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兔同笼问题教案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914562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鸡兔同笼问题教案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鸡兔同笼问题教案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鸡兔同笼问题教案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鸡兔同笼问题教案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鸡兔同笼问题教案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鸡兔同笼问题教案设计.docx

《鸡兔同笼问题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鸡兔同笼问题教案设计.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鸡兔同笼问题教案设计.docx

鸡兔同笼问题教案设计

鸡兔同笼问题教案设计

【篇一: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清远市新北江小学罗永坤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103—105页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并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

体会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重点:

理解掌握解决问题的不同思路和方法。

难点:

能运用不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游戏,提出问题

师:

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中国古代三大数学趣味题之一,“鸡兔同笼”。

下面,先让我们来玩个接龙游戏,我说动物的数量,你们对应说出他们的头的个数和脚的只数。

如:

师:

一只鸡。

生:

一只鸡,一个头,两只脚。

师:

一只鸡和一只兔。

生:

一只鸡和一只兔,两个头,6只脚。

……

师:

那反过来如果有5个头,16只脚,该有几只鸡几只兔呢?

……

师:

下面,我们来看看怎样解决这类问题的。

设计意图:

创设游戏情境,很自然地引入课题。

二、出示表格,学习模式

设计意图:

数形结合,以画促思,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同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例题讲解

那现在我把数量增加一点点,你们再来算一下?

(出示例1)例1:

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

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

鸡和兔各有几只?

1.尝试与猜想(分小组合作,活动后汇报、交流)

四人小组按照表格模式,探讨方法,并把讨论结果综合在表格里,组长负责收集和整理相关信息,并推荐一位组员上台展示成果并分享方法。

经过同学们的小组交流,合作探讨,基本解决了这个问题,而且你们善于观察和总结规律,老师为你们感到高兴。

以上的方法属于一种猜测和推算的过程,这些方法在对于一些数字简单的题目还是可行的,但是如果数字较大,以上两种方法操作起来就有些难度了,我们能不能用列式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2.假设与探究

假设全是鸡

师:

突然传来一阵鞭炮声,兔子们吓得全都用前面两只脚捂住耳朵,站立了起来。

这时,兔子和鸡一样只有两只脚站在地上。

同学们,听到这里,你想到了什么?

你能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

(小组合作探究,师生再交流)

设计意图:

拟人化的比喻,让学生兴趣盎然。

师:

算式里的8表示什么?

2又表示什么?

结果的16只脚是什么的脚?

师:

以上的方法就是假设法,假设全是鸡,先算出脚的假设总数,

然后对比实际总数,再用少了的脚数除以2就可以算出兔子的数量了。

假设全是兔

师:

鞭炮声停了,兔子们都把前脚放回到地上,这时所有的鸡看到兔子被鞭炮声吓倒,都笑得站不稳,用两只翅膀撑到地上,变成了鸡好像也有4只脚的样子。

你又想到了什么?

(小组合作探究,师生再交流)

师:

同学们说得太好了!

我们可以把刚才的这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称为“假设法”——假设怎么样,然后怎么样。

经过这两道题的观察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假设全是鸡,就会先求出兔的只数;假设全是兔,就会先求出鸡的只数。

四、渗透文化,激发情感

师:

同学们,让我们闭上眼睛穿越时空回到1500年前。

在一间

【篇二: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与反思】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与反思

永泰县城南小学卢鸿祯

设计理念:

“鸡兔同笼”作为一种经典名题,在国标新教材中,不少版本都有编排。

比如,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尝试与猜测”中用它来让学生学会表格列举;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将之作为一道练习题来巩固“假设和替换”的策略;而人教版更是浓墨重彩,在六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用6个页码详细介绍了“鸡兔同笼”问题的出处、多种解法及实际应用。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名师在不同年级用不同的方法来生动地演绎它。

但我想尽管“鸡兔同笼”各年级都可以作为教学内容,且有着不同的目标指向,但对于六年级而言,是否可以用来让学生“从已有的经验出发,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从而更好地认识数学?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模型”意识和举一反三的能力。

感受到一些数学问题所具有的“模型”的力量呢?

带着这样的思考,我对这节“鸡兔同笼”数学活动课作了如下尝试: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使学生体会假设和代数方法的一般性。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并向学生渗透转化、函数等数学思想和方法。

教学重点:

用假设法和方程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教学难点:

用假设法程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教学具准备:

1、设计导学提纲:

自学课本第112~115页并思考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例1的“鸡兔同笼”问题。

(2)、生活中有类似“鸡兔同笼”的问题吗?

请举例说明。

(3)、试着完成课本第115页“做一做”第1题。

(4)、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2、课件制作。

教学流程:

一、课前谈话。

(课前板书:

鸡兔同笼)

师: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古典文学的四大名著是什么吗?

生:

幻灯片:

《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

师:

这些名著你们读过吗?

师:

四大名著是中国乃至全人类共同拥有的宝贵文化遗产,在整个华人世界中有着深远的影响。

我建议大家去读一读。

师:

这是我们的古人在文学方面的伟大成就,其实我们的古人在数学方面也有很多了不起的成就,为我们留下许多有名的著作。

你知道吗?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展示:

(幻灯片)《周髀算经》《九章算术》《海岛算经》《王曹算经》《孙子算经》《缉古算经》等。

师:

你们见过这些书吗?

在哪里见过?

生:

我在数学书上见过。

生:

我在网络上见到过。

师:

昨天要求同学们自学的“鸡兔同笼”就在这其中的一部书里,大家一起说是哪部?

生:

《孙子算经》。

师:

对了,这是一部成书于1500多年前的数学著作,书中记载着很多有趣的数学名题。

“鸡兔同笼”就是其中的一道。

师:

通过昨天的自学,你们知道鸡兔同笼是什么意思吗?

生:

鸡兔同笼就是鸡兔在一个笼子里。

生:

鸡兔同笼就是把鸡和兔关在一个笼子里,告诉我们鸡兔的总头数和总脚数,求出鸡兔各几只。

师:

是的,鸡兔同笼不仅仅是鸡和兔关在一个笼子里,而是一种数学问题。

(板书:

问题)

二、借助导学提纲,交流自学情况。

全班汇报、展示。

1、不同方法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

师:

通过自学,你们也一定找到不少“鸡兔同笼”的解决办法吧!

谁先来汇报?

生汇报:

第一种:

列表法。

生:

我采用列表法得出的答案。

先假设有1只鸡,7只兔子,脚就有30条。

脚太多,然后又假设有2只鸡,6只兔子,脚还是太多了。

这样试下去就得到了有3只鸡,5只兔子。

生:

我也是列表法。

我们是先假设鸡有4只,兔子也有4只。

这样比较简便。

师:

你们认为这种方法有什么优势?

生:

这种方法比较简单,容易理解。

师:

除了列表法,你们还有什么方法?

第二种:

假设法。

师:

刚才这位同学把笼子里的动物全假设成鸡了,还有不同的假设法吗?

师:

这两位同学的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吗?

生:

都是用的假设法。

(板书:

假设)

师:

还有和他们的解法不一样的吗?

第三种:

列方程。

(配合幻灯演示)

生:

设有x只兔,鸡就有(8-x)只。

列出方程4x+2(8-x)=26,解是x=5,即有5只兔,8-3=5只鸡。

师:

老师想问你,这里的4x和2(8-x)分别表示是什么?

生:

4x是兔脚的总数,2(8-x)是鸡脚的总数。

师:

方程解完了也要注意检验,列方程的解法还有个名字也就叫代数法。

(板书:

方程)

第四种:

古人的解法。

(配合幻灯演示:

师:

看起来很复杂的“鸡兔同笼”问题,古人解起来就这么简单啊。

师:

老祖宗的方法真是太简单了,其中的道理你们都听明白了吗?

师:

这个方法看起来很简单,要理解它还真不容易呢。

其实对这个问题,不但咱们中国人有研究,外国人对它也有关注,美国教授波利亚,他讲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解释了这种解法的道理。

(课件演示,教师相机解释):

草地上有一群鸡兔在玩耍,突然,鸡对兔说:

“我们的本领可大了,可以做金鸡独立”。

说着每只鸡就抬起一只脚,只用一只脚站着。

兔子们见了,也不甘示弱:

“这有什么了不起,看看我们兔子作揖。

”说完,每只兔就把两只前脚提起来,只留下两只后脚站着。

哈哈,这下有趣了,原来的双脚鸡都变成了“独脚鸡”,原来的四脚兔都变成了“双脚兔”。

看着图示,你发现什么了?

师:

都看明白了吗?

你们觉得我们老祖宗的方法怎么样?

生3:

方法很简单,蕴含的道理很深刻!

师:

不过,大家也要小心哦,这种看起来很简单的方法也是有局限的。

2、方法优化。

师:

这么多不同的解决方法,你们最喜欢哪种方法呢?

生1:

我喜欢方程解法,因为方程顺着题目的意思想起来比较方便。

生2:

我觉得要看题目来决定,先弄清题目意思,再来选择合适的方法。

师:

这些解法各有各的特点,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有优长也有缺陷。

希望大家能根据题目的特点灵活运用。

3、体验感受,建立模型。

师:

通过刚才的汇报说明大家对“鸡兔同笼”的解决办法掌握的不错,只是老师现在有一个疑问,在生活中我们很少看到有人把鸡和兔放在一个笼子里养吧,就是放在一起养,也没谁去数头数脚做这种无聊的事。

我们的老祖宗干嘛煞费苦心地研究来研究去的,一千多年过去了,还作为宝物似的流传到今?

“鸡兔同笼”有什么独特的魅力吗?

”(显示:

“鸡兔同笼”有什么独特的魅力?

)日常生活中有类似鸡兔同笼的问题吗?

师:

据资料显示,日本人也研究鸡兔同笼问题,只是他们不叫“鸡兔同笼”,而叫“龟鹤同游”。

(幻灯:

龟鹤同游,共有40个头,112只脚,求龟、鹤各有多少只?

师:

日本人说的“龟、鹤”和我们说的“鸡、兔”有联系吗?

生:

龟和兔一样的,有四只脚。

鹤和鸡一样的,都是两只脚。

幻灯:

龟-----兔鹤-----鸡

师:

老师昨天晚上还看到这样一首儿歌。

(幻灯:

一队猎人一队狗,两列并成一队走。

数头一共五十五,数脚共有一百九。

)师:

我们研究了鸡兔同笼、龟鹤同游,也来给这首儿歌取个名字?

生:

人狗同行。

师:

这“人狗同行”和“鸡兔同笼”有联系吗?

生:

我觉得它和鸡兔同笼的问题仍然是一样的。

猎人相当于鸡,狗相当于兔。

师:

他的这个理解可以吗?

生:

可以。

师:

虽然把猎人看作鸡有些不雅,但是从研究的角度大家确实是找到了他们数量上的联系。

幻灯:

猎人——鸡(两只脚)狗——兔(四只脚)

师:

回想一下,从“鸡兔同笼”到“龟鹤同游”,再到“人狗同行”,你发现了什么呢?

(再次显示:

“鸡兔同笼”有什么独特的魅力?

生1:

鸡兔同笼是多方面的。

生2:

“鸡兔同笼”可以表示好多种和“鸡兔同笼”相同的情况。

师:

是啊,鸡兔同笼不只是代表着鸡兔同笼的问题(老师在课题上加上双引号),它就好像是一个模型!

(板书:

模型)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很多它的影子。

想想看,鸡兔同笼问题还可以变化成什么问题?

生1:

鸭猫问题。

生2:

猪鹅问题。

生3:

马鹰问题。

师:

鸡、鸭行不行?

牛马呢?

生:

不行的,它们都是两条腿,数量没有区别。

4、质疑引思。

师:

在自学过程中,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吗?

师:

都没疑问了,那就看看大家能不能运用(板书:

应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鸡兔同笼”问题,请看题。

三、应用拓展,强化体验。

1、应用。

(自由选择)

(1)、六(3)班38人去划船游玩,共租了8条船,每条大船可坐6人,每条小船可坐4人。

大小船各租了几条?

师:

谁来汇报第一题

(生汇报,同学判断)

(2)、盒子里有大、小钢珠共30个,共重266克,已知大钢珠每个11克,小钢珠每个7克。

盒中大钢珠、小钢珠各有多少个?

师:

谁来汇报第二题

(生汇报,同学判断)

2、拓展。

(1)、小红参加数学知识竞赛,共10道题,每做对一道题得10分,做错一道题扣2分。

【篇三:

数学广角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数学广角——《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112—114页内容

【教材分析】:

“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数学趣题,最早出现在《孙子算经》中。

教材在本单元安排“鸡兔同笼”问题,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

“鸡兔同笼”的原题数据比较大,不利于首次接触该类问题的学生进行探究,因此教材先编排了例1,通过化繁为简的思想,帮助学生先探索出解决该类问题的一般方法后,再解决《孙子算经》中数据比较大的原题。

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时,教材展示了学生逐步解决问题的过程,既猜测、列表、假设或方程解。

其中假设和列方程解是解决该类问题的一般方法。

“假设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列方程则有助于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

因此在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时,学生选用哪种方法均可,不强求用某一种方法。

配合“鸡兔同笼”问题,教材在“做一做”和练习中安排了类似的一些习题,比如“龟鹤”问题,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等,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这类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巩固用“假设法”或方程的方法来解决这类问题。

【学生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时已初步学习了简单的“鸡兔同笼”问题,他们已经初步尝试了应用逐一列表法解决问题,还有一些学生在课外书中已经学习了相关的内容。

因此,教学这一内容时,学生的程度会参差不齐。

本班的学生思维活跃,敢想,但很多学生不敢说,有一定的小组合组经验和合作能力。

【设计理念】:

“鸡兔同笼”向学生提供了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借助我国古代趣题“鸡兔同笼”问题,使学生展开讨论,应用列表法、画图法、假设法、方程等方法,从多角度思考,运用多种方法解题,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根据自己的经验,逐步探索不同的方法,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在合作交流学习的过程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

法。

使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提高,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用数学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事物,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经历和体验用各种奇思妙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奥数的乐趣。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动脑筋,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情感目标:

了解我国古代数学的光辉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学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用假设法来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教学难点】:

如何让绝大部分孩子掌握用假设法来解决这一相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1、师:

我们伟大祖国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在历史的长河中,为科学知识的创新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尤其在数学领域有《九章算术》、《孙子算经》等古代名著流传于世,如一千五百年前的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的“雉兔同笼”问题,漂洋过海传到日本等国,对中国古文明史的传播起很大的作用。

2、课件出示主题图和原题:

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师:

你能说说这道题是什么意思吗?

(说明:

雉指鸡)

出示:

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

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3、揭示课题: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鸡兔同笼”的问题。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从学生们非常感兴趣的话题入手,用有生动的故事情节,能深深吸引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索欲望。

]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师:

为了便于同学们用多种方法探究问题,我们先来研究一道数据较小的“鸡兔同笼”的问题。

出示:

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兔。

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2、请思考,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分组讨论)

师巡视,参加讨论,调节并给予适当点评。

师:

好,刚才老师也参加了大家的讨论。

有的组争论的非常激烈,那现在你们愿不愿意把你们的研究成果给大家说一说,行么?

(学生纷纷举手,愿意上台汇报。

组1:

我们是四个人一组研究的,我们用的方法是列表法。

师:

列表的方法,能把你们的记录放在大屏幕上展示给大家看?

生:

所以我们得出来结论就是:

鸡有3只,兔有5只。

组2:

我们组是用画图的方法。

(一个同学展示画图,另一个同学汇报)

生:

我们画八个圆当作动物的头,把线段当作动物的腿。

这一共有26条腿。

我们假设这八只动物全是鸡,先把每只鸡摆上两条腿。

我们画完了发现只有十六条腿,跟题中说的二十六条腿还差十条。

我们把每只鸡再添上两条腿换成兔子。

那多出来的十条就分完了。

我们的结论是兔有5只,鸡有3只。

我们汇报完了。

(全体学生鼓掌)

组3:

我们是用方程解的。

(一名板演,一名汇报)解:

设兔有x只,那么就有(8-x)只鸡,鸡兔共有26只脚,就是

4x+2(8-x)=26

2x+16=26

x=5

8-5=3(只)

答:

兔有5只,鸡有3只。

答:

兔有5只,鸡有3只。

师:

真好,你们发现了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就是假设思想。

如果我们学会了用假设思想,我们就能解决生活中的很多很多问题。

3、小结交流,归纳方法

师:

今天我们解决了一个什么问题?

刚才我们在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时,用到了哪些方法?

比较这些方法,你喜欢用哪种?

为什么?

你认为哪种方法一般都能适用?

小结:

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很多,用猜测、画图、列表法可以解决问题,但当数据较大时,过程就很繁琐了。

假设法和方程解就具有一般性,不管是数据较大时或数据较小时都可用到这两种方法。

[设计意图: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最后全班共同研究讨论。

在学习过程中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探索和交流的空间,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通过教师创设的现实情境,让学生投入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去,自己去研究、探索、经历数学学习的全过程,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并列出相应的方程组求解,从而体会到假设的数学思想的应用与解决数学问题的关系,实现了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目的。

让学生享受快乐的学习氛围。

享受成功的喜悦!

学会思考,学会自学,通过思维训练,使学生肯学、肯做、敢做、会做。

]

三、应用方法,解决问题

1、师:

你能用假设法或者方程解来解答“孙子算经”里的问题吗?

课件再出示:

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

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交流订正,学生介绍自己的算法)

2、师:

想知道古人在解答这道题时是怎么做的吗?

(让学生看课本第114页的“阅读资料”,了解“抬脚法”。

[设计意图:

在交流探讨中,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最后优选出一种方法,即当学生在了解不同解题方法的同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向学生重点介绍他们都能接受的一种解题方法——假设法,使学生明确解题时掌握一种基本的解答方法。

]

四、汇报交流,总结归纳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你有什么体会?

生1:

知道了数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我们的祖先能用浅显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说明他们勤劳而聪明?

?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中,数学在古代曾文明于世界,作为炎黄子孙应感到骄傲,也激发我们为祖国的日益强大而努力学习。

生2:

掌握列方程组解古代数学问题时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师: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研究了鸡兔同笼问题,大家积极动脑、大胆发言,用不同方法解答了同一个问题,表现得非常的优秀。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归纳、总结,把零碎的知识点和认知过程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像鸡兔同笼的古代问题较多,在教学时,应注意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激发学生努力学习数学热情,使他们感到学数学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风趣幽默、有情有趣的一门学科。

]

五、推广应用,形成技能

1、你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过鸡兔同笼问题?

师:

生活中像“鸡兔同笼”的情况是很多的,我们重在掌握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来帮助我们解决类似的问题。

2、我变!

我变!

我变变变!

您还会做吗?

(出示书本第115页的做一做)

(1)有龟和鹤共40只,龟的腿和鹤的腿共有112条。

龟、鹤各有几条?

(2)全班一共有38人,共租了8条船,每条船都坐满了。

大小船各租了几条?

(3)新星小学“环保卫士”小分队12人参加植树活动。

男同学每人栽了3棵,女同学每人栽了2棵树,一共栽了32棵树。

男女同学各有几人?

提问:

根据图中你能了解什么信息?

请同学独立列式解答。

(讲评时重点解释算术解的每步的算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