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安全优质高产栽培技术.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21579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菇安全优质高产栽培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平菇安全优质高产栽培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平菇安全优质高产栽培技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平菇安全优质高产栽培技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平菇安全优质高产栽培技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平菇安全优质高产栽培技术.docx

《平菇安全优质高产栽培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菇安全优质高产栽培技术.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平菇安全优质高产栽培技术.docx

平菇安全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平菇安全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一、技术简述

平菇安全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要求栽培场所符合国家农业创业标准NY/T391-2000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栽培基质符合NY/T5099-2002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根据不同栽培季节选用不同温型的优良品种,科学配制培养基配方,改发酵料栽培为熟料栽培,推广微生物优势接种法,改进发菌管理和出菇管理,病虫、杂菌防治以防为主,防控结合。

二、增产增效情况

全面推广平菇安全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可有效减少菌袋杂菌感染率,使菌袋成品率由原来的85-90%提高到95-98%,提高8-10个百分点,可大大提高生物学转化率,使平菇生物学转化率由原来的80-90%提高到90-100%,提高10个百分点,确保平菇产品安全,符合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的要求。

菇农种植1万袋平菇纯收益在目前原材料、人工上涨的情况下,仍可达2-3万元,是同等面积粮食(小麦、玉米)纯收益的30-40倍。

三、技术要点

1.栽培场所

(1)栽培场所的选择:

应选择在地势干燥、通风良好、远离污染源,周围清洁卫生,交通方便,产地环境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391-2000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要求。

菇棚面积不宜过大或过小,以400平方米左右为宜,菇棚建造要求通风、保温、保湿性能强,冬天能加温、夏天能降温。

(2)栽培场所的消毒:

栽培场所使用前必须进行消毒,其消毒药品及使用方法如下:

硫黄。

硫黄燃烧后产生二氧化硫,与水作用生成硫酸,亚硫酸附着菌体细胞使其氧氧致死。

1立方米空间用药15克,点燃,密闭门窗通风口熏蒸24小时后通风换气。

甲醛和高锰酸钾。

甲醛和高锰酸钾混合,由于还原作用与菌体蛋白的氨基酸结合而使蛋白质变性致死。

1立方米空间用甲醛10毫升高锰酸钾5克,敌敌畏1毫升、甲醛2毫升,与锯末混合后点燃,密闭门窗熏蒸24小时后,通风换气,既杀菌又杀虫。

气雾消毒剂。

采用国际公认的DCCMA灭菌齐为主剂,辅以优质烟熏势剂为载体,制成的气雾消毒灭菌剂,对常见的各种杂菌均有强烈的杀灭作用。

1立方米空间用药3-5克,点燃1小时后可达到消毒目的。

2.栽培季节

根据不同季节的气候条件,选用不同品种,合理安排,周年生长,常年出菇。

冬季栽培宜选用出菇温度在5度左右的低温型品种,春、秋季栽培宜选用出菇温度为5-23度或广温型(出菇温度为8-32度)品种,夏季栽培的宜选用气温在25度以上仍能出菇的高温型品种。

3.培养料的选择与配制

(1)培养料的选择。

平菇的产量与培养料的种类和质量密节相关。

能够栽培平菇的辅料很多,不同辅料的理化性质和营养成分不同。

所选用的原辅材料必须新鲜、无霉变、无虫蛀、无感染杂菌,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5099-2002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2)培养料的配制

A配方。

目前生产上各地使用的配方很多,这里仅推荐两个高产配方。

配方1:

棉籽壳88%,麦麸10%,生石灰2%,另加50%多菌灵0.1%。

配方2:

玉米芯90%,磷肥4%,尿素2%,生石灰4%。

B研制。

原辅材料配制前,一定要在阳光下暴晒1-2天,配制时务求做到两匀一充分(即料与料搅拌均匀,料与水搅拌均匀,料吸水充分),先将原辅材料按配方比例搅拌均匀,然后加水(料与水之比为1:

1.3-1.5),拌匀后堆积起来。

有条件的最好用搅拌机搅拌。

4.菌袋的制作

(1)塑料袋的规格与要求:

采用聚乙烯塑料袋,折幅宽20-22厘米,长40厘米,厚0.03-0.04厘米。

塑料袋厚薄要求均匀一致,无微孔,拉力强。

(2)装袋灭菌。

用装袋机装袋,要求装袋的料袋通体均匀密实,手按有弹性,不留指窝,装袋后,将料袋装筐,上锅灭菌,灭菌采用改进型浅盘式常压灭菌灶进行常压灭菌,大火攻头,争取4-6小时内料温达到98-100度,然后文火控制保持8-10小时,最后再大火烧半小时。

灭菌后当料袋内料温降至70度以下时运至已经消过毒的菇棚内,进行冷却。

(3)接种。

当料袋内料温降至28度时即可进行接种,采用开放式两头接种。

要求料袋灭菌彻底,料袋无微孔,菌种质量好,接种时下种量大,菌种将两头盖严,扎口不要太紧,菌种质量好,接种进下种量大,菌种将两头盖严,扎口不要太紧,接种后能给发菌创造适宜的外界环境条件,促菌快发,成功率一般达98%以上。

接种时,每3人一组,一人负责料袋的堆放,一人负责解扎袋口,一人负责接种。

接种时动作要迅速,轻拿轻放,接种人员必须做好个人卫生,并用75%酒精擦手消毒。

5.菌袋培养

(1)摆放菌袋。

菌袋摆放的层数应视气温而定,日平均气温在10度左右时,摆放3-4层,日平均气温在18-20度时,摆放2层;日平均气温在20度以上时,单层摆放,菌袋之间并留一定的间隙,防止袋内料温内过高而烧死菌丝;日平均气温在5度以下时,要增加菌袋摆放的高度和密度,以提高菌袋内料温,促进菌丝生长。

(2)发菌管理。

一要勤观察,严防高温烧菌,接种后10天菌丝扩展,呼吸量增加,料温些时较菇棚内气温偏高2度左右,这时要观察料温的变化,注意通风降温,当料温上升到30度以上时,要采取措施降温。

二要适时翻堆,整个发菌阶段应翻2-3次堆,翻堆时注意将拣出感染的菌袋放在一起进行处理。

整个发菌期间控制菌袋内料温稳定在22+2度上下,菇棚内温度在70%以下,保持空气新鲜,温度适宜,通风良好,菌丝生长正常,从接种到菌丝长满袋一般需25-30天。

(3)常见问题及其预防和处理措施

A菌种萌发缓慢。

多因培养料含水量过大,透气性差,而滋生大量厌氧细菌,打开袋有较强的酸味,这种情况可解开袋口并剌孔透气,以增加料内氧气的供给,同时降低料的含水量。

B菌丝生长纤细无力,稀疏松散。

多因菌种本身压力较弱或带有细菌,或透气性差,持续高温高湿,打开袋口有浓烈的恶臭味。

属于菌种问题的可灭菌接种,属于环境条件不适宜的,可加强通风排湿降温。

6.出菇管理

平菇出菇有立体堆放墙式菇,单排墙式覆泥出菇、双排墙式覆泥出菇和畦床式覆土出菇。

(1)立体堆放墙式出菇。

菌袋堆积的高度视气温的高低而定,气温在20度以下,菌袋摆放5-8层,气温在25度以上,摆放不宜超过4层。

摆放的长度视菇场情况而定。

排与排之间的距离为60-70厘米。

摆放可将袋口解开,摆放后每天喷水2-3次,结合喷水每天通风3-4小时,并增加光照。

在透宜的温度下,菌袋两端就会出现大量原基,此时将袋口在直卷起。

原基保持充足的空气和光线便迅速生长,颜色由深变浅,分化出菌柄的菌盖。

这时满场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90%左右,使其不低于85%,不高于95%。

喷水次数视天气情况和出菇情况而定,掌握勤喷、轻喷,同时,加强通风。

(2)单排墙式覆泥出菇。

将立体堆放出过1-2茬菇的菌袋,或菌丝刚发满的菌袋,脱掉塑料袋,使菌棒(脱过袋的菌棒)与菌棒紧密相挨,平摆在两层厚的砖墙上(砖墙上铺2厘米的糠),在菌棒上平铺一层2厘米厚的泥土,然后再放一层菌棒,再平铺一层泥土,一直叠放5-7层,在菌墙最上一层筑成一个能浇水的水槽,可经常保持菌塘泥土湿润。

两排菌塘之间的距离为60-70厘米。

出菇管理要点可堆放塘式出菇,所不同的是除每天喷水保持菇场湿度外,当菌墙上层或个层比较干燥时要及时浇水补充。

(3)双排塘式覆泥出菇。

将菌棒双排摆放,中间间距22厘米左右,填满泥土,菌棒上也覆泥土2厘米厚,依次平摆5-7层,上部菌棒中间稍凹,以利于补水。

出菇管理方法为单排塘式覆泥出菇/

(4)畦床式覆土出菇。

利用林下或果园空地做畦床,畦床宽1.2-1.5米,深33厘米左右,长度不限。

畦床与畦床间留出35厘米宽的走道,畦床底部平整后铺一层优质有机肥,畦床整好后将菌棒坚立排放在畦床内,在摆放菌袋之前薄薄撒一层生石灰,菌棒与菌棒靠紧。

放袋可将菌袋下部2/3处用利刀纵划4道口子,以利菌棒接纳土壤水分及养分,上部仍使菇体由袋内发生,以免平菇沾污泥土,降低商品价值。

畦床菌棒排满后,选用肥沃的苹园土或泥,一般土中加入一定量的有机肥料,或加入少量尿素、复合肥等营养特质,填入菌棒之间的空隙内,埋深菌袋的2/3,覆完土后用水将畦床浇透,浇水后若发现菌棒之间无土的再用湿土填上,然后盖上一层薄膜。

当露土后5-7天在畦床上形成大量的菇蕾时,掀掉薄膜,覆土后保持菇场内空气相对湿度在85-95%,空气清新,并有一定的散射光。

(5)常见问题及其预防和处理措施

A常见问题。

出菇推迟,发菌很好,出菇推迟,其主要原因一是培养料含水量达不到70%,发球这种情况,不要急,让菌丝再长数目,通过呼吸作用,料的含水量逐渐达到70%,即可出菇。

二是通风不良或光照太差。

通风不良时培养料中沉积的二氧化碳不能及时散出,菇房内二氧化碳浓度比较高,不能形成子实体。

子实体原基形成时需要一定的散射光,光照太差时,原基不能形成。

二是死菇。

以菇蕾萎缩,变黄,未长大就死亡,严重时成片死亡。

原因很多,多数情况是因菇房高温、高湿、通风不良,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子实体生长过密,营养供应不足,喷水过量,喷水后未及时通风,致使幼菇缺氧而死。

菇棚内相对湿度不足或阳光直射,致使幼菇失水死亡。

菇房不清洁,被细菌感染,致使幼菇变黄,表面受黏后死亡。

三是子实体畸形。

原基形成后,长出较长而粗的菌柄,在顶端分枝处,长出许多小菌柄,形成珊瑚状子实体;原基不分化形成幼芽,而且形成似花椰菜球形或半球形的子实体原基团;菌柄细长,菌盖较小,外形象高脚酒杯;子实体只有细长的菌柄而无菌盖,呈光杆型,柄的顶端只有小小的开口,颜色稍深,幼菇生长瘦弱,呈黄白色或黄褐色,菇体从顶向下逐渐萎缩枯死,呈皱缩干瘪状;部分子实体的菌盖变成淡蓝色或焦黄色,产生畸形的原因主要是通风不良,二氧化碳浓度偏高,空气相对湿度接近或达到饱和,光线不足,显度偏高或偏低,培养料含水量过高,用煤炉加温时煤炉放出二氧化碳等。

B预防和处理措施。

加强出菇期科学管理,科学调整菇房内温、湿、光、气,发送菇房内生态条件,以满足平菇子实体分化、生长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

发生后针对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行挽救。

7.采收

(1)采收时间与方法。

平菇多鲜,通常以子实体形成后的5-7天八成熟时采取为宜,此时菌盖边缘稍内卷,孢子还未弹射。

采取过早,影响产量,采取过迟,菇体失水,边缘破裂,质地变脆,味道欠佳,质量减轻。

另外,采收过迟,子实体大量弹射孢子,有的人吸入后会引起过敏反应,有碍健康。

采收前一天停止喷水,采取时一手按住菇柄基部,另一只手轻轻扭动菌柄,即可采下,也可用刀子在子实体基部紧贴料面处割下,采收时不论大小,一次采完。

采后及时清理菇体,去除污物,放在硬质的容器内,搬出菇房,清理料面,去除菇根;清理地面去除残渣废料和地面撒生石灰,以防滋生病虫害。

(2)间竭养菌。

菇房清理后,对菌袋进行间竭养菌,此时,菇房停止喷水,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70-75%,注意通风换气,使菌袋休养生息,待再发菇蕾时转入下茬菇出菇管理。

8.病虫杂菌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防控结合,经常保持栽培场地周围清洁,定期喷洒生石灰进行消毒,科学调控温、湿、光、气,给平菇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必须用药时,使用生物和生化制剂,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对症下药,严格按照规定的浓度和剂量,严禁使用剧毒和高残留农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