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人员简单的医疗急救方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85180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管理人员简单的医疗急救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安全管理人员简单的医疗急救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安全管理人员简单的医疗急救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安全管理人员简单的医疗急救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安全管理人员简单的医疗急救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管理人员简单的医疗急救方法.docx

《安全管理人员简单的医疗急救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管理人员简单的医疗急救方法.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全管理人员简单的医疗急救方法.docx

安全管理人员简单的医疗急救方法

安全管理人员要懂得简单的医疗急救方法

1、人工呼吸法

  无论心跳存在与否,若长期呼吸中止,可造成机体缺氧时间稍长,便可产生不可逆转的损害。

困此,当发现患者呼吸停止时,必须争分夺秒、不失时机地进行人工呼吸,保持继续不间断供氧。

常见的人工呼吸方法有以下三种:

(1)口对口人工呼吸法

让患者仰卧,松解衣扣和腰带,除去假牙,清除病人口腔内痰液、呕吐物、血块、泥土等异物,保持呼吸道畅通。

救护人员位于患者一侧,用一只手将患者下颌托起,使其头尽量后仰,将其口唇撑开,另一只手捏住患者的鼻孔;深吸一口气,用自己的嘴对准患者的口用力吹气,可见到患者胸部隆起,然后离开患者的口、同时松开捏鼻孔的手,让其胸部收缩自行呼出,然后作下一次吹气,直到恢复自主呼吸。

吹气力度本适中,速度要均匀有规律,次数约16-18次/min(成人)、18-24次/min(儿童)为宜。

(2)口对鼻人工呼吸法

患者因牙关紧闭或外伤等原因,不能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可采用口对鼻人工呼吸法。

方法与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基本相同,只是把捏鼻改为捂口,对着鼻孔吹气,吹气量要大,时间要稍长一些。

进行口对口(鼻)人工呼吸时,应当注意:

①一定要捏(捂)住患者的鼻孔(嘴),防止空气从鼻孔(嘴)漏掉;②吹气时,施术者的嘴要完全封堵住患者的嘴(鼻),否则让空气从嘴(鼻)周围漏掉,人工呼吸就会失败;③吹气要快而有力,速度要均匀有规律,此时要密切注意患者的胸部,如果患者胸部不鼓起来,就说明人工呼吸没有成功;④患者胸部有活动后,立即停止吹气,不要一直吹下去;⑤对氰化物等剧毒物质中毒患者,不要进行口对口(鼻)人工呼吸。

(3)史氏人工呼吸法

当因故不宜进行口对口(鼻)人工呼吸时,可采用该方法。

操作要领如下:

使患者仰卧,松解衣扣和腰带,除去假牙,清除病人口腔内痰液、呕吐物、血块、泥土等异物,保持呼吸道畅通;救护人员位于患者头顶一侧,两手握住患者两手,交叠在胸前,然后握住两手向左右分开伸展180。

接触地面。

速度与其他人工呼吸法速度相同,约为16-18次/min(成人)、18-24次/min(儿童)。

2、胸外心脏挤压法

患者出现突然深度昏迷,颈动脉或股动脉缺口,瞳孔散大,脸色土灰色或发钳,呼吸停止或喘气等症状时,可认为心跳骤停,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挤压急救。

操作方法如下:

将患者仰卧在地上或硬板床上,救护人员跪或站于患者一侧,面对患者,将右手掌根部置于患者胸骨下端,避开剑突,左手掌交叉置于右手掌之上,双手肘关节伸直,上身前倾,以身体的重量垂直用力冲击下压胸骨下陷2-3cm,随后迅速将手腕放松,然后再挤压,直至患者自主心搏恢复。

挤压速度与心律相近,每分钟约30-80次(成人)、100-120次(儿童)。

在进行胸外心脏挤压时,应注意:

①不要按错位置;②不要用力过猛,防止肋骨骨折;③将患者自主收搏恢复后,带密切注意观察,以便心跳再次出现停止时能及时再次施术。

若患者同时伴有呼吸停止,在进行胸外心脏挤压时,还应进行人工呼吸。

一般做4次胸外心脏挤压,做1次人工呼吸。

可一人急救,也可以由两人同时配合进行,但要注意挤压与吹气不能在同一时间进行。

3、中毒急救方法

急救中毒往往发生急骤、病情严重。

因此,必须全力以赴、分秒必争、及时抢救。

抢救方法如下:

(1)迅速将患者救离现场

这是现场急救的一项重要措施,它关系下一步的急救处理和控制病情的发展,有时还是抢救成败的关键。

平地抢救:

二人抬或一人背;有肺水肿的患者,最好是二人抬或用担架抬。

由下而上的抢救方法(如在地沟、设备、贮藏、塔内发生中毒时):

用安全绳将患者往上吊,但应注意要有人保护,且在没有脱离危险区域之前应给患者载上过滤式或隔离式防毒面具;抢救人员须戴上空气(氧气)呼吸器并捆扎安全绳,如遇酸碱容器,救护人员还应穿戴好防酸碱护具,上边的救护人员应站在固定好的支架上,以防滑倒;上下过程应预先设好信号进行联系。

由上而下的抢救方法(如在高空管架和塔顶上发生中毒时):

从走廊或爬梯上往下抬时,必须将患者的头部保护好,应采用脚在前、头在后的方式;当用安全绳往下吊时,必须把安全绳悬挂在稳固的支架上,用布带固定患者防止摔落,下面要有人接应。

(2)采取适当方法进行紧急救护

迅速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松开衣领、紧身衣物、腰带及其他可能妨碍呼吸的一切物品,取出口中假牙和异物,保持呼吸物吸入气管。

同时,密切注意中毒者的病情变化,如有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在现场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术,不要轻易放弃。

但对甲苯-2,4-二异氰酸酯等剧毒质中毒者,不要进行口对口(鼻)人工呼吸。

皮肤接触强腐蚀性和易经皮肤吸收起中毒的物质(脂溶性)时,要迅速脱去被污染的衣物,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或肥皂水彻底清洗。

清洗时,要注意头发、手足、指甲及皮肤皱褶处。

冲洗时间不少于15min。

但有一些遇水能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如四氯化钛、石灰、电石等,则不能立即用水清洗,应先用布、纸或棉花等将其去除后再用水清洗,以免加重损伤。

此处,也可以用“中和剂”(弱酸性或弱碱性溶液)清洗。

眼睛受污染时,应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冲洗时应将眼睑提起,注意将结膜囊内的化学物质全部冲洗掉,同时要边冲洗边转动眼球。

冲洗时间不少于15min。

口服中毒者,可按具体情况一现场条件,采用催吐、洗胃或导泻等方法去除毒物。

在催吐前给患者饮水500-600ml(空胃不易引吐),然后用手指或钝物刺激舌根部和咽后壁,即可引起呕吐。

催吐要反复数次,直至呕吐物为饮入的清水为止。

如食入的为强酸、强碱等强腐蚀性物质,则不能催吐,可让其服用牛奶或蛋清解毒,保护胃粘膜。

此外,食入石油产品或出现错昏迷、抽搐、惊厥未控制前也不能催吐。

(3)迅速将患者送往就近医疗部门做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在护送途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心跳、脉搏等生命体征,某些急救措施,如输氧、人工心肺复苏术等亦不能中断。

4、烧烫伤紧急救护

(1)化学性皮肤烧伤

发生化学性皮肤烧伤时,应立即将患者移离现场,迅速脱去被化学物沾污的衣裤、鞋袜等,用足量流动清水冲洗创面15min以上。

也可使用“中和剂”(弱酸性或弱碱性溶液),如酸烧伤时,可用2%-5%的小苏打溶液冲先和湿敷,碱烧伤时,可用2%-3%的硼酸溶液冲洗和湿敷,最后再用清水彻底冲洗。

若无冲洗条件,可细心擦净水份,将患部用干净的布盖住。

新鲜创面上不要任意涂油墨和红药水、紫水等,应尽快就医。

如果是黄磷烧伤,则应用大量清水冲洗,浸泡或用多层湿布覆盖创面,以隔绝空气,阻止燃烧,不要用油质药膏涂抹,以免磷溶于油,被伤口吸收而中毒。

(2)火焰烧伤

发生火焰烧伤时,应立即脱去着火的衣服,并迅速卧倒,慢慢滚动而压来灭火焰,切忌用双手扑打,以免双手管理方式烧伤;切忌奔跑,以免发生呼吸道烧伤。

对中小面积的四肢创面可用清洁的冷水(一般10-20℃)冲洗30min以上,然后简单包扎,去医院进一步处理。

(3)电击烧伤

发生电击烧伤时,要将创口用盐水或新洁尔棉球洗净,用凡士林油纱或干净的毛由、手帕包扎好、去医院进一步处理。

(4)烫伤

对明显红肿的轻度烫伤,要立即要冷水冲洗几分钟,用干净的纱布包好。

如果局部皮肤起水泡、疼痛难忍、发热,要立即冷却30min以上,若患处起了水泡,不要自己碰破,应就医处理,以免感染。

如果烫伤部位很脏,可用肥皂冲洗,不可用力擦洗,吸干水后,包上消毒纱布。

包扎后局部发热、疼痛、并用液体渗出,可能是细菌感染,应马上到医院接受治疗。

如果衣服与皮肤粘连,不可撕拉或用水浸湿,可将多余的部分剪去,粘连部分留在皮肤上,尽快去医院治疗。

(5)化学性眼烧伤

发生化学性眼烧伤时,应立即用流动清水冲洗,以免造成失明。

冲洗以烧伤的眼睛要在下方,防止冲洗过的水流进另一只眼睛。

无法冲洗时,也可把脸部埋入清洁水中,清洗过程中一定要把眼皮掰开,眼球来回转洗涤20min以上。

如果是电石、生石灰颗粒飞入眼内,应先用蘸有石蜡油或植物油的棉签去除颗粒,再用水冲洗。

不论哪一种眼烧伤、充分冲洗后都要立即到医院眼科治疗。

5、碰撞伤紧急救护

工作场所中,经常会发生碰撞,身体各部位出现碰伤、戳伤是常明的事,有时人们不太在意,如果有疼痛感或伤及筋骨,也需紧急处理:

轻度的碰伤,可马上冷却受伤部位,可能会造成内出血,应注意静养;

尽可能受伤部们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在高于心脏的八位置,如果受伤部位不能动弹或不自然地弯曲,可能是脱臼或骨折,应立即去医院治疗。

(1)手脚扭伤脱臼紧急救护

扭伤和脱臼都是由于关节受到过大力量冲击引起的。

关节周围的组织断裂或拉长是扭伤,关节处于脱位状态是脱臼。

不论处于哪种状态,千万不可试图自己使自己关节复位或强行扭去受伤部位使其复原。

发生踝关节扭伤要静养,停止行走,尤其不要负重,同时可作如下处理:

1)用冰袋或塑料袋包装包装的冰决放在毛巾上局部冷敷,可以减轻出血、肿胀;

2)抬高下肢、患足,最好垫高2cm;

3)扭伤部位处可贴伤科药膏,并可内服七厘散、红药片、跌打丸等中成药;

4)有陈旧性扭伤的患者,平时穿高腰鞋,以保护踝部;

5)发生脱臼时,要用绷带和固定物固定受伤部位,到医院治疗,没有绷带和固定物时可用手绢、领带、长筒袜、撕开的衬衫、杂志、树枝、纸箱等替代。

(2)骨折紧急救护

骨骼因处伤发生完全断裂或不完全断裂叫骨折。

骨折时,局部疼痛,活动时疼痛剧烈,局部有明显肿胀并出现明显变形。

骨折的急救非常重要,应争取时间抢救生命,保护受伤肢体,防止加重损伤和伤品感染。

出现骨折应采取:

1)若伤口出血,应先止血,然后包扎,再进行骨折固定;

2)固定伤骨可用木板、杂志、纸箱等作支撑物固定伤骨,不要试图自己扭去或复位。

固定夹板扶托整个伤肢,包扎骨折断端的上下两个关节,这样才能保证骨折部位固定良好;

3)固定时,应在骨突处用棉花或布片等柔软物品垫好,以免磨破突出的骨折部位;

4)固定骨折的绷带松紧应适度,并露出手指或脚趾尖,以便观察血液流通情况;

5)立即送医院骨科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