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细胞骨架实验报告.docx
《观察细胞骨架实验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观察细胞骨架实验报告.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观察细胞骨架实验报告
观察细胞骨架实验报告
篇一:
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细胞骨架观察实验报告
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细胞骨架观察实验报告
吴若自然科学大类单周四119XX/11/17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骨架的原理及方法。
2.认识细胞骨架的形态,联系细胞骨架的功能。
二、实验原理:
细胞骨架是指真核细胞中的蛋白纤维网架体系。
广义的细胞骨架包括细胞核骨架、细胞质骨架、细胞膜骨架和细胞外基质。
根据蛋白质纤维的直径、组成成分和组装结构的不同可分为微丝、微管和中间纤维。
细胞骨架对于维持细胞的形态结构及细胞运动、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号传导和细胞分裂等有重要的作用。
本试验采用去垢剂TritonX-100的缓冲液处理植物材料时,可将细胞的膜结构和大部分蛋白质抽提掉,但细胞骨架系统的蛋白却被保存下来,后者用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一种网状结构。
三、操作步骤:
1.取洋葱内皮表层膜1cm2(可多取两片)左右置于含2mlPBS液的小皿中湿润5min后,吸
去PBS
2.向小皿中加入1.5mlTritonX-100(1%),浸没20min后,吸走TritonX-100
3.向小皿中加入2mlMbuffer浸没置于摇床上5min,重复两次后,吸走Mbuffer
4.向小皿中加入105ml戊二醛(3%),浸没30min后,吸走戊二醛
5.向小皿中加入2mlPBS,浸没置于摇床上5min,重复两次
6.取出表皮平铺于载玻片上,滴加100微升,静置100min后吸取染料
7.向表面滴加蒸馏水洗涤后用纸巾洗去液体,重复两次
8.盖上盖玻片,擦去残余液体,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并拍照记录
四、实验结果:
如图所示,洋葱内表皮细胞轮廓清晰可见,细胞壁及其分界明显可见。
可观察到线性纤维交织而成的网状结构,同一细胞内各处骨架密集度不均匀,细胞核区域纤维较密
集,蓝色较重。
调节显微镜焦距可观察到细胞不同横切面的网络结构的变化,表明细胞骨架以三维立体结构的形式分布在整个细胞内。
五、思考题:
1.简述细胞质骨架的基本类型及结构特征答:
微管:
中空的圆筒状结构,直径为18nm~25nm,构成微管的主要成分是微管蛋白。
这种蛋白有两个亚基,即α,β亚基它们成螺旋形排列。
进化高度保守。
微丝:
由肌动蛋白组成的直径约为7nm的骨架纤维,单体形式的球形肌动蛋白聚合形成纤维形肌动蛋白,在微丝结合蛋白的辅助作用下形成微丝高级结构,行使功能。
中间纤维:
中空的骨状结构,直径介于微管微丝之间,具有明显的组织细胞特异性,基本结构为一个中央α螺旋杆状区辅以两侧大小和化学组成不同的端区。
2.本实验观察到的蓝色纤维主要是哪种细胞骨架?
答:
应为微丝和中间纤维。
3.考马斯亮蓝染色方法的优缺点。
答:
优点:
反应相对迅速,其结合物在室温下1h内保持稳定,试剂配置简单,操作简便。
缺点:
用于不同蛋白质测定时有较大的偏差,仍有一些物质干扰此法的测定。
六、实验讨论:
1.观察和分析细胞骨架的意义?
答:
细胞骨架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细胞行为与功能的重要调节系统,观察和分析细胞骨架的性质与变化将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研究细胞性质、功能与机制。
2.考马斯亮蓝是一个理想的细胞骨架染料吗?
本实验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答:
不是,特异性荧光染料可能更好。
本实验优点是反应相对迅速,其结合物在室温下1h内保持稳定,试剂配置简单,操作简便。
缺点是无法直观分辨微管,微丝和中间纤维等。
篇二:
实验四细胞骨架观察
实验五细胞骨架观察
一、实验目的
了解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骨架的原理及方法,观察光学显微镜下细胞骨架的网状结构。
二、实验原理
细胞骨架(cytoskeleton)是指细胞质中纵横交错的纤维网络结构,按组成成分和形态结构的不同可分为微管(MT,20-25nm)、微丝(MF,5-7nm)和中间纤维(IF,8-11nm)。
它们对细胞形态的维持、细胞的生长、运动、分裂、分化和物质运输等起重要作用。
光学显微镜下细胞骨架的观察多用1%TritonX-100(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是一种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或称去污剂)处理细胞,可使细胞膜和细胞质中的蛋白质和全部脂质被溶解抽提掉,而细胞骨架系统的蛋白质不受破坏被保存,经戊二醛固定,考马斯亮兰R250(CoomassiebrilliantblueR250是一种蛋白质染料)染色后,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可以见到一种网状结构,即是细胞骨架结构。
微管不够稳定,其他类型纤维太细,无法分辨,只能观察到由微丝组成的微丝束(40nm)为网状结构。
M缓冲液使细胞骨架中的微丝保持稳定,在M缓冲液中,其中咪唑是缓冲剂EGTA和EDTA螯合Ca离子,溶液并提供Mg离子,在低钙条件下,骨架纤维保持聚合状态并且较为舒张,便于观察。
三、实验仪器、材料和试剂
(一)仪器、用具:
光学显微镜,镊子,剪刀,试管,载玻片,盖玻片,培养皿,烧杯。
(二)材料:
新鲜洋葱鳞茎。
(三)试剂:
1.2%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液:
0.2g考马斯亮蓝R250粉加入甲醇46.5mL、冰醋酸7mL、蒸馏水46.5mL。
2.磷酸缓冲液(pH6.8):
0.2149gNa2HPO4·12H2O、0.0816gKH2PO4加入100ml蒸馏水。
3.M缓冲液(pH7.2)50mmol/L咪唑,50mmol/L)氯化钾、0.5mmol/L氯化镁、1mmol/L乙二醇(a-氨基乙基)醚四乙酸、0.1mmol/L乙二胺四乙酸;1mmol/L巯基乙醇,调至pH7.2。
4.1%TrionX-100(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
0.5ml100%TritonX-100加入M缓冲液49.5ml。
5.3%戊二醛:
6mL25%戊二醛加入磷酸缓冲液44mL。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用镊子撕取洋葱鳞叶内侧的表皮若干片约1cm2大小若干片),置于50mL烧杯中,加入pH6.8磷酸缓冲液,使其下沉;
2.吸去磷酸缓冲液,用1%TritonX—100处理20min。
3.吸去TritonX—100,用M缓冲液洗3次,每次5min。
4.用3%戊二醛固定30min。
5.磷酸缓冲液(pH6.8)洗3次,每次5min。
6.0.2%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10min。
7.蒸馏水洗2次,然后将样品置于载玻片上,加盖玻片,于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8.如果染色效果好,则可依次用50%乙醇、70%乙醇,95%乙醇、正丁醇、二甲苯处理样品,各5min,然后将样品平展于载玻片上,加一滴中性树胶,盖上盖玻片封片,制成永久切片。
五、结果
光学显微镜下洋葱内表皮细胞的轮廓清晰可见(如图),细胞壁及其分界明显。
10×10倍镜下可粗略观察到细胞内粗细不等的蓝色纤维、团块形成的网状结构。
同一细胞内各处骨架的密集度不均匀,细胞核区域的纤维相对密集,蓝色浓重,甚至分辨不出网络结构,另外可见细胞壁区域有零星蓝色纤维分布;相邻细胞的密集程度基本一致,但有少数细胞有较大不同。
10×40倍镜下可清楚观察到蓝色的网状结构确实由线性纤维交织成,纤维间的结合点稍膨大。
细胞边缘骨架较稀疏,但可见由与胞壁相同走向的纤维形成的细胞质膜的轮廓,与细胞内部的纤维通过纵向的纤维相连。
相邻细胞有纤维穿过胞间的细胞壁。
调节显微镜焦距可观察到细胞不同横切面的网络结构的变化,表明细胞骨架以三维立体结构的形式分布在整个细胞内。
篇三:
细胞生物学
实验报告
实验一:
细胞的形态观察及其大小测量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对原核和真核各种形态细胞的光学显微镜观察,了解细胞的形态及其显微结构;
2、学习显微测量的方法,对细胞的大小有一直观认识。
二、实验材料和仪器:
小白鼠肝细胞切片;鸡血红细胞;蚕豆叶片横切片;
普通光学显微镜;目镜测微尺;镜台测微尺;载玻片;盖玻片。
三、实验步骤:
(一)细胞形态观察
l、动物细胞的观察
(1)人肝细胞切片:
在显微镜下仔细观察肝细胞的形态构造。
(2)鸡血细胞涂片的观察:
观察血细胞的组成;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形态特点。
2、植物细胞的观察
(1)取蚕豆叶片横切片的观察:
注意表皮细胞和叶肉细胞的基本结构。
(二)细胞的大小和测量
1、卸下目镜的上透镜,将目镜测微尺刻度向下装在目镜的焦平面上,再旋上目镜的上透镜。
2、将镜台测微尺刻度向上放在镜台上夹好,使测微尺分度位于视野中央。
调焦至能看清镜台测微尺的分度。
3、小心移动镜台测微尺和转动目镜测微尺(如目镜测微尺分度模糊,可转动目镜上透镜进行调焦),使两尺左边的一直线重合,然后由左向右找出两尺另一次重合的直线。
4、记录两条重合线间目镜测微尺和镜台测微尺的格数。
按下式计算目镜测微尺每格等于多少μm:
镜台测微尺的格数
目镜测微尺每格的微米数=—————————×10
目镜测微尺的格数
四、实验结果:
1、目镜校正:
40倍显微镜目镜测微尺每格的微米数=17/70=0.24
2、细胞大小的测量:
五、作业与思考:
1、血细胞按含量高低,主要含有:
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白细胞最大,红细胞次之,血小板最小。
红细胞:
主要的功能是运送氧。
白细胞:
主要扮演了免疫的角色,当病菌侵入人体时,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
血小板:
止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细胞形态见下图。
2、植物细胞一般比动物细胞大一些。
形态图见下。
3、在不同放大倍数下,测定的细胞大小基本一致,但有一些偏差。
放大倍数越大,在视野中同等实际距离下的两点视野距离更大,而更容易测量准确。
实验二:
PAS(PeriodicAcidSchiff)反
应显示糖原和其它多糖物质
一、实验目的
1、熟悉PAS法原理及操作步骤;
2、观察PAS反应的染色结果,并观察多糖在组织细胞中的分布。
二、实验原理
多糖是由多个单糖分子缩合脱水而生成的化合物。
一些不溶性的多糖构成植物和动物的骨架,如植物的纤维素和动物的甲壳素,一般称为结构多糖。
另一些多糖在生物体内作为能量贮存,如淀粉(植物)和糖元(动物),在需要时可以通过生物体内酶系统的作用分解,释放出单糖。
三、实验用品:
过碘酸酒精溶液、Schiff试剂、亚硫酸水溶液、苏木精溶液、二甲苯、100%乙醇+二甲苯(1:
1)。
梯度乙醇溶液:
100%,95%,90%,80%,70%,50%各两份,一份用于脱腊复水,一份用于脱水。
载玻片、盖玻片、染色缸、显微镜、小烧杯、胶头滴管、镊子、刀片、土豆;小鼠肝细胞石蜡切片。
四、实验步骤:
(一)土豆切片的观察
制作土豆徒手切片→过碘酸处理15~30min→70%乙醇1min→schiff试剂15min→亚硫酸水漂洗2~3次→蒸馏水漂洗→镜检
(二)小鼠肝细胞切片的观察
取鼠肝石蜡切片→二甲苯脱蜡约10min→二甲苯+100%乙醇(3min)→梯度乙醇脱二甲苯,在各浓度乙醇(100%,95%,90%,80%,70%,50%)中约2~3min→过碘酸氧化15~30min→蒸馏水漂洗→Schiff试剂15~30min→亚硫酸水漂洗2~3次→蒸馏水漂洗→苏木精染色10min→流水冲洗→梯度乙醇脱水(50%,70%,80%,90%,95%,100%),在各乙醇浓度中约2~3min→100%乙醇+二甲苯2~3min→二甲苯适度透明→指甲油封片→镜检
五、实验结果:
六、作业与思考:
1、描述土豆切片和鼠肝切片中糖原分布特点。
土豆切片中,多糖多在细胞质液泡中。
鼠肝切片中,多糖多在靠近核的区域。
2、影响PAS反应染色效果的关键步骤是什么?
Camey固定液固定;Schiff染色液染色;对分色的控制。
3、如何制作徒手切片?
应注意什么才能得到薄而均匀的切片?
应注意需要连续快速地切下多片薄片,并从中选出较好的切片。
土豆切片观察鼠肝切片观察
实验三:
叶绿体的分离与荧光观察
一、实验目的:
1、通过植物细胞叶绿体的分离,了解细胞器分离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2、观察叶绿体的自发荧光和次生荧光,并熟悉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将组织匀浆后悬浮在等渗介质中进行差速离心,是分离细胞器的常用方法。
将匀浆液1000r/min的条件下离心2min,以去除其中的组织残渣和未被破碎的完整细胞。
然后,在3000r/min的条件下离心5min,即可获得沉淀的叶绿体(混有部分细胞核)。
某些物质在一定短波长的光(如紫外光)的照射下吸收光能进入激发态,从激发态回到基态时,就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放射出比照射光波长更长的光,这种光就称为荧光。
若停止供能,荧光现象立即停止。
有些生物体内的物质受激发光照射后,可直接发出荧光(称为自发荧光)。
有的生物材料本身不发荧光,但它吸收荧光染料后同样也能发出荧光(称为间接荧光)。
三、实验材料和仪器:
普通离心机,粗天平,荧光显微镜,剪刀,研钵,移液管,漏斗,滴管,10ml刻度离心管,纱布若干,无荧光载玻片和盖玻片,新鲜菠菜,0.35mol/L氯化钠溶液,0.01%吖啶橙(acridineorange)、
四、实验步骤:
1、叶绿体的分离
(1)选取新鲜的菠菜嫩叶,洗净擦干后,去除叶梗及粗脉并剪碎,称取2g左右,置于预冷的研钵;
(2)加10ml的0.35mol?
L-1NaCl溶液研磨匀浆;
(3)用6层纱布过滤,滤液盛于烧杯中;
(4)取滤液4ml于1000rpm离心2min,弃去沉淀;
(5)将上清液3000rpm离心5min,弃去上清液,沉淀即为叶绿体(混有部分细胞核);
(6)沉淀用0.35molL-1NaCl溶液悬浮。
2、叶绿体的观察
(1)滴叶绿体悬浮液一滴于载片上,加盖片;在普通光镜下观察,注意观察所分离的叶绿体的形态以及其是否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