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瓷帽坯件成型机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912555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60.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瓷帽坯件成型机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电瓷帽坯件成型机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电瓷帽坯件成型机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电瓷帽坯件成型机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电瓷帽坯件成型机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瓷帽坯件成型机设计.docx

《电瓷帽坯件成型机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瓷帽坯件成型机设计.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瓷帽坯件成型机设计.docx

电瓷帽坯件成型机设计

电瓷帽坯件成型机

 

1.设计题目……………………………………………………3

2.机器的功能分析…………………………………………4

3.运动方案设计……………………………………………4

4.运动方案的评价及选定……………………………………7

5.机器的运动循环图…………………………………………8

6.执行机构的设计与分析…………………………………8

7.运动曲线…………………………………………………10

8.自编程序…………………………………………………14

9.参考资料…………………………………………………18

 

设计题目

电瓷帽是变配电设备的一个重要零件,属系列产品,是易损件之一,其外形尺寸如下图所示。

它由瓷土做成圆柱形状,并在上端挖有凹孔成“帽”;坯件晾干后再烧成瓷器。

使用时将电瓷帽翻盖在金属导杆的顶(尾)端,将起到绝缘和安全保护作用。

电瓷帽的成型制作必须完成5个动作:

(1)填料并刮平。

(2)转模输送物料。

(3)坯件经冲压成型。

(4)坯件脱模。

(5)坯件输送。

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如下:

(1)生产能力:

3000只/h。

(2)电瓷帽尺寸:

高60mm、外径60mm、孔径20mm、孔深25mm。

(3)驱动电机:

Y90S—4,功率p=1.1kW,转速n=1400r/min。

(4)电瓷帽坯件成型机一般至少包括凸轮机构,齿轮机构,连杆机构等在内的3种机构,冲压机构应具有增力功能。

 

机器的功能分析

首先,填料机构填料,之后,由槽轮带动工作台转动180度,使填好料的模型孔刚好对着正上方的冲压机构,转动的过程中同时进行了刮平。

当填好料的模型孔对着冲压机构时,采用六杆增力机构的冲压机构向下运动可完成坯件的冲压成型。

这段时间内,底盘脱模凸轮处于近休止阶段。

冲压机构返回的同时,底盘的推杆由于凸轮的升程运动向上运动,从而使圆盘沿着孔壁向上运动,达到坯件脱模的目的。

凸轮运动到最大位移时,远休止0.5秒。

机构在凸轮推动下将成型的坯件推到传送带上。

由于脱模凸轮运动,圆盘回到初始位置。

在转盘转动180度之后至脱模结束这段时间,填料机构填料完毕,进行新一轮循环。

运动方案设计

方案一:

1、组成:

六杆増力机构、冲压模型及脱模机构、转盘、填料及刮平机构、抽底盘机构、槽轮机构、齿轮系、凸轮机构

2、功能原理:

首先,由填料机构填料;其次,槽轮带动工作台转动180°,使得冲压机构与填好料的模型孔正对,并且在转动工作台的时候进行了刮平的步骤。

当填好料的模型孔正对着冲压机机构时,连有六连杆机构的冲压模型机构的内芯向下压,靠着末端带有的垫片带动外轴下降,完成坯件的冲压成型。

冲压机构由槽轮机构控制运动,这时停在原位。

待底下的底盘被抽走之后,冲压机构的外轴在凸轮的带动下,对坯件进行挤压,使它冲压下来,到达传送带上。

3、机构简图:

方案二:

1、组成:

六杆増力机构、冲压模型、转盘、填料及刮平机构、将成型机构推到传送带机构、凸轮脱模机构、槽轮机构、齿轮系

2、功能原理:

见功能分析

3、机构简图:

方案三:

1、组成:

偏置曲柄滑块机构、冲压模型、转盘(三等分型)、填料及刮平机构、脱模机构、槽轮机构、齿轮系

2、功能原理:

首先由填料机构填料,其次工作台转120°,使得冲压机构正好与填好料的模型孔相对,并且工作台转动的同时完成了刮平的步骤。

而后连有偏置曲柄滑块机构的冲压机构向下压,完成坯件的冲压成型。

而后冲压机构上移,工作台转180°,脱模杆对坯件挤压脱模,送到传送带上。

3、机构简图:

运动方案评价及选定

方案一:

优点:

机构简单,易于建模和实际生产加工。

缺点:

运动复杂,时间配合较难,脱模时坯件离传送带有一段距离,可能会使坯件受损。

方案二:

优点:

运动相对简单,时间配合简单,坯件不容易损坏。

缺点;机构相对复杂,建模困难。

方案三:

优点:

结构简单,思路思路清晰。

缺点:

脱模时坯件离传送带有一段距离(同方案一),无增力功能。

机器的运动循环图

执行机构的设计与分析

1、确定电机带轮与带轮2的比例为12:

35;电机带轮与带轮1的比例为12:

35;带轮小3与带轮大3的比例为1:

4。

2、齿轮传动机构的传动比

模数m=3

小齿轮3与大齿轮3的齿数比为21:

72

小齿轮1与大齿轮1的齿数比为18:

36

伞轮的齿数比为20:

20

蜗杆涡轮的传动比为1:

40

3、六连杆机构的尺寸

六连杆cd=ce为450;

Bc=317.5

曲柄ab=107.5

4、槽轮参数计算

槽数Z为4

圆销直径自定为23

每次转角为45度,但由于齿轮传动,工作台每次转角为90度

中心距L=200

回转半径R=141.4

槽顶半径S=141.4

槽深h=107

运动曲线

冲压台位移曲线

冲压台速度曲线

冲压台加速度曲线

脱模机构位移曲线

脱模机构速度曲线

脱模机构加速度曲线

推杆位移曲线

推杆速度曲线

推杆加速度曲线

刮平机构位移曲线

刮平机构速度曲线

刮平机构加速度曲线

自编程序

(1)底盘凸轮:

DimswAppAsObject

Submain()

Dimx()AsDouble,y()AsDouble'凸轮廓线坐标

DimPhAsDouble,PsAsDouble,HAsDouble'凸轮转角、推杆位移、最大行程

DimR0AsDouble,P01AsDouble,P02AsDouble,P03AsDouble,P04AsDouble'基圆半径、凸轮推程运动角

DimStAsDouble,NumAsDouble'凸轮廓线构造点步长、曲线坐标点数目

DimPIAsDouble

PI=3.141592654

ConstCon=3.141592654/180'角度转化为弧度常数

R0=100

H=65'初始条件

P01=144

P01=P01*Con

P02=90

P02=P02*Con

P03=36

P03=P03*Con

P04=90

P04=P04*Con

St=3.14/180

Num=0

ForPh=0ToP01StepSt

Ps=0

Num=Num+1

ReDimPreservex(Num),y(Num)

x(Num)=(R0+Ps)*Sin(Ph)

y(Num)=(R0+Ps)*Cos(Ph)

Next

ForPh=0ToP02StepSt

Ps=H*((Ph/P02)-Sin(2*PI*Ph/P02)/(2*PI))

Num=Num+1

ReDimPreservex(Num),y(Num)

x(Num)=(R0+Ps)*Sin(P01+Ph)

y(Num)=(R0+Ps)*Cos(P01+Ph)

Next

ForPh=0ToP03StepSt

Ps=H

Num=Num+1

ReDimPreservex(Num),y(Num)

x(Num)=(R0+Ps)*Sin(P01+P02+Ph)

y(Num)=(R0+Ps)*Cos(P01+P02+Ph)

Next

ForPh=0ToP04StepSt

Ps=H*(1-(Ph/P04)+Sin(2*PI*Ph/P04)/(2*PI))

Num=Num+1

ReDimPreservex(Num),y(Num)

x(Num)=(R0+Ps)*Sin(P01+P02+P03+Ph)

y(Num)=(R0+Ps)*Cos(P01+P02+P03+Ph)

Next

Open"f:

\1.txt"ForOutputAs#1

Fori=1ToNum

Print#1,x(i),;

Print#1,y(i);0

Nexti

Print#1,0;R0;0

Close#1

SetswApp=Application.SldWorks

EndSub

(2)凸轮1代码:

DimswAppAsObject

SubMain()

Dimx()AsDouble,y()AsDouble'凸轮廓线坐标

DimPhAsDouble,PsAsDouble,HAsDouble'凸轮转角、推杆位移、最大行程

DimR0AsDouble,P01AsDouble,P02AsDouble,P03AsDouble'基圆半径、凸轮推程运动角

DimStAsDouble,NumAsDouble'凸轮廓线构造点步长、曲线坐标点数目

DimPIAsDouble

PI=3.141592654

ConstCon=3.141592654/180'角度转化为弧度常数

R0=100

H=80'初始条件

P01=90

P01=3.141592654/180*P01

P02=54

P02=P02*Con

P03=216

P03=P03*Con

St=3.14/180*2

Num=0

ForPh=0ToP01StepSt

Ps=H*((Ph/P01)-Sin(2*PI*Ph/P01)/(2*PI))

Num=Num+1

ReDimPreservex(Num),y(Num)

x(Num)=(R0+Ps)*Sin(Ph)

y(Num)=(R0+Ps)*Cos(Ph)

Next

ForPh=0ToP02StepSt

Ps=H*(1-(Ph/P02)+Sin(2*PI*Ph/P02)/(2*PI))

Num=Num+1

ReDimPreservex(Num),y(Num)

x(Num)=(R0+Ps)*Sin(P01+Ph)

y(Num)=(R0+Ps)*Cos(P01+Ph)

Next

ForPh=0ToP03StepSt

Ps=0

Num=Num+1

ReDimPreservex(Num),y(Num)

x(Num)=(R0+Ps)*Sin(P01+P02+Ph)

y(Num)=(R0+Ps)*Cos(P01+P02+Ph)

Next

Open"f:

\1.txt"ForOutputAs#1

Fori=1ToNum

Print#1,x(i),;

Print#1,y(i);0

Nexti

Close#1

 

SetswApp=Application.SldWorks

EndSub

参考资料

(1)孙桓、陈作模、葛文杰主编,机械原理(第七版),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邹慧君主编,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手册,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忽略此处..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