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912108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78.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三历史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三历史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三历史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三历史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docx

《高三历史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历史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docx

高三历史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

江苏省盐城市龙冈中学2017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

“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这一论述说明西周时期

A.宗法制度开始遭到破坏B.分封制度以宗法关系为基础

C.分封制度凸显中央集权D.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

2、嘉庆四年正月初八日谕:

“各部院衙门文武大臣,各直省督抚藩臬,凡有奏事之责者,及军营带兵大臣等嗣后陈奏事件,俱应直达朕前,不许另有副封关会军机处。

各部院文武大臣:

亦不得将所奏之事,预先告知军机大臣。

”由此,嘉庆帝发布上谕的主要目的是

A.剥夺军机处的军务处置权B.“敲打”军机处以限制其权力

C.明确皇权地位的至高无上D.完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3、在清代,“乡会试考官、房考、监临、知责举、监试、提调之子孙及亲族,例应回避。

雍乾间,或另试,或题由钦命,另简大臣校阅。

乾隆九年停其例,并受卷、弥封、誊录、对渎等官子弟、戚族亦一体回避。

”这主要表明科举制

A.有利于培养社会读书风气B.具有一定的公平性

C.把选官权力集中在中央手中D.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4、“西方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古老帝国的大门,给他们带去了先进的思想和先进的生产力,瓦解了这些古老帝国的腐朽思想和落后的、个体的、小农式的生产方式……”这样的认识

①夸大了殖民侵略的积极影响 ②体现了文明史观和近代化史观

③是为西方殖民行为开脱的言论 ④告诉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重大历史事件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③D.②④

5、有学者认为,“以卢沟桥事变为界碑,中日关系、国共两党关系,以及中国历史的发展,都出

现了巨大转折。

”其中“中国历史发展的巨大转折”指的是

A.从国共内战到其赴国难B.从中日战争到睦邻友好

C.从局部侵华到全面侵华D.从百年屈辱到走向新生

6、1862年,英国人在上海的《华北捷报》载:

“太平革命是一场血污的运动……它不是反清的革命,而只是反对一切安乐的、富有的以及和平的

人民的血腥的‘十字军’……谁能说尽太平军给中国社会和物质繁荣所带来的痛苦与破坏?

”该报刊的观点

A.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有利于近代化的主流因素

B.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摧毁文明阻碍发展的一面

C.肯定了太平天国运动要打碎旧世界的坚定决心

D.完全否定了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反帝爱国斗争

7、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指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

关于这“三次高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根本一致B.革命结果与指导思想根本一致

C.领导阶级和革命前途根本一致D.革命对象与革命领导根本一致

8、1957年,周恩来在中共浙江省委扩大会议上说:

“既然我们在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改造时

期,都能和民族资产阶级、各民主党派共同合作,团结在一起,那么,怎么能够设想进入社会主

义建设时期,就不能同民主党派、党外人士继续合作下去呢?

这是说不出道理的。

”这一讲话

A.贯彻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B.推进了人民政协制度的初步形成

C.标志人民政协不再代行全国人大的职能

D.号召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基层民主

9、1979年1月1日,祖国大陆宣布:

“台湾当局一贯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反对台湾独立。

这就是我们共同的立场,合作的基础。

”祖国大陆此观

A.表明了盼望两岸实行“一国两制”政策

B.发布后两岸即实现了通

航和通商

C.为和平收复香港和澳门提供了方法

D.从实际出发,有利于解决台湾问题

10、(美国)国务院意识到,“中共可能会把会议当做宣传场所,可能会制造出一种共产党和非共产党的亚洲和非洲国家团结的表象,以及亚洲和非洲的非共产党国家与西方不在一个阵营的表象”。

与材料中“会议”直接相关的是

A.首次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推动了印度支那和平的恢复

C.恢复新中国联合国合法席位

D.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11、《十二铜表法》规定,借贷的固定年息最高为8.33%,给予无力还债的债务人以30天的“宽限时间”,监禁时不能使其挨饿,在“市集”期间,可将债务人带至广场,允许别人赎取。

这些规定最能体现其

A.有习惯法痕迹B.保护平民利益

C.保护私有财产D.维护贵族利益

12、宪政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特征。

下表中关于三部宪法的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名称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德意志帝国宪法》

《权利法案》

颁布时间

1787年颁布

1870年颁布

1689年

制定机构

国会制定

议会制定

议会制定

特点

体现三权分立原则

体现议会至上的原则

体现了王权至上的原则

评价

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

推动了德意志统一的完成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A.颁布时间     B.制定机构     C.特点     D.评价

13、彼得格勒工人在国际妇女日这一天开始了罢工和游行。

工人队伍按习惯走向市中心涅瓦大街,

打出了“面包!

”“打倒战争!

”“打倒专制制度!

”的口号。

此次罢工直接导致的革命事件使俄国

A.完成了民主革命的全部任务

B.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很快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D.出现苏维埃和临时政府政权并存局面

14、右图是创作于1957年的时政漫画《祝君晚安》。

画面上,三位“病人”躺在病床上,他们盖的被子上有“北大西洋集团”的字样,床头的小牌上写着“美国导弹基地”,他们的头上高悬着写有“US”字样的美国巨型导弹。

对漫画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美国成立北大西洋集团对苏联进行核威慑

B.北约集团内部对美国的冷战政策有所不满

C.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在欧洲冷战对峙加剧

D.美国大力发展核力量以扶植和控制西欧盟友

15、黄宗羲评价某先贤时说:

“先生之学……忽悟格物致知之旨,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下列属于该先贤的主张是

A.“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黑夜。

B.“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C.“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D.“一物不格,则阕了一物道理。

16、《文心雕龙·辨骚》认为“虽取熔经意,亦自铸伟辞……故能气往轹古,辞来切今,惊采绝艳,难与并能”。

这一评论反映的作品

A.展现了大一统时代文化气度B.句式灵活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C.强调表现个性追求抒情写意D.想象奇特具有浪漫主义的风格

17、美国学者罗斯·特里尔认为:

“毛泽东是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东方道德标准的哲学家。

”下列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A.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 B.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矛盾的问题》

C.发起“人民公社化”运动   D.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8、苏格拉底说:

“普罗泰格拉当智者挣到的钱比一个像斐狄亚斯这样杰出的建筑师再加十个雕刻匠挣到的钱还要多。

修鞋匠和裁缝如果过了一个月还不能补好鞋子和衣服上的洞,甚至把它们弄得更破了,那么他很快就得饿死。

而普罗泰格拉在整个希腊招收学生40年,腐蚀他们,学生离开他的时候比刚来的时候还要坏,这确实令人难以置信。

”苏格拉底主要是批评智者学派

A.否定神旨B.忽视道德C.善于诡辩D.轻视教育

19、马文·佩里在《西方文明史》中写道:

“卢梭给旧秩序带来的威胁超过启蒙运动时期其他任何思想家。

他的理论被视为具有真正的革命性,是对国王、教会和贵族权力的直接挑战。

法国大革命期间,他的名字被用来为民主制度申辩。

”这一评价主要是基于卢梭提出了

A.防止君主独裁的分权思想B.抨击等级制度的平等观念

C.捍卫人民主权的民主理论D.反对贫富分化的经济主张

20.“这些作家想象力丰富,注意通过心理描写揭示人物内心情感世界。

他们的作品对下层劳动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尽管用人道主义道德感化去改变世界的愿望流于空幻,但却极

富感召力,给人以巨大的鼓舞。

”下列作品与材料所指属于同一流派的是

ABCD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5题,满分60分

21、(14分)对公权力运行进行监察的行政监督机制,是人类政治文明的成果之一。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朝)设六科给事中,按六部的业务进行对口监察,有单独上奏言事,监督和弹劾百官的权力。

六科被称为“风宪之司”,可以风闻奏事,而不一定负核实的责任,所以当时的六部官员“无敢抗科参而自行者”。

明代的东厂、西厂、锦衣卫等都是君主直接委派的特别亲信,他们用公开或秘密的方式进行特别监察,往往用于治理大狱、检举吏民奸罪,伺察密告。

——韦庆远、柏桦《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每年一度的不满意测试……目的就是要阻止任何人成为太受欢迎的人,阻止像庇西特拉图(公元前五世纪中期的雅典独裁者)这样的人,企图利用公民大会作为成为僭主的台阶。

每一年,雅典人投票放逐一人达10年之久,这是一种预防犯罪的处罚。

——伊恩·莫里斯《希腊人历史、文化和社会》

材料三在美国,新闻媒体被封为“政府第四部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政治生活中的一支原生力量,它决定着公众讨论的议事日程……一头牵着政府,一头牵着国民敏感之极的神经,一旦白宫的某些政策发生偏误或总统等政要滥用行政职权,立即就会招致一场新闻舆论带来的暴风雨。

……更为重要的是,新闻媒体具有动员民众的实际能力,它对行政官员具有一种无形的约束力。

——彭正波《美国的行政监督机制》

请回答:

(1

)依据材料一,指出明朝行政监督制度的基本内容。

明朝监督制度加强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

(5分)

 

(2)材料二中的“不满意测试”是谁最早制定的?

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古代雅典监督制度的特点。

(3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新闻媒体被封为“政府第四部门”的原因。

依据以上材料,比较中国古代和西方社会在行政监督主体上的不同之处。

(4分)

 

(4)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

“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让人民监管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综上材料,谈谈我国应如何进一步完善行政监督机制。

(2分)

 

22、(13分)二战后,世界格局经历了一个复杂而多元的演变过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冷战结束,制造出观察家称之为“单极的世界”或“一个超级大国的世界”。

但是,美国实质上并没有比冷战开始时更能单方面独断全面问题,美国比十年前更占优势,可是够讽刺的是,权力也更加分散。

因此,美国能够运用来改造世界其他地区的力量,实际上也减弱了。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大外交》

材料三单极化、两极化和多极化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指一个时期、一个阶段内的主要力量格局或主要发展趋势,但这三种概念都是相对的,在某种情况下是可以并存的

,看不到三者之间存在某种内在联系,甚至把三者相互对立起来,把三者视为非此即彼的关系,可能是片面的。

——叶自成《对中国多极化战略的历史与理论反思》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战后国际关系的演变趋势。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其演变的主要原因。

(4分)

 

(2)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单极化、两极化和多极化的关系”的主题,论证材料三的观点(9分)(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50字左右。

 

23、(13分)20世纪初的中国,改造国民性思想广泛流行。

鲁迅以他犀利的文字,全面且深刻地剖析了中国国民的性格弱点,成为中国近代改造国民性的集大成者。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最初的革命是排满,容易做到的,其次的改革是要国民改革自己的坏根性,于是就不肯了。

所以此后最要紧的是改革国民性,否则无论是专制,是共和,是什么什么,招牌虽换,货色照旧,全不行的。

——鲁迅《两地书》

材料二最内讼(内心自责)的人,是在幻想中求满足。

……倘使不幻想满足的事情,就常常保留住自卑的习气。

慑服,曲媚于其苛虐之父执,师长或长兄,而成为一卑以自牧之奴儿。

——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

材料三在中国历史近现代转型的巨大变革时期,鲁迅那代知识分子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缠绕着非常复杂的关系。

……那代文化精英选择决绝而激进的反传统文化姿态来寻求民族文化观念的彻底变革,从而推进民族整体的现代化变革。

但鲁迅不主张全盘西化,他只是强调对于阻碍民族走向“民主”“科学”现代进程的封建礼教予以彻底的批判和否定,对于束缚社会民族发展的部分文化传统予以坚决地变革和扬弃。

——高小弘《论鲁迅思想中的传统文化血脉——以鲁迅与儒家文化的关系为中心》

材料四鲁迅从20世纪初至30年代中期对我国民性的探索,其实质是探索众人的现代化问题,也就是重塑和培养具有现代人格素质的中国人的问题。

……在今天继续学习和研究鲁迅的“立人”思想及改造国民性思想,仍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王书声《鲁迅后期对国民性的批判》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排满”革命的实质及改造国民性的目的。

(3分)

 

(2)据材料二,概括国民“坏根性”的表现。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4分)

 

(3)据材料三,指出鲁迅那代知识分子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鲁迅是如何改造国民性的?

(4分)

 

(4)据材料三、四,指出鲁迅对国民性探索的现实意义。

(2分)

 

24、【中外重大改革回眸】(10分)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的著名改革家。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北宋中期的财政状况

年财政收入

年财政支出

6300—6800万缗

军费

约4800万缗

官俸

约1200万缗

皇室

约720万缗

祭祀

约325万缗

岁币

75万两绢

——李亚平《帝国政界往事》

材料二神宗下令从皇宫内库中拨出五百万

贯钱和三百万石米作为周转经费,并使“周知六路财赋之有无而移用之”。

还规定要尽量了解京师的库存及所需物资情况,并遵循“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

并可通过“变易蓄买”的办法,使“利权归之公上”。

——叶坦《大变法》

材料三一人立标,万人射之,强者嫌其近,弱者恶其远。

岂标有远近哉,亦射者之力不同耳。

安石敢为异议而不顾,其才力气勇,必有大过人者,特急于见功,知有己而不知有人,知有利而不知有害,故其为法也,即无不善,以刚狠暴戾之心行之,宁有不为害者乎,况乎其未能尽善也。

——(清)张彦士《读史矕疑》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北宋中期的财政状况。

由此王安石提出了怎样的理财观?

(3分)

 

(2)材料二反映的变法措施是什么?

有何益处?

(3分)

 

(3)材料三肯定了变法中的王安石有哪些长处?

在作者看来,哪些因素制约了王安石变法的实际效果?

(4分)

 

25、【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拿破仑统治时期,法国资本主义经济有了显著的发展,开始更多地采用了机器生产。

到1812年,国内已有200多家机械纺纱厂。

1811年,工业生产总额比1789年提高50%。

在农村由于消除了封建关系,农业发展也很快。

……城市的资本又纷纷向农业渗透,加速了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王铭《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帝国》

材料二(拿破仑)将法国分为九十八个行政区,它们彼此都不是独立的,也是受到中央的控制,加强国家的统一管理。

针对革命后,国家仍然存在的激进要求,城市平民和工人风潮以及保王党分子的叛乱一律加以镇压,但保持了农民的土地所有权。

允许逃亡贵族回国,分封新贵族,建立一整套朝臣制度和宫廷仪式。

——《世界通史》剑桥版

材料三第537条除法律规定的限制外,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

……

第545条任何人不得被强制出让其所有权;但因公用,且受公正并事前的补偿时,不在此限。

第546条物之所有权,不问其为动产或不动产,得扩张至该物由于天然或人工而产生或附加之物。

第1101条契约为一种合意,依此合意,一人或数人对于其他一人或数人负担给付、作为或不作为的债务。

第1134条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的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

——《拿破仑法典》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拿破仑帝国时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2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拿破仑实施材料二中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

(3分)

 

(3)据材料三,概括《拿破仑法典》所体现的基本原则?

(2分)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拿破仑对法国做出的贡献和法兰西帝国的性质?

(1分)

高三年级期初考试

历史试题

命题人:

高云校对人:

郑朝明审核人:

徐盛前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

“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这一论述说明西周时期

A.宗法制度开始遭到破坏B.分封制度以宗法关系为基础

C.分封制度凸显中央集权D.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

2、嘉庆四年正月初八日谕:

“各部院衙门文武大臣,各直省督抚藩臬,凡有奏事之责者,及军营带兵大臣等嗣后陈奏事件,俱应直达朕前,不许另有副封关会军机处。

各部院文武大臣:

亦不得将所奏之事,预先告知军机大臣。

”由此,嘉庆帝发布上谕的主要目的是

A.剥夺军机处的军务处置权B.“敲打”军机处以限制其权力

C.明确皇权地位的至高无上D.完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3、在清代,“乡会试考官、房考、监临、知责举、监试、提调之子孙及亲族,例应回避。

雍乾间,或另试,或题由钦命,另简大臣校阅。

乾隆九年停其例,并受卷、弥封、誊录、对渎等官子弟、戚族亦一体回避。

”这主要表明科举制

A.有利于培养社会读书风气B.具有一定的公平性

C.把选官权力集中在中央手中D.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4、“西方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古老帝国的大门,给他们带去了先进的思想和先进的生产力,瓦解了这些古老帝国的腐朽思想和落后的、个体的、小农式的生产方式……”这样的认识

①夸大了殖民侵略的积极影响 ②体现了文明史观和近代化史观

③是为西方殖民行为开脱的言论 ④告诉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重大历史事件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③D.②④

5、有学者认为,“以卢沟桥事变为界碑,中日关系、国共两党关系,以及中国历史的发展,都出

现了巨大转折。

”其中“中国历史发展的巨大转折”指的是

A.从国共内战到其赴国难B.从中日战争到睦邻友好

C.从局部侵华到全面侵华D.从百年屈辱到走向新生

6、1862年,英国人在上海的《华北捷报》载:

“太平革命是一场血污的运动……它不是反清的革命,而只是反对一切安乐的、富有的以及和平的人民的血腥的‘十字军’……谁能说尽太平军给中国社会和物质繁荣所带来的痛苦与破坏?

”该报刊的观点

A.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有利于近代化的主流因素

B.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摧毁文明阻碍发展的一面

C.肯定了太平天国运动要打碎旧世界的坚定决心

D.完全否定了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反帝爱国斗争

7、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指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

关于这“三次高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根本一致B.革命结果与指导思想根本一致

C.领导阶级和革命前途根本一致D.革命对象与革命领导根本一致

8、1957年,周恩来在中共浙江省委扩大会议上说:

“既然我们在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改造时

期,都能和民族资产阶级、各民主党派共同合作,团结在一起,那么,怎么能够设想进入社会主

义建设时期,就不能同民主党派、党外人士继续合作下去呢?

这是说不出道理的。

”这一讲话

A.贯彻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B.推进了人民政协制度的初步形成

C.标志人民政协不再代行全国人大的职能

D.号召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基层民主

9、1979年1月1日,祖国大陆宣布:

“台湾当局一贯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反对台湾独立。

这就是我们共同的立场,合作的基础。

”祖国大陆此观点

A.表明了盼望两岸实行“一国两制”政策

B.发布后两岸即实现了通航和通商

C.为和平收复香港和澳门提供了方法

D.从实际出发,有利于解决台湾问题

10、(美国)国务院意识到,“中共可能会把会议当做宣传场所,可能会制造出一种共产党和非共产党的亚洲和非洲国家团结的表象,以及亚洲和非洲的非共产党国家与西方不在一个阵营的表象”。

与材料中“会议”直接相关的是

A.首次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推动了印度支那和平的恢复

C.恢复新中国联合国合法席位

D.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11、《十二铜表法》规定,借贷的固定年息最高为8.33%,给予无力还债的债务人以30天的“宽限时间”,监禁时不能使其挨饿,在“市集”期间,可将债务人带至广场,允许别人赎取。

这些规定最能体现其

A.有习惯法痕迹B.保护平民利益

C.保护私有财产D.维护贵族利益

12、宪政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特征。

下表中关于三部宪法的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名称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德意志帝国宪法》

《权利法案》

颁布时间

1787年颁布

1870年颁布

1689年

制定机构

国会制定

议会制定

议会制定

特点

体现三权分立原则

体现议会至上的原则

体现了王权至上的原则

评价

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

推动了德意志统一的完成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A.颁布时间     B.制定机构     C.特点     D.评价

13、彼得格勒工人在国际妇女日这一天开始了罢工和游行。

工人队伍按习惯走向市中心涅瓦大街,

打出了“面包!

”“打倒战争!

”“打倒专制制度!

”的口号。

此次罢工直接导致的革命事件使俄国

A.完成了民主革命的全部任务

B.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很快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D.出现苏维埃和临时政府政权并存局面

14、右图是创作于1957年的时政漫画《祝君晚安》。

画面上,三位“病人”躺在病床上,他们盖的被子上有“北大西洋集团”的字样,床头的小牌上写着“美国导弹基地”,他们的头上高悬着写有“US”字样的美国巨型导弹。

对漫画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美国成立北大西洋集团对苏联进行核威慑

B.北约集团内部对美国的冷战政策有所不满

C.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在欧洲冷战对峙加剧

D.美国大力发展核力量以扶植和控制西欧盟友

15、黄宗羲评价某先贤时说:

“先生之学……忽悟格物致知之旨,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下列属于该先贤的主张是

A.“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黑夜。

B.“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C.“破山中

贼易,破心中贼难。

D.“一物不格,则阕了一物道理。

16、《文心雕龙·辨骚》认为“虽取熔经意,亦自铸伟辞……故能气往轹古,辞来切今,惊采绝艳,难与并能”。

这一评论反映的作品

A.展现了大一统时代文化气度B.句式灵活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C.强调表现个性追求抒情

写意D.想象奇特具有浪漫主义的风格

17、美国学者罗斯·特里尔认为:

“毛泽东是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东方道德标准的哲学家。

”下列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A.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 B.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矛盾

的问题》

C.发起“人民公社化”运动   D.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