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业安全标准化员工手册.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924204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46.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企业安全标准化员工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化工企业安全标准化员工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化工企业安全标准化员工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化工企业安全标准化员工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化工企业安全标准化员工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工企业安全标准化员工手册.docx

《化工企业安全标准化员工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企业安全标准化员工手册.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工企业安全标准化员工手册.docx

化工企业安全标准化员工手册

安全标准化员工手册

 

 

编制:

日期:

年月日

审核:

日期:

年月日

批准:

日期:

年月日

 

版本号:

A

修改状态:

0

前言

为了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三〔2011〕124号)和《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安监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苏政办发〔2009〕49号)文件的要求,依据AQ3013-2008《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标准的要求,编制并发布了《安全标准化手册》,修订了完善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相关操作规程,并于2011年2月正式实施。

安全标准化是采用P(计划)、D(实施)、C(检查)、A(改进)管理模式,实现企业自主管理、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可持续改进企业的安全管理绩效,采用系统化的理念实现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实施安全标准化规范,可以纠正因人、因时、因事、因地的变化并由此给安全生产带来不规范的管理、操作和行为。

因此,安全标准化管理对于总结本厂现有的安全管理,并按标准化规范予以持续改进,显得非常重要。

 

故要求全厂所有员工,理解安全标准化赋予的职责,规范个人行为:

1.应了解企业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5.1.2方针目标);

2.持有安全生产职责的文本,了解与本岗位、本人相关的安全生产职责,实现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5.1.4职责);

3.接受安全培训、教育,并考核合格取得上岗证,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机构培训并考核合格取得资格证书(5.4.3从业人员培训教育,5.4.4新从业人员培训教育,5.4.6日常安全教育);

4.必须持有相关工作岗位的工艺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和安全操作规程等文本,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程和管理制度(5.3.3安全生产规章制度,5.3.4操作规程);

5.杜绝“违反劳动纪律、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即自觉反“三违”(5.6.1作业许可,5.6.3作业环节);

6.必须了解本岗位危险化学品告知和警示标志含义等内容(5.6.2警示标志,5.7.6危害告知);

7.对本岗位风险及其控制措施应予以了解和掌握,并掌握风险规避的应急措施和技能(5.2.2风险评价,5.2.3风险控制);

8.配备适合于本岗位的劳动防护用品和应急救援器材,并会正确维护和安全使用(5.8.3劳动防护用品);

9.做到“三不伤害”即“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不自己伤害自己”,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合理化建议(5.2.4隐患治理);

10.了解本人在岗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中的作用和职责,掌握现场处置方案(消防设施、处置化学品、人员疏散和其它特殊要求),应参加应急响应的培训和预案演练(5.9.2抢险与救护);

11.本岗位的日常安全检查、异常处置情况、遗留问题等内容,在交接班簿和原始记录表中应予以记录,必要时进行现场交接或共同处置(5.10.1安全检查);

12.持续改进安全生产,建立长效安全管理机制(5.10.3整改)。

 

1企业概况

淮安东大化工有限公司位于淮安市楚州区工业新区,从事工业甲醛溶液的生产,占地面积23亩,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职工23名,其中工程技术人员7名,有雄厚的技术,稳定的产品质量,规范化的管理,崇高的信誉,赢得了省内外广大客户的高度信任。

本厂成立了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配备了专职安全员,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建立了系列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了必要的安全措施。

自投产以来安全生产无事故。

还设立质检科、生产科、供销科和财务科,各部门各司其职,确保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

为了适应当前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为了保护美好的家园,为了员工的安全健康和家庭幸福,厂办决定建立符合AQ3013-2008《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安全管理体系。

持续改进企业的安全绩效,提升企业形象,实现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地址:

淮安市楚州区工业新区

电话:

0517-

传真:

0517-

邮编:

 

2安全生产方针和安全目标

●安全生产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全员参与,持续发展。

●安全目标

1)安全隐患整改率100%;

2)人员伤亡事故为零;

3)安全检查执行率100%;

4)消防设施完好率100%;

5)噪音、有毒有害气体定期检测合格率100%;

6)职业病发生率为零;

7)火灾爆炸事故为零。

 

3安全承诺

为实现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我们郑重承诺:

1、建立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全面、持续地识别、评估和控制与运行过程相关的安全方面的风险,定期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目标,通过全体员工的努力来持续改进我们的安全业绩,确保人身、企业财产的安全及对环境的保护;

2、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支持,以保证厂目标的实现;

3、遵守国家及地方政府有关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要求、行业标准和企业的规章制度;

4、在生产活动中将安全放在首要地位,加大在安全方面的投入加强生产技术及设备的改进,制定有效的应急措施,防止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事件的发生;

5、加强对员工劳动保护的管理,确保全体员工的健康;

6、提供全体员工劳动保护的管理,确保全体员工的健康;

7、提供全体员工的培训,增强安全意识;

8、加强对承包商和供应商的安全管理,杜绝违章作业行为;

9、开展风险管理,定期进行风险评价;

10、努力向社会提供符合安全要求的高品质产品;

11、定期公布安全业绩,通过公众的监督,使我们的安全业绩得到持续改进,促使企业可持续发展;

12、厂长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每位员工对厂的安全事务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安全表现是厂奖励和聘用员工及承包商的重要依据。

 

总经理:

王金祥

二0一一年二月十日

 

 

4安全生产职责

4.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6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4.1.1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下列职责:

1)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2)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3)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4)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5)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6)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4.1.2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

1)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当载明有关保障从业人员劳动安全、防止职业危害的事项,以及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社会保险的事项。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

2)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

3)从业人员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从业人员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提出批评、检举、控告或者拒绝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4)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从业人员在前款紧急情况下停止作业或者采取紧急撤离措施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5)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从业人员,除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有权向本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6)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7)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8)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

9)工会有权对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进行监督,提出意见。

    工会对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侵犯从业人员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权要求纠正;发现生产经营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或者发现事故隐患时,有权提出解决的建议,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及时研究答复;发现危及从业人员生命安全的情况时,有权向生产经营单位建议组织从业人员撤离危险场所,生产经营单位必须立即作出处理。

    工会有权依法参加事故调查,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意见,并要求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4.2沭阳县东风树脂材料厂《安全责任制》规定各部门及各岗位职工的安全生产职责。

层层级级签订了《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各级职工应依据《安全责任制》和《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履行安全职责,实现岗位安全目标。

 

5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治措施

依据卫法监发[2002]63号文《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目前我厂存在以下职业病危害因素

序号

职业病危害因素名称

职业病危害来源

作业方式

防治措施

1

甲醛气体伤害

罐区和车间

泄露和灌装

通风和佩戴防毒面具

2

甲醇气体伤害

罐区和车间

泄露和灌装

通风和佩戴防毒面具

 

6关于重大危险源的告知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辩识》(GB18218-2009)和《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规定,识别出现有重大危险源有:

生产场所涉及重大危险源物质有:

甲醇、甲醛。

涉及的区域有:

库区和生产现场。

采取的安全控制措施:

1)定期对重大危险源进行检测、评估、监控,加强对重大危险源安全设施的安全投入,重大危险源所在部门针对该重大危险源制定管理制度,通过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对重大危险源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

2)发布了《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重大危险源应急措施》(均已在安监部门备案)。

3)重大危险源所在部门要加强管理,广大员工要严格执行工艺操作规程、安全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杜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和违反劳动纪律。

7安全生产

7.1事故原因及防治方法

7.1.1事故的发生决非偶然,多数事故是由不安全的行为引起,有些则来自不安全的生产条件。

7.1.2容易导致事故行为:

1)不使用安全防护用品;

2)不符合劳动安全规定的穿着和打扮;

3)不符合操作规程的工作行为;

4)工作时间精力分散,闲谈打闹。

7.1.2容易引起事故的条件:

1)工作环境不清洁;

2)材料堆放不符合要求;

3)设备防护装置损坏;

4)高噪音,低照明。

7.1.3防治事故的方法:

1)设置安全通道;

2)采用安全的工作方法;

3)消除不安全因素;

4)时刻警惕和注意。

●请记住:

没有一套规定能涉及所有领域,还有的可能与某些协议或文件相抵触,但有一点是不变的:

问你的领导。

1如果你不知道作某些工作的安全方法应向你的领导请教,注意他是怎么说的。

2保持警惕,知道怎样应付紧急情况,记住灭火器,消防栓的位置,记住消防及紧急救援电话。

3工作区内严禁喝酒,一旦发现立即开除。

4发现不安全因素请马上向领导或安全员汇报。

5帮助新工人或没有经验的工人,告诉他们那些是危险的,如何安全的工作。

6通知所有可能因为你的工作而受伤的人。

和他人一起工作,卸重物做可能伤害他的事之前一定要通知他。

在确信下面没有人之前不要向下扔任何物品。

7禁止打闹,一旦发现立即处罚。

8注意遵守任何警告。

9物尽其用。

10穿合体的服装,尤其是在运动的机器周围,不要穿松松垮垮的衣服或戴首饰。

11学会用正确的方式提升重物:

屈膝,保持背部直立,搬过重物品应在别人帮助下进行。

12不要跑,注意脚下,保持步幅,任何时候都要保持平衡。

●缺乏安全常识不能成为违章的借口。

●安全工作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你。

执行安全规定与否由你决定---它们是为保护你制定的。

任何类型的伤害,危险都应马上汇报。

7.2防火安全

1.每个人都应知道灭火器的确切位置,尤其是本人工作区附近的灭火器材。

2.万一发生火灾,不要紧张,首先应考虑人员安全,发出警报,待所有人员安全疏散后再抢救财产。

3.不要随意改装灭火器材,非灭火不要随意搬动。

4.应设置投放杂物的垃圾桶,碎屑杂物等随手丢进垃圾桶,消除火灾隐患。

5.不要在厂禁火内吸烟。

6.使用气割或电焊工具时应有防护用品。

7.保持工作场所干净整洁,物品存放有序,这样可以消除火灾隐患。

8.存放易燃品的容器应有明确标志,并注明其化学成分。

9.工作区不得有明火。

10.使用便携式加热装置时必须远离易燃品。

11.所有材料的存储,处理及堆放都必须考虑其化学特性。

12.了解你所接触的化学品,在火灾发生时给消防员以适当的提醒。

7.3环境卫生

7.3.1场所

1.所有工作场所,通道,库房和办公室都应保持良好卫生,清洁有序。

2.干净整洁的工作环境有助于减少火灾的可能性,降低事故发生率,因此请从自己做起,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

3.将材料码放整齐,按正确方法存放。

4.木材上及开启的包装上的钉子应及时拔掉或砸弯。

7.3.2垃圾

1.工作时应随时打扫卫生,将废弃物扔进垃圾桶。

2.不用的水杯,废弃物等杂物应及时处理。

.

3.所有的垃圾、固体、液体废物都应尽快清除,以避免危害健康或影响环境整洁。

4.不得随意丢弃烟头。

7.3.3地板

1.所有地板表面应保持清洁、干燥,并且无地脚螺钉、碎屑、松动板、坑或凸台。

2.潮湿的场所,应保持地漏通畅,如有必要应为操作员提供临时地板、脚踏板、垫子或其他干燥的供站立的地方。

7.4生产岗位安全生产守则

1、严格遵守劳动纪律,贯彻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坚决执行本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防止刀伤、碰伤、砸伤、烫伤、跌倒等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的发生。

2、进入工作岗位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

3、特殊工种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严格遵守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正确使用特种设备,开机时必须注意检查,发现不安全因素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挂上故障牌。

4、各种机械设备安装的保险装置、防护罩壳、信号设施、安全栏杆,任何人不得无故拆除。

如检修需要而临时拆卸的,在开机(使用)前必须重新装好。

5、工作前认真做好安全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和报告。

6、不准班前、班中饮酒。

不准在非吸烟区吸烟。

不准在班中嬉戏打闹做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

7、各种消防设施、消防器材周围不准堆放其它物品,留有消防通道。

消防器材不得擅自挪动和私自使用。

8、严禁从高处向下投掷工具、材料。

9、严禁攀登吊运中的物件,不准在起重物下通过、停留、观望。

起重物品时严禁斜拉、歪拽。

10、遵守交通规则,过交叉路口时,要一站、二看、三通过,宁停三分钟,不抢一秒。

11、在易燃易爆等危险场所,严禁吸烟和明火作业。

12、员工必须严格遵守垃圾分类原则,保持垃圾存放场所周围整洁。

13、员工有义务保持工作责任区的清洁有序。

14、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戴好安全帽。

15、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危险作业。

16、严格执行“三不伤害”。

(不伤害他人、不伤害自己、不被他人伤害)

17、办公室下班时应例检电脑、电灯和其它电器有否关闭,并切断电源。

7.5岗位风险识别评价

7.5.1甲醛生产车间

甲醛溶液的生产过程主要有甲醇蒸发、甲醇氧化脱氢、甲醛吸收三个主要工序以及空气鼓风、尾气处理两个辅助工序。

1.空气鼓风单元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罗茨鼓风机运行过程产生较大的噪声,操作人员在强噪声源下长期工作会造成听力损伤现象。

罗茨鼓风机用电不当,还会造成触电等事故发生。

罗茨鼓风机旋转部分若缺少防护措施,容易造成机械伤害。

2.甲醇蒸发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由于甲醇氧化或脱氢反应要求由气态甲醇参加反应,因此液态的甲醇原料首先要气化。

生产中采用空气在甲醇层中鼓泡的方法,用空气来带走气相中的甲醇,因此必须严格控制甲醇-空气的混合比(即氧醇比)。

正常生产中一般控制甲醇比在0.38~0.45,配料甲醇浓度为58%~65%,此时已超过甲醇的爆炸上限的氧醇比,距爆炸极限参数很远,显然是安全可靠的。

若二元混合气体中甲醇量过少,空气量就相对增加,此时过多的氧参加反应不仅加剧副反应生产,同时也会使反应温度升高,容易造成超温事故(如催化剂熔结),当甲醇浓度在爆炸极限范围时,二元混合气体遇明火极易发生爆炸事故。

若二元混合气体中甲醇量过多,空气量就相对减少,会造成过多的甲醇不能与氧反应而残留于产物中,这既增加单耗,又会使反应温度下降,在较低温度下的反应往往会生成游离态的碳吸附于催化剂的表面,使其活性下降。

甲醇蒸发是在密闭情况下进行,若设备存在缺陷,会发生甲醇泄漏现象。

由于甲醇蒸气比空气重,甲醇蒸汽泄漏后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易回燃,造成火灾甚至爆炸事故。

甲醇对人体有害,若操作人员短时间大量吸入则会出现轻度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经一段时间潜伏期后出现头痛、头晕、乏力、眩晕、酒醉感、意识朦胧、甚至昏迷。

视神经及视网膜病变,可有视物模糊、复视觉等,重者失眠。

长期在超标环境里工作,会造成神经衰弱综合症,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粘膜刺激,视力减退等。

皮肤长时间接触将会干燥、裂开、发炎等。

3.甲醇氧化脱氢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本工序是将甲醇、空气二元混合气体在过热器内与水蒸汽混合形成三元混合气体,经阻火器处理后进入氧化器进行氧化脱氢。

甲醇氧化脱氢是在高温下进行,而甲醇蒸汽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生产中在二元混合汽进入过热器时加入了水蒸汽,其目的是缩小甲醇的爆炸范围,即爆炸下限随水蒸汽量的增加而缓慢增大,其上限则随水蒸汽量的增加而明显减小,因此缩小了甲醇在空气中的爆炸范围,使生产仍在远离爆炸极限的安全范围内进行操作。

很显然,生产中若水蒸汽加入的量不足,甲醇的爆炸范围就变宽,使氧化脱氢的安全性降低,容易引发爆炸事故。

甲醇氧化脱氢过程提高温度是有利的,但温度不能过高,首先,温度升高不仅生成甲醛的主反应会加快,而且消耗甲醇生成CO、CO2的副反应也将被加快。

其次在高温下甲醛易分解,且吸热的甲醛分解反应速度又比吸热的脱氢反应速度更快。

再有,温度过高,容易使催化剂熔结,导致活性下降,寿命缩短,影响生产。

生产中甲醇、甲醛蒸汽一旦发生泄漏,会发生中毒事故,在有火源的条件下还容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本工序反应温度较高,人体接触高温设备或物料时容易发生烫伤现象。

反应温度采取电加热,人体不慎接触带电物体还容易造成触电事故。

氧化器前设置了阻火器,其作用是阻止火焰传播,这是甲醛生产中一道严格的安全措施,若阻火器存在缺陷,会造成氧化器回火现象,一旦发生回火现象,且没有回火报警装置,后果将十分严重。

4.甲醛吸收工序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吸收塔内气体主要成分为甲醛,甲醛气体属于甲类物质,当甲醛气体处于爆炸范围内,一旦有明火或火花存在就会发生燃爆现象。

甲醛吸收塔应严格控制塔顶塔底温度在工艺范围内,否则温度过高不仅影响吸收,还容易引发燃爆事故发生。

甲醛对粘膜、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有强烈刺激性,人体接触泄漏的甲醛蒸气,易引起结膜炎、角膜炎、鼻炎、支气管炎;重者发生喉痉挛、声门水肿和肺炎。

甲醛对皮肤有原发性刺激和致敏作用,可致皮炎;浓溶液可引起皮肤凝固性坏死。

操作人员长期接触低浓度甲醛可有轻度眼、鼻、咽喉刺激症状,皮肤干燥、皲裂、甲软化等。

尾气中含有少量的氢气,氢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易发生火灾甚至爆炸事故。

5.尾气燃烧处理工序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尾气主要成分为:

H2O:

5.5%;N2:

72.9%;H2:

17.0%;CO:

0.1%;CO2:

4.5%;CH2O:

335mg/m3,其中氢气、甲醛气体易燃,这些气体若发生泄漏,在有火源情况下易发生火灾甚至爆炸事故。

尾气处理器在点火时,必须先开引风机10分钟,将炉内的可燃气体排尽后再点火,否则容易发生爆炸事故。

尾气处理器在正常运行时,要按锅炉运行的操作方法去操作控制(不需要配备专门的司炉工,由当班操作工兼管即可,操作工必须持有压力容器操作证方可上岗操作),当发生缺水现象时,若处理不当容易发生锅炉爆炸事故。

尾气喷射器上的调风门,一次进风量不宜开得过大,否则会导致火焰不稳定,甚至造成火焰外喷事故,容易发生烫伤现象。

人体接触尾气炉本体或水蒸汽会造成严重的烫伤事故。

尾气锅炉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过程见表。

表5-3尾气锅炉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表

序号

装置区域或名称

危险源因素

危险性

1

水位

(1)严重缺水

(2)严重满水

锅炉爆炸

管道水冲击

2

压力

超压

锅炉爆炸

3

严重腐蚀

受压元件壁厚减薄

锅炉爆炸

4

严重结垢

受压元件过热

锅炉爆炸

5

水质处理

水质不合格

锅炉结垢,腐蚀

6

风机

噪声

伤害职工健康

7

本体及管道

高温热源

烫伤

8

安全附件

不合格

危及设备、人身安全

9

回火

易燃尾气

火灾、爆炸

此外,氧化器、吸收塔、尾气处理器、蒸汽包等设备较高,防护不当或管理不到位,还存在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等危险、有害因素。

高温蒸汽或高温物料泄漏容易发生高温烫伤事故。

用电设备存在缺陷或操作不当,容易发生触电事故。

电气设备缺相运行或机械设备卡住引起电气设备过载,温度骤升,造成短路,可能会导致电气设备烧毁,引发火灾事故。

电缆的设计选择与敷设不合理,或与热力管道靠近敷设,引起着火,造成火灾事故。

易燃易爆场所未使用防爆型电器,电气火花将会火灾、爆炸事故。

压力容器安全附件失效,会引起超压,造成爆炸事故。

7.5.2储存单元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储存单元主要指包括甲醇储罐及装卸作业区。

1.甲醇储罐区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1)甲醇储罐因安装质量问题或本身存在缺陷(如液位计泄漏、罐体腐蚀、焊缝开裂、密封损坏等)造成甲醇泄漏,泄漏物遇火源容易发生火灾事故。

(2)甲醇未采取防雷措施,或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发生断裂松脱,影响雷电通路,或土壤电阻增大,影响雷电流散,则可能在雷雨季节遭受雷击。

雷电云的主放电在贮罐上引起的静电感应能产生数KV电位和10KA以上电流,是形成火花的危险源,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3)甲醇储罐未采取防静电接地或接地有缺陷,当管道输送过程流速过快,泵与法兰、法兰与法兰之间未采取跨接,易产生静电,严重时易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4)储罐未采取防晒措施或冷却水降温措,易引发甲醇储罐发生火灾、爆炸。

(5)储罐与周边建筑物、尾气处理器等间距不足,外部发生火灾时对甲醇、甲醛储罐产生严重威胁。

(6)储罐在安装及顶部检修、维护等过程,防护不当容易发生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等事故。

(7)罐区消防通道不畅、道路损坏、不平等情况,在发生火灾的条件下,会影响消防车辆顺利通行,不利于事故控制。

2.装卸区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1)甲醇卸车过程发生泄漏,容易发生火灾事故。

(2)甲醛装车过程未采取防护措施,容易发生中毒、化学灼伤事故。

(3)甲醇卸车过程未控制流速、未采取防静电措施,静电积聚易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4)泵为非防爆型,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5)装卸作业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