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选修哲学13单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86376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选修哲学13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二选修哲学13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二选修哲学13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二选修哲学13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二选修哲学13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选修哲学13单元.docx

《高二选修哲学13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选修哲学13单元.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选修哲学13单元.docx

高二选修哲学13单元

新海高中东方分校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政治试卷(选修)

命题人:

张远明

本试卷分第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卷纸上。

2.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客观题,共66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6分)

1、“柏拉图说:

“惊讶,这尤其是哲学家的一种情绪。

除此之外,哲学没有别的开端。

”这说明

A、只有在惊讶中才产生了哲学

B、惊讶是哲学的唯一起源

C、哲学开端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D、惊讶和困惑也是一种哲学

2、哲学总览一切,综括一般,仰视宇宙之无穷,俯究万类之运动,“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这说明

A、哲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B、哲学把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的关系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C、哲学是一门包罗万象、囊括万物的综合性科学

D、哲学从一般规律中概括和总结出各种特殊的规律

3、下列关于哲学、世界观、具体知识三者之间联系的正确说法是

A、哲学是世界观和具体知识的统一

B、哲学就是科学的世界观和具体知识

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D、哲学决定世界观,世界观决定具体知识

4、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A、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B、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

C、物质和意识能否辩证统一

D、自然观和历史观能否统一

5、“理生万物”,“理主动静”“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

朱熹的这一观点属于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6、被推翻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曾经哀叹:

是伏尔泰和卢梭毁灭了法国。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

A、哲学可以通过对社会弊端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指导社会变革

B、哲学对社会变革具有决定作用

C、启蒙运动使欧洲文化发展达到了顶峰,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D、哲学为社会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7、恩格斯指出:

“科学越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越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

”引文表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是

A、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

C、客观性与能动性的统一D、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8、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它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下列表格中的内容是对这四大理论成果的描述,请把序号填入相应的位置,并选出顺序正确的答案。

①毛泽东思想②邓小平理论③“三个代表”思想④科学发展观

内容描述

理论成果

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系统理论

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贯穿这一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这一思想的活的灵魂。

A、①②③④B、①④③②C、④③②①D、③④②①

9、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这里的“客观实在”是

A、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B、所有有形的物体的总和

C、自然界中客观事物的共性D、万事万物的共同属性

10、“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英国哲学家毕尔生的观点否认了

A、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B、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C、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是有规律的

D、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11、王夫之说:

“静者静动,非不动也。

静者含动,动不舍静。

”下列观点与之相符的是

A、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

B、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

C、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D、静止是绝对的,运动是相对的

12、为满足北京奥运会期间各国运动员对蔬菜种类与营养的不同需求,中国农艺师引进了多种新品种洋菜,根据北京地区厦周边省市的海拔高度来确定各种蔬菜的种植与运输方案,使洋菜“本土化”,打破了“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观念。

农艺师打破“橘生准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观念,遵循的哲学依据是

A、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B、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改变客观规律 

C、人不能改变规律,但能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具体状况  

D、客观事物的规律是客观的,思维活动的规律是主观的  

13、在日本,有一种乌鸦,能将坚果丢到公路的斑马线上,让汽车碾碎,然后再汽车遇到红灯停车时去吃。

据此,有人认为,有些动物也有意识。

这一观点

A、否认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否认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C、是正确的,有些动物确实有意识

D、否认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我国于2007年10月22日成功发送探测月球的卫星------嫦娥一号。

从“寂寞嫦娥舒广袖,吴刚捧出桂花洒的神话传说,到二十世纪以来人类的探月之旅,人类已经能够科学地认识月球。

并在征服月球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据此回答14—15题

14、对嫦娥奔月、吴刚奉酒的传说的认识,下以说法正确的是:

A、这些传说都来自人的主观意识

B、这种认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如实反映

C、世界上存在着神灵、仙子等超自然的事物

D、这是一种对客观事物虚幻的歪曲的反映,属于唯心主义世界观

15、二十世纪以来人类的探月之旅,人类已经能科学地认识月球。

这说明:

A、人类的意识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结果

B、意识是社会发展的直接产物

C、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D、随着时代的进步,人类认识必然越来越科学了

16、我国农村实行的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并不是由人随意规定的,而是由我国农村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

这说明

A、生产力的发展是客观的

B、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

C、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D、生产关系是一种经济关系

17、《物权法》的起草工作于1993年正式开始。

随后历经了九届、十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共8次审议。

其间,全国人大常委会还通过向社会全文公布草案,举行座谈会、论证会等方式,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最后在认真总结、反复修改后形成决议草案。

《物权法》的立法过程表明

A、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来源B、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

C、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有巨大的推动作用D、认识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18、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

这从哲学的角度说明了

A、任何意识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B、真理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

C、认识应该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D、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9、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

但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而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

这说明

①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②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

③对同一个确定对象的认识可以有多个真理④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A、①④ B、②③ C、①③D、②④

20、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26届会议通过了对太阳系成员进行改组的决议。

决定对太阳系的成员作新的调整,太阳系行星裁员,确认太阳系只有8颗行星,冥王星不再被视为行星。

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B、真理和谬误是没有区别的

C、人们的认识不可能相同,因此真理不可能只有一个

D、客观事物的本质不断变化,很难把握

21、气象学家洛伦兹提出,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导致其身边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引起四周其他系统的相应变化,可能两周后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

“蝴蝶效应”表明

A、事物的联系具有必然性

B、事物的联系具有直接性

C、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

D、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

22、农历丁亥年是60年一遇的“金猪年”,不少青年夫妇把孩子的出生时间锁定在该年,认为这一年出生的“金猪宝宝”有福气。

从哲学上讲,将个人命运同生肖属相联系在一起是不足取的,其依据是

A、想象的联系代替不了事物固有的联系

B、基于主观目的的行为不会产生客观的联系

C、非本质的联系掩盖不了本质的联系

D、联系是客观的,与人的活动无关

23、“博客”是英语“WEBLOG”的音译,意思是“网络日志”。

2002年“博客”在我国出现后,短短三年多时间就有上千万户,成为一种新兴的网络交流方式。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日记本搬到网上,在个人网络空间里尽情写作,交流情感,让别人更了解自己,同时也走进了别人的生活。

这说明:

A、人与人之间已经建立起平等互助的关系

B、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够推动客观事物的发展

C、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D、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

24、“100-1=0”被一些管理学家奉为定律,意在提醒人们防止因1%的错误导致100%的失败。

“100-1=0”蕴含的哲理是

①部分决定整体,整体的性质决定于部分的性质

②整体决定部分,部分的作用取决于其在整体中的地位

③整体与部分相互制约,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起着决定作用

④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5、下列属于发展的是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代替计划经济体制

B、张三体重由54公斤增加为56公斤

C、汽车由起点站到终点站

D、气温由10度上升为15度

26、由于人们观念上的差异,人们对墙体和屋面的保温性能并不关注,不少地方节能型房屋的推广进展缓慢,大多数地方建设的仍然是高耗能的传统建筑。

这告诉我们

A、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B、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

C、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D、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

27、1949年4月,在中国革命取得重大胜利的关键时刻,毛泽东在《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写道: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这首诗既表达了彻底革命的精神,也具有很强的哲理性。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体现的哲学要求是

A、要善于抓住机遇,促进质变的发生B、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质变创造条件

C、不能急于求成,拔苗助长D、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扶持新事物的成长

28、“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这是现代诗人卞之琳的《断章》中的诗句。

诗中的“你”既是看风景的人,又是被看的风景;既被装饰,也装饰别人。

其包含的哲理主要是

A、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B、矛盾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向对立面转化

C、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D、人与人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

29、“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

”其哲学寓意是

A、矛盾的存在是普遍的                

B、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C、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0、“全面展开,突出重点,标本兼治,重在治本”。

这是当前整顿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措施。

它蕴涵的哲理是

A、矛盾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B、矛盾双方有主次之分,是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C、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必须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D、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1、清朝戴延年《秋灯从话•忠勇祠联》:

“不特推陈出新,饶有别致。

”成语“推陈出新”由此形成。

这一成语包含的哲学原理是

A、对立统一原理

B、辩证否定的原理

C、量变质变的关系原理

D、新事物曲折中前进的原理

32、香港城市大学校长张信刚在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指出,条条大路通罗马,培养学生得有多样化的思维方式。

我们中国家长常强调“小孩要乖”。

乖,意味着对现有秩序的默认。

而创新则是要打破惯性思维,锻炼学生多样化的思维模式。

“乖小孩”一般情况下会缺乏

A、对权威和书本知识的尊重

B、批判精神和怀疑精神

C、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作风

D、对困难和挫折的承受力

33、邓小平南巡讲话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这一论断从根本上否定了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掀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新篇章,从此中国逐渐建立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上述论断体现了

A、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C、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D、创新推动精神文明的发展

 

年级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考试证号_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新海高中东方分校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政治试卷(选修)

总得分栏

题号

总得分

得分

第Ⅰ卷(客观题,共6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题号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4分)

二、简析题:

(每小题12分,共36分)

34、乔治•贝克莱指出:

“公园中的树木,客厅中的椅子,如果没有人在那里感知它们,它们就是不在那里的。

”他主张“存在就是被感知”,离开心灵,事物就不存在。

即他认为“物质是依赖于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你是如何看待这一论断的?

(12分)

35、某乡政府根据县有关部门的意见,要将该乡各村的部分跟耕地和果园挖成养殖水产的鱼塘,以增加水产养殖,但大多数村的农民反对这样做。

他们认为,该乡离市区近,蔬菜、柑桔销路好,又有种植蔬菜和柑桔的经验。

乡政府通过进一步论证后,决定根据该乡的具体情况加强对农民培育蔬菜的技术指导,并指导农民对橘园进行“三荒一改”,从而使农民种菜植橘经济效益可观。

⑴上述材料包含了唯物论的什么哲理?

(4分)

 ⑵该乡政府的决定如何体现这一哲理的?

(8分)

36、探究资料:

1)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2)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3)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4)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5)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6)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7)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8)好钢用在刀刃上,牵牛要牵牛鼻子。

9)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10)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

探究问题:

(1)上述成语、俗语或诗句各体现了或违背了关于哲学的什么道理?

(8分)

 

(2)试列举两个与上述例子体现的哲学道理一致的成语、俗语或诗句,并与上述例子一一对应。

(4分)

三、综合探究题(18分)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背景材料:

某校对外开放日,高二(7)班开设了一堂以“与父母对话”为主题的班会课,邀请了部分学生家长到班参加交流。

  

在班会活动中,不少学生纷纷发表了想对父母说的话:

“我爱我父母,但我希望我的家庭没有任何矛盾,父母不吵架,与子女间没有代沟,共筑和谐家庭。

”“我想对父母说,爸爸妈妈,你们什么都好,就是有一点喜欢干涉我交友的权利,不让我与问题学生交往。

”  

不少家长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我孩子不能正确对待排名,排在前面沾沾自喜、骄傲自满;排在后面灰心丧气,一蹶不振。

为此我想对孩子说,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失败乃兵家常事,生活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

在对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中,学生道德品德或公民素养也是很重要的,我们做父母的不能仅仅看到子女的成绩。

问题:

(1)运用所学唯物辩证法的道理对学生与家长的话进行评析。

(12分)

(2)请你结合材料和家庭实际,谈谈学生应该如何处理与家长的关系,并指出体现的哲学道理。

(6分)

 

高二年级政治答案(选修)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C

B

C

B

B

A

A

D

D

B

C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C

D

D

C

C

D

C

D

A

C

A

题号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答案

D

D

A

C

A

B

B

A

B

B

C

二、简析题:

(每小题12分,共36分)

34、①贝克莱的观点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②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视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而存在。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客观世界的万事万物不会因为人的意识是否感知而忽生忽灭。

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识观认为,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意识依赖于物质,而不是贝克莱所认为的物质依赖于意识。

 

35、⑴上述材料包含了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地反作用,可以指导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可以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主观符合客观。

( 4 分 )

⑵ ①该乡政府具体分析了该乡的实际情况,即离市区近,蔬菜、柑橘销路好,又有种植经验,对农民加强种植技术指导和服务。

这是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体现。

(4分)

②该乡正确决策并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使农民种菜植橘取得客观经济效益。

这是意识对物质反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的指导作用的体现。

(4分)

36、

(1)略。

每点1分,答满8点给满分。

(2)略。

每个例子2分。

满分4分。

三、探究题:

18分

37、

(1)①矛盾具有普遍性,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学生认为和谐家庭没有任何矛盾是不正确的,正确的态度应是承认矛盾,分析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父母之间,学生与父母之间应加强交流与沟通。

②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我们必须全面地正确看待排名和问题学生。

排名有利有弊,问题学生也有闪光点。

③联系具有普遍性,也具有多样性,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并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

)对学生交友,要慎重选择,做到趋利避害。

 ④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

进步和落后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转化。

(或者矛盾主次方面) ⑤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又要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增强耐挫能力。

(其他哲学道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答完3点即可得12分)

(2)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