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考复习精选题目 金属 金属矿物.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910205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54.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中考复习精选题目 金属 金属矿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浙江中考复习精选题目 金属 金属矿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浙江中考复习精选题目 金属 金属矿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浙江中考复习精选题目 金属 金属矿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浙江中考复习精选题目 金属 金属矿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中考复习精选题目 金属 金属矿物.docx

《浙江中考复习精选题目 金属 金属矿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中考复习精选题目 金属 金属矿物.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中考复习精选题目 金属 金属矿物.docx

浙江中考复习精选题目金属金属矿物

金属金属矿物A组

一、选择题

1、有A,B两种金属放入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结论合理的是( ) 

A、金属活动性A>B

B、生成氢气的质量A>B

C、反应的硫酸质量A<B

D、反应的金属质量A<B

2、某同学利用初中科学物质间相互转化的知识,设计了如图所示的3条铜的“旅行路线”,每条路线中的每次转化都是通过一步化学反应来实现的。

那么,每条路线中可能都有的化学反应类型是( )。

A、化合反应

B、置换反应

C、分解反应

D、复分解反应

3、为了验证“+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其中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组合是(  )。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教材中的图表资料可为我们提供许多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元素周期表,可查阅元素符号

B、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判断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

C、利用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可推知金属与酸、盐能否发生反应

D、利用相对原子质量表,可直接查出某种元素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

5、下列有关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分析合理的是( )。

A、钠在氯气中燃烧时,钠原子得到电子

B、反应物钠由分子构成,生成物氯化钠由离子构成

C、钠能在氯气中燃烧,说明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参与

D、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的氯化钠与家庭中食用的氯化钠的化学性质不同

6、将红色的铜丝放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上加热,铜丝表面变为黑色。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红色铜丝表面变黑,是因为生成了氧化铜

B、红色铜丝表面变黑,是因为铜发生了还原反应

C、立即把变黑的铜丝插入稀硫酸中,溶液会出现蓝色

D、立即把变黑的铜丝插入酒精中,铜丝变回红色

7、如图为小柯做的创新实验:

将铜丝绕在电烙铁上,电烙铁用支架固定在密闭的硬质玻璃管中,玻璃管置于灵敏电子台秤上。

接通电路,电烙铁开始工作,可以观察到铜丝表面逐渐变黑,电子台秤读数保持不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加热过程中,玻璃管内空气的质量保持不变

C、加热过程中,铜丝的质量保持不变

D、硬质玻璃管内物质在反应前后总质量保持不变

8、用三块相同的铝片(均已去除氧化膜)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1:

取第一块铝片,放入稀硫酸中,有明显的现象;

实验2:

取第二块铝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铝片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

实验3:

取第三块铝片,放入浓硫酸中,没有明显的现象;

实验4:

将实验3中的铝片取出,洗净后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没有明显的现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实验1中可以观察到铝片表面有气泡产生

B、由实验2可以得出金属铝比铜活泼

C、铝片与浓硫酸不能发生化学反应

D、浓硫酸与稀硫酸的化学性质有差别

9、有A、B、C三种常温下不与水反应的金属,为了比较它们金属活动性的强弱,有人设计了下列四种实验方法,下列方法最准确可行的是( )。

A、把它们分别和盐酸溶液反应,观察是否发生反应及产生气体的快慢

B、把它们分别和盐酸溶液反应,观察是否发生反应及产生气体的多少

C、把三种金属分别在空气中加热,观察它们的颜色变化程度

D、把三种金属和它们的可溶性盐溶液之间两两反应,观察金属表面是否有金属析出

二、非选择题

10、一般不用K、Ca、Na等活泼金属来置换盐溶液中的其他金属元素,这是教科书上的一句话.小科对此进行了思考,并查阅资料,对金属钠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钠常温下就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反应方程式为:

2Na+2H2O═2NaOH+H2↑

【提出猜想】猜想一:

金属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会有铜生成.

猜想二:

金属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的沉淀只有氢氧化铜.

【实验及现象】切取不同大小的钠块分别投入到两种不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中,有关产生沉淀的现象如表所示

实验编号

钠块大小

硫酸铜溶液

实验中产生沉淀的现象

绿豆大小

稀溶液10ml

产生蓝绿色沉淀

绿豆大小

浓溶液10ml

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豌豆大小

稀溶液10ml

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豌豆大小

浓溶液10ml

产生蓝色絮状沉淀,并出现黑色固体

小科咨询老师后得知蓝绿色沉淀为碱式铜盐. 

【实验结论】

(1)上述实验中均未观察到 色固体生成,由此判断猜想一错误. 

(2)实验①中观察到的沉淀是蓝绿色的,由此判断猜想二也错误. 

【实验反思】 

(1)实验中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的原理是 . 

(2)由上述实验可知,导致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产物不同的因素有 . 

(3)为了用钠置换硫酸铜中的铜元素,小科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方案一:

把钠块和无水硫酸铜直接混合,在干燥的空气中加热. 

方案二:

把钠块和无水硫酸铜直接混合,隔绝空气加热. 

请从两个方案中选出合理的方案,并说明理由. 

11、镁带在空气中放置几十天后表面变黑,有人认为这是镁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氧化镁,也有人根据铁生锈的条件,认为这是镁与水、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为此,小柯进行了如下探究;将如图所示的两个装置抽气,然后充入除去二氧化碳后的空气,在

两边用弹簧夹将装置密封,几十天以后观察现象.

(1)两个装置所盛放的液体分别是和水.

(2)几十天以后,两个装置中的镁带表面都未变黑,于是小柯猜想,黑色物质可能是碳和碳酸镁的混合物,如果小柯的猜想成立,那么取黑色物质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会观察到哪些现象?

 .

12、小明在学习金属活动顺序后,知道钾、钙、钠金属活动性特别强,能与水反应生成碱和氢气。

他想镁紧排在钠后面,它是否也能与水反应呢?

【提出问题】镁是否能与水反应?

【实验探究】在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量的冷水和镁条,用酚酞作指示剂。

实验过程和现象如图:

【反思与总结】

(1)小明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2)小明发现B试管放置在空气中一会儿,溶液的红色会褪色,这说明溶液的碱性减弱了。

于是他大胆作出了一个猜想并设计了实验方案:

小明通过实验证明了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3)一段时间后,小明观察到镁条在热水中无现象,但当他想到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不能用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时,便有了解释。

他的解释是。

 

13、金属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1)学校实验室有一批生锈的铁架台,它们生锈的原因是,写出一个用酸除锈的化学方程式,例举一种防止铁架台生锈的方法;

(2)为了验证铁、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将打磨后的两根铁丝,分别插入_____溶液和_____溶液中,其中产生的明显现象是,由此得出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3)金属(

)和铁的性质十分相似,在氧化物中都能显

价,写出铬的氧化物的化学式_____,与稀盐酸反应时,在生成的盐中化合价也相同,写出铬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14、如图为某同学设计的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微型实验装置,微型滴管内装稀硫酸。

(1)实验时应先挤压微型滴管,还是先点燃微型酒精灯:

_____。

(2)写出CuO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

 

 

金属金属矿物B组

一、选择题

1、铁会生锈、能被磁铁磁化,铁能导电、在加热到一定的温度时能熔化。

下面关于铁的性质的叙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铁会生锈B、铁能被磁铁磁化

C、铁能导电D、铁加热到一定的温度时能熔化

2、如图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发行的纪念币.该纪念币材质为多种贵金属包钢铸造,属于金属合金.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物质的材料角度看,该纪念币属于金属材料

B、从物质的分类角度看,该纪念币属于金属单质

C、从物质的导电性角度看,该纪念币属于导体

D、从金属的防锈角度看,该纪念币比铁抗腐蚀性能强 

金属

HCl溶液

Fe(NO3)2溶液

Ni(NO3)2溶液

Fe

产生气体

--

有金属析出

Ni

产生气体

无金属析出

--

3、不锈钢中含有铁和镍(Ni),为了检测铁和镍的活泼性,小涛进行了实验,结果如表。

则它们的活泼性顺序为() 

A.Fe>Ni>HB.H>Ni>FeC.Fe>H>NiD.Ni>Fe>H 

4、下列可用于验证 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一组药品是(  )

A、Fe、Cu、H2SO4溶液B、Cu、Ag、FeSO4溶液

C、Fe、Ag、CuSO4溶液D、Ag、FeSO4溶液、CuSO4溶液

5、相同质量的Mg、Fe分别与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作用,产生H2的质量m(H2)与加入稀盐酸的体积V(稀盐酸)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ABCD

 

6、下列四个实验中,“操作-图象-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操作

分别向相同质量的镁粉、铁粉、锌粉中加入等浓度稀硫酸

一定温度下,向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固体

向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将一定量硝酸银溶液中加入铜粉

图象

 

 

 

 

结论

三种金属与硫酸反应的剧烈程度:

该氢氧化钙溶液已经饱和

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全部变质

铜与硝酸银发生了化学反应

7、某些废旧电子产品中含有铜和少量贵重金属金、银等,回收时采用高温灼烧,硝酸溶解、过滤,收集残渣中的金,加入合适的金属提炼出滤液中的铜和银,对这样的回收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灼烧时,能将金属铜转化为氧化物

B、从残渣中直接收集到的金,说明金最不活泼

C、滤液中若加入铁,则先得到的是铜

D、为得到铜、银可在滤液中先后加入金属铜和锌

8、某溶液含有Cu(NO3)2和AgNO3,现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与溶液中金属离子种类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b间(不含两点)的溶液中金属离子为Zn2+、Ag2+、Cu2+

B、c--d间(不含两点)的溶液中金属离子为Zn2+、Cu2+

C、当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m3时,溶液中金属离子为Zn2+

D、当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分别为m1、m2时,溶液中Cu(NO3)2的质量分数相等

二、非选择题

9、

最近沉没在苍茫海水中800多年的中国古沉船“南海一号”的“惊艳一浮”,让无数国人为之自豪,它既为海上丝绸之路提供了实证,又推动了中国水下考古学的发展。

据保守估计,船上载有6万至8万件文物,在已发掘出的文物中发现了大量古代瓷器、宋代铜钱、铁锅、梳篦等物品。

 

(1)中国的陶瓷举世闻名,陶瓷材料属于      材料(选填“无机非金属”或“有机合成”);

(2)被发掘出的宋代铜钱已经锈迹斑斑,这是因为铜能与空气中的氧气、水以及二氧化碳发生化合反应生成铜绿[Cu2(OH)2CO3]。

另一种金属铁,也会生锈。

我国在秦汉时期就开始大量使用铁器,但是在出土的文物中很少能见到铁器,这是因为。

(3)在发掘过程中,发现有许多破碎的瓷片与淤泥混杂在一起。

为使这些宝贵的文物不流失,考古工作者用网眼小于碎瓷片的铁丝筐,将混有淤泥的瓷片浸入水中旋转,然后取出。

这种方法类似于我们学过的     法(选填在“沉淀”或“过滤”)。

加NaOH溶液的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剩余固体的质量/g

17.3

14.6

11.9

9.9

m

10、已知某金属粉末中除含有Al外还含有一定量的Fe,为测定金属的含量,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展开了如下的实验探究。

 

小资料:

Al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溶于水的偏铝酸钠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l+2H2O+2NaOH===2NaAlO2+3H2↑,Fe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取20g该金属粉末,把100g氢氧化钠溶液平均分成5份依次加入,充分反应后,过滤出固体,将其洗涤、干燥、称量。

实验过程中得到的部分数据与图像如下:

试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上表中m的值为;

(2)Fe的质量分数为  ; 

(3)第五次加入NaOH后,溶液中的溶质是  ; 

(4)列式计算:

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11、一篇关于市场上不少不锈钢电水壶系“高锰钢”材料制成,加热过程中会使“锰”析出,长期使用会对身体造成伤害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里疯传。

“高锰钢”与普通的不锈钢相比,是增加了“锰”的含量而减少了“镍”。

这种不锈钢耐腐蚀性稍弱,外观光泽度也不如普通不锈钢白亮,但因其具有较强的成本优势,在不少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日常生活中刀、叉等不少餐具由高锰钢制造,高锰钢属于(选填“单质”“化合物”“混合物”)

(2)锰是一种重金属元素也是人体所必须的一种微量元素,摄入太多或太少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如果锰缺乏可引起神经衰弱,影响智力发育,还导致合成和分泌的降低,影响血糖含量的调节。

12、往503.2gFeCl3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已知反应的先后顺序和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2FeCl3+Fe═3FeCl2、CuCl2+Fe═FeCl2+Cu.如图为加入铁粉的质量与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点间(不包括AB两点)的溶液中的溶质为  .

(2)取DE两点间的剩余固体加入盐酸,可以观察现象是 .

(3)往503.2gFeCl3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入过量的铁粉,使它们完全反应,然后过滤,求所得滤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要求列式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