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516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906420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6.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516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516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516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516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516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516教案.docx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516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516教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516教案.docx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516教案

5.岩石的用途

教学目标

 1、学会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够查阅岩石方面的有关资料。

 2、知道人类的岩石开采活动给资源和环境带来的正反面影响,理解保护岩石资源的重要性。

 3、了解岩石的用途,认识到人类的生产生活与岩石资源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了解人类的岩石开采活动给资源和环境带来的正反面影响,理解保护岩石资源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搜集的关于金字塔的资料。

 

活动过程

一、交流岩石的用途

1、播放一些岩石用途的视频和文字资料

2、让学生充分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通过交流归纳总结出岩石的用途,并对岩石的用途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

然后组织学生围绕自己搜集的资料展开讨论,并进行交流汇报、归纳整理。

二、调查岩石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提出问题“我们的衣食住行等方面与岩石有什么关系?

地质学家怎么利用岩石寻找矿藏?

岩石中含有哪些矿物?

岩石与人类文明的关系;岩石与地球文明、地球生命、地球历史的关系等问题,引导学生做进一步的探究。

2、为各小组提供信息资料卡,关于岩石用途的视频资料等,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搜集整理,形成汇报报告,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全班汇报展示。

三、 

1、展示图片和播放录像资料了解人们乱开采矿产造成的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2、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岩石资源的破环现状和危害程度,并让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以及保护岩石资源的建议。

拓展活动:

课下学生利用自己收集的资料和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办剪贴报。

题目可以是岩石文化、岩石的用途、岩石资源的保护等。

也可以做岩石艺术品,参观地质博物馆等等。

6、岩石的风化

教学目标:

1、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的重要性,能用简单器材进行风化作用的模拟实验。

2、喜欢大胆想象,能对岩石的最终变化结果进行合理的推想,愿意合作与交流。

3、知道岩石风化的主要原因,了解著名石雕物品的防风化措施。

教学重点和难点:

设计实验方案,能够根据现象初步认识自然界中岩石变化的原因。

教学准备:

酒精灯、石灰岩碎块、水槽、镊子、火柴、塑料瓶等。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教师出示大自然中的神奇岩石图片(可投影课本插图或播放有关岩石的视频或制成课件),让学生欣赏后,谈话:

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学生自由回答后形成问题:

岩石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

二、猜想假设。

1、小组讨论:

猜测使岩石变化的因素。

小组成员先讨论,然后各小组把认为岩石变化的原因画出来或写下来。

2、汇报交流:

教师随机分类板书:

冷热、水流、生物、风、火山、地震、雷电……

三、制定方案。

1、同学们说了这么多使岩石变化的因素,你们能用科学的方法来验证你们的说法吗?

那么我们就先来研究同学们说的其中两个因素。

冷热和水流对岩石的作用。

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你们将研究那一个问题?

选择好之后,再讨论你们将设计怎样的科学方法验证?

2、学生汇报实验方法。

方案

(一)温度对岩石的作用。

实验方法:

用镊子夹一小块石灰岩,先放到酒精灯上烧一会儿,然后立即放到冷水中,反复几次,观察现象。

方案

(二)水流对岩石的作用。

把碎岩石放入带盖的塑料瓶中,装上水,让水没过岩石,然后用力摇晃瓶子,过一段时间,观察岩石有什么变化?

3、实验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使用酒精灯、注意安全、认真观察……)

四、实施探究。

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同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并及时记录。

五、展示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汇报交流:

做的哪个实验?

怎样做的?

有什么现象?

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

1、温度对岩石的作用:

岩石的表面出现裂缝,而且裂缝越来越大,甚至一块块往下掉碎石屑。

说明温度变化对岩石有破坏作用。

由于气温的变化,自然界中的岩石就会发生破碎。

(可制成动画课件)

2、水流对岩石的作用:

瓶中的岩石逐渐失去棱角,表面变得比较光滑。

说明水流对岩石有破坏作用。

(出示或投影水流冲刷下的岩石图片、海水冲击下的图片或播放有关视频。

3、师:

听了同学们的汇报,老师觉得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真棒!

同时通过同学们的实验研究,说明冷热变化和水流对岩石有破坏作用,能使岩石发生变化。

除了这些,老师还要告诉同学们,植物的生长也会使岩石改变模样。

(展示图片,课本第15页图,水泥地面电线杆和一个大树对比图、山体岩石在植物的作用下膨胀的图片。

可制成动画课件或播放有关视频。

4、总结:

温度变化、水流冲刷、植物生长、都会影响岩石的变化。

岩石在自然界中,会受到气温变化、植物生长、水流冲刷、风吹日晒等因素的影响,发生破碎,这种现象就叫做风化。

六、拓展应用。

1、教师出示课本第15页下面的四副连续图,让学生想一想:

岩石不断地风化,最终会变成什么?

让学生讨论回答。

7.土壤里有什么

教学目标:

1、能运用多种感官来认识土壤;会描述、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能与同学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

2、知道土壤里含有许多物质,有石子、沙子,有动植物和它们的遗体等等;建立土壤是个混合物的概念。

3、意识到土壤和动植物之间的密切关系;愿意亲近土壤。

教学准备:

专题学习网页、数码相机、观察记录表
2、土壤、一次性快餐盒、放大镜、抹布、报纸。

教学过程:

一、了解学生对土壤的认识情况,引入新课。

1、谈话:

今天同学们都带了土壤来上课,老师想问一下:

这些土是你们从哪里取来的?

(生:

自己挖的或与父母共同挖的)同学们课前都亲自挖了土,挖土时肯定会有一些感想或发生一些有趣的事,谁来说说?

(生有的语言描述、有的课前已上传到专题网页中……)

2、谈话:

刚才有些组把他们挖土的感受和发现上传到我们的土壤专题学习网页中了。

(打开介绍)这个网页将是我们研究土壤过程中的记录员和发布员,同学们可以随时把自己的问题、发现、感想等上传到里面,让其他同学共享和评价。

(进入“我们的问题和认识”)这是课前同学们上传的对土壤的问题和认识,同学们提出问题后,通过看书、上网、询问家长等多种方法,才解决了问题,真不简单啊!

我们把它们放到成果栏里(操作),课后同学们可以仔细阅读、发表看法。

3、谈话:

从课前同学们的研究中不难发现,同学们对土壤与动物、植物之间的的密切关系很感兴趣。

是啊,土壤妈妈养育了许许多多动物和植物,那它是用什么来养育它们的呢?

(生:

土壤里有水、空气、动植物需要的营养……)

4、谈话:

同学们说土壤里有水、空气……,土壤里有没有这些东西?

除了这些,土壤还有没有其他东西?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

(首先得观察土壤里有什么。

板书)

二、观察土壤里面有什么。

1、观察土壤前的准备。

(1)谈话:

接下来我们就观察土壤,观察之前,请同学们想一想,观察土壤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注意卫生:

可以用报纸垫在下面、要仔细、合作好、作好记录等)。

(2)关于记录:

观察过程中,尽量多用简单的图画记录;打字快的组可以直接上传到网页“我们的发现”栏目里。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记录这次观察活动 ,老师提供一只数码相机,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情况拍摄,由于只有一只相机和时间的关系,每组只能拍一张,所以先想好了再拿相机。

2、学生分小组进行小组观察活动,教师巡视,深入各组了解他们的进展,提示他们及时记录。

3、汇报:

有的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实物、有的用网页介绍、有的出示拍摄的照片……(教师适当板书)。

4、小结:

今天同学们通过观察发现土壤里有这么多东西,谁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土壤?

三、引导学生课后继续研究。

课后对土壤的处理谈话:

好,土壤观察完了,你们打算怎样处理它呢?

(保护土壤,还归自然)不过,今天同学们先别急着把土壤送回大自然,因为后面的学习还要用。

8、土壤的种类

教学目标:

1、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做实验记录;会查阅书刊及其它们信息源;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2、想知道、爱提问,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交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3、知道土壤的种类,了解不同种类土壤的不同特点。

教学重点:

知道土壤的种类,能用简单器材作简单的观察试验,并做实验记录

教学难点:

能用简单器材作简单的观察试验,并做实验纪录,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

去底瓶(3个,用布蒙住瓶口,扎好)、支架(3个)、杯子(3个)、三类土壤、水,图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问题。

1、师:

课前,同学们到不同的地方采集来了许多土壤,还做好了采集纪录;有些同学还查阅了关于土壤种类的资料。

接下来,我们就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的发现。

2、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与感受,并展示自己采集的土壤。

3、动员学生,继续探究有关土壤种类的问题。

二、探究体验,解决问题。

1、各种土壤有什么不同特点?

(1)提出问题。

同学们从不同的地方采集来了许多土壤,那么各种土壤有什么不同特点呢?

(2)猜想假设。

学生分组猜测,然后让学生汇报猜想结果。

(3)制定方案。

教师参与到各小组中,鼓励学生想方法去比较土壤的不同,学生想的方法越多越好:

如用眼睛看、用放大镜观察、用手摸、捏、捻、在纸上涂抹、加水搅拌后沉淀、用滤网过滤……

(4)实施探究。

小组同学分别采用一到两种方法探究土壤的特点,引导不同小组同学采用不同的方法探究土壤的特点。

(5)展示交流。

小组代表交流本组的发现。

通过交流发现:

不同环境中的土壤是不一样的。

2、我们给土壤分类。

(1)提出问题。

师:

刚才,各小组同学通过自己的探究,知道了不同土壤有许多不同的特点,你能按照自己的标准给它们分类吗?

(2)分组探究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标准分类,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给土壤分类。

(3)展示交流。

①小组代表汇报本组分类的标准和结果,师生进行评价。

②在各组同学分类的基础上,师生小结:

人们按照土壤中含沙量的多少,把土壤分为三类,分别是砂质土、黏质土和壤土。

③组织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土壤种类的资料,并指导学生阅读资料卡。

3、探究各类土壤的保水性。

(1)提出问题。

师:

根据含沙量的不同人们把土壤分成了三类,你猜一猜这三种土壤的保水能力有什么不同吗?

(2)猜想假设。

学生进行猜想,试着说出理由。

可以根据学生的猜测进行举手表决,统计各种不同猜测结果的人数。

(3)制定方案。

引导小组同学设计探究的方案,然后由小组代表进行交流,其他各组同学评价、补充,并完善各自的实验方案。

(4)实施探究。

①各小组同学进行实验。

用三个去底瓶子,瓶口用纱布蒙住,把这三个瓶子倒立在支架上,在每个瓶口下面放一个杯子,往三个瓶内分别装进同样多和同样干燥的砂质土、黏质土和壤土,然后往瓶内同时倒进同样多的水。

②观察比较:

三类土壤渗水快慢有什么不同?

三类土壤都停止渗水的时候,三个杯子的水量有什么不同?

(做好实验记录)

(5)展示交流。

①分组汇报,交流实验结果。

②引导学生讨论:

为什么它们渗出的水的多少不一样呢?

③学生讨论后交流自己的想法。

(6)师生总结:

三类土壤的颗粒大小不同,透气性和保水性也不同。

砂质土颗粒大,透气性好,渗水快,保水性差;壤土颗粒中,透气性中,渗水中,保水性中;黏质土颗粒小,透气性差,渗水慢,保水性好。

三、拓展延伸,应用创新。

1、提出问题:

你是否还有其他的办法来认识它们的特征?

2、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准备的材料,选择合适的方法继续探究。

如:

可以开展用黏土做泥人的竞赛活动。

活动结束后,可以把好的作品进行展示与收藏。

3、师:

本节课同学们通过各组同学的探究活动,认识了土壤的种类,以及不同土壤的各自特点。

课余时间同学们可以调查自己周围的土壤,写出调查报告,一周后我们要召开一次信息发布会,比一比:

谁的发现多?

9、土壤与植物

教学目标:

1、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各种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作假设性解释。

2、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

并作书面计划,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3、大胆想象,愿意合作与交流,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

4、能设计研究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实验。

拓展性目标:

继续完成“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实验,认真观察,做好记录。

教学准备:

植物与土壤的图片和资料。

三株生长情况大致相同的同一中植物。

三种不同类型的土壤。

搜集赞美土壤的诗歌。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

1、学生互相交流搜集的土壤对植物生长作用的有关图文资料。

2、教师出示自己搜集的资料卡。

大量的有关土壤的信息即被充分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3、提出问题:

土壤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作用?

分组讨论:

提出猜想与假设,并做好记录。

应用各种方法来证明自己的猜想与假设。

汇报讨论结果。

小结学生探究过程与结果。

二、活动二:

土壤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影响?

1、生交流搜集的有关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的资料。

2、组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设计实验方案,将预测结果记录下来,并讨论方案的可行性。

无论学生提出的实验方案是否可行,教师都应给予肯定,鼓励学生动脑思考,让学生选择自己可以验证的方案,预测实验结果,以备与实际实验结果相对照,长时间观察。

3、学生试着汇报科学推断。

小结:

这个实验需要较长时间来观察,要坚持不懈。

4、展示教材上的资料卡。

让学生开阔视野、增加信息量。

三、设计实验:

土壤对植物生长的作用的实验

学生自己考虑,小组合作进行试验,写出实验报告。

四、资料卡

让学生了解土壤对植物的意义,及为什么雨后要给植物松土?

学生自由回答

五、自由活动: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赞美土壤。

如,诗歌、手抄报、唱歌、演讲、绘画等等。

也可以合作进行。

10、保护土壤

教学目标:

1、知道土壤为人类所作的贡献;了解我国的土壤资源;知道我国土壤的现实状况以及为什么会水土流失,行动起来做保护土壤的小卫士,怎样积绿肥。

2、意识到土壤的重要,能够感激土壤;能够在自己的行动上为保护土壤做出一份努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环境意识。

拓展性目标:

利用学到的知识,试制一些绿肥,撒在学校的植物园里。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我国土壤的现实状况

2、讨论人类如何改良土壤?

3、讨论我国土地资源的特征?

4、讨论为什么水土会流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怎样保护土壤。

(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

1、了解我国土壤的现实状况

(1)小组交流:

你认为土壤的现实状况是什么?

(2)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资料,分小组交流、讨论

(3)把你知道的填写在书上。

(4)小结:

2、讨论人类如何改良土壤?

(1)小组交流:

你认为人类如何改良土壤?

(2)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

3、讨论我国土地资源的特征?

(1)小组交流:

你认为我国土地资源的特征?

(2)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

4、讨论为什么水土会流失?

(1)小组交流:

你认为为什么水土会流失?

(2)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

(3)小结:

(4)模拟水土流失的实验

学生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法,进行试验,书写式样报告。

5、行动起来,做保护土壤的小卫士。

学生书写保护土壤的计划。

6、怎样积绿肥?

学生自由思考,回答并且教师补充。

(三)巩固应用

总结课文,引导学生写出或画出他们的建议,指导学生办好保护土壤小报。

拓展活动:

1、利用学到的知识,试制一些绿肥,撒在学校的植物园里。

2、以小组为单位,办一份《保护土壤小报》。

板书设计:

10、保护土壤

1、了解我国土壤的现实状况

2、讨论人类如何改良土壤?

3、讨论我国土地资源的特征?

4、讨论为什么水土会流失?

5、行动起来,做保护土壤的小卫士。

6、怎样积绿肥?

11、认识光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对光的传播方式作出假设性理解。

2、知道利用实验的方法探究光的传播方式。

3、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喜欢大胆想象,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科学知识:

1、认识光源

2、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3、了解光的直线传播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探究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手电筒、硬纸板、蜡烛、激光灯、火柴、水槽、带有小孔的硬纸片(3片)、吸管、小孔成像实验盒、等。

2、学生准备:

观察、认识生活中能发光的物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同学们老师在硬纸板上画了一个苹果,我用手电筒照这个苹果,请观察黑板上有什么?

(同学们会说苹果)我把手电筒关掉还有吗?

(没了)为什么没啦?

看来老师要想把硬纸板上的苹果呈现在黑板上离不开光。

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光好不好?

(板书:

认识光)

二、师生互动学新课

如果我们要研究光,你想研究什么问题呢?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明确研究对象。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总结)

活动一:

认识光源

1、我们首先探究“那里有光,”有谁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呀?

(引导学生展开交流活动,根据学生交流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光源的概念。

认识光源这一环节,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是把自身不能发光但能反射其他物体光的物体看作是光源。

教学中,教师可提出“哪些物体会发光,”引导学生展开交流活动,根据学生交流内容,引导学生对自然界的光进行分类。

2、怎样给它们进行分类?

学生分组讨论,对各种光进行分类,完成后汇报交流,教师进行引导总结。

师:

太阳光、电灯光、蜡烛光等可分为一类,镜子的反光、月亮光、水光等可分为一类。

师:

老师选择了这六种光讲解,它们有什么代表性吗?

(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分析说明,绝大部分学生能说出它们分别是光源和反射的光)

师:

你还知道哪些类别的光?

(讨论后汇报)

师板书:

人造光源、自然光源、生物光源、热光源、冷光源、……(这里对热光源、冷光源、概念让学生有初步的了解)

活动二、了解光的作用

师:

不管那种光源,都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

你觉得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光呢?

(学生分组合作探究,然后全班汇报交流,师总结)。

活动三、探究光传播的路线

师:

同学们可以观察课本上的六幅图,通过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这里学生猜想光可能是沿直线传播的)。

师:

你们有这么大胆的猜想真是太棒了。

想不想知道你们的猜想到底对不对呀!

那么采用什么方法来证实呢?

小组选择你们感兴趣的猜想,利用桌子上的器材大胆设计实验,来证实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

望同学们边讨论边设计实验,看哪一组想出的办法多,设计的方案好。

三、制定方案:

(学生展示自己小组设计的方案,并说明实验的步骤和使用的器材。

四、实施方案

学生分组实验。

填写实验报告单,教师巡视指导。

汇报交流,实验猜想正确。

师总结板书: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师:

既然光是沿直线传播的,那为什么当点燃蜡烛或打开电灯时整个屋子都会亮起来?

(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进行交流,教师概括总结:

因为光是沿直线向四面八方传播的,所以整个屋子都会亮起来。

板书:

向四面八方

五、展示交流

师:

光沿直线传播引起了许多现象,其中有一种现象叫“小孔成像”,我给大家讲讲小孔成像的故事好吗?

……

师:

现在想不想做这个实验?

我们把蜡烛点燃,让这个装置前的小孔朝向蜡烛的火焰,移动后面的小盒子看看纸屏上会出现什么?

你们看到了什么?

谁能解释一下这个现象?

师总结:

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火焰上部发出的光穿过小孔照到纸屏的下部,而火焰下部发出的光穿过小孔照到纸屏的上部,成了一个倒像。

六、拓展延伸

越来越多的灯饰在美化点缀着我们的生活,但是灯光过多过亮会产生光污染。

调查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光污染现象。

板书:

认识光

人造光源自然光源生物光源热光源

冷光源……

光是向四面八方沿直线传播的

12、玩镜子

教学目标:

1、能够用图画、语言对不同种类镜子的成像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能设计实验探究多个平面镜会聚太阳光后,会使温度升高的现象。

2、认识到生活中镜子的用途,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会给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好处,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3、知道平面镜等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知道多个平面镜会聚太阳光后,会引起温度的升高。

教学重点:

研究镜子的成像和反光作用。

教学难点:

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的成像特点。

教学准备

光亮的勺子、凸面镜、凹面镜、平面镜等物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问题。

每天早晨起来,同学们都会照一照镜子,整一整自己的仪容,你们觉得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学生自由回答)。

你们注意到没有,你的像在镜子中是什么样的?

与实际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回答)其实在照镜子的活动中也蕴藏着许多科学知识,今天让我们深入研究。

(板书课题12、玩镜子)

二、探索体验,解决问题。

1、认识三种镜子:

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

(1)生活中你见过的镜子是什么样子的?

是在哪里见到的?

(学生自由回答)

(2)教师出示三种镜子,让学生看、摸,说一说三种镜子的镜面各有什么特点?

让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

师生小结:

表面是平的镜子叫做平面镜,镜面弯曲的是凹面镜或凸面镜。

(结合画图让学生认识)

2、三种镜子的成像特点。

(1)提出问题:

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所成的像与实际物体一样吗?

(2)猜想假设。

让学生根据经验说一说。

(3)制定方案。

各小组讨论交流,然后让学生说一说实验方法。

(利用勺子,表面光亮的铁片等,作为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观察各种镜子中自己或物体的像是什么样子。

(4)实施探究。

分小组活动,实际观察三种镜子的成像特点。

做好实验记录,让学生将镜里的像画下来与实物对照。

(5)展示交流。

学生将观察发现进行汇报交流。

然后达成共识。

(6)教师小结。

平面镜里的像与实际物体大小相等,左右相反,物体在凹面镜中的像是倒立的,在凸面镜中的像是正立的;

3、认识三种镜子的反射现象

(1)师:

下面请同学们继续玩镜子,看你还能发现什么?

(引导学生用镜子反射光,反射窗外的景物。

(2)汇报交流

(3)师生总结:

三种镜子都能反射光,使光的传播路线发生改变。

凸面镜反射景物的范围大,凹面镜反射景物的范围小,平面镜反射景物的范围居于凸面镜和凹面镜之间。

4、探究物体在两块平面镜之间所成的像

(1)猜一猜:

物体在两块平面镜之间所成的像是什么样的?

学生自由交流

(2)观察验证:

将一物体放在两个平面镜面前,观察平面镜里物体的像,改变两个平面镜之间的夹角,观察平面镜里的像有什么变化。

(3)汇报交流

(4)总结:

将一物体放在两个平面镜之间,会得到多个物体的像。

5、认识多个平面镜汇聚阳光后,会使聚光处温度升高

(1)给学生讲阿基米德的故事,让学生猜一猜敌舰为什么起火?

(2)学生猜测

(3)制定方案(小组交流汇报,形成方案:

多个同学用镜子反光聚集到一点,用温度计测试聚光处温度的变化。

(4)实施探究。

学生分小组进行观察实验活动,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实验和记录。

(5)展示交流。

(哪个小组温度高,是怎么做的)

师生共同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小结。

多个平面镜反射的光汇聚到一块,会使聚光处温度升高,参与聚光的镜子所排列的形状是弧形时,镜子聚的光最强。

三、拓展延伸,应用创新。

1、镜子在生活中的应用。

(1)提出问题:

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到了哪种镜子?

(2)学生列举生活中利用镜子的实例。

(教师可制成课件或播放有关视频)

(3)师生共同小结,得出镜子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制作万花筒。

(1)教师介绍“万花筒”的制作方法。

(2)学生自行制作“万花筒”。

板书设计:

12、玩镜子

表面是平的镜子叫做平面镜

平面镜里的像与实际物体大小相等,左右相反

物体在凹面镜中的像是倒立的,在凸面镜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节日庆典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