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题和论述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83652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68.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材料题和论述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材料题和论述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材料题和论述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材料题和论述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材料题和论述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材料题和论述题.docx

《材料题和论述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题和论述题.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材料题和论述题.docx

材料题和论述题

材料题和论述题

A卷

材料分析题:

(从下面3道题中选取2道回答问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对世界的本质问题存在着不同的哲学观点,现将有关材料摘录如下,并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1]泰勒斯认为万物由水产生,又复归于水;万物有生有灭,而水则是永恒的。

赫拉克利特认为这个世界,对于一切存在物都是一样的,它不是任何神所创造的,也不是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

[材料2]毕达哥拉斯认为:

从数目产生出点,从点产生出线,从线产生出平面;从平面产生出立体;从立体产生出感觉所及的一切物体,产生出四种元素:

水、火、土、空气。

这四种元素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互相转化,于是创造出有生命的、精神的、球形的世界。

[材料3]东汉哲学家王充认为:

天履于上,地偎于下,下气蒸上,上气降下,万物自生其中间。

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材料4]恩格斯指出:

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

[答案要点]本题考查的是唯物主义运动观的相关理论。

材料1反映了物质的绝对运动,承认了物质的相对静止。

(4分)

材料2强调了物质的绝对运动,否认了物质的相对静止。

(4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任何物质的存在应该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赫拉克利特的观点体现了物质存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是正确的辨证的观点。

而克拉底鲁的观点否认了物质存在的相对静止,只强调其绝对运动,这属于相对主义、诡辩论,因此是错误的。

(7分)

3、[材料1]马克思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全都是具有意识、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追求某种目的的人……行动的目的是预期的,但是行动产生的结果结果起初似乎还和预期的目的相符合,到了最后却完全不是预期的结果”。

[材料2]黑格尔认为,伟大人物是“世界精神的代理人”,拿破仑代表了“世界精神”,他“骑着马,主宰全世界”。

世界历史是伟大人物和王朝的历史,“而不是一般人民的历史”。

请回答:

材料1、2分别是什么观点?

对比材料1,请分析指出材料2的错误。

[答案要点]

材料1:

人的主观意愿和意识是不能改变社会发展的规律的。

(4分)

材料2:

认为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创造者。

(4分)

分析: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是社会存在决定了社会意识,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社会客观规律运动的结果,而不是英雄个人意识所决定的。

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作者,也是历史的剧中人。

英雄个人只是加速或减缓社会的发展,并不能改变社会的发展规律。

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更好的发展。

(7分)

论述题:

(从下面2道题中任选1道回答问题,本题20分。

1、试用普遍联系原理分析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意义。

答案要点:

联系的定义。

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任何事物都是统一的联系之网上的一个网结,并通过这个联系之网体现出联系的普遍性。

(4分)事物联系的普遍性有三层含义:

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

第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

第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交互作用中,不存在完全孤立的东西(6分)。

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和持续的发展。

联系实际论述(10分)

2、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本学期课内实践环节,谈谈自己的认识。

答案要点:

所列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内容(5分)

参加课内实践环节的角色和任务以及完成情况(5分)

具体的感想和认识(10分)

B卷

1、用历史唯物主义相关原理分析下列材料:

[材料1]爱因斯坦认为:

“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根据,怎样用它?

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

刀子在人类生活上是有用的,但它也能用来杀人。

[材料2]科学悲观主义认为,目前世界上存在的全球性问题,如环境污染、失业、战争、民族文化的衰退、精神堕落、贪图享受等,都是科学的罪过,要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就应该回复到不要科学的古代社会甚至原始社会状态中去。

[材料3]科学乐观主义则认为,科学技术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会提供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手段,真挚可以依靠自然科学去解决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

请回答:

(1)材料2与材料3在本质上是否相同?

(2)材料1与材料2、材料3相比,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3)比较材料1、2、3,请回答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如何看待科学技术的?

[答案要点]

(1)科学悲观主义与科学乐观主义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表现形式相反而已。

二者的共同特征是科学单线论,或者说科学至上论,二者都是从科学出发;只不过科学悲观主义把一切问题都归罪于科学,而科学乐观主义则把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归结为科学。

(5分)

(2)爱因斯坦的观点不同于科学悲观主义和科学乐观主义,他把科学技术与人的作用联系在一起,在看到科学技术强有力的作用的同时,更重视人的作用。

科学技术作为人类的工具是中性的,工具对人与环境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完全取决于使用工具的人。

(5分)

(3)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技术是历史上对社会发展起重大推动作用的进步力量,在当代社会,科学技术的作用更为重要,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但是生产力对社会的作用要通过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通过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来展开。

生产力的作用与社会制度以及人的价值观念是分不开的。

因此我们在坚持先进生产力对社会的巨大推动作用的同时,必须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科学的发展要与人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发展、环境的发展统一起来,只有在科学技术、社会、人的相互作用的系统中,我们才能全面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

科学悲观主义和科学乐观主义的共同问题,就是只见物不见人。

马克思主义要求又见物又见人,并要由人来控制物的发展,使科学技术的发展受到人的控制。

(5分)

2、[材料1]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指出:

“不成熟的理论,是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

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还隐藏在不发达的经济关系中,所以只有从头脑中产生出来。

社会所表现出来的只是弊病;消除这些弊病是思维着的理性的任务。

于是,就需要发明一套新的更完善的社会制度,并且通过宣传,可能时通过典型示范,从外面强加于社会。

这种新的社会制度是一开始就注定要成为空想的,它越是制定得详尽周密,就越是要陷入纯粹的幻想。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4页)

[材料2]列宁指出:

“空想社会主义没有能够指出真正的出路。

它既不会阐明资本主义制度下雇佣奴隶制的本质,又不会发现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也不会找到能够成为新社会创造者的社会力量……”(《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3页)

请回答:

(1)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性。

(2)为什么社会主义能够实现从空想到科学发展?

[答案要点]

(1)空想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批判、否定资本主义的社会思潮,是历史上进步的思想体系,但不是科学的思想体系。

其历史局限性在于:

第一,空想社会主义者只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却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 第二,空想社会主义者要求埋葬资本主义,却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第三,空想社会主义者憧憬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

总之,空想社会主义虽然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但是不具备科学的和实践的品格。

(7分)

(2)马克思恩格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经济原因,找到了实现理想社会所依靠的力量和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

由于这两个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现实。

(8分)

 

3、[材料1]某企业为了追求效率,推行差别工资,使劳动者收入差距扩大。

[材料2]一些企业在竞争中落败,为了解决困难企业职工和低收人职工的生活问题,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救济措施,并积极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请回答:

(1)运用有关原理,分别说明材料1、2的合理性。

(2)两类做法之间是否存在矛盾?

根据上述材料作简要概括和分析。

[答案要点]

(1)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要求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完善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以追求效率的最大化。

在生产力中,劳动者是决定性的因素;为了使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充分施展出来,企业必须将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与其劳动业绩相挂钩,以鼓励多劳多得。

(5分)

(2)价值规律对经济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存在一些消极的影响。

例如,在竞争中造成商品生产者优胜劣汰,造成分化,在整个社会范围内产生公平与效率的矛盾。

为此在充分发挥价值规律作用的同时,政府必须采取措施,把价值规律的消极作用降低到最小。

政府对困难、破产企业的职工,实施救济、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就是具体表现。

(5分)

(3)企业追求效率和政府维护公平的做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其一,我们建立的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要求效率,社会主义强调公平。

所以必须把二者结合起来,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

其二,效率与公平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效率是实现公平的物质基础,公平的最终实现要以效率的较大提高为前提。

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效率的重要条件,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有助于形成和谐安全的社会环境,能够有效地调动各方面的生产经营积极性,促进效率的提高。

(5分)

论述题:

(从下面2道题中任选1道回答问题,本题20分。

1、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讲,“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试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论述如何科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答案要点:

答: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1)相互区别:

矛盾的普遍性也叫共性,矛盾的特殊性也叫个性.共性概括了事物的共同本质,个性包含具体事物的独有的特点。

(2分)

(2)相互联系:

共性存在于个性当中,个性包含共性。

(2分)(3)相互转化:

由于事物范围的及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史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时间和范围内则成了特殊性,反之亦然。

(2分)

所谓封闭僵化的老路就是指改革开放前的传统社会主义路子,当然也包括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路子。

改旗易帜的邪路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完全放弃社会主义的旗帜,走资本主义的路子。

还有一个也是指我们不能照搬现在在一些西方由社会民主党执政的发达国家所主张的民主社会主义道路,因为这不适合我们中国国情。

我们只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党和人民经过长期实践探索出来的正确道路。

(6分)

这一原理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社会主义基本特征是普遍性,即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无产阶级专政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

中国特色就是特殊性,体现在中国具体的国情上,即生产力水平低,发展不平衡,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相对较少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把社会主义的普遍特征与基本国情结合起来的产物。

改革开放以来进30年的实践证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是完全正确的。

在经济上坚持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多种所有制相结合,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制度相结合;在政治上坚持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在思想文化上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的精神文明,它必将带领我们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8分)

2、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本学期课内实践环节,谈谈自己的认识。

答案要点:

所列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内容(5分)

参加课内实践环节的角色和任务以及完成情况(5分)

具体的感想和认识(1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