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总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907862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7.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闻评论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新闻评论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新闻评论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新闻评论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新闻评论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闻评论总结.docx

《新闻评论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闻评论总结.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闻评论总结.docx

新闻评论总结

第一讲新闻评论的性质及写作准备

评论无学——公民表达的实用文体

评论,特别是时事评论,本质上也属于新闻。

新闻是传播事实信息,告诉你发生了什么,而评论很多时候是通过分析作出判断,告诉你新闻背后更多的、你可能看不到的东西。

所以,评论,作为一种公民表达的实用文体,它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无学的。

时评勃兴,杂文式微

人们喜欢的时评

评论的附加值——就是那些“你知道得比读者更多的信息”:

读者能通过读你这篇评论获得他所不知道或者忽略的信息和知识,你的评论中包含着你独家的信息、独到的判断或者独特的价值认知,或者是读者虽然明白某个道理,但不能像你这样以明白和精彩的方式表达出来。

换句话说,让读者读完你评论后产生一种恍然大悟或有所收获的感觉。

缺乏附加值的评论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评论没有提出观点,文章被事实性信息所支配,一直在复述新闻报道中的事实,或者引述其他相关的事实信息,引用别人的观点,这就是常被学界批评的“以叙代论”;其二,虽然提出了观点,但没有超出新闻报道中已经包含的、一眼能看出的观点,每个人看到新闻就能想到的简单道理,再评论就没有价值了。

新闻评论的思维

一、批判思维。

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二、经验思维。

不能空谈抽象的事物

三、求新思维。

评论最大的价值在于独到四、开放性思维。

不谋求话语霸权,不自恃掌握着真理

写好新闻评论的知识准备

技术层面;非技术层面(更为重要)

一、多读书。

储备知识;积累问题意识;培养评论敏感。

二、多写作。

培养评论语感;突破写作的心理障碍;积累评论分寸感。

三、多看新闻。

时代感;评论思维;时事联系感。

新闻评论的一个重要的规律和规范就是效率。

学写评论,就是学如何更有效率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第二讲新闻评论的表达特征

时评——由“政论本位”到“新闻本位”,追求高效的表达

新闻评论最大的功用,通过表达影响和推动时事的发展

什么样的表达是高效的?

用尽可能少的文字、以最容易理解的表达向读者传播你的观点。

一、用最短时间最快理解你的观点二、切忌信马由缰的发散性思维三、让人琢磨的不是好语言四、评论的结构和节奏

五、表达效率,还要求出手迅速

表达效率的几个具体要求:

(1)引述新闻时要尽可能简洁,当然,不能为了简洁而断章取义。

(2)铺垫部分要尽可能短,快节奏地进入主题。

(3)开始就要向读者言简意赅地亮出自己的观点。

注意,言简意赅,就是观点应该比较短,最好能精炼成一句话,让读者很清楚地把握你的观点。

观点是否言简意赅有一个衡量标准,就是能不能将观点浓缩到标题之中。

(4)论述中引述别人观点和新闻事实时,要尽可能地简略,否则给人拖沓之感,影响评论的节奏感。

(5)论点间应该有层次感,或并列,或递进,不要在一个论点上进行重复论证。

(6)最好在结尾处以引人注目而又不让人有重复之感的方式重申你的核心观点。

研究表明,前后呼应的“首尾效应”有利于加深读者对观点的印象。

表达效率让评论付出的代价。

评论的效率性,是以某种程度的模式化、快餐化、粗糙化作为代价的。

模式化:

一些时评作品甚至还出现了“八股化”和模式化的现象。

目前95%以上的时评大都是三段式:

新闻由头+数据、资料、法律条文+分析结论。

标题中大都又少不了“昭示”、“彰显”、“凸显”、“为何”、“惊闻”、“拷问”之类长盛不衰的关键词。

而文章的感情色彩也一概是愤青式,思维方式也习惯于高高在上式的追问,有的时评文章甚至从头到尾问个不休。

快餐化:

为了追求表达效率,时评不得不紧跟时事节奏,新闻发生后立即评论。

那么短的时间,不会有太多时间让你遣词造句,也没有太多的时间让你从容地谋篇布局、缜密地思考、谨慎地下结论,评论难免成为即时消费的快餐,很难有再审读、再回味的价值。

时评,一般的生命也只有一天,很少有人会回过头去读昨天、前天的评论。

粗糙化:

追求表达的效率,将“最短时间最快理解你的观点”放在写作的首位,评论自然不免粗糙,不会有什么文本价值,思想性、文学性、审美性都会大打折扣。

一个小时匆匆忙忙写出来的东西,当然无法比两三天从从容容写出来的东西更优雅和深刻。

从这个角度看,时事评论,甚至不能算作一种文学创作,而仅仅是为时而作的应用文。

为了避免这种时评的表达效率所导致的价值流失,时评的写作应该有分工。

比如,《南方都市报》时论版,当然是应该追求表达效率的,紧跟新闻的节奏。

个论版,则对时效和表达效率的要求可以放松,尊重专栏作家的个性,由着他们的评论风格娓道来。

而宏论版,则一个版都是专家的长篇大论,是对过去一段时间中某个热点话题进行深入、全面、专业的剖析,则不必严守表达效率,而遵守专业判断的节奏。

第三讲新闻评论的选题

选题的过程,就是一次评论价值的衡量过程:

认为某件事有可评论的空间和应评论的价值,或认为这个话题比那个话题更有评论价值。

一、选题就是对评论价值的判断

选择与取舍

选题,与选题者一以贯之的价值观有关;选题,也与选题者擅长的领域有关;选题,也与一个人的选题渠道和视野有关;选题,也与选题者所在媒体、所处地域有关。

二、大时代的观念——将选题与时代结合起来

不在乎大小,应更注意选题的意义和评论的价值,注重评论与自己身处的这个时代的关系。

一种普遍的现象,一种普遍的焦虑,以小见大。

例:

徐明轩:

叫卖“高玉伦T恤”透着低俗油滑2014年09月15日  新京报 

三、从你的选题中读懂中国

例:

曹林:

现实倒逼官方慎说“腐败只是个别”2014年09月16日05:

30中国青年报

四、热点无法回避

五、有冲突的话题更有评论价值

评论,只有在冲突中才能凸显理性和逻辑的力量,理清冲突方能表现评论者的洞察力和智识。

评论者,在冲突中给出判断,在不确定中给出确定。

冲突,一定要是客观存在的,而不是臆造和想象出来的。

例:

戎国强:

为索礼物骂学生,不宜再当教师。

2014年09月15日05:

59  《钱江晚报》

六、追逐热点之外拓宽选题途径

  阅读、聊天、走路、思考

七、带着问题意识,等待新闻由头

选题的类型

一、事件性选题

1.紧跟新闻事件,时效性强,能够及时满足读者的期待。

2.事件性选题的新闻评论又少到多,逐渐成为新闻评论的主流。

二、非事件性选题

这类选题不是要对某个具体的新闻事件进行判断,而是通过积累和思考,在许多新闻事实或社会生活的普遍现象中发现共同的、突出的问题。

因此一般来说是“选问题”的选题。

非事件性选题的评论节奏较缓,时效性也差一些。

但是非事件性选题是不可替代的。

三、周期性选题

有一些特殊的选题是以固定的时间周期出现的,比如纪念日或其他周期性活动为题的评论。

这些选题有着不同于一般事件性新闻那种偶发性、突发性的的特征:

可预期性。

周期性选题的评论往往被人们看作“应景文章”。

但其实它也是符合某种接受规律的,也是由社会生活的周期提起议程的。

周期性选题本身因为是周期性地重复,所以更要着意于写出新意。

批判的价值次序——关于选题选择

“在批判的问题上,也存在着价值次序,一个事件上可能有许多值得批判之处,远的近的,弱的强的,直接的间接的,明显的隐含的,这样的排序就是批判的价值次序。

”——曹林

第四讲新闻评论的角度

对于同一个事物,不同的认识角度是客观存在的。

它可能取决于这样几个因素:

1.个人观察与思考的开阔程度;2.不同人群的立场、价值、认识结构差异;3.传播竞争的求新求异的规律。

《研究生听报告睡觉不可宽恕》、《院士讲座有人睡倒谁之过?

》、《院士讲座学生睡倒责任不全在学生》

《李娜给中国体育带来了什么?

》、《李娜:

天空任“单飞”,去留成自由》、《孤星隐退李娜模式应该可以复制》

不少人大代表只会鼓掌和举手,而不会提反对意见,此事可以有几个评论的角度?

可以笼统地呼吁代表要不辜负公众的期待而认真履职;可以通过赞美某个敢于说不的人大代表来倡导以其为榜样;

可以某个从来没投过反对票的委员为反面典型展开批评;还可以通过国外议会反对声不断的场景来批评我们的人大代表。

如果新闻事件本身有足够的新闻性,那么评论无须在角度上费过多的精力,充满新闻性的事件本身就让读者有了关注的兴趣,无论你如何切入,读者都会因为事件的荒唐而关注你的观点。

例:

“冷冻胚胎”何去何从《“冷冻胚胎”是权属之争更是法律之争》、《在胚胎归属案中感知人性温度》

当事件本身缺乏足够的新鲜性、引人注目的新闻价值时,就需要新的角度进行弥补了,以新角度来补充旧话题、抽象问题带来的关注疲劳:

一、新角度切入,提起对老问题的关注《看月饼销售遭遇“史上最艰难”》

二、小角度切入,让大问题有贴近性《国人都是水的奴隶》

三、跳出思维局限——“无话可说”也是一种角度《对矿难,我已经无话可说》

四、见人之未见——在细节中寻找新的角度《“又不是杀人放火”是一种什么态度?

五、寻找最能体现新闻价值的角度

国学天才被破格“卡”,你怎么看?

2010年,西安市高新一中的高三应届生孙见坤总分比陕西一本录取线低了6分,而复旦大学自主招生对他的要求是“达到一本线”。

八名复旦大学教授联名请求学校破格录取孙见坤这个国学“天才”,然而陕西省招办一直立场强硬,拒绝将孙见坤的档案投到复旦。

目前,孙见坤收到了山西大学法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可他的第二志愿其实是山西大学的历史专业…

角度1:

《拒绝破格:

又是一个“宁弃钱钟书也要公平”》

多数新闻事件都有非常鲜明的是非,谁对谁错,责任在谁,矛头应指向谁,都有明确的指向。

可面对这个小天才的被招办卡,找不到可以直接归咎的对象。

复旦大学为破格招他,已经穷尽了所有的努力,近乎要违反制度规定了;陕西省招办拒绝破格无可厚非,完全是刚性地执行招生投档规定。

正如复旦招办主任所言:

省招办对孙网开一面放行档案,可称为“开明”;若按规章将孙见坤“卡”住,则可叫做“严格”。

在规则的尊严被权贵肆意践踏的环境中,在破坏规则导致腐败泛滥成灾的时代,你无法责怪一个严格执行规定的人和他苛求的行为。

又是一个“宁损失一百个钱钟书,也要公平”的悲剧,这一次的郁闷不幸落在了小天才孙见坤身上。

角度2:

《透明公开地破格,无关“给腐败开口子”》

如果一种破格行为是暗箱操作,是瞒着公众而在私下进行,既不合理,也不合法,凌驾于制度之上按潜规则行事——像媒体曝光的一些地方一样,官员破格招傻儿子进法院工作,领导破格不经考试让行贿者上岗,这些见不了阳光的破格行为,当然会给社会传递非常恶劣的暗示,加剧腐败的蔓延,使条子生和关系户接踵而至,打开的口子就很难再关上。

如果陕西招办为国学天才破格了,如果有人以此也要求破格,那陕西招办可以反问:

如果谁能够像他这样,被8位名校教授推荐;像他这样,在央视“开心学国学”中被评委盛赞“万里挑一”;像他这样,被国学导师们评价说“国学素养胜过研究生”,他的素质经得起公众的审视,那么,招办同样可以为他破格。

这样的理由,足以让那些想以此为借口者闭口。

所以,透明公开的破格根本无关“给腐败开口子”。

角度3:

《陕西招办“卡人”:

一场招生权力博弈闹剧》

不要过于迷信角度,尤其是新学写评论的人,先扎实地将评论写好,将简单的观点以符合逻辑和规范的形式写好。

也没必要刻意求新,很多评论者倒常因为刻意求新而钻牛角尖,或者臆想出一个伪问题。

第五讲评论的观点与判断

一事当前,先问真假,再断是非,再说利害。

——评论中最重要的判断

观点,是一篇评论中最核心的要素,是评论的灵魂和核心

先有某种概略、粗糙、模糊的观点。

评论写作中所谓的“写作灵感”,其实就是妙手偶得的某个观点,由观点产生表达冲动,然后组织资料、寻找论据、梳理逻辑、构思结构、谋篇布局,最后由“百余字的观点”在论证中扩展成一篇完整的评论。

一、观点是对事实或价值的明确判断

事实判断:

对事实本身作出的判断。

价值判断:

从某种价值观、情感、原则、道德、伦理、审美标准出发对事实作出的判断。

二、法律判断是一种事实判断

事实判断,对事实有着非常严苛的要求,论证必须是句句有依据的强论证,判断必须经得起严苛的审视。

三、价值判断中最普遍的判断:

是非判断

1.简单的是非。

倡导简约的判断学

2.完整的是非。

“简单的是非”是一种化繁为简、只看根本的思维,而“完整的是非”则是瞻前顾后、注重全面的是非。

3.深浅的是非。

深浅的是非,是在一个事件的纵向层面上,在所涉及的现象与本质、直接与间接、浅层与深层、个人与制度的对比中作是非判断。

4.比较的是非。

比较的是非是对两件事或更多的事情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分辨是非,在对比中作出价值标准。

5.现实的是非。

关注“应然”与“实然”的冲突。

6.辩证的是非。

辩证的是非是想超越那种非黑即白、非善即恶、非敌即友、非是即非的二元思维,而能够在“非”中看到“是”,从“是”中看到“非”。

新京报:

秦玉海的“人品”与“作品”

7.反躬的是非。

反躬,就是反求诸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尝试站到当事人的利益立场来看是非,而非执着于站在自己的利益立场看问题。

《你也上那高高的塔吊去“秀”一把?

没有是非的滥情也是一把刀

新闻反转剧都是标签的反转。

只看标签不问是非。

一,交通事故,路人闯红灯被撞死,骂路人;可告诉你撞人的车是宝马,都去骂宝马;

二,患者打护士,舆论反同情患者,可如告诉你患者是官员,立刻会同情护士;

三,微博抱怨打车挨宰,网友会骂宰人司机,可如挨宰者是名人,名人会被骂矫情,用名气欺负司机。

四、利害判断

要注意利害判断的边界和局限,不能对利害判断作无限的推理。

《打倒“卖得一手帝国主义好萌”的哆啦A梦?

第六讲评论的思维

(逆向思维行业思维)

所谓思维,学理上的理解是,高级生物的大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规律性做出概括与间接的能动的反映。

所谓能动的反映,很多时候就变成了一种潜意识、下意识的习惯性反应,因为长期从事某个行业,受该行业的熏陶,固化为一种规律性的模式,以至于形成了带着这个行业浓厚特征的思考习惯:

一看到某个事物,就会条件反射般以这个行业习惯看待事物的方式进行分析和评点。

一、评论的批判思维

评论思维可能有许多表现,但最重要的思维,应该是批判思维。

批判思维:

就是当面对一件事物时,不是用欣赏、赞美、鼓吹、叫好之类的眼光和角度,而是保持一种怀疑、质询、审视、揭露和批评的视角。

一事当前,即使看起来是好事,也当以质疑为先,而不是忙不迭地去叫好。

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

这个社会需要有一种文体去扮演质疑和批判的角色,时评无法推卸这种挑刺的责任。

公权力需要怀疑,而且是不惮以最大的恶意去怀疑。

“批判性思维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证据的验证。

最好的验证观点的办法是行动,但并非所有的观点都能够用行动进行验证,也不是所有的观点都有必要用行动来验证。

一般的论证所用到的证据包括:

“事实”、研究成果、现实生活的事例、统计数据、专家或权威的支持、个人证明或推荐、比喻及类推。

二、经验思维:

不能空谈抽象的事物

时事评论与现实有着密切的贴近,它需要经验理性的支撑和事实的证明。

时评家需要臣服于显示的逻辑和经验的知识,而不是进行纯粹的理论指导和抽象的逻辑推理。

例:

《对不起,我也曾是丑陋的抢道者》

读者都是尊重常情常理的一般大众,而不是喜欢在艰深的概念中遨游的学术界专家教授研究者们。

最关键的是,你所从事的评论写作,是一项需要强烈的现实关怀精神的工作。

三、不可不重视的求新思维

评论者在就某个议题写作时,一定要有“求新”的意识,有一个新的角度,有一个新的观点,或有一个新的发现、新的信息、新的表述等。

总之,一篇评论中,总得有一个“新”的东西,这样你的评论才会有价值。

新闻,只有“新”才能吸引受众注意和体现新闻价值;而评论,也只有观点“新”,观点和观察独到,才能让你提起的议程被关注,让你的观点吸引到公众的眼球,从而推动事件的发展。

评论要避免成为新闻的配角和附庸,必须要有超越新闻的独立价值,这就是观点和观察的独到,要有某种“新”东西。

第七讲评论的逻辑

“不想当厨子的裁缝,不是好司机”,搞笑之处就在于违反了逻辑同一律。

评论中经常有这样的概念偷换。

评论是讲理的艺术“理”包含三个层次:

理性——逻辑——伦理

逻辑无涉价值,它是一套比价值更优先的元规则

评论是一种公民表达的文体,它对逻辑的使用牵涉不到这么复杂的概念,论证时常用的逻辑也就集中在几种基本的推理上:

演绎、归纳和类比。

一、一个典型的逻辑谬误案例:

中国法治不健全——从事法学研究的法学家们很郁闷——法学家更容易英年早逝

二、演绎推理

最常用也最古老的论证法,即“三段论”:

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例: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毛泽东《为人民服务》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大前提,众所认同的共识)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

(小前提,都知道的事实)

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由已知判断得出的结论)

时评——常常用一些碎片化的学科理论和一些普遍的知识、经验、常识、一般原理等去分析新闻事件。

法律规定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大前提,法律中有规定)

强制拆迁侵犯了公民的财产权。

(小前提,新闻事实)

所以强制拆迁是对法律的践踏。

(结论)

警惕三段论最常见错误:

出现四个概念

一个正确的三段论,有且只有三个不同的项

三段论的实质就是借助于一个共同项即中项作为媒介,使大小项发生逻辑关系,从而导出结论的。

如果一个三段论只有两个词项或四个词项,那么大小项就找不到一个联系的共同项,因而无从确定大小项之间的关系。

演绎推理最容易犯的谬误,就是前提错误

三、归纳推理

与演绎是一个相反的逻辑过程,是从个别性知识推出一般性知识的推理。

演绎所用的那些大前提,一般性的原理、常识和理论,多数是人们在日常生活的经验基础上归纳出来的。

论证的出发点是一般,归纳的出发则是特殊。

但是,不通过归纳,我们就不可能认识一般。

归纳与以偏概全:

归纳,须有普遍性为基础,列举虽不能穷尽,但须有规律性和共同性。

以偏概全,就是以几个不具普遍性的个例,以个案代普遍,试图推出一种普遍规律性的判断。

《防范和克制我们的“灾难情绪”》该文章获第二十四届中国新闻奖评论类一等奖

有网友爆料称:

余姚三七市镇某领导下乡视察水灾,因穿着高档鞋子,迫不得已由年近六旬的村书记将其背进灾民家里——水灾汹涌下民众苦不堪言,穿着高档鞋来视察的领导却让六旬书记背,这消息自然在舆论中炸开了锅,当地也在舆论压力下迅速严惩了那名干部。

可据媒体最新调查称,那名干部穿的是布鞋而不是高档鞋子,也不是耍官威“骑”在村民身上,而是两人关系很熟很好,支书背他不乏玩笑成分。

综合常识和在场其他人的表述看,这名干部被舆论和网友“冤枉”了,成了救灾舆论场中“由不得你解释”、“一点就着”的情绪化舆情的牺牲品。

这事儿刚一曝光就在网上炒得很火,网愤滔滔之下,板砖和口水如雨点般砸向那个干部,并借此批评余姚救灾不力时,我一直没有参与评论。

这种沉默,是刻意与这一情绪保持距离。

因为事实和背景不清楚,针对“余姚镇干部视察水灾让老人背”的爆料,只是一个网友语焉不详的描述和一张图片,很容易根据这些进行义愤填膺的想像。

不评论,是因为对网友的描述有不少怀疑,但不在现场又无法求证,只能等待后续报道;不评论,是想与网愤的距离远一些,也能与事实近一些。

保持距离,在静默中等待更翔实的报道,才能客观理性。

果然,记者对此事的调查颠覆了网友轻率的曝光。

记得芦山地震救灾时,也有一名基层干部被冤枉而受到处理,他并没有脱岗,只是深入了更艰难的灾区抗震救灾。

舆论后来对被冤枉者充满愧疚。

眼见未必为实,有图未必有真相,尤其是在我们看来很陌生的基层尤其如此,不能用自己的经验和想像妄下结论,有时候,自以为是的大义凛然和远离事实的道德优越感,可能只是不明真相下对他人的伤害。

这里想谈一个词:

灾难情绪。

通过这几天对余姚救灾网络舆情的观察,我注意到一个无法回避的现象,就是灾难来临时,舆论会弥漫一种与平日不一样的“灾难情绪”,这种不冷静的情绪如果得不到防范和克制,会滋生很多冲突,带来很多与自然灾害相伴生的“次生社会灾害”。

灾难情绪有很多方面的表现,它表现在灾难来临时人们天然产生的消极心态、发泄需求、安全焦虑和归咎追责的冲动。

一方面是受灾者的不安和不满,突然遭遇地震或洪灾,猝不及防,日常生活被打乱,财产受到损失,生活产生不便,甚至不少人的家人失去生命,身处其中的人肯定会有情绪的。

另一方面是围观者的不满,尤其在信息传播极为发达的新媒体时代,人们眼看到一座城市陷于洪水之中,看到很多人的求救,目睹灾难带来的伤害,自然感同身受,并习惯性地去追问责任,追问政府在救灾工作中的不力,批评相关部门预警的滞后与应急的不足。

这就是灾难情绪。

这种情绪,一方面源于弱小弱势的人们在自然灾害前的惊慌,一方面源于对政府工作习惯性的不满。

“余姚镇干部视察水灾让老人背”事件的发酵,就是灾难情绪的产物,人们带着负面情绪看待政府和官员行为,把一个情况不明的行为想像和解读成为“骑在人民身上”,然后对着这个假想敌发泄不满。

这种灾难情绪还会驱使民众带着放大镜和“找茬”心态去解读官员的一言一行,官员言语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强烈的反弹。

灾难舆论场中人们的心态比平常要敏感和脆弱很多,容易被激怒和点燃,也容易发酵成集体的不满,将对灾难的不安和伤痛,都转移和发泄到一个假想的“稻草人”身上并大加鞭挞。

这种失去理性的情绪所激发的冲突,会耗散救灾的力量,形成社会性的“次生灾难”。

政府和官员需要重视这种灾难情绪,意识到公众的脆弱和敏感、不安与不满,少说话,多做事,以实际行动安抚民心。

另一方面,舆论和公众也应该防范和克制我们的灾难情绪,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去苛责,不要不问真假就轻信轻疑,不要被别人一两句话就点燃。

客观看待所发生的灾难,是天灾还是人为,是否人力不可及?

不是所有的灾难下都有一个不负责任的部门。

危难之时,共同的敌人是灾难,而不是官民,放纵灾难情绪只会造成更大的伤害。

评论写作的归纳,多属于“不完全归纳推理”,根据对一类事物的部分对象的考察从而得出有关该类事物的一般性结论。

而不是“完全归纳推理”:

对所有个别对象进行穷尽的考察,从而作出一般性结论。

四、类比推理

根据两个或两类事物在某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而其中一个或一类事物还具有另外某些属性,由此推出另一个事物也具有这些属性的推理。

A对象具有a、b、c、d等属性,B对象具有a、b、c等属性,A与B是一类事物,所以,B也有d属性。

类比推理推出的结果具有很强的或然性,或者,只能作为一种应然的要求。

类比法的可靠程度取决于两个或两类事物之间的相关程度。

类比与比较:

类比,是为了推理出具有某种相同属性的结论。

而比较,则是为了区分两者的异同点。

使用类比推理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用以类比的相同属性应当尽可能多;2.用以类比推理的前提中的属性应当是本质属性;3.要注意用以类比的两个或两类事物的差异性

第八讲电视新闻评论

电视新闻评论是电视台对国内外新近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以及当前社会生活中存在的思想倾向、公众普遍关注的现象和问题发表看法、表明立场、阐述观点的节目形式,是电视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来说,严格意义上的电视新闻评论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本台评论、本台短评、编后语、新闻述评等。

两大节目形态:

新闻述评、谈话节目

1、新闻述评:

电视新闻述评是评论节目最主要的类型,它采用叙述新闻事件与发表议论相结合的形式。

述评性电视评论节目既报道事实的真实情况,又对事实进行分析与阐释;既可夹叙夹议,又可在展示记者对问题进行调查的基础上,以事实作为评论的基础集中议论。

2.新闻类谈话节目:

电视谈话节目本身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生产经营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