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综合训练10.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903953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8.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综合训练1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考语文综合训练1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考语文综合训练1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考语文综合训练1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考语文综合训练1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综合训练10.docx

《高考语文综合训练1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综合训练10.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综合训练10.docx

高考语文综合训练10

2007年高考语文综合训练(10)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9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A.秸秆大有稗益赘述披肝沥胆

B.真谛既往不咎小憩举步为艰

C.摩娑厝火积薪巨擘见风驶舵

D.体恤提纲挈领端倪罄竹难书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3分)

A.在灿若群星的世界童话作家中,丹麦作家安徒生之所以卓尔不群、久享盛益,是因为他开启了童话文学的一个新时代。

B.盗挖天山雪莲日益猖獗的主要原因是,违法者众多且分布广泛,而管理部门又人手不足,因此执法时,往往捉襟见肘。

C.某建筑公司会计程某,为填补贪污挪用公款的亏空,不惜再次把巨额公款投入股市,她的这种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

D.这两位进城打工的农民遭到保安人员的非法拘押和刑讯逼供,他们在被毒打后忍无可忍,不得不承认偷了商场的物品。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今年的电力供需紧张状况将有所缓解,拉闸限电现象会相应减少,但整体上看仍然偏紧。

B.中央财政将逐年扩大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地方财政也

将设立助学专项资金。

C.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

D.来这里聚会的无论老少,都被他清晰的思路、开朗的性格、乐观的情绪及坚定的信心深

深地感染了。

二.(3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8题。

丙吉字少卿,鲁国人也。

为人深厚,不伐善。

地节三年,立皇太子,吉为太子太傅,数月,迁御史大夫。

后五岁,代魏相为丞相。

吉本起狱法小吏,后学《诗》《礼》,皆通大义。

及居相位,尚宽大,好礼让。

掾史有罪臧,不称职,辄予长休告{1},终无所案验。

客或谓吉曰:

“君侯为汉相,奸吏成其私,然无所惩艾。

”吉曰:

“夫以三公之府有案吏之名,吾窃陋焉。

”后人代吉,因以为故事,公府不案吏,自吉始。

于官属掾史,务掩过扬善。

吉驭吏嗜酒,尝从吉出,醉呕丞相车上。

西曹主吏白欲斥之,吉曰:

“以醉饱之失去士,使此人将复何所容?

西曹但忍之,此不过污丞相车茵耳。

”遂不去也。

此驭吏边郡人,习知边塞发奔命警备事,尝出,适边郡发奔命书驰来至。

驭吏因至公车刺取{2},知虏入云中、代郡,遽归府见吉白状。

未已,诏召丞相、御史,问以虏所入郡吏,吉具对。

御史大夫猝遽不能详知,以得谴让;而吉见谓忧边思职,驭吏力也。

吉乃叹曰:

“士无不可容,能各有所长。

向使丞相不先闻驭吏言,何见劳勉之有?

”掾史由是益贤吉。

吉又尝出,逢清道群斗者,死伤横道,吉过之不问,掾史独怪之。

吉前行,逢人逐牛,牛喘吐舌。

吉止驻,使骑吏问:

“逐牛行几里矣?

”掾史独谓丞相前后失问,或以讥吉,吉曰:

“民斗相杀伤长安令京兆尹职所当禁备逐捕岁竟奏行赏罚而已宰相不亲小事非所当于道路问也。

方春未可大热,恐牛近行用暑故喘,此时气失节,恐有所伤害也。

是以问之。

”掾史乃服,以吉知大体。

五凤三年春,吉病笃。

薨,谥曰定侯。

(节选自《汉书·丙吉传》)

[注]

(1)长休告:

放长假,使……离职。

(2)刺取:

刺探。

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人深厚,不伐善伐:

攻击

B.辄予长休告,终无所案验案:

审查

C.后人代吉,因以为故事故事:

旧例

D.此驭吏边郡人,习知边塞发奔命警备事习:

熟悉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奸吏成其私,然无所惩艾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B.以三公之府有案吏之名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C.因至公车刺取,知虏入云中、代郡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D.召丞相、御史,问以虏所入郡吏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6.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丙吉“为人宽厚”和“于事善分主次”的一组是(3分)

A.后人代吉,因以为故事。

    死伤横道,吉过之不问。

B 公府不案吏,自吉始。

    掾史独谓丞相前后失问。

C 于官属掾史,务掩过扬善。

    岁竟奏行赏罚而已。

D 此不过污丞相车茵耳。

    非所当于道路问也。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丙吉以狱吏出身,修习《诗》《礼》,通晓大义,最终官至丞相。

他处理政务以宽松礼让

为怀,三公之府不直接处分属吏,从丙吉开始而形成惯例。

B.丙吉的车夫因酒醉而在车上呕吐,西曹主吏报告丙吉并主张赶走车夫,丙吉认为因醉酒将他赶走,会使他无处容身,于是劝西曹主吏予以容忍。

C.车夫被丙吉的宽容所感动,他主动要求去探听敌虏入寇云中、代郡的消息,并详尽报告丙吉,所以在皇帝召问时,丙吉能从容应对,受到褒奖。

D.丙吉观察问题十分细致,长于以小见大。

他见到牛近行即喘息吐舌,进而联想到气候可能出现异常,将产生不利影响,他的下属对此十分佩服。

8.翻译与断句(8分)

(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吉本起狱法小吏,后学《诗》《礼》,皆通大义。

及居相位,尚宽大,好礼让。

(3分)

译文:

御史大夫猝遽不能详知,以得谴让;而吉见谓忧边思职,驭吏力也。

(3分)

译文:

(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

(2分)

民斗相杀伤长安令京兆尹职所当禁备逐捕岁竟奏行赏罚而已宰相不亲小事非所当于道路问也

9.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

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其描写表现了作者当时怎样一种心情?

(3分)

(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

本诗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

(3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三题)(6分)

(1)百川东到海,?

少壮不努力,。

(《汉乐府·长歌行》)

(2)句读之不知,_____,或师焉,或不焉,_____吾未见其明也。

(韩愈《师说》)

(3)三顾频烦天下计,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蜀相》)

(4)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____________。

此情无计可消除,______________,

却上心头。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三.(18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1—14题。

大运河保护迫在眉睫

长达一千多公里的京杭大运河,与绵延的万里长城,作为举世闻名的古代中国人创造的伟大工程,都是华夏民族的历史丰碑和永远的骄傲。

长城早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跻身于《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而大运河的文物保护问题至今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大运河在广开海运之前是我国古代的一条重要交通命脉,开凿运河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进行沟通交流。

大运河在开凿过程中利用了春秋时代吴王夫差开通的邗沟,在隋炀帝时最终完成,唐宋繁盛一时,元代截弯取直,明清屡加疏通。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大运河一直是一条南粮北运、商旅交通、水利灌溉的生命线。

大运河涉及黄河与长江这两个古代文化、文明的核心地区,连接着燕文化、齐鲁文化、吴越文化等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文化区域,其沿岸是古代中国人口集中、文化遗址密集的地区。

各个时代,大运河贯穿之地都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古迹,被誉为“古代文化长廊”,其文物价值与意义非同寻常。

不仅如此,大运河在开凿的长度、年代上还创下了傲视环宇的纪录,特别是沿岸几十座城市有着独特的人文景观和民俗风韵,保存了极具特色的内河文化。

但是,作为华夏先民智慧与创造力结晶的大运河,至今未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法规肯定和保障它的历史地位。

大运河的保护现状确实令人忧虑。

除千百年来河堤决口、泥沙淤塞、水量匮乏等自然原因外,更有乱开支渠、截流用水、管理不善等人为因素。

由于不少河段利用了天然湖泊和自然河流,很多人认识不到大运河也是文化遗产或文物古迹;而出于局部利益考虑随意改拆遗存的现象时有发生,分省分段的管理体制也使大运河的保护无法形成综合性的全盘规划。

大运河虽然历尽沧桑,却衰而未亡,江南河段仍然泽被今人;已开工的南水北调工程也涉及到大运河的保护、管理和利用。

因此,亟需通过文物调查与文物保护研究,提交完整的大运河总体调研与保护报告。

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载体和人类历史上伟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大运河及其沿岸相关古迹不仅应在南水北调工程中得到有效保护,而且也应作为一个整体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11.从原文看,下列关于大运河保护迫在眉睫原因的说明,错误的两项是(4分)

A.河堤决口,泥沙淤塞,部分河段缺水,大运河已经是衰败不堪。

B.乱开支渠,截流用水,管理不善,大运河的保护现状令人忧虑。

C.至今还未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影响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D.出于局部利益的考虑,大运河沿岸的文物古迹常被随意改拆。

E.分省分段的管理,使大运河的总体调研与保护报告无法提交。

1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4分)

A.大运河实际上是连结中国古代几个重要文化区域的桥梁和纽带。

B.从开凿时间和规模上看,大运河是世界同类工程所无法企及的。

C.大运河的文物价值至今没有得到专门的法律法规的肯定和保护。

D.部分河段借用天然湖泊和河流,影响到大运河的文化遗产地位。

E.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可以加速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进程。

13.本文作者大力呼吁保护大运河,其突出强调的是“文物价值”,这是为什么?

(4分)

14.依据原文提供的信息,概括写出针对大运河保护现状应采取的措施。

(6分)

四.(15分)

说明:

请从下面两篇文章中选择一篇阅读,作答前填上文本序号“

(一)”或“

(二)”。

(一)文学类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张家界  卞毓方

    张家界绝对有资格问鼎诺贝尔文学奖,假如有人把她的大美翻译成人类通用的语言。

    鬼斧神工,天机独运。

别处的山,都是亲亲热热地手拉着手,臂挽着臂,惟有张家界,是彼此保持头角峥嵘的独立,谁也不待见谁。

别处的峰,是再陡再险也能踩在脚下,惟有张家界,以她的危崖崩壁,拒绝从猿到人的一切趾印。

每柱岩峰,都青筋裸露、血性十足地直插霄汉。

而峰巅的每处缝隙,每尺瘠土,又必定有苍松,或翠柏,亭亭如盖地笑傲尘寰。

银崖翠冠,站远了看,犹如放大的苏州盆景。

曲壑蟠涧,更增添无限空蒙幽翠。

风吹过,一啸百吟;云漫开,万千气韵。

    刚见面,张家界就责问我为何姗姗来迟。

说来惭愧,二十六年前,我本来有机会一睹她的芳颜,只要往前再迈出半步。

那是为了一项农村调查,我辗转来到了她附近的地面。

虽说只是外围,已尽显其超尘拔俗的风姿。

一眼望去,峰与峰,似乎都长有眉眼,云与云,仿佛都识得人情,就连坡地的一丛绿竹,罅缝的一蓬虎耳草,都别有其一种爽肌涤骨的清新和似曾照面的熟悉。

是晚,我歇宿于山脚的苗寨。

客栈贴近寨口,推窗即为左道,道边婆娑着白杨,杨树的背后喧哗着一条小溪,溪的对岸为骈立的峰峦。

山高雾大,满世界一片漆黑。

我不习惯这黑,翻来覆去睡不着,于是披衣出门,徘徊在小溪边,听上流的轰轰飞瀑。

听得兴发,索性循水声寻去。

拐过山嘴,飞瀑仍不见踪迹,却见若干男女围着篝火歌舞。

火堆初燃之际,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树枝。

燃到中途,树枝通体赤红,状若火之骨。

再后来,又变作熔化的珊瑚,令人想到火之精,火之灵。

自始至终,场地上方火苗四蹿,火星噼噼啪啪地飞舞,好一派火树银花。

猛抬头,瞥见夜空山影如魅,森森然似欲探手攫人,“啊———”,一声长惊,恍悟我们常说的“魅力”之“魅”,原来还有如此令人魂悸魄悚的背景。

    从此,我心里就有了一处灵性的山野。

且摘一片枫叶为书签,拣一粒卵石作镇纸,留得这红尘之外的秋波,伴我闯荡茫茫前程。

犹记前年拜会画家吴冠中,听他老先生叙述七十年代末去湖南大庸写生,如何无意中撞进张家界林场,又如何发现了漫山诡锦秘绣。

欣羡之余,也聊存一丝自慰,因为,我毕竟早他四五年就遥感过张家界,窃得她漏泄的吉光片羽。

    是日,当我乘缆车登上黄狮寨的峰顶,沐着蒙蒙细雨,凝望位于远方山脊的一处村落,云拂翠涌,忽隐忽现,疑幻疑真,恍若蜃楼,想像它实为张家界内涵的一个短篇。

不过,仅这一个短篇表现力就足够惊人,倘要勉强译成文学语言,怕不是浅薄如我者所能企及。

天机贵在心照,审美总讲究保持一定的距离,你能拿酒瓶盛装月白,拿油彩捕捉风清?

客观一经把握,势必失去部分本真。

当然不是说就束手无为,今日既然有缘,咦,为什么不鼓勇试它一试。

好,且再随我锁定右侧那一柱倒金字塔状的岩峰,它一反常规地拔地而起,旁若无人地翘首天外,乍读,犹如一篇激扬青云的散文,再读,又仿佛一集浩气淋漓的史诗,反复吟味,更不啻一部沧海桑田的造化史,———为这片历经情劫的奇山幻水立碑。

15.结合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6分)

(1)张家界是大自然“鬼斧神工,天机独运”的创造,从第二段看,张家界的山水在哪几个方面与众不同?

(3分)

(2)作者说:

“从此,我心里就有了一处灵性的山野。

”文中这一“灵性”表现在哪些地方?

(请从第三段、第四段各举一例回答)(3分)

16.请以第五段对倒金字塔状岩峰的描写为例,说说作者是如何突出张家界风景“表现力”“足够惊人”的。

(4分)

17.“客观一经把握,势必失去部分本真”,这是否表示一种对自然的无奈?

对此,你有何看法?

请结合生活事例分析说明。

(5分)

(二)实用类文本

阅读下面的两个文段,完成15—17题。

文段

(1):

“青藏公路之父”——慕生忠

在青藏铁路的新起点格尔木市,竖立着一名军人的雕像,他就是“青藏公路之父”慕生忠将军。

1953年,慕生忠在荒无人烟的格尔木插下了他的铁锹,从此,中国人开始了修建第一条穿越青藏高原的公路的壮举。

正是青藏公路的开通,为青藏铁路的横空出世埋下了伏笔。

将军铁血行青藏

慕生忠,1910年生于陕西吴堡县,20岁参加革命,追随彭德怀转战南北,身上留下了27个枪眼伤痕。

1953年春,西藏上层中少数人对进藏部队实行经济封锁,中央决定成立骆驼运输总队运送粮食。

慕生忠奉命率领由2.8万峰骆驼组成的粮草队从格尔木出发,翻越唐古拉山入藏,期间2.5万峰骆驼、30多人死在途中。

惨烈的场面让慕生忠萌生了强烈的念头:

必须修建一条通行无阻的公路。

1954年,慕生忠向彭帅提议修建青藏公路,获得中央首肯,经费是30万元。

5月,青藏公路破土动工,数千军民顶风斗雪,开山铺路。

7月30日,公路就通到了可可西里的五道梁。

慕生忠给彭帅报喜,希望再解决200万元经费,把公路修到拉萨。

其时国家财力有限,彭总就从军费里拿出了钱。

就这样,230万元、1000名工兵、1000多名民工、100多辆汽车,仅用了7个月零4天,就奇迹般于1954年12月把青藏公路修到了拉萨。

青藏公路的开通创造了新中国公路建设的奇迹,也为青藏铁路横空出世埋下了伏笔。

铁汉柔情开天路

慕将军是一条铁汉,又是一个乐观的人。

在艰难的施工中,总是身先士卒。

当路修到昆仑山,修路工中流传着上山就会死的说法,将军就把昆仑山说成是“十二步山”。

路修过之后,有人问昆仑山到了没,他才说昨天就已经过了。

乐观的将军还为当时沿路许多无名之地起了好听的名字,风火山、不冻泉、开心岭、可可西里、沱沱河等,都是他的功劳。

格尔木在1954年春天前不过是地图上一个名称,蒙古语意为“河流密集的地方”。

慕将军率领修路人马走到现在的格尔木河畔时,四顾苍凉,有人问:

格尔木到底在哪?

他说,格尔木就在你脚下,我们帐篷扎在哪里,哪儿就是格尔木。

说完把手里的木杖一扔,那支拐杖就成了格尔木市的“奠基石”。

有次将军见到一名修路工因为想家掉眼泪,将军问,你家在哪?

修路工说在“雁石坪”。

将军呵呵一笑说,这里就叫雁石坪,这里就是你的家乡啊!

莽莽昆仑葬忠魂

1954年12月20日,天路修成。

但将军并未就此停步,他又开始为青藏铁路的上马做准备,然而,慕生忠因彭帅而完成此项伟业,又因彭帅而坠入苦海,铁路最终没能修起来。

1982年,年过古稀的慕生忠一复出就迫不及待地回到格尔木,去看正在修建的青藏铁路。

在海拔4752米的昆仑山口,老人无奈止步,因为他的身体已不允许他像以前一样登上高原。

忆及筑路的艰辛、牺牲的人畜,将军怆然泪下:

“看在我在这里干过活的份上,能不能拨给我一小块土地?

1994年10月19日,慕将军病逝兰州,享年85岁。

儿女遵循他的遗愿,将他的骨灰带上了高原,洒向那片他一辈子魂牵梦绕的苍茫大地。

 

文段

(2):

1954年元月底,正是北京最冷的季节,慕生忠穿着厚厚的皮大衣,从青藏高原来到首都北京,拽有关部门要求修筑青藏公路。

他当时的身份是中共西藏工委组织部部长兼运输总队政治委员。

这个运输总队不是搞汽车运输的,因为西藏当时还没有公路,总队主要是靠骆驼等牲畜给西藏运送粮食和紧缺的物资。

对国家机关慕生忠并不熟悉,于是便先找了负责处理西藏事务的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李维汉,李维汉听了他的来意,说修路的事归交通部管,便派人领路叫他去找国家交通部。

    交通部公路局局长接待了他,慕生忠自报家门后,便直接了当提出要在青藏高原修一条公路,请交通部多少批些钱。

    公路局长一听吃了一惊:

“在青藏高原修公路?

这是件大事,我们作为主管部门,从来没有安排这项工程呀!

    “所以我才来要求的呀!

”慕生忠回答。

    “你-——是代表西藏工委来的,还是——”

    “不,我代表我个人,我是从青海来的!

……

对工兵来说,架桥铺路并不难,难的是现在一一无器材,二无工具,连起码的水泥、砖、桥钉、螺栓都没有,有的只是从兰州拉来的9根9米长的红松和一部分杂木。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但慕生忠的话很硬:

我不管你有米无米,“八一”前必须通车可可西里,谁耽误处分谁。

    7月15日,慕生忠带着从兰州赶来的工程师邓郁清赶到桥边督战。

    邓郁清1935年毕业于福建龙溪工业专科学校公路系,曾参加了解放前从西宁到玉树公路的修筑工作,但因青海军阀马步芳贪污修路经费致半途而废。

1951年慕生忠进藏时,曾带他一起进藏,有意让他感受青藏交通的艰难。

这次又特意请他来担任筑路工程师。

    邓工程师来到工地一看,岸宽9米,而9根红松也长9米,根本搭不到岸边,按要求短了整整3米,怎么办?

他提出派车去兰州再运些材料来,幕生忠一口回绝了:

“不行,时间来不及。

从现在开始,你必须在3天内给我把这座桥建起来!

    邓工没有了退路,大家只好坐在地上开“诸葛亮会”,研究对策。

然后他根据大家提出的办法。

在木箱上画了一个草图,要大家照图作业。

……

大家就这样没黑没明地干了3天,7月18日下午,青藏公路的第一座桥梁终于建成。

    桥修成了,结实不结实,能不能过汽车?

邓工爬上头一辆汽车要试过,被慕生忠一把拖了下来:

“你是我们惟一的工程师,宝贝疙瘩,还是我来吧!

    邓工急红了眼:

“不,你是一军之帅,不能冒这个险!

    慕生忠装作没听见,跨上驾驶室,命令驾驶员:

“开车!

    第一辆车在人们的注视中稳稳地过了桥,接着,13辆满载面粉物资的汽车一辆接一辆的过了桥。

慕生忠高兴得一摸脑袋,嘿嘿笑着说:

“我看-——这座桥就起名叫天涯桥吧!

    邓工给人讲:

在其他任何地方,他绝对不敢这样冒险。

但在慕生忠领导下,在青藏高原则必须这么干。

(节选自窦孝鹏《柴达木》)

15.根据文段

(1)、

(2)的内容,概括慕生忠的个性特点,并举一例简要说明。

(6分)

16.文段

(1)在记写人物事迹上有什么比较突出的特点?

请作简要赏析。

(4分)

17.“青藏公路之父”慕生忠事迹最让你感动的是哪一点?

放在今天,你认为他可以当选“感动中国”人物吗?

为什么?

(5分)

五.(15分)

18.把下面句子组成前后衔接、意思完整的一段话。

(只写句子序号)(3分)

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座美丽的小城。

城中有一条小河流过,河水清澈见底。

走出小城,郊外风景幽美,绿色的丘陵长满了柞树。

白砖绿瓦的屋舍悠然地倒映在水中。

到了札兰屯,原始森林的气氛就消失了

丛生的柳树散布在山丘脚下。

答:

19.请在“家园”和“思念”中任选一个词,仿照下面示例的形式写三个句子。

要求每个句子都采取比喻和比拟两种修辞手法,三个句子的内容有内在联系。

(6分)

示例: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答:

20.学校举行“我最喜欢的一篇高中语文课文”推荐活动,请你写一段话,推荐一篇课文。

要求表述简明连贯,突出课文特点。

(6分)

推荐的课文题目:

推荐理由(不超过70个字,含标点符号):

六.(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水,滋润万物,是生命之源;

暴雨倾盆,江河泛滥,也会带来灾难。

水,看似柔弱,却能把坚石滴穿;

汇成洪流,更可穿破峡谷,一往无前。

水,演绎出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

流淌着古往今来多少悲欢。

……

请以“水”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2007年高考语文综合训练(10)参考答案

一、

1.C

2.D(此词习惯上用于忍下去以致终于爆发斗争,奋起反抗,或以死表示抗争。

不用于屈服。

3.A(B项成分残缺,动词“扩大”缺少宾语,应在“免费提供教科书”后加“的范围”。

C项中的“否”与“重大意义”不对应。

D项中“被他清晰的思路……感染”搭配不当。

二、

4.A(伐:

夸耀)

5.B(前句的“之”是结构助词,定语标志,后句也是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A项均为代词,“他、它的”;C项均为副词,“于是,就”;D项均为介词,“拿,用”。

6.D(A项都表明丙吉“于事善分主次”;B项均表明“善分主次”;C项前句表明丙吉为人宽厚,后句说的是长安令、京兆尹的职责,于题干毫无相干。

7.C(车夫是因一个偶然的机会探听到敌虏入侵的消息。

8.

(1)译文:

丙吉本来是狱吏出身,后来学习《诗》《礼》,都能通晓大义。

等到高居相位,崇尚宽容,喜好礼让。

(“起”,此可作“出身”解;“尚”,崇尚。

御史大夫仓促间不能得知详情,因此受到责备;而丙吉被认为忧心边防职守,是车夫的功劳。

(“以”,因为;“见”,表被动;“谓”,认为。

(2)断句:

民斗相杀伤/长安令、京兆尹职所当禁备逐捕/岁竟奏行赏罚而已/宰相不亲小事/非所当于道路问也(2分,一处1分,扣完为止)

9.

(1)“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枯坐的“影”陪伴抱膝枯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

(2分)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一种孤寂心情。

(1分)

(2)①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像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的。

(指出想像1分,解说想像画面1分)

②诗的语言朴实无华。

(平易通俗)(1分)

10.

(1)何日复西归老大徒伤悲

(2)惑之不解小学而大遗

(3)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

(4)两处闲愁才下眉头

三、

11.CE(D项将保护大运河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