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专题 Microsoft Office Word 文档.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904744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8.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专题 Microsoft Office Word 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教育心理专题 Microsoft Office Word 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教育心理专题 Microsoft Office Word 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教育心理专题 Microsoft Office Word 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教育心理专题 Microsoft Office Word 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专题 Microsoft Office Word 文档.docx

《教育心理专题 Microsoft Office Word 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专题 Microsoft Office Word 文档.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心理专题 Microsoft Office Word 文档.docx

教育心理专题MicrosoftOfficeWord文档

一。

单选题(每小2分,共20分)

1.有资料表明西方直到(  B )世纪还认为儿童就是“小大人”?

   A.16   B.17

   C.18   D.19

2.“一两遗传比一吨环境还重”的是(  D)的代表性观点。

 A.斯腾   B.鲁克森伯格

 C.华生   D.霍尔

3.“发现学习”的概念是(   B)提出来的。

 A.皮亚杰     B.布鲁纳

 C.维果茨基   D.柯尔伯格

4.相互性观点采择属于塞尔曼说的儿童观点采择发展的(C   )。

 A.阶段1   B.阶段2

 C.阶段3   D.阶段4

5.在经典条件作用程序里,UR表示( B  )。

 A.无条件刺激   B.无条件反应

 C.条件刺激     D.条件反应

6.桑代克在一项实验里划了3000条线段,结果表明(  D )。

   A.重复促进成绩         B.重复比反馈更重要

   C.重复和反馈同等重要   D.反馈比重复更重要

7.提出“心理地图”概念的是( B  )。

 A.斯金纳   B.托尔曼

 C.柯勒     D.班杜拉

8.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

   A.知识网络中的绝大多数命题都“休眠”着

   B.“激活”一个命题就是把它从长时记忆调到工作记忆里来

   C.任何时候,被激活的命题总是少数新知识

   D.命题其实有不同的激活水平

9.在距离正态分布平均值的一个标准差里包括了(   B)人口。

   A.13.59%   B.34.13%

   C.50%       D.68.26%

10.优.良。

中,差的评定属于(  B )。

   A.名义分数   B.顺序分数

   C.区间分数   D.比率分数

二、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少年往往强调友谊的亲密无间 和  忠诚可靠这两个特点。

2.形成经典条件反应的关键是时常伴随以五条件刺激。

3.“知识的表征”一语讲的是知识在头脑是什么样子的。

4.桑代克的学习三律是准备律 练习律和效果律。

5.命题由论点和联系两个成分构成。

6.陈述性知识学习分知识的获得和提取两个方面。

7. 正态分布的单位称为标准差。

三、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16分)

1.基因的显性效应基因的显性效应是指显性基因压制隐性基因起作用

2.依恋是指个体为寻求更多的心理安全而靠近庇护人

3.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做事或做成一事的知识,也是关于如何解决问题的知识

4.教学目标的陈述通则是指教学目标应该用学生的终端行为来陈述.

四、简答题(从以下4个小题中任选3个小题完成,共24分)

1.托尔曼用三组老鼠做的潜在学习实验确立了什么重要观念?

(8分)

答,

(1)学习与表现(2分)是两回事(2分);

(2)强化不是学习的必要条件(2分),它只影响学习成果的表现(2分)。

2.简述A类教学内容的特点(8分)

答;

(1)边界分明、单元小,是此即非彼。

(2分)

(2)对后续学习具有“致命基础性”的特点。

(2分)(3)教学项目一定数量少。

(2分)(4)教与学可在短时间里完成。

(2分)

3.请按显性基因效应来举例说明遗传也造成亲子相异性。

(8分)

答:

例如父母都不近视(2分),却都带有决定近视的隐性基因(2分),则两人的隐性基因就可能组合起来(2分),从而决定生出来的特定子女是近视,这就产生了遗传造成亲子问在是否近视方面有差异(2分)。

4.简述大一统产生式的长处和短处(8分)

答:

合成后的——特别是大一统的——产生式有两个基本优点:

   

(1)激活速度比多个产生式的激活速度快。

这是因为大—统产生式需要激活的对象少了。

   (2分)

   

(2)具有“专长性”或“专家性”。

表现为在大一统产生式,条件成分很“大路”,而行动成分很“专门”。

这样的大一统产生式运作起来将显示为这样的现实景象:

人们呈现一个很“大路”的现状,提出一个很“大路”的要求,而专家执行一系列“专门的”行动,结果很快解决了问题。

这正是“专长”、“专家”的特征。

(3分)

   但是大一统产生式有潜在的弱点,那就是由于产生式里的诸行动可以顺流而下、一泻到底,中间无需思考,因此就容易成为“套路”,流为“僵化”,出现“定势效应”。

(3分)

五、论述题(共30分)

   1.学校教育作为一种环境是怎样缩小儿童少年之间的个体差异的?

(15分)

   答;最初,为适应机器大工业生产的要求(1分),学校教育从起码的知识技能方面缩小儿童少年之间的个体差异(1分)。

此后,随着世界范围内的民族与国家的独立(1分),学校教育又从以价值观为代表的意识形态上缩小本国本民族儿童少年之间的个体差异(1分)。

这在中国的小学里就体现为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传统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思想教育方面缩小我国儿童少年之间的个体差异(1分)。

   再之后,以我国今天为例,学校教育又从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促进属于全人类共同财富的精神文明方面缩小我国儿童少年之间的个体差异(1分)。

   显然,上述学校教育的3方面是很少有家庭可以独立地完成的(1分),于是学校教育在这些方面起着缩小个体差异的作用就是不可替代的(2分)。

   学生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差异会很大,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也有很大差异(1分),因此如果完全由家庭来承担下一代教育的话,虽然如上所说,有的家庭教育的水准会高于普通学校,但那是极少数,于是全社会家庭教育的平均水准相对而官是比较低的(2分)。

学校通过义务教育(1分)来帮助无力承担子女教育的家庭实施对下一代的教育,这就提高了全社会基础教育的水准,从而缩小了个体差异(2分)。

例如我国政府动员全民力量兴办“希望工程”就在我国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缩小儿童少年教育发展方面的个体差异(举1例可以补前面缺的1分,前面不缺的不加分)。

   2.试论促进概化的基本做法,(15分)

   答:

所谓概化,即指以同样的方式来反映不同的对象(1分)。

促进正确概化的基本做法是紧凑呈现实例(1分)和呈现变式实例(1分)。

   紧凑呈现实例的基本做法有1)同时呈现(1分);2)相继呈现(1分),,3)同时—相继结合法   (1分)

   呈现变式实例的基本做法是这样:

就拟呈现的一组实例而言,它们应该在不属于某一概念的关键特征方面广泛变化,从而突出这一概念的关键特征(1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

(1分)例如我国的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常以学习“直角三角形”的概念来说明呈现变式实例的必要性。

(1分)

   教师在教学生一个新概念时,会考虑到概念的关键特征,并下工夫去讲解之。

但是任何概念的实例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它们构成概念的无关特征(1分),因此尽管教师再三地讲一概念的关键特征(1分),个别学生还会不知不觉地把某些无关特征加入到识别概念的条件中去(1分)。

所以从实质上讲,呈现变式实例就是要教师善于从学生的角度去看一个新概念的教学(1分),了解或猜想学生可能会犯的加入无关特征的错误类型(1分),从而事先准备好有关的变式例子,以便及时地纠正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1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面表述正确的是(   A)。

   A.细胞里有染色体,染色体里有基因;基因里有DNA

   B.细胞里有基因,基因里有DNA;DNA里有染色体

   C.细胞里有染色体,染色体里有DNA;DNA里有基因

   D.染色体里有细胞,细胞里有基因,基因里有DNA

   2.“充气使气球变大,却不改变气球的形状”,这比喻是(   B)。

   A.图式   B.同化

   C.顺应   D.平衡

   3.如果一名儿童在“霍丽爬树”这个故事测验里说“霍丽的爸爸如果不知道霜丽爬树的原因就会很生气,但是如果知道了,那就不会生气”,那么该儿童的观点采择能力属于(   B)。

   A.自我中心的观点采样阶段   B.社会信息的观点采样阶段

   C.相互性观点采择的阶段   D.社会性观点采择的阶段

   4.经典条件反应学习理论起源于(  A )研究。

   A.巴甫洛夫  B.桑代克

C.斯金纳   D.托尔曼

5.“干好干坏一个样”。

这描述的是(   C)。

   A.固定比率强化   B.可变比率强化

   C.固定时距强化   D.可变时距强化

 6.提出了“心理地图”的概念的心理学家是( B  )。

   A,斯金纳   B.托尔曼

   C.苛勒   D.班杜拉  

 7.陈述性知识学习的根本目标是(  D )。

   A.获得新命题   B.激活已有命题

   C.把新命题与已有命题结成命题网络 D.自行派生新命题

8.日常观念通常把个体差异看作(  A )。

   A.质的差异   B.量的差异

   c.程度的差异   D.特质的差异

9.测验题目很难的话,测验结果会成(  B )。

   A.正态分布   B.正偏态分布

   C.负偏态分布  D.双峰分布

10.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业心理负担,人们试图用—一新编的短测验来取代一个长测验。

研究表明这两个测验的相关程度不错,这说明短测验(   D)。

   A.信度好   B.表面效度好

   C.内容效度好   D.一致效度好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是

(1)霍尔   的代表性观点。

   2.婴儿的循环反应具有探索性和

(2)实验性 ,帮助婴儿形成最初的(3)因果观念。

   3.廷克利泡夫的猴子实验表明有机体通过学习可以形成(4)期望   。

   4.记住就是把有关信息从(5)短时或工作  记忆存到(6)长时记忆里去。

   5.陈述性知识的提取可以看作(7)回忆   。

   6.SD或S是(8)标准差   的缩写。

7.在陈述c类教学目标时,教学目标本身与(9)行为指示子构成一个 (10)太阳系模型。

三、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16分)

   1.基因的显性效应是指等位基因中的显性基因完全压制隐性基因发挥作用。

   2.精制也称作“精细加工”,是指对有待学习并已住的信息做增强意思的添加。

   3.个体差异离均差定义的数学表达为:

个体差异=Xi一Xo

   4.教学U标的陈述通则是指教学目标应该用学生的终端行为来陈述。

   四、简答题(从以下4个小题中任选3个小题完成,共24分)

   1.略述布鲁纳的三种心理表征的行为表现。

(8分)

   答:

第一种是动作表征,它的方式是肢体的实用动作。

(2分)

   第—:

种是映像表征,它的方式是知觉或意象。

(2分)

   第二种是符号表征,它的方式是语词或其他符号,最容易理解。

(2分)

上述三种表征方式或能力在一般成年人那里是同时具备的,可是在儿童那里却是先后顺序发展起来的。

(2分)

   2.简述联合游戏与合作游戏的相同与差异。

(8分)

   答:

联合游戏与合作游戏的相同点是,都在一起玩,都有社会互动(2分)。

二者不同是,联合游戏没有明确的分工,没有共同的目的(1分),互动主要表现在交换玩具之类(1分)。

合作游戏是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而组织起来的(2分),各游戏者的行为服从于共同的团体目标(2分)。

   3.简述命题抽象性的教学含义。

(8分)

   答:

(1)教师要首先突破文句的字词排列顺序而把握实质意思,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备课;   (2分)

   

(2)教师要琢磨和转换自己说写表达时的字词排列顺序,以符合学生习惯的字词排列顺序,从而使学生先脱离课本而把握实质意思;(2分)

   (3)在学生把握了实质意思后,教师再帮助他们解析课本上的字词排列顺序,指出如何突破它们而达到已经掌握的那个实质意思的种种路径,也就是教学生如何学习。

(2分)

   此外,教师还要特别关心那些对答如流的、说或写的“和书上一模一样”的学生,去探测他们是否掌握了实质意思。

(2分)

   4.简要说明宜用等第分数的情况。

(8分)

   答:

(1)当某—特质的表现实际上没有很多个体差异时,甚至可以只有两级。

(2.5分)

   

(2)如果一项特质的表现实际上是有很多个体差异的,但是我们没必要了解得这么纲。

   (2.5分)

   (3)如果—项特质的表现从理论上讲会有很多个体差异,但是我们难以制订规则来精细地测量它们,并且当我们的目标是察看普遍的共同性时,那么连续分数也是不必要的,采用粗大的等第分数就行了。

(3分)

   五、论述题(共30分)

   1.试沦惩罚的作用、局限及有效使用惩罚的原理。

(15分)

   答:

惩罚的作用在于降低特定行为的发生可能性,因此恰与强化提高行为发生的可能性相反,老师们刘此要有十分明确的认识。

(2分)

惩罚的局限性在于它无力瓦解行为的结构,因此惩罚无法消除不当行为。

不明白惩罚的这个局限性,就容易滥用惩罚,而滥用惩罚不但于事无补,还会引发其他更糟糕的问题。

(2分)

   有效使用惩罚的原理可以概括为:

   

(1)惩罚要有效,则惩罚不能违法。

(2分)

   

(2)惩罚要布效,则惩罚就要有良知。

(2分)因此教师实施不违法的惩罚时也要慎思明辨,不要仅仅为“出一口气”而惩罚学生。

(1分)

   (3)惩罚要有效,则惩罚要杓:

合心理学程序。

(2分)于是要注意两点:

①当不当言行实际上干扰了集体活动的正常进行时,应当机立断地实施惩罚,以立即压制住不当行为的持续或蔓延;(2分)②惩罚之后要跟随以强化,惩罚之后的强化,既可以是正的,也町以是负的。

在惩罚之后跟随以强化,可以使学生从烦恼转移到愉快来,从退缩转移到进取来,从不知所措转移到清楚地知道如何行为。

(2分)

   2.当学生学习一个新概念时,教师应如何帮助和促进学生做正确的概化?

(15分)

   答:

促进正确概化的基本做法是紧凑呈现实例和呈现变式实例。

(2·分)

   紧凑呈现实例的基本做法有

(1)同时呈现;它比较适合于图像、图片和图形资料。

(1分)

 

(2)相继呈现;它最适用于音乐和语言教学中的听、渎训练部分。

(1分)(3)同时—相继结合法。

同时一相继结合法可以适用于语文学习。

(1分)

   早现变式实例的墓本做法是这样:

就拟呈现的一组实例而言,它们应该在不属于某一概念的关键特征方面广泛变化,从而突出这一概念的关键特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

(2分)

 例如我国的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常以学习“直角三角形”的概念来说明早现变式实例的必要性。

   (3分)

   教师在教学生一个新概念时,会考虑到概念的关键特征,并下工夫去讲解之。

但是任何概念的实例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它们构成概念的无关特征,因此尽管教师再三地讲一概念的关键特征,个别学生还会不知不觉地把某些无关特征加入到识别概念的条件中去。

(2分)所以从实质上诽,呈现变式实例就是要教师善于从学生的角度去看一个新概念的教学,了解或猜想学生可能会犯的加入无关特征的错误类型,从而事先准备好有关的变式例子,以便及时地纠正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面将显示隐性基因的效应的字母组合是(D   )。

   A.FF   B.Ff

   C.fF   D.ff

 2.技照皮亚杰的说法,当儿童改变行为方式而适应了一种新情境时,叫作(B   )。

   A.同化   B.顺应

   C.适应   D.平衡

 3.确定依恋实质的决定性研究是(   C)做的。

   A.斯帕丁   B.洛伦兹

   C.哈洛   D.安斯沃斯

 4.在经典条件作用程序里,Us表示(  A )。

   A.无条件刺激   B.无条件反应

   C.条件刺激   D.条件反应

 5.桑代克格外审慎地对待的学习律是(  C )。

   A.尝试·错误   B.准备律

C.练习律   D.效果律

    6.甲以打闹的方式攻击乙,这是斑杜拉说的模仿学习的(  C )阶段。

   A.注意   B.保持

   C.复制   D.动机

   7.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C  )。

   A.一个命题只能有一个联系,却可以有多个论点

   B.一个命题可以有多个联系,却只能有一个论点

   C.一个命题可以有多个论点和多个联系

   D.一个命题只能有一个联系和一个论点

   8.陈述性知识的使用将表现为(  D )。

   A.回答读到的提问

   B.回答听到的提问

   C.回答想到的提问

   D.回答听到的或听到的或想到的提问

   9.为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教师提供的一个乱真非样例应是(B   )。

   A.在大多数关键特征上要与是样例不同,而在非关键特征上要相同

   B.在极少数关键特征上要与是样例不同,而在非关键特征上要相同

   C.无论关键的还是非关键的特征,它们中的大多数要与是样例不同

   D.无论关键的还是非关键的特征,它们中的极少数要与是样例不同

   10.一父(母)为子女的考试成绩变得低于邻居子女3分而忧心忡忡,这反映他(她)把学

   习成绩的差异看作了(  A )。

   A.质的差异   B.量的差异

   C.程度的差异   D.特质的差异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遗传造成亲于间和家族成员间的生物性状的相似性。

   2.婴儿的循环反应具有探索性和实验性,能够帮助婴儿形成最初的   因果观念。

3.泛化表明有机体对条件刺激的识别不精确。

4.右图是桑代克实验中猫的学习进步曲线,其中横坐标x表示试验次数;纵坐标Y表示学习成绩.

5.短时记忆又称为工作记忆。

6.是标准差的标记。

 7. B类教学内容是易说明的和 难把握的。

三、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16分)

   1.皮亚杰的“图式”是指自身有结构,又用于组织其他不同对象的动作。

   2.强化是指这样的程序、过程或机制,即学习者的行为结局提高了该行为的发生可能性。

   3.陈述性知识是指可以用语词来表达或表达清楚的知识。

   4.儿童的社会化就是要求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像他(她)所在那个文化里的成人那样行为。

四、简答题(从以下4个小题中任选3个小题完成,共24分)

   1.请写出安全型依恋婴幼儿的行为表现。

(8分)

   答:

当与母亲在一起时,这样的婴幼儿能安逸地玩玩具(2分);但煌一当发现母亲离开了,他们会着急、忧伤,也可能哭泣(1.s分),先前的游戏或探索行为会中断(1.5分)。

当母亲回来时,这类婴幼儿往往奔向母亲,寻求身体接触(1.5分),接着很容易平静下来,继续玩自己的去

   (1.5分)

   2.简要描述两种期望的转化。

(8分)

   答:

个体形成了特定的对象—对象期望后(1分),如果觉得自己可以操控其中一个对象(1分),就会操控之(1分),并期望另一个对象会出现,这就转化为行为—结局期望了。

(1分)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行为—结局期望也可转化为对象—对象期望,这就是把自己的行为放在“心里”“看”,放在头脑里想(2分),从而巩固或提炼特定的关系,这反过来更有利于形成行为—结局期望(2分)。

   3.简述连续分数的优缺点(8分)

   答:

连续分数档次多(1分),也就是个体差异多(1分),于是能提供更多的信息(1分)。

由于个体差异的信息是教师了解学生、调整教学和决定是否额外地扶助个别学生的前提,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连续分数是比等第分数好(2分)。

但是连续分数显示出微小的差异(1分),这也容易引起学生或其家长为一两分之差而锱铢计较,从而增加心理负担,挫伤低分者的学习积极性(2分),这是连续分数的缺点。

   4.请简要比较概化与辨别。

(8分)

   答:

(1)概化是去除各独立产生式中独特的但导致同样结果的条件成分(1分),而辨别是对一个产生式添加导致同样行动的独特条件成分(1分);

(2)概化是形成一个新的一般产生式(1分),而辨别是形成一个新的更特殊的产生式(1分);(3)概化是扩大一个产生式的应用范围(1分),而辨别是缩小一个产生式的应用范围(1分);(4)概化过程是扩大一个产生式的包容性,从而表明被包容的各独立产生式“实质上一样”(1分),而辨别过程是缩小一个产生式的包容性,从而表明它和原来别的产生式“实质上不一样”(1分)。

 五、论述题(共30分)

   1.试论命题抽象性及其教学含义(15分)

   答:

所谓命题的抽象性,是指导我们在听、读文句时(1分),一般总是把握其中的意思(1分),而不是去抓住文句的字词排列顺序(1分)。

这有万纳的实验为证据(1分)。

命题抽象性的教学含义在于:

(1)教师要首先突破文句的字词排列顺序而把握实质意思,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备课(3分);

(2)教师要琢磨和转换自己说写表达时的字词排列顺序,以符合学生习惯的字词排列顺序,从而使学生先脱离课本而把握实质意思(3分);(3)在学生把握了实质意思后,教师再帮助他们解析课本上的字词排列顺序,指出如何突破它们而达到已经掌握的那个实质意思的种种路径,也就是教学生如何学习(3分)。

 此外,教师还要特别关心那些对答如流的、说或写的“和书上一模一样”的学生,去探测他们是否掌握了实质意思(2分)。

   2.试通过与智育比较,论述德育评价宜采用粗大的等第分数(15分)

   答:

德育和智育有一根本的不同点,即;智育是突破上限的(1分),而德育是维持下限的(1分)。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智育可以人为地创设各种问题情境(1分),其间可有微小而连续的量的差异(1分),因此可以用细密的连续分数(或百分制分数)来记录学生的成就(1分)。

但是品德操行的表现在达到基本程度后(1分),则要做出更充分的表现就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了(1分)。

教师不应该人为制造拉开德育表现差距的情境(1分),因为这样的做法本身不道德(1分)。

于是在缺乏机会的条件下(1分),学生就难以表现出品德操行的量的差异(1分),这就决定了对学生的品德操行做评价时宜用粗大的等第分(2分),具体表现为一般最多不超过忧、良、中三等(1分),而且中是少数(1分)。

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人类的一个成熟的性细胞里有(   C)染色体。

   A.23对   B.46条

   C23条   D.46对

   2.按照皮亚杰的说法,当儿童以同样的行为方式适应于一种新情境时,这叫作(A   )。

   A.同化   且顺应

   C.习惯   D.平衡

   3.皮亚杰把( C  )这一认知发展阶段上出现的一种道德认知水平命名为是“自律的。

道德。

   A.前运算阶段后期    B.具体运算阶段前期

   C.具体运算阶段后期   D.形式运算阶段前期

   4.“干好于坏一个样”。

这描述的是(   C)。

   A.固定比率强化   B.可变比率强化

   C.目定时距强化    D.可变时距强化

   5.猩猩苏丹取香蕉的实验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