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与口才》课程标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930729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7.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演讲与口才》课程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演讲与口才》课程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演讲与口才》课程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演讲与口才》课程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演讲与口才》课程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演讲与口才》课程标准.docx

《《演讲与口才》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演讲与口才》课程标准.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演讲与口才》课程标准.docx

《演讲与口才》课程标准

《演讲与口才》课程标准

《演讲与口才》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

03107

建议课时数:

周4学时

适用专业:

公共关系专业、新闻专业

先修课程:

《现代汉语》、、《公共关系》

后继课程:

《应用文写作》、《传播学》、《广告学》

一、前言

本课程是研究口语运用规律的一门应用语言学科,是在相关理论指导下,综合运用诸多学科培养学生在从事工作过程中口语运用能力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本课程是对演讲、口才、交际等基本理论的概述,以理论教学为基础,重点加强实践教学,以学生听、读、说、评、练为核心,提高学生的演讲水平,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锻炼学生的口才,塑造大学生自身的公关形象,以应对现代社会生活、工作中的交际、求职、应聘与自我推销。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培养当代社会所需高职人才具有较强表达技能和素质的一门实用性课程,是以语言为突破口,开发学生的表达、思维、交际等潜能的综合性强的课程,也是培养学生的勇气和自信、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的复合性课程。

(二)设计思路

1、理论教学安排

(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演讲的本质和特征。

(2)了解演讲的基本类型。

(3)认识演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4)明确演讲与口才课学习的特殊要求,端正学习演讲和锻炼口才的态度,掌握可行的适合

良好的言语交际意识与习惯。

(2)专业基本技能

在言语交际中,首先做到敢说话、愿说话,其次做到能说话,会说话。

能用标准普通话交流表达并能有效倾听他人。

在不同交际交往场合,与不同交往对象,能自信、准确、清晰、流畅、贴切的表情达意并有效达成日常交际交往目的。

能在言语实践中正确使用有声语言、态势语言、社交语言、求职口才、服务口才等的基本技巧与方法,能分析评价自己、他人言语活动的优劣。

(二)方法能力

培养学生形成“观察身边语言事实与现象→分析事实与现象→自我实践→实践中理解提高→扩展延伸”的学习方法,能主动从互联网中搜素视频、案例等学习资源,具有自主学习的愿望,培养学生课堂内外有计划有目的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表达实践的习惯,并将实践日常化、经常化。

(三)社会能力

培养学生乐观积极自信的自我认知习惯,养成学生良好的为人处事习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辨习惯,这些都是自在表达、从容应对的重要前提。

三、整体教学设计

(一)教学模式

1、把职业能力培养作为教学的主要方向,以案例教学、任务驱动、课内模拟、课外实践为主要的教学环节,将理论提示、情景模拟、技能训练相融合。

2、本课程将内容分为七个训练任务,每个任务都提出了具体的训练目标。

在课后加入补充案例,让学生可以品位精华。

3、个训练项目之间相互关联,采用递进的方法,扎扎实实的进行训练。

4、本课程以实践为主,理论教学为辅,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各占课程的一半。

(二)教学任务安排

目次

内容

学时

项目1

口才训练

12

项目2

认识演讲、演讲的准备、

演讲措辞表达

14

项目3

知识性演讲、说服性演讲

14

项目4

适应其他场合及形式的演讲

14

合计

54

四、课程内容、要求和设计

章(节)及名称

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

学时

绪论

理论教学

1.口才的重要作用

2.学习的要求与方法

激发学习兴趣;

明确学习要求与方法;

树立目标、信心与决心。

2

表基本技巧模块

 

有声语言

理论教学

1.语音和语汇

2.停顿和重音

3.语速

4.语气和语调

复习巩固普通话知识并进一步纠偏;

朗读中逐步学会有意识的运用有声语言技巧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表现力,尤其停顿技巧。

难点在有声语言技巧在日常人际交流沟通中的综合应用。

 

2

实训教学

1.诗词、绕口令的练习

2.散文、语段朗读练习

3.经典演讲词听与讲的练习

通过训练巩固所学知识并将其内化成能力。

朗读练习既提高普通话水平又能培养语感;有声语言技巧的练习应拓展至日常生活、学习中,日常言语交际中应有意识地运用停顿、重音、语速、语气和语调等技巧,表情达意效果更好。

 

2

态势语言

理论教学

1.眼神的运用

2.表情的运用

3.手势的运用

4.身姿语言

理解眼神、表情、手势、身姿等态势语在言语交际中的基本含义,掌握这些态势语运用基本原则、技巧与方法,理解运用注意事项,并在言语实践中娴熟运用这些技巧与方法。

 

2

实训教学

1.登台亮相训练

2.案例分析讨论

3.训练内容灵活:

朗读材料有稿说话脱稿简短说话自由选择

通过训练巩固所学态势语知识并将其内化成能力,首先应用在朗读练习中,再逐步学会应用在脱稿说话、即兴演讲、命题演讲练习中,最终在日常交际中熟练应用这些技巧。

 

2

应用模块

基本应用

理论教学

1.即兴演讲口才

2.命题演讲口才、演讲稿的写作

3.辩论口才

4.求职口才

5.社交与职场口才

了解演讲、辩论、求职、日常社交等对口才的不同要求,理解社交语言运用的基本原则,明确表达准确、清晰、流畅、贴切的基本要求,掌握演讲、辩论、求职、社交与职场口才基本技巧与方法;通过多组贴近生活与工作实际情景的典型案例分析,尤其重点掌握社交聊天、赞美、说服、拒绝、公关问答、幽默等语言技巧在人际及职场言语交际中的应用。

 

8

实训教学

1.即兴演讲训练

2.经典演讲碟观摩、讨论分析

3.辩论比赛碟观摩及学生辩论实践

4.求职时的自我介绍及常见提问的应对训练(组织现场模拟演练)

5.社交案例视频观摩

通过训练巩固所学并切实感受和体验上述各类口才技巧在实践中的应用,培养提高学生社交言语沟通能力、即兴讲话的能力、备稿演讲的能力和思辨能力,提升自信心,形成学生良好的交际意识、态度与习惯以及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尤其习得正确的言语交际策略和课堂内外自我提升的正确学习方法,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关键所在。

 

8

行业应用(拓展模块)

理论教学

1.服务口才

2.营销口才

3.导游口才

4.主持口才

适合各专业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选讲行业口才。

明确行业口才特点,要求学生掌握行业口才运用基本原则、技巧与方法,理解运用注意事项,在实践中合理、正确使用相关技巧与方法。

 

4

实训教学

1.结合专业岗位需要,设置案例分析讨论、设置

情境进行模拟训练

案例分析与情境模拟训练,在实战演练中不仅将行业口才运用基本原则、技巧与方法应用于实践,而且进一步锻炼与提高学生的言语应对能力、自信心、思辨能力、团队合作精神。

 

2

学期综合考试

写作演讲稿(学生课外完成)

结合社会、生活、校园热点进行写作(期评分占比10%)

综合测试要求依据后文考核评分标准(期评分占比50%)

 

2

根据情境任务,口语表达综合测试

学时合计

理论教学

18

实训教学

16

考试

2

五、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1)在课程目标上,坚持“能力本位”的课程观,注重学生实际表达能力培养。

通过强化训练,让多数学生达到“准确”、“流畅”的基本要求。

(2)在课程体系上,厘清“口才”与“职业”的特定关联,筛选出与“职业”有关、使用频率较高的知识资源,作为重点训练内容。

以往我院口才训练课时侧重普通话、演讲、辩论等传统训练项目,实际上用人单位更看重交际口才,更看重成熟的沟通与表达能力,以及由此所体现出的处世经验、办事效率等良好职业素质。

(3)在教学内容上,应当做到,既突出实用性又兼顾传统的系统性,并切实做到“按需施教”,教学内容尽可能与学生未来个性发展相适应。

教学的内容还需随着时代发展、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实际需求,不断的丰富和调整,从而达到最大合理性,以突出本课程对大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要求。

(4)在教学方法上,强化实战训练,努力开发多种训练项目。

例如求职情景模拟、社交情景模拟、经典案例研讨、现场仿真答辩、亲历经验介绍、间接经验传达、即兴演讲、辩论赛等训练项目,这些项目的完成建议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二)教学评价

本课程是一门语言技能课,主要考核学生综合应用语言的能力,考核方式为考查。

平时课堂口语训练占20%,实践技能考核占30%,期末考核占50%。

期末口语表达综合测试考核评分标准具体如下:

1.语音部分(20分)

(1)声音清晰响亮,发音准确流畅。

(2)使用普通话,语言通畅,不破句,不破词,不重复,不打顿。

2.态势语部分(30分)

(1)姿势:

身直头正,两脚基本平行或一前一后,衣着整洁,仪态大方。

(2)表情:

轻松自然,面部表情随着内容的变化而有所变化;眼睛看着大家讲话,与听众有交流。

(3)手势:

恰当,得体,有表现力。

3.表达部分(40分)

(1)主题:

鲜明、集中,内容充实,弘扬主旋律,展现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2)内容:

叙事完整,详略得当;说理充分,材料充实,论证严密。

(3)表达:

用语准确,生动形象,简洁明快,通俗易懂,条理清楚,语言连贯,逻辑性强,有说服力。

4.整体效果(10分)

完整流畅,有风度,有感染力,效果较好。

(三)教学参考书

1、《大学生实用口才与演讲(第2版)》刘金同等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第2版。

2、《演讲的艺术(13版)》RudolpF.Verderber&KathleenS.Verderber,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2月第1版。

3、《言语沟通学概论》吕行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