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12.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78645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81.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1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1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1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1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1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12.docx

《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1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12.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12.docx

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12

2017-2018学年吉林省吉林市吉化九中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下列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的是(  )

A.铁水铸成锅B.瓷碗破碎C.钢铁生锈D.积雪融化

2.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

A.生铁B.水C.铜D.空气

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倾倒液体B.

点燃酒精灯C.

取用固体粉末D.

过滤

4.下列操作可有效降低水的硬度的是(  )

A.静置B.煮沸C.过滤D.吸附

5.化学的学习使我们学会了从微观的角度认识宏观现象,下列对宏观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干冰升华﹣﹣分子的体积变大

B.闻到远处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水变为水蒸气体积变大﹣﹣分子间间隔增大

D.氧化汞受热分解﹣﹣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6.下列金属中,不能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Cu的是(  )

A.ZnB.AlC.FeD.Ag

7.根据图中的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氯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7

B.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8

C.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

D.在化学反应中,钠原子容易得到1个电子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

B.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大量白烟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9.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人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而y不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和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正确的是(  )

A.x>y>zB.x>z>yC.z>y>xD.z>x>y

10.往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根据上述现象,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

A.滤渣中一定有FeB.滤渣中一定有Cu

C.滤液中一定有Fe2+D.滤液中一定有Ag+、Cu2+

 

二、填空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10分)

11.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铝原子:

  ;

(2)铁离子:

  ;

(3)在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

  ;

(4)1个氧分子  .

12.“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试分析:

(1)生铁和钢由于  不同,所以某些性能不同;

(2)金刚石和石墨由于  不同,所以物理性质不同;

(3)铁可以做炊具,由于其具有良好的  性;金能压成金箔,由于其具有良好的  性.

13.除去括号内的杂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CO2(CO)  .

 

三、简答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12分)

14.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用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电解水实验可知水是由  组成的;

(2)火灾现场,消防战士使用高压水枪灭火的原理是  ;

(3)实验室中收集氧气可以用排水法,原因是  .

15.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金属材料.

(1)铁生锈的条件是:

铁与水蒸气和  直接接触.

(2)根据铁生锈的条件,自行车链条采取的防锈措施是  .

(3)金属活动性顺序能帮助我们进一步学习金属性质,下列各组物质间均能发生反应

A.Fe和CuSO4溶液B.Mg和MnSO4溶液C.Mn和FeSO4溶液

①写出Fe和CuSO4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Mn、Fe、Mg、Cu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

(4)对Al、Ag、Cu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下列所选试剂组不可行的是  :

①Al、Ag、CuSO4溶液

②Cu、Ag、Al2(SO4)3溶液

③Cu、Al2(SO4)3溶液、AgNO3溶液.

16.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①煤、  和天然气常称为化石燃料.煤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气体,这些气体中,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的是  .

②随着全球能源使用量的不断增长,人类迫切需要开发新能源.目前正在开发和使用的新能源使用量的不断增长,人类迫切需要开发新能源.目前正在开发和使用的新能源有  (填一种)等.

 

四、实验题

17.某兴趣小组根据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探究.请你参与并回答: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

a  

(2)如果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填序号)该装置中还缺少  (填用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一般选择装置B和  连接(填序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8.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工业上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和氧化铁的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探究,请按要求填空:

(1)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2)实验结束后,应  (填序号)

①先熄灭酒精喷灯,继续通一氧化碳

②先停止通一氧化碳,再熄灭酒精喷灯;

(3)写出试管B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  .

 

五、计算题(共6分)

19.工业上要炼得含纯铁560t的生铁,需用含Fe2O380%的赤铁矿多少吨?

 

2017-2018学年吉林省吉林市吉化九中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下列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的是(  )

A.铁水铸成锅B.瓷碗破碎C.钢铁生锈D.积雪融化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

A、铁水铸成锅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瓷碗破碎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钢铁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积雪融化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

C.

 

2.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

A.生铁B.水C.铜D.空气

【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

【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解答】解:

A、生铁中有铁、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B、水中只有水分子,属于化合物,故选项正确;

C、铜属于纯净物中的单质,故选项错误;

D、空气中有氧气、氮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B

 

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倾倒液体B.

点燃酒精灯C.

取用固体粉末D.

过滤

【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加热器皿﹣酒精灯;固体药品的取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分析】A、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固体粉末状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解答】解:

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塞没有倒放、瓶口没有紧挨,所示操作错误.

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

 

4.下列操作可有效降低水的硬度的是(  )

A.静置B.煮沸C.过滤D.吸附

【考点】硬水与软水.

【分析】硬水是指含有较多钙镁离子的水,软水是指含有较少钙镁离子的水.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

用肥皂水;降低硬度的方法是:

加热煮沸或蒸馏.

【解答】解:

A、静置只能将不溶性的大的颗粒沉降,不能除去可溶的钙镁化合物,不能降低水的硬度,故选项错误.

B、煮沸的方法能将硬水中含有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转化为不溶性的钙镁化合物,从而降低水的硬度,故选项正确.

C、过滤是把固体与液体分离开的一种操作,能除去混合物中难溶性的杂质,不能除去可溶的钙镁化合物,不能降低水的硬度,故选项错误.

D、吸附只能吸附色素和异味,而不能改变硬度,故选项错误;

故选B.

 

5.化学的学习使我们学会了从微观的角度认识宏观现象,下列对宏观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干冰升华﹣﹣分子的体积变大

B.闻到远处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水变为水蒸气体积变大﹣﹣分子间间隔增大

D.氧化汞受热分解﹣﹣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

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

“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

A、干冰升华,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

B、闻到远处花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

C、水变为水蒸气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故选项解释正确.

D、氧化汞受热分解,是因为氧化汞分子分裂成了汞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氧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氧分子,大量的氧分子聚集成氧气,汞原子直接聚集成金属汞,该事实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

A.

 

6.下列金属中,不能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Cu的是(  )

A.ZnB.AlC.FeD.Ag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分析】根据活动性强的金属可以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进行解答.

【解答】解:

A、锌的活动性大于铜,所以锌可以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铜,故A不符合题意;

B、铝的活动性大于铜,所以铝可以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铜,故B不符合题意;

C、铁的活动性大于铜,所以铁可以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铜,故C不符合题意;

D、银的活动性小于铜,所以银不可以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铜,故D符合题意.

故选:

D.

 

7.根据图中的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氯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7

B.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8

C.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

D.在化学反应中,钠原子容易得到1个电子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分析】A、由原子结构示意图,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可知氯原子的核电荷数;

B、根据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再根据电子层的电子排布特点,可知X的值;

C、由元素周期表,可知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D、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在化学反应中,钠原子容易失去1个电子,而达稳定结构.

【解答】解:

A、由原子结构示意图,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可知氯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7,故A正确;

B、根据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再根据电子层的电子排布特点,可知X的值为8,故B正确;

C、由元素周期表,可知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故C正确;

D、在化学反应中,钠原子容易“得到”1个电子,说法错误,应为“易失去1个电子”,故D错误.

由于该题选择错误的,故选:

D.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

B.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大量白烟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分析】A、根据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镁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A、甲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正确.

B、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产生火星,故选项说法错误.

C、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大量白烟,故选项说法正确.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9.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人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而y不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和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正确的是(  )

A.x>y>zB.x>z>yC.z>y>xD.z>x>y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根据能否发生反应,可确定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解答】解:

由题意可知,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而y不反应,可知x于氢之前,y于氢后;而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z表面没有变化,说明y位于银之前,z位于银之后.由此可得出x、y、z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应是:

x>y>z.所以A正确.

故选:

A.

 

10.往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根据上述现象,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

A.滤渣中一定有FeB.滤渣中一定有Cu

C.滤液中一定有Fe2+D.滤液中一定有Ag+、Cu2+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酸的化学性质.

【分析】根据金属银、铜、铁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铁>铜>银,当把铁粉加入到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首先置换出银,银被置换完才继续置换铜;过滤后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说明加入的铁已全部发生了反应.

【解答】解:

由题意可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说明加入的铁全部发生了反应,则一定有银被置换出来;由于铁粉为一定量,所以无法判断铁粉是否与AgNO3完全反应,也就无法进一步判断是否和混合溶液中的往Cu(NO3)2发生了反应;因此,只能得到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滤渣中一定含有Ag的结论.由以上分析可知:

A、滤渣中一定没有Fe粉.故A说法错误;

B、不能确定滤渣中是否含有Cu.故B说法错误;

C、滤液中一定有Fe2+,故C说法正确;

D、不能确定滤液中是否含有Ag+、Cu2+.故D说法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10分)

11.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铝原子:

 2Al ;

(2)铁离子:

 Fe3+ ;

(3)在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

 

O ;

(4)1个氧分子 O2 .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解:

(1)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铝原子,就可表示为:

2Al;

(2)离子的表示方法:

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铁离子可表示为:

Fe3+;

(3)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

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在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故可表示为:

O;

(4)分子的表示方法:

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1个氧分子可表示为:

O2;

故答案为:

(1)2Al;

(2)Fe3+;(3)

O;(4)O2;

 

12.“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试分析:

(1)生铁和钢由于 含碳量 不同,所以某些性能不同;

(2)金刚石和石墨由于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 不同,所以物理性质不同;

(3)铁可以做炊具,由于其具有良好的 导热 性;金能压成金箔,由于其具有良好的 延展 性.

【考点】生铁和钢;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分析】

(1)根据生铁与钢的含碳量来分析;

(2)物质结构决定物质性质,因为金刚石、石墨的内部结构不同,所以二者的物理性质不同;

(3)根据金属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解答】解:

(1)生铁的含碳量是2%﹣4.3%,钢的含碳量是0.03%﹣2%,生铁中的含碳量高,钢中的含碳量低,所以某些性能不同;故填:

含碳量;

(2)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但金刚石、石墨中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导致两种物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故填: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

(3)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以用来制炊具;金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可压成金箔;故填:

导热;延展.

 

13.除去括号内的杂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CO2(CO) CO+CuO

Cu+CO2 .

【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

根据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与氧化铜不反应,故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CuO

Cu+CO2.

故答案为:

CO+CuO

Cu+CO2.

 

三、简答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12分)

14.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用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电解水实验可知水是由 氢元素和氧元素 组成的;

(2)火灾现场,消防战士使用高压水枪灭火的原理是 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

(3)实验室中收集氧气可以用排水法,原因是 氧气不易溶于水 .

【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氧气的收集方法;水的组成.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电解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灭火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氧气不易溶于水,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

(1)电解水实验可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答案为:

氢元素和氧元素;

(2)高压水枪用于灭火,是因为水能降低温度,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则达到灭火的目的.故答案为:

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3)实验室中收集氧气可以用排水法,原因是氧气不易溶于水,故答案为:

氧气不易溶于水.

 

15.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金属材料.

(1)铁生锈的条件是:

铁与水蒸气和 氧气 直接接触.

(2)根据铁生锈的条件,自行车链条采取的防锈措施是 涂油 .

(3)金属活动性顺序能帮助我们进一步学习金属性质,下列各组物质间均能发生反应

A.Fe和CuSO4溶液B.Mg和MnSO4溶液C.Mn和FeSO4溶液

①写出Fe和CuSO4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e+CuSO4=FeSO4+Cu .

②Mn、Fe、Mg、Cu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Mg>Mn>Fe>Cu .

(4)对Al、Ag、Cu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下列所选试剂组不可行的是 ② :

①Al、Ag、CuSO4溶液

②Cu、Ag、Al2(SO4)3溶液

③Cu、Al2(SO4)3溶液、AgNO3溶液.

【考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分析】根据金属锈蚀的因素、防锈的措施进行分析解答,铁能与硫酸铜溶液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要验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以采取三取其中的方法,即两金夹一盐或两盐夹一金的方法,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

(1)铁在与水和氧气并存时易生锈,故填:

氧气;

(2)自行车链条涂油能防止与水或氧气接触而防锈,故填:

涂油;

(3)①Fe和Cu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CuSO4=FeSO4+Cu,故填:

Fe+CuSO4=FeSO4+Cu.

②A.Fe和CuSO4溶液反应,说明铁的活动性强于铜;B.Mg和MnSO4溶液反应,说明镁的活动性强于锰;C.Mn和FeSO4溶液反应,说明锰的活动性强于铁,已知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的活动性强于铜,故Mn、Fe、Mg、Cu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Mg>Mn>Fe>Cu,故填:

Mg>Mn>Fe>Cu.

(4)要探究Al、Ag、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以采用三取其中的方法,即两金夹一盐或两盐夹一金的方法,①Al、Ag、CuSO4溶液,是两金夹一盐,故可以;

③Cu、Al2(SO4)3溶液、AgNO3溶液,是两盐夹一金,故可以;故填:

②.

 

16.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①煤、 石油 和天然气常称为化石燃料.煤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气体,这些气体中,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的是 二氧化硫 .

②随着全球能源使用量的不断增长,人类迫切需要开发新能源.目前正在开发和使用的新能源使用量的不断增长,人类迫切需要开发新能源.目前正在开发和使用的新能源有 太阳能(合理即可) (填一种)等.

【考点】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①根据化石燃料的种类进行分析解答.

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酸雨是指溶液pH小于5.6的雨水;酸雨主要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进行分析解答.

②新能源是指无污染、可以持续利用的能源,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

①三大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

煤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气体,其中二氧化硫溶于雨水,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形成酸雨.

②目前正在开发和使用的新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等.

故答案为:

①石油;二氧化硫;②太阳能(合理即可).

 

四、实验题

17.某兴趣小组根据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探究.请你参与并回答: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

a 试管 

(2)如果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A (填序号)该装置中还缺少 一团棉花 (填用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

K2MnO4+MnO2+O2↑ .

(3)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一般选择装置B和 D 连接(填序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

(1)根据常见的化学仪器的名称,进行分析解答.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制取气体,结合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和反应条件来选择反应的发生装置,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及水溶性来选择收集装置.

【解答】解:

(1)仪器a是试管.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制取气体,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