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信发明时间.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907213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9.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书信发明时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书信发明时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书信发明时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书信发明时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书信发明时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书信发明时间.docx

《书信发明时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书信发明时间.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书信发明时间.docx

书信发明时间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书信发明时间

  篇一:

书信的演变

  知识看台书信的演变

  书信的前身是实物信,可以看作是人类最早的有形信件。

作为中介的信使“口说无凭”,为了更好地取信于对方,同时也为了避免遗忘和差错,便在口信的基础上逐步创造了“实物信”,即用各种各样的实物作为交流信息的工具。

这种实物具有公认的性质,人们接触到实物,就会很自然地想到与这种实物相联系的意思,接受到不为别人知道的信息。

比如,现在还有人在书信中夹寄几粒红豆,以表达相思之情。

  在人类正式创造文字以前,在一些民族通信史上出现过“贝壳信”、“结绳信”。

当然这种实物信,有的已经成为普遍公认的信物,有的成为双方约定的信物。

所谓“结绳信”,就是在绳子上结上大小不一的各种疙瘩,并涂上不同的颜色,用来表示各种不同的事情,我国古书上很早就记载:

“上古结绳而治”,又说:

“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

结绳信就是用此来传播信息、交流思想的。

文字出现以后,还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书信,因为,那时还没有发明纸。

在纸张这样的信息载体出现以前,人们的“文字信”又是用什么来书写的呢?

古时候人们把信写在一种又轻又薄的丝绸——绢帛上,这种信叫“尺素书”。

“尺素书”是把写好的信笺(素)夹在两块刻成鲤鱼状的木块之间封装起来,故又称作“鱼书”。

但由于绢帛价格昂贵,只有有钱人家用得起,因此,那时人们使用得最多的信件,是写在价格比较便宜、又容易制作的木简、竹简上。

这已有大量考古实物为证。

  远在春秋战国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开始用竹子和木板作为书写的工具。

首先用刀子把竹子或木头刮削成一条条狭长而又平滑的小薄片,用毛笔蘸了墨在上面写字。

竹片叫竹简,木头片叫木简,又称牍。

用来写信的木(:

书信发明时间)简通常三寸宽、一尺长,所以人们就把书信称为“尺牍”。

尺牍一般由两块木简组成,写信的时候,先在底下这块木简上写上要说的话,写完了在上面再加盖一简,并写上收信人和发信人的姓名。

然后用绳子从中间将两简捆扎结实,这个绳子就叫做“缄”。

为了防止别人路上拆看,在打结的地方,还要加上一块青泥,再盖玺印,这盖有玺印的泥叫封泥。

然后就可以派信使把信送出了。

这种信封形式一直到唐代还在仿

  制。

  一般书信均简短,以便于邮传。

信长,用的竹简就多,邮传负荷就重。

据历史记载,西汉文学家东方朔上书自荐,诏拜为郎。

“朔初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牍。

公车令两人共持举其书,仅然能胜之。

”(《史记〃东方朔传》)在交通能力有限的情况下,书写材料对邮递影响较大。

所以,传播内容越来越多的需求,是人们创造更轻便的书写材料的重要原因。

  由于西汉时纸已经发明,到东汉中后期,民间已逐渐把纸当作信件的书写材料了。

史料中有不少这样的记载。

比如,《艺文类聚》留下了一篇东汉著名文人马融给窦伯向的书信,信中提到:

“孟陵奴来,赐书,见手迹,欢喜无量,次于面也。

书虽两纸,纸八行,行七字,七八五十六字,百一十二言耳。

”又如武威太守张奂《与阴氏书》写道:

“笃念既密,文章灿烂,名实相副,奉读周旋,纸弊墨渝,不离于手”(《全后汉文〃卷六十四》)。

还有《北堂书钞》引延笃给张奂书,也说到“惠书四纸,读之反覆,喜不可言”。

《东观汉记》的作者刘珍、延笃等人,都是蔡伦同时代的人,但他们的著作、书信中居然未提到蔡伦。

如果蔡伦此时发明了纸,他们是不会毫不在意的。

当时由于交通阻隔传递书信的不便,所以读之反覆,喜不可言。

可以看出,这时候纸已作为书信材料逐渐普及,收信人习以为常了。

晋代仍然具有汉朝时尺牍的遗制。

但纸张作为信息实物,使得邮驿运输更简便省力,所以,纸张最终淘汰了尺牍。

  后来社会上的书信交往越来越多,形成了书仪。

书仪,从一般的意义理解,是书信的程式与范本。

它的最早制定,可以追溯到魏晋南北朝。

其时由于书札和所谓“尺牍”之学受到重视,撰写及掌握书仪,被视为世族应当具备的“仪表”之一,而书仪本身也就渗入了世家大族引为规戒的礼仪及各种实用杂仪(吴丽娱《敦煌书仪中的唐礼》,《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XX年01月23日)。

如下级官员要给长官写状,这种状的用途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与公事相关的杂奏陈请(也包括荐举),或云奏事状,另一种便是礼仪性的贺、谢状或私人请问往来的笺状。

如李商隐有《为濮阳公官后上中书门下状》、《为中丞荥阳公桂州上后上中书门下状》、《为弘农公上虢州后上中书状》、《为弘农公上虢州后上三相公状》、《为怀州刺史上后上门下状》。

前一为加官,后四者均为上任谢。

  这类谢状大多数报告到任上讫,再向宰相致谢,表励精图治、誓将报答之心。

如《为怀州刺史上后上门下状》:

  右,某伏奉月日制书,授持节怀州诸军事,守怀州刺史兼御史中丞者。

以今月日到任上讫。

某特以门资,早登朝选,尝奉出疆之任,曾3非泛驾之材。

直以扬大国之棱(棱?

)威,奉良相之成算,幸无挫屈,兼免滞流。

业官未多,无罪为幸。

岂意相公上引睿旨,下念勋家,既假宠于中司,又颁条于名部……当此之时,受任尤重,岂伊庸懦,可以指令。

惟当非忧人之不思,非利物之不念,罄忠武在行之众,奉盟津揽辔之威,冀无后艰,以答殊奖。

伏惟俯赐恩察,谨录状上。

(《全唐文》卷七百七十四)

  贺状常常用于官员之间特别是下属贺长官,名目众多,如贺任职升迁、贺节、贺(问)起居、贺雨雪,贺破贼、贺赦甚至贺祥瑞。

这些内容,与给皇帝的贺表贺状并立,在地方是以僚属贺节度使为中心,也包括藩镇彼此间的往还。

这类官员之间的礼仪性书状并不完全是公务,而是既有个人私交的成分,又有许多足以影响官场生活和官员升迁的内容,种种官场需要造成了公私不分的官牍套用。

  唐代有一种特殊的信函,叫作“别纸”。

赵和平通过对《新集杂别纸》的考释,指出“别纸是一种有别于正式公文,如表、状、牒、启等正式公文程式的公私信函的泛称”(赵和平《新集杂别纸》的初步研究,《唐五代书仪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253-255)出现在官牍文范或表状笺启书仪中的别纸,甚至成为某种官文的别称。

如崔致远《上座主尚书别纸》、《贺除礼部尚书别纸》、《济源别纸》(见《全唐文》附《唐文拾遗》卷四三)等多首。

可以肯定,以上别纸基本上都具有官牍性质,或者是官场应酬之作。

这种书仪无论是作为公文还是私人信函,都是信息传播的重要方式,对后世影响很大。

  邮驿通信中的官方文书,多为国家大事;民间书信则为私人小事,但人们对书信仍很重视。

如明清两代是古代家书发展的高峰时期,许多文人学士的文集中都收有家书。

到了近代,近代邮政的建立,书信开始普及,成为人们交流、民间通信往来的重要手段,能否写信、如何写好信,对于当时的生活和工作至关重要。

书信的演变,是与信息载体的进步相适应的,与传播媒介的演变是一脉相承的。

  篇二:

从“愚昧”到“科学”--科学技术简史答案

  4中国古代大量的历史资料不仅仅对与历史学有巨大的贡献,也可以对科学的研究提供一定的资料。

()√

  5促使独立的科学史学科形成的是()。

D乔治·萨顿

  1.2

  1萨顿在()的帮助下,留在哈佛大学,开始了科学史的相关工作。

c科南特2乔治·萨顿出版的关于科学史的著作是()。

bIsis

  3萨顿倡导人文主义,强调把科学和人文适当结合。

()×

  4萨顿研究的科学史的局限性在于,其更倾向于陈述客观的历史事实,对于诸如纳粹一类将科学用于屠杀的行为缺少批判性。

()×

  5乔治·萨顿的《科学史导论》从古代写到了()。

D1600年

  1.3

  1科学史更加强调的是借鉴功能,而并非预见功能。

()√

  2萨顿的女儿梅·萨顿写的关于她父亲的回忆录是()。

A《我认识一只凤凰》3萨顿本人就是萨顿奖的第一位获奖者。

()√

  4科学史的作用不包括()。

D对现世发明产生直接影响

  5IsIs创刊于()。

D1912年

  第二章

  2.1

  1符合严格定义上的科学起源于()。

c文艺复兴

  2被中华文明忽视而被西方文明所重视的()为后世科学技术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c玻璃

  3下列关于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对文明和文化的观点,正确的是()c任何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但不一定有文明

  4根据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的观点,从时间角度上看,文明要比文化短得多。

√5人类文字的发展最早不超过一万年前,而文化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十几万年前甚至更长的时间。

()√

  2.2

  1楔形文字的产生距今有()年。

c5000-3000

  2古埃及第()王朝法老图坦卡蒙墓中出土了金面罩和金棺。

c十八3文艺复兴以前,人们更偏重于讲技术而非科学。

()√

  4两河流域主要采用()计数法。

()D十进制和六十进制

  5建国后总共实行了三批简化字,但后两批简化字都因为各种原因被叫停。

()×

  2.3

  1古印度人把一年定为()日。

c360

  2古印度人发明了阿拉伯数字,但并不包括0。

()√

  3古印度天文学著作《阇罗迦集》和《妙闻集》最古老的阿育吠陀经典。

()×4哈拉巴文明消失于()左右。

A公元前1700年

  5通过对星星位置的观察,印度人确定了27宿,和中国28宿对应起来少了()宿。

D牛

  第三章

  3.1

  1关于中国和古希腊的陶器,说法正确的是()。

A古希腊的陶器一般来说更为高大2古希腊人崇尚海洋的精神导致他们更愿意观测天文,也拥有比中国更为完整的天象观测记录。

()×

  3古希腊的柱式不包括()。

D奥尼斯柱式

  4古希腊人推崇数学,尤其是数学里的几何学。

()×

  5毕达哥拉斯学派崇尚的图形是()。

c圆形

  3.2

  1四根说认为,万物是由()组成的。

D火、气、土、水

  2人类理性的起源在于()。

A泰勒斯

  3留基伯和德谟克里特是四元素论的代表人物。

()×

  4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数是实际万物的本原。

()√

  51606年,()和利玛窦合作翻译出了《几何原本》的前六卷。

c徐光启

  3.3

  1中国古代的科学主要集中于()。

c农学、医学、天学、算学

  2中国古代主要是农业社会,所以农学也主要针对于种植业,其他类型的农业涉及很少。

()×

  3下列农书中,结合了南北方农业特点的是()。

D《农桑辑要》

  4中国南方山区不发展大规模机械化耕作,主要是受到当地地形的影响。

()√5下列哪项不是中国古代技术的主要成就?

()D天文

  3.4

  1四羊方尊属于()。

c礼器

  2吴越之剑的剑脊是红白两色,剑刃是()两色,体现出刚柔相济的思想。

D红黑3中国古代的青铜镜可以追溯到()年以前。

A2000

  4中国关于天文观测的最早记录最早是以甲骨文的形式记录的。

()√

  5中国关于超新星的爆发的详细记载比西方人早了1400年。

()√

  第四章

  4.1

  1希腊文化高度重视逻辑和理论,强调经验的重要性。

()×

  2大多数占星术和星座的理论都来自于()。

D两河流域

  3大希腊地区不包括()。

D意大利北部

  4早期的技术主要是为了满足()的需要。

A生活和军事

  5阿拉伯人最早种植棉花,后来随着商人逐渐扩散到了世界其他地区。

()×

  4.2

  1关于赫拉克利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他强调真正的事实是无法表达出来的2毕达哥拉斯学派最先提出了宇宙和谐论。

()√

  3米利都学派认为,研究自然理解自然的途径是()。

c研究万事万物的基本结构4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巴门尼德认为,变化的只是假象,不变的才是真实的。

()×5阿那克西米尼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

c气

  4.3

  1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相比,更注重()。

A经验

  2四体液说的提出人是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

()√

  3四因说是指()。

c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

  4古希腊原子论最伟大的代表人物是()。

D德谟克利特

  5苏格拉底将希腊哲学的探讨从伦理转向了科学。

()×

  第五章

  5.1

  1早期的教父哲学是把基督教教义和柏拉图的哲学结合起来而产生的。

()√

  2根据萨顿的理论,实验的精神的酝酿主要是在()。

c中世纪

  3尼采认为,基督教是()的宗教。

c奴隶

  4奥古斯丁是教父哲学的代表人物,《忏悔录》和《上帝之城》是其代表作。

()√5根据萨顿的理论,把知识变成真正的系统化、理论化的科学的时期是()。

b古希腊时期

  5.2

  1本尼迪克特成立的本土会反对()。

c安于贫困

  2教父哲学在表达上的观念强调()。

A象征主义

  3中世纪阿拉伯地区最推崇的哲学家是亚里士多德。

()√

  4教父哲学的核心理念里轻视现实的特征影响其逐渐发展出了()。

D新柏拉图主义5中世纪人们流行的对于思想的态度是权威主义和宗教宽容。

()×

  5.3

  112世纪在意大利、法国地区产生的早期大学能够延续下来,主要是因为强调了()。

c自治性

  2早起大学中的高等四科是和()有关的。

D数学

  3最早开始颠覆经院哲学的是强调实验方法的重要性的弗朗西斯·培根。

()×4经院哲学结合的是()和基督教的教义。

b亚里士多德

  5早期大学的考核形式是答辩,完全不采用考试的形式。

()√

  5.4

  1williamofoccam强调信仰和()的分裂。

A理性

  2比达格拉斯学派进行数学的研究的真正动机在于()。

b让灵魂从肉体解脱c3中世纪基督教是歧视知识,反对知识具有重要性的。

()

  4亚里士多德于柏拉图不同,他更加强调手工业的重要性及手工业对科技发展的推动作用。

()√

  5罗马教会于()年为伽利略平反,承认其理论的真实性。

D1992

  第六章

  6.1

  1印度发明的阿拉伯数字经阿拉伯人传到了欧洲,这个过程中是阿拉伯人发明了数字“0”和负数。

()×

  2所谓的阿拉伯文明其实是作为保存古希腊罗马文明的载体,将从欧洲接受的文明又原本地还给了欧洲。

()×

  3欧洲文明由阿拉伯向欧洲本土的回归引起了欧洲的()。

b文艺复兴运动

  4在()衰落之后,欧洲文明的中心转移到了阿拉伯地区。

c古希腊罗马

  5随着古代文明的衰落,中世纪欧洲科学史在探索的形式、对象、内容和成果上都是以()为中心展开的。

b神学

  6.2

  1美第奇家族之所以建设了欧洲其他地方少有的豪宅,主要是因为当地()极为发达。

D商业

  篇三:

书信的相关知识

  一、书信的相关知识

(一)书信分为一般书信和专用书信。

  

(二)一般书信一般由称谓、问候语、正文、结尾、署名、日期所构成。

写作时条理要清楚,要符合事情本身的顺序,符合收信者的阅读心理,这样才能表述得清楚明白,以免造成对方的误会或疑问,达到写信的目的。

写作时用词要热情、自然、贴切、有礼貌。

字迹要清楚,不能潦草,以免造成误会和麻烦。

信封写作要规范,避免投递困难。

  (三)专用书信是用于某种特定场合,针对某种特定事务或特殊需要的具体专门用途的书信。

专用书信有感谢信、慰问信、表扬信、申请书、倡议书等等。

  1.感谢信

  正文务必写清得到了哪些帮助,这些帮助又产生了哪些效果。

叙述事件时,要准确无误地叙述时间、地点,发生事件的其它详细情况。

感谢信以感谢为主,所以感谢应真诚、朴素,表达谢意时要符合实际,说到做到。

同时感谢时要照顾到感谢对象的一些诸如身份、年龄、性别、学历修养等情况,以使自己的感谢可以恰到好处,切实可行。

语言要求精炼、简洁,篇幅不可太长。

  2.慰问信

  要向对方表示出无限亲切、关怀的感情,使对方有一种温暖如春的感觉。

要较全面地概括对方的可贵精神,并提出希望,勉励他们继续努力工作,刻苦奋斗,取得胜利。

行文要诚恳、真切,措词要恰切,篇幅要短小。

  3.表扬信

  叙事要实事求是。

评价要恰如其分,要用事实说理,要充分反映出对方的可贵品质。

写动人事迹要做到见人、见事、见精神。

不要以空泛的说理代替了动人的事迹。

语气要热情、恳切,文字要朴素、精炼,篇幅要短小精悍。

表扬信可以组织名义写,也可以个人名义写。

除信中给予的表扬外,也可以建议有关部门给予表扬。

  4.申请书

  按解决事项的内容分类,可分为入团、入党、困难补助、调换工作等。

申请的事项要写清楚、具体,涉及到的数据要准确无误;理由要充分、合理,实事求是,不能虚夸和杜撰,否则难以得到上级领导的批准;语言要准确、简洁,态度要诚恳、朴实。

  5.倡议书

  内容要有新的时尚和精神,要切实可行,要不违背国家的方针政策。

背景目的要写清楚,理由要充分。

措辞要恰切,情感要真挚,同时要富于鼓动性。

篇幅不宜太长。

  (四)一般书信与专用书信的的主要区别有以下三个方面

  1.专用书信常有标明性质的标题,有的还在标题前加上标题内容的修饰语;一般书信没有标题。

  2.专用书信的收信人的称谓可写在开头第一行,也有的写在正文之后另起一行顶格。

一般书信的收信人的称谓均写在开头第一行。

  3.不少专用书信,为表示慎重,要在具名处加盖公章。

其他书信如是单位写的则为函,属公文系列;如是个人写的则不必使用公章。

  二、关于书信的典故

  飞鸽传书

  2500年前,我们祖先就开始驯养信鸽。

在西夏与北宋的战争中,西夏军队利用信鸽做军事通讯。

  南宋初,大将曲端的军队中也使用信鸽传达消息召集军队。

古代称信鸽为“飞奴”。

传说汉高祖刘邦被楚霸王项羽所围时,就是以信鸽传书,引来援兵脱险的。

张骞、班超出使西域,

  也用鸽子来与皇家传送信息。

清乾隆年间,我国广东佛山地区每年5、6月份举行放鸽会,每年都有几千只参加,赛距约400华里。

当时在上海、北京等地,也有类似的赛鸽会。

国外利用信鸽传递消息的最早文字记载,见于公元前530年,当时利用信鸽传送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成绩。

  鸿雁传书

  鸿雁是书信的代称,有时亦代称邮递员。

何以“鸿雁”代称书信和邮递员?

溯其源,汉朝时,苏武出使匈奴,被单于流放北海去放羊。

10年后,汉朝与匈奴和亲,但单于仍不让苏武回汉。

与苏武一起出使匈奴的常惠,把苏武的情况密告汉使,并设计,让汉使对单于讲:

汉朝皇帝打猎射得一雁,雁足上绑有书信,叙说苏武在某个沼泽地带牧羊。

单于听后,只有让苏武回汉。

后来,人们就用鸿雁比喻书信和传递书信的人。

  另一种更为人所知所喜欢的是民间流传的故事:

唐朝薛平贵远征在外,王宝钏苦守寒窑十数年矢志不移。

一日,王宝钏正挑野菜,忽闻空中鸿雁连声呼唤,遂请求代为传书于平贵夫郎,然一时难寻笔墨,情急之下,撕下罗裙,咬破指尖,写下血泪书信,倾诉对爱情忠贞和盼望夫妻团圆的心情。

前者是对国的忠心,后者是对感情的忠贞,这两个故事的流传,让“鸿雁”成为古代通信的使者,也让这两个故事本身成为一段千古佳话。

  青鸟传书

  1998年10月9日,国家邮政局发行《第22届万国邮政联盟大会·1999北京

(二)》纪念邮资片1套4枚,其中第三枚“情缘东方”,主图和邮资图内容一致,均为一只色彩斑斓的飞鸟,背景为驿站和长城,表现了我国古代青鸟传书的传说。

“青鸟传书”究竟来自什么典故?

追溯源头,我们还需到先秦古籍《山海经》中去寻找答案。

  据《山海经》记载,青鸟共有三只,“三青鸟赤首黑目,一名大黧,一名少黧,一名青鸟。

居三危之山,为西王母取食。

”这三只赤首黑目,名字分别叫大黧、少黧、青鸟的神鸟,是西王母的随从与使者,具三足,居住在三危山上,乃力大健飞之猛禽,它们不但为住在紧靠昆仑山的玉山上的西王母觅取食物,还能飞越千山万水为西王母传递信息。

陶渊明《读其五》云:

“翩翩三青鸟,毛色奇可怜。

朝为王母使,暮归三危山。

我欲因此鸟,具向王母言:

在世无所须,唯酒与长年。

  传说西王母驾临之前,总有青鸟先来传书报信。

据说,西王母前往汉宫时,青鸟前去传书,青鸟一直飞到了承华殿前。

汉武帝看到这只美丽可爱的鸟儿,甚为惊奇,便问大臣东方朔这鸟叫什么名字?

是从哪里飞来的?

东方朔告诉他说这只鸟叫青鸟,是西王母的使者,现在是专门为报信而来的,西王母很快就要来了。

果然过了一会儿,西王母就由大黧、少黧两只美丽的鸟儿左右扶持着,来到了殿前,汉武帝与群臣赶忙迎接西王母,热情款待。

  在以后的神话中,青鸟又逐渐演变成了美丽无比的百鸟之王——凤凰。

美丽的青鸟,美好的传说,引得文人墨客争相赋诗吟颂。

李璟有诗“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白有诗“愿因三青鸟,更报长相思”、“三鸟别王母,衔书来见过”,李商隐有诗“青鸟西飞意未回,君王长在集灵台”、“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韦应物有诗“欲来不来夜未央,殿前青鸟先回翔”,崔国辅有诗“遥思汉武帝,青鸟几时过”,曹唐有诗“歌听紫鸾犹缥缈,语来青鸟许从容”,胡曾有诗“武皇无路及昆丘,青鸟西沉陇树秋”,曾士毅有诗“幡影不随青鸟下,洞门空闭紫霞微”,郭崇嗣有诗“青鸟不传云外信,白云空锁岭头碑”,姚孟昱有诗“穆王驭骏旧时游,青鸟书传信久幽”,杨巍有诗“青鸟已无白鸟来,汉皇空筑集灵台”,张帮教有诗“黄竹歌堪听,青鸾信可通”,练国士有诗“蟠桃难定朝天曰,青鸟依然入汉时”,万象春有诗“一双青鸟归何处?

千载桃花空自疑”,梅询有诗“青鸾消息沉桑海,目新金鳌第一峰”。

以上这些诗作,借用的均是“青鸟传书”的典故,从这些诗句中可以看出,青鸟已不像《山海经》中所描述的那样是猛禽了,而是变成了三只善通人意、温和良善、体态轻盈、小巧玲珑

  的可爱“信使”了。

  确实,在古时候,人们要想与远行的亲人通信,真是万难,普通百姓几乎没有专门的通信设备。

“九度附书向洛阳,十年骨肉无消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这些诗句,诉说着古人音信难通的惆怅与无奈,因此也只有将真情寄托给青鸟,让青鸟帮自己传递吉祥、幸福、快乐的佳音,以此来抒发自己的思乡和思亲之情了。

  三、书信的别称

  在中国古代书信有别,书指函札,信指使者。

泛称书札为书信是后来的事。

换句话说,现代所说的书信古代通称为“书”。

《左传》记载:

“叔向使诒子产书。

”著名的书信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

在现代汉语中“书”仍保留了“书信”的意思,如“家书”等。

现将古代书信的别称介绍如下:

  简在没有发明造纸术之前,我国曾用削成狭长的竹片作为书写材料,人们把这种竹片称为简。

用于写信的竹片便称为竹简。

  牍古代书写用的薄而小的木片称为牍,汉代对简和牍串起来写字时,诏书律令宽不超过3尺,一般书信宽不过1尺,故将书信称为尺牍。

  柬在古代,柬与简通用,是信件、名片、贴子之类的统称,如请柬、贺柬、书柬等。

素古代称白绢为素。

用白绢(或绸)写成的书信称为尺素,后来“素”成为书信的代称。

笺笺原是精美的小竹片,供人们题诗或作画用。

一般信纸也叫笺,后引申为书信的代称。

  函函原指信的封套。

古代寄信用木匣子邮递,这种匣子叫函。

后来就称信件为函,如函件、来函、公函等。

  札札在古代指书信,公私文书。

据《文选》“古诗十九首”之十七有这样的诗句: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

”札原意为古代书写用的小木简。

现仍通用“信札”一词。

  书信的上述别称都和我国古代写信用的材料有关。

除了上述别称外,古代书信还有一些别称。

  鸿雁古代传说鸿雁能传书,这个典故出自《汉书·苏武传》:

“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

”所以,后来用鸿雁代称书信。

  鲤鱼也代指书信,这个典故出自汉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以鲤鱼代称书信有几种说法,一种称为“双鱼”,如宋人《蝶恋花》词“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

”另一种称为“双鲤”,刘禹锡《洛中送崔司业》诗:

“相思望淮水,双鲤不应稀。

”韩愈《寄卢仝》诗中也有“更遣长须致双鲤”的诗句。

李商隐《寄令狐郎中》诗中有:

“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有的直接说成“鱼书”,唐代诗人韦杲《忆玉箫》诗:

“长江不见鱼书至,为遣相思梦如秦。

”因为常用鲤鱼代替书信,所以古人往往把书信结成鲤鱼形状,汉乐府诗中有“尺素如残雪,结成双鲤鱼,要知心中事,看取幔中书”。

  书筒也代指书信。

书筒原指盛书信的邮筒,古代书信写好后常找一个竹筒或木筒装好再捎寄。

李白诗中便有“桃竹书筒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