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及铁路建设的发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936496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87.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及铁路建设的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及铁路建设的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及铁路建设的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及铁路建设的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及铁路建设的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及铁路建设的发展.docx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及铁路建设的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及铁路建设的发展.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及铁路建设的发展.docx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及铁路建设的发展

-

1.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及铁路建设的发展,铁路客运专线及高速铁路的兴建已是势在必行,秦沈客运专线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开工兴建的。

是国家跨世纪的重点项目,也是中国建设技术水平的标志性工程,它西起秦皇岛,东至沈阳北站,途经12个县市区,全长404.64km,是我国自行设计修建的第一条开通时速即达160km/h,运营速度在200km/h以上的全封闭、全立交的双线铁路客运专线,其技术要求之高在我国铁路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普通铁路的路基是按强度破坏设计的,而秦沈客运专线是我国第一条开通时速为160km/h以上的铁路客运专线,对路基的沉降和平顺性要求比普通铁路和高速公路要求更高,因而秦沈客运专线路基是按变形来控制的,这是因为随着速度的提高,对线下部分变形要求较严,路基的变形成为主要控制因素。

秦沈客运专线要求路基工后沉降一般地段不大于15cm,年沉降率不大于4cm/年,因此路基施工就成为了保证列车快速、平稳的重点。

我局承建施工的秦沈客运专线A—9标,全长20.9km,我们在路基施工中,严格按照秦沈客运专线路基施工细则要求施工,不断优化施工工艺,采用全机械化配套作业,抓好质量监控,历时4个月的时间完成340万土方施工,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了路基施工任务,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为今后高速铁路路基施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经过广大技术干部的不懈努力和刻苦攻关,形成了本路基综合施工技术。

该项综合施工技术囊括了秦沈客运专线路基施工的各个方面,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2.路基补充勘探技术

3.路基基底处理技术

4.试验段的工艺试验研究技术

5.路基本体及基床底层施工技术

6.路堑开挖施工技术

7.过渡段级配碎石施工技术

8.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技术

9.该项综合施工技术内容全面,涉及面广,技术条件高,科技含量高,质量要求高,试验项目多,实用性强,是代表了我国铁路施工的最高水平,且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具备以下显著的技术特点:

10.施工作业程序化、标准化,铁路客运专线路基填筑施工过程可分为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

11.三阶段:

准备阶段、施工阶段、整修验收阶段

12.四区段:

填土段、平整段、碾压段、检测段

13.八流程:

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碾压、洒水晾晒、碾压夯实、检验签证、路基整修

14.通过对路基基底的补充勘探和基底处理,从源头上避免了路基的沉降。

15.通过对路基填筑材料及试验段的检测测试分析,作为施工组织设计、土石方调整、取土场的选择、机械配备等方案及确定工艺参数的依据,使施工质量控制及检验处于优化状态。

16.采用先进的检测仪器,用K30荷载板检测路基地基系数,用核子仪检测路基压实度和孔隙率,检测速度快、数据准确、可靠。

17.机械化作业程度高,工艺流程清晰、进度快,施工质量好,降低了劳动强度,经济效益显著。

18.施工管理论文:

为了加强京沪高速铁路路基施工技术管理,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根据铁道部高速铁路办公室“关于《高速铁路工程技术标准研究编制》计划安排的通知”(高速办[2000]8号)要求,按照《京沪高速铁路设计暂行规定》,并参考《秦沈客运专线铁路路基施工技术细则(试行)》及《铁路路基施工规范》,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应与《铁路路基施工规范》(TB10202)、《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10210)、《铁路路基边坡绿色防护技术暂行规定》配合使用。

ﻫ本规定共分11章,主要内容包括:

总则、术语和符号、施工准备、地基处理、路堤、路堑、过渡段、特殊路基、路基防护及排水、路基附属及相关工程、环境保护。

另有2个附录。

ﻫ在执行本规定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积累资料。

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及时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交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技术处(合肥市望江东路96kgn ,邮编:

230023),并抄送铁道部高速铁路办公室(北京市复兴路10号,邮编:

100844)、铁路工程技术标准所(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路甲8号,邮政编码:

100038),供今后修改时参考。

ﻫ本规定由铁道部建设管理司负责解释。

ﻫ本规定组织编写单位:

铁道部高速铁路办公室

本规定主编单位:

中铁四局集团公司ﻫ本规定参编单位:

中铁一局集团公司、中铁二局集团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公司、中铁十四局集团公司,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铁道部科学研究院、西南交通大学。

本规定主要编写人员:

袁广龙、何贤军、赵伊平、章国辉、孙四平、万为胜、覃国俊、刘凯年、王崇新、袁秀英、赵勤俭、林原、吴波、辛维克、黄直久、石斌、祝景寰、尤昌龙、李学乾、王兴荣、张在保、叶阳升、史存林、邵丕彦、罗强。

 

19.1 总  则

19.1.1.为了统一京沪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要求,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定。

ﻫ1.0.2 本规定适用于京沪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

ﻫ1.0.3 路基工程施工应针对高速铁路特点,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与相关工程密切配合,正确选用施工方法,满足设计要求。

ﻫ1.0.4 路基工程施工必须按照批准的设计文件施工。

如需变更,应符合京沪高速铁路变更设计管理办法的规定。

1.0.5 路基工程应作为土工结构物精心施工,将地基处理、路基填筑、基床表层、边坡防护及路基排水等作为系统工程,严格按照工程质量标准进行管理,加强施工过程控制及质量检测工作,确保路基工程质量。

ﻫ1.0.6 路基工程施工应实行机械化施工,推广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机具、新测试方法。

1.0.7 路基工程施工中采用的大型机械设备、测试设备、爆破器材以及各种原材料必须符合国家和铁道部有关标准及规定。

1.0.8 电缆槽、接触网支柱基础、声屏障、预埋管线、综合接地等工程应与路基工程同步施工。

1.0.9 路基工程施工应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和文物保护等法规。

1.0.10路基工程施工除应执行本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铁道部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本规定未涉及的路基支挡结构等执行现行《铁路路基施工规范》(TB10202)。

20.ﻫ2术语和符号

2.1 术 语

20.1.1.工后沉降  ﻫ路基构筑物的最终沉降量与铺轨时的沉降量之差。

2.1.2 过渡段 

路堤与桥台、路堤与路堑、路堤与横向构筑物等过渡区域。

2.1.3化学改良土  ﻫ通过在土中掺入石灰、水泥等掺合料,改变土的化学成分,提高了工程性能指标的土体。

ﻫ2.1.4物理改良土 ﻫ通过在土中掺入中、粗砂、卵石及砾石等材料,改变土的颗粒级配,提高了工程性能指标的土体。

20.2.符 号

21.——相邻填层中,颗粒较粗层填料的颗粒级配曲线上,相应于15%含量的粒径ﻫ ——相邻填层中,颗粒较细层填料的颗粒级配曲线上,相应于85%含量的粒径

  ——压实系数ﻫ ——地基系数

 ——孔隙率ﻫ ——土工合成材料等效孔径

 ——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ﻫ ——地基容许承载力

 ——标准贯入试验实测击数ﻫ ——含水率ﻫ ——最优含水率ﻫ ——干密度

 ——最大干密度

 ——路堤高度

22.Evd——路基动态变形模量

 ﻫ3施工准备

23.3.0.1 施工单位应在全面熟悉设计文件和设计交底的基础上,充分了解该项目的设计标准、规模、意ﻫ图,对设计文件进行核查,并做好核查记录。

需办理变更设计手续的按有关规定及时办理。

ﻫ3.0.2 路基工程施工调查,应根据工程特点着重调查收集下列内容资料,并写出调查报告。

ﻫ1 施工范围内的地质、水文、气象等情况。

ﻫ2  核对土石类别及分布,进行填料初步复查和试验,调查施工环境条件及取、弃土困难地段的填料来源、弃土位置和运土条件等。

3 调查核对基床表层填料来源,试验其级配分布是否符合要求。

收集级配混合料的拌和场地等有关资料。

ﻫ4 石方爆破地段的地形、地貌、地质和附近居民、建筑物、交通与通信设施情况。

5 办理用地手续、拆迁补偿所需的资料。

ﻫ6 当地可利用的资源和设施。

7  修建各项临时工程和施工防排水设施的资料。

8 收集与本工程有关的既有线运营情况、路基情况及采取安全合理、施工方便的工程措施方案所需的资料。

ﻫ9 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型结构所需的资料。

3.0.3 开工前对特殊岩土及不良地质地基应进行必要的地质核查。

3.0.4 交接桩及施工复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ﻫ1 交接桩应在现场进行,并办理书面交接手续。

ﻫ2 中线、高程必须与相邻地段贯通闭合,两端为桥梁或隧道时,应以桥梁或隧道中线、高程为准。

在两个施工单位的分界处,应由双方共同复测,线路中线与水准点必须与管界外的控制桩和水准点闭合。

3 线路控制桩和路基中线、高程测量误差必须符合现行《高速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测量工作必须贯彻“双检制”。

对主要的中线控制桩应测设护桩并作出记录。

边桩应根据贯通后的中线、高程测设,在地形、地质变化处应加测横断面的地面线。

ﻫ3.0.5 施工前路基填料复查和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根据设计文件提供的资料,按照现行《铁路工程土工试验方法》(TBJ102)对路基填料进行复查和取样试验,确定填料类别,按规定填写土工试验报告,经审查签证后方可使用。

2 对特殊岩土,除进行常规试验外,尚需进行专门的鉴别试验,以确定其种类和处理方法。

3.0.6 在施工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工程特点、实际工程数量、工期要求编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并落实施工方案。

施工组织设计必须按审批制度报批后执行。

ﻫ3.0.7 施工便道的修筑标准应按施工运量和施工机械的最大荷载确定,并满足施工需要。

当有设计要求时,应按设计标准修筑。

   利用原有道路作为施工便道的,应实地检查;当不能满足施工运输要求时,应进行加固改造。

ﻫ3.0.8 路基工程施工应按试验及检测要求设置工地试验室。

试验室必须经认证合格,仪器检测设备应满足施工要求。

ﻫ3.0.9   路基工程施工全面开工前,应根据填料类别性质和压实机械条件,选择一定长度的试验区段进行试验。

确定机械设备组合、施工工艺、摊铺厚度、压实遍数、改良土配合比、级配料配合比等施工参数及试验检测方法。

ﻫ3.0.10  路基工程开工前,必须办理开工报告。

ﻫ3.0.11  路基工程施工前应做好人员的技术培训。

 ﻫ4 地基处理

4.1 一般规定

23.1.1.施工前应熟悉有关施工图、工程地质报告、土工试验报告和收集地下管线、构造物等资料;并结合工程情况,了解本地区地基处理经验和类似工程的施工情况。

4.1.2 工程材料必须按有关标准进行质量检测,合格材料方可用于工程。

所有运至工地的材料必须分类堆放,妥善保管。

ﻫ4.1.3 地基处理施工前,应设置永久性平面和高程控制基点,测定边界范围,开挖两侧排水沟,疏通排干地表积水,清除场内杂物、杂草。

并按设计要求做好抽水、清淤、回填工作。

4.1.4 施工前应组织施工人员学习和掌握所承担工程地基处理的目的、原理、施工工艺、技术要求、质量标准及检测方法等。

ﻫ4.1.5 施工前应核查地质资料,并进行地基处理的各项工艺性试验。

当发现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时,应按有关规定办理变更设计手续。

23.2.换 填

23.2.1.挖除需换填的土层,并将底部整平。

当底部起伏较大,可设置台阶或缓坡,并按先深后浅的顺序进行换填施工。

底部的开挖宽度不得小于路堤宽度加放坡宽度。

ﻫ4.2.2 根据换填部分所处的路基位置,采用设计要求的填料并分层填筑碾压达到相应的压实标准。

ﻫ4.2.3  施工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换填范围及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中应对需换填土层范围及深度进行核实,当与设计不符时,应按有关规定办理变更设计手续。

2  当采用机械挖除换填土时,应预留30~50cm的土层由人工清理。

ﻫ3 所用填料及压实标准应符合本规定第5.2~5.5节或5.7节的有关规定,对外来填料应定期进行抽样检验。

23.3.抛填片石

24.4.3.1 抛填片石必须采用不易风化的石料,片石块径不得小于30cm。

4.3.2 片石抛投时,应从地基中部向两侧逐步进行,当淤泥下硬卧层的横坡陡于1:

10时,应自高侧向低侧抛投,并在低侧部位加多抛投,留不小于2m的平台。

4.3.3 片石抛出水面后,应用较小石块填塞垫平,采用重型振动机械碾压,或夯击密实。

按片石所处的路堤部位,达到相应的压实标准。

4.3.4 施工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抛填范围及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

2 抛填片石边坡不得陡于设计值,顶面宽不得小于设计宽度。

ﻫ3 片石应抽样检验,其强度及块径应符合设计要求。

4 压实标准应符合本规定表5.8.4的规定。

5 抛填片石施工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3.4的规定。

表4.3.4 抛填片石施工允许偏差ﻫ序号 项    目 允许 偏 差

1 地基边线 -150mmﻫ2 顶面宽度 ≮设计值ﻫ3 顶面高程 +200mm,-50mm

24.1.砂垫层

24.1.1.砂垫层施工前应将基底清理、整平,并按设计要求做好基底碾压及土拱。

ﻫ4.4.2 砂垫层应采用中、粗、砾砂,且不含草根、垃圾等有机杂质,其含泥量不大于5%;当用作排水固结时,其含泥量不大于3%。

4.4.3 砂垫层应采用分层压实法施工。

分层厚度、压实遍数及含水率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

4.4.4 砂垫层密实度应达到中密以上,并应符合设计要求。

4.4.5 砂垫层填筑或填筑完后必须及时完成两侧干砌片石护坡,并同时做好反滤层。

4.4.6 砂垫层厚度、宽度不应小于设计规定,反滤层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4.6的规定。

25.表4.4.6  垫层(反滤层)施工允许偏差ﻫ序号 项        目 允  许  偏 差

1 顶面高程 ±50mmﻫ2 中线至边缘距离 ±50mm

3 宽度 ≮设计值

4 横坡 ±0.5%

5 平整度 ≯15mm

25.1.碎石垫层

25.1.1.碎石垫层施工前应将基底清理、整平,并按设计要求做好基底碾压及土拱。

4.5.2 碎石垫层应采用级配良好且未风化的砾石或碎石,其最大粒径不得大于50mm,含泥量不大于5%,且不含草根、垃圾等有机杂质。

4.5.3  碎石垫层应采用分层填筑压实施工。

分层厚度、压实遍数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

4.5.4 碎石垫层压实质量应根据路堤所处部位,分别符合本规定表5.3.4-2、表5.4.3的规定和设计要求。

4.5.5 在碎石垫层填筑或填筑完后必须及时完成两侧干砌片石护坡,并同时做好反滤层。

4.5.6 碎石垫层厚度、宽度不应小于设计规定,反滤层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4.6的规定。

25.2.袋装砂井

25.2.1.施工准备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砂袋可采用聚丙烯、聚乙烯、聚脂等长链聚合物编织,其技术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

砂料应采用风干的中、粗砂,不含草根、垃圾等有机杂质,含泥量不大于3%。

ﻫ2  清理场地,排除积水,并将路基范围内原地面上淤泥、树根、草皮、腐植土等全部挖除。

ﻫ3 在路基范围内按设计要求填筑土拱,碾压密实。

其上按设计铺设砂垫层。

ﻫ4  按设计测设桩位。

4.6.2 袋装砂井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ﻫ1 机具应根据放样的桩位就位。

ﻫ2  应经常检查桩尖与套管口封闭情况。

3 用振动法或静压法将套管压入至设计深度,导向架垂直度用经纬仪观测控制。

ﻫ4  下砂袋时,应将整个砂袋吊起,从端部放入套管口,徐徐下放至设计深度。

ﻫ5 拔管时应启动激振器,连续缓慢提升套管,直至拔离地面。

ﻫ6 露出地面的砂袋应埋入砂垫层中。

埋入长度必须大于0.3m或符合设计要求。

ﻫ4.6.3 施工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ﻫ1 应按规定做好砂的质量检测,抽查砂袋的物理力学性质和缝制尺寸。

ﻫ2 袋装砂井孔口带出的泥土应清除,并用砂子回填密实。

3 施工所用钢套管的内径宜略大于砂井直径,以减少施工过程对地基土的扰动。

4  应在套管上划出控制标高的刻划线,以保证砂井打入长度符合设计要求,砂袋放至井底高程后,检查留在井外的长度是否与理论值相符;当拔套管将砂袋带出长度大于0.5m时应重新补打。

5 要防止砂袋扭结、缩颈、断裂和磨损;砂袋灌制要饱满密实,灌砂量符合理论计算值,袋口扎紧。

6 砂袋进场后应妥善存放,禁止长时间在阳光下暴晒。

ﻫ7 袋装砂井施工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6.3的规定。

26.表4.6.3 袋装砂井施工允许偏差

序号 项       目 允 许  偏 差ﻫ1 井位(纵横向) 50mm

2 井距 ±100mmﻫ3 井深 符合设计要求ﻫ4 井径 +10mm,-0ﻫ5 井身垂直度 1.5%ﻫ6 砂袋直径 ±5mmﻫ7 砂袋灌砂率 ≥95%ﻫ8 砂袋埋入砂垫层长度 +100mm,0

26.1.塑料排水板

26.1.1.施工准备应符合下列要求:

ﻫ1  塑料排水板技术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滤膜应紧裹芯板不松皱。

ﻫ2 清理场地,排除积水,并将路基范围内原地面上淤泥、树根、草皮、腐植土等全部挖除。

3 在路基范围内按设计要求填筑土拱,碾压密实。

其上按设计铺设砂垫层。

ﻫ4  按设计测设塑料排水板位置。

ﻫ4.7.2 塑料排水板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ﻫ1机具应按测设桩位定位。

2 塑料排水板经导管内穿出底部,应与桩尖连接、拉紧,与管靴口贴紧,并对准桩位。

3沉入导管至设计深度。

ﻫ4拔出导管,切断塑料排水板。

ﻫ4.7.3 施工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ﻫ1排水板与桩尖连接应牢固,桩尖平端与导管靴配合要适当,避免错缝。

ﻫ2打设后外露的排水板不得遭污染,应及时清除排水板周围带出的泥土并用砂子回填密实。

ﻫ3 安装及打设过程中塑料排水板不得被扭曲,透水膜不得被撕破和污染,并防止泥土等杂物进入排水板滤膜内。

4塑料排水盘带进场后应妥善存放,禁止长时间在阳光下暴晒。

5 塑料排水板不得接长使用。

6 塑料排水板顶部伸入砂垫层长度必须大于0.3m或符合设计要求,当拔导管将塑料排水板带出长度大于0.5m时,应补打。

ﻫ7应详细记录施工过程,塑料排水板施工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7.3的规定。

27.表4.7.3  塑料排水板施工允许偏差ﻫ序号 项       目 允  许 偏 差

1 板位 50mm

2 板距 ±100mm

3 板长 不小于设计规定

4 垂直度 1.5%

5 伸入砂垫层的长度 +100mm,-0

27.1.堆载预压

27.1.1.路基基床底层填筑完后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堆载预压。

预压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

ﻫ4.8.2  预压土的荷载应不小于设计荷载。

4.8.3  预压土的堆载宽度和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ﻫ4.8.4 堆载要严格控制加载速率,分层(级)荷载按设计要求,保证在各级荷载下地基的稳定性。

堆载时应边堆土边摊平,不应局部堆载过高。

ﻫ4.8.5 堆载预压过程中应进行沉降观测并保护好沉降观测设施,当有损坏应及时恢复。

4.8.6 当堆载预压时间达到设计要求后,根据观测资料,建设单位组织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共同研究确定卸载时间。

ﻫ4.9  真空预压

27.1.2.施工准备应符合下列要求:

ﻫ1 真空预压施工前应进行现场工艺试验,确定施工参数。

ﻫ2  应按设计要求设置观测点和观测断面。

ﻫ4.9.2  真空预压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布设排水管并与袋装砂井或塑料排水板相连。

ﻫ2 铺设砂垫层和排水系统。

ﻫ3 设置密封系统:

采用符合设计要求的密封层,膜与膜之间采用热粘法粘接;四周用黏土压实密封。

ﻫ4 抽真空作业:

连接各系统,做抽真空试验,检查密封性。

5 在加固范围内按设计设置沉降观测点。

ﻫ6 经检查各项指标满足要求后,测记初读数,进行抽真空作业。

ﻫ7在抽真空过程中应观测泵、真空管、膜内及土体各深度的真空度、土层的深层沉降和侧向位移、孔隙水压力等变化、地表总沉降。

ﻫ8当真空预压达到设计规定的技术要求后停止抽真空,按设计要求现场测试预压效果。

4.9.3 施工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ﻫ1密封膜、排水滤管的种类、规格及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ﻫ2 按设计要求检查真空预压装置的布设及密封程度。

3 做好真空度、地面沉降、深层沉降、位移、地下水位、孔隙水压力等观测和施工记录。

4各土层的固结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5 施工过程检测应符合设计要求。

6当真空预压时间和沉降量达到设计要求时,建设单位应会同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共同研究确定卸载时间。

ﻫ4.10 砂桩和碎石桩

28.4.10.1 施工准备应符合下列要求:

ﻫ1测量放样,平整地表,清除障碍物。

2 施工前应进行成桩试验,确定施工工艺和施工参数,试桩数量应满足设计要求且不得少于2根。

ﻫ3 砂桩体用砂应选用一定级配的中、粗、砾砂,含泥量不得大于5%;碎石桩桩体应选用一定级配且未风化的碎石或砾石,粒径宜为20~50mm,含泥量不得大于5%。

ﻫ4.10.2 成桩施工宜采用振动成桩法或锤击成桩法。

振动成桩法宜采用重复压拔管法,锤击成桩法宜采用双管法。

ﻫ4.10.3  重复压拔管法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机械就位。

ﻫ2桩管沉入至设计深度。

ﻫ3向桩管内加料。

4 边振动边拔管,拔到设计确定高度,一般每次提高1m。

ﻫ5 边振动边下压沉管,下压至设计或试验确定高度,一般每次下压0.3m。

6停止拔管,继续振动,一般停拔时间为10~20s。

ﻫ7 重复3)~6)步骤施工至桩顶。

4.10.4 双管法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ﻫ1机械就位。

ﻫ2桩管沉入至设计深度。

3 拔起内管打开投料门,加料至外管里。

4 关闭投料门,放下内管至外管内的砂(或碎石)料面上,拔起外管与内管平齐。

ﻫ5锤击内外管、压实砂(或碎石)料。

6拔起内管,向外管加料,每次投料约0.3m3,最后1~2次加料每次加0.15~0.2m3,并进行锤击压实。

7 重复4)~6)步骤施工至桩顶。

ﻫ4.10.5 施工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振动法施工,应严格控制拔管高度、拔管速度、压管次数和时间、填砂量、电机工作电流,保证桩体连续、均匀、密实。

ﻫ2 锤击法施工,根据冲击锤的能量,控制拔管高度、分段填砂量、贯入度,保证桩体质量。

3施工中应选用适宜的桩尖结构。

当选用活瓣桩靴时,砂性土地基宜采用尖锥型,黏性土地基宜采用平底型。

4当实际灌砂量没有达到设计要求时,应在原位将桩打入,补充灌砂后复打一次,或在旁边补桩一根。

ﻫ5砂(或碎石)桩的施工顺序:

砂性土地基应从外围或两侧向中间进行,以挤密为主的桩宜隔排施工。

软弱黏性土地基宜从中间向外围或隔排施工。

6质量检测应在施工结束后间隔一定时间进行。

间隔时间:

饱和黏性土宜为2周,其它土为3~5d。

7 砂(或碎石)桩处理地基可采用标准贯入、静力触探、动力触探或载荷试验等方法检验成桩及复合地基质量。

砂(或碎石)桩处理后的可液化土地基,桩间土的加固效果应满足设计要求。

砂(或碎石)桩施工开始后,应及时进行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并确认设计参数。

砂(或碎石)桩处理后的地基,其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

ﻫ8砂(或碎石)桩2m以下必须大于中密状态(N63.5≥10),施工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10.5的规定。

表4.10.5  砂桩或碎石桩施工允许偏差

序号 项       目 允 许  偏 差

1 桩位(纵横向) 50 mm

2 桩距 ±100mm

3 桩身垂直度 1.5%ﻫ4 桩长 不小于设计规定ﻫ5 桩径 振动法 -20mm

  锤击法 +100mm,-50mm

28.1.粉体喷射搅拌桩

29.4.11.1 施工准备应符合下列要求:

1测量放样、平整地表、清除障碍物。

ﻫ2取样进行室内配方试验,确定试桩配合比。

3 固化剂的种类和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有质量合格证。

严禁使用受潮、结块和变质的固化剂。

ﻫ4施工前应进行成桩工艺试验,确定各项操作技术参数,检验成桩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