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 小学一年级 数学下册 第3单元 认识100以内的数 优秀教案 单元合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909365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苏教版 小学一年级 数学下册 第3单元 认识100以内的数 优秀教案 单元合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新苏教版 小学一年级 数学下册 第3单元 认识100以内的数 优秀教案 单元合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新苏教版 小学一年级 数学下册 第3单元 认识100以内的数 优秀教案 单元合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新苏教版 小学一年级 数学下册 第3单元 认识100以内的数 优秀教案 单元合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新苏教版 小学一年级 数学下册 第3单元 认识100以内的数 优秀教案 单元合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苏教版 小学一年级 数学下册 第3单元 认识100以内的数 优秀教案 单元合集.docx

《新苏教版 小学一年级 数学下册 第3单元 认识100以内的数 优秀教案 单元合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苏教版 小学一年级 数学下册 第3单元 认识100以内的数 优秀教案 单元合集.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苏教版 小学一年级 数学下册 第3单元 认识100以内的数 优秀教案 单元合集.docx

新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认识100以内的数优秀教案单元合集

新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认识100以内的数读数、写数

认识几十几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实践活动,初步理解非整十两位数的意义,会按顺序输出100以内的数,会读、写非整十的两位数,会用学具表示这些书,知道这些数的组成。

2、继续培养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用数学的观念,看周围事物和看日常生活的意识,培养与同学相互合作交流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非整十两位数的意义

课前准备:

计数器、小黑板、3捆小棒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投影出示有非整十数的场景,告诉学生几十几的数在生活中的作用可大了。

讲述: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些“几十几”的两位数。

(板书课题:

认识几十几)

二、直观认识几十几

谈话:

请小朋友数出23根小棒摆在课桌上,看谁摆得又快又好。

好在那里。

让学生感到摆成2捆(每捆10根)和3根比较好,因为这种摆法能一眼看出是23根。

谈话:

刚才老师说出23这个数让你们摆小棒,你们摆得都很好,下面让你们先摆小棒再说数,看谁能摆得对,说得对。

提问:

3捆添上4根是多少?

你怎么知道这是34根的?

3捆添上9根呢?

你怎么知道这些是39根的?

讨论:

三十九根添上一根是多少根?

你能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吗?

小组讨论后再班内交流。

提问:

三十九根添上一根是四十,那么四十九添上一,五十九添上一……九十九添上一各是多少呢?

让学生从四十数到一百,每个人都要在小组内数给同学听。

三、教学写数、读数和数的组成

教师先在计数器上拨珠,十位上拨2颗珠,个位上拨4颗珠。

提问:

你知道现在计数器上的算珠表示的数是多少吗?

谁能对照这计数器把这个数写出来?

让学生一起把这个数读出来。

提问:

24中的“2”表示什么?

“4”呢?

24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

让学生用计数器在小组内拨34和43,完成第30页例题的填空,然后进行“几十几”数的听写练习。

四、组织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谈话:

数一数我们教室里有多少个同学,看谁数得又快又对,并告诉同学们你是怎样数的。

2、“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

小朋友们爱吃香蕉吗?

白菜博士给大家带来多少根香蕉呢?

请小朋友们5个5的从5数到100呢?

3、“想想做做”第3题。

谈话:

这么多星星,怎样数呢?

学生数过后,指名说结果,并说一说是怎样数的。

4、“想想做做”第4题。

指名读出图上的数,并说一说这些数所表示的意思,然后在我们的生活中找一找哪里有几十几的数,先给小组的同学说一说,在告诉全班同学。

5、“想想做做”第5~7题。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检查。

五、总结评价

谈话:

小朋友,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样的数呢?

下课后再找一找在哪里能发现“几十几”的数,把它告诉老师或同学。

新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认识100以内的数认识整十数

认识整十数

教学目标:

1、经历数数的过程,体会数产生和发展。

2、会正确地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整十数和一百。

认识计数单位“百”,了解10个十是一百,知道个位,十位和百位以及这三个数位的顺序。

3、师的组织下,能运用认识的数描述、交流现实生活中的事物。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十个十个地数数认识整十数和整百的过程

教学难点:

理解整十数的组成

课前准备:

20根小棒,十捆小棒,计数器,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认识整十数和一百

1、复习十和二十

谈话:

请小朋友一根一根地数出10根小棒。

数完后,提问:

数满10根小棒可以怎样呢?

(数满10根小棒可以捆成一捆。

)那么一捆小棒是几根?

它表示一个什么?

再摆一根小棒,继续提问:

现在一共有多少捆带几根小棒?

一共有多少根?

2、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用书小棒的方法认识更大的数

板书:

认数

二、认识整十数

出示小棒,

提问:

你知道这是多少根小棒?

你是怎么知道的?

出示6捆小棒,

提问:

你知道这是多少根小棒?

你是怎么知道的?

谈话:

每捆小棒10根,3捆是30根,6捆是60根,7捆呢?

8捆呢?

我要你们拿出40根小棒,你们怎么拿?

谁能十个十个的数给大家看?

指名数,请每个学生拿出10捆小棒,十根十根地数看看一共有多少根?

数完后,提问:

10捆是小棒一共有多少根?

你是怎么知道的?

组织学生交流。

小结

三、教学读写整十数和一百

1、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

出示计数器,引导观察:

在计数器上有些什么呢?

这些数位,从右边起是怎样排列的呢?

同桌讨论后,指名说一说。

揭示: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学生齐读。

2、读和写整十数和一百

教师边拨珠边说个位上拨一个珠子表示1个一,十位上拨一个珠子表示多少呢?

百位上拨一个珠子又表示多少呢?

提问:

小朋友已经认识了计数器,那么如果在计数器的十位上拨4个珠子,表示几个十呢?

4个十是多少?

40怎么写?

如果在十位上拨8个珠子,表示8个什么?

是多少?

怎样写?

小结:

几个十就是几十,只要在十位上写几,个位上一个珠子也没有,就在个位上写0。

提问:

在计数器百位上拨一个珠子,表示一个什么?

是多少呢?

你是怎样知道的?

那么一百怎样写呢?

小结:

一个百就在百位上写1,十位和各位一个珠子也没有,就在十位和个位上分别写0。

四、组织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数一数每串珠子有几颗,有几串,想一想一共有几颗,再指名回答。

(2)“想想做做”的2,3,4题。

独立填写组织交流

(3)“想想做做”第5--7题。

(4)“想想做做”第8题。

五、全课总结

提问: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你认识了哪些数?

新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认识100以内的数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教学目标:

1、经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比较熟练的进行口算。

2、了解加、减发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用数学的观念看周围的事物的意识,培养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课前准备:

小黑板、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题

1、出示32页情景图。

2、看图列式,思考算法。

提问:

根据这幅图,你会列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吗?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算式30+4=4+30=

34-30=34-4=

提问:

30+4等于多少呢?

你是怎样想的?

34-30等于多少呢?

你是怎样想的?

小结:

你们是根据数的组成来思考的。

34+4就是把3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是34;34-30就是从3个十和4个一里去掉3个十,还剩4个一,还剩4个一。

提问:

4+30等于多少,你又可以怎样算?

(1)4个一和3个十和起来是34。

(2)因为30+4=34,所以4+30=34。

3、解答“试一试”。

谈话:

“34-4”你会算吗?

填在书上,并轻声地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指名交流。

4、介绍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1)介绍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谈话:

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名称,在每一个算式中每部分也都有各自的名称。

在加法算式里,像这里的30+4=34中,相加的两个数,你能给它们起个名字吗?

对了,相加的这两个数都叫做加数。

两个加数相加的结果叫做什么呢?

讲述:

两个加数相加的结果叫做“和”。

(边说边在“30+4=34”的算式下面板书各部分的名称:

加数、加数、和)

提问:

谁来说一说算式4+30=34中各部分的名称。

(2)介绍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谈话:

减法算式中的各部分也有名称。

在34-4=4里,减好前面的数叫做什么?

请你猜一猜。

讲述:

减号前面的数是被减数。

(板书:

被减数)

那么,减号后面的数又叫做什么呢?

指名说。

减号后面的数叫做减数(板书:

减数)

减法算式中的得数叫做什么呢?

请学生试着说说。

减法算式中的得数叫做差。

(板书:

差)

指名说出算式34+4=30中各部分的名称。

(3)提问:

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有什么区别?

二、教学“想想做做”

1、第2题。

(1)出示20只白兔和8只灰兔的图片,让学生说图意。

(2)根据左边20只白兔和右边8只灰兔,列出四个算式。

(3)组织交流:

算式是怎样列的?

计算时是怎样想的?

2、口算第3题。

同桌同学合作练习,说出得数。

交流:

说说怎样想的?

提问:

根据60+3=63能想到其他三个算式吗?

3、第4题。

(1)让学生根据表中第一行的名称说说左表用什么方法计算,右表用什么方法计算。

(2)算一算两张表中的得数。

(3)校对。

4、第6、7题。

(1)指导学生看图中的对话,然后说说题意。

(2)列式计算。

订正第7题时问:

“还要搬多少张是什么意思?

三、全课总结

讲述: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并且知道了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加号前后的数都叫做“加数”,加得的结果是“和”;减号前面的数是“被减数”,减号后面的数是“减数”,减法中的得数叫做“差”。

四、作业

“想想做做”的5题

新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认识100以内的数数的顺序

数的顺序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完成对“百数表”的整理,进一步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含义和排列规律,巩固数的读写。

2、运用操作活动,结合显示背景,了解“单数”、“双数”并进行简单应用。

3、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探索规律,培养自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并进一步发展数感

教学重点:

100以内数的顺序和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

“单数”、“双数”的意义。

课前准备:

100以内的数目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从36数到55,从81数到100。

2、填一填:

(1)3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

(2)。

8个一和7个十合起来是().。

(3)9个十是(  )。

100里面有( )个十。

二、自主探索,整理百数表

1、激趣导入:

数学王国开运动会啦!

数娃娃们排成了整齐的方队(出示百数表),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这些数娃娃是怎么排队的?

要求同桌学生相互说一说。

追问:

咦,方队里还有不少位置是空着的,你知道是哪些数娃娃还没来吗?

2、小组活动:

边数数边填写,在书上完成百数表。

三、小组合作,探索规律

1、各小组展示百数表。

2、谈话:

这张百数表里可藏着好多有趣的奥秘呢!

先请小朋友横着选几排数读一读,在小组内说说数娃娃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如:

41、42、43、……50,左边九个数的十位上的数是相同的,个位上的数一次是1、2、3、……9,最右边是整十数等等)

再让学生指着不同横排说一说。

进一步启发:

竖着看又有什么规律?

斜着看呢?

转弯看呢?

请小朋友积极开动脑筋,把你发现的规律告诉小组里的小朋友!

3、谈话:

小朋友真了不起,在这张百数表里发现了这么多奥秘!

老师还做了几个“魔力框”,大家仔细观察,在“魔力框”里你还会有新的发现的!

投影出示:

用三种不同形状的图形分别在百数表里框出几个数。

要求读一读,并找一找这几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在小组里交流。

4、提问引导:

(出示带一个数的框)你能按照前面的表,猜出框里另外的几个数吗?

四、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1题。

先出示分类标准:

(1)个位是5的数;

(2)个位是0的数;(3)十位是5的数。

要求各小组自由选择一个标准,把符合该标准的数称作“我们的朋友”。

然后分小组活动,找出自己的好朋友,并把它们按顺序排一排,读一读。

2、“想想做做”第2题。

先填一填,在讨论。

3、“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弄清题目的要求后,独立完成,在交流各自的思考和体会。

4、“想想做做”第4题。

出示挂图后,着重引导学生理解:

现在要看35号,说明35号还没有看,已经看了34人。

五、总结评价

提问:

这节课小朋友学得高兴吗?

你学会了哪些本领?

发现了哪些奥秘?

新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认识100以内的数比较数的大小

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目标:

1.经历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过程

2.掌握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3.进一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培养知识迁移儿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两位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课前准备:

小玻璃球50个,教学情景图。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谈话:

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解以内的数,你能任意地说出一个别100以内的数吗?

(指定三四人说一说)老师手里有很多小玻璃球,你们猜猜看可以用100发内的哪个数表示。

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看小朋友们猜得怎么样。

下面请你们也抓一把小玻璃球先猜一猜有多少个,然后再数一数是多少。

刚才这几个同学说的这些数谁大谁小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比较数的大小。

板书课题:

比较数的大小。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题图。

提问:

今天小松鼠和小兔去海边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你能看着图说出它们做了一件什么事吗?

你还看到了什么?

看着这幅图你想知道什么?

小松鼠和小兔比谁拾得多呢?

你是怎样想的?

2、合作交流

谈话:

请把你的想法先说给小组同学听一听(小组内交流)。

谁愿意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一听(在班内交流)。

3、谈话:

在这道题里比较哪一个小动物拾的贝壳多就是比较38与46哪一个数大。

你能用一个数学符号表示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吗?

教师板书:

4638

指定学生上黑板>。

全班学生读一读算式46>38。

谈话:

老师这里还有几组数,你们能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吗?

请打开书第37页“试一试”看着计数器比较两组数的大小。

(学生在书上完成并汇报结果。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看着计数器把数先填出来,然后再比较数的大小。

指名汇报。

2、“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学生互相检查。

3、“想想做做”第1题。

提问:

我们再来看看,小白菜又给同学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你们能回答吗?

你能说一说六十几有哪些数?

(按顺序说一说)这些数与六十相比,比六十大还是小?

比七十呢?

口答:

四十几在几十与几十之间?

八十几比几十大,比几十小?

4、“想想做做”第4题。

指定一个学生(座位号是两位数的)说出自己的座位号。

谈话:

他的座位号是两位数(板书:

两位数)。

请座位号是两位数的同学都站起来。

其他同学的座位号是几位数?

写出三个个位上都是6的两位数。

学生写好后教师提问:

你写了哪三个数?

谁最大?

谁最小?

你能把这三个数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吗?

(这个学生在黑板上排,其余学生装在座位上排)

为什么这样排?

(可以从小到大,也可以从大到小排)

个位上是6的两位数有几个?

(顺次说一说)

写出三个十位上都是6的两位数,比一比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让学生多独立完成后再相互交流。

5、“想想做做”第5题。

谈话:

刚才小朋友写了几个数,老师也写了三个表示天气温度的数(2度20度35度)我们一起读一下。

你能猜一猜它们各是什么季节的气温吗?

(小组讨论后汇报)

我们来看看小朋友们猜得怎么样?

(出示每个季节的景象图)你能用符号表示三个数的大小关系吗?

6、“想想做做”第6题。

独立填写后,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7、游戏(排路队)

(1)谈话:

小朋友们你们还想写数吗?

请你们每人再写一个数。

在小组里比一比谁写的数最大,谁写的数最小。

(2)排路队:

出示路队旗(旗上分别写着:

“比30大而比60小的数”“比30小的数”、“比60大的数”)

根据刚才自己写的数到前面来排队,然后排着整齐的路队下课。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新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认识100以内的数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

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

教学目标:

1、会用“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来描述两100以内的数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2、通过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估计意识和合情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含义,会用这些词说一句话。

课前准备:

例题情景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呼唤经验。

1、展示例题:

小猴和小猫比赛折五星。

小猴说:

“我做了34个。

”小猫说:

“我做了38个。

提问:

听了对话,你能知道什么?

四人小组交流后汇报。

可能出现:

38>34,34<38;小猫比小猴做的多,小猴做的比小猫少。

引导:

小猫比小猴做的多得多吗?

学生可能用口语表达:

小猫比小猴做得多一些。

得出小猫比小猴做得多些。

提问:

这句话还可以怎样说?

小组交流汇报。

(小猴比小猫做得少些)

2、教学“试一试”

讲述:

小熊和小兔来到了一片果园,他们看到了什么呢?

出示小黑板:

小熊说:

“苹果有50个。

”小兔说:

“梨的个数比苹果少得多。

提问:

梨的个数比苹果少得多,少得多是什么意思?

那么,梨可能有多少个呢,书上提供了三个答案,你认为哪一个答案合适就在它下面画“∨”。

先独立思考,再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选择。

汇报交流。

(18比50少得多,48比50少一些,58比50多一些,所以选“18”个比较合适。

3、小结

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不但需要比较两面三刀个事物的多少,而且要反映出数量相差的程度时,就可以作“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这些词来描述。

二、综合运用,培养数感

1、“想想做做”第1题。

看图,问:

“多得多”是什么意思?

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在班内交流。

说说选择的理由。

2、“想想做做”第2题。

小黑板出示:

在校园里,男孩说:

“一班有38人。

”女孩说:

“二班人数比一班少一些。

提问:

二班可能有多少人?

先独立完成,再和同桌交流:

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汇报。

3、“想想做做”第3题。

出示:

在商店里,男孩说:

“排球25元。

”营业员阿姨说:

“篮球比排球贵多啦。

”另一男孩问:

“贵多啦是什么意思呢?

”提问:

你知道“贵多啦”是什么意思吗?

小组交流,汇报。

学生独立完成,在认为合适的答案下面画“∨”。

做后汇报。

4、“想想做做”第4题。

讲述:

小猫和小兔用今天学习的“少些”“多些”“少得多”“多得多”这些词在玩比数大小的游戏,你们想不想玩?

展示:

小猴拿数字卡片50,小猫拿数字卡片45。

提问:

猜一猜小猫和小猴分别会说什么呢?

同桌小朋友分别扮演小猫和小猴互相说。

5、游戏激趣,感受策略

游戏:

讲述游戏规则:

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我们做一个猜数游戏。

一位同学在纸上写下一个两位数,然后让同桌的小朋友来猜一猜,如果没猜对,可以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提示他一句话,比一比哪两个小朋友合作最好,能用最少的提示让你的同桌在最短的时间内猜出你写和数。

同桌学生游戏

三、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新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认识100以内的数我们认识的数

我们认识的数

教学目标:

1、学过的100以内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培养数感。

2、培养估计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3、积累活动经验,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交流,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增强用数学的观念看周围的事物和看日常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培养估计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课前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讲述:

数的王国里住着我们已学过的100以内的数,这些都是我们认识的数。

(板书:

我们认识的数)它们经常跑到我们的生活中来。

二、活动探究,解决问题

1、“说一说”的第一部分。

出示第一幅图,示相应的场景图。

讲述:

这些同学可真是有心人,你能在生活中找到这些数吗?

跟你同组的小朋友说一说。

学生在小组内说完后组织学生交流,尽可能地让学生充分发言。

讲述:

同学们说得真好,只要细心观察,你还会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的数。

2、“说一说”的第二部分。

提问:

谁来告诉我,你今年几岁了?

自己的年龄都记得很清楚,我看谁能说出家中每个人的年龄?

(先告诉我家中有几口人,再分别说出他们的年龄)先指定两名学生说,当每个人都很想说的时候,再让他们说给同桌的同学听,最后再请两名学生说。

讲述:

同学们说得都很好,可见你们平时对自己的家里人都很关心。

下面,我们进行一个智力小测试,比比谁最聪明。

(出示第二幅图)

提问:

你们看,这是小明一家。

他们家有一个人,今年64岁,你们猜这个人可能是谁?

还可能是谁呢?

讲述:

你们都猜对了!

在你们的家庭里,爷爷奶奶的岁数比较大,一般在60岁左右;爸爸妈妈的年龄中等,大约三十几岁;而你们的年龄是最小的,今年还没有超过10岁。

3、“猜一猜”。

讲述:

接下来我们进行一个猜一猜的游戏,这个游戏需要小组长和组员合作成。

组员的任务是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操作,小组长则要把组员猜数、数数的结果记录下来。

(1)请每个同学抓一把糖,数数有几粒?

讲述:

同学们抓一把糖大约都在10粒左右。

(2)再请同学们抓一把花生米,不要数,先猜猜大约有多少粒?

估计得怎样呢?

把手中的花生米数一数。

提问:

谁来把自己猜数、数数的结果告诉大家?

(教师在表中板书三名学生说出的粒数)你觉得自己估计得怎么样?

(3)讲述:

抓一把花生米的粒数都要比抓一把糖的粒数多,这是为什么呢?

请小组同学讨论一下。

小结:

因为一粒花生米比一粒糖小一些,所以一把花生米的粒数就要比一把糖的粒数多一些。

(4)讲述:

请同学们抓一把黄豆,不要数,你觉得一把黄豆比一把花生米的粒数多还是少?

(指名说)你估计一下大约有多少粒?

估计好了以后抓一把黄豆数一数

提问:

谁来把自己猜数、数数的结果告诉大家。

你觉得自己估计得怎么样?

(5)看表比较:

一把黄豆的粒数确实比一把花生米的粒数要多,可见你们的预测是正确的,这是为什么呢?

讲述:

因为一粒黄豆比一粒花生米小得多,所以在估计的时候就应该想到一把黄豆比一把花生米的粒数要多得多,这样估计出的结果就会和实际的结果比较接近。

4、“数一数”。

(出示第四幅图)提问:

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地方?

图中的小朋友数了哪些数?

如果我们也到校园里去,除了图画中的小朋友数的数之外,你还想数什么?

请你们一起走出教室,分小组到校园里去数一数好吗?

10分钟后我们回教室汇报。

学生分组到室外活动。

数完后组织学生交流。

讲述:

刚才小朋友都观察得非常仔细,数得也非常好。

三、总结

讲述:

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同学们的表现都非常好。

最后让我们看看皮卡丘还有什么话要对我们说。

放配音:

同学们,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知识,你们一定要做有心人,多观察,多思考,去发现更多的数学奥秘,你们愿意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