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基础建设报告.docx
《交通基础建设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通基础建设报告.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交通基础建设报告
交通基础建设报告
近年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市委、市政府着眼于建设国际大通道上的重要桥头堡及滇南公路交通结点重要枢纽,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省实施“公路四网”建设、“兴边富民工程”的机遇,提出了“规划构建大交通路网、突破交通瓶颈制约”和建设“北上南下、内联外环、联州达市、水陆并进”的交通快速通道发展战略构想,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强势推进,掀起以公路建设为重点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高潮,公路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
里程大幅增加,等级不断提高。
截止年末,我市纳入统计的公路总里程达公里,居全省第一位,比“十五”末增加了公里,增长26%。
其中:
高速公路133公里;二级公路公里,增加公里,增长%;三级公路公里,增加公里,增长%;四级公路公里,增加公里,增长%;其他公路公里,增加公里,增长%。
全市公路网密度每百平方公里42公里,增长%。
此外,未纳入统计的公路里程还有公里。
初步形成了北上南下、东西贯通、联州达市、纵横交错、城乡一体的交通网络。
公路里程的大幅增加和公路等级的快速提高,极大地缩短了各地间的时空距离,加快了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的周转和聚集,有效改善了我市的投资建设环境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投资大幅增长,项目快速推进。
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把加强管理工作作为推动公路建设快速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市、县都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分管领导直接负责,发改、财政、交通等相关部门为责任单位的公路建设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公路建设的领导,密切部门间的协作,进一步保障了项目建设工作的有序性和协调性;“安全第一”的理念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力度加大,大大减少了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了工程安全水平;交通建设部门组建了公路工程质量试验检测中心,加强对全市公路建设质量的监督检测和指导工作。
年,我市检测重点工程46公里,单点合格率达%;检测农村公路999公里,单点合格率达90%,在建重点工程和通乡油路项目质量监督覆盖率达100%,工程质量合格率达100%。
对地方公路的管养体制进行改革,基本形成了“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的管理机制。
10县交通局均成立了农村公路管理段和路政管理大队,103个乡成立了农村公路管理所,形成了省级政府补助为主,市、县、乡、村投入为辅,相关产业投入为补充的管养投入模式,并在部分县推行了“管养分离”,由养护公司市场化运作对公路进行养护。
管养体制改革后,县、乡、村道路养护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年,全市农村公路好路率达60%,比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
我市交通事业,尤其是公路事业,取得了可喜成绩,也积累了宝贵经验。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高度重视、认识统一是前提。
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不断深化交通事业对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高度重视交通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切实把交通建设,特别是公路建设作为实现我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来抓,精心谋划、高位推动,全市公路建设快速发展。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对交通发展的需求更加迫切,支持和推动交通事业取得更大发展已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广泛共识,成为推动全市交通事业发展的思想基础。
实践证明,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干部群众认识统一,是我市交通事业取得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
立足长远、规划先行是基础。
市委、市政府及交通部门立足国情、省情和市情,突出规划先导作用,提出了“规划构建大交通路网,突破交通瓶颈制约”、建设“北上南下、内联外环、联州达市、水陆并进”交通快速通道的发展战略,建设高速公路面向东南亚、改造国省道衔接邻近州市、提升农村公路发展县域经济三个层次的任务及“构筑一个体系、突出两个主轴、完善三大网络、打造四个交通圈、实现五个连接”的目标,制定了《市“十一五”交通运输规划》和《市XX—XX年交通工作计划》,并按照战略规划,细化了实施方案,有效整合利用资源,强力推进项目建设,交通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实践证明,立足长远、规划先行,是我市交通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
抢抓机遇、开拓进取是动力。
在市这样的欠发达地区发展交通,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时不我待的时代精神去抢抓机遇,以开拓进取的精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是关键。
这几年来,市委、市政府牢牢把握实施西部大开发、建设国际大通道等机遇,加快发展交通事业,特别是去年以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保增长的政策,把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摆在了拉动内需的首要位置;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以新的举措加快推进二级公路建设。
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果断决策,把二级公路建设确立为全市交通建设的重点,在已实施思澜二级公路和澜惠二级公路的基础上,新建6条二级公路项目。
各级各部门按照市委、政府的统筹安排和部署,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积极探索推进公路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融资的新渠道、新途径,项目管理的新方法、新模式,抓紧抓实各项建设项目的组织实施等工作,形成了高速公路、二级公路等重点项目建设强力推进、农村公路项目建设大干快上的良好局面。
实践证明,抢抓机遇、开拓进取,是推动我市交通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强大动力。
加强领导、协同推进是保障。
我市交通事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是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各级交通部门、各相关部门通力协作的成果。
长期以来,各级党委、政府把交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坚持“高位”推动,及时研究解决交通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不断调整充实各级公路开发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自上而下建立起了比较完备的组织领导体系和目标责任体系,形成了统一指挥、整体联动、协调有力、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
各级交通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和部署,牢固树立全市交通“一盘棋”的思想,充分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加强协作,强化管理,认真组织实施各项建设任务;各级发改、财政、国土、水务、林业、环保等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协同配合,全面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营造全社会关心交通、理解交通、支持交通、发展交通的浓厚氛围,全市公路建设呈现强势推进的良好态势。
实践证明,加强领导、协同推进,是我市交通事业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
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虽然取得了巨大成绩,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交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市公路的有效供给能力仍不能适应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公路建设仍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
建设任务依然艰巨。
一是高等级公路覆盖面小。
年末,全市含高速公路、二级公路在内的高等级公路只有公里,仅占统计内总里程的%,除纳入二级公路建设计划和磨思高速路连接的县外,尚有景东、镇沅、孟连三县未通高等级公路,高等级公路网络不够健全,运转不够高效、便捷,全市投资、发展环境难以快速提升。
二是农村公路硬化水平低。
我市农村公路建设虽已基本实现村村通,但农村公路路面硬化率低,与方便、快捷、高效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制约了农村地区的资源开发、产业发展,阻碍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民生产生活水平迅速提高。
三是在建项目建设时间紧、任务重。
按照我市高速公路、二级公路、农村公路建设规划,两年内须完成公里高速公路和公里二级公路建设;“十一五”期间,还须完成27个乡镇1385公里农村公路的油路化和190个行政村3043公里通达工程建设。
加之,需要在“十二五”期间完成县县通高等级公路和村村通硬化公路的目标,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市还有大量公路建设项目需要完成。
资金压力仍是主要矛盾。
一是在建项目多,资金压力大。
按规划,磨思高速公路,思茅至江城、至景谷、小黑江至、景谷至临沧、思茅至、至西盟、至惠民、国家公园旅游环线二级公路及碧云大桥等重点项目,缺口资金约亿元。
“十一五”期间农村路网建设项目多、资金需求量大。
以通畅工程为例,通畅工程农村公路建设平均每公里需要资金约75万元,其中国家只补助40万元,其余约35万元需要市、县财政自筹。
按规划,我市还有27个通畅工程项目,1385公里道路需要建设,需资金约亿元。
二是农村公路建设筹资渠道单一,融资难度大。
由于农村公路经济价值较低,其建设基本靠国家投入和人民群众投工投劳,企业、团体等社会资金投入十分有限,受资金限制,农村公路建设等级较低,发展较慢。
项目管理工作任务繁重。
目前,公路建设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是拟建和在建公路项目多,时间要求紧,管理任务重。
二是项目建设前期工作审批涉及部门多、审批环节多、周期长、互为前置、协调难度大,难以及时获得审批。
三是建设模式不够丰富,未能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项目建设。
四是高素质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人才缺乏,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管理水平难以提高。
管养工作还须加强。
目前,我市公路管养主要分为国道、省道管养和县道、乡道、村道等地方公路管养两部分。
国道、省道的管养由公路总段负责,资金和人员较为充足,管养水平较高。
县道、乡道、村道的管养由地方承担,建养矛盾较为突出,目前仍有40%的道路处于管养不到位的情况,管养工作亟待加强。
造成管养不到位的原因:
一是日趋增大的管养里程与养护能力之间的矛盾突出。
二是养护资金不足。
以年为例,全市县、乡、村公路管养资金总需求为8894万元,实际投入仅为6010万元,资金缺口约2884万元。
三是养护技术水平低。
四是公路养护市场发育滞后,养护企业发展困难。
当前我市正面临着公路建设事业新的发展机遇:
一是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国家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大力发展交通不但已形成广泛共识,而且有了强有力的支撑。
二是中央以加快国家高速公路网路段建设、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加快省干线公路改造、加快内河航道建设为重点的扩大内需政策和省政府关于到“十二五”末,全省基本实现县县通高等级公路、乡镇通沥清路、村村道路硬化的任务,为加快我市公路建设提供了政策机遇。
三是省作为分期、分批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的试点省,省政府推迟两年宣布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等政策,缓解了地方政府建设二级公路贷款压力。
四是即将建立的政府公共财政为主导的融资平台和中央、省对二级公路建设明确提出给予90%建设资金补助等政策措施,为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可靠的资金保障。
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把握机遇,加快我市公路建设步伐是可以做到的。
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公路建设发展规划,全面构建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公路网络
一是要谋划好交通发展“十二五”规划,加强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特点的研究,紧抓西部大开发和扩大内需相关政策机遇,结合我市地域广阔,交通历史欠账多,融资能力有限等实际和“十一五”规划的实施情况,正确把握战略定位,科学制定战略目标,重点突出高等级公路和农村公路建设,优化路网结构布局,提高路网结构的科学性、合理性,做好“十二五”交通规划编制工作,把至大理二级公路、玉溪至临沧二级公路段、至勐啊二级公路列入我市交通发展“十二五”规划,并投入必要的资金做好上述项目的前期工作,使其早日列入全省高等级公路建设的盘子开工建设,同时兼顾农村公路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二是要加强项目规划和前期工作,把前期工作摆在项目建设的突出位置来抓好抓实,在规划和审批上加大力度,做到规划精、手续全、理由充分、保障有力,力争使储备项目的审批在交通政策出台较短时间内审批通过。
特别要把握好中央扩大内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政策,着眼于一些政策倾向性强、配套资金多、社会效益高的交通建设项目,加强全市交通建设项目储备。
突出重点,加强领导,切实抓好重点项目建设
加强对公路建设的领导,积极探索和建立适合我市公路项目建设的管理模式,切实处理好资金管理、组织管理、技术支撑、矛盾处置、环境保护等问题,确保思澜公路三期、思茅至江城、至景谷、小黑江至、景谷至临沧、至西盟、至惠民、国家公园旅游环线等二级公路重点建设项目按时完成。
一是按照市委、政府的决策,进一步加快磨思高速公路建设。
二是进一步加强对二级公路建设项目的领导,进一步加强发改、财政、交通、水务、建设、规划、环保等部门的协作,在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