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级联考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最新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92892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86.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级联考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最新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校级联考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最新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校级联考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最新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校级联考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最新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校级联考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最新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校级联考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最新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

《校级联考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最新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级联考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最新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校级联考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最新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

校级联考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最新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校级联考】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最新】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制作过程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粮食酿酒B.石油分馏C.铁水铸锅D.麦磨成面

2.“河南味道”名声远播。

下列食品或食材中富含维生素的是

A.原阳大米B.叶县岩盐C.西峡猕猴桃D.道口烧鸡

3.发明了“联合制碱法”的科学家是(  )

A.

侯德榜B.

拉瓦锡

C.

门捷列夫D.

张青莲

4.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

A.氮气B.二氧化碳C.氧气D.稀有气体

5.下列图示操作中错误的是

A.

气密性检查B.

pH值测定C.

浓硫酸稀释D.

滴加液体

6.矿泉水中含有钙、镁、钾、钠等,这里的钙、镁、钾、钠指(  )

A.元素B.原子C.单质D.分子

7.下列各组生活中常见物质,按混合物、单质顺序排列的是(  )

A.海水、干冰B.冰水、水银C.食醋、黄铜D.石油、金刚石

8.如图是铝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铝元素位于第三周期

B.在化合物中铝通常显+3价

C.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

D.铝在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9.化学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硬水经过滤后可软化B.食用碘盐可预防骨质疏松

C.霉变大米经淘洗后可食用D.控制油脂摄入可减少肥胖的发生

10.一定温度下,向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水,仅有部分晶体溶解,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说法正确的是(  )

A.溶剂的质量增加,溶液颜色变浅B.溶质溶解度不变,溶液颜色变深

C.溶质的质量增加,溶液颜色变深D.溶质溶解度不变,溶液颜色不变

11.实验室测定蜡烛在盛有一定体积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过程中,O2和CO含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通过分析该图可推理出的结论是

A.曲线①表示CO含量的变化

B.蜡烛发生了不完全燃烧

C.蜡烛由碳、氢元素组成

D.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耗尽

12.下列溶液在空气中敞口放置后,溶液质量因发生化学反应而增大的是(  )

A.石灰水B.浓硫酸C.浓盐酸D.烧碱溶液

13.将锌粉加入到一定质量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可以得到溶液和固体。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固体中只有Ag时,滤液一定是蓝色的

B.固体中有Ag和Cu时,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和AgNO3

C.一定发生的反应是:

Zn+2AgNO3=Zn(NO3)2+2Ag

D.随着锌粉的加入溶液的质量先减小后增大

14.某合金2g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如果生成0.2g氢气,该合金中的元素可能是(  )

A.Zn和FeB.Zn和CuC.Cu和AuD.Mg和Al

二、填空题

15.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用洗洁精除去油污,是由于洗洁精对油污有_____作用。

(2)保险丝(铅锑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熔点_____。

(3)尼龙手套、玻璃茶杯、纯棉桌布中,主要用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_____。

16.农药波尔多液是由石灰乳和硫酸铜配制而成,硫酸铜的构成微粒有Cu2+和_____;防毒面具的滤毒罐里常用_____来吸附毒气。

17.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将t3℃时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只有甲的溶液中有固体50g析出,则甲的溶解度曲线为_____(填“X“或“Y“);t1℃时,分别用100g水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所需甲的质量_____乙的质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t3℃时,将75g甲的饱和溶液稀释为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需加水的质量为_____g。

18.如图是治理汽车尾气反应的微观过程。

(1)图中有_____种氧化物。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三、简答题

19.煤块经粉碎处理后,在空气中燃烧得更快、更充分,这是因为_____;高压水枪灭火所依据的灭火原理是_____;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_____(答出一条即可)。

20.在点燃条件下,4.8gCH4与16.0g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0.8gH2O、4.4gCO2和物质X.则X的质量为_____g;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1.某化学小组进行“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实验:

将盐酸滴入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实验无明显现象,取反应后的部分溶液测其酸碱度、加热、蒸干、得到白色固体。

已知CaCl2溶液呈中性。

(1)怎样用pH试纸测定反应后溶液的酸碱度?

____

(2)若得到的白色固体为CaCl2,请分析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

____

22.为了除去粗盐中CaCl2、MgCl2、Na2SO4等可溶性杂质,需进行如下操作:

①溶解;②依次加过量的BaCl2、NaOH、Na2CO3溶液;③过滤;④加适量盐酸;⑤蒸发、结晶[提示:

Mg(OH)2、BaSO4、BaCO3难溶于水;微溶物不形成沉淀;Na2CO3溶液星碱性]

(1)加入Na2CO3溶液的目的是什么?

____

(2)最后制得氯化钠的质量大于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写出一个可使氯化钠质量增加的化学方程式____。

(3)请设计实验方案证明操作③所得溶液中含有NaOH。

(写出实验步骤和现象)____

四、推断题

23.甲、乙、丙、丁是常见的化合物,它们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已略去),甲是实验室常用燃料,其相对分子质量为46的有机物;乙是最常见的溶剂;丁是白色难溶固体,可做补钙剂。

则甲的化学式为_____;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试剂A中溶质在生产或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_____。

五、流程题

24.为减少污染并变废为宝,一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探究工业废水的综合利用,设计了以下流程图并完成了回收铜和硫酸亚铁晶体的实验。

(1)A的成分为_____。

(2)写出②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操作a和操作b中都要用到一种玻璃仪器。

该仪器在操作b中的作用是什么?

____

六、综合应用题

25.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图1微型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实验。

①挤压滴管后,写出单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②点燃系在细铁丝下的火柴,待火柴快燃烧尽时立即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管中并塞紧,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

③采用微型实验装置的优点有哪些?

(答出一条即可)_____

(2)另一化学兴趣小组选用图2装置制取纯净、干燥的CO2,并验证其部分性质。

①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②C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

③请在D中简要补画出CO2的收集装置图_____。

④要证明在E装置中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应如何操作?

(写出实验步骤和现象)_____

(3)将30g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装入试管中,加热制取氧气,同时生成氯化钾。

待反应完全后,将试管冷却,称量,可以得到20.4g固体物质。

请计算原固体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____。

参考答案

1.A

【详解】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粮食酿酒,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石油分馏、铁水铸锅、麦磨成面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故选A。

2.C

【详解】

A.原阳大米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糖类,不符合题意;

B.叶县岩盐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无机盐,不符合题意;

C.西峡猕猴桃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维生素,符合题意;

D.道口烧鸡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蛋白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A

【详解】

发明了“联合制碱法”的科学家是我国科学家侯德榜。

故选A。

4.A

【解析】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

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

5.B

【详解】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组装好仪器后先将导管伸入水中,然后用手握试管,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的气密性好,原图操作正确;

B、测定溶液pH的方法:

用玻璃棒蘸取或用胶头滴管吸取待测液,滴在试纸上,呈现一定的颜色,然后和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取pH,原图操作错误;

C、稀释浓硫酸,应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使热量及时扩散,原图操作正确;

D、滴加液体时,应将胶头滴管竖直悬空在容器的上方,伸入容器内或接触容器会导致污染试剂,原图操作正确;故选B。

6.A

【解析】

矿泉水中含有钙、镁、钾、钠等,这里的钙、镁、钾、钠指A.元素。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元素的应用。

7.D

【详解】

A、海水属于混合物,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属于氧化物,故A错误;

B、冰水中只有水分子属于氧化物,水银属于单质,故B错误;

C、食醋中含有乙酸和水,属于混合物,黄铜中含有铜和锌,属于混合物,故C错误;

D、石油属于混合物,金刚石属于单质,故D正确。

故选D。

8.C

【详解】

A、在元素周期表中,周期数与核外电子层数相等,原子结构示意图中铝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位于第三周期,故A正确;

B、铝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3,少于4个,易失去3个电子,显+3价,故B正确;

C、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就是质子数,所以铝原子质子数是13,故C错误;

D、由于铝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3,少于4个,易失去3个电子,故D正确;故选C。

【点睛】

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

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9.D

【解析】

A、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不能除去,故不能降低水的硬度,故错误;

B、食用碘盐可预防甲状腺肿大,故错误;

C、霉变大米有毒,故不能食用,故错误;

D、控制油脂摄入可减少肥胖的发生,正确。

故选D。

10.D

【分析】

对于有颜色的溶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溶液的颜色就相同。

【详解】

A、加入水溶剂增多,一开始溶液饱和,加入一定量的水,仅有部分晶体溶解,说明溶液仍然饱和,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与溶解度有关,因为温度不变所以溶解度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也不变,所以溶液颜色不变,选项A不正确;

B、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温度不变溶解度就不变,加入一定质量的水,仅有部分晶体溶解,说明溶液仍然饱和,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与溶解度有关,因为温度不变所以溶解度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也不变,所以溶液颜色不变,选项B不正确;

C、加入一定量的水有部分晶体溶解,溶液中溶质质量增加,溶液仍然饱和,但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所以溶液颜色是不变的,选项C不正确;

D、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温度不变溶解度就不变,加入一定量的水,仅有部分晶体溶解,说明溶液仍然饱和,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与溶解度有关,因为温度不变所以溶解度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也不变,所以溶液颜色不变,选项D正确。

故选D。

11.B

【解析】

A、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的含量降低,故曲线①表示氧气含量的变化,故错误;

B、反应后有一氧化碳生成,故蜡烛发生了不完全燃烧反应,故正确;

C、蜡烛由碳、氢、氧等元素组成,故错误;

D、当氧气的浓度降低到一定的程度时蜡烛就熄灭,故错误。

故选B。

12.D

【详解】

A、石灰水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生成沉淀的质量大于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溶液质量也随之减小。

故此选项错误;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放置在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使其质量增加,但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会使其质量减少,但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烧碱溶液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导致质量增加,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3.B

【详解】

由题意可知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锌>铜>银。

向含有一定质量AgNO3、Cu(NO3)2的混合液中加入锌粉,锌粉会首先置换硝酸银中的银,待硝酸银完全反应后继续与硝酸铜发生反应。

A、固体中只有Ag时,滤液中含有Cu(NO3)2,滤液一定是蓝色的,故A正确;

B、固体中有Ag和Cu时,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没有AgNO3,故B错误;

C、一定发生的反应是:

Zn+2AgNO3=Zn(NO3)2+2Ag,故C正确;

D、根据锌与硝酸银、硝酸铜反应的质量关系:

可知,随着锌粉的加入溶液的质量先减小后增大,故D正确。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金属活动顺序表的运用以及半待定量(如一定量、过量、少量等)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14.D

【解析】

铜、金不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不可能是Cu和Au混合物;设生成0.2g氢气需要锌、铁、镁、铝的质量分别为x、y、m、n,计算如下

Zn+H2SO4====ZnSO4+H2↑

652

x0.2g

65/x=2/0.2g

x=6.5g

Fe+H2SO4=FeSO4+H2↑

562

y0.2g

56/y=2/0.2g

y=5.6g

Mg+H2SO4=MgSO4+H2↑

242

m0.2g

24/m=2/0.2g

m=2.4g

2Al+3H2SO4=Al2(SO4)3+3H2↑

546

m0.2

54/m=6/0.2g

m=1.8g

由以上结算结果可知可能是镁、铝的混合物,选D

15.乳化低尼龙手套

【详解】

(1)用洗洁精除去油污,是由于洗洁精对油污有乳化作用;

(2)合金的熔点一般低于组成成分的熔点;保险丝(铅锑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熔点低;

(3)尼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纯棉属于天然材料。

主要用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尼龙手套。

16.SO42﹣活性炭

【详解】

硫酸铜是由铜离子与硫酸根离子(SO42﹣)构成的化合物,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所以防毒面具的滤毒罐里常用活性炭来吸附毒气。

17.X小于50

【详解】

将t3℃时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只有甲的溶液中有固体50g析出,说明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X的溶解度随温度的较大而减小,所以甲的溶解度曲线为X,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乙物质的溶解度,所以分别用100g水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所需甲的质量小于乙的质量;t3℃时,甲的溶解度为50g,根据溶解度的概念可知,150g饱和溶液中存在100g的水和50g的甲,75g饱和溶液中存在25g甲和50g的水,设:

t3℃时,将75g甲的饱和溶液稀释为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需加水的质量为x。

根据在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则有:

25g=(75g+x)×20%,x=50g。

【点睛】

在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18.3

【详解】

由图中信息可知,汽车尾气主要为NO和CO,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表示两个NO分子与两个CO分子反应,通过C、N、O原子的重新结合,形成了一个N2分子和两个CO2分子;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所以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与二氧化碳属于氧化物.图中有3种氧化物;

(2)该反应是一氧化碳与一氧化氮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点睛】

氧化物的概念可简记为:

两元素、氧元素、化合物。

19.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热值高。

【详解】

煤块经粉碎处理后可以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煤炭在空气中燃烧得更快、更充分;水蒸发能降低环境的温度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而灭火;氢气的热值高、燃烧产物只有水、制备氢气的原料来源广。

20.5.6

【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质量总和不变,则有:

4.8g+16.0g=10.8g+4.4g+X,解得X=5.6g;4.8gCH4中碳元素质量=

,4.8gCH4中氢元素质量=4.8g-3.6g=1.2g;10.8gH2O中氧元素的质量=

,10.8gH2O中氢元素的质量=10.8g-9.6g=1.2g;4.4gCO2中碳元素质量=

,4.4gCO2中氧元素质量=4.4g-1.2g=3.2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3.6g-1.2g=2.4g,氢元素质量=1.2g-1.2g=0;氧元素质量=.16.0g—9.6g-3.2g=3.2g,X物质含有碳、氢元素,碳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

,所以在此条件下甲烷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反应中,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和一氧化碳化学计量数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点睛】

首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的质量,并求出X化学式,然后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与化学计量数之积的比等于物质的质量比求出化学计量数,即可写出化学方程式。

21.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少许滴到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pH值一定含有氯化钙,可能含有氯化氢

【详解】

(1)用pH试纸测定反应后溶液的酸碱度的方法是:

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少许滴到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pH值;

(2)盐酸具有挥发性,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所以得到的白色固体为CaCl2,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是:

一定含有氯化钙,可能含有氯化氢。

22.加入过量碳酸钠的作用是除去氯化钙和氯化钡杂质NaOH+HCl═NaCl+H2O,Na2CO3+2HCl=2NaCl+H2O+CO2↑取③所得溶液,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

【分析】

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详解】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1)粗盐中CaCl2、MgCl2、Na2SO4等可溶性杂质且加入了过量的氯化钡去除硫酸钠,而碳酸钙、碳酸镁和碳酸钡都是难溶性物质,所以加入过量碳酸钠的作用是除去氯化钙和氯化钡杂质;

(2)最后制得氯化钠的质量大于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是因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OH+HCl═NaCl+H2O,Na2CO3+2HCl=2NaCl+H2O+CO2↑;

(3)碳酸钠溶液与BaCl2溶液反应,产生碳酸钡的白色沉淀,可用BaCl2溶液检验碳酸钠的存在,由于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都呈碱性,碳酸钠对氢氧化钠检验存在干扰,所以应先检验碳酸钠并完全除去碳酸钠再用酚酞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存在。

实验方案:

取③所得溶液,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

23.C2H5OHCaCO3+2HCl=CaCl2+H2O+CO2↑改良酸性土壤

【分析】

甲、乙、丙、丁是常见的化合物,甲是实验室常用燃料,相对分子质量为46的有机物,所以甲是酒精,酒精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乙是最常见的溶剂,所以乙是水,丙是二氧化碳,丁是白色难溶固体,可做补钙剂,所以丁是碳酸钙,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A是氢氧化钙,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所以B是盐酸。

将猜想代入框图进行检验,猜想成立。

【详解】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甲是酒精,化学式为:

C2H5OH,反应③是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试剂A中溶质在生产或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

改良酸性土壤。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4.铜和铁Fe+H2SO4=FeSO4+H2↑玻璃棒,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详解】

(1)由于过量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了铜和硫酸亚铁,所以A的成分为铜和铁

(2)由流程图可知,②所发生的反应是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了硫酸亚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

Fe+H2SO4=FeSO4+H2↑;

(3)由流程图可知,操作a能将固体和液体分离,是过滤,操作b是从液体中得到晶体,是蒸发。

都要用到一种玻璃仪器是玻璃棒,该仪器在操作b中的作用是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25.

铁丝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集气管下端有气泡冒出装置小,节约药品等NaHCO3+HCl═NaCl+H2O+CO2↑干燥,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

取少量反应后的液体,滴加足量的稀盐酸,看到有气泡产生;或者取少量反应后的液体,滴加氯化钙溶液,看到溶液变浑浊24.5g

【详解】

(1)①挤压后,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接触,所以单球管中发生反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生成水和氧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制取的气体收集在集气管中,点燃系在细铁丝下的火柴,待火柴快燃烧尽时立即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管中并塞紧,由于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且放热,所以观察到的现象是铁丝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集气管下端有气泡冒出。

③采用微型实验装置的优点有装置小,节约药品等;

(2)①B装置中,碳酸氢钠和稀盐酸中挥发出的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HCO3+HCl=NaCl+H2O+CO2↑;

②浓硫酸具有吸性,C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吸收水蒸气;

③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如图所示:

④要证明在E装置中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实际就是检验碳酸根离子的存在,可以用沉淀法或者气化法,具体操作为:

取少量反应后的液体,滴加足量的稀盐酸,看到有气泡产生;或者取少量反应后的液体,滴加氯化钙溶液,看到溶液变浑浊。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30g﹣20.4g=9.6g;

设:

原固体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x。

x=24.5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