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反应精馏法制乙酸乙酯资料.docx
《天津大学反应精馏法制乙酸乙酯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大学反应精馏法制乙酸乙酯资料.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天津大学反应精馏法制乙酸乙酯资料
化工专业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反应精馏组号:
11
实验人员:
同组人:
实验地点:
天大化工技术实验中心624室
实验时间:
2014年4月18日指导教师:
李老师
班级/学号:
学号:
实验成绩:
反应精馏法制乙酸乙酯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反应精馏是既服从质量作用定律又服从相平衡规律的复杂过程。
2.掌握反应精馏的操作。
3.能进行全塔物料衡算和塔操作的过程分析。
4.了解反应精馏与常规精馏的区别。
5.学会分析塔内物料组成。
二、实验原理
反应精馏是精馏技术中的一个特殊领域。
在操作过程中,化学反应与分离同时进行,故能显著提高总体转化率,降低能耗。
此法在酯化、醚化、酯交换、水解等化工生产中得到应用,而且越来越显示其优越性。
反应精馏过程不同于一般精馏,它既有精馏的物理相变之传递现象,又有物质变性的化学反应现象。
二者同时存在,相互影响,使过程更加复杂。
因此,反应精馏对下列两种情况特别适用:
(1)可逆平衡反应。
一般情况下,反应受平衡影响,转化率只能维护在平衡转化的水平;但是,若生成物中有低沸点或高沸点物质存在,则精馏过程可使其连续地从系统中排出,结果超过平衡转化率,大大提高了效率。
(2)异构体混合物分离。
通常因它们的沸点接近,靠一般精馏方法不易分离提纯,若异构体中某组分能发生化学反应并能生成沸点不同的物质,这时可在过程中得以分离。
对醇酸酯化反应来说,适于第一种情况。
但该反应若无催化剂存在,单独采用反应精馏存在也达不到高效分离的目的,这是因为反应速度非常缓慢,故一般都用催化反应方式。
酸是有效的催化剂,常用硫酸。
反应随酸浓度增高而加快,浓度在0.2~1.0%(wt)。
此外,还可用离子交换树脂,重金属盐类和丝光沸石分子筛等固体催化剂。
反应精馏的催化剂用硫酸,是由于其催化作用不受塔内温度限制,在全塔内都能进行催化反应,而应用固体催化剂则由于存在一个最适宜的温度,精馏塔本身难以达到此条件,故很难实现最佳化操作。
本实验是以乙酸和乙醇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乙酸乙酯的可逆反应。
反应的方程式为:
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
实验的进料有两种方式:
一是直接从塔釜进料;另一种是在塔的某处进料。
前者有间歇和连续式操作;后者只有连续式。
若用后一种方式进料,即在塔上部某处加带有酸催化剂的乙酸,塔下部某处加乙醇。
釜沸腾状态下塔内轻组分逐渐向上移动,重组分向下移动。
具体地说,乙酸从上段向下段移动,与向上段移动的乙醇接触,在不同填料高度上均发生反应,生成酯和水。
塔内此时有4组分。
由于乙酸在气相中有缔合作用,除乙酸外,其它三个组分形成三元或二元共沸物。
水-酯,水-醇共沸物沸点较低,醇和酯能不断地从塔顶排出。
若控制反应原料比例,可使某组分全部转化。
因此,可认为反应精馏的分离塔也是反应器。
若采用塔釜进料的间歇式操作,反应只在塔釜内进行。
由于乙酸的沸点较高,不能进入到塔体,故塔体内共有3组分,即水、乙醇、乙酸乙酯。
全过程可用物料衡算式和热量衡算式描述:
1.物料衡算方程
对第j块理论板上的i组分进行物料横算如下
2.气液平衡方程
对平衡级上某组分i的有如下平衡关系:
每块板上组成的总和应符合下式:
3.反应速率方程
4.热量衡算方程
对平衡级进行热量衡算,最终得到下式:
三、实验装置及试剂
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
反应精馏塔用玻璃制成。
直径20mm,塔高1500mm,塔内填装φ3×3mm不锈钢填料(316L)。
塔外壁镀有金属膜,通电流使塔身加热保温。
塔釜为一玻璃容器,并有电加热器加热。
采用XCT-191,ZK-50可控硅电压控制釜温。
塔顶冷凝液体的回流采用摆动式回流比控制器操作。
此控制系统由塔头上摆锤、电磁铁线圈、回流比计数拨码电子仪表组成。
所用的试剂有乙醇、乙酸、浓硫酸、丙酮和蒸馏水。
四、实验步骤
1.用电子天平称量乙醇、乙酸各80g,加入塔釜内,再在其中加入几滴浓硫酸,开启釜加热系统至0.4A,开启塔身保温电源至0.2A。
开启塔顶冷凝水。
并且每10分钟记录一次电流和温度的数据。
2.当塔顶摆锤上有液体出现时,进行全回流操作。
15分钟后,设定回流比为3:
1(别忘了开小锤下边的塞子),开启回流比控制电源。
此时时间为15:
30。
之后每隔10分钟记录一次数据。
3.20min后,用微量注射器在上段、中段、下段三处同时取样,将取得的液体进行色谱分析,30min后,再取一次进行色谱分析。
4.到16:
40时,关闭塔釜及塔身加热电源、回流比及冷凝水。
对馏出液及釜残液进行称重和色谱分析(当持液全部流至塔釜后才取釜残液)两次,关闭总电源。
五、注意事项
1.注意电子天平的量程,称量物品总质量一定不能大于电子天平的量程,否则容易损坏天平。
2.塔身保温电源可以没有,但是不能过大,因为它只需起到保温的作用,如果电流过大将使塔身加热。
3.在向塔釜中加完浓硫酸之后左手要拖着盖子的铁圈,右手旋转盖子即可盖严,注意用力不要过大,否则盖子容易打不开。
4.我们组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塔釜的气味很大,及时告诉老师,老师经过处理之后问题得以解决,但是物料损失很大。
5.关于微型注射器:
用微型注射器取液时一定要洗涤数次再将液体取出;抽取液体时一定注意用力不宜过猛,否则会使注射器的细钢丝变弯,导致不能使用;取出的液体大约在10微升左右,不要只用1微升就只取1微升;向气相色谱仪打入液体时速度既不要过快也不要过慢,过快会导致钢丝变弯,过慢会造成多次进样,引起误差。
七、实验数据处理
1、计算塔内浓度分布
已知:
f水=0.3929;f醇=1.0000;f酸=0.5389;f酯=1.5264且
故以16:
20精馏塔上部液体的含量作为计算举例:
已知乙酸的沸点较高,不能进入到塔内,故塔体内共有3个组分,即水、乙醇、乙酸乙酯。
X水=14416×0.3929÷(14416×0.3929+45618×1+131634×1.5264)=2.246%
X乙醇=45618×1÷(14416×0.3929+45618×1+131634×1.5264)=18.087%
X乙酸乙酯=131634×1.5264÷(14416×0.3929+45618×1+131634×1.5264)=79.667%
对其余各组实验采用相同的处理,可得到以下表格:
取样时间为15:
50
组分
精馏塔上部
精馏塔中部
精馏塔底部
水含量(%)
2.208
2.284
2.734
乙醇含量(%)
18.925
19.586
22.992
乙酸乙酯含量(%)
78.867
78.130
74.274
表9:
取样时间为15:
50含量分析结果
图3:
取样时间为15:
50含量在塔内的分布图
取样时间为16:
20
组分
精馏塔上部
精馏塔中部
精馏塔底部
水含量(%)
2.246
2.256
2.685
乙醇含量(%)
18.087
17.579
21.295
乙酸乙酯含量(%)
79.667
80.165
76.020
表10:
取样时间为16:
20含量分析结果
图4:
取样时间为16:
20含量在塔内的分布图
如图所示,不同时间段分别在精馏塔的上部、中部和底部取样做色谱分析可知,原料乙醇在精馏塔底部含量最多;而产物乙酸乙酯在精馏塔上部含量最多,水在精馏塔中部含量最多。
我们知道若采用塔釜进料的间歇式操作,反应只在塔釜内进行,可能是各个组分的沸点不同所致。
2、进行乙酸和乙醇的全塔物料衡算
以塔顶
(1)色谱分析作为计算举例:
X水=12427×0.3929÷(12427×0.3929+29864×1+102521×1.5264)=2.547%
X乙醇=29864÷(12427×0.3929+29864×1+102521×1.5264)=15.617%
X乙酸乙酯=102521×1.5264÷(12427×0.3929+29864×1+102521×1.5264)=81.835%
组分
塔顶
(1)
塔顶
(2)
塔釜
(1)
塔釜
(2)
水含量(%)
2.547
2.531
10.588
9.870
乙醇含量(%)
15.617
15.593
38.268
37.928
乙酸含量(%)
--
--
6.705
9.256
乙酸乙酯含量(%)
81.835
81.877
50.383
51.195
表11:
塔顶及塔釜两次色谱分析结果
由上表可知塔顶产品含量平均值水2.539%,乙醇15.605%,乙酸乙酯81.856%;
塔釜产品含量平均值水10.229%,乙醇38.098%,乙酸7.981%,
乙酸乙酯50.789%。
且已知塔顶流出液的质量为45.86g,故:
M水=m总×x水=45.86×2.539%=1.164g
M乙醇=m总×x乙醇=45.86×15.605%=7.156g
M乙酸乙酯=m总×x乙酸乙酯=45.86×81.856%=37.539g
对其余各组实验采用相同的处理,可得到以下表格:
组分
塔顶
塔釜
水g
1.164
9.024
乙醇g
7.156
33.610
乙酸g
--
7.041
乙酸乙酯g
37.539
44.806
因此对乙醇进行物料衡算:
乙醇的量=塔顶乙醇质量+塔釜乙醇质量+乙醇反应质量
80.00=7.156+33.610+乙醇反应质量
故:
乙醇反应质量=39.234g
n乙醇=39.234/46=0.853mol
对乙酸进行物料衡算:
乙酸的量=塔顶乙酸质量+塔釜乙酸质量+乙酸反应质量
80.00=0+7.041+乙酸反应质量
故:
乙酸反应质量=72.959g
n乙酸=72.959/60=1.216mol
可以知道,理论上乙醇和乙酸的反应量应为1:
1,可能是因为有部分液体残留在精馏塔中,也可能是因为色谱分析存在误差所致,还有就是实验过程中乙酸大量挥发,导致乙酸剩余过少。
3、计算反应收率及转化率
对于间歇过程,可根据下式计算反应转化率:
转化率=[乙酸加料量-釜残液乙酸量]/乙酸加料量
=(80.00-7.041)/80.00
=91.20%
收率=生成乙酸乙酯量/乙酸加料量相对应生成的乙酸乙酯量*100%
=37.539÷88/(80÷60)
=31.99%
选择性=收率/转化率=31.99%/91.20%=32.50%
八、误差分析
误差较大应该主要是由于未知原因,乙酸大量挥发,虽然经过老师处理后及时阻止了其挥发,但经计算说明,导致了选择性很低。
还可能是有部分液体残留在精馏塔中和色谱分析中出现的误差所致。
九、符号说明
Fj—-j板进料量
hj――j板上液体焓值
Hj—-j板上气体焓值
Hfj—-j板上原料焓值
Hrj—-j板上反应热焓值
Lj—-j板下降液体量
Ki,j—-i组分的汽液平衡函数
Pj—-j板上液体混合物体积(持液量)
Ri,j—-单位时间j板上单位液体体积内i组分反应量
Vj—-j板上升蒸汽量
Xi,j—-j板上组分i的液相摩尔分数
Yi,j—-j板上组分i的气相摩尔分数
Zi,j—-j板上i组分的原料组成
θi,j—-反应混合物组分在j板上的体积5
Qj—-j板上冷却或加热的热量
十、思考题
1.试查文献找出除乙酸乙酯反应精馏外,还有那些产品能用反应精馏法制的?
答:
甲缩醛、异丙苯、丁酸酐等。
2怎样提高连续酯化反应的收率?
答:
采用连续式操作,即是在塔的某处进料。
在塔上部某处加带有酸催化剂的乙酸,塔下部某处加乙醇。
釜沸腾状态下塔内轻组分逐渐向上移动,重组分向下移动。
具体地说,乙酸从上段向下段移动,与向上段移动的乙醇接触,在不同填料高度上均发生反应,生成酯和水。
塔内此时有4组分。
由于乙酸在气相中有缔合作用,除乙酸外,其它三个组分形成三元或二元共沸物。
水-酯,水-醇共沸物沸点较低,醇和酯能不断地从塔顶排出。
若控制反应原料比例,可使某组分全部转化。
3.不同回流比对产物分布影响如何?
答:
当回流比增大时,乙酸乙酯的浓度比回流比小时要大,但当回流比过大时,传质推动力减小,理论塔板数增大,需要的投资增加。
4.采用釜内进料,操作条件要作哪些变化?
酯化率能否提高?
答:
釜内进料,应保证在釜沸腾条件下进料,塔内轻组分上移,重组分下移,在不同的填料高度上均发生反应,生成酯和水,转化率会有所提高。
5.加料摩尔比应保持多少为最佳?
答:
此反应的原料反应摩尔比为1:
1,为提高反应的转化率,应使某组分过量,因乙醇的沸点较低,易被蒸出,因此应把乙醇多加,比例约为2:
1即可。
6.用实验数据能否进行模拟计算?
如果数据不充分,还要测定哪些数据?
答:
能进行模拟计算。
还要测定的数据还有塔顶温度,塔釜温度,塔板下降液体量,塔板上液体混合物体积,塔板下降液体量,上升蒸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