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斯爆炸的原因及防治措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80918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0.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瓦斯爆炸的原因及防治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瓦斯爆炸的原因及防治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瓦斯爆炸的原因及防治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瓦斯爆炸的原因及防治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瓦斯爆炸的原因及防治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瓦斯爆炸的原因及防治措施.docx

《瓦斯爆炸的原因及防治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瓦斯爆炸的原因及防治措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瓦斯爆炸的原因及防治措施.docx

瓦斯爆炸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摘要

本论文介绍了矿井瓦斯的基本知识,包括瓦斯的生成。

瓦斯爆炸的原因、条件、经过及其瓦斯防治的措施、排除等相关内容。

该论文的出发点是为解决山西柳林福山国际能源公司寨崖底煤矿11盘区瓦斯排除,杜绝瓦斯事故的需要而论证的。

通过本人在生产实践中所了解的知识和经验进行了初步论证。

在论证中查阅了相关通风瓦斯规程和手册的相关要求,根据本盘区实际核定的人数、产量、矿井需风量、瓦斯涌出量,确定了对瓦斯防治的具体措施。

由于在众多煤矿事故中,瓦斯爆炸造成的危害是最大的。

从每年的煤矿事故统计来看,绝大多数事故都是因瓦斯爆炸造成的。

所以预防和控制瓦斯爆炸事故,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

瓦斯防治是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提高每个干部职工对瓦斯的认识,特别是瓦斯危害的认识和必要的防治措施,是有效防止煤矿瓦斯事故发生及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的根本。

本论文着重强调了对瓦斯爆炸的认识及防治措施。

关键词:

瓦斯爆炸;提高认识;防治措施瓦斯积聚

 

第一章绪论-------------------------------

(1)1.1引言----------------------------------

(1)

1.2瓦斯的概述----------------------------

(1)

1.3煤层中瓦斯含量------------------------

(2)

1.4瓦斯涌出和瓦斯涌出量------------------

(2)

第二章瓦斯爆炸----------------------------(3)

2.1什么是瓦斯爆炸------------------------(3)

2.2瓦斯爆炸的危害------------------------(3)

2.3瓦斯爆炸的条件------------------------(4)

第三章瓦斯爆炸的原因----------------------(5)3.1瓦斯积聚------------------------------(5)

3.2引爆火源------------------------------(6)

3.3管理因素------------------------------(6)

第四章瓦斯爆炸的防治措施------------------(7)4.1提高认识-------------------------------(7)

4.2防治瓦斯积聚的措施-------------------(8)

4.3防治引爆瓦斯的方法------------------(10)

4.3.1防治明火--------------------------(10)

4.3.2防止出现爆破火焰------------------(10)

4.3.3防止出现电火花--------------------(11)

4.3.4其他引火源的治理------------------(11)

4.4防止瓦斯爆炸灾害扩大的措施----------(11)

第五章我盘区采掘布置及通风设计----------(11)

5.1我盘区井下采掘布置简介--------------(11)

5.2我盘区井下通风系统简介和配方方案----(11)

第六章总结-----------------------------(20)

 

第一章绪论

1.1引言

瓦斯是古代植物遗体在成煤过程中的伴生物,遇火能够燃烧和爆炸。

一些煤层还能在短时间内大量地喷出瓦斯或发生煤与瓦斯突然,产生较强的动力和破坏作用。

瓦斯事故的发生,一般都具有突发性强、危害性大的特点。

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造成多人伤亡,形成严重的灾害事故。

为了杜绝我矿瓦斯事故的发生,促进我们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和保持我矿职工的安全稳定,必须坚持瓦斯综合治理的原则。

瓦斯综合治理的基本思想是:

贯彻“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瓦斯治理工作方针,树立“瓦斯事故是可预防和避免”的意识和“通风可靠、监控有效、抽采达标、管理到位”的瓦斯治理理念。

实施“可保尽保、应抽尽抽”的瓦斯综合治理战略,坚持“高投入、高素质、严管理、强技术、重责任”,变抽放为抽采,以完善通风系统为前提,以瓦斯抽采和防突为重点,以监测监控为保障,掘进先行,技术突破,装备升级,管理创新。

落实责任,实现煤与瓦斯共采,建设安全、高效、环保矿区。

1.2瓦斯的概念

瓦斯是以煤层气构成的以甲烷为主的有害气体。

有时单指甲烷。

瓦斯是无色、无味、无嗅的气体。

本身无毒,不能依靠个人的感觉来检测,必须借助仪器、仪表来检测浓度大小。

瓦斯密度较小,具有较强的上浮力。

标准状态下,瓦斯的密度为0.716kg/m3,是空气密度的0.554倍。

因此,瓦斯易积聚在巷道的上部、顶板冒落区和无风微风地区。

这些地方也是瓦斯最容易超限、积聚和易发生瓦斯爆炸事故的地方。

更是瓦斯防治的重点区域。

瓦斯有很强的渗透性和扩散性,扩散速度是空气的1.34倍。

瓦斯具有燃烧和爆炸性。

当空气中瓦斯浓度升高时就会相对降低空气中的氧气浓度。

人若误入其中短时间内就会因缺氧窒息而死亡。

因此:

凡井下盲巷或通风不良的地区,都必须及时封闭或设置栅栏,并悬挂禁止入内的警标:

“严禁入内”。

瓦斯和空气一经混合,就很难分离,因此可以通过井巷中风流的流动,将瓦斯排放出去。

加强通风是稀释、排除、防治瓦斯的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

1.3煤层瓦斯赋存与含量

瓦斯在煤体内赋存的状态主要有游离和吸附两种状态。

游离状态也叫自由状态,瓦斯以自由的气体存在于煤体或围岩的裂隙和较大的空隙内。

游离瓦斯量的大小与瓦斯压力成正比;与瓦斯温度成反比。

吸附状态的瓦斯主要吸附在煤的微孔表面上(吸着瓦斯)和煤的微粒结构内部(吸收瓦斯)。

当温度降低或压力升高时,部分瓦斯就从游离状态转化为吸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吸附现象。

当温度升高或压力降低时,部分吸附状态瓦斯转化成游离状态,这种现象叫做解吸现象。

当煤体受到破坏时,游离瓦斯离开煤体扩散到井巷和、采掘空间。

随着游离状态的瓦斯从煤体中涌出,必然导致煤体中储存瓦斯的空间压力降低,这就破坏了原有的动力平衡,部分以吸附状态的瓦斯进行补充、解吸为游离状态。

瓦斯动平衡破坏的范围也不断扩展。

所以吸附瓦斯能够长时间地、均匀地、持续地、源源不断地从煤体中释放转化为游离瓦斯并涌出。

因此,不论高瓦斯矿井或是低瓦斯矿井,如果瓦斯涌出的作业场所通风不良,都能够引起瓦斯积聚超限,存在瓦斯爆炸的可能性。

瓦斯含量是指在自然条件下,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的煤体或围岩中含有的瓦斯量。

通常以m3/m3或者m3/t来表示。

瓦斯含量的影响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煤田地质史、煤的变质程度、煤层露头、埋藏深度、煤层及围岩性质、煤层倾角、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

1.4瓦斯涌出和瓦斯涌出量

瓦斯涌出是由采动影响,煤层、岩层以及采落的煤、矸石中的瓦斯向井下空间均匀地放出的现象。

有三种形式:

普通涌出、瓦斯喷出、煤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

瓦斯涌出量是指煤层在开采过程中,单位时间内从煤层本身及围岩和邻近煤层涌出的瓦斯数量的总和,对应于整个矿井的叫矿井瓦斯涌出量,对应于一翼、采区或工作面的,叫翼、采区或工作面的瓦斯涌出量。

瓦斯涌出量仅指普通涌出,不包括特殊涌出的瓦斯量。

瓦斯涌出量有两种表示方法:

绝对瓦斯涌出量和相对瓦斯涌出量。

单位时间内涌出的瓦斯量叫绝对瓦斯涌出量。

用m3/min表示;

Qg=Q*C/100

式中Qg-绝对瓦斯涌出量,m3/min

Q-风量,m3/min

C-风流中平均瓦斯浓度,%

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40m3/min,为高瓦斯矿井。

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40m3/min,为低瓦斯矿井。

平均日产1t煤同期所涌出的瓦斯量是相对瓦斯涌出量,用m3/t表示。

qg=Qg*1440/Ad

式中qg-相对瓦斯涌出量,m3/t

Qg-绝对瓦斯涌出量,m3/min

1440=60*24(一昼夜的分钟数)

Ad-平均日产量,t/d

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10m3/t,为高瓦斯矿井。

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10m3/t,为低瓦斯矿井。

矿井瓦斯涌出量的影响因素:

煤层和围岩的瓦斯含量

地面大气压的变化

地质构造

开采规模

开采顺序与回采方法

生产工艺

通风的影响。

第二章瓦斯爆炸

2.1什么是瓦斯爆炸?

瓦斯爆炸是一定浓度的甲烷和空气中的氧气在高温热源的作用下发生激烈氧化反应的过程。

其化学方程式为:

CH4+2O2点燃CO2+2H2O+882.6kj/mol

瓦斯在高温火源作用下,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O2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的热,这些热量能够使反应过程中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迅速膨胀,形成高温、高压并以极高的速度向外冲出而产生动力现象,这就是瓦斯爆炸。

2.2瓦斯爆炸的危害

瓦斯爆炸时如果O2不足:

CH4+O2点燃CO+H2+H2O

因此瓦斯爆炸能产生大量以CO为主的有毒有害气体(当CO浓度达到0.5%时,仅仅几分钟就会造成人员死亡),爆炸事故造成人员死亡中的70%—80%是CO中毒引起的。

产生高温高压冲击波,烧伤人员,摧毁设施设备,给国家财产和人员伤亡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引起火灾和人员伤亡,引起连续爆炸,。

引起煤尘爆炸。

扩大灾情。

2.3瓦斯爆炸的条件

瓦斯爆炸的浓度

瓦斯爆炸具有一定的浓度范围,只有这个浓度范围内,瓦斯才能爆炸,这个范围称为瓦斯爆炸的界限。

最低爆炸浓度称为爆炸下限;最高爆炸浓度称为爆炸上限。

在新鲜空气中,瓦斯爆炸的界限是5%—16%。

当瓦斯浓度在7%—8%时,最容易发生爆炸。

所需点燃温度最低,瓦斯浓度达到9.5%时,爆炸威力最强,因为空气中的全部瓦斯和氧气都能参与氧化反应。

当瓦斯浓度低于5%时,由于参加化学反应的瓦斯较少,不能形成热量积聚,因此,不能爆炸,只能燃烧。

燃烧时,在火焰周围形成比较稳定的,呈现蓝色或淡青色的燃烧层。

当瓦斯浓度高于16%时,由于空气中的氧气不足,满足不了氧化反应的全部需要,只能有部分的瓦斯与氧气发生反应,所生成的热量被多余的瓦斯和周围介质吸收而降温,所以就不能发生爆炸。

当空气中混有易燃煤尘和易燃气体时,瓦斯爆炸的下限根据易燃煤尘和易燃气体的浓度增高而逐步下降。

当空气中混有惰性气体时,将使氧气含量降低,可以缩小瓦斯爆炸的界限,降低瓦斯爆炸的危险性,

瓦斯爆炸的引火温度:

点燃瓦斯所需的最低温度,称为引火温度。

一般是650℃—750℃,明火、煤炭自燃、电气火花、赤热金属表面,吸烟、放炮、安全灯网罩、架线火花,甚至撞击和摩擦产生的火花都足以引燃瓦斯。

因此消灭井下一切火源是防止瓦斯爆炸的重要措施之一。

瓦斯与高温热源接触后,不是立即立即燃烧或爆炸,而是经过一个很短的间隔时间,这种情况叫引火延迟性,这段间隔时期称为感应期。

瓦斯浓度越高感应期越长,火源温度越高,感应期越短。

井下使用矿用安全炸药进行爆破作业,虽然炸药爆炸产物的温度高达2000℃,但高温存在的时间极短,小于瓦斯爆炸的感应期。

因此,不会引起瓦斯爆炸。

但如果炸药质量不合格,炮泥充填不足、不紧或用易燃物充填炮眼、操作不当,就会延长高温存在时间,超过感应期,就能发生瓦斯燃烧和爆炸。

瓦斯爆炸所需的氧气浓度

氧气浓度低于12%时,瓦斯失去爆炸性,遇火也不燃烧。

因此12%的O2浓度称为失爆氧浓度。

瓦斯爆炸所需的氧气浓度必须达12%和12%以上。

由于氧气含量低于12%时,短时间内就能导致人窒息死亡,因此《规程》规定,采掘工作面进风流中的氧气浓度含量不得低于20%。

正常矿井中,采用降低空气中氧气含量来防止瓦斯爆炸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但是对于已封闭的火区,采取降低氧气含量的措施,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为火区内往往积存有大量瓦斯,且有火源存在,如果不按规定封闭火区或火区封闭不严造成大量漏风,一旦氧气浓度达到12%,就会发生瓦斯爆炸。

第三章瓦斯爆炸的原因

瓦斯爆炸必须同时满足:

瓦斯浓度5%—16%、引火温度650℃—750℃、氧气的浓度12%和以上,三个条件同时具备。

在井下环境中,氧气浓度在生产作业区域是具备的。

也就是说只要前两者同时具备,在生产区域就能发生瓦斯爆炸。

因此瓦斯爆炸的主要直接原因就是瓦斯积聚及火源两个因素,但是导致这两个直接原因形成是多方面原因,如:

通风设计不合理、管理不当、管理制度不完善、安全投入不到位,安全意识不清楚等,具体如下:

3.1瓦斯积聚

矿井下采掘工作面及其他地点,体积大于0.5m3的空间内,积聚瓦斯浓度达到或超过2%的现象就是瓦斯积聚,是造成瓦斯爆炸的根源。

引起瓦斯积聚的根源是:

对井下瓦斯浓度状况不了解。

矿井通风系统布置不合理、不完善。

通风设施受到损坏。

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转。

风筒断开或严重漏风。

采掘工作面风量不足。

局部通风机出现循环风。

风流短路。

采空区或盲巷瓦斯积聚。

瓦斯涌出异常。

局部地点瓦斯积聚等。

3.2引爆火源

电火花:

机电设备和电缆失爆、明接头、带电作业引起电火花。

爆破火花:

爆破封泥不足,使用变质炸药,用易燃物充填炮眼。

爆破母线和雷管脚线连接不紧、爆破母线与发爆器连接不紧。

不使用水炮泥,最低抵抗线不够、放明炮、放糊炮等。

撞击摩擦火花,(穿化纤衣服,机械摩擦)等。

明火:

煤自燃灾区、井下电氧焊、吸烟等等。

3.3管理因素

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主要是管理上存在缺陷,

(1)矿井管理哄乱,干部领导违章指挥,某些作业人员违章失职。

如;根本没有执行瓦斯检查制度和一炮三检制度是瓦斯检查工失职和技术业务素质不高,空岗、漏检、少检、假检核脱岗;不在现场交接班。

多数瓦斯事故是因某些人,尤其是特殊工种人员(瓦斯检查工、爆破工、井下电钳工及班组长等)不能尽职尽责,思想上麻痹大意,抱有侥幸心理甚至违章违纪造成。

(2)“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不强,放松对安全工作的管理,领导下井不升入,现场管理不到位、尤其是技术管理不认真,规章制度执行不严格。

隐患处理不彻底。

(3)安全投入少,导致安全隐患增加,矿井抗灾能力减弱。

(4)职工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大、安全培训不到位、工人的素质低,安全意识薄弱,违章现象严重。

(5)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为了防止瓦斯爆炸事故瓦斯检查工应做到以下几点:

遵章守纪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在工作中尽职尽责,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瓦斯隐患,严禁空班、漏检、假检、少检,必须在井下指定地点交接班,按分工区域和检查次数规定的时间、路线、地点,认真进行巡回检查瓦斯,做到三对口;

必须对分工区域内的通风瓦斯、防尘、防火、监测监控等情况进行全面认真的检查,发现瓦斯超限、积聚或其他异常情况,要立即停止,危险地点的作业,撤出人员及时报告调度室及有关部门领导,并采取措施处理;

应具有较高的技术业务素质,对任何地点的瓦斯隐患都能够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可靠的、有效措施,妥善处理;

坚持原则,不徇私舞弊,对任何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的现象予以坚决抵制和制止。

第四章瓦斯爆炸的防治措施

防治瓦斯爆炸事故,一方面必须从思想上加强培训,提高每个管理人员和员工对瓦斯爆炸形成的条件及防治办法。

另一方面加强技术及通风抽放的效果符合规定要求。

4.1提高认识

造成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有直接原因,也有间接原因。

依据安全学原理,引发事故的原因不外乎人(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物的不安全状态)、环(不安全的环境)三大因素,而人为因素往往是引发事故最直接、最常见的原因。

安全教育是为了防止矿工不安全行为,防止人为失误的重要途径。

提高一个人的认识,就是要通过坚持不懈地学习、培训和安全教育,提高

每个干部职工对瓦斯的认识,特别是对瓦斯危害性的认识。

熟知瓦斯的物理形态、化学性质、瓦斯引爆的三个条件。

清楚各类瓦斯事故前后的征兆、特点和规律,掌握灾害预防、事故抢险、矿山救护的基本知识和一般技能,增强安全意识和自主保安能力,进而学会驾驭和驯服瓦斯。

通过提高认识,确立正确的安全指导思想。

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的关系。

坚持“以风定产”和“三不生产”政策,制定合理的开采强度。

安全与生产出现矛盾时,不冒险作业.不抢进度,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组织生产。

安全教育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

(1)安全知识教育。

使矿工掌握有关事故预防的基本知识,提高矿工的安全素质,从而提高煤炭企业整体事故预防水平。

教育内容包括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安全技术知识和安全管理知识。

各种知识教育的深度可结合矿工所在岗位进行安排。

(2)安全技能教育。

通过对教育者进行培训和反复的实际操作训练,使其逐渐掌握安全技能。

在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中,使作业人员掌握完成本岗位安全作业技巧,具备相应的安全操作能力和紧急应变能力。

安全操作技能教育应结合工种岗位,按照有关规程、标准有计划地进行。

(3)安全态度教育。

通过安全态度教育使操作者尽可能自觉地掌握安全技能,克服不利于安全生产的思想和观念,树立科学的安全观念和法制观念,提高

安全意识,端正安全态度,自觉遵章守纪,搞好安全生产。

教育内容应该包括学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企业规章制度,安全形势教育和结合典型事故案例开展的安全教育等.

4.2防治瓦斯积聚的措施

加强通风管理

建立完善合理的通风系统,以保证及时排除和冲淡矿井瓦斯和粉尘,使井下各处的风速、瓦斯浓度符合《规程》规定。

要求通风系统具有较强的抗灾能力,力求简单,各用风地点必须是独立通风,不得串联通风,保证通风设施符合标准要求并且经常检查、维修。

掘进工作面的局部通风机不准无计划停风、使用双风机双电源能自动切换并实现“三专两闭锁”、挂牌制定专人管理、不准随意开停。

出现停风现象应断电撤人,再启动局部通风机。

启动局部通风机前应先按规定排放瓦斯,等工作面瓦斯浓度符合规定时再正常供风。

局部通风机要安装在距回风口大于10m的进风侧,并离地面大于30cm;全风压供给局部通风机地点的风量必须大于风机的吸风量,以防止出现风机吸循环风;风筒出风口的风量和距工作面的距离符合规定要求;风筒要求平直一条线、接头严密不漏风、逢环必挂发现破口及时修补;拐弯处要缓慢拐弯并上拐弯风筒。

采煤工作面应特别关注回风隅角的瓦斯浓度,不得超限。

采煤工作面合理的通风系统和充足的风量是保证瓦斯不超限的保障。

矿井以风定产不超能力生产。

加强瓦斯检查与监测

井下瓦斯浓度的监测与监测是我们发现瓦斯事故隐患的眼睛,也是井下各处配风的依据和采取措施防范瓦斯超限的依据。

随时检查和监测井下通风、瓦斯状况是矿井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

它可以及时发现瓦斯超限和积聚,从而采取处理措施。

使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因此矿井必须建立瓦斯检查和监测制度,设立相应的瓦斯检查和通风管理机构,配备相应的瓦斯仪器、仪表来监测监控井下瓦斯。

瓦斯检查人员发现瓦斯超限,有权立即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并向有关部门报告。

制度措施经领导批准后进行处理。

每日的通风瓦斯、监控报表送矿长等有关领导审阅。

及时处理局部积聚瓦斯

矿井瓦斯积聚是发生瓦斯事故的物质基础。

发现瓦斯积聚后,附近20m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

回采工作面上隅角处瓦斯积聚用以下方法处理:

引导分流法、风筒导排法、尾巷排放法、沿空留巷法、瓦斯抽放法、充填置换法、压风调节法、调整通风法。

巷道冒落空洞内瓦斯积聚的处理方法有导风板引风法、充填置换法、风筒分支排放法、压风排除法。

巷道顶部层状赋存瓦斯的处理方法:

加大巷道内的风量使风速大于0.5-1.0m/s、加大顶板附近的风流速度、隔绝瓦斯来源、钻孔抽放瓦斯。

采煤机附近瓦斯积聚的处理方法:

加大风量、降低瓦斯涌出量和减少瓦斯涌出量的不均衡性、延长采煤时间、减慢采煤速度、安装小型局部通风机或水力引射器吹散排放积聚的瓦斯、开采前抽放瓦斯或开采过程中边采边抽的方法降低瓦斯涌出量。

4.3防治引爆瓦斯的方法

4.3.1、防治明火

禁止在井口房、通风机房周围20m以内使用明火、吸烟或用火炉取暖。

严禁携带烟草、点火物品和穿化纤衣服入井;严禁携带易燃品入井,必须带入井下的易燃品要进过矿总工程师批准。

进行禁止使用电炉或灯泡取暖。

不得在井下和井口房内从事焊接作业,如须作业必须制定措施。

严禁在井下存放汽油、煤油、变压油等。

井下使用的棉纱、润滑油等必须存放在有盖的铁通内。

防治煤炭氧化自然,加强火区检查与管理,定期采样分析,防治复燃。

4.3.2、防止出现爆破火焰

严格炸药、爆破管理,井下严禁使用产生火焰的爆破器材和爆破工艺。

井下爆破作业,必须使用煤矿许用炸药和煤矿许用电雷管,煤矿许用炸药的选用,应按《规程》的规定执行,不合格或变质的炸药不准使用。

炮眼深度和炸药量要符合“作业规程”规定;炮眼黄泥装填要满、要实,防止爆破打筒,坚持使用水炮泥。

禁止使用明接头或裸露的爆破母线;爆破母线与发爆器的联结要牢固,防止产生电火花;爆破员尽量在进风流中启动发爆器。

禁止放明炮、糊炮。

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制度。

4.3.3、防止出现电火花

井下电气设备选用应符合《规程》要求,对电气设备的防爆性能定期、经常检查,不符合要求的要及时更换和维修;否则,不准使用。

井口和井下的电气设备必须有防雷和防短路保护装置;采取有效措施防治井下杂散电流。

所有电缆接头不准使用“鸡爪子”、“羊尾巴”、和明接头。

严禁带电作业。

局部通风机开关要设风电闭锁、瓦斯电闭锁、检漏装置等。

发放的矿灯要符合要求;严禁在井下拆开、敲打和撞击灯头和灯盒。

4.3.4其他引火源的治理

矿井中使用的如塑料、橡胶、树脂等高分子材料制品,其表面电阻应低于规定值。

在摩擦发热的部件上安设过热保护装置;在摩擦部件金属表面溶敷活性低的金属;使用难引燃性能的合金工具。

4.4防止瓦斯爆炸灾害扩大的措施

除建立完善合理、抗灾害能力强的矿井通风系统外,为防止瓦斯爆炸灾害扩大,还应采取下列措施。

1、编制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

2、安设安全装置:

安设防爆门

安设反风装置

安设隔爆装置

佩戴自救器。

第五章我盘区采掘布置及通风设计

5.1我盘区井下采掘布置简介

我盘区井下有1个回采工作面和2个掘进工作面,即,120301回采工作面、120304切眼以掘进工作面和120304切眼二掘进工作面。

5.2我盘区井下通风系统简介和配风方案

我盘区采取采用3#、4#煤层联合布置,先采3#煤层后采4#煤层的剥离开采方式,采用竖斜开拓方式。

盘区通风方式为中央并立式,通风方法为负压抽出式,斜井进风、回风立井回风。

现装备有型号FBCDZNO.24/2×220KW两台主要通风机,风叶片安装角为+3度。

井下有1个回采工作面、2个掘进工作面、9个硐室和7个其他用风地点(溜煤眼联巷、尾巷等)

11盘区井下配风方案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矿井总风量应按井下同时工作的人员(每人供给风量不少于4m3/min)和生产矿井各采煤、掘进工作面,硐室及其它巷道等用风地点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进行计算,即“由里往外”的计算原则求出全矿井总需风量。

从而保证井下作业人员有足够的氧气、保证井下各用风地点有毒有害气体稀释到安全浓度并排出井外。

保证井下气候条件得到调节。

现有通风系统必须保证各用风点供风持续稳定、安全可靠。

按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

Q矿总=4×N×K=4×160×1.2=768m3/min

式中:

Q矿总——矿井需要总风量,m3/min。

N——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取160人。

K——矿井通风系数,取1.2。

按井下用风地点风量总和计算

Q矿总=(∑Q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