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中考必刷题1状元堂王老师组卷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902415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43.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中考必刷题1状元堂王老师组卷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初中化学中考必刷题1状元堂王老师组卷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初中化学中考必刷题1状元堂王老师组卷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初中化学中考必刷题1状元堂王老师组卷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初中化学中考必刷题1状元堂王老师组卷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中考必刷题1状元堂王老师组卷1.docx

《初中化学中考必刷题1状元堂王老师组卷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中考必刷题1状元堂王老师组卷1.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化学中考必刷题1状元堂王老师组卷1.docx

初中化学中考必刷题1状元堂王老师组卷1

一.选择题(共23小题)

1.已知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阴暗区域之内,A、C处于不饱和状态

B.将t1℃时B、C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B<C

C.P点表示的含义为t1℃时A、B、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D.向试管中滴入2mL水后,若X中有固体析出,则X为C

2.推理是一种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B.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所以在一切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分子总数保持不变

C.对物体做功,要对物体施加力,所以,物体受到了力,该力一定对物体做功

D.用力推箱子不动,说明推力小于摩擦力

3.下列实验中,运用了控制变量法的是(  )

A.电解水实验中,通过检验两极产物研究水的组成

B.研究杠杆平衡条件时,反复做实验,通过分析得出结论

C.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时,通过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得知摩擦力的大小

D.通过改变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温度、催化剂种类,研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

4.疫情期间,为了使同学们营养全面,食堂准备了丰盛的饭菜,其中主要为人体提供蛋白质的是(  )A.炖牛肉B.蒸米饭C.拍黄瓜D.烤红薯

5.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向硝酸银溶液中加入氯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B.灼烧纯羊毛线,产生烧焦羽毛的特殊气味

C.稀盐酸中加入铜粉,产生气泡,溶液变为蓝色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6.有关金属与金属材料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大多数金属的熔点较高

B.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但两者的含碳量不同

C.金属的回收利用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

D.“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的熔点高

7.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

3

B.其中一种反应物的化学式为:

C2H4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

8.如图所示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

B.

验证铝和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C.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泥沙

D.

检验某化肥是不是铵态氮肥

9.数据处理能及时获得更多的信息。

下列图示中,能正确反映化学原理的是(  )

A.

稀释氢氧化钠溶液

B.

向一定质量二氧化锰固体中加入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

C.

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压强的关系

D.

一定质量的木炭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10.我国计划在2022年前后完成空间站建造并开始运营。

空间站内将氧气与储备的其他气体以一定比例混合成“人造空气”(21%的氧气,78%的氮气,控制二氧化碳的含量低于0.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1%和78%指气体的质量分数

B.燃着的蜡烛在“人造空气”中会很快熄灭

C.可以采用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方法,测定“人造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人造空气”若只含有O2会更有益于人的呼吸

11.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铝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用于制作电线

B.酒精具有挥发性,可用于杀菌消毒

C.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可用作氮肥

D.金刚石对光线的折射率较大,可用于切割玻璃

12.关于下列符号或图示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O2②Mg2+③

A.①表示两个氧原子

B.②和④均表示阳离子

C.③和⑤所表示的微粒化学性质相似

D.由⑥可知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g

13.向一定量的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沉淀质量与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点溶液中的溶质有3种

B.c点溶液中的溶质有2种

C.ab(不包括a点)段有沉淀生成

D.d点溶液的pH>7

14.分析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置换反应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则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

B.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所以点燃H2前一定要验纯

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此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都是催化剂

15.2021年5月30日5时01分,我国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引起世界关注,下列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火箭转场B.燃料加注C.点火发射D.自动对接

16.规范实验操作是保证安全和实验成败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稀释浓硫酸B.

仪器连接

C.

点燃酒精灯D.

测定溶液pH

17.关于下列符号或图示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2H②Al3+③

A.①表示2个氢分子

B.②表示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C.③表示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D.由④可知铕的原子序数为63

18.为了缓解碳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新型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该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丙中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4:

1

B.甲、丙、丁均为氧化物

C.参加反应的甲和乙分子个数比为1:

1

D.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6:

9

19.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2℃时,甲、乙、丙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乙>丙

B.t1℃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均为30%

C.甲中含有少量的丙,可采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D.t2℃时,将50g甲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形成75g饱和溶液

20.向一包久置于空气中的生石灰干燥剂样品中加入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3.65%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样品加水溶解,静置,上层清液中可能含有2种溶质

B.样品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可能为75%

C.样品中钙元素的质量一定为2g

D.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一定为2.2g

21.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

A.3Fe+2O2

Fe3O4

B.NaOH+H2SO4═Na2SO4+H2O

C.CO+CuO

Cu+CO2↑

D.Al+2HCl═AlCl2+H2↑

22.盐场晒盐后得到的卤水中含有MaCl2、KCl和MgSO4等物质,它们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gSO4的溶解度始终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B.将t1℃时的KCl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

C.t2℃时,100gMgCl2的饱和溶液中含有agMgCl2

D.t1℃时,KCl和MgSO4两溶液所含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23.镍氢充电电池有着广泛应用,镍(Ni)及其化合物能发生下列反应:

①Ni+2HCl═NiCl2+H2↑②NiO+2HCl═NiCl2+H2O③NiO2+4X═NiCl2+Cl2↑+2H2O。

对上述反应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镍能与氯化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B.反应③中X的化学式为HCl

C.反应②和③都是复分解反应

D.反应中①、③中Ni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

二.填空题(共8小题)

24.可燃冰是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它燃烧时将  能转化为  能。

25.如图所示,向试管的水中加入生石灰,可观察到U形管内左侧液面  (选填“低于”或“高于”)右侧液面,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6.科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  (写化学式)能用于焙制糕点或治疗胃酸过多。

(2)生活用水分为硬水和软水,我们常用  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3)电木插座破裂后不能进行热修补,因为该塑料具有  (选填“热塑”或“热固”)性。

(4)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  。

(5)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存在很大差异,原因是  。

27.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甲实验将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体现了二氧化碳具有  的性质。

(2)乙实验中,酚酞溶液的作用是  ,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溶液由红色恰好变成无色时,溶液中所含的溶质是  (用化学式表示,酚酞除外)。

28.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1)用洗涤剂洗油污,是利用洗涤剂的  作用;

(2)许多农村地区的生活用水是硬水,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冰箱中的食物久放会产生异味,可用活性炭消除异味,请你根据化学知识思考:

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性;

(4)装食品用的塑料袋之所以能通过加热的方法封口,是因为这种塑料具有  性;

(5)生活中有一批生锈的铁制用具,它们生锈的原因是  。

29.煤燃烧时产生的粉煤灰(主要成分为Al2O3、SiO2及少量Fe2O3等)也是一种可利用的资源。

以粉煤灰为原料制取Al2O3的部分工艺流程如图:

【资料】

①SiO2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

②煅烧时发生的反应为:

2AlCl3•6H2O

Al2O3+6HCl+9H2O

(1)操作Ⅰ是  。

(2)写出“酸浸”步骤中盐酸与Al2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除铁”时发生的反应为FeCl3+3NH4HCO3═3NH4Cl+X↓+3CO2↑,X的化学式为  。

(4)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为  。

(5)高温烧结的Al2O3,又称人造刚玉,可用于制机械轴承、耐高温坩埚、高强度陶瓷等。

由此可推知Al2O3性质为  (任写一种)。

30.有限的元素可以组成种类繁多的物质,依据表中的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Cu

Na

Ca

O

C

H

(1)常用作冶炼金属的还原剂是  (任写一种物质的化学式)。

(2)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有机物是  (写化学式)。

(3)战国《周礼》中记载“煤饼烧蛎房(即牡蛎壳)成灰”,蔡伦将此“灰”溶于水即得碱。

请写出蛎房烧成灰的化学方程式  。

(4)甲、乙、丙都是由以上元素组成的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甲为氧化物,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①若丙为黑色固体,则乙→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填序号)。

a.甲只能为H2O或CO2

b.乙可以为氧化物或碱、盐

c.乙和丙不可能为同种类别的物质

d.丙→甲发生的反应可能是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31.有限的元素可以组成种类繁多的物质,依据表中的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Cu

Na

Ca

O

N

C

H

(1)若某物质能做氮肥,该物质的化学式是  (写一种即可)。

(2)两种化合物发生反应生成金属单质,两种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3)由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名称是  (写一种即可)。

(4)A、B、C、D都是以上元素组成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

(Ⅰ)若反应①为置换反应,则单质A为  或  ;

(Ⅱ)若A为一种碱,B为一种盐,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三.实验探究题(共12小题)

32.如图是两个实验小组分别进行“加热硫酸铜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生成物”的实验过程示意图:

甲组:

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加热后产生黑色的氧化铜。

如图实验中,用于滴加药液的仪器中,被手指直接控制的部位一般是由  材料制成的。

乙组:

为寻找实验中没有产生氧化铜的原因,他们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在酸性条件下,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

6NaOH+4CuSO4═3Na2SO4+Cu4(OH)6SO4↓,生成的碱式硫酸铜是不溶于水的蓝白色固体,加热不易发生分解。

【提出猜想】根据资料分析,同学们针对试管中溶液呈酸性的原因做出以下猜想:

猜想Ⅰ:

硫酸铜溶液呈酸性;猜想Ⅱ:

生成的硫酸钠使溶液呈酸性。

【实验与结论】实验①:

用pH试纸测定硫酸铜溶液的酸碱度,得出其pH  (填“>”、“<”或“=”)7,硫酸铜溶液呈酸性,猜想Ⅰ成立。

实验②:

向盛有硫酸钠溶液的试管中逐滴加入石蕊溶液,观察到溶液显紫色,硫酸钠溶液呈  (填“酸”、“中”或“碱”)性,猜想Ⅱ不成立。

【反思和交流】

(1)乙组同学认真分析甲组实验后,一致认为不需要通过实验就能判断猜想Ⅱ不成立,理由是  ;

(2)在化学反应中,相同的反应物因质量比不同可能会导致生成物不同,请另举出一列:

  (写出反应物即可)。

【拓展和应用】联想到上述的实验,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时,为确保其有效成分,要注意的操作顺序是  。

33.根据如图实验回答问题:

(1)图甲是将一根铜丝绕成螺旋状网罩,罩在一支燃着蜡烛的火焰上方,不多久蜡烛火焰熄灭。

蜡烛熄灭的原因是  。

(2)二氧化硫是一种有毒、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且和水发生反应生成酸,写出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图乙是收集SO2的装置,烧杯中NaOH的作用为  。

(3)某兴趣小组为探究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了如图丙、丁所示的实验。

步骤1:

按图丙所示进行实验,反应结束后,试管②中的溶质情况  。

步骤2:

反应结束后,将两试管中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烧杯中(如图丁所示),发现烧杯中的红色固体明显增多;待反应结束后,过滤出烧杯中的固体物质。

检验固体物质中含有金属铁的方法是  。

34.实验室的废液未经处理不能随意倒入下水道。

在实验室里,同学们将一定量的熟石灰加入盐酸废液中,处理后得到了无色溶液。

【知识回顾】请写出熟石灰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提出问题】得到的无色溶液中溶质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CaCl2溶液显中性

【猜想与假设】猜想1:

溶质为CaCl2

猜想2:

溶质为  

猜想3:

溶质为CaCl2和HCl

【实验方案】同学们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实验

实验方案

现象与结论

取适量无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酚酞溶液

若溶液仍为无色,则猜想1成立

取适量无色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足量的碳酸钠溶液

  ,则猜想3成立

取适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  

产生蓝色沉淀,则猜想2成立

【反思与评价】

a.同学们一致认为甲实验方案得出的结论不可信,请说明理由  。

b.同学们认为以上方案也许不能一次得出结论,于是又想到另一方案:

取适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  ,就可以根据出现的现象一次得出结论。

【实验验证】根据上述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同学们得出结论:

猜想3成立。

【实验总结】综合上述实验探究情况,大家一致认为处理的废液还不合格,直接倒入下水道会造成铸铁管道腐蚀等,所以需将废液进一步处理后再排放。

【拓展提升】如果从以下试剂中选择过量的  (填字母代号),处理后不需检测就可以直接排放。

A.生石灰

B.氢氧化钠

C.大理石

35.化学实验过程经常会产生一定量的废液,经过无害化处理可有效防止水体污染。

在一次实验课上,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完成了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的鉴别(如图),并对废液成分展开探究。

小雪将六支试管中的剩余物倒入一个洁净的大烧杯中(如图),充分搅拌、静置。

观察到杯内上层是无色溶液,下层有白色沉淀。

由此可以确定:

上层溶液中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  、以及一定含有的离子。

小组同学对上层溶液中还可能含有的离子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上层溶液中还可能含有什么离子?

【猜想与假设】上层溶液中还可能含有OH﹣、CO32﹣、Ca2+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①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②继续滴加稀盐酸

①溶液变红

②产生气泡

①有OH﹣

②有CO32﹣、无Ca2+

方案二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  (指示剂除外)

①  

②  

①有CO32﹣、无Ca2+

②有OH﹣

【反思与评价】

(1)小明同学对方案一提出质疑,他的理由是  。

(2)经过综合分析,最终确定上层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  。

(3)将烧杯内物质过滤,滤渣回收,向滤液中加入适量  进行处理后再排放。

【定量分析】

现有一瓶含有NaOH和Na2CO3的溶液,取该溶液200g,向待测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是19.7g,请问该溶液中碳酸钠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36.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如图所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37.

(1)装置D中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装置B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实验室制取氢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  。

(4)若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  (填“m”或“n”)端通入。

37.兴趣小组同学在做镁与盐反应的实验时,不小心将镁条加到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中,意外发现溶液中有白色不溶物生成。

同学们对白色不溶物的成分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提出问题】白色不溶物是什么物质?

【猜想与假设】

猜想①是Mg(OH)2

猜想②是MgCO3

猜想③是Mg(OH)2和MgCO3的混合物

【查阅资料】

1.MgCO3、Mg(OH)2加热易分解,分别生成两种氧化物。

2.白色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

3.碱石灰是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

【实验验证】取适量干燥的白色不溶物,充分加热,并使分解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如图1所示装置。

【实验现象】装置A中  ,装置B中  。

【实验结论】猜想③正确。

请写出Mg(OH)2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拓展探究】直接向白色不溶物中滴加足量  ,也能检验MgCO3的存在。

同学们为了进一步测定白色不溶物中各组分的质量关系,继续进行了下列探究。

称取干燥的白色不溶物36.8g,充分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并使分解产生的气体全部被如图2所示装置C和D吸收。

【实验数据】实验后装置C增重3.6g,装置D增重13.2g。

【实验结论】若上述白色不溶物的组成用xMg(OH)2•yMgCO3表示,则x:

y=  。

【反思评价】实验后,同学们经过讨论交流,发现实验方案可进一步优化,下列优化方案错误的是  (填序号)。

①只称量装置C、D增重的质量,不称量白色不溶物的质量

②去掉装置D,只称量白色不溶物和装置C增重的质量

③去掉装置C,只称量白色不溶物和装置D增重的质量

38.定性和定量结合既是化学的重要思想,也是研究物质组成的重要方法,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检测实验室用H2还原CuO所得红色固体Cu中是否含有Cu2O(红色),进行了认真的探究。

请你一起踏上探究之路,回答下列问题:

【查阅资料】

①无水CuSO4遇水变蓝

②高温灼烧CuO生成Cu2O和O2

③Cu2O与稀H2SO4反应:

Cu2O+H2SO4═Cu+CuSO4+H2O

【设计实验方案】

方案1:

取该红色固体加入适量稀H2SO4,实验现象为  ,结论为红色固体中含有Cu2O。

方案2:

已知Cu2O与H2在加热时能发生反应,现设计如图所示实验,拟通过干燥管中CuSO4变蓝来判断红色固体是否含有Cu2O。

(1)为确保探究的科学、合理、安全,实验中还应采取的措施有  (填序号)。

①加热前先排尽装置中的空气

②在氢气发生器与硬质玻璃管之间加一个干燥装置

③在盛有CuSO4的干燥管后再连接一个装有浓H2SO4的洗气瓶

(2)由方案2实验后得出结论:

红色固体中含有Cu2O,写出该还原反的化学方程式  。

方案3:

称得干燥坩埚(常用于固体加热的容器)的质量为ag,取红色固体置于坩埚中称得总质量为bg,在空气中高温灼烧至质量恒定,称得最后坩埚与固体总质量为cg。

(1)固体颜色在灼烧过程中先由红色变为  色,继续灼烧直至质量恒定又变成红色。

(2)在空气中高温灼烧至质量恒定,坩埚与固体总质量cg一定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加热前红色固体置于坩埚中称得的总质量bg。

(3)若确认红色固体中含有Cu2O,则c与a、b应符合的数学关系式为  。

39.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如图所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指出标号仪器的名称:

①  。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制取并收集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是  (填序号)。

(4)用收集到的氧气完成F所示实验,集气瓶底部盛有少量水的原因是  。

40.在一次研学旅行活动中,小红同学撕开某雪饼包装袋,发现袋内有一包干燥剂(如图)。

同学们对干燥剂的作用及有效成分产生了极大兴趣,于是他们将这包干燥剂密封带回学校,到实验室进行相关实验活动。

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们看到干燥剂袋上的文字马上明白干燥的原理。

其原理是  。

(2)小明同学用一支试管做实验就证明了该包干燥剂仍然有效,其实验方法是  。

(3)成分探究:

这包干燥剂中是否含有碳酸钙?

小亮和小芳分别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小亮

取少量干燥剂于试管中,加水溶解、过滤

滤纸上留有白色固体

含有碳酸钙

小芳

取少量干燥剂于试管中滴加盐酸

无气泡产生

不含碳酸钙

两位同学实验结论截然相反,你认为  同学结论可靠,另一同学结论不可靠的理由是  。

(4)思维拓展:

这包干燥剂(假定都是含钙物质)含有哪些物质?

小文同学在前面同学的实验基础上,认为其成分有两种可能:

即Ⅰ:

CaO,Ⅱ:

CaO、Ca(OH)2,为此,小文同学设计如下方案。

请完成表格中填空内容。

实验

方案

实验

依据

若bg沉淀所含钙元素质量等于ag氧化钙所含钙元素质量

猜想Ⅰ成立

若bg沉淀所含钙元素质量  (大于、小于或等于)ag氧化钙所含钙元素质量

猜想Ⅱ成立

几位同学按此方案各自进行实验,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都得出猜想Ⅱ成立即该包干燥剂含:

CaO和Ca(OH)2。

41.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

①  。

(2)实验室用装置C可制取的气体是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应选用的装置是(填序号)  。

42.工业铁红主要成分是Fe2O3,还含有少量的FeO、Fe3O4。

【查阅资料】

1.草酸晶体(H2C2O4•3H2O)在浓硫酸作用下受热分解,化学方程式为:

H2C2O4•3H2O

CO2↑+CO↑+4H2O。

2.碱石灰是固体NaOH和CaO的混合物,能吸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3.铁的常见氧化物中铁的质量分数:

铁的氧化物

FeO

Fe2O3

Fe3O4

铁的质量分数

77.8%

7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