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学教案整理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94112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297.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教育学教案整理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幼儿教育学教案整理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幼儿教育学教案整理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幼儿教育学教案整理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幼儿教育学教案整理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教育学教案整理版.docx

《幼儿教育学教案整理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教育学教案整理版.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教育学教案整理版.docx

幼儿教育学教案整理版

《幼儿教育学》课程教案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标:

1、理解概念:

教育学、幼儿教育学

2、明确幼儿教育学学科内容和学习要求

◆教学重点:

幼儿教育学的理论体系;学习幼儿教育学的目的

◆教学难点:

学生学好本学科的方法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讨论法、讲解法

◆课时分配:

1课时

◆教学过程:

◆通过案例引入课题,帮助学生理解幼儿教育有其必然规律及幼儿教育学概念。

【案例呈现】书P5的内容

案例1:

两个同样大的孩子还在学走路,一个孩子的父母很放手,摔倒了,让他自己爬起来再走,另一个孩子的父母小心翼翼地护着孩子,生怕他摔倒了,或干脆用带子绑住孩子的腰,栓着走。

案例2:

一位教师在组织幼儿认识在教幼儿认识蔬菜的时候,在黑板上挂上青菜、西红柿等图片,告诉幼儿它们的名称和特征、用途,另外一位教师则带领幼儿到附近菜农的地里参观菜农是如何种菜施肥和浇水,并让幼儿在班级的自然角种上蔬菜并进行管理,做好观察记录。

【问题研讨】

案例1中,哪一个孩子先学会走路?

为什么?

案例2中,哪一个教师的做法较好,为什么?

【归纳总结】

教育不仅是经验,教育是有规律的,不同的教育方式有不同的教育结果。

而幼儿教育学则是对幼儿教育规律的总结。

【知识要点】

(一)教育

1、分类{广义教育概念:

是有目的、有意识的对人的身心施加影响并促进人向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狭义教育概念:

指的是在人们专门设置的教育机构中实施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

2、包括{广义的教育包括:

家庭、社会、学校教育。

狭义的教育包括:

学校教育(大学、小学……)

3、区别{广义的教育更加零散、不规范,具有偶然性、不确定性。

学校教育:

规范、专业、有系统、具有示范性和主导性的作用。

(二)什么是幼儿教育

1、幼儿教育含义:

对3~6岁儿童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

2、特点:

特殊性(身心发展从不确定型到定型的过渡时期)重要性(奠定基础的时期)

3、分类{广义的教育含义:

凡是能够影响幼儿身体成长和心理发展(认真、情感、性格)的有目的的活动,都是幼儿广义的教育。

狭义的教育含义:

幼儿园或其他专门开设的幼儿教育机构所实施的教育。

(属于学校教育系统)

(三)幼儿教育的意义

1、幼儿教育对于人的发展的价值

5岁以前是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也是进行早期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

(1).社会性、人格品质是个体素质的核心组成部分,它是通过社会化的过程逐步形成与发展的。

幼儿期是个体社会化的起始阶段和关键时期。

(2).6岁以前是人的行为习惯、情感、态度、性格出行等基本形成的时期。

(3).幼儿形成良好的社会性、人格品质有助于儿童积极的适应环境,顺利的适应社会生活,从而有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成才

2、幼儿教育对于教育事业、家庭和社会的价值

(四)学习幼儿教育学的意义

1、幼儿教师:

2、幼儿教育学将帮助你形成基本的教育观念。

3、幼儿教师最重要的是善于和幼儿打交道。

4、幼儿教师的基本责任:

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得到全面的和谐发展。

(五)怎样学习幼儿教育学

1、阅读与思考

2、联系幼儿教育实际和相关的知识信息,联系有关社会现象和问题。

 

第二章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教学目标:

1、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简要历史。

2、了解著名的幼儿教育家极其教育思想

3、以知识竞赛形式学会自学并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会归纳和总结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了解著名的幼儿教育家极其教育思想

◆教学方法:

讲解法、归纳法、练习法

◆课时分配:

1课时(课外实践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世界幼儿教育的产生、发展及著名教育家学说

一、世界上最早的幼儿教育机构

1、英国空想社会主义欧文1816年为1~6岁儿童创办的“幼儿学校”(后改名为“性格形成学园”)主要是平民、工人的孩子,是幼儿学校的创立者,是欧洲最早的幼儿机构。

(第一所幼儿教育机构)

2、世界上第一个幼儿园的诞生

1837年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在勃兰根堡设立了专收3~7岁儿童的教育机构,1840年命名为“幼儿园”。

是世界上第一所以“幼儿园”为名的幼儿教育机构,也意味着社会组织化的幼儿教育的产生。

师资力量是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标志。

二、对幼儿教育的产生、发展有重要影响的西方教育家

人名

国籍

年代

代表作

主要观点

影响

夸美纽斯

捷克

教育家

17世纪

《母育学校》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学前教育的专著(家庭式孩子第一所学校,母亲是孩子第一任老师)

《世界图解》历史上第一部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的看图识字课本。

《大教学论》标志独立教育学的诞生,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统一的学校教育体制,为后来资本主义学校教育制度形成奠定了基础。

1.“泛爱主义”教育的主张(应模仿太阳,将光,热,空气给予整个世界……)“所有的儿童都应当接受育”提出普及教育主张。

2.四级学制:

一、婴幼儿时期(0~6)育学校家庭教育

二、童年期(6~12)国语学校

三、少年期(12~18)拉丁语学校中等教育

四、青年期大学高等教育

3.重视道德教育,三种手段:

训斥、榜样、练习

4.教育必须坚持适应自然原则(儿童身心发展特点,教学客观规律)

5.教学应遵循的几大原则:

①直观性

②彻底性巩固原则

③启发儿童学习愿望和主动性原则

世界上最先提出班级授课制的人,即把学生组成班级,由意味老师面向班级统一授课。

优缺点

评价:

1.教育思想在教育史上具有跨时代意义。

2.教学思想具有前瞻性和现代性

3.在近代教学史上,夸美纽斯被尊称为教学史上的“哥白尼”和“现代教育之父”

卢梭

法国

教育家

启蒙思想家

哲学家

《爱弥儿》

《新爱洛绮斯》

1.对幼儿进行教育必须遵循自然要求,顺应人的自然本性。

2.教育要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听任人的身心的自然发展,从而形成自然主义教育。

一、自然主义的儿童观:

1.把儿童当儿童看,尊重儿童的人格

2.在教育中要以儿童为中心,使儿童成为教育中的主人,促进儿童主动发展,对儿童施以爱的教育。

二、自然主义的教育:

1.自然就是人的自然本性。

2.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保护儿童善良的本性,培养自然人。

三、自然主义的基本原则:

1.接受自然教育。

2.儿童阶段(感官)

3.少年阶段(知识劳动)

4.道德宗教情感阶段

费斯泰洛齐

瑞士

教育家

19世纪伟大教育巨匠之一

《林哈德与葛笃德》

《幼儿教育书信》

1.和谐教育发展的目的观(教育要自然,要激发和发展儿童天生的能力和能量)。

2.和谐教育的内容:

体育和劳动教育、德育和智育

3.重视道德教育,把它称为是“整个教育的关键问题”,也是“和谐发展”和培养“完善的人“的重要方面

他创办的教育机构中,彻底改变了传统钓师生关系,充满了尊师爱生,互敬互爱的动人气氛,丰富了卢梭的教育观

福禄贝尔

德国

被誉为“幼儿园之父”

《人的教育》

《母亲与儿歌》

1.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和游戏教育原则:

游戏和语言是儿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2.“恩物“游戏和作业时用的玩具和材料。

这是福禄贝尔对于幼儿教育工作的具体贡献

3.幼儿园的游戏与作业:

作业时她为幼儿园确定的另一种教育活动形式级内容,它是“恩物“的发展,是为儿童设计的各种制作活动,有职工、绘画、拼图……

他对幼儿教育的贡献是开创性的,他是近代系统学前教育理论的奠基人之一,也是近代影响最大的幼儿教育家。

他首创了幼儿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幼儿园,并广泛组织训练了当时幼儿教师的工作,明确提出了幼儿园的任务,建立了游戏的理论体系,发霉了“恩物“

杜威

美国

教育家

哲学家

20世纪世界上影响最大的教育家

儿童中心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

《我的教育信条》

《儿童与课程》

《学校与社会》

《民主主义与教育》

一、“儿童中心主义”是杜威教育理论的核心内容。

二、教育的本质:

1.教育即生长

2.教育即生活

3.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

“做中学”是他教学理论的中心环节,也是他教学的基本原则.

三、活动课程论:

儿童是在自己的生活当中获得知识、经验的。

学的过程就是做的过程。

1896年在芝加哥大学对哲学、教育学、心理学创办了隶属于该系的实验学校,称为“杜威学校”收4~8岁的儿童。

他的实验被美国学者称为“美国幼儿教育发展史的经典记录”

皮亚杰

瑞士

心理学家

发生认识论创始人

1896~1980

《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

儿童思维的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2岁左右)

2.前运算阶段(2~7)

3.具体运算阶段(7~12)

4.形式运算阶段(12岁左右)

道德认识发展四个阶段:

1.前道德阶段(0~3)

2.他律道德思维阶段(3~7)

3.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7~12)

4.公正阶段(11、12岁以后)

蒙台梭利

意大利

著名教育家

第一位女医学博士

1907年罗马贫民区办“儿童之家”

《蒙台梭利教育方法》

《童年的秘密》

《有吸引力的心智》

一、儿童心理的发展观

1.儿童心理具有独特的心理胚胎期。

2.心理具有吸引力“具有吸收心理“(0~6)

3.敏感期(关键期)

4.具有阶段性

二、教育的目的与原则:

教育的目的1.在于发展儿童生命的法则,帮助儿童发展生命。

2.教育的根本原则是使儿童获得自由

3.特别强调儿童的感官训练和肌肉练习

教育原则:

1.环境教育的原则

2.教师作为儿童观察者和指导者原则

三、课程内容:

感觉教育(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和自我教育原则)、语言教育(口头语言和简单的书写活动)、纪律教育、教学入门……

 

第二节近代中国幼儿教育的发展及著名教育家学说

一、近代中国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1、我国第一所幼儿园是1903年湖北武昌创办的湖北幼稚园(1904年清政府将其改名为武昌蒙养院)

2、1904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是中国近代由中央政府颁布并首次得到实施的全国性法定学制系统。

这个学制中第一次以国家学制的形式将学前机构的名称确定下来。

二、对近代中国幼儿教育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教育家

(一)陈鹤琴

是中国近代学前儿童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开创者,一生致力于建立有民族特色的中国现代儿童教育。

他率先在我国采用日记法研究儿童心理,通过对长子陈一鸣的追踪研究探索中国儿童心理发展及教育规律,并写成《儿童心理之研究》。

1923年创办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

南京鼓楼幼稚园,“活教育”思想是陈鹤琴于1940年在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时提出来的。

创立“活教育”理论。

活教育的目的观→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活教育的方法论→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基本原则)。

他把课程内容划分为:

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文学(语言)活动,被称为“五指活动”。

“活”是活教育的灵魂,“做”是活教育打到目的、实现宗旨的主要手段。

陈鹤琴单元教学四步骤:

一、实验观察二、参考阅读三、发表创作四、研讨批评,总结评估

评价:

“活教育”的思想吸取了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的合理内涵,同事也充分考虑了中国的时代背景和国情,是一种有吸收,有改造,有创新的教育思想,对中国的幼儿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陶行知

中国现代杰出的人民教育家1927年创办了晓庄实验乡村师范,后改名“晓庄学校”确立“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

成为中国现代教育史上提倡乡村教育。

兴办乡村学校的先行者“乡村儿童团”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他的教育目的:

真心诚意为使劳苦大众及其子女能够受教育。

生活教育的目的观:

“生活教育”是他教育思想的核心。

从关系上看,生活决定教育。

提倡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研究,嘴巴,空间,时间

生活教育的内容观: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

“学校及社会”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个终于主张。

生活教育的方法论: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又一主张,是“生活即教育”在教学方法问题上的具体化

 

第三节新中国成立后幼儿教育的发展

我国幼儿园地位演变

时间

有关法规文件

幼儿园的地位

1903年

清政府颁发的《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家庭教育法章程》及癸卯学制

幼稚园→蒙养院

1912年

中华民国“学校系统令”又称“壬子癸丑学制”

蒙养院→蒙养园

1922年

……“学校系统改革案”又称“壬戌学制”

蒙养园→幼稚园

1951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

→幼儿园

1995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学前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制度,并规定学校教育制度为我国的教育基本制度

1989年颁布,1996年实行

《幼儿园工作规程》

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基础阶段

2001年7月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在《规程》与教育实践之间架起了过渡的桥梁

 

第三章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原则

◆教学目标

1、识记和理解概念:

幼儿园教育目标、教育原则;

2、理解我国幼儿园教育目标的重要性极其具体内涵、目标的层级分解方法;

3、识记、理解幼儿园的双重任务的特点;

4、理解并能运用幼儿园教育的八大原则的理论分析幼儿园教育现象,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

1、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内涵;

2、幼儿园教育的八大原则的理解极其运用。

◆教学难点:

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层级结构极其分解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案例分析法、研究性学习

◆教学准备:

1、调查了解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内容安排

2、课前预习幼儿园八大原则的涵义

◆教学时数:

8节

◆教学过程:

 

第一节幼儿园教育的目标

一、直接导入新课,讲解教育目的的含义及其作用,介绍我国的教育目的和幼儿园教育目的。

【知识要点】

(一)什么是教育目的?

它有何作用?

1、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对培养人才的质量和规格的总体要求,它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2、教育目的具有“导向功能”和“定向功能”,指引着教育过程的方向,使教育行为成为有意义、有秩序的的活动,避免或矫正教育行为的盲目性和机械性。

此外,教育目的还具有“评价功能”和“激励功能”。

(二)我国的教育目的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我国的教育目的是: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内涵

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二、我国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层次结构

(一)从幼儿园教育目标适用范围大小的层次结构(三层次)

 

(二)从幼儿园教育目标可操作程度上看的层次结构(五层次)

教育总体目标

幼儿园课程目标

幼儿期年龄阶段目标

各年龄阶段教育目标

单元目标

分为内容单元、时间单元

教育活动目标

本园、一个班级的教

育目标

一月,一周(单元活动)教育目标

不同活动组的

教育目标

一日(一个)活动的教育目标

每个幼儿个体的教育

育目标

三、制定我国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依据

1、依据社会发展的要求

2、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可能性(规律)

3、依据幼儿教育的启蒙性质

第二节幼儿园的任务

一、直接导入,讲解幼儿园的双重任务:

1、具有教育性:

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应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

2、福利性:

社会保教机构,应为家长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二、通过对案例分析,了解新时期幼儿园双重任务的特点。

【案例呈现】:

案例1:

许多望子成龙的父母早早为孩子的“第一个课堂”开动脑筋,远近距离、办学特色、教学质量等都成了家长们考虑的问题。

市民王女士的女儿小丽已经到了入园年龄,可是家人对小丽进入哪所幼儿园意见不一。

王女士想让小丽进入一所双语幼儿园,因为她看中了这所幼儿园的硬软件设施,而且考虑到学习外语的重要性,想从小就给女儿接受系统的外语教学。

小丽的父亲主要考虑接送是否方便,因为平时工作忙,如果幼儿园太远,接送女儿很不方便。

小丽的奶奶则觉得选择幼儿园关键看伙食,“孙女还小,营养最重要。

”不少家长和王女士家一样,不知如何给孩子选择幼儿园。

给孩子选择什么样的幼儿园,家长基本上持两种不同观点:

一是要给孩子上最好的幼儿园,开销大点没关系,宁愿委屈自己,也不能委屈孩子。

“孩子的教育是一环套一环的,上不了好的幼儿园,就输在了起跑线上,就会影响到今后的学习发展。

所以,幼儿园一定要找最好的。

”“收费高低且不说,我很在意幼儿园有没有办学经验,有没有很好的幼师队伍,有没有成套的幼儿学习娱乐用具。

案例2:

某幼儿园根据附近社区家庭的实际情,主动与周边社区12个居委会取得联系,在发放调查问卷、走访、了解社区家庭的基础上,经过分析归纳出了这些家庭的几种入托需求:

一是疲于奔忙,无暇照顾子女,想把孩子托付给幼儿园;二是想让孩子入优质园享受优质的教育;三是孩子未满3岁,但是想早些接受正规幼儿教育;四是家中虽有看护人,但是希望能得到幼儿园的亲子教育辅导;五是部分少数民族家庭和有轻度残障困难的家庭,需要幼儿园给予特殊服务。

针对这些不同的入托需求,幼儿园为家长开设了多种可选择的入托形式,让家长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幼儿园常年开办整托、日托、长日托、半日托、临时托、低幼托、回民托、轻度残障托和亲子班,从而让每个家庭都能各得其所。

虽然入托形式给管理、组织、人员安排、教育活动及收费方面都增加了许多环节,但看到家长满意放心,孩子健康快乐,我们就感到莫大的欣慰。

幼儿园为家长制定了切合实际需要的服务项目,如:

为幼儿钉扣、扦边、修拉锁、粘鞋底、缝开线、绣名字、洗澡、理发、代买幼儿用品、代交托儿费、方便雨披、方便雨伞、方便小座椅;为部分幼儿烹调回民饭、婴儿饭、防过敏饭、病号饭、特需饭。

为了不断提高家长的科学育儿水平,幼儿园还设立了多种与家长交流、互动的宣传形式,有家长会、家长委员会、家园联系册、家园宣传栏、家长信箱、电话访谈等等。

家长们充分体验到了老师们细致人微的服务带来的温暖。

幼儿园的保健医主动为幼儿联系矫冶医院,带将要入托的幼儿去体检,还给幼儿进行保护牙齿的教学指导。

【分析讨论】

案例1中,吃得好,长得好是否是家长对幼儿园的唯一要求?

案例2中,幼儿园在为家长服务方面有哪些做法?

有何意义?

结合上述案例,谈谈当前幼儿园的双重任务有什么特点?

新世纪幼儿园双重任务的特点:

1.对幼儿身心素质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为价值家长服务的范围不断扩大

3.家长对幼儿园的教育保育质量有更高的要求

总之,幼儿园要更好的完成双重任务,深入地进行给个,把幼儿园教育质量提高到新的水平。

 

第三节幼儿园教育原则

一、设疑导入,理解概念的含义和八大教育原则的基本内涵。

“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幼儿园教育工作有何规矩(原则)?

【知识要点】

(一)什么是幼儿园教育原则?

遵循教育原则有何意义?

原则即要求。

幼儿园教育原则是教师在向幼儿进行教育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意义:

教育避免盲目性。

(二)教育的一般原则

1、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的原则

(1)基本观点:

教师要将儿童作为具有独立的人格的人来对待,尊重他的思想感情、兴趣、爱好、要求和愿望等。

(2)保障儿童的合法权利:

生存权、受教育权、受抚养权、发展权、游戏权

2、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

(1)儿童的发展是整体的发展而不是片面的发展

(2)儿童的发展是有个性的发展

(3)儿童的发展应是协调的发展

3、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

(1)教育要促进每个儿童的发展

(2)教育要促进每个儿童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

(3)多种组织形式促进儿童发展(集体、小组、个别活动)

4、充分利用儿童、家庭、社会的教育资源的原则

(三)幼儿园教育的原则

1、保教结合的原则

(1)保育和教育是幼儿园两大方面的工作

(2)保育和教育工作互相联系、互相渗透

(3)保育和教育是在同一过程中实现的

2、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

(1)重视幼儿的自发性游戏

(2)充分利用游戏形式组织幼儿园各类教育活动

(3)满足幼儿对多种游戏的需要

3、教育的活动性和活动的多样性原则

(1)活动是幼儿发展的基础和源泉。

对于感性知识少、直接经验缺乏的幼儿来说,幼儿必须通过活动去接触各种事物和现象,与人交往,实际操作物体,逐步积累经验。

(2)幼儿园的活动不应当是单一的。

因为活动的内容形式不同,在幼儿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4、发挥一日活动整体教育功能的原则

(1)一日活动包括:

教师组织的活动:

幼儿的生活活动、幼儿的劳动活动、幼儿的教学活动、幼儿的游戏活动、幼儿的体育活动、

幼儿的自主自由活动:

自由游戏、区角自由活动、室外自由活动。

(2)注意:

一日活动中的各种活动不可偏废;各种活动必须有机统一为一个整体。

二、通过案例研讨,深入理解幼儿园教育的八大原则,并学习运用八大原则分析幼儿园教育实际现象。

【案例呈现】(学生人手一份材料,阅读思考讨论)

案例1:

起床了,孩子们各自做着自己的事情。

这时,龙龙走到我身边对我说:

“宋老师,我出汗了。

”看到他那紧张的样子,我马上意识到,他可能尿床了,但又不好意思对老师说。

我随他来到床前,看到被子确实湿了好大一片。

我安慰他说:

“出汗了没关系,一会儿我帮你把被子晾干了就行了。

你先去拉尿。

”过了一会儿,我悄悄地把他带到无人的消毒室里,帮他换上了干净的裤子,他腼腆地笑着对我说:

“谢谢宋老师!

案例2:

我班有个叫纯纯的小朋友,经常有人会告他的状。

“老师,纯纯拉我的椅子。

”、“他推我。

”、“他抢我的玩具。

”每当这时,我总是把他拉到身边,大声呵斥一番。

但小家伙总是翘起小嘴巴,一副不服气的样子,对我充满了敌视,坏毛病总也改不了。

但在一次活动中,我有了意外的收获,改变了对他的教育方法。

那是一次在小区内的散步活动,我带着孩子们悠闲的走在小路上,孩子们很兴奋,纯纯看到一些野花就蹲下来,对着花说着什么,我觉得很诧异,问:

“你对花儿说什么?

”他回答:

“我对花儿说,你开得真好看。

”“你为什么蹲下来悄悄说?

”“在花儿面前一定要蹲下来悄悄说,这样花儿才听得见。

”听了他的话我感慨万千,是呀,连孩子都知道说话要蹲下来轻轻说,而我在教育孩子时又是怎么做的呢?

我们常常把孩子比喻成祖国的花朵,然而在“花朵”面前,我们又有几次蹲下来悄悄地对他们说话呢?

认识到这一点后,我试着用蹲下来悄悄说话的方式与孩子交流,站在孩子们的立场,以朋友的身份处理每一件事。

这样无形之中,我和孩子们之间形成了亲密、相互尊重和依赖的情感。

在与纯纯的交流中,他渐渐改变了对我的看法,能主动亲近我,我乘机友好地向他提出意见,他能微笑着点头。

如今,我们之间有了一种默契,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他都能心领神会。

案例3:

这几天,大雨刚过,下课后我发现孩子们在玩泥巴,有的捏小兔、有的捏小鸡等不同的大体形状,这些作品虽然不很逼真。

可我能看出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不可低估的,于是我走到他们中间说:

“小朋友,你捏的这些小动物像吗?

有的摇头,有的说不像┄┄为什么不像呢?

过了一会儿,有的孩子说没有好好看看鸡的样子,有的说没有好好看看狗的样子等等。

趁此机会我便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