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植物保护学科发展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73556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3.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植物保护学科发展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福建省植物保护学科发展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福建省植物保护学科发展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福建省植物保护学科发展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福建省植物保护学科发展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植物保护学科发展报告.docx

《福建省植物保护学科发展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植物保护学科发展报告.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省植物保护学科发展报告.docx

福建省植物保护学科发展报告

福建省植物保护学科发展报告

福建省植物保护学会

一、引言

植物保护学是研究植物病、虫、草、鼠害等有害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发生危害规律及其防治理论和防治技术的学科。

植保学科属农学门类中的一级学科。

主要由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农药学、杂草学、鼠害学、农业生物安全学、植物检疫学等多学科组成的综合性学科。

并与基础学科的数理化、生物学、生态学、生理学、以及生化学、信息学、环境学、遗传学、气候学、土壤学、栽培学、育种学、园艺学等学科都有密切相关。

植物保护的功能主要是防御和控制农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和危害,确保农业生物的安全,减少灾害损失。

植保工作范畴主要有四个方面:

即灾害预警、检验检疫、综合防控、农药与药械。

随着农业生产发展,外来入侵生物、转基因生物也进入植保学科的范畴。

福建省植物保护学科主要涉及部门单位有:

福建省、市、县(区)植保植检站、福建农林大学植保学院、福建省农科院植保研究所、省、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以及福建省森林保护和检疫的科研、技术推广单位等。

植保学科的发展是农学门类学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植物保护工作都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尤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新时期农业的发展,植保工作对我国农业生产、粮食安全、生态保护、农民增收、社会和谐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为了深入贯彻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和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与我省农业发展,我学会组织一批植保专家、教授,在调查、文献研究和探讨基础上,撰写出福建省植保学科发展报告。

比较客观、全面地回顾总结和科学地评价我省植保学科的发展现状,包括植保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防控、检疫、农药械等技术发展,以及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的研究进展。

结合省情,综合分析学科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福建省植保学科进一步发展的思路和目标,以及今后发展的关键技术和对策等。

二、我省植物保护学科发展现状

(-)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

福建省植物保护学科采取了多层次、多方位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已形成比较完整的植物保护人才培养体系。

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涵盖了对本科生、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博土研究生、农业(植保)推广硕士研究生、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的人才培养。

在多年开设植物保护专业培养本科生的基础上,1964年建立硕士点并开始招收昆虫学研究生,1978年恢复招收昆虫学硕士研究生,1986年开始招收植物病理学硕士研究生,1984年建立昆虫学博士点并开始招生昆虫学博士研究生,1986年获植物病理学硕士学位授予点,1994年获植物病理学博士学位授予点,1994年被批准为农学博士后流动站,1998年获植物保护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1999年获准设立植物保护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目前拥有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植物病理学、农药学、生物防治、植物检疫、生态安全、植保经济、经济昆虫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相应的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

2001—2006年,已培养博士89名、硕士322名和博士后9名,其中国外博士后1人。

福建省植物保护学科十分重视科研实验平台的建设,大大改善了科研与人才培养的条件,有力促进了学科的发展。

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开拓,学科建有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生物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省植物病毒学重点实验室、福建省植物病毒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省昆虫生态公共实验室。

同时,“植物病理学”为国家重点学科和农业部重点学科,“植物病理学与昆虫学”为福建省“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

“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农药学”为福建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

省、市农业部门,植保科研、教学单位都高度重视人才培养,不断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每年都通过多层次、多形式开展有关植保法规、病虫监测、防治控制、植物检疫、科学用药、农药管理、信息网络、科技创新等专题的研讨和培训,提高全省基层植保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水平,提高科技服务技能与科技创新能力。

(二)植保体系建设现状

植保体系建设是植保学科和植保工作发展的基础。

50多年来,我省植保体系从无到有,日臻完善。

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农业部、省政府的重视支持下,我省建立了省级及部分市、县植保植检站或农作物病虫测报站。

同期,福建农学院和农科院也恢复设立植保系和植保研究所等机构。

“文革”期间,各级植保机构大多被撤销,植保人员被下放,植保工作基本处于瘫痪状态。

改革开放后,农业部恢复了植保局,我省县级以上农业部门都设立了植保植检机构,省植保教学、科研机构也相继得到恢复、发展。

全省植保人员得以扩充。

后来,有些机构虽有调整,但国家加大了植保工作的投资力度,加强了植保法制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人才队伍培养和体制改革等。

“十五”、“十一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植保工作,植保工作及植保体系改革逐步纳入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

我省根据2006年4月农业部在全国植保工作会议上决定要围绕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按照“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加强构建新型植保体系。

省农业厅、省植保植检站重点加强福建省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监控分中心和38个县级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监控区域站、福建省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及福建省植物检验检疫机构建设等。

县级以上农业部门都经当地编委批准成立了植物检疫机构,配备2名以上专职植检人员,全省专职植检人员达四百余名,还聘请兼职植检员1000多名。

并在全省粮食、经济作物主产区建设一批重大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综防基地、重大检疫性病虫监控基地、高效低毒新农药试验、示范基地。

福建农林大学植保学院也设立植保系、制药工程系、生物安全系、病毒研究所、生物防治研究所、益虫研究室及一批教育部、福建省重点实验室。

福建省农科院植保所下设植病、昆虫、农药等研究室,建设了开放式公共实验室及科研示范基地。

全省植保教学、科研、推广技术人员约800余人,其中具高级技术职称以上有200余名。

初步形成了与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植保教学、科研体系、病虫测报体系、病虫防控体系、植物检疫体系、农药检定体系及社会化服务体系。

(三)农业有害生物监测技术的发展现状

1、加快设施建设,提升监测能力。

“十五”至“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省财政、省发改委加大投资力度,从2004至2007年分批投资建设省重大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中心及一批县级区域站,完善基础设施,配备先进设备,健全信息交流和传输网络,配置500盏高效能虫情测报灯等改善装备手段,提升对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的监测能力。

2、改进测报技术,提高预报准确率。

制定了《福建省农作物病虫区域站管理办法》,认真按全国农业部所制定的《农作物主要病虫测报办法》、《农作物有害生物测报技术手册》及稻瘟病、稻飞虱等15种病虫测报调查的标准开展病虫测报。

并大力研究、推广先进、科学的测报技术。

全省病虫测报在应用指标预测法、数理统计预测法等技术基础上,近年又将系统模拟模型和专家系统、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在病虫监测和预报研究中开发应用。

同时,积极研究推广植保新成果、新技术,对重大迁飞性害虫和流行性病害进行发生危害预测,使农作物主要病虫中短期预报准确率达85%以上,为防治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加强信息传递,提高测报时效性。

80—90年代,普遍采用农业部编制《全国农业病虫测报电码》、测报专用“模式电报”等进行病虫信息的传递。

并用编印“病虫情报”等形式,发布病虫信息。

近年开发了“病虫测报计算机网络系统(pest-net)”,省站与9个设区市和大部分市、县区域站以电子邮件形式传输病虫监控数据,省级所有发布的《病虫情报》及电视预报图文影像资料及时在《福建植保信息网》发布,省、市、县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等现代传媒发布病虫信息。

提高病虫信息和防控技术时效性和覆盖率。

(四)农业有害生物防控技术发展现状

1、农业生态调控进展迅速

从“九五”至“十一五”期间,我省农林重大病虫灾害生态调控技术取得显著进展。

从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出发,利用生物多样性,针对不同生态区农业生产水平和特点,生物群落和病虫草鼠的种群结构差异,建立以优化作物种类、调整品种布局、轮作换茬种养结合、水肥管理、草膜覆盖等生态调控措施为核心,以有效压低虫口密度,降低菌源基数等为目标,制定了相关技术规程,在水稻、蔬菜、柑桔、茶树等重大病虫害综合治理中有效发挥了农田生态系统和农作物自然控害作用,达到减灾增产环保效果。

2、生物防治技术广泛应用

(1)天敌保护利用效果良好:

80年代开始组织全省性天敌资源调查,初步查明稻田、果树、蔬菜、茶树等作物主要害虫的天敌种类及其优势种,较系统开展了天敌保护利用研究,并在农业生产中应用,如保护利用稻田蜘蛛等天敌控制稻飞虱。

同时,天敌昆虫人工繁殖应用发展较快。

如用柞蚕卵大量繁殖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稻纵卷叶螟等;繁殖平腹小蜂成功防治荔枝蝽象、利用人工饲料大量繁殖捕食螨控制柑桔等果树害螨。

(2)生物农药推广初具规模:

近年我省生物农药的研究生产及引进、推广有较大突破。

如阿维菌素、8010、井岗霉素、白僵菌、Bt、农抗120、昆虫性信息素、昆虫病毒中多菌体病毒等生物农药在水稻、蔬菜、果树、茶树病虫防治中大面积推广应用,效果良好,又无公害。

其中井岗霉素是防治水稻纹枯病等特效生物制剂,每年全省应用面积达40万公顷次。

(3)性信息素应用逐步扩大:

利用昆虫性信息素(性诱剂)诱杀害虫正成为控制害虫新手段。

近年巳大面积应用性诱剂成功诱杀如甘薯小象甲、桔小实蝇、小菜蛾、斜纹夜蛾等害虫。

4、物理防治技术正在崛起:

应用杀虫灯、防虫网、黄色板等措施控制害虫,由于效果好,又不污染环境,目前推广步伐加大。

如频振式杀虫灯正大量装设在蔬菜基地、果园、茶园、稻田等有效诱杀害虫。

5、综合防治理论与技术不断完善。

50年代前期,我省病虫防治以农业防治和人工捕捉为主,如人工捕捉蝗虫,冬春耕翻,掘毁稻根、拔枯心苗等治稻螟虫。

50年代末至70年代前期,随着农药生产发展,出现了逐步走向单纯依靠化学农药倾向,对粮、果、蔬等主要病虫开展药治试验、示范,如用“六六六”治螟,使螟害率大为下降。

对稻瘟病防治已采用抗病品种、合理施肥、辅以用赛力散等药剂进行防治。

由于大量、连续和单一使用农药结果,导致有些害虫、病菌产生抗药性,农药污染环境等。

1975年国家确定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

我省通过对综合防治的认识与实践,使综合防治的理论与技术不断完善,综合防治的研究与应用不断深入。

从“六五”期间以单个病虫为对象综合防治,“七五”到“九五”期间发展以每种作物的重要病虫害群体为对象,到“十五”“十一五”期间发展到按特定生态区、围绕特定作物组建多病虫的综合防治体系。

改进传统的防治病虫为中心为保护作物安全生长与环境安全为中心,进一步协调了自然控制(种植抗病虫品种、改进栽培制度和保护利用天敌)和人为防治(制订科学的防治指标、准确预报、合理用药预防及治理害虫抗性等)。

植保工作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逐步由侧重于粮食有害生物防控向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有害生物统筹兼防转变,由侧重于保障农产品数量向数量安全与质量安全并重转变,由侧重于临时应急向源头防控、综合治理长效机制转变,由侧重技术措施向技术保障和政府行为相结合转变,促进了农业的持续、快速、稳定发展。

近年全省每年组织开展水稻、柑桔、蔬菜、茶树、甘薯、荔枝、龙眼等重大农作物主要病虫综合防治示范推广面积达100万公顷,有效控制病虫危害,农药用量下降10%—20%,农产品农药残留与环境污染大幅度减少。

(五)植物检疫技术加发展现状

1、配套完善植物检疫规章制度。

在国务院《植物检疫条例》和农业部《条例实施细则》基础上,我省制定了一系列的规范性文件。

特别是1997年省政府发布了《福建省农业植物检疫实施办法》,为全面开展检疫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2001年由省农业厅等下发了《关于加强福建省农业植物和植物产品运输检疫工作的通知》和《福建省农作物种子标签检疫证明编号管理暂行规定》。

加大了农业植物调运、种子市场植物检疫工作的执法力度,促进了农作物种子产地检疫工作。

使我省种子检疫带证率明显提高,达80%。

2、开展疫情普查,摸清疫情分布。

2001年至2003年,全省有2万人次参与9个设区市、79个县(市、区)开展有害生物疫情普查工作。

先后调查了900多个乡镇、7000多个村的水稻、蔬菜、果树、花卉等80多种作物,调查代表面积125万公顷。

调查结果已列入国内植物检疫对象10种、我省补充植物检疫对象5种,国家进境植物检疫一类危险性病虫2种,二类4种,另有4种虽未列入检疫对象名单,但属我省首次发现。

3、加强技术研发应用,提升检疫技术水平。

省、市农业部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单位加大对农作物重大疫情调查研究,并通过立项,加强与科研、教学单位的联合与协作,加强国内外合作与交流,深入展开了多种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快速鉴定、监测和控制的技术研究,加速了国内外先进检疫技术开发和应用。

如扑灭传入我省的重大疫情香蕉穿孔线虫,有效控制稻水象甲、香蕉枯萎病、大豆疫病等疫情的扩散蔓延,遏制橘小实蝇的危害。

同时通过各级对植物检疫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植物检疫队伍的整体检验检疫水平有明显的提升。

4、口岸植物检疫发展壮大。

认真执行《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配套法规,注重把关与服务有机结合,严把植物检验检疫质量关,建立了监管手段和新的检疫处理技术,开展了植物转基因产品检测并进行推广应用。

在应用检验检疫技术措施和植物检疫风险评估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有效地防止了植物危险性病、虫、杂草及有毒有害物质的传入传出。

并对进出口检疫技术设立专题研究,提出了出口生产加工企业类别与出口植物监管产品的风险等级相结合的分类检疫管理办法。

同时与农林部门对全省有关港口、外运仓库、引进繁育材料的引种场等进行全面普查与疫情监测。

(六)农药、械技术发展现状

1、农药工业从无到有迅速发展。

我省农药工业的发展起步较晚,规模生产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约有28家大田农药生产企业,262个登记品种。

其中化学农药248个占94.66%、生物农药11个占5.34%,杀虫剂占66%,杀菌剂占20.99%、除草剂占5.34%,植物生长调节剂占3.44%、原药占4.2%。

年农药生产能力6万余吨。

2、生物农药推广应用初具规模。

近年生产上较大面积推广应用的生物农药有阿维菌素、井岗霉素、Bt、农抗120、白僵菌、浏阳霉素、苦参碱、昆虫性诱剂等,年使用面积达70余万公顷次。

3、农药更新换代向高效低毒方向发展。

近年按国家、农业部规定,在生产上禁用一批高剧毒农药,同时也加快了农药更新换代步伐,一大批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得到研制、引进和推广应用。

农药制剂也由原来的乳剂、粉剂发展到胶悬剂、气雾剂和水分散粒剂等等,提高了防治效果,降低了农产品农药残留。

4、新型药械得到大力推广。

我省已积极引进、推广新型、高效、节能的施药器械,如大量推广18型机动喷雾机等,改大容量喷雾为超低量、低量喷雾、推广小孔径喷雾技术等,有效减少了农药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

5、科学用药技术水平显著提高。

在防治病虫中能根据病虫发生规律,制定出适宜的防治方案及防治指标,选用高效低毒药剂、改进施药方法等提高药效及农药利用率,减少用药量。

同时针对主要病虫对常用农药抗性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害虫抗药性监测及抗性风险评估,研发应用了大量可延缓抗性发展和提高防治效果的农药复配剂及相关技术。

(七)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的研究进展

我省重大农业有害生物暴发频率高、发生范围大、为害程度重,严重威胁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

国家、省政府加大政策扶持与资金投入,专题立项研究、协作攻关。

经过多年系统调查和研究,已摸清一批重大农作物病虫草鼠害发生为害的特点,揭示了其灾变规律与机制,研究总结出其监测预报和综合防治配套技术,并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应用,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其中有一大批重大病虫草鼠害研究项目的科技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先后获得国家、农业部、省政府的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或农牧渔业丰收一、二、三等奖。

曾先后开展调查研究,并取得重大进展与科技成果的农作物主要病虫草鼠害,其中水稻病虫有:

稻瘟病、稻病毒病、稻飞虱、螟虫、稻纵卷叶螟、稻白叶枯病、稻瘿蚊等;蔬菜病虫有:

小菜蛾、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美洲斑潜蝇、烟粉虱、大豆疫病、线虫病等;果树病虫有:

柑桔溃疡病、柑桔黄龙病、柑桔螨类、柑桔介壳虫类、桔小实蝇、荔枝龙眼蝽象、蛀蒂虫、及枇杷、橄榄等主要病虫;甘薯病虫有:

甘薯瘟病、甘薯小象甲等,茶树病虫有:

茶假眼小绿叶蝉、茶毛虫等;调查了农田杂草种类及其分布,推广应用新型除草剂及防除技术;调查明确我省农区鼠害主要种类、优势种及发生为害特点,推广科学灭鼠技术及新型安全杀鼠剂等。

上述研究成果,使我省重大农作物病虫草鼠害得到有效控制,从而提升了我省农业综合能力,提高了我省植保科技水平,推动了农业科技进步。

也使植保科技进步和发展成为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标志。

三、我省植物保护学科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农业生产与粮食安全面临威胁

农业生产安全事关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粮食安全是农业生产安全的首要问题,粮食安全包括粮食生产安全、粮食流通安全、粮食消费安全。

当前粮食安全仍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

高度重视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立稳定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粮食安全体系,确保粮食供求基本平衡,这是粮食安全的基本方针。

近年来,我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危害已严重威胁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

主要表现为:

农作物病虫种类多、发生面积大、暴发频率高、危害重。

全省常年发生的农业有害生物多达1500多种,其中可造成严重危害的有100余种以上。

常年病虫草鼠发生面积600余万公顷次,防治700万公顷次以上。

每年全省防治病虫草鼠挽回粮食损失60万吨,挽回果、蔬、茶等经作产量损失100万吨以上,占产量的8%~15%,但每年仍造成粮、果、蔬、茶等产量损失60万吨以上。

随着气候、环境、种植结构、耕作制度、栽培方式等变化,病虫种类增加、发生为害程度上升,除水稻稻飞虱、螟虫、稻纵卷叶螟等重大病虫仍处高发态势外,果、蔬、茶等作物病虫急剧增长。

一旦暴发成灾,将造成严重减产,甚至减产达30—40%以上。

同时,由于有害生物适应性不断增强、造成新小种和生物型不断变化,一些次要病虫上升为主要病虫。

随着农业转基因生物的广泛应用,潜在的风险也加大,可能对生态环境、粮食安全及人类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二)环境与生态安全问题突出

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农业环境污染较严重。

每年因为污染使土壤和水资源遭受严重破坏及粮食减产,环境污染破坏了农业生态环境,造成资源恶化,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其中农药等大量使用,带来了严重的农业污染。

也导致农作物高产地区和农田生态平衡失调,病虫害频发,耕地污染、水污染、使得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率和检出率提高,农产品质量下降。

环境污染对早已脆弱的农业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威胁,直接或间接影响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以及影响农产品出口贸易等。

由于长期过分地依赖和滥用化学农药,导致害虫再猖獗、害虫的抗药性和农药残留等严重问题。

到90年代,对农药产生抗性的害虫已增加到520种,有的农药使用2—3年就产生抗性。

近年水稻重大害虫褐飞虱对吡虫啉类农药已产生很高的抗性,加大了大面积防控难度。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不容乐观

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与加入WTO组织,农产品质量安全变得越来越突出。

当前我省防治病虫仍主要依赖化学农药,加之施药机械和技术较落后,导致农产品农残等问题仍较突出。

一些发达国家通过制定、修订技术法规和质量标准,不断提高对进口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限制水平和植物检疫措施的要求,这已成为影响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技术壁垒。

被进口国停止贸易交往的现象时有发生。

近年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农产品安全工作,开展了“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等一系列安全监控工作,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仍较严峻。

国家禁限使用的农药屡禁不止,用药观念和用药技术仍较落后;质量标准、市场准入制度还不够完善、市场监管力度还需加强等。

(四)外来生物不断入侵

近年来,我省农业生产对外交流频繁,尤其是与台湾地区的水果、蔬菜、观赏植物等园艺产品贸易往来更加频繁。

大大增加了外来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的风险。

2001年至2006年,全省国外引种审批种子10036吨、苗木1105万株。

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2005年进境植物及其产品1744批,与2004年比,分别比增14%和10.4%。

2006年进境植物及其产品1944批,又增13.2%和5%。

2005—2006年,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截获进境植物有害生物1098批次、4091种次,其中比增23.23%和30%;2006年截获进境植物有害生物610批次、有害生物2233种次,分别比增25%和20.2%。

频繁的种苗交流引进大大增加了外来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的风险。

据统计,近年我省农业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的数量逐年上升,频率加快。

检疫性有害生物七十年代发生2种,八十年代传入3种,九十年代传入10种,尤其是进入九十年代平均两年就传入1种。

近年来还查到属我省首次发生的危险性有害生物4—5个。

外耒有害生物不断入侵蔓延,对我省农业生产、生态安全等都将构成重大威胁。

四、我省植物保护学科发展的思路、目标和关键技术

(一)发展思路

植保学科适应农业生产的需要而产生,伴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而发展。

今后我省植保工作和植保学科都迫切需要一个大发展,这是新时期、新形势赋予我们的新要求、新任务,也是“十一五”期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个战略重点。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与时俱进,更新观念,牢固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用新思路、新举措、促进我省植保学科新发展。

现代植保学科发展的趋势将朝着微观、宏观两个方向发展。

同时在宏观指导下进行微观研究,不断发展病虫治理新理论和新技术,应用生态学和基因工程原理和方法建立农业生态系统中病虫害监控决策体系。

植保学科的发展将为建立有利于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保护生物多样性、控制环境污染和节约能源的可持续植保技术提供理论知识和技能,并通过对农业生态系统的有效调控,提高农作物生物灾害控制的系统性、综合性、科学性和可持续性,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保障。

为此,本学科发展首先要全面提高我省农作物重大生物灾害监测和预警水平,加强农业生物灾害预防和控制的基础研究。

主要包括:

病原物致病性变异及植物抗病性的分子基础研究,害虫猖獗致灾机理及其调控基础研究,有害生物与寄主作物和天敌之间互作机理研究,重要生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转基因生物的安全研究,危险性外来有害生物入侵与控制基础研究等。

大力研发应用与环境相容的农药及其配套技术;加强农业有害生物控制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加强对外来生物入侵和转基因生物安全涉及的高技术平台、关键技术和示范应用等的系统研究,强化有害生物灾变规律、致灾机理和区域性综合灾害风险分析与预警研究等。

(二)发展目标

我省植保学科的发展,以学科建设为重点,以国际先进水平为目标,开展农作物重大有害生物的灾变规律、成灾机理、预测预警和有害生物控制理论和技术深入、系统研究,重视现代高新技术在基础研究与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以满足农作物有害生物持续控制关键技术的要求。

为了实现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要通过构建新型植保体系,强化植保队伍建设,注重植保人才培养,加强植保立法、执法,改善装备手段,建立长效机制,加快科技创新,拓宽服务领域,强化政策扶持等一系列措施,提高植保综合能力,带动植保事业和植保学科的快速发展。

力争到2010年末基本实现建成新型植保体系的雏形,使有害生物监测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国农作物病虫监测网点在我省覆盖的县数达50%以上,预报准确率达85%以上;重大和外来有害生物的应急防控机制基本建立,综合防治能力不断增强,农作物重大病虫为害损失率控制在3%—5%之间,检疫性有害生物得到有效控制;施药机械更新换代步伐加快,科学用药水平进一步提升,农药产品结构更趋合理,农药有效利用率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

力求在农作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判决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