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人教版 选修三 旅游地理 单元测试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914400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2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人教版 选修三 旅游地理 单元测试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届人教版 选修三 旅游地理 单元测试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届人教版 选修三 旅游地理 单元测试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届人教版 选修三 旅游地理 单元测试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届人教版 选修三 旅游地理 单元测试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人教版 选修三 旅游地理 单元测试1.docx

《届人教版 选修三 旅游地理 单元测试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人教版 选修三 旅游地理 单元测试1.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人教版 选修三 旅游地理 单元测试1.docx

届人教版选修三旅游地理单元测试1

2017届人教版选修三旅游地理单元测试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8页,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选择题,22个小题(共44分);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4个小题(共56分)。

时量90分,满分100分。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必须用2B铅笔作答在机读卡上;第Ⅱ卷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在答题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

下表反映了四个省区煤炭、太阳辐射能、天然气、水四种资源的丰歉程度(★号越多代表资源分布越丰富),据此回答1-2题:

1、图中表示天然气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甲类资源丰富区资源开发方向

A.稳定以煤炭开发为核心的工业体系B.提高重工业产值比重

C.调整产业结构,多元化发展D.产业全部升级,第三产业全部替代第二产业

【知识点】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试题解析】1.由材料可知,图中★号越多,代表资源分布越丰富,从表中四个省区资源分布状况,可以得出甲是煤炭,乙是太阳辐射能,丙是水资源,丁是天然气,所以D正确。

2.由材料可知,图中★号越多,代表资源分布越丰富,从表中四个省区资源分布状况,可以得出甲是煤炭,乙是太阳辐射能,丙是水资源,丁是天然气,甲类资源丰富区资源开发方向是调整产业结构,多元化发展,所以C正确。

【答案】1.D  2.C

下图为“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图”。

读图回答3-4题:

3.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地风能丰富与否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地风能丰富是由于接近冬季风的源地 

②地风能较贫乏是由于岩石裸露,下垫面摩擦力大 

③地风能较丰富是由于地处沿海 

④地风能较贫乏是由于距海遥远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4.图中M地区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新能源是

A.太阳能、地热能和风能B.太阳能、风能和沼气

C.地热能、风能和沼气D.太阳能、地热能和水能

【知识点】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试题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①地位于我国内蒙古高原东部,接近冬季风的源地,风能资源丰富,②地位于我国西北内陆盆地,受地形阻挡,风能较贫乏,③地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风能较为丰富,④地位于四川盆地,受地形影响,风能较贫乏,所以C正确。

2.从图中可以看出,M地区位于我国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高,太阳能、风能资源丰富,同时该地位于板块交界处,地热能资源丰富,所以A正确。

【答案】3.C  4.A

读我国某年水资源、人口、耕地和经济总量区域比重图,完成5-6题。

5.①、②、③、④分别代表我国

A.北方区、南方区、西北区、西南区B.西北区、南方区、西南区、北方区

C.北方区、西南区、西北区、南方区D.南方区、北方区、西南区、西北区

6.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经济发展匹配较差的区域是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知识点】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试题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耕地面积最大的区域是北方地区,我国人口数量最多、经济总量最大的区域是南方地区,所以A正确。

2.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经济发展不匹配,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水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水平低,另一种是水资源短缺,但人口、耕地、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大,从图中可以看出,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经济发展匹配较差的区域为北方区和西南区,所以C正确。

【答案】5.A  6.C

有效灌溉面积比例是指有效灌溉的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比重,它是反映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指标。

下表为我国四个省区(海南、浙江、黑龙江、新疆)2013年的相关数据,据此完成7-8题。

7.四省区有效灌溉面积比例有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①地形类型的差异②降水的差异③水利设施基础的差异④科技水平的差异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8.表中甲、丙两省区最主要的经济作物分别是

A.油菜、甘蔗B.棉花、天然橡胶C.棉花、甜菜D.甘蔗、棉花

【知识点】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试题解析】1.由材料可知,有效灌溉面积比例是指有效灌溉的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比重,降水多的地区不需要灌溉,降水少的地区灌溉是农业发展的主要水源补给,所以降水量差异影响灌溉面积比例,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影响农田水利建设,耕地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地形类型、劳动力数量可能影响耕地总面积,不是影响有效灌溉面积比例的主要原因。

2.从表中可以看出,耕地总面积最大的是丙,为黑龙江,灌溉面积比例最大的是甲,为新疆,甲最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丙最主要的经济作物是甜菜,所以C正确。

【答案】7.B  8.C

读我国著名林木景观示意图,完成9-10题。

9.下列有关图中各景观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冬冷夏热,光照充足B.乙——雪域高原,冻土广布

C.丙——土壤肥沃,黑土广布D.丁——风力侵蚀,千沟万壑

10.下列有关图中各地林木主要特征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根系发达——常年太阳辐射强B.乙叶呈针状——常年降水丰富

C.丙四季常青——常年温度较高D.丁生长旺盛——常年高温多雨

【知识点】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试题解析】1.甲图为胡杨林,主要分布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受温带大陆性气候影响,降水少,光照强,且冬冷夏热,温差大,乙图为兴安林海,主要分布在东北温带季风气候区,土壤肥沃,丙图为海南椰林,主要分布在海南岛的热带季风气候区,丁图为黄山迎客松,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2.甲图为胡杨林,主要分布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根系发达,地表水少,乙乙图为兴安林海,所处纬度高,气候寒冷,丙图为海南椰林,位于热带,终年高温,丁图为黄山迎客松,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答案】9.A 10.C

中国某地居民就地取材,用竹木扎制屋架,茅草覆顶,建造的传统民居远看像船底,因而被称为船形屋。

根据材料完成11-12题。

11.该村落最可能位于

A.东北平原B.黄海沿岸

C.青藏高原D.海南岛山区

12.该传统民居能够反映当地的环境特点是

A.高寒缺氧B.潮湿、多虫鼠

C.多火山、地震D.干旱缺水

【知识点】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试题解析】1.由材料可知,该地居民就地取材,用竹木扎制屋架,结合四个选项,只有海南岛山区有竹子生长,所以D正确。

2.由材料可知,该地居民就地取材,用竹木扎制屋架,所以该地区为海南岛山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大,气温高,该传统民居能够反映当地的环境特点是潮湿、多虫鼠,所以B正确。

【答案】11.D  12.B

下表为截至2010年底我国四省区部分运输方式线路长度表。

读表回答13--14题。

地区

铁路营业里程

内河航道里程

公路总里程

高速公路里程

5785.0

5098

151945

135

2473.4

2877

209231

2630

531.5

0

60810

0

422.4

2226

11974

7775

13.①②③④四个省区分别为

A.西藏云南上海黑龙江B.黑龙江云南西藏上海

C.上海西藏云南黑龙江D.云南黑龙江上海西藏

14.对②省区河流通航条件分析正确的是

A.冬季有结冰,通航条件差B.区域面积广,通航条件好

C.地形崎岖,通航条件差D.水网密布,通航条件好

【知识点】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试题解析】1.从表中可以看出,③省区的内河航运和高速公路里程都没0,所以可能为西藏;上海由于省区面积最小,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长度都较短,可能是①,受地形因素的影响,云南省的陆路运输以公路为主,而铁路里程较黑龙江短,可能是②,所以B正确。

2.从表中可以看出,②省区的陆路运输以公路为主,可能为云南省,该地所处纬度较低,河流无冰期,全年都能通航,但由于位于云贵高原,地形崎岖,通航条件不利,所以C正确。

【答案】13.B  14.C

读我国简图,完成15-16题。

15.有关图示四地农业发展条件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地区农业发展最大的限制性因素是光照不足

B.乙地区农业发展最大的限制性因素是水分不足

C.丙地区发展河谷农业的优势条件是土壤肥沃

D.丁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是后备土地丰富

16.我国海南岛利用光热条件,重点发展蔬菜,花卉的生产供应北京市,主要依据是:

①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②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

③优良的品质和政策优势④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知识点】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试题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少,光照强,农业发展最大的限制性因素是水源,乙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少,光照强,农业发展最大的限制性因素是水分不足,丙位于青藏高原,发展河谷农业是热量充足,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是人口稠密。

2.蔬菜、花卉的保质期较短,从海南岛销往北京,需要交通和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所以①④正确,故选C项。

【答案】15.B  16.C

古书有“蜀椒出武都”的记载,花椒,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多刺,喜光,耐寒,耐旱,果实需人工采摘,可用作调料、药材。

武都(位置见右图)素有“千年椒乡”之称。

据此完成17-18题。

17.与四川盆地相比,武都生产花椒的气候条件优越的主要原因有

①纬度较高    ②海拔较高  

③年温差较小  ④位于夏季风迎风坡

A.①② B.②③C.③④D.①④

18.目前,武都花椒生产成本不断攀升的主要原因是

A.交通不便B.土质退化     

C.种植面积扩大D.人力成本上升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试题解析】1.由材料可知,花椒的生长习性为喜光,耐寒,耐旱,四川盆地为盆地地形,云量多,太阳辐射弱,光照时间短,而武都所处纬度较高,海拔较高,所以气温较低,光照较强,所以A正确。

2.由材料可知,花椒的果实需人工采摘,所以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随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劳动力的成本上升,因此武都花椒的生产成本上升,所以D正确。

【答案】17.A  18.D

随着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发展,农村出现了一批专业的“淘宝村”,其特征是家庭网店数量多,比重高,电子商务总额大(超1千万元以上)。

下表为2014年我国“淘宝村”数量前10名省份分布表。

据此完成19-20题。

排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省份

浙江

广东

福建

河北

江苏

山东

四川

河南

天津

湖北

淘宝村数量

62

54

28

25

24

13

2

1

1

1

19.东部省区“淘宝村”数量较多的主要原因是

   ①劳动力廉价   ② 市场大  ③矿产资源丰富  ④物流便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淘宝村”可能主要分布在

A.中心商务区         B.高校、科研机构附近    

C.市区街角路口       D.郊区交通干线附近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试题解析】1.由根据材料可知,“淘宝村”是指家庭网店数量多,比重高,电子商务总额大的村庄,东部省区经济水平高,市场大,东部省区交通等基础设施完善,物流便利,但是东部省区矿产资源缺乏、劳动力价格较高,所以“淘宝村”数量较多。

2.“淘宝村”要求物流便利,所以可能主要分布在郊区交通干线甚至交通便利的农村附近,中心商务区分布在城市中心区,市区街角路口是商业区的分布位置,不是村落位置淘宝村是因家庭网店发展起来的,与高校、科研机构分布关系不大,所以D正确。

【答案】19.C  20.D

某企业是大型的电子产品专业制造集团,为世界众多品牌组装电脑等电子产品。

2010年8月,该企业开始在郑州等地建设生产基地,在深圳的工厂逐步停止招工。

回答:

21.该企业由深圳向郑州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A.降低劳动力的成本B.追求更大的消费市场

C.郑州科技实力增强D.深圳原材料日趋枯竭

【知识点】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试题解析】电子产品的组装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郑州比深圳经济发展水平低,劳动力廉价,所以该企业由深圳向郑州转移,而郑州的消费市场和科技实力没有深圳有优势,该产品的原料不是来自深圳,所以A正确。

【答案】A

下图表示安徽省1985-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

22.为增强工业对就业和农业产业化的带动作用,近期安徽省中小城市可以着力发展

A.动力导向型和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B. 原料导向型和技术导向

型工业

C.劳动力导向型和原料导向型工业       D. 技术导向型和市场导向型工业

【知识点】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试题解析】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要增强工业对就业和农业产业化的带动作用,就是要提高就业率,所以最好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农产品加工工业,进行农产品深加工,促进经济发展,以当地农产品为原料,应发展原料导向型的工业,所以C正确。

【答案】C

第Ⅱ卷选择题

23.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陕西关中平原,指的是秦岭北麓渭河冲积平原,因此又称渭河平原。

它南倚秦岭,北界北山,西起宝鸡峡,东至潼关,东西长约360公里。

自古以来,这里风调雨顺,土地肥沃,农业发达,为秦国文明的兴起奠定了强大基础,所以号称“八百里秦川”。

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材料二:

《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道:

“泾渭分明“指的是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

下图为渭河平原示意图。

材料三:

渭河流域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年平均气温6~14℃,年平均降水量450~700毫米,年蒸发量1000~2000毫米,无霜期120~220天。

多年平均径流量102亿立方米(1934~1970年),年内变化与降水相似。

6~10月为汛期,多暴雨,降水强度大,其中7、8、9月大汛期间的径流占全年的60%~70%。

年平均流量323立方米每秒,而实测最大洪峰流量7660立方米每秒(1954年),调查最大洪峰流量10800立方米每秒(1898年)。

材料四汉江全长1532公里,发源于秦岭南麓,在武汉市注入长江。

历史上,汉江素有“千里黄金水道”之称,但近几十年来,汉江航运价值却不断降低。

为更好地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大坝坝顶高程已由原来的162米加高至176.6米。

下图为汉江上游流域示意图。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渭河水浑”的人为原因。

(2分)

 

(2)从地形、地质、水文特征等方面简要分析渭河干流图示河段不宜建设水电站原因(3分)

 

(3)读材料一、二、三,概括渭河平原的农业特点并分析渭河平原自古农业发达的自然原因。

(6分)

 

(4)根据材料四,分析秦岭对汉江北部支流的水文特征的影响。

(3分)

【知识点】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

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试题解析】

(1)“渭河水浑”的人为原因,可以从植被破坏、废水的大量排放等方面回答。

(2)渭河干流图示河段不宜建设水电站原因,可以从泥沙淤积、地形崎岖等方面回答。

(3)首先描述渭河平原的农业特点,然后从气候、地形、水源等方面分析渭河平原农业发达的原因。

(4)秦岭对汉江北部支流的水文特征的影响,可以从风向、降水、植被等方面思考。

【答案】

(1)渭河上游地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加上生产生活废水的大量排放,因此河水是浑浊的。

(2)地形:

地处渭河平原,地势平坦,落差小,水力资源不丰富;地处平原,不利于建大坝;地质:

地质条件不稳定;水文:

河流含沙量大,泥沙淤积严重。

(3)农业特点:

旱田农业,种植小麦、棉花,一年二熟或两年三熟。

自然原因:

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雨热同期;地形相对平坦开阔,便于耕作;土壤深厚肥沃;临近渭河,灌溉便利。

(4)秦岭南坡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秦岭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流速快;秦岭阻挡冬季风南下,河流最冷月均温在0℃以上,河流无结冰期;秦岭南坡植被覆盖率较高,河流含沙量小。

 

24.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知名导演张艺谋语)。

温润的气候、丰沛的自然资源造就了成都平原“天府之国”的美名。

宜居城市是指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协调发展,人居环境良好,能够满足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适宜人类工作、生活和居住的城市。

在公众看来,“交通的方便性”、“城市是否干净整洁无污染”和“空气质量”是衡量一个城市是否适合生活的最重要指标。

材料二 都江堰市地处四川成都平原西北部,原名灌县,后因世界水利名珠都江堰而得名,山环水绕,城景交融,天人相应,品味独绝,是享誉中外的旅游胜地。

2014年2月12日,由青岛四方公司研制的CRH6A型动车组将在成灌铁路正式载客运营,标志着我国城际动车组首次载客运营。

CRH6A型动车组主要用于中短途城市之间、区域城郊之间的通勤和商旅,以公交化的运营模式为主,故也被称为城际动车组。

CRH6A型动车组最高运营速度为200公里/小时,最大载客人数为1479人,是中国现有各型动车组中载客能力最大的动车组,被誉为“大肚子”动车组。

下图为四川盆地简图。

材料三 黑苦荞多生长在高寒地区,其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在预防高血压、癌症等多种疾病中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被誉为“五谷之王”。

西昌大凉山区的甘洛县,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最高海拔4288米。

冬春干旱,夏秋多雨,年平均气温16.2℃,年平均日照1661小时,年平均降水量880毫米,全年无霜期326天。

该县出产的黑苦荞,色泽乌黑,颗粒大,品质优,为“中国黑苦荞之乡”。

 早在300年前就

有野生黑苦荞驯化栽培的文献记载。

现甘洛县黑苦荞种植面积有32000亩,总产量达到4800吨,位列全国首位,黑苦荞产品远销国内十多个省市及欧美市场。

(1)试分析材料二中的等温线发生弯曲的原因。

(2分)

(2)根据所学地理知识,说明“成都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的理由。

(4分)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都江堰市旅游资源发展的有利条件(4分)

(4)结合材料三,试分析甘洛县黑苦荞品质高的原因。

(4分)

【知识点】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试题解析】

(1)等温线发生弯曲的原因,可以从风向、地形等方面回答。

(2)成都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的原因,可以从自然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等方面回答。

(3)都江堰市旅游资源发展的有利条件,可以从市场、交通、旅游资源等方面回答。

(4)甘洛县黑苦荞品质高的原因,可以从热量、光照、经验等方面回答。

【答案】

(1)图中等温线向北凸出,说明该地区比同纬度地区气温高,盆地地形,不易散热;北部有山地阻挡,受冬季风影响小。

(2)宜居:

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物产丰富;环境优美,自然与人文资源丰富;因岷江和都江堰水资源得天独厚,无洪涝危害;地处成都平原,地壳比较稳定,无破坏性地震;随着城市的发展,交通越来越完善。

(3)有青城山、都江堰等自然和人文旅游点,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好,游览价值高(非凡性突出);有城际铁路相连,交通便利;距离成都经济发达地区近,旅游市场广;旅游基础设施好,地区接待能力强。

(4)山地海拔高,气候高寒,适宜苦荞生产;降水丰富,日照充足,无霜期长;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环境洁净,污染小。

 

25.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15分)

材料一北京第二热电厂(简称“二热”)将分散的燃煤小锅炉供热变为集中供热。

从1980年建成到2009年最后一台燃油机组正式关停,“二热”担负着中南海等重要部门及北京市老城区50多万户居民的采暖供热任务。

下图为“北京第二热电厂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2011年,涵盖京津冀地区的首都经济圈建设被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

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

随着天津港港口的建设和滨海新区的发展,天津滨海新区逐步成为国际性集散枢纽港、世界级重化工业基地以及国家重化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区等。

下图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材料三河北省的水库主要分布在其北部和西部地区.河北与京津面临着同样的缺水困局,却要提供北京81%、天津93%的水。

,多年来,河北为保证京津水资源供应做出了巨大牺牲。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通水,将推动京津冀在水资源利用及保护方面等方面协同发展。

(1)阅读材料一,简要分析“二热”建厂的优势区位条件。

(3分)

 

(2)读材料二,列举图中两条信息,分别对应说明天津滨海新区发展成为化工基地的有利条件。

(4分)

 

(3)简要分析京津冀地区缺水的自然原因。

(3分)

 

(4)阅读材料三,简析河北省水库主要分布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对京津地区的生态环境效益。

(5分)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试题解析】

(1)“二热”建厂的优势区位条件,可以从政策、原料、市场、交通等方面回答。

(2)天津滨海新区发展成为化工基地的有利条件,可以结合图中的信息,从原料、市场、交通、科技等方面回答。

(3)京津冀地区缺水的自然原因,可以从降水、蒸发、径流等方面回答。

(4)首先描述河北省水库主要分布区的自然环境特征,然后从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等方面回答其生态环境效益。

【答案】

(1)政策支持;位于老城区边缘,离供热地近以燃油为原料;技术先进污染小(老城区西南部为盛行风向垂线的城区边缘,污染对城区影响小等)

(2)①信息:

石油、海盐资源丰富             

条件:

为重化工业发展提供原料

②信息:

京津唐等城市分布              

条件:

工业基础雄厚,技术水平高

③信息:

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        

条件:

国家政策支持

④信息:

港口机场高速公路铁路广布   

条件:

地域联系便捷,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3)华北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较少;且降水集中于7、8两个月份(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大/降水的变化率大);春季气温回升快(或春秋季节多大风天气),蒸发旺盛;降水量小于蒸发量;河流径流量较小,水资源不足。

(4)自然环境特征:

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处燕山或太行山地区),抬升夏季风(东南季风),形成丰富的降水,多河流(径流丰富);山地森林较为茂密(落叶阔叶林);环境效益:

削弱沙尘、冬季风(具有防风、降尘效益);涵养、提供水源。

 

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3分)

材料一淮海经济区成立于1986年,位于亚欧大陆桥东部桥头堡区域,承南启北,北接齐鲁、南连江淮、东濒黄海、西临中原,背靠华中经济区。

为了进一步推动淮海经济区的发展,经济区中心城市江苏省徐州市,以省政府制定的徐州都市圈发展规划为指导,以振兴老工业基地为契机,全面推进淮海经济区“八大中心”建设,不断探索城市产业机构优化的途径。

现已成为华东重要的教育、科技、文化、交通、旅游、医疗、会展中心,同时也是省内重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