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中考语文复习讲解篇第二篇现代文阅读第二节非文学作品阅读说明文议论文阅读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917744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53.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中考语文复习讲解篇第二篇现代文阅读第二节非文学作品阅读说明文议论文阅读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浙江省中考语文复习讲解篇第二篇现代文阅读第二节非文学作品阅读说明文议论文阅读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浙江省中考语文复习讲解篇第二篇现代文阅读第二节非文学作品阅读说明文议论文阅读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浙江省中考语文复习讲解篇第二篇现代文阅读第二节非文学作品阅读说明文议论文阅读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浙江省中考语文复习讲解篇第二篇现代文阅读第二节非文学作品阅读说明文议论文阅读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中考语文复习讲解篇第二篇现代文阅读第二节非文学作品阅读说明文议论文阅读含答案.docx

《浙江省中考语文复习讲解篇第二篇现代文阅读第二节非文学作品阅读说明文议论文阅读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中考语文复习讲解篇第二篇现代文阅读第二节非文学作品阅读说明文议论文阅读含答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中考语文复习讲解篇第二篇现代文阅读第二节非文学作品阅读说明文议论文阅读含答案.docx

浙江省中考语文复习讲解篇第二篇现代文阅读第二节非文学作品阅读说明文议论文阅读含答案

第二节非文学作品阅读(说明文、议论文阅读)

考点击破

说明文阅读

考点一把握说明对象和特征

例1 (重庆中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题目。

空难“见证人”——黑匣子

①空难事故发生后,飞机往往解体,甚至被烈火烧毁。

人们到现场救援的时候,总是会寻找一个东西,它的名字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了,对了,这就是被誉为空难“见证人”的黑匣子。

它可以给调查人员提供证据,帮助他们了解事故的真相。

②实际上,黑匣子并不是黑色的,而是色调较亮的“国际橘”。

这种明亮显眼的颜色,以及记录仪外部的反射条带,使事故调查员在飞机失事后能很快找到它。

③媒体很喜欢用“黑匣子”这个名称,但大多数专业人士不这样叫。

航空专家通常把黑匣子叫作电子飞行数据记录仪。

④黑匣子由两个设备构成:

飞行数据记录仪和舱声录音器。

它们在任何一架商业飞机或喷气式飞机上都是必备的。

黑匣子通常安装在飞机尾部,这样在飞机失事时,它们才更容易被保存下来。

数据记录仪记录飞行速度、高度、垂直加速度和燃油流量等数据。

舱声录音器记录驾驶舱内的各种声音,包括通话声、发动机声、爆炸声等。

黑匣子记录的飞行数据、驾驶舱的各种声音能帮助人们分析事故原因。

⑤黑匣子是由澳大利亚人戴维·沃伦博士发明的。

戴维·沃伦博士的父亲死于1934年的巴斯海峡飞机失事,当时戴维只有9岁。

20世纪50年代初,沃伦博士萌生了一个念头:

制作一个能记录飞行数据和驾驶室对话的装置,用于帮助分析人士了解飞机失事原因。

他为墨尔本航空研究中心写了一篇名为《帮助飞机失事调查的设备》的备忘录,并于1956年发明了名为“ARL飞行记忆装置”的飞行记录仪。

直到5年后,他的发明才得到广泛关注,该设备最终在英国和美国投产。

⑥黑匣子装有水下定位信标,一旦其感应器接触到水,就开始发射脉冲信号,每秒发射一次,共发射30天,然后会因电池电量耗尽而停止发射。

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就会给搜寻带来巨大困难。

法航447航班失事坠入大西洋后,搜索人员花了两年时间才找到并打捞起黑匣子。

⑦黑匣子通常由钛或不锈钢包裹两层,而且能经受恶劣的环境条件。

包含记忆板的关键部分可承受带有钢钉的227公斤的物体从3米的高度砸到它上面。

研究人员尝试在1100摄氏度的火中摧毁它,把它放进有压力的盐水罐中或浸入航空燃料中,但黑匣子都安然无恙,所以黑匣子实际上是无法毁灭的。

但黑匣子的功能并不像你的手机那样强大。

马航MH370事件之后,专家表示,可能是时候为搜集航空数据的手段升级了。

当前飞机上的数据记录仪不能与外界进行实时沟通,还没有从大型飞机上传输大量数据的能力。

(选自《读者》,2014年第10期,有删改)

请根据第①—④段内容,概括说出什么是黑匣子。

黑匣子就是安装在飞机尾部,颜色为色调较亮的“国际橘”,记录飞行速度、高度、垂直加速度和燃油流量等数据和驾驶舱内通话声、发动机声、爆炸声等的各种声音,便于飞机失事时帮助人们分析事故原因的电子飞行数据记录仪。

考点二 判断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例2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题目。

雾霾引起“城肺病”

①2013年1月13日的京津地区,俨然上世纪五十年代“雾都”伦敦的翻版,北京多个空气检测点PM2.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浓度指数“爆表”,通州地区甚至达到950微克/立方米,建设“美丽中国”目标遭遇严峻挑战。

②据中国环境检测总站统计,截至13日零时,在全国74个PM2.5浓度检测城市中,有33个城市的部分监测站点检测数据超过300,即空气达到了“重度污染”,33个城市呼吸困难。

【A】在受影响最严重的京津冀地区,北京、石家庄、保定、邯郸、天津、沧州、廊坊、唐山等地都发布了大雾橙色预警。

其余在山东、四川、安徽等城市也发布了黄色或橙色预警。

河南新乡和开封甚至发布了大雾红色预警信号。

在辽东半岛、湖南大部、黄淮、江淮、江汉、江南等地也都出现能见度不足1000米的雾,部分地区能见度不足200米。

③北京环保局将这次污染归为三个因素,其中,根本原因是燃煤、机动车、工业扬尘等污染源大量排放,直接原因是近期天气极端不利,重要因素是区域污染和本地污染叠加。

④环保部污染防治司指出,【B】把二氧化硫的年排放量控制在1200万吨以内,才能满足适合户外活动的“三级天”要求,但“十一五”末期较“十五”末期减排二氧化硫超过10%之后,每年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仍然达到2200多万吨;和二氧化硫一样,其他污染物超过环境承载能力的排放水平,短期内仍不能满足群众的舒适度和健康需求。

近十年里,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都未得到明显的改善,大气污染涉及工业结构、能源结构、城市规划等方方面面。

短期内针对“重度污染”天气而采取的临时应急措施无济于事。

⑤亚洲开发银行等发布的报告表示,上述所有污染来自工业点源排放和机动车尾气排放。

一方面,大部分二氧化硫排放均来自火电厂以及非金属矿物生产,钢铁、化工制造和有色金属冶炼企业。

这些行业占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85%以上,大大高于它们对工业总产值的贡献率。

另一方面,由于包括PM2.5等多种污染,机动车尾气会导致严重的空气污染。

而过去几年,民用机动车(即非军用车、公务车和私家车)的数量每年以15%的速度增长,私家车年增长率更是达到20%。

⑥具体到PM2.5,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认为,大型城市PM2.5严重超标与以下因素相关:

一是最远达到几百公里以外的植被遭到破坏,裸露的表土大量增加,沙尘远距离运输到城市;二是城乡结合部继中心城区之后大兴土木,以北京为例,五、六环以外尘土飞扬;三是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污染物排放,包括燃煤锅炉、机动车尾气、炒菜油烟、加油站和家居装修的挥发物等等;四是周边城市重化工业污染排放,如周边城市对北京PM2.5排放的“贡献度”接近四分之一。

⑦大气污染防治,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役,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这不仅需要环保部门的努力,完善有关政策措施,更需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同时也需要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

请从文中【A】【B】两处画线句子中任选一句,指出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示例:

【A】句:

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作用:

以北京、石家庄、保定等地发布大雾橙色预警为例,具体说明京津冀地区受污染影响最为严重。

【B】句:

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作用:

通过具体数字准确地说明“把二氧化硫的年排放量控制在1200万吨以内,才能满足适合户外活动的‘三级天’要求”。

考点三 分析理清说明顺序

例3 (四川凉山中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题目。

微信是一种生活方式

①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款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手机聊天软件。

②用户可以通过微信与好友进行形式上更加丰富的类似于短信、彩信等方式的联系。

微信软件本身完全免费,使用任何功能都不会收取费用,微信时产生的上网流量费由网络运营商收取。

2012年9月17日,微信注册用户过2亿。

③因为是通过网络传送,因此微信不存在距离的限制,即使是在国外的好友,也可以使用微信对讲。

其实微信相当于另一个QQ。

但是不同于QQ的是,它在交友这块表现得更具时效性,也更强大。

不论是塞班、安卓还是苹果的手机用户,只要安装了微信,就可以进行跨手机平台的畅通聊天。

④而微信交友的方式也是非常的独特,那么微信到底是通过什么方式交友的?

微信怎么用?

微信的使用方法其实非常简单。

它与所有的即时聊天软件一样,需要注册与登入。

但相对于其他即时聊天软件,微信的注册和登入更加的方便。

QQ微信注册账号:

如果你拥有QQ账号,就可以不需要注册而直接使用QQ账号登入微信。

如果你不想使用QQ账号登入的话,可以用手机号码进行快捷注册。

只要选择好自己所在的国家,然后填下手机号码与登入密码就可以了,非常方便,10秒钟就能搞定。

注册成功之后,你就将拥有一个微信账号,你下次除了使用QQ账号、手机号码登入之外,还可以使用微信账号登入。

⑤说完微信注册问题,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微信都拥有什么独特的交友方式吧。

⑥一:

查看附近的人。

微信将会根据用户的地理位置找到附近同样开启这项功能的人,使用户轻松找到身边正在使用微信的他们。

这个距离在100-1000米之内,只要是开启了查看附近的人的微信用户,都能在列表中看到。

也许,就因为这个功能,你就找到了心目中的TA。

二:

摇一摇。

摇一摇是微信最独特也是最强大的交友方式。

支持通过摇一摇手机找到同时也在摇手机的朋友。

只要是在同一时间摇动手机的微信用户,不论你在地球哪一个角落,都可以通过这个功能认识彼此,非常强大。

三:

漂流瓶。

微信支持扔漂流瓶匿名交友。

相信大家对于漂流瓶都不会陌生,就是将自己想说的话写在纸上,然后放入瓶子,将它扔进水里,等待有缘人拾取。

微信还支持将语音放进漂流瓶,非常给力。

漂流瓶可以让你将自己想说的话装进瓶子,扔进大海,等待有缘人拾取。

基本上,微信的交友方式就是这三大类别了。

当然,你也可以通过搜索对方的微信号进行添加。

⑦除了这几个给力的交友方式,微信还拥有很多辅助功能,比如QQ离线助手、微博私信助手等等。

⑧对于喜欢交友的朋友来说,微信绝对是一款神器。

本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

逻辑顺序。

文中先概说微信的概念和优点,接着具体说明微信的注册和登入,最后具体说明微信的独特交友方式。

考点四 体会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例4 (黑龙江龙东中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题目。

凶手WiFi

①近日,一群来自丹麦的女学生用水芹种子进行实验,得出了惊人的发现:

WiFi信号可能会损害健康。

②由于学校没有监测大脑活动的设备,女孩们选择了水芹种子作为研究对象。

她们将12个装有水芹种子的盘子平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放在没有任何WiFi信号的房间里;另一组则放在两台运行中的无线路由器旁边。

十二天的时间里,覆盖有WiFi的房间内,大多数种子变成了褐色,然后死亡。

而另一间房里的种子则正常生长。

③虽然有人认为,种子之所以在覆盖有WiFi的房间中死掉,可能是路由器散热所致。

但此项实验结果还是加剧了人们对WiFi辐射的恐惧感,有些家长和教师们要求校园内禁止安置无线路由器。

④与此同时,实验也得到了荷兰研究者的力挺。

三年前,荷兰的科学家选用白蜡树作为研究对象,他们将这些树木分别放在距六个辐射源0.5米处的位置,辐射源的频段介于2412赫兹到2472赫兹,功率为100毫瓦——和无线路由器相似。

靠近辐射源种植的树木,树叶上出现了“具有类似铅光泽”的物质,导致叶片的上下表皮死亡,最终掉落。

⑤但是,美国的一些研究者对这些研究成果表示怀疑,他们认为,由于WiFi采用的是低强度的无线电波传输信号,其威力只是微波的十万分之一。

在一间覆盖WiFi的屋子里待上一年,受到的辐射量仅相当于用手机进行20分钟通话。

⑥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如果WiFi使用不正确,也极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

那么,作为普通用户,在使用无线路由器时应该注意什么呢?

⑦首先,人体接受的辐射量跟频率有关,频率越高,伤害越大。

因此,家中没有必要使用功率过大的无线路由器。

⑧其次,辐射危害大小还跟距离有关,距离越远,危害越小。

如果家中有孕妇、小孩、老人或免疫力低下者,最好让无线路由器与他们的活动范围保持较远的距离。

⑨第三,最好不要将WiFi设备放置在卧室内,尤其是放在床边。

如果不使用WiFi,最好将无线路由器关闭,以降低不必要的风险。

⑩还有,别在腿上使用笔记本电脑,最好将电脑放在桌子或托架上。

第⑥段中加点的“极”字能否删去?

为什么?

不能。

“极”是表程度的词语,强调可能性大,说明如果WiFi使用不正确,很容易对人体造成伤害。

去掉后不能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考点五 结合文章表达感悟和体验

例5 (湖北潜江中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题目。

智能快递

郭宇靖

中国邮政日前宣布开放全国5000个自提网点,任何一家快递公司发货,均可享受此服务。

自提网点包括现有邮政自有网点和“无人值守”的智能快递柜。

看似简单的自提系统开放,背后却是智能快递的大市场。

企业、专家、主管部门等负责人均认为,智能快递已成为当前政府驱动快递满足消费和商业需求的重要手段。

快递员将快递包裹送到置于小区的智能快递柜中,给收件人发送取件短信。

收件人经过手机查询——输入密码——开门取件三个步骤,便可将一个快递包裹从智能快递柜中取出,抱回家去。

这种方式越来越受到居民和快递员欢迎。

中国快递协会常务副会长李惠德说,目前出现的一些智能快递柜,代表着未来中国快递业的发展方向——智能快递,即通过引入信息化、大数据等现代化手段,融合预测等方式,以更加便捷的智能设施(如智能快递柜)和手段满足高密度、高成本、高人力的现代快递工作,通过建设社区的“智能快递站”为消费者服务。

智能快递站模式可以24小时为居民提供服务,减少交通拥堵,未来还可以变成独立的智能账户,市民在家中就可以完成各种邮政业务及其他社区服务的操作。

专家认为,相比传统模式,快递柜有多个优势。

首先是标准化产品,可以连接各个快递公司;其次是做到24小时服务;第三是加入摄像头减少纠纷;第四是价格低廉。

智能快递可消化我国高速增长的巨量快递。

未来我国快递业务量猛增,而人工投递成本不断增加,继续满足居民和电子商务快递需求,快递柜成为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

智能快递柜还具有很强的扩展性,成为高价值的社区入口。

业内人士认为,以京东注为例,可以增加冷藏冷冻功能,只需要1000元成本就可以加一个附柜。

此外,可以利用这一空间进行销售,以小区的大数据积累为基础,电商可以掌握小区购买米、油等生活用品情况并提前配送储藏,提升了物流和快递柜的效率和价值。

有预测显示,智能快递将伴随快递需求和服务的提升而高速发展,根据全国快递柜潜在需求和可建设总数,在未来5年左右可产生百亿级的市场。

(选自《半月谈》,2015年第8期,有删改)

【注释】京东:

JD.COM,专业的综合网上购物商城,销售超数万品牌,是中国最大的自营式电商企业,已进入全球互联网公司十强。

智能快递能成为当前政府驱动快递满足消费和商业需求重要手段的原因有哪些?

请联系全文分条罗列。

(至少答出三条)

示例:

①可24小时为居民服务,减少交通拥堵。

②未来可变成独立的智能账户,在家便可完成业务操作。

③加入摄像头,能减少纠纷。

④可消化我国高速增长的巨量快递,提升物流效率。

⑤具有很强的扩展性,成为高价值社区入口。

⑥可全天候服务,存取方便快捷。

⑦价格低廉实惠,人力成本降低。

⑧潜在需求大,市场前景好(或:

市场前景广阔)。

议论文阅读

考点一 提取或概括中心论点

例1(四川乐山中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题目。

“舌尖”上的争议

常 江

①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开播,最终变成了一场全民狂欢。

所谓树大招风,与第一季几乎是一边倒的赞美相比,第二季争议颇多。

最大的争议有两个。

一是食物与故事之间的关联性。

不少观众批评该片在一味用痕迹明显的故事大肆煽情的同时,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主题:

食物。

一些食物被指做法错误,一些食物匆匆登场又匆匆离场,令人直呼“看都没看饱”。

第二个较为隐晦,不少观察者和评论者认为该片一味追求对各种菜系的“全面”“公正”呈现,其实已演变成了一种国家主义的教育,背离了其作为美食节目的初衷。

其实无论哪种争议,最终都可归结为一个命题:

在“好看”的前提下,电视节目应当在多大程度上发挥教化的功能。

②这个命题并不新鲜,它几乎伴随着中国电视发展的全部历史。

早在第一季中,“舌尖”便已流露出与上世纪80年代的“文人电视”十分相似的气质:

唯美的画面、华丽的解说词、借物咏志的手法,并最终落脚于知识分子的家国意识。

在多数人将看电视首要地视为娱乐的背景下,这种气质显得有点不合时宜,甚至矫情。

当解说词把“去买菜”这么一个简单明了的动作,说成是“去市场上挑选新鲜时令食材”时,很多观众就崩溃了。

而这种表达方式,在上世纪80年代被认为是改造日常生活,将日常生活美学化的重要手段。

虽然有些浮夸,但对快节奏的、粗鄙的现代生活,未尝不是一种矫正。

③很多人说第二季不如第一季,因为它变“复杂”了,创作者要表达的东西太多,这话说得对。

任何事情都有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一个节目从默默无闻到名满天下,也需要面对很多随之而来的东西:

权力的介入、资本的力量、观众的干预,以及创作者微妙的心态。

就像一个无人问津的穷小子突然中了巨奖,身边一定会冒出许多莫名其妙的亲戚朋友簇拥着他一样。

因此,渴望“舌尖”在中国的电视经济与电视文化领域保持纯粹几乎是一个悖论。

④尽管第二季还没有播完,且已经播出的几集水准并不完全一致,但我本人总体上还是对这一类型的纪录片持欢迎的态度。

“舌尖”的成功,意味着在电视文化领域,几乎消失殆尽的文人气质的强势回归,尽管这一过程不可避免地伴随着商业、娱乐和各种意识形态的博弈。

毕竟,它在梳理一项民族文化传统的同时,源源不断地提供着建设性的力量。

如果你是家长,你更希望自己的孩子看美轮美奂的益智片,还是那个名叫《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卡通片呢?

答案不言自明。

⑤在时下浓重的商业主义氛围中,“舌尖”透露出的十分稀薄的文人气质,我们应当珍惜。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我们应当珍惜“舌尖”的文人气质。

考点二 概括、分析、补写论据

例2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题目。

谈影响力

查一路

不是只有明星或政坛人物,才可以引领潮流或掌控政局,我们普通百姓也都有各自的影响力。

只是普通百姓的影响力往往不够明显,不够闪光和耀眼,也不那么立竿见影,但千万别忽视了普通人的影响力。

邻国的一位农学博士20世纪80年代来中国种树,每天在中国的恩格贝种树10小时,一直种到97岁。

在他的影响下,日本有7300名志愿者来到恩格贝,种下树木300万棵,染绿黄沙4万亩。

1个人,20年,让茫茫的沙漠一角,奇迹般地冒出绿洲——这就是影响力。

日常生活中,一个人不经意的行为或者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足以影响一件大事。

这种影响力往往是隐性的,不细心体察,你就很难发现。

一个从沿海回来的朋友准备到内地投资,重点考察A城和B城。

在A城,他坐在街头擦皮鞋,擦皮鞋的一个大婶的动作,让他对这个城市死了心:

那个大婶把他一只鞋的鞋带解开,擦好等他付了钱才系上,一个细节瞬间让他悟出,这个城市市民的道德水准成问题——定是有人擦好鞋后不付钱跑掉过。

在B城,他搭了5次出租车,下车前,5位司机都提示:

先生,请带好您的随身物品。

最终,他把企业放在了B城,B城因此有5000人上岗就业,B城的税务部门每年也因此收到上亿元的税收,这就是一位擦鞋大婶和几位出租车司机的影响力。

我儿子在饭前便后都很认真地用洗手液洗手。

有时候时间紧,我就试着和他商量:

就不能稍微马虎一点吗?

他很果断地摇头:

这怎么可能,我从上幼儿园的时候就养成了习惯!

可想而知,这就是一位幼儿园老师的影响力。

在有些人的意识中,幼儿园老师不就是带孩子玩玩嘛,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吗?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他们的教育足以影响一个人一生的行为习惯。

(选自《湘声报·芙蓉》,2012年4月28日,有删改)

请简要概括文中的论据。

①邻国农学博士影响7300名志愿者到恩格贝种树。

②擦鞋大婶和出租车司机影响沿海回来的朋友选择投资地点。

③幼儿园老师影响“我”儿子的生活习惯。

考点三 判断、分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例3 (湖北黄石中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题目。

有绿色国民才有美丽中国

刘毅

①笔者老家的村子里,水塘上曾经漂浮着各种垃圾,水体发黑,污染严重。

家里条件好一些的村民都不敢喝井水,而是买桶装水喝。

②媒体曝光后,当地政府很重视,采取了一些措施。

一年后回到家乡,发现最终的解决方案是:

水塘已经彻底被填平了。

村干部说,虽然村里增设了垃圾集中堆放点,经常组织打捞水塘里的垃圾,但水塘周围的群众仍然经常乱丢乱倒,环境卫生难以保持,不得已才采取了这个办法。

③“填水塘堵污染”的事例告诉我们,没有公众环保意识的普遍增强和行为方式的改变,生态文明建设将阻碍重重,美丽乡村乃至美丽中国的目标也很难实现。

④开电动车绿色出行的市民,拒绝烹饪珍稀野生动物的绿色厨师,为生态环保鼓与呼的环保达人……近年来,中国公众的环保意识显著增强,越来越多的人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

但很可惜,这样的人还太少。

在一些农村地区,化肥农药过度使用导致食品源头污染,垃圾随处乱扔,“屋里现代化,屋外脏乱差”的现象屡见不鲜。

在不少城市里,一些公共建筑夏季空调温度过低,无证烧烤摊烟熏火燎,倡导多年的垃圾分类形同虚设,有人长时间停车时不熄火。

⑤我们都是污染的制造者,也应该是环境的维护者,公众踊跃参与环保、支持环保,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可或缺。

亿万公众能否践行绿色生活,这关系到生态文明建设能否取得显著成效,关系到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增长点的蓝图能否实现。

⑥要让践行绿色生活蔚然成风,应当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强环保宣传,不断吸引环保“同盟军”,汇聚环保正能量。

⑦在学校教育中“从娃娃抓起”,增强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并让他们回家后督促父母和长辈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环保“小手拉大手”。

⑧不过,这还远远不够。

最为重要的是,要有完善的法律法规并严格执行,提高违法违规成本,促进社会风气的变化、良好习惯的养成。

例如,我国多个城市推行垃圾分类几无成效,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监督、处罚不到位。

而在韩国,对于不按规定丢弃垃圾的人,通过丢弃物品或摄像头找出丢弃者后,会处以20万到100万韩元(1元人民币约合170韩元)的罚金;在日本,如果发现有人乱扔垃圾,所在街道的志愿者会追踪到户并将垃圾退回,进行口头教育,按照法律规定,不按规定进行垃圾分类还可能会被警察拘捕并罚款。

⑨在期盼蓝天碧水的同时,我们既要问国家为我们做了些什么,也要问问自己为社会、为子孙后代做了些什么。

让我们“起而行”,从身边小事做起,减少炫耀性消费、奢侈性消费和铺张浪费现象,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

这样,山青水绿的美丽中国才会呈现在世人面前。

(有删改)

文章第⑧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请列出来,并加以说明。

①举例论证:

举韩国、日本对乱丢垃圾者实行严格监督处罚的例子,证明践行绿色生活要有完善的法律法规并严格执行。

②对比论证:

把韩国、日本对不按规定乱丢垃圾者监督处罚的到位与中国的不到位进行对比,强调提高违法违规成本可以促进社会风气的变化、良好习惯的养成。

考点四 理解文章的论证结构

例4 (甘肃兰州中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题目。

“知入”与“知出”

张运辅

①怎样读书才能取得效果?

经验表明,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是关键所在。

南宋学者陈善云:

“读书须知出入法。

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

”此论道出了读书的精髓。

②阅读中的“入”,是指对所读之书全身心融入,潜心对其进行研读与探索。

就是读者通过文字去触摸作者的内心,与其进行心灵的对话。

如此“入书”,方可“见得亲切”,实现双方心情的“契合”。

③在阅读中怎样“入”呢?

一个方法是坚持“精思”。

朱熹认为:

“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

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

”就是说阅读要慢嚼细咽,通过揣摩语言,达到把握文章内容、体悟作品意蕴与情趣之目的。

④在熟读基础上精思,确为“入书”之妙诀。

苏轼读陶渊明《饮酒》诗后写道: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

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

”苏轼发现“望”与“见”虽一字之差,但意境全异。

何故?

盖因陶诗所表达的是辞官归田后的喜悦之情,故用“见”字来表达悠然自得之感。

若改为“望”,变为主动寻求,就不但破坏了全诗的意境,而且也与陶渊明的节操相悖。

苏轼的体会,表明他对全诗意蕴和诗人的心境都有了深刻认识;这种认识若离开了对全诗全身心的“入”,离开了反复思索,是无法达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