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池州一中1314学年高二上期中考试历史综述.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19340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0.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池州一中1314学年高二上期中考试历史综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安徽池州一中1314学年高二上期中考试历史综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安徽池州一中1314学年高二上期中考试历史综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安徽池州一中1314学年高二上期中考试历史综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安徽池州一中1314学年高二上期中考试历史综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池州一中1314学年高二上期中考试历史综述.docx

《安徽池州一中1314学年高二上期中考试历史综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池州一中1314学年高二上期中考试历史综述.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池州一中1314学年高二上期中考试历史综述.docx

安徽池州一中1314学年高二上期中考试历史综述

池州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50分,每小题2分)

1.杜维运在《史学方法论》中说:

“所谓原始史料,为目击者的陈述、文献以及事实自身的遗存,数者皆与事件同时。

”依据这一定义,对于研究商朝历史而言,下列各项属于“原始史料”的是(  )A.《封神榜》

B.武王伐纣的历史传说

C.甲骨卜辞

D.周人有关商朝的记载

2.有位史学家这样评论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

“战国时代,诸子百家风行一时,各家中有顺势而活动的,想要因势利导,借助权力来改造社会;也有逆势而动的,知其不可而为,想依据理想来改造社会。

”下列各项中,“想要因势利导,借助权力来改造社会的”是(  )

A.道家

B.墨家

C.法家

D.释家

3.主张“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的思想家是(  )

A.孔子

B.孟子

C.韩非子

D.荀子

4.某博物馆藏有一块砖,此砖长30.8厘米、宽26.7厘米、厚4厘米,正面以凸线划分为12个方格,每格内有一阳文秦篆,被推测为秦代遗物。

砖文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

”这一遗物印证了秦朝(  )

A.是大一统的王朝

B.没有自然灾害

C.人民生活的富裕

D.社会安定团结

5.汉武帝“独尊儒术”、李贽批判孔子、康有为尊孔子为改革先师、袁世凯“尊孔复古”、新文化运动中“打倒孔家店”、“文革”中的“批林批孔”、当前的“孔子热”,既是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孔子的命运。

以下各项中,能够用来解释孔子“命运”的比较科学的观点是(  )

A.“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B.“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C.“历史就是过去的人和事”D.“历史就是昨天与今天永无休止的对话”6.北宋时期出现大量描绘市井风情的绘画作品。

出现这一现象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重文轻武”是朝廷的基本国策

B.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C.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兴盛D.各民族融合与交流的进一步加强

7.狄摩西尼指出:

“植根于每个人(雅典公民)心底的原则是:

人生来不仅属于父母,而且属于国家……倘若他视自己为国家的儿女,便会自愿赴死,而不愿看到国家沦为附庸。

如果国家处于被奴役的地位,他会感到蒙受的耻辱比死亡更可怕。

”下列各项中,最能解释上述现象出现原因的是(  )

A.雅典盛行人文主义

B.民主政治激发了公民的爱国热情

C.雅典文化中的尚武精神

D.雅典的爱国主义教育成效显著

8.以下各项中,属于明朝大儒王阳明提出的思想主张的是(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天者,理也。

C.“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

D.“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9.下列历史人物中,“当举世大乱之时,不因人类之残贼凶恶,而怀憎恶厌弃之意,且极力推明人皆可以为尧、舜”的是(  )

A.孟子

B.孔子

C.老子

D.荀子10.某史学家认为:

“后世官制,变化繁赜。

而其原理,不能出于治民、治军、监察官吏三者之外;此亦可见秦之定制,非漫然而设也。

”以下的相关评述中正确的是(  )

①材料中的“原理”指的是三权分立与制衡②秦朝的中央官制最早体现了此“原理”③作者对“原理”开创者持赞赏态度④作者对“后世”的官制持否定态度。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11.古希腊思想家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等人的贡献在于(  )

A.“将哲学从天上带到人间”

B.打破了中世纪神学对人性的束缚

C.动摇了天主教会的权威

D.为人类勾画出“理性王国”的蓝图

12.“没有什么是真实的存在,即使有,也是不可知的;即使有人知道,也无法向别人说明。

”持这种思想的是(  )

A.苏格拉底

B.智者学派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13.柏拉图认为:

在理想的社会中,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统治国家,武士们保卫国家,农民和手工业者负责生产。

据此我们可以推断,柏拉图这一认识体现了其(  )

A.对雅典民主政治持肯定态度

B.对抽签选举持反对态度

C.主张按照人的出身来确定社会分工

D.主张民众的直接民主

14.下列说法中,流行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是(  )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我是一个凡人,我只要尘世的幸福”

C.“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

D.“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

15.英国哲学家罗素指出:

16世纪的宗教改革,是一次心灵追求自由的运动。

下列材料能够佐证罗素这一认识的是(  )

A.“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

B.“当钱币在钱柜中叮当作响,增加的只是贪婪和利己之心”

C.“上帝的恩典并不是毫无分别地把得救的指望赐给所有的人”

D.“教皇没有免除任何罪孽的意志和权力”

16.“较为保守的人士徒劳无益的抱怨,没有什么是神圣的了;上帝自己也受到审查了,《圣经》被要求在理性的法庭上提交自己的证明材料。

”这种质疑一切的情形可能发生在(  )

A.古代希腊

B.文艺复兴时期

C.宗教改革时期

D.启蒙运动时期

17.1690年,洛克出版《政府论》第二卷。

洛克认为,政府统治起源于遥远的古代,人们决定共同工作,建立国民社会,指定统治者来保护和提高他们的共同利益,个人将自己的政治权力交给他们的统治者,但保留个人生存、自由和财产的权利。

任何侵犯这些权利的统治者都应被废黜。

据材料判断,下列评述恰当的是(  )

①洛克提出了“社会契约论”②洛克正确地揭示了国家的起源

③洛克想以此为英国革命辩护④洛克的思想推动了英国革命的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③

18.黄宗羲认为:

“秦变封建而为郡县,以郡县得私于我也;汉建庶孽(指诸侯王国),以其可以藩屏于我也;宋解方镇之兵,以方镇之不利于我也。

此其法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

而亦可谓之法乎?

”对黄宗羲这一表述的正确理解应该是(  )

A.包含有朴素的辩证认识

B.古代社会没有法律制度

C.主张为天下人立法

D.蕴含近代民主法治的基本精神

19.源远流长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汉字书写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正楷”的基本特点是(  )

A.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具有实用价值

B.笔画简约,线条流畅纵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C.规矩与放纵并存,审美价值与实用价值兼具

D.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

20.王国维说:

“元曲之佳处何在?

一言以蔽之,自然也。

”下列能体现“自然”之意的有(  )

①直抒胸臆②对仗押韵③格律工整④雅俗共赏

A.①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1.某文献中有这样的描述:

“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

”据此判断,该文献可能是(  )

A.《道德经》B.《墨子》C.《韩非子》D.《庄子》

22.在课堂上,同学们对“中国古代的科学思想”这一话题畅所欲言。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中国古代科技重视经验总结,使中国文化具有了强调实用技术的倾向

B.《老子》强调的“无为”,体现了要尊重自然,重视完善人和自然的关系

C.儒家注重以社会人文问题作为论说的主题

D.苟子“制天命而用之”思想的核心是听天由命

23.下列对图1、图2、图3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图l的经济结构是在英国工业革命后形成的

B.图2的经济结构是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

C.当今世界正在形成图3的经济结构

D.经济结构演变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24.下列关于近代科技革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哥白尼的学说从根本上动摇了上帝创造万事万物的理论

B.牛顿经典力学为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实验奠定了理论基础

C.瓦特改良蒸汽机吹响了第一次能源革命的号角,唱“主角”的能源是煤炭

D.19世纪后期人类开始从蒸汽时代进入机器时代

25.元代《富春山居图》残卷分藏于海峡两岸。

2010年初,两岸均有意联合展出该作品。

下列作品与《富春山居图》同属于一个朝代的是(  )

A.顾恺之《洛神赋图》

B.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C.王祯《农书》D.李贽《焚书》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30分)

材料一 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而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

更大地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

士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中华民族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注定要受到他们的深刻影响。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兴起的历史条件(6分)。

举一例说明士的崛起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

(2分)

 

材料二阅读案例,完成问题。

案例一:

汉文帝的车驾至中渭桥时,突然从桥下窜出一人,把皇帝的御马吓得又叫又跳,文帝大怒,把这人交给廷尉张释之治罪。

经审讯查明,此人在桥下躲避皇上车驾,误以为车驾已过,急着回家,没想到惊吓了御马。

张释之认为此人是偶然过失。

只是违反了“清道令”,判以罚金后释放。

案例二:

汉武帝推行币制,主管财政的官员颜异表示反对,武帝不悦。

后来,有人在颜异面前批评朝政,颜异未加反驳,只是冷笑一声。

廷尉张汤弹劾道;身为九卿重臣,不公开表示意见,而是在肚子里诽谤皇帝,这叫“腹诽”。

属“大不敬”!

颜异因此下狱,死在监狱里。

(2)从以上案例来看,汉朝廷尉的职责是什么?

(2分)

 

(3)张释之和张汤对冒犯皇帝的行为判决轻重悬殊,排除其他因素,在立法指导思想上有什么不同?

(4分)

 

材料三 仲舒复对日: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

古今之通谊也。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邪避之说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对既毕,天予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董仲舒传》

(4)概括材料三的观点,分析董仲舒提出这些观点的主要原因。

(6分)

材料四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朱熹《行官便殿奏礼》

材料五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

中间千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

(5)根据材料四、五,指出朱熹和李贽对孔子思想的态度有何不同?

(4分)并分析李贽思想产生的原因。

(2分)

 

(6)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汉代以来儒学长期被奉为正统思想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分)

材料一:

这种氛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十八世纪占支配地位的观念:

科学方法是研究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的惟一可行的方法。

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

—[美]罗伯特·E·勒纳《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

正像卢梭说的,他是“凭假设和条件的推理”来构成他的学说的。

其实,所有启蒙思想家无不如此。

但在争取人的权利和尊严的问题上.对广大人民来说,首先是在争取生存的问题上,这种学说和原则却具有一种完全新颖的、扣人心弦的含义,起到了使人们为之奋斗的作用。

18世纪还不可能出现经济和社会关系的动态的观点。

对社会、政治问题的恩考,还只能停留在社会关系的静态的幻象上面。

—王养冲《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

材料三:

众议院……有弹劾(违法失职的总统、副总统和高级文官)的全权。

……参议院有审讯一切弹劾案的全权。

……凡必须经参议院及众议院一致同意的命令、决议……应经总统批准……。

经参议院的协议及同意,并得该院出席议员三分之二赞成时,总统有权缔结条约;总统提出大使、公使、领事、最高法院法官及合众国政府其他官吏,经参议院的协议及同意时,任命之……

—摘自《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启蒙运动的起因。

(2分)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时期“理性”思想的变化。

(2分)

 

(2)据材料二,指出“静态的幻象”的启蒙学说有哪些局限性?

(4分)

 

(3)指出材料二关于启蒙运动作用的看法。

(2分)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思想两方面加以说明。

(4分)从研究性学习史料与结论的关系看,研究历史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

(2分)

 

(4)指出美国宪法三权分立制的理论思想主要出自哪本著作,并请概括该理论思想的主要内容。

(4分)

池州市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高二历史答题卷(文科)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在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

答案

/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

(1)(8分)

(2)(2分)

(3)(4分)

(4)(6分)

(5)(6分)

(6)(4分)

27.

(1)(4分)

(2)(4分)

(3)(8分)

(4)(4分)

 

答案

一、选择题(在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50分)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7.

(1)起因:

科学与知识进步促成启蒙运动。

(2分)

变化:

从肯定人性、尊重人的价值发展到提倡科学与自由平等。

(从崇拜人性发展到崇拜理性)(2分)

(2)局限性:

仅凭假设与推理来构想学说;看不到经济与社会的辩证联系。

(4分)

(3)看法:

开启民智。

(2分)推动法、美等国资产阶级革命;丰富资产阶级思想学说和人文主义内涵。

(4分)

原则:

论从史出。

(2分)

(4)《论法的精神》。

政治民主及人民自由的保证是权力分立。

一个国家的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

三者互相独立而又相互监督(或:

三权制约与平衡。

)(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