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竞赛试题醛.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914302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32.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竞赛试题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中化学竞赛试题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中化学竞赛试题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中化学竞赛试题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中化学竞赛试题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竞赛试题醛.docx

《高中化学竞赛试题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竞赛试题醛.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化学竞赛试题醛.docx

高中化学竞赛试题醛

中学化学竞赛试题资源库——醛

A组

.下列物质中,不能作为饮用水的净水剂或消毒剂的是

A福尔马林B明矾C氯化铁D氯气

.下列四个反应中,与其它三个反应类型不同的是

ACH3CHO+2Cu(OH)2

CH3COOH+Cu2O↓+2H2O

BCH3CHO+2Ag(NH3)2OH

CH3COONH4+2Ag↓+3NH3+H2O

CCH3CHO+H2

CH3CH2OH

DCH3CHO+CuO

CH3COOH+Cu

.某饱和一元醛分子里所含碳的质量是氧的质量的三倍,在下列醛中,符合题意的是

ACH3CHOB(CH3)2CHCHOC(CH3)2CHCH2CHODCH3CH2CHO

.某学生做乙醛的还原性实验时,取1mol/LCuSO4溶液和0.5mol/LNaOH溶液各1mL,在一支洁净的试管内混合后,向其中又加入0.5mL40%的乙醛,结果无红色沉淀出现。

导致该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

A未充分加热B加入乙醛太少

C加入NaOH溶液的量不够D加入CuSO4溶液的量不够

.A、B、C都是有机化合物,且有如下转化关系:

A

B

C

A的分子量比B大2,C的分子量比B大16,C能与过量的NaOH反应生成一种常见的气体,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是乙炔,B是乙烯BA是乙烯,B是乙烷

CA是乙醇,B是乙醛DA是环己烷,B是苯

.甲醛,乙醛,丙醛组成的混和物中,氢元素占质量百分组成为9%,则混和物中氧元素占质量百分组成为

A37%B16%C6.6%D无法确定%

.某单烯烃与甲醛的混和物中含碳的质量百分数为X。

则其含氢的质量百分数为

A2XB6XCX/6D无法确定

.由乙炔、苯和甲醛组成的混和物中,测得含碳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为72%,则混和物中氧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为

A20.7%B22%C24.9%D28%

.某有机物在密闭容器中充分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且反应前后压强不变(都在高于100℃的条件下测定),则下列物质中不可能的是

A乙烯B丙烯C丙炔D甲醛

.某容器装入8gX物质和17gY物质,加热使之完全气化,压强为4.5×105Pa;在同一体积的容器中装入2gX和7gY,在相同温度下气化,压强为1.5×105Pa。

则X和Y可能是

A乙炔苯B甲烷甲醇C乙烷乙炔D乙烯乙醛

.下列各组中两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量相等的是

①乙炔苯②焦炭甲醛③乙烯乙醛④乙炔乙醛

A只有①④B只有②③C只有②④D只有②

.将含一种杂质(其质量小于0.3g)的丙醛试样8g,与足量的银氨溶液反应,析出银30.6g,则该杂质可能是

A甲醛B乙醛C丁醛D戊醛

.由11.2LCH4,C2H6,CH2O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生成15.68LCO2(气体体积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则混合气体中乙烷的体积百分含量为

A20%B40%C60%D80%

.把一根卷成螺旋状的铜丝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红色的铜丝变成色,把它立即插入盛有乙醇的试管中,铜丝表面出现的变化是;重复几次同样的操作,试管内液体散发出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这是乙醇被而生成之故。

在反应后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再加热至沸,可发现试管中的混和物中有生成,发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丁醛的分子式是,它的各种同分异构体中,(填名称)跟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后的生成物是2-甲基-1-丙醇。

.丙醛跟银氨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甲基丙醛能被新制的氢氧化铜化,化学方程式是:

.分子量跟乙烷相同的醛是,在室温下,它呈态,含这种醛35~40%的水溶液通常叫做。

这种醛能发生加氢反应,生成物叫做,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分子式为C4H10O的醇,在红热的铜丝作用下与氧气反应,生成物能发生银镜反应,原醇的结构简式是。

.实验室可利用甲醇、空气和Cu制备甲醛,关于甲醇和甲醛的沸点和水溶性见下表。

沸点/℃

水溶性

甲醇(CH3OH)

65

与水混溶

甲醛(HCHO)

-21℃

与水混溶

下图是两个学生设计的实验装置,右边的反应装置相同,而左边的气体发生装置不同,分别如(甲)和(乙)所示,试回答:

(1)若按甲装置进行实验,则通入A管的X是,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按乙装置进行实验,则B管中应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C中应装的试剂是。

(4)在仪器组装完成后,加试剂前都必须要进行的操作是,若添加药品后,如何检验已装置的气密性。

(5)两种装置中都需加热的仪器是(填A、B、C),加热的方式分别为_________,实验完成时,都应先停止对(填A、B、C)加热,再_________________。

若实验完成时先打开D处气球的铁夹,再撤去酒精灯,打开铁夹的目的是,简述工作原理。

(6)你认为用哪套装置较好(填甲、乙),理由是。

.在实验室可利用下列反应制HCHO:

2CH3OH+O2

2HCHO+2H2O,关于甲醇和甲醛的沸点和水溶性见下表。

实验中,有关物质流经的主要装置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通入A管的X是什么物质

(2)在A、B、C管中反应,各装的是什么物质、、。

(3)该实验中需要加热的仪器是(选填A、B、C)。

(4)在加入必需的试剂后,继续实验的主要操作步骤依次为(选择合适的操作及次序)。

①通X气体②加热A处③加热B处④加热C处⑤撤A处酒精灯⑥撤B处酒精灯⑦撤C处酒精灯⑧停止通入X气体⑨撤C处导管

.乙醛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可以被空气氧化成乙酸。

依据此原理设计实验制得并在试管C中收集到少量乙酸溶液(如右图所示:

试管A中装有40%的乙醛水溶液、氧化铜粉末;试管C中装有适量蒸馏水;烧杯B中装有某液体)。

已知在60℃~80℃时用双连打气球鼓入空气即可发生乙醛的氧化反应,连续鼓入十几次反应基本完全。

有关物质的沸点见下:

物质

乙醛

乙酸

甘油

乙二醇

沸点

20.8℃

117.9℃

290℃

197.2℃

10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A内在60℃~80℃时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注明反应条件);

(2)如图所示在实验的不同阶段,需要调整温度计在试管A内的位置,在实验开始时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在;当试管A内的主要反应完成后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在,目的是。

(3)烧杯B的作用是;烧杯B内盛装的液体可以是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4)若想检验试管C中是否含有产物乙酸,请你在所提供的药品中进行选择,设计一个简便的实验方案。

所提供的药品有:

pH试纸、红色的石蕊试纸、白色的醋酸铅试纸、碳酸氢钠粉末。

实验仪器任选。

该方案为。

.当醛基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时,在与强碱共热的时候,一个醛分子作为氢的供体,另一个醛分子作为氢的受体,前者被氧化,后者被还原,从而发生了分子间的氧化还原反应而生成等物质的酸和醇,这样的反应叫康尼查罗反应。

H2C=O+NaOH→HCOONa+CH3OH

已知:

①苯甲醛容易被空气氧化,其沸点为205.3℃;

②苯甲酸的熔点为121.7℃,沸点为249℃,溶解度为0.34克(常温);

③乙醚的沸点为34.8℃;乙醚难溶于水。

现实验室中用苯甲醛制备苯甲醇和苯甲酸,并用有关的物质进行反应。

具体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混合苯甲醛、氢氧化钾和水应用的仪器是

A.带胶塞的锥形瓶B.玻璃棒和量筒C.烧杯D.容量瓶

(2)操作Ⅰ的名称是,操作II的名称为,操作III的名称为。

(3)写出②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4)在上述实验过程中,使用到右图所示仪器的操作中,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为(填图示a、b、c、d)。

该操作中,除图中两仪器外,还需要使用到的仪器有酒精灯、带铁夹的铁架台、橡胶塞、各种导管、橡胶管以及等必要的仪器。

(5)分离产品甲的适宜温度是。

.〔Ⅰ〕在75℃左右,实验室用HgSO4做催化剂,可使乙炔与水反应生成乙醛,资料提示HgSO4遇到H2S等物质会发生催化剂中毒而失去活性。

供选用试剂:

块状电石、HgO粉末、浓H2SO4、NaOH溶液、蒸馏水

装置图如下:

(夹持装置和热源均已省略)

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药品前,检验装置A气密性的简单操作方法。

(2)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烧瓶C中应分别直接加入三种试剂,操作方法是。

(4)E装置的作用是,尚需添加的仪器名称及位置。

(5)该方法制乙醛纯度较高,但在操作中易发生汞中毒,不安全。

再设计一种实验室制乙醛的方法,写出反应原理的化学方程式。

〔II〕若用A、B、D装置相连(导管长短、数量可调整)进行苯与溴反应的实验。

为验证反应产物,B装置中盛放的试剂为。

反应后得到的粗溴苯中溶有少量的苯、溴、三溴苯、溴化铁和溴化氢,下列是三个提纯方案:

甲:

①水洗②碱洗③水洗④干燥

乙:

①碱洗②水洗③干燥④蒸馏

丙:

①水洗②碱洗③水洗④干燥⑤蒸馏

三者中最合理的方案是。

其它方案的不足是。

.某绿色粉末的组成可表示为Cu2(OH)2CO3·xH2O,在加热条件下,该粉末在失去结晶水的同时发生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如下:

Cu2(OH)2CO3·xH2O

2CuO+CO2↑(x+1)H2O

现取一定量该粉末(未精确测定质量)样品,用下图所列仪器(夹持、加热等仪器均略)先后进行两个实验:

(Ⅰ)测定该粉末组成中结晶水的x值;

(Ⅱ)用前一个实验结束后的残留固体与乙醇蒸气反应(该残留固体可使乙醇发生去氢氧化),并检验反应产物。

(已知乙醇的沸点为78℃)

(1)见图中已装配好一套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装置用于进行实验(选填Ⅰ或Ⅱ)___________,需加热的仪器有(选填序号字母)_________________。

②在试管D中所放试剂及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为确保反应物有较高的利用率,且使装置中气流平稳,应对C部分进行的改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图中其它仪器组装完成另一实验的装置,回答以下问题:

①这些仪器按气流从左到右方向的连接顺序是(填写序号字母)____→____→____→H;其中H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组装试管F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各装置中的反应都能进行完全,实验后测得A中固体质量减轻ag、E增重bg、G增重cg,则表示结晶水x值的计算式为(从a、b、c中选两个量求算,不必化简)_______。

.今有分子量为58的几种有机物,试写出符合条件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1)若该有机物为烃,则可能的结构简式为:

、。

(2)若该有机物是一种饱和一元醛,则其结构简式为:

(3)若该有机物1mol能与足量银氨溶液作用可析出4molAg,则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4)若该有机物能与金属钠反应,又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则该有机可能是。

(注羟基连在双键上的有机物极不稳定)

.某有机化合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子量)大于110,小于150。

经分析得知,其中碳和氢的质量分数之和为52.24%,其余为氧。

请回答:

(1)该化合物分子中含有几个氧原子,为什么?

(2)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子量)是。

(3)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分子式)是。

(4)该化合物分子中最多含个-

-官能团。

.有机物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分子中不含有碳碳不饱和键,它与烷B分子量相同。

现将A、B在一定温度下以相同物质量混和,取该混和物1mol,使其完全燃烧,需3.75mol氧气,则A、B可能是。

.有机物A是萘(C10H8)的含氧衍生物,B是饱和一元醇,C是饱和一元醛,将CH4分别与A、B、C混合,取等质量的混合物,分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的CO2的物质的量相同。

(1)若符合题中给的燃烧产物与反应物的关系,则A、B、C三种有机物的组成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2)写出化学式:

A,B,C。

.有机物A和B均由C、H、O三种元素组成,两者互为同系物,且知A分子中的碳原子数较B分子少,A的相对分子质量不超过70。

现有等物质的量的A和B的混合物,其中氧的质量分数为16/51。

取一定量该混合物,与一定量的氧气混合点燃,在120℃101kPa的条件下,将燃烧产物通入足量浓硫酸,气体体积减少为原来的二分之一;再将剩余气体通入碱石灰,气体全部被吸收。

试解答下列问题:

(1)该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2)A的分子式为,B的分子式为。

.燃烧1mol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A,得到3mol二氧化碳和3mol水。

在1.013×105Pa、127℃时,燃烧2升A蒸气需耗用8L氧气,通过计算写出A的分子式。

.某有机物由C、H、O3种元素组成。

已知其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80,含碳、氧的质量比为3︰1。

该有机物4.5g与足量新制氢氧化铜混合加热,得红色沉淀9.0g。

求该有机物的分子式和可能的结构简式。

B组

.1,5-戊二醛(简称GA),是一种重要的饱和直链二元醛。

2%的GA溶液具有广谱、高效、无刺激、无腐蚀等特点,对禽流感、口蹄疫、猪瘟等疾病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根据上述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戊二醛分子式为C5H10O2,符合此分子式的二元醛有4种

B戊二醛不能在加热条件下和新制备的氢氧化铜反应

C戊二醛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2%的GA溶液能破坏菌体蛋白质,杀死微生物,具有消毒杀菌作用

.存在下列反应:

2

-CHO+NaOH→-CH2OH+-COONa。

据此反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B苯甲醛只还原为苯甲醇

C苯甲醛只氧化为苯甲酸D苯甲醛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某有机物分子中有强还原性基团,与NaOH溶液共煮后,可得两种化合物,其中一种仍有强还原性基团,下列物质中能表示其结构的是

A

B

C

D

.吊白块学名为甲醛次硫酸氢钠(NaO—CH2—SO3H),它能使粉丝漂白,但在粉丝中残留甲醛等有毒物质,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它可由NaHSO3和HCHO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

NaHSO3+HCHO→NaO-CH2-SO3H。

该反应的类型是

A取代反应B加成反应C聚合反应D消去反应

.2001年闹得沸沸扬扬的“毒粉丝事件”,是粉丝中掺入了雕白粉。

雕白粉(Sodiulnformaldelwesuifoxyfate)是一种常见的漂白剂,其化学式为NaHSO2·CH2O·2H2O,可用Na2S2O4(连二亚硫酸钠,由Zn还原Na2SO3生成)、NaOH、CH2O反应生成。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化学反应看,“漂白”是雕白粉在反应中起还原剂作用

B从化学反应看,“漂白”是雕白粉在反应中起氧化剂作用

C雕白粉有毒,是因为组成中含有甲醛,能使人体蛋白质变性

D雕白粉有毒;是因为组成中含有甲醛,能使人体蛋白质凝聚,但不会变性

.目前由乙烯合成乙醛的反应过程分三步进行:

①CH2=CH2+PdCl2+H2O=CH3CHO+2HCl+Pd

②Pd+2CuCl2=PdCl2+2CuCl

③2CuCl+1/2O2+2HCl=2CuCl2+H2O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CH2=CH2是还原剂BPdCl2是还原剂,O2是氧化剂

CCuCl2、PdCl2都是催化剂DCuCl2是还原剂,O2是氧化剂

.正如烯烃可以发生自身加成一样,醛类物质也可以发生自身加成。

实验室所用的乙醛水溶液通常因乙醛的自身加成而在溶液的上部形成一层油状液体。

关于该油状液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一种聚合高分子化合物B其相对分子质量可能为90

C该油状液体可用于灭火D其分子内可能含有六元环

.烯烃、一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醛的反应,称为羰基合成,也叫烯烃的醛化反应。

由乙烯制丙醛的反应为:

CH2=CH2+CO+H2

CH3CH2CHO

由分子式为C4H8的烯烃进行醛化反应,得到醛的同分异构体可能有

A2种B3种C4种D5种

.A在低温条件下,分子中的C=O双键处可以发生加聚反应,生成物可以表示为右图所示的结构:

(1)A的结构简式和名称是和。

(2)乙醛在一定条件下三分子聚合可以生成环状的三聚乙醛,其结构简式可表示为。

.现有五种溶液:

乙醛、葡萄糖、丙三醇、乙酸、乙醇。

试用一种试剂把它们鉴别开来。

.以(+)或(-)表示以下化合物和各试剂是否反应

Ag(NH3)2+

KMnO4,Δ

稀NaOH

甲苯

苯甲醛

苯酚

.市售乙醛通常为40%左右的乙醛溶液。

久置的乙醛溶液会产生分层现象,上层为无色油状液体,下层为水溶液。

据测定,上层物质为乙醛的加合物作(C2H4O)n,它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分子中无醛基。

乙醛在溶液中易被氧化。

为从变质的乙醛溶液中提取乙醒(仍得到溶液),可利用如下反应原理:

(C2H4O)n

nC2H4O。

(1)先把混合物分离得到(C2H4O)n;将混合物放入分液漏斗,分层清晰后,分离操作是

(2)证明是否已有部分乙醛被氧化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

(3)若将少量乙醛溶液滴入浓硫酸中,生成黑色物质。

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这一过程:

(4)提取乙醛的装置如右图;烧瓶中放的是(C2H4O)n和6mol·L-1H2SO4的混合液,锥形瓶中放蒸馏水。

加热至混合液沸腾,(C2H4O)n缓慢分解,生成的气体导入锥形瓶的水中。

①用冷凝管的目的是,冷凝水的进口是。

(填“a”或“b”)。

②锥形瓶内导管口出现的气泡从下上升到液面的过程中,体积越来越小,直至完全消失,这现象说明乙醇的何种物理性质?

当观察到导管中的气流已很小时。

必要的操作是

③若n=3,则(C2H4O)n的结构简式是:

.醛可以和亚硫酸氢钠饱和溶液发生反应,生成加成产物:

水溶性的有机磺酸盐类,α-羟基磺酸钠:

+NaHSO3

反应是可逆的,通常条件下只有70%~90%向正方向转化。

(1)若氯苯中混有杂质苯甲醛,欲将此杂质除去,可采用的试剂是,其分离方法是;

(2)若使CH3

SO3Na全部变成乙醛,可采用的试剂是或,其分离方法是。

.A和B是两种烃:

A与氯气反应生成C;B与氯化氢反应生成D;C和D的分子式都是C2H4Cl2;在加热条件下C和D都能和氢氧化钾溶液反应。

在C的反应产物E中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呈绛兰色:

在D的反应产物F中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加热)生成红色沉淀。

(1)A的结构简式是,B的结构简式是;

(2)C→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D→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去年9月底,国家质检总局查处了在食品中使用“吊白块”七大案例。

“吊白块”化学名称为甲醛次硫酸氢钠,违法者往食品中添加“吊白块”是为了漂白增色、防腐、增加米面制品的韧性及口感。

但人食用“吊白块”后刺激肠道,引起过敏和食物中毒,容易致癌。

已知“用白块”是由甲醛和次硫酸氢钠(可表示成Na+[OSOH-])反应制得:

H

-H+NaHSO3→

回答下列问题:

(1)“吊白块”(填“易”、“微”、“难”)溶于水。

(2)写出次硫酸氢根的电子式。

(3)写出水溶液中次硫酸氢钠和KO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甲醛能使变性凝固,所以可用其浓溶液保存动物标本和尸体。

(5)甲醛是非常重要的合成原料。

纯净的甲醛在[F3B←O(CH2CH3)2]配位化合物的催化下,生成聚甲醛——一种优良的工程塑料,聚甲醛的结构简式为;俄国化学家布特列洛夫在1861年首次发现在弱碱作用下,6个甲醛分子加合得到己糖,则此己糖的分子式为。

(6)已知:

C+H2O

某混合气体M

H

-H+某混合气体M

A

B

其中A可还原新制的Cu(OH)2悬浊液,亦可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H

-H的整数倍,自然界中常以盐的形式存在于多种植物的细胞膜中,B可洗除衣物上的铁锈渍。

则:

①A的同分异构体有(填结构简式)、。

②A催化加氢的化学方程式

③B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在方框中填上B的结构简式并配平离子方程式(没有写出的物质请配平时补上)

+MnO4-+H+-CO2+Mn2+

.化合物A俗称“吊白块”,年产量上万吨,主要用于染色工艺,具还原性和漂白性,对热不稳定,有毒。

近年报道,我国一些不法商人违章地将A添加到米、面、腐竹、食糖等食品中增白,导致多起严重食物中毒事件,如某地曾发生五所学校400余名学生食用含A食品一次性中毒事件。

已知:

①固体A·2H2O的摩尔质量为154g/mol;

②A的晶体结构及其水溶液的电导证实A是钠盐,每摩尔A含1摩尔钠离子。

③A在水中的溶解度极大,20℃饱和溶液A的质量分数达45%。

④A的制备方法之一是,在NaOH溶液中分甲醛与Na2S2O4(连二亚硫酸钠)反应(摩尔比1︰1),反应产物为A和亚硫酸钠。

⑤A在化学上属于亚磺酸的衍生物,亚磺酸的通式为RSO2H,R为有机基团。

(1)画出A的阴离子的结构(简)式。

(2)写出上述制备A的“分子方程式”。

(3)给出A的化学名称。

.2001年9月底,国家质检总局查处了在食品中使用“吊白块”七大案例。

“吊白块”化学名称为甲醛次硫酸氢钠,违法者往食品中添加“吊白块”是为了漂白增色、防腐、增加米面制品的韧性及口感。

但人食用“吊白块”后刺激肠道,引起过敏和食物中毒,容易致癌。

已知“吊白块”是由甲醛和次硫酸氢钠(可表示成Na+[OSOH-])反应制得:

H

-H+NaHSO2→HO-CH2-

-ONa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次硫酸氢根的电子式:

(2)为什么浓甲醛溶液可用于保存动物标本和尸体。

(3)甲醛是非常重要的合成原料。

纯净的甲醛在[F3B←O(CH2CH3)2]配位化合物的催化下,生成聚甲醛——一种优良的工程塑料,聚甲醛的结构简式为;俄国化学家布特列洛夫在1861年首次发现在弱碱作用下,6个甲醛分子加合得到己糖,则此己糖的分子式为。

(4)“吊白块”的另一种制备方法是在NaOH溶液中加入甲醛与Na2S2O4反应(物质的量比1︰1),副产物是亚硫酸钠。

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在一定条件下,醇和醛能发生如下的反应:

R-OH+R’-

-H→R’-

-OR产物统称半缩醛(具有-

-O-C结构)

(1)已知葡萄糖溶液中,葡萄糖以链状分子和六元环半缩醛分子两种同分异构体形式平衡共存,相互转化。

请写出葡萄糖环状分子的结构简式:

(2)聚乙烯醇(C2H4O)n与甲醛能发生上述类似反应后缩合脱水,生成含有六元环状结构的维尼纶(C5H8O2)n,写出聚乙烯醇与甲醛反应合成维尼纶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写结构简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