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摄影与数码相机教学终稿.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72091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9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字摄影与数码相机教学终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数字摄影与数码相机教学终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数字摄影与数码相机教学终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数字摄影与数码相机教学终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数字摄影与数码相机教学终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字摄影与数码相机教学终稿.docx

《数字摄影与数码相机教学终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字摄影与数码相机教学终稿.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数字摄影与数码相机教学终稿.docx

数字摄影与数码相机教学终稿

数码照相机与数字摄影基础

民族画报社李东日

一、数码相机以及数字摄影的发展历程

二、数字摄影的概念及相关知识

三、数码相机与传统相机的比较

四、数码相机所需外围设备

五、选购数码相机的要点

一、数字摄影以及数码相机的发展历程

当今的摄影术,最早是洋人发明的,英文称之为photography,其字面之意就是用光来作画的意思。

早在18世纪初,法国人尼普斯兄弟就已经知道光的化学作用,并研究出用化学方法来捕捉光线,后来经过许多人不断地加以完善而逐渐发展成为今天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传统摄影体系,包括照相机、胶卷和冲洗等一系列技术。

现在看来,这种利用化学的方法来留住影像的方式无疑是成功的,但是不可否认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拍摄完的胶卷需要专门的设备来处理,消耗品价格不菲,胶卷和照片的保存手段至今未能尽善尽美,图像复制传输手段不如人意,特别是在强调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今天,传统摄影体系对环境带来的严重污染也越来越受到全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所以尽快发展出一种新的摄影体系来替代旧的传统摄影体系得到了许多国家政府和科学家的支持。

20世纪一些科学家开始研究如何在摄影领域里利用光电作用来替代光化作用,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把它成功地应用到生成图像上只是80年代以后的事情。

1975年,柯达应用电子研究中心的工程师StevenJ.Sasson(赛尚)开发出世界第一部数码相机,当时这架“手持电子照相机”体积庞大,重达4公斤,采用16节AA电池供电,使用数码磁带记录影像,存储一张图片需要耗时23秒。

而图像数字化应用于民用照相机,则是在最近十几年前的事。

1992年,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数码相机LogiFotoman在美国诞生了,它采用了376×284的分辨率,而且图像是黑白的。

大家听起来可能感到有点可笑,但数码相机就是从这时起,以其特有的优点拉开了高速发展的序幕。

如果说前几年数码相机还是价格昂贵、功能和性能都不怎么样的有钱人的玩具的话,那么今天我们所能接触到的数码相机却已经是成功进入家庭的真正意义上的摄影工具了。

越来越好的图像质量,越来越强大的功能,越来越简便的操作,越来越合理的价格,再加上数码设备特有的无可比拟的各种方便的优点,使越来越多的人们义无反顾地选择数码相机了。

对于已经拥有或即将拥有数码相机的人来说,如何正确认知和使用好数码相机成为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因为和传统的胶片照相机相比,很多数码相机(特别是高级的数码相机)在光学系统上更接近于高级的传统胶片照相机,远比当年的傻瓜相机先进和复杂,而且其先进的数码特点和功能又比传统的光学照相机需要掌握更多的与电脑以及电子相关的知识;另一方面,数码相机在拍摄时仍然需要掌握传统的摄影知识。

这就使得数码相机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一个空前复杂的摄影工具。

虽然各种数码相机之间存在着差距,但基本原理是相同的,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些与数码相机相关的知识和技术,希望能够帮助大家了解和用好各位手中的各种数码相机,使大家能够尽快拍出质量优良的数码照片。

单镜头反光数码相机:

分专业级,准专业级和入门级。

代表品牌为尼康、佳能、索尼、宾得、柯尼卡和美能达等。

 

便携(口袋)数码相机:

只有准专业级和普通级。

代表品牌为佳能、尼康、理光、索尼、适马、松下、富士、三星、奥林巴斯、柯达等。

 

卡片式数码相机:

由于采用潜望镜式的光路,属于普通级。

代表品牌为索尼、松下、三星。

模拟单反数码相机:

这类单反不能更换镜头,俗称“一机打天下”。

代表机型为佳能、松下、富士、三星、柯达等。

 

 

二、数字摄影的概念及相关知识

上面简单介绍了数字摄影和数码相机发展过程,现在我们来看看究竟什么是数字摄影以及与此相关的一些知识。

传统照相机产生图像的方法是让光通过镜头到达胶卷上,使胶卷上的光敏化学药品卤化银产生反应,从而记录下潜在的影像。

在随后冲洗胶卷的过程中,更多的化学反应最终把这个潜在的影像转变成我们可以拿到的照片。

数码相机同样也利用光线来产生影像,但不是用胶卷而是使用叫做CCD(图像传感器)的影像摄取元件来捕捉图像。

这些指甲盖大小的硅片上包含了几十万乃至成百上千万个具有感光特性的光电二极管,它们能够记录照射在其上面光线的强度、亮度和颜色。

数码相机的影像摄取元件的数目越多,其成像的质量就越高,当然所需的成本也越高。

这些被记录的光信号通过处理器处理后被转变为数字信号并存储在数码相机的存储器中,这样便产生了我们所拍摄的数字照片。

所谓数字摄影就是利用电子芯片——图像传感器来留住影像,这与传统照相机利用胶卷来留住影像是根本的不同。

在数码相机中,图像传感器的作用是将不同的光电变化记录下来并转换成

相应的图像信号。

图像传感器的体积通常很小,但却包含了几十万乃至上千万个具有感光特性的光电二极管,每个光电二极管即为一个像素。

CCD——数码相机的“底片”

目前数码相机上图像传感器使用最多的是CCD(电荷藕荷器),它把曝光完成后光电二极管上积累的电荷移走并放大,然后进行转换,把模拟的电量转化为数字量。

CCD一直是数码相机的主流图像传感器,常见的有HADCCD(日本索尼公司)、SuperCCD(日本富士公司)、VpmixCCD(日本三洋公司)等几种,其中以HADCCD性能最为优良,它能有效地降噪及减低不必要的干扰,进而改善感光性能,令图像画面更加清晰靓丽,特别是在现场光源不足或夜景拍摄时表现尤其卓越,目前普遍应用在高像素的数码相机上。

但是,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一种新的CMOS图像传感器已经研发成功并被一些品牌的数码相机采用。

CMOS的成本远远低于CCD,功耗极低仅相当于CCD的1/8,非常省电,而且生产技术已经相当成熟,比如在电脑中,从内存到CPU,采用CMOS工艺技术的产品比比皆是。

但是CMOS图像传感器的缺点如噪音较多,灵敏度低等仍然比较明显。

也就是说,在明亮的环境下,CMOS可以获得很好的成像效果,一旦光线不足时就不太理想了。

但是随着数码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发展,采用CMOS技术的数码相机开始成为主流中的一支。

2001年Canon的EOSD30就开始采用CMOS传感器了,但当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而如今,Canon的高端数码相机普遍采用了CMOS技术,并获得了摄影界广泛的好评。

甚至就连2008~2009年度世界最顶级135单反数码相机NikonD3x也采用了自己新研发的全画幅CMOS图像传感器,其图像质量已经达到近乎完美的程度,几乎可以和传统的胶片效果相媲美。

我们可以相信,随着数码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数码相机彻底终结传统相机的日子不会很远了。

像素——构成图像的基础材料

当你打开电脑阅读电子邮件或写文章,或浏览因特网上一些艺术博物馆、影像剪辑或摄影展览的网页时,你所看到的一切图像实际上都是由无数个小点组成的。

这些构成图像的小点就叫做像素(pixel)。

数字图像被像素划分成一个个细小的格子,电脑通过计算能够改变这些格子里每个区域的色彩和亮度,文章和图像就被显示出来。

这里有个问题是,当你把数字图像打印成小尺寸时,它看起来好极了。

但是一旦放大到超过100%时,就开始显得粗糙了,画面的边缘明显地呈锯齿状。

所以大部分低端的数码相机是不可能得到大于12英寸的高质量照片的。

 

上图:

左图放大10倍后锯齿状清晰可见

上图:

用数码相机拍摄的人像局部

一般来说,图像包含的像素数量越多,记录的细节就越多,景物的边缘也就越平滑,图片就越清晰。

低端数码相机所能拍摄的图像一般是800个像素宽和600个像素高,所以它们无法做大幅面输出。

由此可以看出,数码照片的质量如何,很大程度取决于它的像素数量。

生成的图像所包含像素的数量和图像传感器的像素数量相关,这个数量可以由图像的分辨率计算出来。

例如分辨率800×600的数字图像,其包含的像素数量应该为800×600=480,000,即48万像素;1024×768的数字图像,其包含的像素数量应该为1024×768=786,432,约80万像素;1280×960的数字图像,其包含的像素数量应该为1280×960=1,228,800,约130万像素;而分辨率为2048×1536的数字图像,其包含的像素数量应该为2048×1536=3,145,728,即314万像素。

那么4000×3000=12,000,000就是1200万像素了,图像传感器所包含的像素也是这样来计算的。

我们通常所说的N百万像素级的数码相机,就是指其图像传感器所包含的像素数量(或等效的像素数量)。

这里需要提醒大家注意得是,图像传感器的最大像素数量和用于感光的像素数量以及最后所能生成的最大分辨率图像的像素数量并不完全是一致的。

因为在数码相机中,由于各种原因,图像传感器中并不是所有的像素都能够用于生成图像,因此实际的有效像素要比总像素略少。

例如NikonD3x使用总数量为2572万像素的CMOS图像传感器,有效像素数量为2450万,实际可以拍摄最大(6048×4032=24385536)则为2438万像素的图片。

之所以有效像素(活动像素)比实际像素(读像素)少是因为CCD的边缘四周有部分像素被黑色染料覆盖了,这些像素用于检测没有光线照射时的电荷值,这个值被作为像素颜色全黑的基准值。

据此我们在购买数码相机时一定要注意有效像素值究竟是多少。

另外还要注意,有的厂家是采用软件插值运算的方法来提高像素和分辨率的,由于处理后的分辨率并不能反映真实的色彩,所以在图像中不同色彩的边缘往往会产生色差和明显的锯齿。

例如日本富士公司的超级CCD就号称能拍出比实际像素要高出许多的数码照片。

像素究竟多少才够用

那么究竟要多少像素才能符合我们的需要呢?

近些年来随着数码相机的迅速发展,从30万像素到80万像素乃至12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已经退出市场,即使是200~3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也已难觅踪影。

进入21世纪后,400万、5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开始登场,并曾经成为主流,不过如今已经成了落日黄花。

目前已经进入千万级像素时代了,各类数码相机都已在1000万像素以上了。

那么是不是说,像素数越高越好呢?

不可否认,从理论上讲的确是像素数越高越好。

但是有一个前提就是,CCD或CMOS的尺寸究竟是多少?

目前情况是这样的,相同尺寸下像素数越高,图像质量并非成正比能够提高。

有些极端情况下,图像质量反而呈下降趋势。

原因就是相同尺寸下像素数越高,电磁干扰就越强,反映在图像上就是噪点增加了。

而CCD或CMOS的尺寸越大,图像质量肯定就会越好。

目前从各个厂商的测试报告以及目前采用的生产工艺来看,大尺寸的CCD其优良率不高,因此价格较贵。

这也是多数厂商至今都将其主流产品定位在1/1.8~1/2.5或1/2.7英寸CCD的一个主要原因。

今天,我们在使用个人电脑来观看和处理图片时,电脑的显示器分辨率一般都设定为1024×768以上,因此800万像素和12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所拍出数码照片都远远超出了这一尺寸。

因此对于我们大家来讲,真正具有实际意义的是将图片输出后两者之间的差距究竟有多大?

假如您在家里使用的是A4幅面的能够打印照片质量的彩色喷墨打印机,打印一幅20cm×27cm(约等于8×10英寸)的照片,那么我可以告诉您,实在对不起,在这个尺寸范围里,8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并不能表现出让您欣喜万分的结果来,相反,可能会严重的伤害您的自尊心(首先您的资金投入就比别人要多),因为相同质量的打印输出在500万像素甚至3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上也能轻松达到。

这也就是大多数内行人只买800万左右像素数码相机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当然价钱也就便宜许多了。

当然,随着生产工艺的改进和提高,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厂商会加入到1000万像素的阵营中,其价格也会逐渐降低,到那时您如果用买800万像素的钱却买到了12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您的感觉肯定会是很爽的。

数码相机除了CCD和像素外,我们还必须了解和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

噪点对于数字成像系统来说,最需要解决好的问题莫过于噪点。

噪点是电子错误(或干扰)产生的可见效果,通常表现为图像上出现的杂点(也有称其为杂讯的)。

噪点的产生常常与温

度(温度高噪点多,反之则少)和感光度(感光度高噪点多)相关,同时还与拍摄场景有关系,

当光线微弱曝光不足时,噪点就会明显增多。

另外长时间曝光(超过1秒)也会产生噪点,表现为固定的颜色杂点,而且时间越长越明显。

感光度传统照相机的胶卷有着不同的感光速度,我们将其称为感光度,一般来讲,感光度越高,需要的曝光量就越少。

感光度过去有多种标示方法,现在统一为国际标准组织制定的ISO制。

在ISO制中,数值每增加一倍,所需的曝光量就减少一半。

对于数码相机图像传感器感光的灵敏度,通常可以等效于传统照相机的感光度来标示,如ISO100、ISO200、ISO400等。

目前几乎所有的准专业级别的数码相机都可以手动即时调

整感光度,各别的还可以自动进行调整。

这里要记住是,与传统照相机采用不同感光度的胶卷不同的是,在数码相机上改变感光度实际并不影响图像传感器的灵敏度,而只是图像传感器产生的信号在进行转换前需要放大时的放大倍率被改变了。

由于图像传感器的信号放大时,干扰电流同时被放大,所得到的图像上杂点会增多或变得更为明显。

因此,我们在使用中一定要注意不要一味地追求为了减少曝光量而增加感光度。

白平衡我们大家都知道,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拍摄物体时的光线实际上是物体的反射光线。

由于光源所发出的光本身就带有一定的颜色,所以这些光线照射到物体上时,将对物体本身产生影响,比如在阳光下人脸会被红色的围巾映红。

光源的颜色是用色温来表示的(单位:

K),色温低时光线中所含红光的成分较多,色温高时,含蓝光的成分较多。

各种光源色温差异很大,甚至同一光源在不同的时刻色温也会有很大的差异。

光源的色温能够影响照相机对被摄物体色彩的正确识别,这在传统相机和数码相机上都是一样的。

由于人眼能够自动进行补偿,所以多数情况下我们不能察觉不同的光源对环境物体颜色的影响,而数码相机(包括传统照相机)却能忠实地记录下这些变化和影响,结果在成像时造成色彩偏差。

传统照相机通常只要加装校色滤色镜或使用针对特定色温的胶卷就可以纠正这些色彩偏差,而在数码相机中,由于数码图像的特性,只需要一些计算方法就可以把特定颜色的偏差调整过来,这就是绝大多数数码相机都提供的白平衡功能。

白平衡功能实际上是一种针对不同光照环境颜色的纠正功能。

这在摄影机和摄像机中早已被广泛采用了。

通常数码相机的白平衡是自动调节的,不过由于白平衡系统容易出错,所以很多数码相机还都提供了手动的白平衡调节,使相机能够把现场白平衡作为基础,以便准确地再现拍摄场景中的各种其它色彩。

各别数码相机甚至还提供阳光、荧光灯、白炽灯等模式供摄影者选择使用。

数码图片的各种格式

数码相机拍摄的图像,并不是为了留在数码相机内观看,而是要传送到计算机或其它输出设备上的。

为了让大多数图形系统能够识别和接受,这些数字图像需要用统一的文件格式来存储。

JPEG格式目前在数码相机上应用得最多的图像文件格式就是大家都熟悉JPEG(JointPhotographicExpertsGroup)格式。

JPEG格式是一种有损压缩格式,压缩比在2:

1至40:

1之间。

JPEG格式能够非常有效的减少图像文件的大小,而且根据压缩率的不同,文件大小也不同,压缩率越高,图像文件就越小,但同时丢失的图像细节也越多。

数码相机选用的压缩比往往在4:

1至16:

1之间,由于人眼的分辨能力有限,因此采用JPEG格式在一定的压缩范围内对图像的质量影响,使我们感觉并不太明显,但却能够极大地节省存储空间。

在实际使用中,我们可以轻易地把一幅300万像素的图像文件压缩到1.5MB甚至几百KB,而与采用无损压缩的大小在10MB左右的图像文件相比较,我们用肉眼几乎察觉不出它们之间的差别。

我们应该如何把握压缩比呢?

通常的原则是:

如果景物的色彩非常丰富、明暗过渡阶调多,宜选用低压缩比;用高分辨率拍摄时,可以适当选用较高的压缩比。

EXIF格式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拍摄时往往需要记录下每幅图像的相关数据,比如快门速度、光圈、镜头焦距以及拍摄日期等,以便作为日后交流经验、提高技艺的依据。

数码相机就能自动地把这些数据记录下来,使用的是EXIF(ExchangeableImageFile)格式。

EXIF格式在图像数据存储方面和JPEG格式是一致的,这些图像数据可以被任何支持JPEG格式的电脑系统读取。

目前几乎所有的数码相机都采用EXIF格式来记录相关信息,不过文件的后缀名往往仍用.JPG,看起来和普通的JPEG文件没有什么区别。

其实EXIF格式与JPEG格式不同的仅仅是在每个JPEG文件的头部存储了各种相关信息,这些信息可以利用一些特定的软件读取,如AcdSee图像浏览软件。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在不支持这种格式的软件中打开并重新存储的话,这些记录的信息将会丢失。

TIFF格式对于注重高画质的高档数码相机来说,除了提供JPEG格式以外,往往还提供了无损压缩的图像格式,以满足用户的需要。

通常被采用的无损压缩图像格式是TIFF(Tagge-ImageFileFormat)。

TIFF格式也是一种被广泛采用的图像格式,它不会破坏任何图像数据,更不会劣化图像质量,但压缩比非常小,只有2:

1,所以主要被印刷业采用。

这种格式的图像文件比较大,处理时间很长,存储占用空间也很多,所以并不适合普通用户使用,只在一些中高档的数码相机上提供该格式的存储。

最近随着数码相机的兴起,数码冲印业已经开始流行。

而很多数码冲印店的冲印设备所采用的图像格式往往就使用TIFF格式。

也就是说,您拍摄的JPEG格式的数码图像,必须转换成TIFF格式后才能利用数码冲印机洗成数码照片。

所以我在这里提醒您,不要一味地去压缩图像,否则图像细节丢失得太多后,您的数码照片可能会变得缺乏色彩和层次。

这也许就是许多人的数码照片的效果远不如传统照片效果的主要原因吧。

RAW格式这是一种过去只在准专业和专业数码相机上提供的特殊文件格式,属于原生图像格式。

RAW格式适合专业摄影师追求高画质的需求,它的特点是记录了图像传感器生成的所有原始数据,并且没有经过任何后期处理(如合成、白平衡、Gamma矫正、图像锐化等等)。

它生成的文件也比无损压缩的TIFF格式要小,但由于各厂商没有制定出统一的标准,所以不能被普通的图像处理系统读取,只有通过各厂家提供的插件来获取或经过转换后才能打开和处理。

近年来,一些中端的“口袋机、卡片机”也开始把配置RAW格式作为卖点。

其实,如果要处理RAW格式的图片,你需要具备摄影方面的许多专业知识,比如色温、色彩、色差;影调、层次、质感;透视变形、桶形和枕形畸变、倒易率失效等诸多知识。

而且即便是你掌握了这些知识,还是要耗费大量时间来处理RAW格式图片。

因此,RAW格式的实用价值在我们这些初学者和一般爱好者身上是体现不出来的。

GIF格式GIF(GraphicsInterchangeFotmat)格式是可交换图像文件格式,它广泛应用在互联网页(Web)上。

由于支持的颜色数只有256色,所以只在少数低端数码相机上提供该格式的拍摄和存储。

MPEG格式MPEG(MotionPictureExpertGroup)是活动视频影像压缩标准格式,VCD、DVD分别采用其中的MPEG-1、MPEG-2标准。

目前兼具摄像功能的一些中高档数码相机,有些就使用该格式拍摄活动影像并可动态输出、播放。

拍摄活动影像的时间和尺寸视存储设备的容量而定。

FlashPix格式FlashPix是由柯达、Intel等公司联合开发的一种图像存储格式(.FPX),广泛应用于柯达轻便数码相机,与其它格式相比,该格式的影像在支持FlashPix的图像处理软件中,具有显示快、复制快、传输快、加工快的优点,同时还能记录快门速度、曝光、白平衡等数据信息。

在一些数码相机上,以FlashPix格式存储影像时,还可以选择是否使用JPEG压缩。

数码相机的存储设备

传统照相机是使用胶卷来装载影像的,数码相机则是利用特制的存储介质来装载影像,我们将其称为存储器或存储卡。

数码相机使用的存储介质分为闪存(FlashMemory)、磁媒体和磁光媒体等,现在还有使用DVD-RW可擦写光盘的。

而闪存可以说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存储介质,有各种各样的产品,如CF卡、SM卡、PC卡、记忆棒、SD卡等。

磁媒体包括软盘、高容量软盘和硬盘等;磁光媒体包括可擦写光盘(MO)等,但是磁媒体的存储装置目前已经销声匿迹。

相比较而言,闪存具有较好的性能,而且价格合理。

由于数码相机把所拍摄的图像存入存储介质的过程相对较慢,所以为了提高效率,许多数码相机都采用了缓存,成像后先把图像存在缓存内,然后再写入存储介质。

在这个过程中,成像系统就可以继续工作了,这一点对连续拍摄尤为重要。

因此缓存的大小就成为决定连续拍摄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闪存(FlashMemory)属于非挥发性内存,具有电擦除的特性,它的优点是功耗低、密度高、体积小、可靠性高、可反复擦写、可重复编程等。

1980年由日本东芝(TOSHIBA)开发并申请了专利,1984年公开发表后,一直被Intel等国际知名公司看好,如今在计算机和新型数码产品领域里被广泛采用,拥有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我们今天使用的电脑主板上的BIOS就普遍采用了闪存来作为存储器。

CF卡(CompactFlash)广泛应用在数码相机上,是目前我们见得比较多存储卡。

1994年由美国SanDisk公司推出,在当时可以算是最小的移动存储器。

它的优点是容量大,目前可以达到32GB。

CF卡分TypeI和TypeII两种,TypeII比TypeI厚5mm,容量高达32GB,而且还有低速高速之分。

CF卡目前在市场占有率上稳居前列,但由于体积较大,目前只用在数码单反相机上。

SM卡(SmartMedia)是由日本东芝和松下(TAEC)公司1995年共同研发的闪存卡,当时名称为SSFDC,1996年由韩国三星(Samsung)公司购买了生产和销售许可,并努力推动其成为工业标准,后改称为SM卡,目前韩国三星公司是世界上主要的SM卡生产商。

SM卡也是市场上流行的微存储卡,而且还能支持MP3播放器使用。

它的优点是体积很小,非常的薄,仅重1.8克,另外还具有比较高的可擦写性能。

缺点是兼容性不好,凡是在MP3播放器上使用后,往往就不能再在数码相机上使用了,必须重新格式化。

记忆棒(MemoryStick)是日本索尼(SONY)公司于1997年开发的一种闪存卡,由于外形尺寸与口香糖相似(50mm×21.5mm×0.28mm,重4克),所以又被很多人称为香口胶存储卡。

与其它公司生产的闪存卡不同的是,索尼的记忆棒的生产规范至今没有公开。

它的优点是体积小、存储量大(64GB)、数据传输可靠性极高。

缺点是目前仅能在索尼自己生产的数码产品上使用。

近年来,索尼一直在致力于记忆棒的推广应用,现在已经与其签定使用授权的有英特尔(Intel)、日立(HITACHI)、TI等四十几家公司。

SD卡(SecureDigitalMemoryCard)英文意思为安全数码卡,是新一代的记忆设备,它被广泛地于便携式装置上使用,例如数码相机、个人数码助理(PDA)和多媒体播放器等。

SD卡由日本松下、东芝及美国SanDisk公司于1999年8月共同开发研制。

大小犹如一张邮票的SD记忆卡,重量只有2克,但却拥有高记忆容量、快速数据传输率、极大的移动灵活性以及很好的安全性。

SD卡的技术建是基于MultiMedia卡(MMC)格式上发展而来,大小和MMC差不多,只是比MMC厚了一些,以便容纳更大容量的存贮单元。

目前,SD/MMC卡

已经替代了东芝开发的SM卡,成为便携式数码相机使用最广泛的数字存储卡格式。

MicroSD卡目前广泛应用到移动电话领域,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