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课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21660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6.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课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教育学课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教育学课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教育学课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教育学课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课件.docx

《教育学课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课件.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学课件.docx

教育学课件

第一讲教育学与教育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事实(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事实:

纵:

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理论

横:

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过程、教育的组织形式、教师与学生、学校领导与管理

教育问题:

当教育事实积累到一定程度,并被教育工作者当做一个个的“问题”提出、

议论、评说、解释并寻求解决矛盾的有关问题。

教育规律:

教育内部诸要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教育学主要揭示两大教育规律:

(一)教育与社会发展相联系的规律

(二)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相适应的规律

二、教育学的学科性质

1.教育学是一门社会科学。

2.教育学既是专门研究教育的基础理论的学科又是指导教育实践的实用学科。

3.教育学科在不断发展,形成了很多分支学科和边缘学科。

三、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学发展阶段

时间

学科特征

萌芽阶段

奴隶社会——15世纪文艺复兴

没有形成独立学科体系

独立阶段

文艺复兴——19世纪中

1从哲学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体系

2理论化、科学化水平提高

多样化发展阶段

19世纪中——20世纪中

利用多种方法、多学科研究教育问题,不同学派教育学理论百花争妍

理论深化阶段

20世纪50年代——至今

学科分化与综合

理论逐渐深化

四、什么是教育

(一)教育的本质

教育是一种特定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二)终身教育理论阐述的教育新概念

教育是一种贯穿于人的一生,渗透到人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出生家庭教育——学「学前教育——社会教育

校︱普通教育↗小

教︱→中

育︱↘大

∣职业教育↗初等

︱→中等

︱↘高等

∣成人教育↗初等

︱→中等

︱↘高等

︱特殊教育

︱回归教育

↓↓↓

死亡

(三)教育的科学定义

1、广义的教育:

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锻炼人的身体的活动,都是教育。

2、狭义的教育——学校教育

教育者根据一定目的,有系统、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传授知识、技能、技巧,发展他们的智力与体力,培养其思想品德的活动

(四)三种教育形式之比较

共同点:

反映在教育的本质和广义的教育概念中

区别: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①有目的、有计划自发的、偶然的自发性、偶然性

教育对象大众化

②系统性零碎的、片断的零碎性、片断性

教育内容多样化

③教育环境优越以血缘为基础,时间持久,作用显著教育方法信息化

五、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产生

教育产生于人类生产劳动,是为了适应人类社会的延续需要以及社会中每个成员的生存需要而产生的。

1、生产劳动中提出了教育产生的需要

2、生产劳动提供了教育产生的可能条件:

人脑、语言

(二)教育的发展

1、原始的教育形态

①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融合

②教育形式极为简单,内容十分贫乏。

③教育没有阶级性,人人享受平等的教育权利。

2、古代(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形态

①学校教育的出现,学校教育和原始形态教育的并存。

②学校教育为奴隶主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

③学校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古典人文科学和治人之术,严重脱离生产劳动。

3、现代(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教育

现代教育的共同点——生产力和科技水平大致相同

1、教育制度的日趋完善,教育内容日益丰富,教学方法更加科学,智力开发受到重视。

2、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趋于结合。

现代教育的不同点——社会制度不同

1、资本主义社会教育具有阶级性(隐蔽性),而社会主义教育具有全民性(理想)。

2、资本主义社会教育的目的的二重性:

一方面把资产阶级的子女培养成管理生产、经营商业、从事政治活动和科学研究的上等人;另一方面把劳动人民及其子女训练成既能创造利润,又恭顺能干的奴仆。

而社会主义教育目的是培养全体社会成员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三)教育的性质

1永恒性2历史性3生产性4阶级性

5、教育的两大社会职能:

①传递社会生产知识(科技知识)

②传递社会生活经验(社会意识)

第二讲教育与社会

一、教育与社会生产力

(一)社会生产力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

1、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速度、结构和比例

2、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部分教育目的和部分教育内容

教育目的↗政治立场、思想观点、道德品质——由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

(质量、规格)↘科学技术知识、劳动技能、智力、体力——由生产力水平决定

3、生产力的发展促进教学手段和组织形式的改进

(二)教育对社会生产力的推动作用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主要手段

可能劳动力———教育———→现实劳动力

2、教育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手段

潜在的知识形态生产力——教育——→现实生产力

3、教育是生产新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新工艺的重要手段

二、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一)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育性质

政治、经济制度↗教育的思想政治发展方向

决定教育的性质↘教育为谁服务

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

①利用国家政权力量来控制教育的领导权

②利用经济力量来控制教育的领导权

③利用思想上优势力量来控制教育的领导权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受教育权

3、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制约部分教育目的和部分教育内容

(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能动作用

1、教育通过培养人才以巩固、完善政治、经济制度。

2、教育通过传播思想意识、道德规范影响政治、经济制度

3、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

(三)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起促进或延缓作用

1、教育不能改变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方向

2、教育不能成为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根本动力

3、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存在不平衡性,

三、教育与文化意识形态

(一)什么是文化意识形态

文化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在政治思想、哲学思想、法律观念、道德观念、科学、艺术、宗教

风俗、社会风气等方面,影响人们精神活动的总和。

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构成。

(二)文化意识形态对教育的作用

1、文化意识形态影响着教育思想和教育改革

2、文化意识形态直接影响着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手段

3、文化意识形态本身是一种教育力量,它对教育的影响具有积极和消极的两面性

(三)教育对文化意识形态的重要作用

1选择、传递文化的功能2吸收、融合文化的功能3创造、更新文化的功能

第三讲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人的发展的一般概念

人的发展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指作为个体的人从出生到生命终止时,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有规律进行的量变和质变过程。

人﹁生理发展——机体的各种组织系统的发育及机能增长

的︳基∣↑影

发︳础↓∣响

展﹂心理发展——人的精神方面发展(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情绪与情感、意志、性格、气质、能力等个性)

﹂社会适应性

人的发展体系:

发展基础(条件)、发展能力(基础)、发展指向(倾向性)

二、影响人的发展的诸因素及其作用

1、遗传素质——人的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

①遗传素质提供了人的身心发展的可能性

②遗传素质的逐步成熟制约着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a遗传素质有一个逐步成熟的过程。

b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为一定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可能。

c遗传素质的成熟期,也就是教育的关键期。

③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影响

评“遗传决定论”——遗传素质有可塑性↗随环境、教育

→随实践活动

↘随生活条件

2、环境——人的发展的外部客观条件,制约着人的发展的方向、进程和速度

环境——围绕人们周围的客观世界↗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家庭的人员结构、家庭人际关系、家长的社会地位与经济收入状况、家长的生活态度与行为表现、家长文化程度及对子女态度与教养方式)

→学校环境(学校教育的方针、基本制度、教育内容、学校物质设备、教师水平、集体活动、人际关系、管理水平等)

↘社会环境(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政治制度、文化意识形态等)

3、主观能动性——人的发展的内因和动力,对人的发展起关键作用

评“环境决定论”

人们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接受环境的影响,同时也改造着环境,并在改造环境的过程中改造自己。

4、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即主要的、引导受教育者按照教育者所要求的方向发展的功能:

(1)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

(2)教育促进个体个性性化的功能

(3)教育的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

根据:

①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②学校教育是有系统、有计划、有组织的专门施教机构,对人的影响全面和深刻。

③学校的教师是经过专业训练、培养的专职施教人员。

④学校具备培养人的专门设施

条件:

(评“教育万能论”):

①合理的社会条件,是充分发挥教育主导作用的前提条件。

②教育主导作用的发挥,必须与环境因素相一致。

家庭、社会、学校教育紧密配合、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提高教育效果。

③教育主导作用的发挥,必须适应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a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教育要抓住发展关键期。

b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教育要循序渐进。

c适应人的身心发展阶段性,教育要有针对性。

d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互补性,教育要尊重发展的生命性和可能性。

e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教育要因材施教。

第四讲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的概述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的总的设想或规定。

(二)教育目的的功能——教育目的既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也是教育活动的归宿。

1、对教育活动的定向功能2、对教育活动的调控功能3、对教育活动的评价功能

(三)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

二、教育目的的选择与确立

(一)教育目的选择与确立的基本依据

1、社会价值↗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现实和发展的需要

↘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

2、人的价值↗人的身心发展特点

↘人的需要

(二)教育目的选择与确立中的基本价值取向

1、个人本位价值取向(重视人的价值、个性发展及其需要)

2、社会本位价值取向(重视社会的需要)

3、价值取向中人与社会关系的基本确认(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的统一)

三、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

教育方针是执政党和国家对教育工作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所提出的并以法令形式确定下来的,为实现教育目的而规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也是指导教育工作的总方向和总目标。

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中的核心内容。

(二)我国新时期教育方针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1、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

2、使受教育者既全面发展又具有独立个性

3、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

4、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培养各级各类人才

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四、普通中小学实现教育目的的对策

(一)普通中小学的性质与任务

性质:

基础教育

任务:

↗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新生

↘为社会提供劳动后备力量

(二)实施全面发展教育

1、何谓全面发展教育

即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五个方面的教育

2、正确认识和处理五育关系——“五育并举,全面发展”

①五育各有特殊任务、内容和方法,对人的发展起不同作用

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灵魂、动力作用

智育——为实施其它四育提供科学文化知识基础和智力基础

体育——为实施其它四育提供物质基础

美育——以美辅德、以美益智、以美增健、以美添巧。

劳动技术教育——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有效方法

②五育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构成一个统一整体。

③学校工作中应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原则。

(三)正确领会和把握全面发展,注意避免两种倾向。

第五讲教师

一、教师职业的历史、现在与未来

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是在奴隶社会伴随着学校的出现而出现的。

问题:

1未来,教师职业会消失吗?

教师的作用和职责会有什么变化?

2.社会越进步,科技越发达,教师的作用是越来越削弱,还是越来越突出?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搜集信息能力及对不同来源的信息

网络时代教师进行判断、选择、整合的能力)

的特殊作用→育人(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人格培养、心理辅导、学习方法指点等)

↘教学手段的言传身教

二、教师职业的性质

问题:

1、教师职业是传递性劳动,还是创造性劳动?

2、教师职业是专业、准专业或非专业劳动?

3、教师职业是个体劳动,还是社会性、公益性劳动?

(一)教师职业的创造性

(二)教师职业的双专业性(学科专业、教育科学专业)

1教师职业天职是“学高为师,身正为德(范)”。

2教师的培养要经过比较长时间的专业训练。

3教师对自己专业范围内的事情有独立自主权。

4教师有自己的专业团体。

5教师在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上综合起来看比较高。

(三)教师职业的社会性

三、教师的作用

1、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的传递者——教书

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育人

3、教师通过培养人才促进社会的发展

四、教师劳动特点

(一)教师劳动的复杂性

1、教师的劳动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2、教师的劳动对象是活生生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

3、学生除了在学校接受教师的教育影响外,还要受社会、家庭等方面的影响。

(二)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1、教师对教育、教学原则、方法、内容的选择、运用和处理上。

2、因材施教3、教育机智

(三)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

(四)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

(五)教师劳动的空间广延性和时间的连续性

五、教师职业素养

(一)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依法执教2爱岗敬业3热爱学生4严谨治学

5团结协作6尊重家长7廉洁从教8为人师表

(二)教师的文化知识素质

1、精通1-2门学科专门知识与技能

2、有比较广博的文化知识和比较广泛的兴趣爱好。

(现代工具学科、当代人文和自然科学知识)

3、掌握教育科学知识。

(三)教师的能力素质

1、了解和教育学生的能力2、语言表达能力3、组织管理能力

4、教育科研能力5、社交能力

(四)教师的身心素质

1、健康的体质2、高尚的情感3、坚强的意志

4、时代的性格(进取、民主、参与、合作意识)

(五)教师的信息素养

1信息意识与态度2信息知识与技能3信息应用与创新4信息道德与规范

第六讲学制

一、概述

(一)学校制度、学校教育制度、教育制度的概念

1、学校制度——就每一个学校而言,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组织和机构,有制度维系,通常称为学校制度。

2、学校教育制度——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教育制度——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

↗教育施教机构与组织↗学校教育机构与组织

教育制度↘社会教育机构与组织

↘教育管理机构与组织

(二)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依据

1、学校教育制度建立,首先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技发展的状况。

2、学校教育制度建立,受社会制度的制约,反映一个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要求。

3、学校教育制度建立,还要考虑到人囗状况。

4、学校教育制度建立,还要依据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

5、学校教育制度建立,还要吸取原有学制中有用的部分,参照外国学制的经验。

二、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1、双轨制

是由欧洲18、19世纪形成的一种学制,一轨是供贵族、资产阶级等有闲阶级享用的学校,其发展自上而下的,即大学→中学(包括中学预备班)→有初等教育性质的文法学校的预备学校;另一轨是为劳动人民子女设立的,其发展自下而上的,即小学→(后来是初中)→职业学校(先是与小学相连的初等职业教育,后发展为和初中联结的中等职业教育)。

双轨制是两个互相平行的系列,两者既不相通,也不相接,最初也不对应。

2、单轨制

单轨制是一个自下而上的体制,即先读小学、中学而后可以升入大学,其特点是一个系列,多种分段。

单轨制最早出现在美国,后被许多国家所接纳。

单轨制有利于教育逐级普及,对现代生产和科技发展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3分支型学制

十月革命后,苏联制定了单轨的社会主义统一劳动学校系统。

后来在发展过程中,又恢复了原文科中学的某些传统和职业学校单设的做法,于是就形成了既有单轨学制特点又有双轨学制某些因素的苏联型学制。

苏联型学制不属于欧洲双轨学制。

因为它一开始并不分轨,而且职业学校的毕业生也有权进入对口的高等学校学习。

一毕业,少数优秀生可直接升入对口高等学校,其余工作三年后也可升学。

但它和美国的单轨学制也有区别。

因为它进入中学阶段时又开始分叉。

也就是说,苏联型学制前段(小学、初中)是单轨,后段分叉,是介于双轨学制与单轨学制之间的分支型学制。

苏联型学制的中学,上下左右畅通,这是苏联型学制的优点和特点。

三、我国学校教育制度

(一)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发端

1壬寅学制★2癸卯学制(仿日)3壬子癸丑学制★4壬戌学制(仿美)

(二)1949年后的学校教育制度变革

(三)我国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综合化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终身教育受到普遍重视

四、义务教育

(一)义务教育的含义

义务教育——是国家根据法律规定,对所有适龄儿童实施的一定程度的教育。

义务教育有两个基本特性:

一是强制性,一是普及性。

对于义务教育中的“义务”,可作如下理解:

①国家有制定法律强迫儿童、少年在学龄期受教育义务

②国家有开办学校、任用教师、供应教材等便利儿童入学的义务。

③儿童及少年在学龄期有入学受教育的义务。

④家长有送子女入学受教育的义务。

⑤社会有交纳捐税或集资兴办学校、发展教育的义务。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

1986年4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经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于7月1日施行。

⑴义务教育的年限和入学年龄

⑵实施义务教育的步骤

⑶义务教育的管理体制:

“义务教育事业,在国务院领导下,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

⑷义务教育的费用:

“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

⑸义务教育的师资

“国家采取措施加强和发展师范教育,加速培养、培训师资,有计划地实现小学教师具有中等师范学校毕业以上水平,初级中等学校的教师具有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毕业以上水平。

⑹义务教育的强制性措施

(三)当前实施义务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⑴有关法规贯彻不力,法规体系不完备。

⑵教育投入总量不足,义务教育资金严重短缺。

⑶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

⑷义务教育师资队伍质量不高,且流失严重。

(四)关于新《义务教育法》

2006年9月1日,新《义务教育法》实施。

新《义务教育法》突出一个根本目标——让每个孩子都能有学上。

新《义务教育法》的两个亮点:

1、学校不能征收杂费。

2、学校不得被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新《义务教育法》关于投入责任的七大转变:

一、将由多渠道筹措经费、依靠人民办教育,向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投入办教育转变;

二、将由收费义务教育逐步向免费义务教育转变;

三、义务教育体制由“地方负责、以县为主”,向“经费省级政府统筹”,“管理以县为主”转变;

四、义务教育经费由在预算中与其他经费混为一体向单独列项转变;

五、中央和省对县里的财政转移支付由内部操作向公开透明转变;

六、经费投入各级政府分担体制由责任不明确向责任清晰和明确转变;

七、义务教育监督由无从问责向逐步建立问责制转变。

第七讲课程

一、课程的概念

广义:

课程是一个有意图而制订的学习活动的计划或蓝图,是“学习者全部学习活动”或“学习者在学校环境中获得的全部经验”,包含正规(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及教材所阐明和安排的信息)及非正规的内容(潜在或隐性的内容,即由学校生活质量、教师态度、教学活动的道德背景等传递的内容)和过程。

课程具有组织性,其要素诸如目标、内容、评价等彼此是关联的,且为一个连贯的整体。

狭义:

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各类经验和各种教材的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及其过程。

二、制约学校课程的主要因素

1、社会生产和科技发展的需要

2、政治经济制度的要求

3、知识的发展及分类

4、儿童身心的发展

5、社会文化传统

三、课程的类型

1、依据课程的组织形式划分:

(1)学科课程:

强调以学科为中心来设计课程。

根据其包含学科门类多寡不同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两种:

①分科课程:

根据各门科学的知识体系,以学科知识为中心来设计的课程。

从学校产生与发展的历史来看,分科课程在所有课程的类型中,历史最为长久。

孔子教学生“礼、乐、射、御、书、数”六门功课。

古希腊有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七艺”。

分科课程能最大限度地保持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和完整性,易教易学。

但课程缺乏知识间的整合性和联系性,容易脱离学生的兴趣和生活实际。

②综合课程:

打破传统分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了两门以上学科领域构成一门学科。

有几种组合形式:

融合课程:

把有内在联系的不同学科的内容揉合在一起而形成一门新的学科。

如把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融合为生物学。

广域课程:

合并数门相邻学科的内容形成的综合性课程。

如把地理、历史合并“社会研究”。

综合课程有利于减少课程门类,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世界。

但具体操作上难度较大。

(2)活动课程:

又称“经验课程”、“儿童中心课程”。

它是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设计的课程。

活动课程的主要倡导者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和克伯屈。

活动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儿童的兴趣和动机,以儿童的某些基本动机作为教学组织的中心,以代替学科作为课程的基础。

一般认为学习者的动机可分为四类:

①社会动机②建设动机③表演动机4游戏动机。

活动课程的长处:

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活动课程的缺陷:

夸大了儿童个人的经验,忽视了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影响了系统的知识学习

(二)依据课程的内容划分,形式课程和实质课程

(三)依据课程的呈现形式或影响学生的方式,划分为:

(1)显性课程:

亦称“正式课程”,指为完成一定的教育目的而正式列入学校课程计划的各门学科及各种活动。

它按照编制的课表实施,是学校施教、学生学习和考核的依据之一。

(2)隐性课程:

又称“非正式课程”、“潜在课程”、“隐蔽课程”。

与显性课程相对,是指学校通过教育环境(物质的、文化的和社会关系结构的)有意或无意(难以预期的、伴随着正规教学内容而随机出现的)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式教育影响的那部分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

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层面:

物质层面:

学校建筑、教室的布置、桌椅排列、校园环境

行为层面:

学生间的交往、教师间的交往、师生间的关系、教师与家长、社区与学校的关系等。

观念层面:

校风、办学方针、教学风格、教学观念、教学指导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