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电荷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89803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6.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种电荷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两种电荷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两种电荷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两种电荷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两种电荷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两种电荷教学设计.docx

《两种电荷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种电荷教学设计.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两种电荷教学设计.docx

两种电荷教学设计

15.1两种电荷教学设计

【目标确定的依据】

2.4.1观察摩擦起电现象,探究并了解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1.3.2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

通过实验,了解物质的导电性。

2.学情分析

虽然学生一般认为电学不好学,但因为是新知识,学生都对它有新鲜感和好奇心。

所以,《两种电荷》的教学,应特别注意减轻学生学习电学的精神压力,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电学的心理环境。

本节课中的摩擦起电现象,学生在小学科学课中曾经学过,也对塑料尺摩擦头发后吸引碎纸屑等类似的实验并不陌生。

对摩擦起电现象以及导体和绝缘体已经有一些印象,但是从微观结构上认识此现象并且涉及电荷的移动,有一定的难度。

九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集体荣誉感,而且通过一年多的物理学习,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组内成员间相互帮助的学习方式已经形成,而且学生还具有一定的观察、实验、分析、归纳、推理能力。

但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及理性化的思维能力还比较欠缺。

3.教材分析

《两种电荷》是初中物理电学的第一节课,也是小学科学课认识静电现象的进一步深化。

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规律是进一步深入学习电学、理解许多电现象的基础,因此本节课作为初中物理电学起始课,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本节内容主要由“两种电荷”、“原子及其结构”、“导体和绝缘体”三个部分组成。

本节在整个电学部分起到基础支撑作用,是整个电学的基石与开始。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通过小实验观察摩擦起电现象,进一步认识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2.通过自主学习知道电荷有两种,并通过实验探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通过实验正确说出验电器的工作原理。

3.通过自学初步了解原子的结构。

在老师的帮助下,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初步了解摩擦起电的实质。

4.通过实验区分导体和绝缘体,知道导体导电和绝缘体不导电原因。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

难点:

摩擦起电原因;导体容易导电,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原因。

【评价任务】

1.全部学生能说出相互摩擦后的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是因为物体带了电,并能列举出2-3个生活中利用或防止摩擦起电的例子。

2.100%的学生知道自然界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并通过实验探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3.全部学生能说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能用原子的核式结构解释摩擦起电的原因;

4.能列举3-5种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从自由电子的角度解释导体和绝缘体导电的原因。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一、导入环节(2分钟)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导入语: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会发现当空气干燥时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头发会随梳子“飘”起来。

这是什么原因呢?

这一节我们来学习第十五章第一节两种电荷。

2.教师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课件展示学习目标,指导学生观看。

1.结合生活经验,通过小实验观察摩擦起电现象,进一步认识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2.通过自主学习知道电荷有两种,并通过实验探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通过实验正确说出验电器的工作原理。

3.通过自学初步了解原子的结构。

在老师的帮助下,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初步了解摩擦起电的实质。

4.通过实验区分导体和绝缘体,知道导体导电和绝缘体不导电原因。

能够说出生活中一些亲身观察到的现象

根据生活中的相关摩擦起电的现象,思考原因。

 

能够明确学习目标

二、先学环节

(15分钟)

过渡语:

有了明确的目标,我们就有了前进的方向。

下面,让我们带着目标,学海泛舟。

请同学们根据学习要求,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带着下列问题看课本P32-35页内容,勾画知识点并记忆,可查资料但要独立完成。

1.阅读课本p32—33,认识摩擦起电的现象,知道自然界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2.参看课本p33图15.1-2,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

3.阅读课本P33原子及其结构,了解原子结构及元电荷×10-19C。

知道物体是否显电性的原因。

4.阅读课本p34,知道导体和绝缘体概念和区别,能判别一个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过渡语:

请同学们结合自学情况完成下列练习,做题要细心、规范;完成后,组长组织对桌交换,互相批阅,有疑惑提出来。

(二)自学检测反馈

1.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_________________。

2.两种电荷:

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

正电荷:

指__________________所带的电荷。

负电荷:

指________________所带的电荷。

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______________,异种电荷互相_____________。

4.电荷的多少叫___________。

电量的单位是_________,简称__________,符号是_______。

电子电荷量是最小的,我们把最小的电荷叫做元电荷.e=______________C。

5.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

金属靠_____________________导电。

导体:

善于_________的物体;实例有:

__________________;容易导电的原因_______________。

绝缘体:

___________导电的物体;实例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容易导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摩擦起电的实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质疑问难

1.小组内讨论解决个人疑难问题。

2.班内提出小组内未解决的问题,其余同学释疑,教师适当点拨。

点拨:

近代科学告诉我们:

任何物体都是由原子构成的,而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所组成,电子绕着原子核运动。

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带的正电荷数跟核外电子带的负电荷数相等,原子不显电性,所以整个物体是中性的。

原子核里正电荷数量很难改变,而核外电子却能摆脱原子核的束缚,转移到另一物体上,从而使核外电子带的负电荷数目改变。

当物体失去电子时,它的电子带的负电荷总数比原子核的正电荷少,就显示出带正电;相反,本来是中性的物体,当得到电子时,它就显示出带负电。

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因为不同物体的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的本领不同,所以其中必定有一个物体失去一些电子,另一个物体得到多余的电子。

如用玻璃棒跟丝绸摩擦,玻璃棒的一些电子转移到丝绸上,玻璃棒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丝绸因得到电子而带着等量的负电。

用橡胶棒跟毛皮摩擦,毛皮的一些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毛皮带正电,橡胶棒带着等量的负电。

 

能够明确自学要求

全部学生能说出相互摩擦后的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是因为物体带了电,并能列举出2-3个生活中利用或防止摩擦起电的例子。

 

100%的学生知道自然界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

全部学生能说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能用原子的核式结构解释摩擦起电的原因;能从自由电子的角度解释导体和绝缘体导电的原因。

三、后教环节(15分钟)

(一)生生合作,互相纠错

组内交流:

将自主学习和自学检测中疑难问题进行交流.时间:

3分钟,组长掌握组内的情况,记录没能解决的问题.发言要求:

起立讨论、声音洪亮、言简意赅、明确清晰。

(二)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先独立思考,并记录自己的疑惑,然后小组交流,最后个人整理。

(1)实验探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2)小组讨论:

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

①利用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来判断;

例:

如果一个带电体吸引或排斥一个轻小物体,能否判断这个轻小物体也带电?

②利用电荷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检验;

③用检验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检验。

④验电器的构造:

在图中标出。

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

 

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不同,说明了___________不同。

小组成员充分挖掘教材,组内讨论得出小组内的统一见解。

然后组间展示和点评。

教师疑难点拨。

点拨:

如何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方法一:

利用带电体的基本性质检验。

(吸引轻小物体)

方法二:

利用电荷间的作用规律检验(吸引时两种情况)

方法三:

用检验仪器——验电器

①验电器结构:

如右图

②检验原理: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③用途:

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讨论:

验电器能否检验物体带电的多少?

 

通过实验探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四、训练环节(13分钟)

过渡语:

请同学们合上课本,完成学案上当堂检测题。

1.把一个轻质的小球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相互吸引,则这个小球()

A.一定不带电B.一定带负电C.一定带正电D.可能不带电

2.某种新型“防盗玻璃”为多层结构,每层中间嵌有极细的金属线,当玻璃被击碎时,产生电信号,与金属线相连的警报系统就会立刻报警,这利用了金属的()

A.延展性B.导电性C.弹性D.导热性

3.铜常被用来制造导线,这主要是因为它具有()

A.良好的导电性B.良好的导热性C.金属光泽D.较高的硬度

4.下列物体属于导体的是()

A.木片B.塑料尺c.橡皮D.细铜线

5.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这是因为梳子和头发摩擦时分别带上_____电荷,互相_____的缘故。

6.把一个带电体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相互排斥,则这一带电体的带电情况是_____________.

7.甲,乙,丙,丁四个物体,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是:

丁吸引乙,乙排斥丙,丙吸引甲,已知丁带正电荷,则甲、乙、丙各带什么电荷?

点拨:

1.D2.B3.A4.D5.异种电荷、吸引6.可能带正电7.甲带正电荷,乙带负电荷,丙带负电荷。

课堂总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摩擦起电的知识,知道正,负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探究,然后展示与点评

1.能区分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附: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附件1:

教学目标叙写解读

1.学习目标的设计要基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和学情三方面的分析。

2.学习目标的设计要把课程标准分四步细化分解,找到本节课的核心目标。

即:

学段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

学段目标(学期目标)

单元目标

课时目标(核心目标)

认识机械运动和力、声和光、电和磁等内容,了解相互作用规律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及提出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验,了解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如弹性、磁性、导电性和导热性等,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物质的这些物理属性。

观察摩擦起电现象,探究并了解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

通过实验,了解物质的导电性。

观察摩擦起电现象,探究并了解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

通过实验,了解物质的导电性。

第一步:

分析陈述方式、句型结构和关键词。

观察摩擦起电现象

陈述方式:

体验性目标

句型结构:

行为动词(行为表现)+核心概念(关键词)

行为动词为“观察”;核心概念(关键词)为:

“摩擦起电现象”,属于事实性知识。

探究并了解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陈述方式:

体验性目标+认知性目标

句型结构:

行为动词(行为表现)+核心概念(关键词)

行为动词为“探究并了解”;核心概念(关键词)为: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属于事实性知识。

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

陈述方式:

认知性目标

句型结构:

行为动词(行为表现)+核心概念(关键词)

行为动词为“知道、了解”;核心概念(关键词)为: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原子的核式模型”,属于事实性知识。

通过实验,了解物质的导电性。

陈述方式:

认知性目标

句型结构:

行为条件(学习环境)+行为动词(行为表现)+核心概念(关键词)

行为条件是“通过实验”;行为动词为“了解”;核心概念(关键词)为:

“物质的导电性”,属于概念性知识。

第二步:

分析关键词,构建概念图。

核心概念

概念体系

知识地位

摩擦起电现象

摩擦起电现象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两种电荷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重点

验电器

原子的结构

原子的核式模型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

摩擦起电的实质

难点

物质的导电性

导体和绝缘体

导体导电和绝缘体不导电原因

重点

第三步:

根据概念图,分解行为动词。

行为动词“知道”、“认识”隶属的认知水平为“了解”。

“了解”:

用于直观的事物,是对具体的科学事实、方法、过程、概念、原理、规律的认识和记忆。

行为动词如:

说出、写出、背诵、辨认、识别、认识、知道、举例、描述、列举、复述、回忆、选出、再认、了解、确定等。

核心概念

概念体系

行为动词

摩擦起电现象

摩擦起电现象

观察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两种电荷

知道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探究、说出

验电器

说明

原子的结构

原子的核式模型

了解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

知道

摩擦起电的实质

认识

物质的导电性

导体和绝缘体

区分

导体导电和绝缘体不导电原因

知道

第四步:

根据概念图,确定行为条件。

核心概念

概念体系

行为动词

行为条件

摩擦起电现象

摩擦起电现象

观察

小实验、生活经验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两种电荷

知道

自主学习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探究、说出

实验

验电器

说明

实验

原子的结构

原子的核式模型

了解

老师帮助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

知道

自学课本

摩擦起电的实质

认识

老师帮助

物质的导电性

导体和绝缘体

区分

实验

导体导电和绝缘体不导电原因

知道

自主学习

第五步:

根据概念图,确定行为程度。

核心概念

概念体系

行为动词

行为条件

行为程度

摩擦起电现象

摩擦起电现象

观察

小实验、生活经验

进一步认识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两种电荷

知道

自主学习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探究、说出

实验

准确、能

验电器

说明

实验

正确

原子的结构

原子的核式模型

了解

老师帮助

知道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

知道

自学课本

初步了解

摩擦起电的实质

认识

老师帮助

初步认识

物质的导电性

导体和绝缘体

区分

实验

导体导电和绝缘体不导电原因

知道

自主学习

第六步:

综合上述思考,叙写出学习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通过小实验观察摩擦起电现象,进一步认识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2.通过自主学习知道电荷有两种,并通过实验探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通过实验正确说出验电器的工作原理。

3.通过自学初步了解原子的结构。

在老师的帮助下,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初步了解摩擦起电的实质。

4.通过实验区分导体和绝缘体,知道导体导电和绝缘体不导电原因。

附件2:

评价任务设计解读

核心素养

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

摩擦起电现象

通过小实验观察摩擦起电现象,进一步认识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全部学生能说出相互摩擦后的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是因为物体带了电,并能列举出2-3个生活中利用或防止摩擦起电的例子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通过自主学习知道电荷有两种,并通过实验探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100%的学生知道自然界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并通过实验探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原子的结构

通过自学初步了解原子的结构。

在老师的帮助下,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

全部学生能说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能用原子的核式结构解释摩擦起电的原因;

物质的导电性

通过实验区分导体和绝缘体

能列举3-5种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从自由电子的角度解释导体和绝缘体导电的原因。

附件3:

表现性任务设计

“两种电荷”的表现性任务设计

1.任务情景:

九年级学生学习人教版初中物理第15章第1节《两种电荷》时,学生在课堂上自主阅读课本相关内容,然后在小组内相互检查、评价。

2.任务撰写:

根据要求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并在小组内合作实验,探究电荷间的作用规律的作用。

现象

丝绸摩擦的玻璃棒

毛皮摩擦的橡胶棒

丝绸摩擦的玻璃棒

毛皮摩擦的橡胶棒

3.指导语:

先设计好实验方案,然后小组内合作实验。

4.评分标准

评价维度\等级

5分

3分

1分

方案

正确设计出实验方案

正确设计玻璃棒与玻璃棒的实验方案和玻璃棒与橡胶棒

正确设计玻璃棒与玻璃棒的实验方案

实验进行探究

小组合作有序,分工明确,正确操作,并根据实验完善表格,得出正确结论。

小组合作有序,较好的进行实验,结论错误最多两个空。

部分学生游离实验之外,不够专心。

实验结论出现错误。

《两端都不栽的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107页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建立并理解在线段上植树(两端都不栽)的情况中“棵数=间隔数-1”的数学模型。

   2.通过画线段图初步培养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尝试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建立并理解“棵数=间隔数-1”的数学模型。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

同学们,你们参加过招聘会吗?

生:

没有。

师:

想不想拥有这样一次经历?

生:

想。

师:

瞧,老师带来了一份招聘启示。

(课件演示)

招聘启示:

新兴学校将对校园进一步绿化,特聘请校园设计师一名。

要求设计植树方案一份,择优录取。

师:

愿意试试吗?

我们先来看看设计有什么要求。

(课件演示)

为了美化环境,要在的一条60米长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3米栽一棵,需要准备多少棵树苗呢?

说一说,你们打算怎样植树?

师:

哪位同学愿意来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生1:

两端都栽。

生2:

头栽尾不栽。

生3:

尾栽头不栽。

生4:

两端都不栽。

师:

从这份要求上,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生:

路全长有60米,只在路的一边栽,每隔5米栽一棵。

师:

两端都栽要栽多少棵?

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两端不栽的植树问题。

二、民主导学:

任务呈现:

大象馆和猴山相距60m。

绿化队要在两馆间的小路两旁栽树,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3m。

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1、你都知道了什么?

2、你认为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师:

这道题和上节课学的植树问题有什么不一样呢?

提示:

小路的两端都是场馆,还需不需要栽树呢?

还有需要注意的吗?

到底要栽几棵,我们还是用前面学习的方法,举简单的例子(9米、12米、15米、21米)画一画,栽一栽?

自主学习:

小组四人每人选一个长度,间距还是3米,来画一画,填一填。

展示交流:

师:

大家发现棵数和间隔数有什么关系?

间距、间隔数和总长有什么关系?

生:

棵数=间隔数-1

间距×间隔数=总长

讨论:

在两头都不种的情况下,棵数为什么会比间隔数少1呢?

师:

那大象馆和猴山间栽多少棵数?

60÷3=20(个)

20-1=19(棵)

19×2=38(棵)

教师追问:

为什么要“×2”?

(因为小路两旁都要栽树)

师:

大家在做题的时候,一定要判断是“两端要栽”还是“两端不栽”。

三、检测导结:

师:

在刚才的学习过程中,同学们既发现了规律,又总结了方法,真了不起。

老师这里有几道题,把明明难住了,我们来帮帮他。

1、目标检测:

一、填一填

1、一排同学之间有7个间隔,第一排有()个同学。

2、小红住的楼房每上一层要走20个台阶,从二楼到四楼要走()个台阶。

二、算一算

1、5路公共汽车行驶路线全长12千米,相邻两站的距离是1千米,一共有几个车站?

2、园林工人沿公路一侧植树,每隔6米种一棵,一共种了36棵。

从第一棵到最后一棵有多少米?

3、一根木头长10米,要把它平均分成5段。

每锯下一段需要8分钟,锯完一共要花多少分钟?

2、结果反馈:

3、反思总结:

师:

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有哪些收获?

学生畅谈收获。

师:

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少!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发现了植树问题中两端都栽和两端不栽的规律,而且还学会了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那就是遇到复杂问题先想简单的。

植树中的问题还有一端栽一端不栽,下节课继续研究!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