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河南省开封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912890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82.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河南省开封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届河南省开封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届河南省开封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届河南省开封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届河南省开封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河南省开封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届河南省开封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河南省开封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河南省开封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届河南省开封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8届开封市高三年级第三次摸底考试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表是西汉时期州刺史权力核心内容的嬗变过程。

据此可知

A.汉代社会问题不断暴露

B.诸侯王国问题彻底解决

C.地方行政权力大大加强

D.刺史丧失地方监察职能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刺史权力由督察郡国到“镇压诸侯的谋反、民众反抗”“安置流民、处理少数民族事务、参与某些中央决策”,表明汉代社会问题不断暴露,刺史的权力不断扩大,故A项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王国问题的解决状况,故B项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刺史权力的不断扩大,无法体现地方行政权力大大加强,排除C;材料反映的是刺史的权力在监察郡国的基础上不断增加权力,故D项错误。

2.宋代农学家陈敷说:

“多虚不如少实,广种不如狭收”。

元代农学家王祯说:

“凡人家营田,皆当量力。

宁可少好,不可多恶。

”明代农学家沈氏说:

“作家第一要勤耕多壅,少种多收。

”该材料主要表明从宋代到明朝的农业生产中

A.人地矛盾的显现

B.稻麦种植的减少

C.精耕细作的传承

D.技术交流的增加

【答案】C

点睛:

材料“多虚不如少实,广种不如狭收”、“凡人家营田,皆当量”、“作家第一要勤耕多壅,少种多收”是解题的关键;从中分析出农业生产的特征。

3.1867年,总管同文馆事务大臣徐继畲曾说过“华盛顿首建奇勋,创为世法,以成继往开来之功,其必传于世无疑也。

”据此可知徐继畲

A.倡导君民共治

B.赞同西方教育

C.主张民主革命

D.关注美国制度

【答案】D

【解析】从材料“1867年”“华盛顿首建奇勋,创为世法”中可以看出,此时徐继畲开始关注美国的政治制度,故D项正确;AC项是资产阶的思想,而徐继畲是地主阶级的代表,故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对教育的态度,故B项排除。

点睛:

材料“1867年”“华盛顿首建奇勋,创为世法”是解题的关键信息;从中分析徐继畲的思想。

4.1881年,广州地区一些手工丝织业者因生计受到机器工业影响而捣毁了部分机器缫丝厂。

事件发生后,当地官员发布了“禁止丝偈晓谕机工示”的公开布告,查封了各缫丝厂的机器,并勒令厂方签署“永不复开”的结状(相当于保证书)。

这反映了

A.近代工业与传统行业难以共存

B.封建势力严重阻碍民族工业发展

C.民族工业发展的社会环境恶劣

D.中国农民阶级思想愚昧落后

【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了手工丝织业者捣毁部分机器缫丝厂,当地官员查封了各缫丝厂的机器,这说明当时民族工业发展的社会环境恶劣,故C正确;近代工业与传统行业可以共存,故A错误;手工丝织业者并不属于封建势力,故B错误;材料未涉及中国农民阶级思想愚昧落后的问题,故D错误。

故选C。

5.1927年11月,宋庆龄、邓演达等发表《对中国及世界革命民众宣言》称,“农民必能于最近与城市之革命势力重心联合”,“(将来)政权主要的掌握在工农为中心的平民群众手上,其经济建设必超越资本主义之毒害向社会主义前进”。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三民主义开始与工农运动相结合

B.更多的革命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

C.以农村为中心的革命新形势出现

D.部分国民党人继续弘扬新三民主义

【答案】D

【解析】材料“1927年11月,宋庆龄、邓演达等”“政权主要的掌握在工农为中心的平民群众手上”表明,国民革命失败后,以宋庆龄等为代表的国民党人坚持新三民主义,故D项正确;材料“农民必能于最近与城市之革命势力重心联合”表明的是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故AB项错误;C项是共产党人的措施,排除。

点睛:

材料“1927年11月,宋庆龄、邓演达等”“政权主要的掌握在工农为中心的平民群众手上”是解题的关键。

6.淮海战役后,毛泽东高度评价说:

“淮海战役打得好,好比一锅夹生饭,还没有完全煮然,硬是被你们一口一口吃下去了。

”这里的“夹生饭”是指

A.我军实力未占优势

B.战略反攻尚未开始

C.决战时机还不成熟

D.土地改革尚未开展

【答案】A

【解析】淮海战役时期时期,国民党投入80万,共产党投入60万,显然共产党军队并不占据优势,故A正确;战略反攻是1947年,淮海战役是1948年,B错误;三大战役标志战略决战时机已经成熟,B错误;土地改革属于经济不符合材料中军事,D错误。

7.20世纪80年代初,“傻子瓜子”由小作坊发展成100多人的大厂,被人认为是资本家复辟向上级反映,结果惊动安徽省委乃至中央,最后邓小平亲自批示让其继续经营。

这表明

A.改革开放出现停滞

B.民营企业发展迅速

C.思想解放任务艰巨

D.市场经济目标确立

【答案】C

【解析】“傻子瓜子”被认为是资本家复辟,这体现出当时人们思想中还存在者阶级斗争的内容,解放思想的任务任重道远,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A选项错误,邓小平亲自批示让其继续经营代表着没有停滞;B选项错误,材料中只反映出一个公司的情况,不能得出整体的趋势;D选项错误,这是1992年才提出的。

8.某学者指出,雅典人认为城邦是按照血缘关系组成的公民群体,在血统上排斥外来因子。

奴隶大多数是“进口”而来,自然被排斥在外,外邦人更不必言。

但是外邦人在经济文化领域具有一定的自主权并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这就弥补了其政治权利上的缺失。

材料表明

A.参与城邦政治文化生活是雅典人的权利和义务

B.雅典民主政治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C.外邦人一定程度上也属于公民阶层

D.雅典城邦具有开放和排外的双重性质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在血统上排斥外来因子……外邦人在经济文化领域具有一定的自主权并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并结合所学知识,这反映了雅典既有排外的特点,又有对外邦人一定程度的开放性,故D正确;材料主旨不是强调雅典人参与城邦政治文化生活的问题,故A错误;外邦人不是雅典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故B错误;外邦人不属于公民阶层,故C错误。

故选D。

点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全面提取材料关键信息,正确解读信息的含义,抓住“排斥外来因子、外邦人具有一定的自主权”两个方面,据此即可排除片面的选项,进行正确判断。

9.1832年,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英国自由党声称:

议会选举改革已经到头,再改革就会损害国体.1867年,原代表土地贵族利益的保守党上台执政,提出并通过了议会选举新方案,使城镇选民人数从60万增加到140万人。

这表明

A.工业资产阶级实力有所下降

B.工业革命推动政党政治发展

C.城市化进程扩大了市民阶层

D.议会权力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答案】B

【解析】1867年改革法案对议席分配再次作了调整,取消了46个“衰败选区”,空出的52个议席分给大工业城市和较大的郡,小资产阶级和上层工人都获得选举权,工业资产阶级实力并没有下降,故A错误。

工业革命展开后,新兴工业资产阶级为维护自身利益,强烈要求参与国家管理。

两次议会改革后,由于选民扩大,政党要站住脚,必须成为群众习惯的党,极大地推动了政党政治的发展,长远来看,也给工人政党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故B项正确。

两次议会改革主要扩大了选民资格,并没有扩大市民阶层,故C项错误。

这两次议会改革主要是议会内部力量的调整,工业资产阶级从此具有主宰地位,彻底打破了以前贵族在议会中一统天下的局面,基本上实现了资产阶级民主,议会权力并没有进一步加强,故D项错误。

10.一战前,英国形成了一个极为庞大的食利阶层,这一阶层向国外投资大幅度增加,以此获取利润,在国内大量修建狩猎场和赛马场,这一变化反映英国

A.国际金融竞争力下降

B.丧失经济霸主地位

C.社会创新氛围不足

D.第三产业得以兴起

【答案】C

【解析】庞大的食利阶层依靠国外投资获利,这不利于社会创新的开展,故C正确;“向国外投资大幅度增加”说明其国际金融竞争力较强,故A错误;材料无法体现英国丧失经济霸主地位,故B错误;第三产业在此之前早已存在,故D错误。

故选C。

11.1960年,石油资源富集的中东地区成立了以保持石油市场稳定与繁荣为宗旨的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在协调各国石油政策、控制原油产量和价格、保障石油生产国收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974年,美、英、德、法等石油消费国组建了国际能源机构(IEA),展开国际能源合作,降低石油依赖,分享石油消费。

两个组织的先后建立表明20世纪后半期

A.经济外交拆除各种围墙藩篱

B.发达国家主导石油生产消费

C.国际秩序与国际格局相对应

D.经济全球化推动国家间合作

【答案】D

【解析】由材料可知,两个组织的建立均体现了国家间的合作,使得国家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是经济全球化的具体体现,故D项正确;在集团内部的合作,对集团以外的国家不再适用,实际上也是新的壁垒的形成,故A项错误;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建立旨在摆脱大国的控制,故B项错误;两大组织形成时没有明显的国际格局的变化,故C项错误。

12.恩格斯曾说:

“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

”由此,文学艺术上兴起的流派是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答案】A

【解析】从材料“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中可以分析出,这是浪漫主义文学,故B项正确;ACD项不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每个人的生活范围、职务工作都是至高无上的主所交付和安排的,……。

如果基督徒在某种对社会有益的事业中卓有成效,道德高尚,并参加和服从教会,他就具备了“蒙召”成为选民的外在标志。

否则,便是弃民。

……加尔文因此极力提倡诚实、正直、勤勉的职业道德,反对欺诈和投机。

正如弗罗姆所说:

“强迫自己去工作,喜爱节俭,把个人的生活变成达到别人的权力之目的之工具,苦行禁欲,以及一种强制的责任感,……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性力量,没有这些属性,现代的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是不可能的。

——《从加尔文宗教改革看西方现代性起源》

材料二1525年,(王阳明)在《节庵方公墓表》一文中指出,“古者四民异业而同道,其尽心焉一也。

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

”……在这篇《墓表》中,王阳明不仅把工商放到与士农平等的地位,还认为社会上出现“交鹜于利,以相驱轶,于是始有歆士而卑农,荣宦游而耻工贾”的现象,完全是因为“王道熄而学术乖,人失其心”所造成。

他的“四民异业而同道”在其时引起了很大反响,逐渐改变了人们对工商的传统看法。

到明末清初,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进一步提出了“工商皆本”的口号。

——摘编自《略论王阳明的工商思想》

材料三在独特的国家治理模式之下,中国从来没有独立的工商运行体制,而当工业文明的曙光到来的时候,商人阶层非常悲哀地无法建立独立的、新的商业伦理,企业家阶层对自身的身份认同感非常薄弱。

——《中国为什么没有独立的商业伦理》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相关历史背景,评述加尔文经济思想提出的重要意义。

(2)依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阳明对经济伦理的改造与加尔文有何共同之处?

其未能真正推动社会转型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

(1)资本主义发展,人文主义兴起;传统神学理念束缚社会经济;宗教改革打破教会独裁。

加尔文天职观与先定论,破除旧的职业与财富观,否定了教会与贵族等级特权;肯定了资产阶级发财致富的正当性,并为其提供神学依据,其对规范经营、节俭生活的倡导,也适应早期资本主义和资本积累的需要,其经济思想随宗教改革大众化,在欧洲广为传播,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精神动力。

(2)共同点:

托古外衣;世俗职业平等化,共同的社会意义;肯定商业和正当盈利;注重经济道德约束;原因:

封建专制、抑商闭关;自然经济占统治;资义萌芽弱,商人未形成独立的阶级;王等代表地主阶级,新经济思想不系统,未实现大众化,无法改变整个社会与儒学轻商状况

【解析】

(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加尔文的经济思想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这个大背景之下提出的,所以在评述加尔文经济思想提出的重要意义时主要围绕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适应早期资本主义和资本积累的需要等角度进行论述即可。

(2)王阳明对经济伦理的改造与加尔文的共同之处主要从都主张职业平等化、都肯定商业和正当盈利、在经济活动中都注重道德约束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未能真正推动社会转型的原因主要从政治方面的封建专制统治、经济方面的自然经济并未解体仍占统治地位等多角度分析即可。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50年代苏联给中国贷款的统计

序号

时间

金额(旧卢布)

用途

1

1950年2月14日

12亿

经济建设

2

1951年2月1日

9.86亿

购买军用物资

3

1952年9月15日

0.38亿

种植橡胶

4

1952年11月9日

10.36亿

购买60个步兵师装备

5

1953年6月4日

6.1亿

购买海军装备

6

1954年1月23日

0.035亿

有色金属公司

7

1954年6月19日

0.088亿

有色金属和石油

8

1954年10月12日

5.46亿

特种军事用途

9

1954年10月12日

2.78亿

转让中苏合营公司苏联股份

10

1955年2月28日

2.47亿

转售安东苏军物资

11

1955年10月31日

7.23亿

转售旅大军事基地苏军物资

总计

56.76亿

 

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

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示例一:

论题:

20世纪50年代苏联向新中国提供了大量贷款。

阐述:

二战后初期,世界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中苏同属于社会主义阵营。

美国等西方大国对新中国实行敌视、封锁和包围政策,再加上我国工业基础薄弱,特别是军事工业和重工业。

在此背景之下,我国政府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倒向社会主义苏联一边;开展“一五计划”,进行工业化建设。

苏联对中国的大量贷款有助于打破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外交孤立和政治封锁,有利于中国工业化建设、国防建设和抗美援朝。

示例二:

论题:

苏联向新中国提供的贷款主要用于军事工业和重工业。

阐述:

二战后,世界形成美苏两极格局,组建北约、华约等军事政治集团进行“冷战”,使全球笼罩在核战争的威胁之下。

美国等西方大国对新中国实行敌视、封锁和包围政策,在亚洲推行热战,发动朝鲜战争,威胁新中国的安全。

再加上我国工业基础薄弱,特别是军事工业和重工业。

我国政府开展“一五计划”,进行工业化建设,确立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目标。

苏联对新中国的贷款多用于了军事工业和重工业,有利于中国国防建设和抗美援朝。

.....................

点睛:

本题是表格非类选择题,解题思路如下:

A、两头看,项间比:

①两头看:

看头———看对材料的概括说明:

包括对表内容的说明,尤其要注重时间、地点等。

看尾———看材料的出处和针对材料所提出的问题。

②项间比;据问和看获得的信息,按表中所给信息找项比较或分析,找出数字变化或获取特殊数字的含义。

B、察变化、译文字:

把发掘的数字变化或特殊数字的信息,译成文字信息。

C、联教材、掘信息:

据译成的文字信息,联系教材,揭示其深层隐含信息。

(二)选考题:

请考生在45、46、47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15.【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清末的开明专制化过程,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

它们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

自变法以后,晚清政权实际上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着从传统专制向开明专制政体转变的历史努力,由于晚清新政的失败与清王朝的崩溃,中国清朝统治者最终并没有完成向开明专制政体的成功转变。

然而清末新政却是清朝最后十年社会全面危机时的适应时势之举,应势而变的目的是延续统治。

人们常用其宗旨来证明其失败的必然性:

“盖不易者三纲五常,昭然如日星之照世;而可变者令甲令乙,不妨如琴瑟之改弦。

”然“琴瑟改弦”会改变基调,“假演”的同时也有“真做”的一面。

综观中国近代史,不难发现如此全面深刻的改革是罕见的。

从发展学角度来审视,清束新政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终结点,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分水岭,它以并非自愿的自我毁灭为代价,较为全面地开启了现代化的闸门,为辛亥后走和上正式起跑线奠定了基础。

这样,现代化这个幽灵在中国大地上徘徊彷徨了40年,终于登上前台成为主角。

--------------------------(清末新政的全方位“解毒”》

(1)结合材料分析作者把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称之为开明专制化运动的原因。

(6分)

(2)根据材科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政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影响。

(9分)

【答案】

(1)原因:

统治者为应对当时时势的主动行为;仿效西洋先进的技术和制度,吸纳社会上的现代化精英;通过传统王朝体制来抵制西方列强的侵略,维护王朝自身的利益。

(2)影响:

清末新政的开展,在客观上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主要表现是:

清末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经济基础;由于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阶级基础;办学和留学热潮的出现,产生了众多的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阶层,这是民主革命的群众基础;由于清末新军的出现,由于革命党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新军,新军就逐渐成了清政府的掘墓人,成了民主革命的阵地。

【解析】

(1)关于作者把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称之为开明专制化运动的原因,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统治者顺应时势发展、学习西方先进的文明(器物和制度)、抵御列强侵略以维护清王朝统治方面思考作答。

(2)根据材料“从发展学角度来审视,清末新政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终结点,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分水岭,它以并非自愿的自我毁灭为代价,较为全面地开启了现代化的闸门,为辛亥后走上正式起跑线奠定了基础。

”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经济(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政治(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思想(西学传播、培养新式人才)、军事(新军成为清政府的掘墓人)等方面说明清末新政客观上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点睛:

解答本题要紧扣“两材”:

解答历史材料题,要紧紧依托两个“材”,一个是命题者提供的“材料”,解题时紧扣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从发展学角度来审视,清末新政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终结点,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分水岭,它以并非自愿的自我毁灭为代价,较为全面地开启了现代化的闸门,为辛亥后走上正式起跑线奠定了基础。

”等,这是解答试题的最主要的依据;另一个是教材,通过试题中材料的指引,回归教材,解题时回顾教材中关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等相关内容。

学生能把“材料”和“教材”完美地结合起来,回答问题就会得心应手。

16.【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整个战役中,法国损失了约10万人,其他同盟国损失了2万人,德国损失了45,000人。

这些损失还不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次进攻所蒙受的损失的一半。

法国被认为是西方最强大的国家,它的迅速崩溃自然是一个最令人痛苦的打击。

有人指责说,叛国和怯懦是造成这一巨大灾难的原因。

虽然这些指责并不是完全没有根据的,但另一些因素似乎更具决定性。

一个因素是苏—德条约的影响,这一条约使希特勒能将军队集中在一条战线上。

1914年,法国曾得到在东线作战的沙俄军队相当大的援助;现在,法国必须单独与德国对抗,仅得到英国比较微薄的支持。

——《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对法国的进攻特点有何不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中法国失败的原因。

【答案】

(1)不同:

一战中德国、法国双方进行了旷日持久的堑壕战,双方伤亡和战争物资消耗很大。

二战中德国以突袭战术、高机动性包围消灭法军主力,实现了短期内迫使法国投降的目的。

(2)原因:

长期对法西斯实行绥靖政策助涨了其侵略气焰;失去了东线的牵制,仅有英国微薄的支持;意大利趁火打劫进攻法国,法国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解析】

(1)依据材料“法国损失了约10万人,其他同盟国损失了2万人,德国损失了45,000人”的信息并结合两次世界大战中战略战术和伤亡人数进行比较回答。

(2)依据第二次世界大战内容从法西斯绥靖政策、英国支持度以及法国孤立无援回答即可。

17.【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夫纲纪本理想抽象之物,然不能不有所依……其所依托以表现者,实为有形之社会制度,而经济制度尤其最要者。

……近数十年来,自道光之季,迄乎今日,社会经济之制度,以外族之侵迫,致剧疾之变迁;纲纪之说,无所依凭,不待外来学说之掊击,而已消沉沦丧于不知觉之间……”陈寅恪并非历史悲观主义者,但他从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急剧变迁中,看到了传统文化的失落不仅是由于其自身的停滞不前,也是由于中国社会制度的落后造成的。

……他充满了强烈的使命感,试图以自己的研究,为中国文化的再建与辉煌,寻找可行的途径。

而隋唐和明清之交,恰是两个为传统文化带来不同发展状况的时代,一为繁荣,一为衰败。

我们应从中吸取怎样的经验教训,该是相当清楚了。

——摘编自刘克敌《陈寅恪与中国文化》

(1)根据材料,概括陈寅恪认为中国文化在近代落后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陈寅格学术研究的特点。

【答案】

(1)原因:

西方的侵略破坏了中国传统文化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小农经济的逐步解体);中国社会制度的落后性;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停滞不前;西方文化的传播。

(2)特点:

具有强烈的使命感;注意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具有唯物辩证法的思想;以史学为切入点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崇尚学术自由,坚守独立精神。

【解析】

(1)据材料“社会经济之制度,以外族之侵迫,致剧疾之变迁”、“由于其自身的停滞不前,也是由于中国社会制度的落后造成的”加以归纳概括即可。

(2)据材料“他充满了强烈的使命感”、“试图以自己的研究,为中国文化的再建与辉煌,寻找可行的途径”、“为有形之社会制度,而经济制度尤其最要者”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