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第三课 第一节 第一框题人教版知识精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86383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政治第三课 第一节 第一框题人教版知识精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三政治第三课 第一节 第一框题人教版知识精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三政治第三课 第一节 第一框题人教版知识精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三政治第三课 第一节 第一框题人教版知识精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三政治第三课 第一节 第一框题人教版知识精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政治第三课 第一节 第一框题人教版知识精讲.docx

《高三政治第三课 第一节 第一框题人教版知识精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政治第三课 第一节 第一框题人教版知识精讲.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政治第三课 第一节 第一框题人教版知识精讲.docx

高三政治第三课第一节第一框题人教版知识精讲

高三政治第三课第一节第一框题人教版

【本讲教育信息】

一.教学内容:

第三课第一节

第一框题政党领导国家政权

二.知识重难点:

1.重点:

政治及政党的含义、基本特征、产生的条件。

2.难点:

政党与国家政权、国家性质的关系。

三.主干内容讲解:

第三课知识总体框架结构

我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

(一)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 

①政党领导国家政权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确立

③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

④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二)中国共产党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①政党制度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制度

③多党合作适合我国国情

3.1.1政党领导国家政权

导入新课:

  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我国,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阶级统治,都是以政党掌握国家政权的,当代国家一般都由政党执政。

那么,什么是政党?

什么是政党制度?

我国的政党制度是怎样的?

等等有关问题,是我们第三课要学习的内容。

第三课我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

政党是当代国家政治生活的核心力量,据统计,世界上有政党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居于领导地位的近200个国家,占世界220多个国家的91%。

只有大约20多个国家没有政党。

没有政党的国家,情况比较复杂。

有的是从历史到现在从未有过政党,如:

马尔代夫、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科威特、卡塔尔、阿曼等。

有的是由军人直接掌权,禁止政党活动,如,非洲的加纳共和国、利比里亚、利比亚等。

尽管有如上国家不存在政党,但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有政党存在,政党是当代世界普遍存在的社会政治现象。

  关于美国的政党资料:

  19世纪70年代,在美国的《哈波斯周刊》上,曾先后刊登了政治漫画家托马斯·纳斯特的两幅漫画,分别以长耳朵的驴和长鼻子的象比喻民主党和共和党。

后来,他又在一幅漫画里画了象和驴在压翘翘板,比喻两党竞相争夺总统席位的情景。

后来驴、象逐渐成为民主党和共和党的党徽的标志。

驴象之战成了美国两大政党竞选总统闹剧的形象描绘。

  从以上材料表明:

政党领导国家政权是当今世界的普遍政治现象。

怎样认识这一现象?

特别是有关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知识是我们第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第一节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一)政党领导国家政权 

1.政党产生的条件

政党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阶级和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是建立在封闭、落后的自然经济基础上的,这就决定了在政治上的专制统治,国家的一切政治事务全由君主个人独断,人民没有言论、集会、结社的自由,因此,不具备产生政党的主、客观条件,根本不可能有政党出现。

  当人类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才具备产生政党的条件:

  

(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政党产生的经济条件。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和发展,造成了资产阶级为了追求剩余价值,不仅要和封建势力进行斗争,以取得自由竞争的权利,又要以自由竞争的方式处理本阶级内部的关系,这就需要组织本阶级的政治组织——政党。

这是资产阶级产生的根源。

  资本主义社会机器大工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先进的通讯、交通、宣传等手段,整个社会经济联系空前加强,也便于掌握这些经济活动的资产阶级联合起来,使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势力的斗争中,从分散走向集中,从地方性走向全国性。

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即:

生产力、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看:

只有在这种紧密联系的经济活动中,才有可能而且有必要形成政治上的组织,建立自己的政党。

所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和大工业生产发展为政党产生创造了物质条件。

  

(2)资本主义的民主制是政党产生的政治条件。

  资本主义民主制的确立使资产阶级内部各阶层、各集团都获得了参加国家管理的自由和平等的权利,也获得了有组织地进行政治活动的空间和舞台。

  资本主义议会制度的建立给资产阶级各阶层代表提供了合法的活动场所,议员定期召开会议,各抒己见,展开辩论,决议国事,这为资产阶级政党的产生提供了最理想的条件。

  (3)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平等观念是政党产生的思想条件。

  商品经济中“竞争”、“平等”的客观要求,使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废除经济上、政治上的封建束缚,提出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以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反封建政治斗争的需要。

这为政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结论:

  政党是近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在反对封建专制的革命中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1)最早出现的资产阶级政党是什么样的政党?

最早出现的资产阶级政党是17世纪70年代英国的辉格党——代表当时的革新派,后来改为自由党。

托利党——代表当时的保守派后改为保守党。

资产阶级政党在夺取政权以前,是号召与组织资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反对封建统治的政治组织。

在夺取政权以后,就逐渐成为资产阶级统治、剥削和压迫劳动人民实行资产阶级专政的工具。

(2)有了资产阶级政党是否也同时产生无产阶级政党?

无产阶级政党又是怎样形成的?

  世界上最早的无产阶级政党是1847年在英国伦敦建立的共产主义者同盟。

  同资产阶级政党相比较,无产阶级政党产生的要晚一些,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马克思主义已经诞生并日益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在此基础上,1847年6月在马克思、恩格斯指导下,于英国伦敦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就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第一个党纲。

共产主义者同盟是世界上第一个国际性的无产阶级政党。

  世界上第一个一国范围内的无产阶级政党是1869年德国无产阶级建立的德国社会民主工党。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是在1905年,孙中山创立的中国同盟会。

中国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成立。

  政党既不是随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也不是随阶级、国家的产生而产生,而是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政党与阶级是分不开的。

2.政党的特征

首先研究什么是政党

(1)政党的含义。

  政党是指集中代表一个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的利益并以夺取、行使或参与行使国家权力为目标的政治组织。

  这一含义分为三层内容:

  ①政党是一种社会政治组织;

②它又不同于一般的政治组织,它是为取得和维持政权、或影响政治权力的行使而建立的政治组织; 

③这一政治组织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利益的,是属于一定阶级的政党。

  理解政党含义要注意八个误区:

  误区一:

政党一定是政治组织,政治组织一定是政党。

  误区二:

任何政党都代表统治阶级意志,维护统治阶级利益。

  误区三:

政党以夺取政权、掌握政权为最终目的。

  误区四:

一国有几个政党就存在几种政党制度。

  误区五:

多党制国家有多个党存在,两党制国家有两个党存在。

  误区六:

在资本主义国家操纵议会或总统选举的政党就是执政党。

  误区七:

政党性质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

  误区八:

各阶级都通过政党夺权,当代各国都由政党领导。

从对含义的分析,可以看出,政党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政治现象,具有自己独特的性质和标志。

(2)政党的基本特征。

  第一,政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A.政党的阶级性是政党的本质属性。

  因为政党都是阶级的政治组织,是阶级、阶层的政治核心,集中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的利益。

  B.判断政党阶级性质的依据。

  主要看它在实践活动中所体现的阶级利益,不是看它的宣言和它的口号。

  C.政党的两大类型。

  政党根据其阶级属性,可分为资产阶级政党和无产阶级政党。

  第二,政党具有特定的政治纲领。

  任何阶级的政党其政治纲领都明确规定了它的政治目标和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

而政治目标则是夺取政权和维护政权。

政党与国家政权的这种紧密联系是政党区别于一般政治组织、社会团体的根本标志。

  在资本主义国家,有些在野党因为党的人数少、力量弱而难于提出和实现本党单独控制政权的目标,但也提出各种主张,通过自己的政治活动迫使执政党或政府实行某种利于自己的政策。

有些社会主义国家,如我国,民主党派虽然不具有执政党的地位,但它们也通过议政、参政的方式影响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和执行,民主党派的代表人物也能以个人身份被吸收参加政府的领导工作。

如:

作为中国国民党党员的宋庆龄,生前担任我国的国家副主席。

  

第三,政党具有自己的组织和纪律。

  现代政党,一般都有自己从中央到基层的组织系统,通过各级组织把党员聚集起来,以实现党的奋斗目标。

  例如,中国共产党党章第八条规定:

“每个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必须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小组或其它特定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

  另外,一个政党的组织是否坚强完善,与这个政党的纪律是否严明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因此,政党一般都有一套成文或不成文的党纪,以控制和约束其成员的行为。

  例如,中国共产党党章中的第七章就严格规定了党的纪律,作为共产党员的行为规则,以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从以上三方面分析,对政党的基本特征有所认识,尤其强调了政党区别于其它社会政治组织的根本标志,即政党与国家政权的紧密联系。

3.政党与国家政权的关系

  资料一:

  1997年英国工党领袖布莱尔当选英国首相,进入唐宁街十号,使工党成为英国的执政党。

  资料二:

  美国43任(第55届)总统乔治·沃克·布什,2001年1月20日宣誓就职,2020年11月再次当选,进入白宫执掌政权,并组阁,使共和党成为美国的执政党,而民主党则成为在野党。

(1)当代,政党领导国家政权是普遍现象,通过以上资料可以看出,当代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都有政党并由政党执政。

资本主义国家是由资产阶级政党执政,社会主义国家是无产阶级政党执政。

从这个角度再来认识国家的性质:

即国家的性质与执政党的阶级性质是一致的。

政党为什么要领导而且能够领导国家政权?

  

(2)政党领导国家政权的原因。

  应从两个角度来认识这个问题:

  第一,领导国家政权是政党实现本阶级利益的根本途径。

  这是从政党对国家政权领导的必然性角度来认识的。

政党领导国家政权是政党的性质决定的。

任何政党都是一定阶级、阶层的社会集团的根本利益的集中代表者,而政党只有领导国家政权,才能通过法定的程序,把自己的纲领、路线和政策变成国家的法律。

把阶级的意志上升为国家的意志,并依靠国家的强制力加以贯彻执行,才能实现本阶级的根本利益。

  第二,政党具备领导国家政权的主观条件。

  这是从政党领导国家政权的可能性角度来认识的。

  主观条件是什么?

  主观条件是指政党本身的条件,即构成政党的基本要素决定政党能够领导国家政权。

政党的基本要素;

A.政党都有自己明确的政治目标和纲领并制定自己的政治路线、方针、政策,能够统一本阶级或阶层的意志和行动。

B.政党通常都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组织纪律,能充分地发挥战斗力。

C.政党通常由本阶级或阶层的积极分子所组成,并由一批最有经验,最有权威的领袖来主持,能够成为本阶级或阶层进行战斗的核心力量。

  政党由于具备这些主观条件,使它能够代表本阶级领导国家政权。

  只要是政党就都可以领导政权吗?

从一般意义上讲,是由政党领导国家政权,但具体到每个国家,并不是在这一个国家里的所有存在的政党都能领导政权,作为政党首先必须是合法的政党。

其次,必须是在选举获胜的政党或政党联盟成为执政党才能领导国家政权。

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才有“在野党”、“反对党”地位的政党。

【典型例题】

1.政党是阶级的组织,是阶级斗争的产物,但并非有阶级和阶级斗争就有政党。

关于政党的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B.是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

C.是近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关系的产物

D.是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斗争的产物

解析:

本题考查政党的产生,考查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A项错,因为无产阶级政党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B、D两项都有一定道理,但表述不完整。

社会化大生产只是为政党的产生创造了物质条件;最早的政党——资产阶级政党的产生不仅仅是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斗争的需要,也是调整资产阶级内部关系的需要,而且斗争的需要也只是政治条件。

C项更完整。

答案:

C

2.政党的本质属性是()

A.阶级性

B.政党与政权紧密相连

C.政党具有组织性

D.政党具有纪律性

解析:

本题考查政党的本质特征,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

A、B、C、D四项都是政党的特征,但阶级性是政党的本质属性,故选A项。

答案:

A

3.现代国家一般由政党掌握国家政权。

政党之所以要掌握国家政权,是因为()

A.阶级性是政党的本质属性

B.政党具有特定的政治纲领

C.政党是当代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力量

D.政党只有掌握国家政权才能把阶级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

解析:

本题考查政党领导国家政权的必要性,考查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政党必须执掌国家政权是因为掌握国家政权是政党实现本阶级利益的根本途径,故选D。

答案:

D

4.在下列资本主义国家中,实行两党制的国家有()

A.法国、瑞典

B.英国、美国

C.日本、德国

D.比利时、法国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政党制度类型的记忆能力。

选B项。

答案:

B

【模拟试题】

1.法国一位学者对西方的政党制度作了如下评价:

多党制比两党制更民主,因为两党制让选民二者择一,非此即彼,而多党制让选民有更多的选择机会。

这一评论()

A.揭示了两党制的实质

B.看到了多党制的历史进步性

C.对两党制的评价比对多党制的评价准确

D.没有认清资本主义政党制度的实质

2.从把“能否自觉地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作为吸收新党员的主要标准,可以看出()

A.政党的本质属性是阶级性

B.政党是一个历史范畴

C.政党具有特定的政治纲领

D.政党有严格的组织和纪律

3.阶级、国家、政党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下面关于三者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国家和政党都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B.国家与政党都有着鲜明的阶级性,政党的阶级性和国家的阶级性是一致的

C.一切阶级和国家政权都是由政党来领导的

D.领导国家政权是政党实现本阶级利益的根本途径

4.一切政党“不讲政治,离开了自己的政治纲领、政治路线、政治目标,也就不成为一个政党了”。

这段话说明()

A.政党必须有自己的行动纲领

B.政党必须领导政权

C.政党必须有自己的经济基础

D.政党必须有自己的阶级基础

5.2020年4月8日——12日,中央纪委书记吴官正在湖南考察时强调,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切实维护党的纪律。

这是因为()

A.党纪是党的战斗力的保证

B.任何政党都具有严格的组织纪律

C.只有这样才能依法执政

D.有严明的纪律就能实现党的奋斗目标

6.政党与政权的关系是()

①政党的政治目标就是夺取、行使与参与行使国家权力

②政权是政党存在的基础

③政党领导政权是现代社会较为普遍的政治现象

④政权的阶级性与政党的阶级性是一致的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试题答案】

1.D2.C3.D4.A5.A6.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