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语言论读书笔记的汇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82838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1.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关语言论读书笔记的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有关语言论读书笔记的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有关语言论读书笔记的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有关语言论读书笔记的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有关语言论读书笔记的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有关语言论读书笔记的汇总.docx

《有关语言论读书笔记的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语言论读书笔记的汇总.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有关语言论读书笔记的汇总.docx

有关语言论读书笔记的汇总

有关语言论读书笔记的汇总

《语言论》是爱德华·萨丕尔的一部代表作。

全书共分11章,主要论述语言的性质、形式、结构、演变以及它跟思维、种族、文化等方面的关系。

萨丕尔作为语言学家和人类学家,显然对“什么是语言”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全书的第一章就阐述了其对于语言本质的看法。

对于语言,我们太过熟悉,正因为如此,对它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并不如想象得那么容易。

首先,萨丕尔将走路与说话进行比较,以此来说明“语言是一种非本能性的、获得的、‘文化的’功能”(《语言论》第4页)。

在这里,突出强调了“文化的”功能,即将语言的本质属性放到人类社会的大环境中考虑,加强了言语与社会环境的关系,这也是萨丕尔作为人类学家与众不同的着眼点。

作者认为更改一个人的生活的社会环境完全能够改变这个人的言语,他的言语的形成有赖于周围人们的言语,“正象不同民族之间,宗教、信仰、习俗、艺术都有差别一样”,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参杂了大量的人的因素,以及社会长期积淀下来的“习惯”。

为了论证语言的“非本能性”,作者又将语言中的象声词和感叹词抽出来进一步说明语言是“人脑的创作,想象力的发展”(第7页)。

这个观点当然无可厚非,在论证过程中,作者将象声词定位在对于自然声音的“摹拟”上,象声词,顾名思义,我们很容易认识到它是对自然界固有声音的模仿;但是作者认为感叹词同样也是“自然声音的习俗的定型”(第5页),这就让我产生了一些困惑:

如果说我们惯用的感叹词,例如:

“啊”,“噢”,“哇”等是对自然的模仿,那么那么它们又是对自然界中哪些声音的模仿呐?

不能否认感叹词的与其他语言成分一样于自然所启发的、人脑的创作,但既然肯定了其与自然声音的联系,我认为为了确保论证的严密,就应该加上相关的例证,使得结论更加的可信。

在说明了语言不是什么之后,作者为语言下了一个可用的定义:

“语言是纯粹人为的,非本能的,凭借自觉地制造出来的符号系统来传达观念、情绪和欲望的方法”。

这个定义概括了前人“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和“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这两种观点,并把它们有机地结合了起来。

从文中可以发现,萨丕尔并不否认心理—物理基础对于语言的必需性,但是,他认为,语言的研究决不是对于作为语言基础的生

理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研究,而应当是讨论语言——“这个任意性符号系统的功能和形式”。

萨丕尔认为语言的本质在于“把习惯的、自觉发出的声音(或是声音的等价物)分派到各种经验成分上去”(第10页)。

萨丕尔还特别点明,这里的“经验”并不是各个的、个别的经验,而是人们所共有的简化了的抽象出来的概念符号,其中不可避免地要涉及“思维”这个问题。

在这样的框架内,萨丕尔开始着手讨论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作者认为语言不但是交际的工具,而且也是思维的工具,没有语言,思维是不可能的。

思维活动,尤其是抽象思维活动,必须借助于语言,不能离开语言而单独进行。

乍一看这一观点十分接近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说的: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观念是不能离开语言而存在的”,但细究一下还是有很大差异的。

一般而言,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使用并不总与概念有关,一个个单个概念的联合可能并不具有概念的意味,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语言就是这样一种为个别印象所占据的东西,在更高的水平面上,譬如焦点中只有抽象的概念和它们的关系的心理状态,它仍然和意识的内在内容平行。

因此,从语言的观点发出,按照萨丕尔德说法,

思维的定义可以是:

“言语的最高级的潜在的(或可能的)内容,要达到这内容,联串的言语中的各个成分必须具有最完满的概念价值”(第13页)。

作者将语言界定在符号的表现的最高、最概括的水平上的思维的外表,认为思维将语言的内容精炼的解释了之后,便能从语言中看出思维。

因此语言决不是“贴在了完成了的思维上的标签”,作为一种结构来看,它的的内面是思维的模式。

在这一层面上,萨丕尔区分了语言与思维。

对于语言与思维,作者还认为他们是相互作用的。

一方面,语言的成长要充分依赖思维的发展,当原有的语言不足以表达人类的思维时,人们便借助想象等方法创造出更多的新的语言成分。

另一方面,思维的运作是通过语言来完成的,或者说,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只有在思维过程中运用才有存在的意义,当人脑在进行想象或推理的时候,就已经默默念出了一连串的语言成分。

萨丕尔用一个形象的比喻,道明了语言与思维的这种相互作用:

“工具使产品成为可能,产品又改良了工具”(第15页)。

作者对于语言与思维的论述看似十分辨证,与马克思等唯物主义哲学家的观点没有多大差别,但是我们还是能在字里行间发现作

者对“语言决定思维”的片面强调,以及对“语言先于思维”的强烈暗示。

萨丕尔说:

“正象数学推理非借助一套适当的数学符号不能进行一样,没有语言,思维的产生和日常运用未必更能想象……作者本人颇以为许多人觉得能不用语言来思想,甚至推理,只是一种错觉”(第14页)。

在第一章文末,作者甚至明确地表示相信语言甚至比物质文化的最低级发展还早,这无疑脱离了唯物主义的观点,带上了作者鲜明的个人印记。

爱德华·萨丕尔关于“语言是什么”的论述,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人类学家对语言本质的认识,也为我们在课程讲义之外,明晰语言的本质打开了一扇窗户。

摘要:

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对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形成、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其语法理论对中国语言研究,特别是对汉语语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布龙菲尔德语言论向心结构离心结构

列昂纳德·布龙菲尔德是二十世纪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奠基人。

他在美国语言学界的地位,有如索绪尔在欧洲语言学界的地位。

布龙菲尔德(LeonardBloomfield,1887-1949),1887年4月1日出生于美国芝加哥。

北美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先导人物之一。

19岁毕业于哈佛大学。

嗣后转入威斯康星大学师从E·普罗科什攻读语言学,1909年在芝加哥大学获博士学位。

布龙菲尔德从研究日耳曼语系和印欧语系入手,继而研究了普通语言学和阿尔表琴语等语言。

他曾在很多大学任教,最后执教于耶鲁大学,并任该校高级语言学教授。

他在语言学理论上发展了索绪尔的结构主义思想,又进一步具体化,并有所创新,于1933年出版了他的代表作《语言论》。

这部著作可说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奠基之作,对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形成、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使得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成为世界结构主义语言学中发展最完备、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

为了与索绪尔的结构主义相区别,有的又称美国的结构主义语言学派为描写主义语言学派。

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对中国语言学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他的很多分析语言的方法直到今天仍为我国的语言学家所采用,用来分析汉语及其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对我国语言学的研究及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语言论》全书共二十八章:

可以分为上下两部分。

1-16章属于共时语言学,后半部分17—28章属于历时语言学。

第一章到第四章论述语言学的一般问题;第五章到第八章论述音位学;第九章至第十六章论述语法和词汇;第十七章至第二十八章论述比较法、方言地理学、语言演变、语义变化、借用等。

我们的评价重点放在前十六章。

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和其他重要论著的主要意义在于提出了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派研究语言的基本原则和描写语言结构的总框架。

(一)区分语言的共时系统和历史演变

在语言理论方面,布龙菲尔德受索绪尔影响,在基本观点上有许多一致的地方,这首先表现为区分语言的共时系统和历时演变,并把共时系统的语言看作一个符号系统。

布龙菲尔德和索绪尔一样,为了确定语言学的真正研究对象,主张把言语和语言区分开来,认定语言学只管语言。

他说:

“对我来说,也像对索绪尔(参看他著的《普通语言学教程》)一样,在某种程度上和萨丕尔(参看他著的《语言论》)一样,认为这一切,即索绪尔所谓的“言语”,处于我们语言科学的范围之外。

……语言学只管语言,即索绪尔所谓的“语言”的那些对说某个社群的语言的所有的人都是共同的特征,如音位﹑语法﹑词汇,等等。

它们都是抽象的,因为它们只是言语的话语中(复现)的部分特征。

……语法和词汇的说明归根到底是抽象的。

布龙菲尔德认为,要研究这样确定出来的语言,必须区分语

言的共时系统和历时演变。

他在对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第二版的评论中说:

“这个刚性系统,即“描写语言学”的对象,就是我们所说的“语言”。

但是“言语活动”也包括了更多的东西,因为组成社群的人们并不是完全一致地按照这个系统说话的。

实际的言语,不仅在系统所不确定的东西(例如每个音的确切的语音性质)上有变异,而且系统本身也可以有变异,因为不同的说话人往往会背离这个系统的几乎任何一个特征。

这就出现了“历时语言学”;当“言语”的这些个人的和临时的特征在社群中变为普遍化和习惯时,它就构成语言系统中的一个变化–语音变化或类推变化,即我们在历史语法中所记载的那些变化。

布龙菲尔德主张首先把语言和言语区分开来,并把共时系统的语言看作语言学的真正研究对象。

接着又把语言的共时系统和历时演变区分开来,并把共时系统的语言看作一个符号系统。

这些基本理论后来贯彻到他的名著《语言论》中,成为布龙菲尔德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基础。

在《语言论》中,布龙菲尔德明确指出:

“任何言语社群的语言在观察者看来总是一个繁复的信号系统,……一种语言在任何时刻呈现在我们面前的都是词汇和语法习惯的稳定结构”,但是,“每种语言时时刻刻都在经历着缓慢而不断地语言演变过程”。

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到,布龙菲尔德在《语言论》中是明确区分语言的共时系统和历时演变的。

布龙菲尔德区分语言的共时系统和历时演变的这条基本原则,一直被美国描写语言学家所遵循。

把语言共时系统的描写放在语言研究的首要地位,这些被认为是美国结构语言学的突出特点。

(二)排除对心理学的依赖

布龙菲尔德在1933年1月为《语言论》写的《美国出版序言》中指出:

“?

?

公设的方法节省了讨论,因为他把我们的叙述限定在了确定的术语中。

特别是它使我们免除了心理学上的争议”。

上面引录的两段话表明,在语言研究中,布龙菲尔德力图排除对心理学的依赖。

但是,他在《语言论》第二章“语言的用途”中提出的一个有名的公式却使一些学者对他提出的“排除心理学”的基本原则深表怀疑。

布龙菲尔德提出的有名公式是:

S→r?

s→Rps:

(刺激反映论)

其中,S:

表示实际的刺激

R:

表示实际的反应

r:

表示语言的替代性反应

s:

表示语言的替代性刺激

布龙菲尔德说:

S和R都是“实际事项”,从某意义上说,是存在于语言之外的,r和s都是“言语事项”,是语言学家所关心的。

为了说明这个公式,布龙菲尔德讲了一个小故事:

杰克和琪儿(假定他们是兄妹关系或者夫妻关系)沿一条小路走着。

琪儿饿了(“她的某些肌肉在收缩,有些液体,特别是胃液,分泌

出来”),而且看到一个苹果(“光波从红色的苹果那儿反射到她的眼睛里”),即s;于是,她“在喉咙和嘴巴里做一些动作,发出一点声音”,即r;杰克听到了,即s;接着,杰克爬上树去,为琪儿摘来苹果,即R。

疑问:

很清楚,运用这种“刺激——反应”的理论来解释言语行为,是行为主义的。

它跟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相吻合,是从心理学来的,怎么还标榜“排除”对心理学的依赖呢?

关于这个问题,布龙菲尔德在为《语言论》写的《美国初版序言》中做了比较确切的说明。

他承认,他1914年出版的《语言研究导论》是建立在冯特心理学体系上的,但申明,在1933年出版的《语言论》里,“我力求避免这样的依赖性,我只用阐明事实的方法,在少数几个论点上,讲述了目前两种主要心理学倾向在解说方面的差异。

心灵主义学派是想用一种心灵方面的说法来作为语言事实的补充,……机械论者的主张是,在阐述这些事实时不要做这种辅助因素的假定,我之所以力求适应这种主张,不仅仅因为我相信机械论的观点是科学探讨的必要形式,而且还因为我认为以自己的立足点为基础的论述,比起另一种仰仗另一个人的或变化无常的各种论点来,是要更为扎扎实实,更为易于掌握的。

他排除对心理学的依赖,其实际含义是反对传统心理学的“心灵主义”,强调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机械主义”,并认为,只有排除对“心灵”的依赖,才能建立起独立自主的语言科学,才可以保证研究取得的成果。

(三)提出语言的科学描写的标准

姓名:

XX学号:

XXXXXXXX班级:

20XX级XXXX班

摘要:

布龙菲尔德是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他的著作《语言论》也是一部优秀作品,在语言学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集大成之作。

《语言论》一书制定了语言结构的总框架,其中谈到了许多研究语言学的原则和方法,对我们研究语言学的产生、内在规律以及发展都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

布龙菲尔德结构主义语言学语言与文字语言用途

列昂纳德·布龙菲尔德是二十世纪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奠基人。

他由日耳曼语系和印欧语系入手,继承并发展了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

布龙菲尔德并没有止步于接受索绪尔的理论,他将语言学具体化,并在此基础上创新,由此于1933年发表了他的著作《语言学》。

(《语言学》一书是布龙菲尔德1914年《语言学研究入门》的修订本)

一、全书简析

布龙菲尔德的《语言学》共分二十八章,可以在内容上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章至第十六章为共时语言学,第十七章至第二十八章为历时语言学。

其中共时语言学中,第一章到第四章论述语言学的一般问题;第

五章到第八章论述音位学;第九章至第十六章论述语法和词汇。

而历时语言学中则主要论述比较法、方言地理学、语言演变、语义变化、借用等。

可以说,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一书内容几乎涉及了语言学的所有方面,构成了一个全面而具体的语言学体系,既使得读者更加明晰语言学的结构和主要内容,又具有开创性,对全世界语言学的发展都有巨大的帮助。

比如:

布龙菲尔德的语言学理论对中国的语言学发展就有很大影响,他的语言学分析方法现在仍有很多为中国语言学家所采用,用以分析方言以及少数民族语言。

语言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艺术,它随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

语言产生之初,只是简单语素的组合,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维方式、认识能力的提高,语言也日益丰富完善。

语言的生命存在于人类社会对它的使用过程中。

语言因人类认识事物和互相交流的需要而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完善。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漫长的历史画卷中留下了它发生、发展、变化或消亡的轨迹。

布龙菲尔德《语言论》中的语言学系统研究内容主要从语音层、语义层和语法层三个层面分析,与我们所学的基本一样。

但《语言论》中有许多布龙菲尔德的创新之处,比如:

提出语言的科学描写的标准,排除对心理学的依赖,主张从“形式”入手,谨慎对待“意义”等。

由于我对语言学的理解及学习有限,目前水平尚浅,因此本报告中大体分析一下语音、语义和语法三个层面,之后主要分析《语言论》中第二章“语言的用途”,就这一章节谈一些个人观点以及语言学家的相关观点。

二、三个层面的分析

首先,在语音层上,布龙菲尔德先生首先给语音学和音系学下了定义。

语音学是关于语音的发出、传递与接受的科学,也就是现代语音学的发音语音学、声学语音学和听觉语音学。

音系学是具有限制、能区别意义的语音的科学,也就是关于音位的科学。

事实上,语音学又可以分为生理音位学、物理音位学,此外还有实用语音学。

音位是区别语言特征的最小单位,其主要的类型有噪音、乐音等。

布龙菲尔德以英语为例,对各种类型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随后对音延、音长、重音、音高等概念作了分析,并且根据发音方式研究各种变异,把语音的结构分为主音位和次音位两类。

布龙菲尔德还使用了“替换法”研究音位学,这也是创举性的做法。

其次,在语义层面,布龙菲尔德在其研究中提出了对语言意义研究的看法。

他认为,意义是“说话人发出语言形式时所处的情境和这个形式在听话人那儿的所引起的反应”,“语言学的描写工作在于对语言形式作出比较严格的分析,同时假定这些语言形式具有固定的和可以确定的意义。

”与语言的形式相比,布龙菲尔德认为意义的研究有其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是难以界说的,所以语言研究应该立足于形式。

布龙菲尔德对于主观性的“意义”提出质疑,这是可以理解的,但他并未在其理论中否定意义的重要性,“言语——话语,无论它本身多么微不足道,只要它有一个意义,它就是重要的,因为意义包含着言语——话语所联系的重要东西,即实际活动。

”他也认为,完全否认语义研究的人“是根本不存在的”。

事实证明,布龙菲尔德在他的《语言论》中是中国没有抛开对于

意义的研究,相反还多次提到“语言研究必须包括意义的考虑和运用”。

最后,在语法方面,他从语法的角度提出了研究语言的方法,从句型上,布龙菲尔德通过语调变化特征和选择特征来区分不同的句子类型。

他把语言分为两大句子类型,完整句和小型句,并作具体分析;从句法上,他依照传统的方式,把语法分为句法和词法两部分,先讲句法,他认为短语和句子都属句法部分,“一个语言的自由形式(词和短语)在较大的自由形式(短语)里出现,是按变调、变音、选择和语序这些语法单位来安排的。

任何有意义的、重复出现的这些成套的语法单位就是句法结构。

”可见布龙菲尔德基本上还是从语音的角度分析语法的。

他在分析短语时,提出了两个重要的概念,向心结构和离心结构,并且运用向心结构和离心结构的方法,把合成短语分成具体的类别,他认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由形式结合成一个短语称为合成短语。

关于语法形式的配对方式,布龙菲尔德也把它分成了四种,即词序、变调、变音、形式的选择。

三、浅析第二章“语言的用途”

在《语言论》第二章中,布龙菲尔德认为“在语言研究中,最困难的一步就是第一步”也就是确定语言研究对象,而语言的研究对象不是文字,“文字并不是语言,而只是利用看得见的符号来记录语言的一种方法。

”“优美的或‘正确的’言语的区分,是一定社会条件的副产品”,“语言学家的任务,有一部分就是查明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说话的人们赞许或非难某个形式,而且对于每一个具体形式都要查明为什么会有人赞许和

非难。

”他认为语言就是声音和意义的结合“在人类的语言里,不同的声音具有不同的意义。

研究一定的声音和一定意义如何配合,就是研究语言”认为语言学只管语言,语言是言语的话语中的部分特征。

言语是具体的,语言是抽象的。

我们所学的北京大学出版的《语言学纲要》一书中,有关语言的用途,名之为“语言的功能”,大体意义相同,内容虽非一致,但主要都是从语言的信息传递功能、人际互动功能和思维功能三个方面来说的。

不同的是,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阐述的更加具体,举例更加详尽,当然,所涉及的专业名词及抽象概念也更多更复杂。

很显然,《语言论》更适合专业语言研究者研究,与针对以大学生为主的受众编制的《语言学纲要》有很大不同。

比如,《语言论》一书第二章中列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假设杰克和琪儿正沿着一条小路走去。

琪儿饿了,她看到树上有个苹果。

于是,她用她的喉咙、舌头和嘴唇发出一个声音。

杰克接着跳过篱笆,爬上树,摘下苹果,把它带到琪儿那里,放在她的手里。

琪儿就这样吃到了这个苹果。

布龙菲尔德将此例子分为三部分,即:

A言语行为以前的实际行为,B言语,C言语行为以后的实际行为。

然后开始了详尽的分析,从说话人的刺激和听话人的反应,分析到二人关系,并以S和R代表刺激和反应,说明“语言可以在一个人受到刺激(S)时让另一个人去做出反应(R),并在接下来分析出“劳动分工以及人类社会按分工原则进行活动,都依靠语言”等许多语言学内容。

在这个例子中,布龙菲尔德还提到了声波

前面四章谈语言哲学的背景、简要介绍语言哲学一些基本论题,中间九章介绍从索绪尔到乔姆斯基20世纪重要语言哲学家。

14章简要介绍以往哲学家对专名问题的看法,探讨指陈/意义问题,15章简要介绍语言哲学发展后期几位哲学家对隐喻的看法,探讨字面/隐含问题。

16章整体上探讨语言和现实的关系,概述我(陈嘉映)对语言哲学的见解。

本书偏重19世纪末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哲学家。

原因是这一时期语言哲学最有影响,且以后的语言理论均以此形成。

本书所作的是了解语言哲学的知识的辅导性材料。

(书中作者采取的是复述形式,学多原文出处作者声明不作详细说明,引用需区分作者个人观点还是原著者思想,最好是查阅到原文献进行阅读。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语言哲学题解

语言是所有人都有,且只有人类才有。

太初有言(逻各斯)。

语言和心灵、精神密切相关。

洪堡“语言是世界观”“语言是一个民族人民的精神,一个民族人民的精神就是其语言”。

培根“人们以心智指挥语言,但经常有这样的情况:

语言控制着人们的心智。

”先秦诸子,“白马非马”之辩,墨学逻辑对语言本性思考。

孔子的名和言,言辞达意。

后世儒学语言通道的途径。

老庄对名实在、有言无言的思考。

语言是一种心灵活动,是一种社会现象。

索绪尔认为,语言符号系统(施指系统)是纯形式,无实质用途,这个施指系统的力量乃至存在都依赖其本身的系统。

语言的系统性其分节的清晰性。

语词的“功能”在句子关系中。

“语言哲学”广泛上用法指20世纪以语言为主要课题的哲学研究,狭窄指分析哲学传统中语言哲学。

20世纪西方哲学传统分类:

1、分析哲学,主要代表弗雷格、罗素、维特根斯坦、奥斯汀等人。

2、现象学-解释学,代表人物胡塞尔、海德格尔、伽达默尔、梅格-庞蒂、德里达。

3、实用主义,皮尔士、威廉·詹姆士、约翰·杜威。

一般认为实用主义与分析哲学接近。

皮尔士被视为分析哲学-现代语言哲学开创人之一。

本书只说分析哲学和现象学-解释学两个传统,外延上“语言哲学”特指分析哲学传统的语言哲学。

内涵上“语言哲学”。

塞尔区分philosophyoflanguage和linguisticphilosophy,前者研究语言的普遍性质,如指陈、意义、真假,关心普遍哲学问题,后者研究特定语言中特定语词的用法。

万德勒区分philosophyoflinguistics、linguisticphilosophy和philosophyoflanguage。

philosophyoflinguistics语言学哲学学科对意义、同义词、句法等语言学共相进行哲学思考,对语言学理论的逻辑地位和验证方式研究。

这一学科与物理学哲学、心理学哲学并列。

linguisticphilosophy包括基于自然语言或人工语言的结构和功能的任一种概念研究。

如亚氏关于存在的思考、罗素的特称描述语理论。

philosophyoflanguage是对语言哲学原初领域剩余部分的研究,包括语言的本质,语言与现实关系和少有哲学性质论著。

如沃尔夫《语言、思想和现实》、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

陈认为对哲学理解为对重要概念的考察。

概念分属不同领域,有语言哲学、历史哲学等,其中语言与概念关系最为密切,经常不能区分概念和语词,于是一切概念考察就是语词考察,语言哲学等于是哲学本身。

这个意义上,维特根斯坦是第一个“语言哲学家”。

“一切哲学都是‘对语言的批判’”。

陈的结论是,语词是概念的最高形态,但概念考察不限于考察其最高形态,因此,不宜把哲学等同语言哲学,而应把语言哲学视作与科学哲学并列的一个格外重要的哲学分支。

第二节古希腊哲学对语言问题的思考(p5-9)

赫拉克利特。

从各个角度阐述logos,logos大致有言谈、思考、所思、所谈、所写,公理,理性,论证、尺度诸义。

一般音译为“逻各斯”。

赫拉克利特提出,“逻各斯是公共的”,是“必须遵从的共有的东西。

”他把逻各斯比作清醒人的理智、法律。

高尔吉亚主张存在无法被认知,更无法被言说。

语言与物体不同,我们用感知语言的途径不同于感知物体的途径。

语言和感觉异质,语言和存在更相异,用语言传达存在自然不能成功,而且即便可用感觉传达,但各个人感觉均不同。

可视作私有语言讨论先声,高尔吉亚还提出语言由外界事物的刺激而产生。

柏拉图《克拉底鲁篇》。

对话中,赫摩根尼主张语词约定俗成,同样东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