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kV架空配电线路绝缘配合和交叉跨越距离探讨.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923979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十kV架空配电线路绝缘配合和交叉跨越距离探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二十kV架空配电线路绝缘配合和交叉跨越距离探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二十kV架空配电线路绝缘配合和交叉跨越距离探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二十kV架空配电线路绝缘配合和交叉跨越距离探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二十kV架空配电线路绝缘配合和交叉跨越距离探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十kV架空配电线路绝缘配合和交叉跨越距离探讨.docx

《二十kV架空配电线路绝缘配合和交叉跨越距离探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十kV架空配电线路绝缘配合和交叉跨越距离探讨.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十kV架空配电线路绝缘配合和交叉跨越距离探讨.docx

二十kV架空配电线路绝缘配合和交叉跨越距离探讨

20kV架空配电线路绝缘配合和交叉跨越距离探讨

(昆明供电设计院昆明650011)

[关键词]20kV配电网架空配电线路绝缘配合交叉跨越距离线路设计供电

[摘要]为解决高负荷密度区供电问题,克服10kV配电网供电半径不足,网损大,电能质量差等缺点,采用20kV配电网供电已得到普遍认同。

目前,我国尚无20kV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范,本文试图通过对相关规范中20kV相邻电压等级即(3~)10kV、35(~66)kV电压等级架空线路绝缘配合和交叉跨越距离的对比分析,结合电网安全运行情况,对20kV架空线路绝缘配合和交叉跨越距离进行探讨,得出推荐数值,供20kV架空线路设计参考使用。

1问题的提出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电力负荷也急剧增加,10kV中压配电网供电逐渐显现出一些问题,主要有:

(1)线路供电半径不足。

在负荷密度为20~30kW/km2时为10~12km,40kW/km2时不足8km。

事实上,我国大城市中心负荷密度已高达11~30MW/km2,东部农村用电负荷密度平均达60~70kW/km2。

(2)网损大,电能质量差。

目前农村10kV配电网线损率大都在10%以上,线路末端电压过低。

(3)高负荷密度的供电难以满足。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高楼大厦、新兴厂矿等高负荷密度的用户不断涌现。

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35kV配电网,存在造价高、占地多等缺点。

采用20kV配电网供电已得到普遍认同,国内除江苏苏州工业园、辽宁本溪南芬地区已采用20kV供电外,天津、云南、广东等电网均在进行20kV供电研究。

但是,目前我国尚无20kV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范。

综上,有必要探讨20kV架空线路绝缘配合和交叉跨越距离问题,为制定20kV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范做铺垫,解决即将出现的20kV架空线路设计问题。

2有关文献资料关于20kV配电装置及20kV架空线路绝缘配合和交叉跨越距离问题的规定和取值情况

(1)《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DL/T5352-2006)规定20kV及相邻电压等级屋外配电装置的最小安全净距(mm):

最小安全净距(mm)

系统标称电压(kV)

符号

3~10

15~20

35

A1

200

300

400

A2

200

300

400

B1

950

1050

1150

B2

300

400

500

C

2700

2800

2900

D

2200

2300

2400

上述距离主要依据《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0-1997)中的方法,计算作用在空气间隙上的放电电压值,以避雷器的保护水平为基础,依据计算分析结果确定的。

从上表可以看出,20kV各值为10kV和35kV各值的平均值。

(2)云南省电机工程学会供用电专委会《云南电网20kV标称电压适配性研究》关于架空裸线:

“线路设计基本与10kV相同,杆型相同,相间距离适当加大。

对地距离交叉跨越用10kV(值)+100mm”。

该课题研究重点不在线路设计,因此,上述取值应结合安全需求酌情使用,如在杆塔设计中各间隙值可采用,对地距离则感觉偏小。

(3)本溪供电公司《采用20kV系统供电实现南芬地区增供降损的研究与实施技术报告》:

“线路采用架空绝缘线和钢芯铝绞线两种导线。

其中市区内部分采用20kV耐候架空绝缘线,对风大及多雷的郊区采用钢芯铝绞线。

农网线路主干线导线截面定为95mm2,分支定为50mm2。

摘转供部分三条线路主干线导线截面定为150mm2,分支定为70mm2。

线路为同杆双回线和单回线两种形式,其中双回线采用垂直排列,单回线采用三角排列和水平排列。

用导线状态方程式得出临界档距为60m,对于配电线路一般是计算档距小于临界档距,故导线档距定在60m以下,根据相间距离公式:

D=0.16+0.003Ue+0.008L

式中Ue——线路的额定电压,kV

L——线路的档距,m

得到线间距离为0.7m。

为满足变电所出口短路时要求,在变电所的出口处线间距离一般应增加到0.95m,故整个线路线间距离全部采用0.95m。

但跨越河流等大档距Π杆的线间距离,按公式计算出的数值适当考虑。

10kV线路导线限距取6.5m,20kV线路导线限距按35kV电压等级选取,市内人口密集区为8m,人口稀少地区为7m。

上述取值偏安全。

320kV相邻电压等级架空线路主要绝缘配合和交叉跨越距离综合比较与20kV相应取值

根据《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50061-97),20kV相邻电压等级架空线路绝缘配合和交叉跨越距离分述如下,相应提出20kV推荐值:

3.1海拔高度为1000m以下的地区,架空电力线路带电部分与杆塔构件、拉线、脚钉的最小间隙(m)为:

线路电压

20kV

35kV

雷电过电压

0.35m

0.45m

内过电压

0.12

0.25

运行电压

0.05

0.10

表中20kV值为《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0-1997)给定值。

3.210kV架空电力线路的导线与杆塔构件、拉线之间的最小间隙为

线路电压

最小间隙

10kV

0.2

3.310kV架空电力线路的过引线、引下线与邻相导线之间及3kV以下线路导线间的最小间隙为:

线路电压

最小间隙(m)

10kV

0.3

3kV以下

0.2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0-1997)中10kV和20kV户外配电装置最小间隙分别取值0.2m和0.3,参照上表10kV线路取值,20kV线路取值推荐0.4和0.3。

3.4海拔高度为1000m以下的地区,带电作业杆塔带电部分与接地部分的最小间隙为:

线路电压

10kV

35kV

最小间隙(m)

0.4

0.6

20kV推荐取10kV和35kV的平均值为0.5。

3.5架空电力线路导线的线间距离,应结合运行经验,按下列要求确定:

(1)35kV杆塔的线间距离,应按下列公式计算,且使用悬垂绝缘子串的杆塔,其垂直线间距离应不小于2m:

D≥0.4LK+U/110+0.65√f

(1)

(2)

(3)

式中D——导线水平线间距离(m);

Dx——导线三角排列的等效水平线间距离(m);

Dp——导线间水平投影距离(m);

Dz——导线间垂直投影距离(m);

Lk——悬垂绝缘子串长度(m);

U——线路电压(kV);

f——导线最大弧垂(m);

h——导线垂直排列的垂直线间距离(m)。

(2)10kV杆塔的最小线间距离为:

档距(m)

40及以下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线间距(m)

0.6

0.65

0.7

0.75

0.85

0.9

1.0

1.05

1.15

20kV取值推荐与35kV取值采用同样方法,通过式

(1)~(3)计算,且使用悬垂绝缘子串的杆塔,其垂直线间距离应不小于2m。

3.6同级电压多回路杆塔,不同回路的导线间最小距离为:

线路电压

10kV

35kV

线间距离(m)

1.0

3.0

推荐20kV取10kV和35kV的平均值为2.0。

3.7不同级电压多回路杆塔,不同电压级导线间最小距离为:

线路电压

10kV/35

线间距离(m)

2.0

20kV与35kV不同级电压多回路杆塔,不同电压级导线间最小距离参照上述推荐取2.0。

3.8在最大计算弧垂情况下,导线与地面的最小距离为:

线路经过

区域

线路电压

10kV

35kV

居民区

6.5

7.0

非居民区

5.5

6.0

交通困难地区

4.5

5.0

从偏重安全角度出发,推荐20kV取值与35kV取值一致。

3.9在最大计算风偏情况下,导线与山坡、峭壁、岩石之间的最小距离为:

线路经过

地区

线路电压

10kV

35kV

步行可以到达的山坡

4.5

5.0

步行不能到达的山坡、峭壁、岩石

1.5

3.0

综合分析,推荐20kV取值上述两值分别为5.0和2.0。

3.10在最大计算弧垂情况下,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垂直距离为:

线路电压

10kV

35kV

距离

3.0

4.0

推荐20kV取10kV和35kV的平均值为3.5。

3.11线路在最大计算风偏情况下,边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为:

线路电压

10kV

35kV

距离

1.5

3.0

推荐20kV取10kV和35kV的平均值为2.0。

3.12导线与树木(考虑自然生长高度)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为:

线路电压

10kV

35kV

距离

3.0

4.0

推荐20kV取10kV和35kV的平均值为3.5。

3.13在最大计算风偏情况下,导线与公园、绿化区或防护林带的树木之间的最小距离为:

线路电压

10kV

35kV

距离

3.0

3.5

从偏重安全角度出发,推荐20kV取值与35kV取值一致。

3.14在最大计算弧垂情况下,导线与果树、经济作物或城市绿化灌木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为:

线路电压

10kV

35kV

距离

1.5

3.0

推荐20kV取10kV和35kV的平均值为2.0。

3.15导线与街道行道树之间的最小距离为:

检验状况

线路电压

10kV

35kV

最大计算弧垂情况下的垂直距离

1.5

3.0

最大计算风偏情况下的水平距离

2.0

3.5

从偏重安全角度出发,推荐20kV取值与35kV取值一致。

4结论

通过上述对20kV相邻电压等级架空线路绝缘配合和交叉跨越距离的分析比较,得出了20kV相关推荐数值,与有关文献资料数据相近。

同样的分析,可以得出20kV架空电力线路与铁路、道路、河流、管道、索道及各种架空线路交叉或接近的推荐数值,可供20kV架空线路设计参考使用,与其他电压等级一道,列出下表:

架空电力线路与铁路、道路、河流、管道、索道及各种架空

线路交叉或接近的要求

项目

铁路

公路和道路

电车道(有轨及无轨)

航通河流

不通河流

架空明线弱电线路

电力线路

特殊管道

一般管道、索道

导线或地线在跨越挡接头

标准轨距:

不得接头

窄轨:

不限制

高速公路和一、二级公路及城市一、二级道路:

不得接头三、四级公路和城市三级道路:

不限制

不得接头

不得接头

不限制

一、二级:

不得接头;三级:

不限制

35kV及以上:

不得接头;10kV及以下:

不限制

不得接头

不得接头

夹层档导线最小截面

35kV及以上采用钢芯铝绞线为35mm220kV及以上下采用铝绞线或铝合金线为35mm2,其他导线为316mm2

交叉档绝缘子固定方式

双固定

高速公路和一、二级公路及城市一、二级道路为双固定

双固定

双固定

不限制

10kV及以下线路跨越一、二级为双固定

10kV线路跨6-10kV线路为双固定

双固定

双固定

最小垂直距离(m)

线路电压

至标准轨顶

至窄轨轨顶

至承力索或接触线

至路面

至路面

至承力索或接触线

至常年高水位

至管道、索道任何部分

至最高洪水位

冬季至冰面

至被跨越线

至被跨越线

至管道任何部分

至管道、索道任何部分

35-66kV

7.5

7.5

3.0

7.0

10.0

3.0

6.0

3.0

3.0

6.0

3.0

3.0

4.0

3.0

20kV

7.5

7.0

-

7.0

9.0

3.0

6.0

2.5

3.0

5.5

2.5

2.5

3.5

2.5

3-10kV

7.5

6.0

-

7.0

9.0

3.0

6.0

2.0

3.0

5.0

2.0

2.0

3.0

2.0

最小水平距离(m)

线路电压

杆塔外缘至轨道中心

杆塔外缘至路基边缘

杆塔外缘至路基边缘

边导线至斜坡上缘(线路与拉纤小路平行)

边导线间

至被跨越线

边导线至管道、索道任何部分

交叉

平行

开阔地区

路径受限制地区

市区内

开阔地区

路径受限制地区

开阔地区

路径受限制地区

开阔地区

路径受限制地区

开阔地区

路径受限制地区

35-66kV

30

最高杆(塔)高加3m

交叉:

8.0;平行:

最高杆塔高

5.0

0.5

交叉:

8.0;

平行:

最高杆塔高

5.0

最高杆(塔)高

最高杆(塔)高

4.0

最高杆(塔)高

5.0

最高杆(塔)高

4.0

20kV

5

0.5

0.5

0.5

0.5

0.5

3.0

3.0

3.0

3-10kV

5

0.5

0.5

0.5

0.5

0.5

2.0

2.5

2.0

其他要求

不宜在铁路出站信号机以内跨越

最高洪水时,有抗洪抢险船只航行的河流,垂直距离应协商确定

电力线路应架设在上方;交叉点应尽量靠近杆塔,但不应小于7m(市内除外)

电压较高线路应架设在电压较低线路上方;电压相同时公用线应在专用线上方

与索道交叉,如索道在上方,索道下方应装设保护措施;交叉点不应选在管道检查井(孔)处;与管、索道平行、交叉时,管、索道应接地

注:

①特殊管道指架设在地面上输送易燃、易爆物的管道;

②管、索道上的附属设施,应视为管、索道的一部分;

③常年高水位是指5年一遇洪水位,最高洪水位对35KV线路是指百年一遇洪水位,对10KV及以下线路是指50年一遇洪水位;

④不能通航河流指不能通航,也不能浮运的河流;

⑤对路径受限制地区的最小水平距离的要求,应计及架空电力线路导线的最大风偏;

⑥公路等级应按国家现行标准《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011-94)的规定采用。

参考文献

[1]《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DL/T5352-2006),中国电力出版社,北京,2007

[2]《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0-1997),中国电力出版社,北京,1997

[3]《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50061-97),中国计划出版社,北京,1998

[4]云南省电机工程学会供用电专委会《云南电网20kV标称电压适配性研究》,昆明,2007

[5]本溪供电公司《采用20kV系统供电实现南芬地区增供降损的研究与实施技术报告》,本溪,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