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版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案新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87655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3.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版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案新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浙江版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案新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浙江版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案新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浙江版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案新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浙江版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案新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版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案新版.docx

《浙江版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案新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版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案新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版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案新版.docx

浙江版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案新版

第一课《走进新天地》

教学目标:

1、了解小学阶段美术学习的基本内容,认识相关的工具材料,明确美术课应准备的常规工具。

2、通过看看、说说,初步培养学生对儿童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通过画画、玩玩,大胆尝试油画棒、彩色水笔的几种基本用法。

3、激发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爱护和灵活运用美术工具材料的意识,为后续的美术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美术课的学习内容和工具材料,激发学习美术的兴趣。

教学难点:

初步培养学生欣赏作品的能力及灵活运用美术工具材料的意识。

课前准备:

(学生)美术课本、素描纸、彩色水笔、油画棒等美术工具。

(教师)课件、一只装有各种美术工具材料的“百宝箱”。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借助动画人物“喜羊羊”,激发学生的兴趣。

2、创设参观美术馆情境,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二、欣赏体验

“喜羊羊”带领小朋友参观美术馆三个展厅:

绘画厅、制作厅、体验厅。

(一)、绘画厅,展示绘画作品及相关工具。

1、交流讨论:

小朋友,你知道哪些绘画种类?

他们都用什么工具来画?

2、课件展示:

水墨画、水粉画、线描画、水彩笔画、油画棒等绘画种类及其工具。

结合书本、课件图片,让学生对不同的绘画进行初步的认识,了解不同之处。

3、小结:

绘画种类形式不同,工具丰富,画面效果也不同。

(二)、制作厅,出示各种形式的手工造型作品及相关工具。

1、结合书本、课件图片,让学生欣赏更多地手工造型作品,如纸艺、陶艺、生活中各种废旧物创意造型等。

2、小结:

原来生活中的普通材料,通过手工制作,也能变成美妙的艺术品。

(三)、体验厅,了解并尝试油画棒、彩色水笔导入用笔方法。

采用先学后教的方式,让学生自主体验学习油画棒、彩色水笔的各种用笔方法,可以大胆尝试新花样。

教师适当小结。

三、快乐涂鸦

出示米罗绘画作品,如《太阳与鸟》等,启发学生想象点、线、面可画成什么,鼓励学生进行大胆作画,快乐涂鸦。

四、展示评价,交流拓展。

1、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让学生互相观摩学习,养成评价、交流的习惯。

2、课后拓展:

美术活动丰富多彩,美术创意精彩无限,课外还可以外出写生或参观画展。

3、明确美术课所要准备的常规工具,如:

绘画工具主要有油画棒、彩色水笔;手工工具主要有手工剪刀、胶水和双面胶等,提醒学生做好相应准备。

第二课《新朋友》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引导学生抓住同学的外貌特征作画,培养学生的观察

能力和造型能力。

2、引导学生用写生活记忆画的方法,为自己的新朋友画一幅肖像。

3、通过绘画创作、互相交流,了解同学,营造团结友爱、和谐的班级氛围。

教学重点:

用写生活记忆画的方法画一幅同学肖像。

教学难点:

能抓住同学的外貌特征作画。

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水笔或油画棒、素描纸

(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小游戏:

新学期开始了,你们一定交到了自己的新朋友。

说说你教的新朋友长什么样?

我们来猜一猜他是谁?

2、我们今天就来画画“新朋友”。

二、观察分析

1、请几位同学上台,仔细观察他们的脸形有什么不同?

2、教师示范画四种常见的不同脸形。

3、同组同学互相观察,说一说周围的同学五官有什么不同?

4、教师出示几种展现五官的线描作品分析表现发方法,启发学生要抓住五官和表情的特征作画。

5、观察比较男、女同学的发型,选两位同学上台画一画人物发型。

三、欣赏同学作品,引导学生欣赏作品。

四、布置作业

1、画画你的新朋友。

2、画画你和新朋友的合影。

3、教师提示:

要抓住同学的长相特征作画。

五、教师巡视指导

六、展示评价

1、学生互评。

2、教师点评,评价要点:

是否抓住同学的长相特征。

七、总结拓展

今后可以画画我和同学之间的趣事。

第三课《色彩大家庭》

教学目标:

1、认识红、橙、黄、绿、蓝、紫、褐、黑、白、灰等常用色彩,并能说出他们的名称。

2、寻找大自然中的色彩,用自己喜欢的颜色进行趣味涂色训练。

3、学生从欣赏体验中认识色彩的作用,发现色彩的美感,感受色彩的魅力,并进一步学会用色彩尝试趣味涂色,练习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重点:

认识常用色彩,说说他们的名称。

教学难点:

进行有趣地涂色练习。

教学准备:

(学生):

彩色水笔、油画棒、16开纸张等工具材料。

(教师):

课件、色卡、色彩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观察欣赏

1、出示图片,认识美丽的色彩世界。

2、小结:

生活中有很多美丽的色彩,我们要用心去发现、去探索,原来世界是这样的多姿多彩。

3、揭示课题,美丽的色彩世界是由色彩大家庭的成员组成的,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色彩大家庭》,与缤纷的色彩来个亲密接触。

二、认识色彩

1、谁知道彩虹的颜色?

从自己的蜡笔中快速找出彩虹的颜色并按顺序排列。

看谁排的又快有对。

老师出示彩虹的色卡,并告诉学生色彩排列的顺序及名称。

2、寻找生活中的色彩。

(1)、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红、橙、黄、绿、蓝、紫、褐、黑、白、灰”十种颜色的物品,并提问:

你还知道哪些色彩?

(2)、小组讨论,教师小结,要求学生不断地去发现生活中的色彩。

三、小组活动。

1、小组合作记忆,互相提问。

2、教师出示色彩卡片,让学生抢答色彩的名称。

3、说说在生活中哪里见到过这些颜色”

四、趣味涂色

1、提供创作主题:

画出你认为最有意义的有关色彩的实物。

如:

一盆水果、彩色泡泡、彩色的调色盘、七色花等。

2、提供创作建议:

可以按照生活实际再加上自己的主观意见进行创作,同事可以改变形状、颜色,还可以展开自己的想象。

五、展示评价。

1、针对学生的创作,采用自评、互评和教师评等形式。

2、提供评价建议:

是否画出了对象的主要色彩特征;是否有创意有感情地表现了心中的色彩等。

六、课外拓展。

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寻找其他美丽的色彩,进一步探索色彩的秘密,如观察一天中天空色彩的变化,一年四季树木色彩的变化。

第四课《生活中的基本形》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物体,感受并认识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常见的基本形,了解生活中的物体由各种基本形组合而成。

2、激发学生用各种基本形去观察、描绘生活中的不同物体的兴趣,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思想。

3、通过运用各种基本形,表现身边的物品和景象,培养学生对形的感受力、观察力和表现力,提高学生造型能力。

4、尝试用其他的表现方法,借助基本形及组合表达自己对形的感受、记忆,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

用基本形去观察、理解生活中的物体。

教学难点:

认识基本形、运用基本形表现身边的物品或景物。

课前准备:

(学生):

水彩笔或油画棒、彩色纸,收集一些生活中具有基本形的物品。

(教师):

各种生活中的基本形的物体及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入新课

1、猜一猜:

出示三则谜语,圆形物(西瓜)、方形物(手帕)、有圆有方物(公交车),请学生猜一猜。

2、玩一玩:

教师拿出准备好的不同形的积木玩具,请学生摆一摆。

3、出示基本形的卡通造型。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许多多有趣的基本形,许多物体都是由各种基本形组合起来的。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形的大家庭,认识一些形的小朋友,找一找各种有趣的形状吧。

出示课题《生活中的基本形》。

二、观察探究,初步理解。

1、看一看:

课件出示北京国家大剧院、苏州园林圆洞门、埃及金字塔,观察欣赏。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这些基本形的简笔画,简单介绍建筑物中的基本形。

2、找一找:

出示伤害浦东建筑物的图片,开展连连看的游戏活动,把东方明珠等建筑物与相应的基本形连上线。

比一比,谁找到的更多。

3、小结:

每一座建筑都是用不痛的基本形组合而成的。

三、联系生活,加深感受。

1、说一说:

展示各种生活中的物品,说说这些物品分别是什么形?

你还知道哪些基本形的物品。

示范蜡笔表现的方法。

2、想一想:

你还能画出什么样的基本形?

四、理解运用,大胆创作。

1、运用不同的基本形,花花身边的物品或景物。

2、也可以自己用彩纸剪出几种基本形,进行创意的添画表现。

最后把画组合在一起。

五、课堂点评,归纳方法。

六、拓展延伸,今天我们认识了基本形,他们的本领可真大,可以变出这么多的图形来。

我们的小朋友的本领更大,运用不同的基本形画出了这么多美丽的图画。

老师希望小朋友们今后做一个爱动脑筋、爱观察生活的孩子,从生活中去发现更多色圆形、三角形、方形以及其他图形,创作出更美的图画。

第五课《巧用碎纸片》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借形联想、添画等造型表现方法。

2、通过对碎纸片的联想、添画等练习活动提高造型表现能力。

3、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独特想法,并对造型活动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

对碎纸片的联想和添画。

教学难点:

对各种碎纸片的巧妙联想。

课前准备:

(学生):

各种碎纸片、胶水、水彩笔或油画棒。

(教师):

碎纸片、白色卡纸、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用变魔术的趣味方式引入新课学习,板书“巧用碎纸片”。

二、讨论:

教师将提前准备好的白色卡纸和形状不痛的纸片发到各组,引导学生小组讨论:

你们觉得这些碎纸片像什么?

让你联想到了的什么?

通过简单的添画有可以变成什么?

三、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汇报交流。

展示各个小组的讨论结果。

四、教师展示自己的范例,拓展学生的想象思路。

五、教师连续展示五张幻灯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头一张碎纸片是怎样变成四张不同的作品的?

六、教师布置“添画”任务:

用老师准备的彩色碎纸片进行“添画”练习,比一比哪一组最出色。

说明合作要求:

先讨论纸片像什么,决定添画的对象,再合作添画完成。

七、学生合作,进行添画练习,教师巡回辅导。

八、展示学生作品,进行评价。

师生共同欣赏,各自谈谈感受。

九、拓展欣赏并小结:

1、把一张废纸撕出的碎纸片全部利用起来进行组合,再进行想象添画。

2、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巧用碎纸片。

希望同学们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废弃物,用自己的双手变废为宝。

第六课《来来往往的车辆》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汽车的构造及功能。

2、通过撕贴各种汽车,进行基本形的练习。

学习有目的地撕纸、有序地拼贴。

提高学生的感知和形象思维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通过对来来往往的汽车的观察、分析,感受汽车造型的奇特、色彩的美丽。

教学重点:

认识各种汽车,观察、分析汽车的外形特征,用撕纸拼贴的方法来表现自己喜欢的汽车。

教学难点:

概括地表现汽车的外形轮廓及自己要撕的外形轮廓并添加汽车细节部分的装饰。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

胶水、彩色卡纸。

(教师):

课件、范例、示范用纸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请学生欣赏教师范作,请学生们说一说作品的表现方法?

2、教师: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用撕纸粘贴的方法来拼贴一辆小汽车。

板书《来来往往的车辆》。

二、观察分析

1、出示课件,让学生仔细观察各种不同的汽车。

2、观察汽车的外形特征已经组成部分。

三、研究技法

1、出示一张长方形的纸,请学生讨论可以做什么车的轮廓,还需要拼贴上什么?

2、课件出示几种汽车的图片。

教师示范:

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撕纸拼贴的方法与技巧,我以一辆公交车为例进行示范。

(1)将长方形的纸上面两个角撕成圆弧形做成车身;

(2)撕出几个小长方形拼贴在车身的上半部分做车窗;(3)撕两个圆形纸片拼贴在车身的下半部分做车轮;(4)再撕一些小纸片拼贴出汽车的车灯、反光镜等。

四、创作表现

1、提出作业要求:

尝试用撕纸拼贴的方法表现一辆你喜欢的车。

2、学生创作练习,教师巡回辅导,鼓励学生一次撕出自己想要的形状。

五、评价交流

1、请学生互相介绍自己的作品,找找优点。

2、适时表扬创作认真、有创意的同学,评出最漂亮的汽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