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重点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87886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经济学重点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国际经济学重点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国际经济学重点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国际经济学重点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国际经济学重点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经济学重点版.docx

《国际经济学重点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经济学重点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际经济学重点版.docx

国际经济学重点版

国际经济学重点版

Chapter3

1.绝对优势理论的主要结论:

(简答或辨析)

a.两国如果都从事本国具有绝对成本优势的商品的生产,世界总福利水平会最高。

b.如果两国在专业化生产各自具有绝对成本优势的商品条件下进行国际贸易,用自己具有绝对成本优势的商品来交换对方具有绝对成本优势的商品,可以同时提高贸易双方所在国家的福利水平。

这也是国际贸易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2.机会成本实质上指为达成某种收益所必须放弃的其他可能收益,实际上是一种可能收益的价值来表示另一种实际收益的价值。

(名词解释)

3.如果一国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这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

(名词解释)

4生产可能性边界(名词解释或辨析)

生产可能性边界就是线段PF,它表示在充分就业条件下,本国生产的奶与酒的所有产出对的集合。

生产可能性边界是生产一定量酒的情况下生产奶的最大可能量。

在生产可能性边界左下方的生产是存在资源配置缺失或资源浪费现象,而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之右上方的生产是不可能达到或过度性生产。

所以最优化解应该就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

5.相对供给曲线:

当PC/PW

当PC/PW=αLC/αLW

当αLC/αLW

当αLC/αLW

当αLC/αLW

6.相对需求曲线:

由需求曲线的一般规律可知人们的需求量与产品的价格成反向关系,即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小。

相对需求曲线同样遵循上面的规律:

奶对酒的相对价格越高,人们认为奶相对更贵,所以人们会更多地买酒而更少地买奶,奶对酒的相对需求量越小。

(注意:

这种反向效应无论对本国还是外国消费者都同样发生,只不过由于两国消费者的偏好不同,反向变动程度会不同)当RS与RD交于点2时,一般均衡解为:

各国都只专业化生产各自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即本国只生产奶而外国只生产酒。

当RS与RD交于点1时,一般均衡解为:

外国专业化生产酒而本国将同时生产奶和酒,但本国酒和奶的生产量唯一由均衡点决定。

当RS与RD交于点3时,一般均衡解为:

本国专业化生产奶而外国将同时生产奶和酒,但外国酒和奶的生产量唯一由均衡点决定。

7.贸易对两国的互利性通过两种方式表现出来。

1)数学表示:

无贸易时,本国一小时可生产酒1/αLW;(此时:

相对价格等于机会成本pc/pw=alc/alw)有贸易时,一小时生产奶可换(1/αLC)(PC/PW);

当本国进行奶的专业化生产时,有αLC/αLW

2)图示

8.三个误解

Myth1:

一国只有当劳动生产率足够高时,才能从事国际贸易并从中获益。

Answers:

生产一种产品的绝对劳动生产率优势既不是在这一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的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因为一个部门的比较优势不仅取决于该部门相对于其他国家同一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也取决于本国相对于外国的工资率。

一国的工资率又取决于其他产业部门的相对劳动生产率。

所以,相对劳动生产率与相对工资水平决定了贸易是否会产生,各国是否能从中获益。

绝对优势只是相对优势的一个特例。

Myth2(贫民劳动论):

如果来自外国的竞争是建立在低工资的基础上,那么这种竞争是不公平的,而且会损害其他参与竞争的国家。

Answers:

外国能拥有低成本是由于外国比本国低的工资率,但外国低工资率与本国从贸易中获利没有多大关系。

本国是否从贸易中获利只取决于相对劳动生产率和相对价格。

Myth3(剥削):

如果一个国家的工人比其他国家工人的工资低,那么贸易就会使这个国家受到了剥削并使福利恶化。

Answers:

自由贸易的好处不在于会支付低工资工人更高的工资,而在于其所在国建立在低工资基础之上的商品出口是否会取得低生产成本的优势,从而获得贸易中的好处。

如果自由贸易不能使这些低工资国家获利,原因一定不在自由贸易本身,而是由于其他的原因,因为除了自由贸易,我们没有其他可供这些国家为提高国内福利水平而采取的手段了。

9.Theone-factormodelshowsthataproductwillbeproducedbyatmosttwocountriesatthesametime,whileotherproductsarespecializedlyproducedathomecountryoratforeigncountry.

现实的国际经济中的专业分工并非如此,原因有三:

1)生产中多要素的存在削弱了专业分工的趋势;

2)国家会应用各种贸易政策手段来保护本国的民族产业;

3)产品和服务贸易中存在运输费用,有时过于昂贵的运输费用会使一些国家不得不在某些部门实行自给自足。

那些原来可以出口却因为运输费用存在而不得不自给自足的产品就成为了非贸易品。

(名词解释)

Chapter4

1.双要素与单要素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差异

2.等价值线

3.在要素价格比一定的情况下,不同的产品生产所需要的要素投入组合是不一样的,此时更多地需要某种生产要素的产品称为这种要素生产密集型产品(XX-intensivegoods)。

Sowiththefigureshowedabove,thefoodisland-intensiveandtheclothislabor-intensive

4.布的相对价格增长会导致工人相对收入的增加。

布的相对价格的增长会导致两种商品衡量的实际工资的上涨,同时降低实际租金,即增加了工人的购买力而降低了土地所有者的购买力。

为什么?

(要素所得等于该要素边际产出的支付。

5.罗勃津斯基效应(Rybczynskieffect):

资源供给的变动对生产可能性具有偏向性效应,这也是理解资源差异如何导致国际贸易的关键(名词解释或辨析)

6.按照商品相对价格和资源投入的一一对应关系,世界贸易使得商品相对价格的均等化,必然引起世界各国间要素价格的均等化。

(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

7.里昂惕夫悖论(LeontiefParadox):

里昂惕夫通过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25年的实证分析,发现作为资本充裕国的美国,其出口产品的资本密集程度却低于其进口产品的资本密集程度。

这成为和要素禀赋理论对立的最重要的一个证据。

Chapter5

1.AStandardTradeModelsharesanumberoffeatures:

1)社会的生产能力可以用生产可能性边界来表示,边界的不同导致了贸易的产生;

2)生产可能性边界确定了一个国家的相对供给曲线;

3)世界相对需求曲线和位于各国相对供给曲线之间的世界相对供给曲线确定了世界均衡点。

2.无差异曲线是在同一消费水平上两种产品消费组合的轨迹。

三个特点:

1)曲线向下倾斜;

2)曲线离原点越远,对应福利水平越高;

3)曲线越往右越平坦,表明相对边际效用递增规律。

3.收入效应是福利的增加,而替代效应指给定福利水平下消费点的移动。

收入效应会使得两种产品的消费量都会增加,而替代效应的作用是使社会减少棉布的消费,增加粮食的消费。

当相对价格变动时,会同时出现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4.TermsofTrade(贸易条件):

指一国出口产品的价格除以进口产品的价格。

一个国家的福利水平会随着贸易条件的改善而上升,随着贸易条件的恶化而下降。

5.一般来说,经济增长会引起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移动,但是否是对称的移动取决于经济增长来源于资源的增加还是生产效率的提高,即取决于经济增长的偏向性。

6.本国对产品X的偏向性经济增长会引起产品X的相对供给增加,RS曲线右移,从而相对价格下降,本国贸易条件恶化。

反之亦然

(以上是对大国的讨论,对小国的影响呢?

试问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适用于大国还是小国?

7.关税一般指进口关税,这里通指从价税;

出口补贴是国家支付给向国外销售商品的本国生产者的货币性补助行为。

8.在布的世界相对价格一定时,本国对粮食进口征收关税会改善本国的贸易条件,外国的贸易条件会恶化。

此结论仅在大国模型下是成立的。

9.本国对布的出口给予补贴,会引起本国布的相对供给增加,而补贴后国内市场上布的相对价格会上升从而使人们更多需求粮食,从而布的相对需求下降。

Summery:

本国对布的出口给予补贴会使得本国贸易条件恶化而外国贸易条件改善。

Chapter6

1.内部规模经济是指单位产品成本取决于单个厂商的规模而不是所在的行业规模;

外部规模经济是指单位产品成本取决于行业规模而非单个厂商的规模。

2.一体化市场能容纳更多的厂商,且各厂商以更大的规模生产,以更低的价格进行销售。

3.产业间贸易与产业内贸易(简答或辨析)

Summery2:

产业间贸易反映出比较优势,比较优势是产业间贸易的主要动因;

Summery3:

产业内贸易不反映比较优势,只要规模经济存在,垄断竞争模式就会形成,厂商会生产差异性产品并贸易,规模经济可以是国际贸易的独立动因;

Summery4:

产业内贸易的模式是不可预测的;

Summery5:

产业内贸易与产业间贸易的相对重要性取决于国家之间的相似性。

国家间越相似,越容易以产业内贸易为主,反之越容易以产业间贸易为主。

4.产业内贸易能让各国从更大市场规模中获益,因此从国际贸易中可以获取额外的收益,

且比从比较优势中获取得更多;

比较优势模式下国际贸易虽然能潜在地增加每个人的收入,但是否每个人能获益是不确定的(相对价格会强烈地影响到收入分配)。

而在产业内贸易模式下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很小。

5.Thereasonswhythetogethermanufacturersaremoreefficientthanisolatedfirmsare:

1)厂商集中能促进专业化供给商队伍的形成;

2)厂商的地理集中分布有利于劳动力市场共享;

3)厂商的地理集中有助于知识外溢。

6.在外部经济存在的情况下,一国历史因素会决定一国的生产模式,而且会使一些已经形成的专业化生产模式得以持续下去,即使这些国家已不再拥有比较优势。

因为历史先进入而形成的外部经济会使得具有潜在比较优势的国家在进入行业时面临高起点的生产成本,从而放弃进入行业。

7.DynamicIncreasingReturns(动态收益递增)

最主要的外部经济可能源于知识的积累和随之产生的知识外溢,由于知识外溢的存在,各厂商的生产成本会下降。

更进一步,知识的积累有时源于经验的积累,与产量的积累成一定的正比例关系,所以,生产成本与累积产量之间有关(学习曲线),这种成本随着累积产量而非当前劳动生产率而下降的情形就是动态收益递增。

Chapter8

1.关税指对某种进口商品所征收的税款,其结果都是提高了进口商品的成本,目的主要是为了保护国内产业同时获得收入。

Specifictariffs(从量关税)areleviedasafixedchargeforeachunitofgoodsimported.

Advaloremtariffs(从价关税)aretaxesthatareleviedasafractiomofthevalueoftheimportedgoods.

2.关税好比在两国的价格之间插了一个楔子。

如P180图8-4:

进口国国内价格实际上涨值小于关税值而外国国内价格实际下降值也小于关税值,但上涨值和下降值之和为关税值。

进口国在征收关税后实际进口量小于无关税时进口量,而出口国在征收关税后实际出口量也小于无关税时出口量。

3.当参与国是大国时,关税值大于本国价格变动值,此时,关税给本国对外贸易福利损失的影响有一部分由国外国家承担。

当本国是小国且为进口国时,关税值与本国价格变动值相同,关税给本国对外贸易福利损失的影响全部由本国承担。

当本国为小国且为出口国时,关税所引起的对外贸易福利损失会更多地通过价格影响到本国福利。

4.衡量保护程度的指标往往通过从价税来表示。

从价税越高,对本国产业的保护率越高。

当不存在小国时,关税的一部分影响会降低国外出口价格而不是提高国内价格。

时保护率不一定为关税率。

关税对处于不同生产阶段的某一产品可能有极其不同的影响。

对某阶段产品征关税,

保护率可能很高也可能对其它阶段产品产生负保护率。

5.出口补贴指出口国对出口商出口商品的补贴,它会影响到出口国价格上升而进口国价格下降,价格上升和下降幅度之和为补贴值

Chapter12

1.GNP是一个国家的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并在市场上卖出的最终商品和服务的价值总量。

2.GNP(GDP)=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经常项目余额(EX-IM)

3.为使得GNP与国民收入的恒等关系在实际中完全成立,作出以下调整:

1)GNP不考虑机器和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造成的磨损而引起的经济损失,即不考虑折旧。

所以要将GNP减去折旧为国民生产净值(NNP)。

2)GNP不包括国际转移支付,但一国净单边转移会增加该国收入,所以应将NNP加上国际转移支付。

3)生产者所获得产品价格和消费者支付产品价格间有一个间接商业税,应从GNP中减去。

4.GDP是用来衡量一国境内的生产量的指标。

GDP=GNP-从世界其他地方获得的净要素收入

这部分净要素收入是由本国居民用自己在别国持有的财富获得的收入,减去国内居民向在本国内的外国财富持有者的支付得到。

5.经常项目余额指一国出口的商品和服务与进口的商品和服务之差。

通常记为CA。

CA=EX-IM

Thecurrentaccountcanbeusedtomeasurethesizeanddirectionofinternationalborrowing.CA=Y-(C+I+G)

Astringofcurrentaccountdeficitscanadduptoalargeforeigndebt.

6.国民储蓄记为S,在封闭经济中它与投资相等。

在开放经济中,S=Y-C-G=I+CA,表明一个开放经济既可以通过积累资本存量,也可以通过获得外国财富来进行储蓄。

一国经常项目帐户出超常常被认为是对外净投资。

7(案例分析)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双赤字,即既存在大量贸易赤字又并存着巨额财政赤字。

从国民收入等式来看,美国的双赤字表明美国存在什么问题?

CA=Sp-I-(G-T)

政府预算赤字的变动是不是经常项目变动的主要因素?

8.理论上,任何国际交易都会在国际收支帐户上产生两笔相互抵消的记录,所以经常项目余额、资本项目余额和金融项目余额三者之和必须等于零。

现实中的记帐过程不可能完全做到成双交易记帐,故会存在误差。

这中间有交易成本、汇率差异和统计误差等原因。

9.经常账户:

Thecurrentaccountcanbedividedintothreeparts:

Goodstrade;Service;Investmentincome.Weincludeincomeonforeigninvestmentsinthecurrentaccountbecausethatincomereallyiscompensationfortheservicesprovidedbyforeigninvestment.

10.资本账户:

Thecapitalaccountshowsthecapitalassetstransferintooroutofthecountry.

11.金融账户:

Thefinancialaccountmeasuresthedifferencebetweensalesofassetstoforeignersandpurchasesofassetslocatedabroad.

注意:

金融项目记录的不是实物资本而是货币资本。

12.官方外汇干预:

Centralbanksoftenbuyorsellinternationalreservesinprivateassetmarketstoaffectmacroeconomicconditionsintheireconomies.Officialtransactionsofthistypearecalledofficialforeignexchangeintervention.

Chapter13

1.汇率:

以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

汇率是开放经济中最重要的价格之一。

资产是财富的一种形式,是一种把购买力从现在转向将来的手段,所以,资产的现时价格与商品和服务的购买者预期的未来收益直接相关。

对应的,现时的汇率水平与人们对未来该汇率水平的预期紧密联系的。

2.A货币相对于B货币贬值(depreciation),表明以A货币表示的B货币价格上升,在其它条件相同时,A国商品相对于外国人而言,变得更加便宜,而B国商品相对于外国人而言,变得更加昂贵。

注意:

货币升贬值不是衡量一国商品是否变得更易出口的唯一因素。

3.当其他条件相同时,一国货币的升值使出口商品的相对价格上升,而使进口商品的相对价格下降。

反之亦然。

4.金融中心的一体化使得不同金融中心在同一时刻的同种货币间汇率几乎相同,这是因为套利行为(arbitrage)的作用。

在外汇交易中,美元起到了国际货币的作用,成为各种货币交易中的中枢和纽带。

5.即期汇率:

Exchangeratesgoverningsuch“on-the-spot”tradingarecalledspotexchangerates.交易双方同意交换银行存款,并立即交割。

6.远期汇率:

Theexchangeratesquotedinthetransactionsthatspecifyavaluedatefartherawaythantwodaysarecalledforwardexchangerates.

外汇交易的生效日超过2天——可以长达30天、90天、180天甚至数年

7.外汇掉期交易(ForeignExchangeSwaps)是在即期和远期对同种货币进行相反交易的行为,即在即期买入A货币卖出B货币的同时,在远期卖出同样数量的A货币,买入B货币,或者作出相反的交易行为。

(名词解释)

8.风险:

某种资产的实际收益率通常不能预测,而且可能会与储蓄者购买时的预期大相径庭。

9.流动性(Liquidity):

资产处置的成本和速度会因资产不同而各异。

储蓄者往往愿意持有一些流动资产作为一种预防措施,以便支付预期之外的费用。

10.市场出清指市场中的供求相等,不存在短缺或过剩。

市场出清价即为市场供求平衡价格,即市场均衡价格。

在开放市场中,市场出清不仅指总市场供求相等,还指各个市场的供求也相等。

11.(InterestParitycondition)用相同货币衡量的任意两种货币存款的预期收益率相等的条件,即为利率平价条件。

当利率平价条件不成立时,一定会有某种货币存款的预期收益率较高,会引起人们对此种货币的过度需求。

12.市场利率往往由一国政府确定,不是自由浮动而是在一定时期内固定不变的,而市场中对某种货币远期汇率波动的预期也是市场中公认的结论,在一段时间内也是稳定不变的。

(如果预期是不稳定的,预期本身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13.预期本币升值会使得本币汇率上升,预期本币贬值会使得本币汇率下降。

1.Individualsbasetheirdemandforanassetonthreecharacteristics:

1)(收益)theexpectedreturntheassetofferscomparedwiththereturnsofferedbyotherassets.

2)(风险)theriskinessoftheasset’sexpectedreturn.

3)(流动性)theasset’sliquidity.

2.货币与流动性较低的其他资产之间收益率的差别由市场利率的变动来体现:

市场利率越高,持有货币的代价就越大。

利率上升会引起流动性较低的资产收益率上升,从而人们愿意更多地持有支付市场

利率的非货币资产,更少地持有货币形式的财富。

所以,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利率上升会使货币需求下降。

3.持有货币的风险在于:

未预期到的商品和服务价格上涨会降低用消费品衡量的货币价值。

任何持有货币的风险变动会使持有生息资产的风险也产生同样的变动,所以,风险

的变化不一定会造成人们对货币需求的减少和对生息资产需求的增加。

4.家庭和企业持有货币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能够满足日常购买,即持有货币的主要好处在于它的流动性。

家庭和企业的平均交易价值量的上升,会使得货币需求增加。

5.所谓货币总需求,指经济中所有家庭和企业对货币决的需求,即经济中所有的个人货币需求之和。

Threemainfactorsdetermineaggregatemoneydemand:

theinterestrate.利率上升会使经济中人们对货币需求减少。

thepricelevel.价格水平上升会使经济中人们对货币需求增加。

●realnationalincome.当实际国民收入增加时,实际交易值的增加会使得货币需求随之增加。

6.Md=P×L(R,Y)

货币总需求是有关利率、价格水平和实际国民收入三个变量的函数.

其中,货币需求与价格水平成正比关系,而L的值随R上升而降低,随Y上升而增

加。

进一步,可将货币总需求关系式写作:

Md/P=L(R,Y)

其中,L被称为实际货币总需求。

7.Md/P实际上是以典型的商品篮子度量的人们愿意持有的货币量,它与人们愿意持有的以流动形式表现的购买力的数量相等。

8.实际货币供给增加使利率下降,反之亦然

实际产出增加使利率上升,反之亦然

9.短期货币供给是如何影响利率从而进一步影响到汇率水平的?

货币供给增加会引起该国货币的贬值,而货币供给减少会引起该国货币的升值。

假设1:

在短期内,一国价格水平和实际产出水平不会有大的变动。

假设2:

在短期内,一国货币供给变动不会引起汇率预期的变动。

10.各国货币当局通过货币供给的增减来影响各自国家的利率,从而进一步影响外汇市场上汇率的变动。

一国货币供给增加会使该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上贬值.

11(ExchangeRateOvershooting).当汇率对于货币供给变动的即期反应超过了长期反应时,称为汇率超调。

(考案例分析)

1.(TheLawofOnePrice)一价定律认为,在没有运输费用和官方贸易壁垒的自由竞争市场上,同样货物在不同国家出售,按同一货币计量的价格应该是一样的。

在贸易部分的讨论中,我们认为在完全自由竞争市场上,贸易的结果会使得商品市场上以同一货币计量的商品和要素价格应该相同(趋同)。

2.一价定律揭示了国内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