

一是狠抓年报公示。

主动争取党政重视,得到原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新有的高度重视和批示肯定。

市县两级局班子分工负责,强化督查,力保进度。

2013年度和2014年度的企业年报率达96.92%、96.39%,个体工商户年报率达83.19%、79.9%,2014年度农专社年报率达92.3%。

二是开展信息抽查。

对271户企业即时信息、277户企业出资信息进行抽查,纠偏率100%。

企业出资信息定向抽查正常259户,占抽查户数的93.51%。

抽查943户企业年报信息,正常率96.92%。

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协助抽查7户企业,合格率28.57%。

三是试点开展“双随机”监管。

将中江县局、直属分局作为全省工商系统在德阳的2个试点地区,推广随机选择被检查对象和检查人员的“双随机”监管方式,积累改革经验。

四是建立经营异常名录库。

将登记住所(经营场所)无法联系、未按规定公示信息、公示信息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等情形的2089条信息列入异常名录,对相关违法失信企业和个人在招投标、出入境、政府采购等方面给予限制或禁入。

五是建设法治工商。

清理确认305项行政权力事项,组织开展依法行政示范创建暨争创法治工商评价考核达标单位活动,确保“依法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信守诺、权责统一”的工商法治体系建设目标。

落实重大行政处罚行政强制备案、规范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裁量权、行政处罚信息公示等一系列制度,确保执法程序规范。

去年2月,被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授予“依法治市示范机关”称号。

2、组织建设目标完成情况

(1)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坚持源头防控,全面落实党组主体责任和纪检组监督责任,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惩防体系建设,认真落实“一岗双责”。

根据职能划转以及机构设置实际,印发《德阳市工商局派驻纪检监察机构实施办法(试行)》,由市局纪检组向3个分局派驻纪检监察干部,将监督责任落实到基层。

深化正风肃纪“9+5”专项整治,着力解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